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雨果

    剧情片英国2011

    主演:阿萨·巴特菲尔德  科洛·莫瑞兹  本·金斯利  萨莎·拜伦·科恩  裘德·洛  雷·温斯顿  克里斯托弗·李  理查德·格雷弗斯  海伦·麦克洛瑞  弗朗西斯·德·拉·图瓦  迈克尔·斯图巴  艾米莉·莫迪默  马丁·斯科塞斯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猜你喜欢

     剧照

    雨果 剧照 NO.1雨果 剧照 NO.2雨果 剧照 NO.3雨果 剧照 NO.4雨果 剧照 NO.5雨果 剧照 NO.6雨果 剧照 NO.13雨果 剧照 NO.14雨果 剧照 NO.15雨果 剧照 NO.16雨果 剧照 NO.17雨果 剧照 NO.18雨果 剧照 NO.19雨果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4

    详细剧情

      小男孩雨果(阿沙·巴特菲尔德 Asa Butterfield 饰)天生机械控。他寄宿巴黎火车站钟楼,偶尔会去玩具店偷些零件,用来修补父亲(裘德·洛 Jude Law 饰)留下的机器人。一次行窃,他被店主乔治•梅里埃(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饰)当场抓获,因 忌惮带猎狗的巡警(萨莎·拜伦·科恩 Sacha Baron Cohen 饰)只得就范。乔治拿走了雨果父亲的遗物——一本机械手册,令他心急如焚,他尾随至乔治家中,结识了养女伊莎贝拉(科洛·莫瑞兹 Chloë Moretz 饰),他恳求她帮自己保住手册。而伊莎贝拉则觉得此事蹊跷,于是两人结伴探秘。修好的机器人作画的落款却显示乔治的名字,让他们疑心顿起。终于他们发现了乔治家中装满画作的神秘柜子,并在图书馆的电影书籍中发现了乔治的身世。一位知情人的显身,让他们的奇幻冒险更添神秘……
      本片根据布莱恩•瑟兹尼克的同名小说改编,是马丁•斯科塞斯的首部3D力作。

     长篇影评

     1 ) 一去不返,还是永恒轮回

    苏宛
    酒神被斩成碎片是对生命的承诺:他会由毁灭中再生与回归。
    ——尼采•《权力意志》

    印度小说《微物之神》发现,历史订立的律法规定了“谁该被爱,如何被爱,以及得到多少爱”。敢于打破律法的人,比如这部小说中跨越种姓壁垒相爱的男女主角,比如电影《游戏规则》(1939年)中那位不知深浅卷入上流社会是非的飞行员,必然遭遇历史索债,付出沉重的代价。
    现实中,这道律法是历史的暗流冲积而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换言之,是上帝制定的。而在虚构的作品中,这位上帝就是作者。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达,依据的是爱与死的律法:谁能得到爱,谁得不到,谁可以活下去,谁必须死。不过,在今年奥斯卡奖竞技场上《艺术家》与《雨果》的巅峰对决中,被这道律法裁决的不是人物,而是电影,是电影的昨天。

    一个情书漫天飞的季节
    “情书”成了2012年奥斯卡季的高频词汇。入围最佳影片的九部影片,用“致敬情书漫天飞”来概括也不为过。
    厌倦了好莱坞标准生产的年轻编剧在《午夜巴黎》“穿越”到他倾慕的二十年代,与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推杯换盏一番,才明白人应当活在当下。斯皮尔伯格的新作《战马》讲的是一战中一匹英国战马的欧陆之旅,完全摒弃了电脑特技,号称从摄影、人物设定到叙事,全线回归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古典风格。传记片《我与梦露的一周》将玛丽莲•梦露远赴英国拍摄《游龙戏凤》(1957年)的一段经历,以片场打杂小人物回忆录,这种近乎野史秘闻的方式拍了出来,同时对20世纪50年代英国电影业的生态略有着墨。
    将摄影机对准片场,对准影史故人的,还有在颁奖前一路领跑的《艺术家》和《雨果》。大家都注意到,这两部影片的“身份”相映成趣:前者是法国影人用古拙的默片向好莱坞示好,后者是好莱坞影人用最先进的3d电影技术为20世纪初的法国电影先驱立传。
    《雨中曲》(1952年)与《一个明星的诞生》(1954年)相加,就是《艺术家》的故事。同样是表现影史上有声片崛起、默片衰落的风云突变,《艺术家》与处处展现声音魅力的歌舞片《雨中曲》背道而驰,用字卡、配乐和音效将抗拒有声片的大明星乔治•瓦伦丁留在了无声的世界里,直到片尾他在一部歌舞片中复出,才让观众听到了本片的第一句,也是最后一句台词:“我很乐意”。默片的形式恰好与主人公的精神世界相契合,他自己有意愿进入有声时代,这部以默片视角自居的影片也开始“说话”了。
    《雨果》的主线故事设定在1931年,但影片怀恋的也是默片,其中大部分还是一战前的早期电影。有一天,我在地铁上听到两个人为《雨果》争论,一方说听说这是一部儿童奇幻历险片,另一方说,应该是表现法国电影导演梅里埃的传记片。其实这两人都没说错。寄身于巴黎火车站钟楼里的孤儿雨果,想方设法修好了父亲留下的自动机器人,而机器人画出的图画实际上是一部老片的绘图手稿,以此为线索,他与新结识的小姑娘伊莎贝拉一起揭开了伊莎贝拉教父乔治的身世——他就是被世人遗忘而大隐隐于市的电影大师乔治•梅里埃。两个小伙伴的探险没有任何超越现实的地方,他们的奇幻旅程就是一次影史温故。

