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西卡作品,此片秉承了意大利现实主义精髓,关注战后普通民生,剧情一波三折,演员演技精湛,镜头也十分讲究;一对相爱的小夫妻苦于无地可住(说明蜗居之苦,全世界各年代通用),在遭遇家庭排挤、投奔朋友无解、租房无望后,急中生智,充分利用丈夫的手艺行当,意欲在一夜之间令“江山大改”,虽最后紧急关头屋顶尚留一方空白,但结尾处警察的高抬贵手,给本片留下温馨余味;片名《屋顶》乃本片泉眼,处处着眼,并担当了屋子和家庭的象征。
如果你要拉片,德西卡是肯定不能少的一位导演。 首先,德西卡对于意大利的电影发展,相等于格里菲斯对美国的电影影响。大师之所以是大师,有个要点就是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 德西卡重视无产阶级,他的片子基本都是在探讨无产阶级的出路和时代对于他们的阵痛。 所以情到深处逢落泪,意大利战后的苦闷和阶级的压榨,在德西卡的片子里处处体现。但德西卡主线设置的好,反战并不是他最大的核心点。小人物在大环境下的无奈;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和热忱,即是德西卡电影所要表达的初衷。 这部片子很感人,在剧情编排和镜头上,都很好理解,难懂的,无非是我们无法身临其境去感受那时候的“难”。 可人再难,也要有希望。无论是德西卡,还是晚辈黑泽明,他们都爱替老百姓发声,达则兼济天下,就是这个理儿了。 如果你此时彷徨困惑,不妨看一看这部片子。
住房真是世俗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儿啊。 半个世纪前,罗马从战后的废墟中耸立起一片片“小高层”,富人们衣着体面地走进毛坯里,视察自己未来的新房。穷人们却挤在城内破败的“老破小”里,一大家子人平均分配着毫无隐私的空间。 半个世纪后,遥远的东方,中国在似曾相识的剧本中翻拍着历史。我们可以轻易感知到影片中那种大供给和大需求之间紧张对流的空气,因为我们经历过,尽管那些记忆犹新的画面坚决而迅速地消失在时代的脚步中。如果一定要在我们的时空里为1956年的罗马去寻找一个对应,那么对应区间必定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附近。如果说正在重映中的中国版本出现了某些剧情变化,那就是中国的房地产时代更持久、更壮观、更叫人欲罢不能。 当你认真观看《屋顶》,就很难不去用电影中的各种情境去关照我们当下的生活,尤其是恰如两个人走同一条路,先行者多少可以向我们描述,未来的我们会走向哪里。 1956年的罗马,在德西卡新现实主义的镜头里,无房户的爱情尽管充满了焦虑,但透过他们搭乘的各类交通工具不难看出,当时的罗马已经拥有较为完整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出租车、公交大巴、有轨电车、甚至是城际轨道交通。而如今,意大利虽说社会危机深重,却依旧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并毫无疑问地站在欧洲发达国家之列,拥有相当于英法德70%~80%的国力,以都灵、米兰为核心的意北地区,是欧洲最富足、生活品质最高的地区之一,超高的城镇化率、稠密的城市网络以及众多古老又时尚的都会,是移民者、偷渡客的向往之地。据说罗马还在2015年登顶了全球房产关注度排行榜。 在此之间发生了什么呢?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黄全时期是五、六十年代,事实上对于西欧主要国家来说这样增长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末,而进入到八十年代则纷纷跌进低速增长的断崖,意大利也不例外。
从五十年代开始,意大利的经济高速增长一共持续了大约30年的时间,在此之后,增长率值就再也没有触碰到“5”这个点,并且逐年缓慢地向“0”轴趋近(除了偶尔出现负增长率的动荡年份)。直到09年遇到大危机为止,低俗增长同样持续了大约30年。
