Slam,大致可以翻译成“诗喃”,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这是一场艺术运动,起源于1986年,美国诗人Marc Smith希望能让诗从精英主义的高阁走下来,让诗歌的阅读更普及并且更加有趣,诗喃由此诞生。诗喃创作者不需要考虑统一的格律,只需要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用他们喜欢的文字和风格表达出来,这一种超越,让诗喃本身承载着自由、开放、平等、分享的意味。
如何进入这个自由狂放又诗意的世界?导演Marc Levin在《Slam》这部作品中,从黑人街头文化、帮派文化、说唱文化(注:诗喃不是说唱,而是比说唱更自由的形式),进行切入,讲述了一个通过自我思考和自由表达,最终达至自我发现、自我救赎的故事。通过镜头,我们将与男主人公一起,走过黑人街区、监狱、城市街头、诗喃大会,在命运面前求索,一步步走近生活与内心的真实,并以此为源,化为蓬勃而真挚的诗喃。
诗喃的表演形式非常纯粹,没有服饰、没有布景、没有音乐,整个过程仅靠诗喃者的声音与肢体语言进行表达。舞台、诗喃者、观众三个元素即构成了这个简单、自由、原生的场域,乃至于,当诗喃的精神深入骨髓,连日常的对话,都可以化律动的诗喃,绽放出语言美妙的流动性。而随着影片的深入,相信你会在最后的演绎中,感受到诗喃者的自我挖掘诚挚脆弱如赤裸婴儿,诗喃者的情感澎湃汹涌野生如荒岛巨浪。那是简单如一、一即是全的彻底的生命表达。
有一些鱼,带着光,感染着腐朽的比目鱼。 在职场或是生活这个大鱼缸里,有人多的 “老人精”处在,他们两眼无神,安于现状,安于现状,无活力,爱讲到人生道理,充满佛性,爱讲大道理,油腻。 有种闪着光的鱼,可能幼小,能力不足,总有许多的奇思妙想,不安于现状,总带着梦前行,哪怕大多失败,总在失败,但它还是总在努力。失败中偶尔也带着收获,比如,插在燕鱼身上的那把小小的刀。 其实你安于现状也是等死,跳回大海也是等死,尝试更多没尝试过,不然你怎么知道海是什么样的。对于一条养殖场出来的鱼来说,至少也你也在海里自由自在的游过。那怕下一秒就被鲨鱼吃掉。 继续在你的水箱里看着,感动着,却不愿意做出尝试的大多数。 比目鱼早回大海了~
这部电影表现的无疑是韩国政治群像,观看时几次被震惊。
鱼缸里的政治生态,守旧深谙世故的老领导人(老比目鱼)遇到锐意革新派(燕鱼)他们之间的斗争。到了最后无论是守旧派还是革新派都不过是顾客(韩国大财团)的盘中餐,毫无抵抗能力,只能任人宰割。与韩国现实一一对应,实在精彩无比。 《啪嗒啪嗒》对应韩国人的内心和所处社会以及《海底总动员》所对应的美国人内心和社会值得大家去分析研究。
这是一部让人看完以后感觉很奇怪的电影。整部电影看上去主角是一只被捕捉的马鲛鱼不停尝试逃离饭店的鱼缸、逃离被吃的命运。但是整个剧情发展是受到马鲛鱼鼓舞的小黄鱼最后死在了帝王蟹的鱼缸中。鱼缸里的统治者老比目鱼利用马鲛鱼意外带回来的一截断剑逃离了鱼缸前往大海。然而这只比目鱼并不是来自大海,他其实是来自养鱼场,他的来自大海的恋人为了他死掉了,也教会了他在鱼缸中生存的方式。而那只主动抗争的马鲛鱼的结局没有交代。根据她伤痕累累的身体看,应该也是被吃了吧。这只马鲛鱼也很奇怪,在食用鱼缸中不忍心吃其他食用鱼,但是被淘气的孩子扔到观赏鱼缸里以后就开始大吃特吃。好像主动与命运抗争的和他的追随者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潜伏最深的人做嫁衣。也许电影想表达的是在这种自保都很困难的环境下每个人的自私?