    似是故人来
    《艺术家》开场银幕上放的戏中戏,人物造型应该是在模仿路易斯•菲拉德的《方托马斯》系列;瓦伦丁在家重温的旧作,典出道格拉斯•范朋克1920年版的《佐罗的标记》;片尾歌舞片的双人踢踏舞,能看到歌舞片《礼帽》(1934年)男女主角的影子。
    在戏中戏重现默片经典之外,《艺术家》的主线叙事涉及的老片有十几部之多,这串长长的名单依稀可见《瘦子》(1934年)、《失去的周末》(1945年)、《魔鬼玩偶》(1936年)和同为默片的《贼》(1952年)等等。包括上一节提到的两部在内,绝大多数都出自有声片时代,如此看来借鉴《最卑贱的人》(1924年)的叠画镜头倒是个例外了。
    这堆典故中最抢眼的,出自《公民凯恩》(1941年)和《迷魂记》(1958年)。奥逊•威尔斯青史留名的餐桌戏只用了几个镜头,就将凯恩夫妻在几年间从甜蜜到陌路的过程跳跃性地点了出来。《艺术家》表现瓦伦丁的婚姻,几乎照搬了这一段镜头语言。而《迷魂记》提供了影片高潮部分自杀戏的配乐。
    这些横跨好莱坞几个时代、“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典故,让这封“写给默片的情书”变得有些字迹模糊。而这封情书明面上最大的疑点还不是乱用典,而是选角。虽说用人不避亲,但女主角一张瘦削的拉丁面孔,不仅不符合时人的审美习惯,在那个种族主义的藩篱仍然难以跨越的年代,即使成角儿,也只能局限于展现异国情调的刻板形象(stereotype)。对默片稍有涉猎的观众,难免看到她就出戏。
    在这一点上,《与梦露的一周》犯了更严重的错误,妮可•基德曼与伍尔芙只是神韵相仿,其演绎也能受到肯定,但伍尔芙是作家,迷人的是思想,梦露是银幕女神(icon),外形是安身立命之本,米歇尔•威廉姆斯一向善演苦大仇深的良家妇女,从容貌到气质都与梦露相去甚远,演技再精湛也回天乏力。
    《雨果》同样富于戏中戏,主线叙事的老片典故也比比皆是。不同的是,它回到过去搭乘的“时光机”不是过去的电影载体,而是最新的3D摄影技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百年前梅里埃的摄影棚,亲眼目睹《婆罗门与蝴蝶》(1901年)、《月球旅行记》(1902年)和《仙女国》(1903年)的摄制。《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看后说:“这是我看过对3D运用最好的电影,包括我自己的作品在内。”据说这不是一句恭维。
    贯穿始终的两部老片,是卢米埃尔兄弟的代表作《火车进站》(1896年)和哈罗德•劳埃德主演的《最后安全》(1923年)。前者不仅出现在两个孩子阅读的影史书上,后者也不仅是他们一起看过的一部电影。海报上雨果如劳埃德一般挂在大钟表针上的场景,不是简单的“掉书袋”。火车站的钟楼就是雨果的家。凝视火车、钟楼与最后一个镜头中注视我们的机器人,才发现同样是电影工业的自我审视,《雨果》与《艺术家》几乎行驶在完全相反的轨道上。

    奥斯卡叔叔不是今天才怀乡恋旧
    瓦伦丁压上全部身家推出的默片巨制,成了他的最后一搏,此时,瓦伦丁提携过的年轻女孩佩皮•米勒已经从片场龙套一跃成为有声片的新宠,两人的新片档期冲撞,瓦伦丁溃不成军,从此过上了《日落大道》(1950年)那样阴郁的隐居生活。
    这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故事,脱胎于《一个明星的诞生》,后者前后拍了三次,每次都是奥斯卡奖的座上宾,奥斯卡叔叔不是今天才怀乡恋旧的,不过在当下3D技术革命和世界经济危局的背景下,尤其容易顾影自怜罢了。影人外表光鲜、收入丰厚,但本质上不是一个旱涝保收的行当,今天是一线,也难保日后不会坐冷板凳,电影是艺术,更是工业,每次技术大换血带来的行业洗牌更是血雨腥风。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拍出来的商业片是保守的,但从业者以左派居多。《艺术家》的大团圆结局,用《雨果》的一句台词才能解释:“只有在电影里才有快乐的结局”。
    《艺术家》这封“情书”最可疑的,还不是选角,而是作者用爱与死的律法否定了默片——影片口口声声的致敬对象和最大卖点。有声片的诞生敲响了默片的丧钟,这是历史。但《艺术家》不仅将默片一举扫入废胶片堆里,甚至没有像《雨中曲》那样泼辣地点出默片的缺点、鲜明地为有声片鼓与呼,而是将这段公案视为一种不需要再讨论的“常识”。默片作为电影的过去,在这里甚至没有资格坐上“谁该被爱,如何被爱”的审判席。
    在《艺术家》的意识形态脉络里,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在1896年的银幕上开过去了,就一去不返,成了历史的旧物,今人重新观看,只能像对《艺术家》里的明星小狗一样,拍拍它的头,称赞一声“挺可爱”。而《雨果》想告诉我们的是,“萧达车站的那列火车仍旧不断地抵达,一个世纪之后……观众的恐惧体验依然存在,这就说明在电影中有什么是虽然过去了但依旧存在”。那列火车冲进了雨果的梦中,同时借助3D技术带来的视觉革命,再次冲向一个多世纪后的观众。
    梅里埃最初是个舞台魔术师,他的电影喜欢怪力乱神,这也是对电影本质的一个隐喻:电影总能给人类带来新的惊奇体验,电影这种艺术载体之于观众,本身就是一场奇幻之旅。而那个自动机器人开始动笔写字带给两个小孩的惊奇,有如萧达车站的那列火车带给第一批电影观众的体验。电影会蜕变,但不会死亡,它的本真借科学与进步之力永恒轮回。