下面又说到我们自己,时代进程、城镇化规模、人口数量、历史文化等诸多宏观差异性似乎都在阻止这样一种缺乏定量的比较,但如果声称坚持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我们大概也可以寻找到一些模糊的轮廓性的判断。战火摧残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与自我殖民数十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站到同一起跑线上吗?如果可以,那么两者发展进程的时间轴就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对应。80年代以来,中国在轰轰烈烈的高速增长中已经走过了35年,“China Miracle"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奇,只不过我们的强化因素诸如更多的廉价劳动力、更漫长的城市化进程等等带来了更强劲的增量和增长时间。而如今,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速正在连年大幅下滑,如果有人说2020年以前这个数字将跌破“5”,那也并非是偏激的预测。 中国可以高速增长40年吗?大概可以。但不用对比,现实告诉我们中国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未期,站在中国任何一座普通城市你都不难直观体会。也许这样说还是有些武断,原因是确实存在一些X因素,但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走进漫长的低增速时代还是一个符合经济规律的大概率事件。 房地产算X因素吗?我认为算,并且会是一个消极的X因素。 虽说房地产依旧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引擎,然而形势比人强,在投资收紧的大环境里,房地产投资尤其是一级市场恐怕也难逆风飞扬吧。在下这样一串结论之前还应该作个比喻。 中国的房地产就好像一盆儿菜,老百姓都是吃菜的人,这盆儿菜之所以吃了很久还没吃完,不外乎几个原因:第一,这菜很多人没吃过,大家都想吃过瘾(中国的城市化基础薄弱同时城乡二元对立长期存在);第二,这菜很贵但是必点,因为吃饭的碗筷并不掌握在吃饭人的手里(中国特色畸形的土地政策);第三,店里主推这道菜(地方债务依赖土地财政);第四这是店里为数不多的几个能下饭的菜之一(国内投资品与投资渠道匮乏);第五,这菜大家确实爱吃(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和、社会保障薄弱及缺乏安全感的社会现实)。 这个比喻意在说明房地产确实是,也不得不成为当前国内的经济之基。 房地产的危机在于人总是有吃饱的那一天,然而这一天在国内却迟迟没有出现。正如一些专业人士提到的那样,日本在1990年房地产泡沫顶峰的时候,整个国家住宅的价值相当于GDP的200%,美国在其房地产泡沫的顶峰,整个国家房地产价值相当于GDP的170%。2015年底中国房地产的价值相当于中国GDP的250%,2017年可能会突破300%,这个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中国人何时吃饱。这真的是很复杂的问题。中国房地产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人口周期,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如此大规模计划生育的先例,老一代的改善需求还有多少,年轻一代的刚需还有多少,需求断层的时间点在哪里,高企的房价在何时下跌,谁也不确定。 我们确定的是,如今意大利的大都会米兰、罗马黄金地段的房价在一万欧左右,核心地段的均价大概在7千欧元左右,非中心均价在4千欧附近,郊区则更便宜。而其他大中城市如都灵、热那亚、佛罗伦萨、那波里等核心地段的房价大概在4~5千,这样的房价也从侧面反映出意大利城市发展的均衡性。而回观国内,城市体系和分级规模更庞大、更复杂,城镇化之于不同区域的进程差异巨大。即使是这样,常识告诉我们,国内众多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远超意大利,甚至更多所谓三线城市PK起来也不遑多让,中国已经拥有让城市化完成后又沉淀近40年的发达国家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房价,这种时空上的赶超是神奇的!不少行业人士还理性预测:参照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城镇化率,中国地产还有10-15年的增长空间,他们恐怕忘记了,城镇化后期,城镇化率多依赖不可城市化人口的消亡,也就是分母的缩小来提升比率的,更为关键的是,城镇化率的增长还受到户籍制度,城乡资源配置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地产预期真的可以超越诸如刘易斯拐点这样的经济客观?
然而最最重要的是,当我们谈论和比较住房这件事儿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和比较什么?