作为一部动画电影,它的画面和音乐是很好的。剧情的发展和每一条鱼的定位让人捉摸不透。老比目鱼是有一个从只是在最阴暗的角落里活着到决定逃出去的转变过程。但是我觉得这个并不是受到马鲛鱼的影响,而是因为他经历了一次劫后余生。除了马鲛鱼和小黄鱼之外,看不到鱼和鱼之间的联系。但是联系最强的两条鱼却都是被逃离命运的执着杀死了,同时成全了老比目鱼。我觉得电影的诡异和不舒服的感觉也许是来源于这种黑暗的内核吧。对题材感性的可以去看看。我觉得这个电影可以拿来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
忍不住会为这几条鱼痛心流泪,因为他们不只是鱼,他们是苦难而不自知的百姓,存活于一个病态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每天要做的事就是等待死亡,唯一的乐趣是不知对错或者无意义对错的谜语,等待着濒死的同类让自己大快朵颐,看不见的墙壁是无法打破的壁垒。 在这样麻木不仁,不断地死亡循环中,突然来了一个奇怪的存在。 她精力旺盛地想要冲破墙壁,她默默聆听大家听不到的海的声音,在她的口中有一个截然不同的海底世界,那里充满自由而不是恐惧。 可是我们是养殖鱼那怎么办呢? 她说不要紧,每只养殖鱼都来自大海,每只鱼都能听得到海的声音,只要充满希望总有一天能够出的去。 这些话刺在老比目鱼的心里,曾经也有重要的人说过同样的话,只是不知不觉中自己却成为了麻木不仁的等级维护者,他把这种麻木传播下去,让大家每天浑浑噩噩地活着,甚至在曾经并肩的朋友死去后也要被作为食物吃掉。 他想要反抗却被告知自己享有高位俸禄不该怜悯众生,终于他也被抓住,如同死亡梦境的旅途让他看到了从未看过的恐怖和残酷。一直安分守己只能我为鱼肉,就像挚友曾经所说的:活下来之后呢? 死里逃生后,他却只能目送着引导自己觉醒的导师离去,她离开前还唱着歌说,要坚持下去啊。 终究,老比目鱼纵身一跃,靠着啪嗒啪嗒留下的“武器”到了从未见过的海洋。那里正如她所说,充满自由而不是恐惧。 我不知道文在寅的心情是否如比目鱼一般,只知道那小小的武器最终也没能伤得了屠户分毫,不要再寄希望于帝王蟹了,拿起火把吧,只有烧掉鱼肉店,鱼儿们才能全都见到真正的海洋。
借于晓光秋瓷炫儿子的福,知道了大海的韩语念法——PADA。电影名英译是padak,但是还是觉得叠词可爱。
啪嗒啪嗒是从大海里来,然后啪哒啪哒地扑腾着要回到大海。最后啪嗒啪嗒死了,老比目鱼扑腾着过去最后啪哒一声落入大海。
忽然觉得啪嗒是一个特别适合大海的拟声词。海浪拍打,也是“啪哒”拍到岸上,鱼甩尾也是“啪哒”甩向水面。
喜欢快结尾时燕鱼和老比目鱼互相懂得,达成理解的那一段简笔动画。这个时候两条鱼相融在一起,燕鱼存在在老比目鱼的眼睛里。燕鱼对自由的追求被老比目鱼继承,他们的信念也是相融的。 我们都渴望自由,可是当知道追求自由的过程会带来痛苦,又有多少人像其他鱼一样退却。但是看到有人真正地脱离玻璃箱投向大海,还是忍不住隔着玻璃投向敬佩和羡慕的眼光。
也许正因为我们是普通人,所以才会对勇于打破安逸禁锢的人格外赞赏。这也是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
吃鱼产生阴影
真的不是迪士尼皮克斯合家欢的动画片啊。。太暗黑忧伤了,都不敢给小朋友看。。食物链就是这么残酷啊,单纯的小鱼,也是食肉动物啊,一心向往大海的燕鱼,还是吃了小金鱼啊。。还是蛮有深意的,maybe,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你倒下了,但是也会激励别人啊。活在鱼缸里有什么意义呢?