    ————
    补:
    上周北京国际电影节在西单二刷了,票在一小时内卖光,五月底上映可以三刷。

    reference:
    1.看马丁·斯科塞斯《雨果》之前必须了解的十部经典电影
    http://www.douban.com/note/186261832/

    2.奥斯卡2012:这次只关心电影自己
    http://www.douban.com/note/198693502/

    3.Wikipedia词条:Latinos in film、Hugo(film)

    4.[整理]《艺术家》中的致敬老片全解读
    http://www.douban.com/note/202299569/

    5.過去∕未過去:兩部電影的一個故事
    http://www.douban.com/note/203008673/

     2 ) 写给黑白默片的立体情书——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


            去岁在巴黎,数次路经蒙帕纳斯(Montparnasse)车站,已看不出1960年代改造前的风貌。1895年,这里曾有火车出轨事故。再次与这车站相逢,在马丁•斯科塞斯首部3D电影《雨果》(Hugo,2011)里;火车事故也再现于主人公、12岁孤儿雨果的梦中。影片改编自布莱恩•塞尔兹尼克(Brian Selznick)获得美国童书凯迪克奖(Caldecott Medal)的绘本小说《造梦的雨果》(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2007)。布莱恩与电影渊源已久,此书受到法国导演雷内•克莱尔电影《巴黎屋檐下》(1930)影响;他常为在影院看见自己姓氏出现于影片首尾而自豪——表兄大卫•塞尔兹尼克曾为好莱坞著名制片人,重要作品有《金刚》(1933)、《乱世佳人》(1939)等。《雨果》编剧约翰•洛根(John Logan),与斯科塞斯合作过《飞行家》(2004)。影片叙事线索与重点多元、交叉、转移。1931年,巴黎,男孩雨果在蒙帕纳斯车站这公共空间孤独、秘密地生活(为避免被警察送去孤儿院),如《巴黎圣母院》、《歌剧院魅影》的儿童版,一丝狄更斯小说《雾都孤儿》或《远大前程》痕迹。雨果的钟表匠父亲在火灾中丧生,管理车站钟表时间的伯父酗酒而后失踪。精通钟表机械的雨果承担起伯父的责任,并试图修好父亲从博物馆带回的机器人——这是他与父亲、与过去美好生活的唯一连接,而且他相信,会写字的机器人会带给他来自父亲的讯息。雨果不时在玩具店偷一点零件,被脾气暴躁的店主乔治严厉责罚。雨果因此认识乔治的养女、同龄孤儿伊莎贝尔,并同她一起探寻机器人的、及乔治的秘密,而这探险,通往早期电影重要奠基者乔治•梅里埃(Georges Méliès,1861-1938),及一段珍贵的无声电影史。

            在传统胶片电影遭遇数字技术冲击、电影学者惊呼“电影已死”时刻,斯科塞斯以时髦的数字3D与电脑特技技术向传统电影的辉煌过往致敬,意味深长。耗资一亿七千万美元的巨制《雨果》于“感恩节”假期在美国上映,评论界反响甚佳。卡梅隆的《阿凡达》(Avatar)几乎具“分水岭”意义,使得美国影评人将之后的3D电影时期称为“后‘阿凡达’时代”。不但好莱坞知名导演纷纷对3D技术跃跃欲试(斯皮尔伯格的3D动画《丁丁历险记》将在美国上映),之前的卖座片如《狮子王》及《泰坦尼克》也重新以3D版本面世。除了商业考量(加3D佐料再炒冷饭,且3D电影票价更高),这3D潮流是电影应对其他媒介挑战(如电视、网络、游戏、“小屏幕电影”等)、争取新一代观众进影院的举措,如百多年电影史上声音、彩色、宽银幕、立体声等多次技术更迭。有评论者认为,3D电影也许如1950年代,只是一时风潮——虽然技术有显著进步。而3D电影立体维度的仿真,只是带来更多感官刺激,而将观众更“婴儿化”,不会带来头脑、思维上的冲击,如“水杯里的风暴”,被晶莹地包裹住。当然,如何尽可能有想象力和创新力地使用3D技术、发挥其视觉特长,是导演和评论者在思考和争论的问题。《雨果》获得好评,恰是因为斯科塞斯及创作团队技艺娴熟精细的、惊人的视觉创造力和表达力。

            多位评论者认为《雨果》是斯科塞斯“视觉上最出色的电影”。影片耗资巨大,在伦敦郊外Shepperton摄影棚搭景,搭出高度仿真的1930年代法国蒙帕纳斯车站,高大空阔,细节精心设计,一丝不苟。演员休息时漫游其中,使得表演状态停留在巴黎那个魔幻世界。除了艺术指导丹特•佛莱提(Dante Ferretti)的奇思妙想,摄影师罗伯特•理查森(Robert Richardson)灵活穿梭于这布满人群和机器零件迷宫的高难度、多细节运动摄影长镜头令人错愕惊叹。人群中可见当时徜徉于巴黎的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和爵士音乐家金格•莱恩哈特(Django Reinhardt)。场景、色彩、摄影的空间立体感不掩饰“人为性”和奇幻色彩,如原作小说。电影记录、数字重构与现实再现的关系,虚虚实实。有些摄影机运动为数字制作,并无真的摄影机实体存在,而人群也是数字制作的结果,一种类似鬼魂的无实体存在。这会影响到我们对电影影像本体“写实性”的重新考量。