当我们比较住房的时候,我们是在对比城市化与地产价格上涨的历史,不仅仅是对物业本身的硬件水平、城市的配套设施的考量,更应该关注人们的收入水平、购买力、工作时长、社会保障和福利。因为这一切才是城市的本质目的和地产价值的基础支撑。
当我们谈论住房的时候,我们谈论的是发生在住房下爱情故事,是发生在你居住的屋檐下幸福而寻常的朝朝暮暮,是家的安好和生活的温情,这就是房子的意义。
如果你生活在如今的意大利,你将拥有全民统一的免费医疗、从幼儿园开始的免费教育、每年一个多月的带薪年假以及各种法定假期。如果你生活在如今的中国,你将首先面对进入城市的门槛、快节奏高强度工作加上很长的上下班通勤时间,各种教育费用(有学区的前提下),当然这一切或许可以通过一套价格惊人的房产瞬间解决,这恐怕也是国内众多普通百姓如此勤劳上进的原因之一。
住房之所以是世俗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儿,是因为住房及其背后的土地政策、资源配置在当下的中国控制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承载了人们对于生活的全部欲望和梦想?正因为这样,它的价值才得以被疯狂的操纵,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不是美元,甚至不是真金白银等等硬通货,而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一切对此的非法预支与透支,最终都会导致欲望的加速衰老和梦的幻灭。
古人云: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无论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国家,只有对经济规律的尊重与习学,对自然法则的顺从与合理利用,才能创造出美好和伟大。这也是美好与伟大的唯一来路。
居者有其屋并不难,难的是筑者有其德。
【德西卡回顾展】战后意大利的“违建”问题,结局还是挺美好的。“抱个孩子他们就不会把你怎么样了”,不过贵朝不吃这一套
从前在意大利,如果你结了婚没房子住,只要到城郊找一块地,趁月黑风高,连夜盖起一幢连门带屋顶的小房子,等天亮之后,警察见了罚些款,这房子就是你的了啊亲~
1.原本我已经做好了承受最后失败结果所带来的悲恸的准备,没想到反而被结尾满溢的幸福之情感动得热泪盈眶;2.别人的孩子、关不上的门、没做好的屋顶、没安上的窗,哪怕是这样一个假的、破碎的表面,却足以令人动容,因为背后是一夜的辛苦、一群人的辛苦和一个家庭幸福的起点。
这么戏剧化的故事和温情脉脉的结局真不像新写实主义,德西卡的镜头柔情很多,甚至有点像费里尼。毕竟56年了,伤痛过后,展望未来才是更值得做的事。
Vittorio De Sica的下层故事。我是太喜欢德西卡的风格了,简朴、细腻、悲喜交加。每一个故事的转折处都让我激动,让我充满期待,究竟卑微的人物将会拥有如何的遭遇。我想,黑白影像下意大利战后的衰败贫穷和集聚在民众之间的信任和帮助,都会通过镜头永久地留在电影历史的尘封里。赞!