生而为鱼,除了面对刀俎,还有来自屁鱼之间的压制和残杀。所以有没有梦想又有什么区别呢?没有梦想的,成了咸鱼;有了梦想的,成了生鱼片。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因Kiki姐昨夜的推荐而得知本片,今早便前来观影:技术不够,故事来凑;这剧情颇有些许《1984》/《动物庄园》+残酷版《海底总动员》的意思,而后面「啪啦啪啦吃小丑鱼」应该也像是在恶(Zhì)搞(Jìng)《寻找尼莫》?倒是结尾,以为要一黑到底,却给了光明的希望,因而让这个故事不至于太过于阴暗。
为什么是比目鱼?因为只有比目鱼才能救所有的鱼。鳗鱼或许是屠户放进来维持鱼缸生态的吧。音乐剧的形式还有与之相伴的动画效果太棒了。
生存、自由与希望,鱼版肖申克的救赎。燕鱼理解了比目鱼的缸内生存之道,比目鱼领悟了燕鱼对大海的热忱,他们和谐共舞那段音乐和画面真的很美;最后燕鱼还是差了点运气,比目鱼传承了燕鱼的精神与刀片,成功莽了一波。联想到人类自身,不免感到悲哀,我会有这样的勇气或运气吗?
鱼店前头的鱼箱这个视角非常棒。能看大海,也能看同伴现场被杀剐。情节其实是常见的。见识过自由的不屈斗士鼓舞了安居现实的人,最后以身死的榜样,还有比目鱼活生生遭遇了恐惧之后,终于将他迫向自由,看完我有想,我其实也在水族箱里,我以为我做不了什么。而其实,也许只是因为我没有尝过自由的味道
心都碎了
一边可以看到同类被宰杀全过程,另一边是大海。来自养殖场的鱼每活一天都是安于现状,全然不知大海存在,人类一来就翻肚皮装死好了。直到燕鱼的到来,唤起了老比目鱼海的记忆。观赏鱼、食用鱼、养殖鱼、海里的鱼,各种阶级。说来讽刺,韩国能拍出这样的电影,现实却对财阀毫无办法。
就算做只咸鱼,也要有生的梦想
很有哲理的一部动画片,珍惜生命吧,活着不易
2020豆瓣春日影展-黑色幽默。有梦想的咸鱼面对着这个残酷世界的无可奈何。
动画真不用搞那么多玄幻 能把平常事表现好就行 看啪嗒啪嗒 一只小鱼 就比大鱼海棠好看多了
画质、鱼的视角、整体情节、人物对话、真实的拼搏努力和生存之道的人生哲学,满满真实透露清透
非儿童可看的残酷动画,完全致郁向,通过鱼的眼睛看鱼的世界反映人的社会。我们都是鱼缸里的鱼,心里向往大海,只是有的努力拼命的付出行动,有的选择苟且偷安装死保命,有的活着跟死了没有任何区别。
鱼界的印度片。喜欢吃鱼的勿看。
韩国的现实主义连动画也都不放过。老比目鱼:寄生鱼利刃出鞘,冷漠掩饰怯懦,还对自己的出身不认同。燕鱼影响并彻底改变了他,赋予他信仰是亮点之一,还有就是牺牲,道路并非一马平川,血的事实证明坎坷不容忽视。鱼缸被设计成两块区域划分出两个阵营;穿插的歌舞场景很有风格。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这里没有鸿鹄 却有信仰
好看啊。制作精良,想象力爆棚。让人出乎意外的是老比目鱼反而活下来了。或许我们就和这群🐠一样。活在一个玻璃箱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