             斯科塞斯这位69岁的导演初次拍“儿童/家庭片”,没有《出租汽车司机》、《穷街陋巷》、《愤怒的公牛》、《纽约黑帮》、《无间道风云》等充斥男性荷尔蒙气息的血腥暴力,但也是关于受伤害的人,及被遗忘的电影史,对儿童来说或许略严肃、悲伤、复杂而冗长(或如斯科塞斯所言,他试图从12岁女儿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和阐释故事,更适合12岁或更年长的观众)。此片不拘形式媒介,类型混合,有惊险悬念(尽管陷入故弄玄虚的俗套)、情节剧、浪漫剧、追逐闹剧。斯科塞斯苦心孤诣,“借物言志”,力图将自己对电影和电影史的挚爱和迷恋包裹以“儿童片”糖衣传达给年轻观众,“从娃娃抓起”。没有他们的兴趣和支持,电影将不复存在。无怪数位评论者将此片称为斯科塞斯与电影的爱情故事、他写给电影的情书。因此这也成为极具私人感情和色彩的电影。斯科塞斯幼时曾患哮喘,不能与同龄人出门玩耍,只能坐在纽约“小意大利”的公寓里看电视里的老电影,或如雨果那样躲在窗后看街市百态:看电影中虚幻世界,观察/偷窥周遭世界。最早影响到他的关于电影与电影制作的电影是英国导演约翰•博尔廷 (John Boulting)的《魔术盒》(The Magic Box,1952)。他也如雨果重新发掘梅里埃,发掘出几乎被遗忘的英国导演迈克尔•鲍威尔(Michael Powell)和他的《偷窥狂》(Peeping Tom),并建立非盈利机构“世界电影基金会”(World Cinema Foundation)资助老电影修复。而鲍威尔的遗孀塞尔玛•斯昆梅克(Thelma Schoonmaker)便是斯科塞斯长期合作的剪辑师。斯科塞斯在《雨果》中重建梅里埃的“造梦”玻璃屋摄影棚(世界上第一个摄影棚)及他拍摄《月球旅行记》场景,并如希区柯克一样短暂现身银幕,客串出演一位摄影师。

            《雨果》也传达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现代社会和“现代性”的重要话题,即火车速度带来的刺激和危险感、机器与人的矛盾关系(人类既享受机器带来的便利,又恐惧被机器异化)、时间/钟表在都市生活中的意义(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和生活方式规训的象征,控制工作和余暇时间,也涉及城市空间和社会阶层构成)。这些主题和意象不断出现在当时剧情片或“城市交响曲”电影中,火车场景令人想起法国阿贝尔•冈斯《车轮》(1923)、让•雷诺阿《衣冠禽兽》(1938);机器和机器人则有德国弗里兹•朗《大都会》(1927)、美国卓别林的《摩登时代》(1936);时间和钟表有德国瓦尔特•鲁特曼的《柏林,大都会交响曲》(1927)、苏联吉加•维尔托夫的《带摄影机的人》(1929)等。中国当时也有电影突出“钟表”意象,更多社会批判色彩,如沈西苓《上海二十四小时》(1933)和蔡楚生《新女性》(1935)。钟表匠、魔术师与电影导演分享一些共性,精密协作,制造幻觉。电影或可令时间停止,而时间/钟表,是电影(尤其胶片时代)真正的敌人:它令赛璐珞腐蚀毁坏,令观众趣味变换。时间对老电影无情,默片时代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电影已烟消云散。当“敏感脆弱”的胶片电影渐次为冷漠坚硬的数字电影取代,也失去短暂而不稳定的美感和缺憾感,没有暧昧和感性,温度和柔软,在冰冷中获得永生。

            《雨果》在视听风格方面大放异彩,但叙事有些牵强附会和机械,情绪表达也流于表面,被技术遮蔽。有评论者称“人物像罩在玻璃罩子下,更具象征性而非真情实感,痛苦和恐惧只是环境中的元素”。另外有趣的一点是:在面向美国观众的电影中,法国文化等于异国情调加英式口音的英语对白。但无论欧美,近一两年“关于电影的电影”不断出现,成一种“电影寻根”或“电影考古学”潮流,如西维亚•乔迈关于雅克•塔蒂的动画片《魔术师》(2010)、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Michel Hazanavicius)关于默片明星的《艺术家》(The Artist),及西蒙•柯蒂斯(Simon Curtis)的《与玛丽莲的一周》(My Week with Marilyn)。正如《雨中曲》在彩色有声时代回顾有声电影初期,在胶片遭逢数字电影时代,这种有意识的“自反性”,思考电影史、电影技术和传统本身,不无怀旧色彩,暗示着过去与未来的维度,也搅扰着电影的“万神殿”。

     3 ) 是看电影,还是看角色的原型?——乔治·梅里耶作为皇帝的新衣

    此为群嘲帖慎入。纵观《雨果》的各路好评,和映前宣传稿并无二异。如果不是枪稿,只能认为是“梅粉”们看看介绍,联系到自己已知的那位导演,景仰和陶醉一番便写出来了。好评中完全没有讨论到影片的剧情结构、角色塑造、细节营造和拍摄技术,在我的眼中,这些都烂得一塌糊涂。之前写了一篇技术差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31101/被各位枪手喷得体无完肤,但是没有一个人是从电影本身来反驳的,全都是“您连梅里耶导演都不知道就敢来打一星?”