若干年前的上海不就酱紫咩。。只是我们无法画地为家,无法宣布有屋顶即为家。爱和信念铸就的奇迹,只要有爱,蜗居也心安。
最后那一幕实在宽慰人心,无论有没有屋顶,有没有房子,就像风行水上说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过是想让自己过的开心点。
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力量大,但是阶级队伍里还是有一些坏分子,有出于贪婪和嫉妒向统治阶级告密的,有纯粹出于无聊来捣乱的,最牢靠的,还是血浓于水的亲属关系。但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要等待暴力机器网开一面实现和解。这是当时意大利的新现实,也是整个西方世界的新现实,点点温情轻轻掩盖住了工业革命以来血淋淋的旧现实。这一盖就是七八十年,如今……
最后能成功有几样东西的作用,民宅不得私闯,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还有手下留情的警察。这几样貌似在天朝都没有。。。。
今日新房我独住,旧时家人已不在,观此片想起我的童年时光,怎能不使我潸然泪下
好像电影史上提德西卡总是只有《偷自行车的人》和《风烛泪》两部,其实他的好片子还是比较多的,比罗西里尼多太多了
何以为家,私搭乱盖。新婚小夫妻要找个住处,不断被各种障碍阻挠,终于进入到一个荒诞的限时情景之中:一夜之间搭建好有门有屋顶的房子。千钧一发之际惊险过关,最后的高潮部分拍得情节张力很足。前半部分施加各种阻碍的戏份偏平淡一些。
只有德西卡是真的关爱穷人。
意大利现实主义/德·西卡导演/资本主义的批判与赞扬/蜗居以强大的罗马帝国为背景/屋顶+门=自己的房-私有财产的保护/结婚一定不要匆忙仓促,没房没钱还是不要结婚了/战后意大利生活虽然艰辛却还是有活路,天朝人民表面歌舞升平,内里痛不欲生/温馨结局
从第一场结婚戏开始就在营造的窘(紧)迫感,到最后一段达到顶点——底层人民的生活日常夸张一点就是惊悚片。【-没房子就不该结婚。-那谁还会结婚?】盖房子的人自己找不到一片遮风挡雨的屋顶,被同处底层的人举报,赶走他们的警察说“他们都不理解我们”,六十年后相同的剧情还在不同的地方上演,新现实主义的生命力。未完成的屋顶露出一线天,警察也反过来完成了“理解”,留下一点希望和光明。但接下来仍保持十分清醒,以一个缓缓上升的镜头收尾,背景是构图中处于上方的罗马和住不起的楼房,前景是处于中间的简陋蜗居和底部为之欢欣鼓舞的夫妻俩,更映衬出现实的残酷;那个夜里帮忙的孤儿男孩,依然在流浪无所归。当然温暖处也不少,不离不弃的同事、只要求让出两米的邻居、姐夫危难之际伸出援手,如雪中送炭,相当动人。
小两口为求有瓦遮头,鸠工庀材连夜搭建蜗居的故事。后面半部简直就是“密集刺激,连续高潮电影”的先声。建筑小工男主,泥瓦师傅姐夫,帮佣女主的人物设定有效展现出贫富悬殊的人居环境和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热潮。小两口与家人、工友、警察乃至围观小孩的每一重关系都充满层次和意趣,现实而温馨。是我最喜欢的那类社会学电影,应该勒令城管部门每月观摩一次,了解“私搭乱建”者的苦衷。
一部电影如何看待「贫穷」问题实际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毋庸置疑,在《屋顶》中,我们目睹了一个「底层」世界。看过《偷自行车的人》或许会明白一个基本逻辑:西方「资本家/精英阶层」不会心甘情愿地跟全世界「无产者」一起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在财富资源分配「不平等」语境下,可怜又可恨的男主角不幸走上了一条与其相反的「杀富济贫」路线,并幸运地获得了相应的惩罚,即,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按照东方学者提出的「社会公正三阶指标」理论,倘若穷人在经济上没有地位,在政治上没有权利,在道德上显露出难以遮蔽的瑕疵抑或暴露出无法修复的漏洞——出现「仁、义、礼、智、信」倒行逆施「违建乱造」现象,那么这个社会已然走到了最高阶的「不公正」阶段。从现代化建设角度来看,这与《迪兹先生进城》后「弃土」不无关系。未完待续
现实赤裸,不好的好的都摊开来给你看。这一部多了一点戏剧化的东西,和年轻人结婚所蕴含的希望,温馨得一度看不见现实主义。
@小西天。网开一面枪高一尺的温情并不削弱现实性。比一张床稍大一圈的砖房就算搭了起来,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现实依旧纹丝不动。封上房顶,装好门窗,还有九十九种艰辛等在前头。“没有房子的人就不要结婚了…”“我们穷人怎么总是互相争吵…”要怎么忍过这些苦难折磨,护好这个脆弱小家;要怎么大庇天下寒士,让人们获得生而为人起码的体面。
不逊于偷自行车的人,De Sica对真实生活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