    那我倒想反问,如果乔治梅里耶这个人物不存在于现实中,你们还能这么自high么?你们几乎已经承认,这片的好评完全仰赖于角色的原型;你们也就不能否认,这片作为电影是一部失败的电影。

    看电影,无知不是罪,我们都是抱着求知的态度走进电影院的。在波士顿最大的影院的最中间坐下时,我只知道《雨果》是一部评价不错的电影,我的知识可以作为一张白纸,被任意书写。本来,这部电影可以让我了解到梅导的伟大,事实上,它也通过展示梅导的影片片断,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

    但这是影片唯一成功的部分,我宁愿全片都是梅导作品的剪辑。《雨果》作为一部原创电影是失败的。对主人公(我以为是雨果)的塑造、剧情的结构、次要角色的设置、视觉效果的运用都是失败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的。如果不是朋友在身边,我一定会在电影的头5分钟就离开影院了,如果是那样,我根本坚持不到本片的“知识点”出现。

    各位喊着向大导演致敬给好评的,我觉得颇有点皇帝的新衣的感觉。衣服是回忆中的梅导的各部影片,但是《雨果》作为皇帝,是裸的。

    看电影,无知不是罪,相比之下,炫耀知识才显得可笑。

    举个反例。就说IMDB第一名吧。一部《肖申克的救赎》带领观众了解了监狱中的非人性生活。这电影并非只有囚犯才能看得懂,而是通过杜方的挣扎,让观众逐步深刻理解到他面对的困境,和他付出的勇气。这时候,世界上到底是否存在肖申克监狱,监狱内部的实况,已经完全不重要了。

    这时候如果有个囚犯出来指指点点,说,真正的监狱才不是这样的,bla bla bla...你们太无知了,一群傻逼!

    我看他才是傻逼。

     4 ) 有情怀不等于好电影。

    早就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的预告。imdb给出了8.3的高分,烂番茄专业影评人 94%, 观众83%。好评如潮的架势让我想起了当年的wall-e。进电影院前我完全没被剧透过。 当时纠结于是先看龙纹身还是这个,最后选择了hugo,想着快要下档了,然后很多人都说看就要看3d。

    上座率什么的其实不错,我看的7点的场,小厅也坐了80%,以老头老太太居多(当时我就有不详的预感,这种观影人群在我上次看午夜巴黎的时候出现过,结果证明不是我的菜)。排片一天也有5场,这个档期片子太多,每个也就这么多。后来做了些研究发现这片子似乎赔的很惨。事实证明,当观影人数少的时候的评分可信度必须打折扣。这就好比豆瓣上那些只有78千人评出的8.5以上的片子没有可信性一样。

    看了开头10分钟我就开始有退场的冲动。对于营造的梦一般的巴黎形象我没有意见甚至可以说是惊叹的(但也绝对没有达到叹为观止的程度。。),此时片子给我的印象还是极地特快的感觉。开头不算引人入胜,人物设定以及剧情发展都给我似曾相识之感。真正让我闹心的是两个小演员一个木讷一个做作的演技。。Chloë Moretz在海扁王里还算惊艳,在这个片子里也许是因为剧情推动的不流畅,显得很做作。一部好电影给人的感觉是每个人都演的很好,一部烂电影则人人不在状态。hugo我倾向于后者。无论是小主角还是几个大人都非常的脸谱化,给我看舞台剧的错觉。

    此片最大的问题还是情节。记得中间有个场景,是讲两个小孩拿着automata画出来的图去找乔治·梅里耶的老婆,结果人一看这张图就冷酷的赶他们走。以及后面他们在房间里把乔治手稿弄了一地后乔治说什么亏我这么相信你然后还哭了。整个这么一大段给人感觉抖了一个很大的包裹。结果后来发现无非是乔治失败的电影事业的挫折。我无意贬低这份挫折,因为我知道豆瓣上真乔迷和伪乔迷们一定会攻击我不懂此人对现代电影工业的重要贡献。我想说的事,好电影剧情推动要合理。乔治的挫折感我可以理解,但他这么苛责一个孤儿我实在是接受无能。如果说是真实的人物传记也就罢了,可既然是个故事,为何不合逻辑?更不用说这么深的挫折,在后面小男孩带着乔的崇拜者来放了段电影剪辑他就豁然开朗了?情节铺垫不够绝对是此片硬伤。

    再讲场景,此片多处出现车站警察追逐小男孩的情节,占据了很多时间。然而,这些对于主线推动毫无意义。如果说,这个片子是讲小男孩和他的automata的话,还算情有可原,那也不至于出现那么多次。但这个片子不是讲乔治·梅里耶和小男孩通过羁绊最后凤凰涅槃的么。那么,重复出现的追逐戏意义何在?还有那对老年男女的爱情戏,警察和卖花女的戏,都这么的漫不经心而又毫无意义。小女孩要看男生的秘密基地男生不答应。结果发生踩踏什么的,就因为这个小男孩就带她去看自己的秘密基地了?还有小男孩的父亲被莫名其妙的大火烧死了。试问,既然最后证明小男孩父亲的死跟什么都没关系,那还有必要拍的那么悬疑么。我甚至不厚道的怀疑,很多情节是为了3d设计的,这种为了迎合技术而硬填剧情的生硬感一直存在着。同时,这些无聊情节都转移了观众的注意力,以为导演在抖包裹,结果最后什么也不是。如果把这些都去掉,来重点铺垫小男孩和乔治·梅里耶的心路历程,此片虽然会文艺很多,但叙事上的合理性会大为增加。

    整个电影,就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故事强行糅合在一起,充满了各种违和感。在忍受了将近1个半小时的无聊剧情沉闷表演后,全剧迎来了他的高潮,一幕幕乔治·梅里耶的电影作品这才以回忆的形式剪切在一起。当时我的感想是,导演你就拍个纪录片好了,好这么多钱拍个四不像的商业片你图啥啊。

    最后,我想谈谈观众的感想问题。我敢说,给这片打五星的中国观众大部分是为着乔治·梅里耶去的。四星的一大部分是觉得特效挺美的加上乔治·梅里耶。我就姑且不猥琐的评论那些根本不知道乔治·梅里耶是谁,纯粹为了装逼,看到导演名字看到什么电影工业致敬就给满分的傻x。我们现在评价的,是一部电影。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还是部商业定位的电影。发自内心的,你真的觉得这是部好电影?还是那句话,有情怀是好事,有情怀不等于好电影。

    再次提一下,观众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他们从这个片子中体会到了逝去的默片时代我可以理解。对于他们来说,剧情不重要,重要的是重温老电影的感觉,还有回到那个魔术电影时代的巴黎。这就好像我们这代人看将爱,剧情不怎么样也给了高分一样,看的就是缅怀逝去的似水年华。那么,我们这些70和80后的中国人,你在那里缅怀个什么劲啊。你们中的哪个人,经历过那个时代。就算是电影专业的,也是在今天看过去的片子。你们谁能真正体会处在那个时代第一次看电影的震撼?既然如此,就应该实事求是从电影的质量出发。要不,就是装逼。

     5 ) 那些年,我们一起看的电影

    《雨果》是迄今为止3D效果最强的“电影”,没有之一。   也许,之前大伙已经听卡神夸赞过本片为“我所见过的最好的3D摄影”。没看电影的时候,俺还以为这是好莱坞圈内惯例的互相吹捧——因为之前就听卡神赞过贝大爷的《变形金刚3》,结果,哼哼——不过,等俺也看过此片并小小地迷恋了一番之后,俺得承认,卡神至少这回说的不是客套话。   那么,《雨果》对比之前的3D电影们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呢?   观众首先能明显感觉到的,是画面呈现空间的连贯与圆润——是的,俺必须用“圆润”这种带着绮念的词,才能表达对本片3D再现的爱慕。俺过去看3D电影——不论是真人还是动画,也不论是原生3D还是后期转制——总觉得“层次感”太强。这种影像分层的感觉对于3D影像而言不是个好事,因为它给你呈现的,其实不是一个完整的空间,而只是不同 影像层在纵向空间上排列而已,层与层之间的过渡很不自然。   《雨果》的纵深空间感觉,和大伙寻常视觉体验没有任何差别,从你眼前到最远处的物体,连接它们的是线条而非线段。片中有个车站巡视员俯身的特写镜头,俺觉得没有比那个更适合证明本片立体效果的“圆润”感觉了……俺当时就忍不住伸手摸了下近在眼前的Borat的胡子。^_^基本上所有3D电影中都有这样“推”到你面前的特写镜头,但惟独《雨果》这个,是俺见过的整个头部效果没有任何拉伸变形,从鼻子到后脑勺的轮廓都符合观众脑海中近距离凝视对方的真实体验。   过去的3D电影,过得了“层次分离”这关,也很难保持在时间上保持持续的立体感。即使是开创3D热潮的《阿凡达》,部分场景也很平面——戴不戴3D眼镜差别不大,而《雨果》却能神奇地始终保持足够的纵深感和包围感。这一点充分证明,拍3D电影不是只要换个3D摄影机就行的“工匠活”,而是一份需要独到眼光与理念的“艺术活”。准备涉足3D领域的导演以及想要把玩3D摄影的爱好者们,都应该仔细观摩此片,看老马丁是如何玩转3D空间表现的。   按照俺之前的设想,好的3D应当给观众提供一个恒定的视觉盒子——大约一半在银幕后面,一半在银幕前面;呈现在这个六面体之内的视觉效果,都应该符合正常人在现实中的立体体验。事实证明,俺的这种设想,只是不学无术的二逼青年之瞎想而已。老马丁用《雨果》证明:和传统2D电影的摄影技巧一样,玩3D也是有很多小花招的;而且,由于3D Rig的灵活运用是可以叠加在传统拍摄技巧之上的,这等于是大大拓展了电影的空间表现方式。   比如说,最简单的,在配合传统技巧中采用不同焦深与景深的组合外,还可调节3D Rig上两个镜头的间距,来达到不同的纵深效果。也就是说,如果依照以一个盒子来比拟立体体验的话,《雨果》中盒子的纵深是可变化的,确切的说,是根据场景和角色心理来控制立体空间给人的提示。更为有趣的,是《雨果》中有大量的运动镜头,不管是大卫芬奇有段时间最爱用的电脑合成长镜头——如那个神奇的开场,还是斯坦尼康的跟拍镜头,仔细观察的话,都会发现3D纵深感在这同一镜头中的细微变化。这当中不仅有摄影师与镜头操作师的功劳,还有单独的3D Rig Operator(负责随时调节立体摄像头间距)、以及Cameron Pace Group(就是卡神和他的3D摄影机发明伙伴合组的3D技术公司)现场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援,当然,控制影片最后呈现3D效果的,还是老马丁本人。   需要说明的是,《雨果》的3D效果,并非炫耀式的。所以,不必期待有东西直飞眼球那样的效果。让俺兴趣盎然的是,本片的3D效果给人的感觉不是“show给你看”,而是“带你走入电影空间”——这话听着很烂俗,因为任何电影都本应如此;但是,看过《雨果》之后,俺是第一次有如此强烈的“融入”的感觉。那么,既没有3D上的噱头效果,又无《阿凡达》似的奇观画面,《雨果》是如何在视觉上做到“引人入胜”的呢?这还得靠马丁老爷子的非凡功力。

     6 ) 写给所有的差评豆友们

        一直习惯上豆瓣看看自己看过的电影的一些详细评价,了解更多的内幕以及更多达人对于影片细节上的理解,实话实说,很多情况下,评论是中肯的,以至于今天看到《雨果》的各种低评分,甚至有那么一刹那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但当点击开那些挺苍白无力的喷段时,更多的,是无奈。

        一部影片,可以有千万种叙述方式,可以有千万种情节,可以有千万种画面。说白了,我们观影,从看的那一刻,就是选择了被动接受,你会因为这是一部真正的好片而心情舒畅,也会因为影片不对口味而来这里低分发泄吐槽。当然,你会不会因为没参透更多影片的内涵而片面给影片做出一个负面评价呢?相信我,你会的(没错,说的就是你,给低评的豆友们)。

    -------------------------------以下剧透,往下自重----------------------------------

         现在问题来了,你是带有怎样的期待观看《雨果》的呢?
       
       你希望看到我们小雨果克服瘸腿警察和可恶秃头玩具摊主的重重阻扰,修复机器人,瞬间小宇宙爆发征服世界?ok,你去看变形金刚,蜘蛛侠和钢铁侠吧。

       你希望看到小雨果通过自己努力终于修好了机器人,画出了一副藏宝图,然后和小女孩一同去冒险?ok,你去看少年特工,达芬奇密码和国家宝藏吧。

       你希望看到小雨果修好了机器人,得到了父亲留下的讯息,成为了一代钟表/机械大师?或者是通过这么一个契机,征服了可恶秃头玩具摊主,成为了一代玩具制造大师?ok,各类温情励志片对你有效。

       《雨果》不同于以上各类我所吐槽的类型,虽然很多差评涉及到了以上的期待,但《雨果》所呈现的,是属于这部片子独有的东西和气质。

       首先,对于画面基本是没有什么可挑的,或许你会说是假3d,但是这样一个梦幻的旧巴黎,一个复古的巨大的车站,通过片中好几个塔楼从各种角度收入眼底,这种感官总体来说,是很享受的,所以,能获oscar最佳摄影也是实至名归。

       然后,我们就要来探讨情节了,很多人都说影片前三分之二完全是给最后致敬乔治梅里埃做嫁衣,其实,我们要更多的了解小雨果的这些情节都表达了什么。

       第一,小雨果之所以要躲车站警察,是因为当时法国对于流浪儿童的处置方法就是关于孤儿院。而那时候的孤儿院是一个极其可怕的地方,很多儿童被低价贩卖或者当做廉价苦力。这些情况,在影片《香水》中也有所表现。所以,但凡是失去了父母的儿童,都宁愿在街头流浪,小偷小摸也不愿被警察抓走。影片中小雨果就是为了躲避进入孤儿院,修好机器人,希望获得父亲留下的讯息,无意间得到机会“修好”了乔治梅里埃,得到他的收留。这时候很多人会怀疑了,难道说小孩是有预谋的?当然不能说是预谋,小男孩当然不知道机器人能给他带来什么实质的东西,但是从影片很多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有所期待的。首先是带着小女孩在塔楼上的自白“世界就是一个大机器,我们都是零件,我相信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说明他想通过自己努力融入这个社会;然后展示了一个流浪小孩被车站警察抓入孤儿院的苦b镜头,使小雨果更加恐惧被人发现他没有人监护而被抓走;接着小雨果自己被警察抓住时的乞求“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孤独”,这里是表达他对于自己独单生活的无奈控诉;接着是最后一次抱着机器人去找老头被警察从铁轨上救出来“这是我最后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他要通过机器人,去安抚乔治梅里埃,“修好”他并被他收容,结束自己的孤单流浪生活;而影片最后小女孩评论小雨果那一席话也是表达了小雨果这方面的意图。

       第二,通过机器人寻找线索会不会太过于突兀,更像是个嘘头。其实这是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但对于影片来说,从道具大师梅里埃--机器人--钟表匠--小雨果--机器人--乔治梅里埃这条线来看,机器人确实是很好的衔接品,同时,一个会写字的机器人,在现代都算神物了,在当初出现,更能满足观影者的好奇心,足够带动悬念。

      第三,影片对于人物情感描述会不会太弱了。事实上,通过短短2小时,影片要表达的情感已经很足。首先,小雨果与父亲,从小雨果父子的机械控,到钟表维修员的叔叔带来噩耗时小雨果充满无奈却又坚强忍住眼泪的脸,到后来不顾一切坚持要修好机器人获取父亲可能留下的线索,到最后被车站警察抓住时乞求的场景,都是很打动笔者的,小雨果对于父亲的思念,更多的转移到了小机器人身上,这也是很让人动容的。其次,与小女孩的情感交流。影片并没有让两人相爱,小女孩更多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如果没有小女孩,小雨果是不能通过机器人实现与乔治梅里埃的这条线索对接的,关键就在于小女孩身上的心型钥匙。同时,小女孩给一直孤单流浪的小雨果,提供的更多是温情的陪伴,也能让我们更多的窥探小雨果的内心。再次,乔治梅里埃夫妇的情感也是很感人的。当然,关于乔治梅里埃与小雨果的情感转变和描述,客观上讲,有些突兀,算是影片情感部分的不完美的地方。最后,通过小雨果的“冒险”,实现了影片描述的所有人的“happy ending”,也是在影片结尾给观影者留足了甜美念想。事实上,小雨果对全片所有人物都实现了情感上的影响,从乔治梅里埃的重出江湖,到小女孩接触电影并爱上电影,到瘸腿车站警察慢慢变宽容并得到真爱。情感,恰巧是本片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总结几句,这部电影其实就是通过小雨果为了缅怀父亲,在躲避车站警察抓捕的悲惨生活中,试图寻找机器人隐藏的秘密,无意间得到了隐退的玩具摊主乔治梅里埃的秘密,最终被老头所收留,结束孤单流浪的日子这么一个故事,抛开致敬的东西不谈,或许你会突然发现,这其实也是一个苏乞儿一般的故事,只是,没有那么波澜壮阔罢了。

     短评

    原本以为是魔幻片,看到最后才发现是致敬片。

    5分钟前
  • S.A.R.S
  • 推荐
  • 被儿童3D冒险片的宣传误导了,其实一部厚重迷人的早期电影史——乔治梅里爱的传记片,正是孩子们冒险的最终答案。梅里爱最后说Happy ending只存在于电影里,这次老马给了梅里爱一个电影之外的Happy ending,对早期电影史的致敬也是功德圆满了!老马也客串了一把给梅里爱夫妇拍照的摄影师。★★★★

    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 曲高必定和寡,看不懂的人很多,不是魔幻片,而是献礼片。

    10分钟前
  • TKnight
  • 力荐
  • 两条线有点散 有点儿给成人看的儿童片 但也许情怀和梦想更重要

    11分钟前
  • catcher
  • 推荐
  • 虽然这是部向梅里耶致敬的电影。但我初始愿望是文学家雨果。。不是机械大师。剧情有点小拖沓。机械确实很美。

    14分钟前
  • 王春晓
  • 推荐
  • 原来是绘本来的啊,怪不得画面那么好看!剧情嘛……so so ……

    15分钟前
  • superMario
  • 推荐
  • 我真心想打个三星来着……剧作不及格,什么叫不分主次没有重点视点混乱看看这部就知道了。老电影情怀加一星,音乐扣一星;摄影加三星:富有层次的3D的长焦效果,尤其是调焦镜头做得那个细致,看得人真是热泪盈眶。这片果断不能得奥斯卡最佳影片。

    1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 鲜艳的色彩是向早期的染色片靠拢吧。虽然没有期待中的激动,但仍有几处看到想流泪,包括最后梅里爱在掌声中缓缓走出,多好的happy ending啊!这才是马丁献给梅丽爱的礼物,因为现实远不是那么美好。感动源于痴迷,电影像是一扇窗,将观众引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激发并维系着每个人的梦想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 很讨厌影片第一部分;但在梅里埃的身份揭晓后,当看到《月球旅行记》的拍摄片场时,仍然感动得泪流满面。迷影情怀足以感动每个热爱电影的人,只可惜除开“外挂”式的情怀来看,影片本身节奏拖沓剧本远不够出色,最终只算是献给电影和影迷的一个精致华丽之梦,绝非杰作。因此四星全部给影迷老马丁。

    21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 将电影还给魔术,将希望留于后人……如果说《午夜巴黎》是一封遗书,《雨果》也是沉甸甸的遗书啊。

    24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 别以为马导不会拍烂片,他拍起来烂片来不是人。 强烈建议此片在CCAV一套大风车栏目中播出。

    26分钟前
  • 你的芝士
  • 还行
  • 在飞机上看的,半梦半醒之间,似乎也不影响对整个剧情的理解。不知这算不算是好电影的标准?

    27分钟前
  • Duree
  • 推荐
  • 流光溢彩的色泽,奇幻童趣的经历,写实的蒸汽时代背景以及充满创意梦想的电影胶片——这是一部向电影诞生致敬的儿童片。惟其如此,主题不断在儿童(雨果)与电影(梅里耶)之间切换带来的片面效果也很明显。然而只要想到黑色系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能在古稀高龄突破自我拍出这样的电影,也足当礼赞。

    2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 前一个半小时一直在制造悬念,让人误以为这是儿童魔幻片,结果最后半小时恍然大悟——原来马丁斯科塞斯在向所有电影人致敬。片中最深的秘密并非什么平行世界、时空穿梭,而是电影人造梦的理念。

    30分钟前
  • TheGrimmauld12
  • 力荐
  • 前半部始终有种梦幻的感觉,小萝莉长高了。不知道为什么一出现早期的电影片段就卡。。

    35分钟前
  • ififly
  • 推荐
  • 尘封的废弃老胶片就像坏掉的机器人,需要修复者用爱心的钥匙重新开启,发条的转动就是胶片放映机的转动,钢笔的涂鸦正如电影魔术—让后人领略其魅力并发现历史。老马充分展现了他的迷影情怀,流畅的3D运动长镜头充分架起了空间感,这比起当下那些对着屏幕朝观众扔东西的3D好看多了!

    40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 开场前两分钟精致迷人的巴黎城着实把我深深的吸引住。致敬电影业,一系列旧电影的穿插也明显深得学院喜爱。但如同《艺术家》一般,电影不单单是靠着卖弄情怀就应该获得赞誉的。或许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更恰当?★★★

    43分钟前
  • Q。
  • 还行
  • 不得不说是名字欺骗了我。。不过看了也不亏。。

    48分钟前
  • 心念
  • 推荐
  • 拍得好,却非好电影。表演、人物形象、细节安排无一不糟糕透顶。我无法以儿童的视角仅以造梦的标准来看待老马丁的作品。三星全为技术和视效。

    49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 在传统胶片电影遭遇数字冲击时,以时髦的3D与电脑特技技术向梅里埃和早期电影史致敬,意味深长。不免有美国电影里一贯故弄玄虚的惊险场景。机器展示令人想起弗里茨·朗《大都会》,火车场景则令人想起阿贝尔·冈斯《车轮》和雷诺阿《衣冠禽兽》。火车速度带来的危险感、机器与人的关系,皆为当时热门话

    51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