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的「舊」,為「新浪潮」提供了上佳的戲劇背景。許鞍華的第二部作品以戲班後台作為舞台,泡製出一個寓風格於現實的故事。長洲可說是一個大型的後台,其古樸的離島風貌,配合了粵劇肖象性的化妝、絢麗的服飾及富於感觀性的舞台表演,營造出一股詭秘妖異的氣氛。兩代恩怨竟牽涉商業騙局及軍政大事,陰與陽、人與鬼、新與舊、老與少、真與假,錯綜複雜。蕭芳芳的演出收放自如,演活了「十三點」的鬼馬二幫花旦。導演許鞍華充滿獵奇意味的筆觸,更為粵劇描繪出一種特殊的魅力。
导演竟然是许鞍华,许大导还拍过《书剑恩仇录》。这种鬼片+喜剧+爱情,真的难以想象出自许鞍华之手。但正像很难想象吴宇森曾经拍摄了好几部喜剧,而且有的还是年度票房十大一样。
鬼上身要么恐怖,要么好玩,这个片子就抓住了好玩来做文章。这个片子是喜剧鬼片的先河。洪金宝的喜剧动作鬼片也从此来。无线的《执到宝》也是发端于斯。
有好几处不错的细节。例如空翻跳过栏杆很厉害,又符合戏班的武行设定。玩骰子脱衣服这个有意思(后来很多类似的)。
戏中有戏,不时听着粤剧还是挺有感觉的,而且因为鬼忽然上身乱入,起得出其不意的喜剧效果。
萧芳芳的喜剧天赋是“林亚珍”之后爆发的,之前她是古装侠女、都市冷艳女侠。萧芳芳与陈宝珠之争当年轰轰烈烈,也就后来的张国荣与谭咏麟之争能够相提并论。
钟镇涛那时候因为温拿解散,到了台湾发展,在香港还算不上是有号召力的电影明星。
本片大牌人物云集(或者说是日后的大牌),助理导演是关锦鹏,武指是程小东,摄影何东尼,艺术执导李乐诗,制片崔宝珠(就是《不二神探》导演的母亲)。
或许开港片喜剧鬼片之先河,加一星。
尝试用空间理论分析《撞到正》。影片拍摄地点在长洲,如果说香港是一块飞地,那长洲就是飞地中的飞地。戏台作为影片中的主要场景,亦是一方远离尘世之飞地。
1、戏子身份之不正。宛若流浪艺人般的粤剧戏班,第一幕是人群中开辟长龙的出场,并且在传统观念中,戏班成员地位低下,不被看重。
2、作为军人的鬼之正。影片名为撞到“正”,或许这在粤语里是一句俗语,但从汉语的角度,依然能做出有趣的阐释。戏子的不正撞到了正统军人,可惜军人是鬼。
3、戏台作为一个空间,上演着尘世的人鬼殊途。不论是张生红娘“演死”夫人,还是影片后段,脸上带疮的武松逼问潘金莲,潘金莲畏惧地说出那句“你哥哥死了xxxx(多久多久,十二时辰?)”。但戏台亦是一个“鬼上身人”、“鬼来演戏”的空间,人和鬼的身份被打破。
4、戏子的身份指涉。全女班的创作团队(唯二男工作人员,一个是gay,一个称自己可女装),在当时的香港乃至中国,是不是一种“不正”?收获票房之大卖,是不是一种“偶然”地“撞到正”?而有一个女鬼上了男戏子的身……
和许鞍华第一部影片《疯劫》(1979)对比,这部影片出现了真正的鬼,然而比不上第一部的鬼气森森。原因目前我认为有二:
1、喜剧形式的表演,无厘头的剧情与台词,“戏台”打破人鬼界限,“鬼”并不恐怖。而《疯劫》开头采取零散的镜头片段,有的甚至只有几秒,不仅是营造情绪,更是一种零落散乱的“鬼”之视点。每个人物都很压抑,至少,很少笑。
2、色调的淡化与凸显。在《疯劫》里,白天是阴沉的街道与墓碑,暗无天日的夜晚则占据了影片主要时长。唯一的颜色是李纨身着的红衣,令人印象深刻。而《撞到正》,戏班的五光十色分散了人的注意力,即便鬼出现(即便会引起骚乱与喧嚣),也沦为众声喧哗里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两部影片结局的处理亦可作对比:
1、《疯劫》原结局是一死一逃(似乎是连“正”明死,李纨逃),后续为了上映改成剖腹取子。死路一条被改成了生死循环,不期然想起高中作文爱用的一句海德格尔(也许是他)的话:向死而生,死的……
2、《撞到正》的结局则是身披袈裟的方丈对众鬼的“收编”(收进葫芦里),鬼作为异于人的他者,这是“正”对“不正”的收编吗?但是最后一个镜头,还是有一个女鬼逃出来了。似乎是某种命运的暗示。
目前就写这么多吧,剩下的写论文的时候边写边想。
许鞍华当年凭处女作《疯劫》为香港新浪潮打响第一炮,这部凶杀悬疑类型片在票房上大获成功,实在是兵行险着之举,过于阴沉压抑的主题并非能讨好大众影迷。也许是这个原因,导演的第二部作品来了个一百八十度拐弯,意外地开创了一种喜剧与鬼片完美融合的类型。这种特殊类型在日后的林正英天师捉鬼与王百鸣开心鬼系列里有更进一步的延展空间。从这个层面来看,许鞍华这部新浪潮作品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
全片在长洲岛上拍摄完成,具有自由奔放的气息,手持摄影灵活生动地捕捉到香港离岛的地道文化面貌,光是开场的粤剧戏班巡游的场景可见一斑。这个稍显混杂而视点飘逸的开场在《投奔怒海》再次出现,从群像戏切入单个角色的手法算是许鞍华最擅长的手法,而在这部影片里有更为突出的意义。这个粤剧戏班的人物悉数登场,便于让观众对每个成员有初步了解,其中包括两位花旦的争执,一班武生兄弟的身手展示,轻松幽默的喜剧感油然而生,同时也预示之后情节里的关键。中途切到男主角回到香港的画面,交待出另一条人物线索;之后画面再切回到巡游现场,却是两个陌生男人(叔公和委托人)的视角,继续补充这条线索的内容。而最为厉害莫过于在光天化日下让鬼现身,无法不佩服许鞍华这种表现角度,大胆打破人与鬼神之间暧昧不清的界限,这种人与鬼在同一个时空里和平共处的观点在多年之后导演的另一部惊悚题材《幽灵人间》里再次出现。
在这个粤剧戏班的说法里,“鬼上身”叫做“撞魁”,影片里先后出现多处撞魁的情节,既有恐怖片里固有的惊悚感,也有搞笑的一面,令观众对这种民俗里的迷信现象有不同的理解。远离都市的孤僻环境(离岛)与戏班传统文化的刻画,均为情节里不断重现的鬼上身情节提供最可信的观察点。在这部影片里,鬼往往出没于现实世界与舞台戏剧的间隙,也许可以简单归结为,鬼也是喜欢看戏的,而在台上唱戏的演员都把脸涂成有别于“人”的夸张模样,也许是更接近另一个世界的鬼神的意味。
这种关于粤剧戏班里经常闹鬼的猜测有待进一步考究,而许鞍华巧妙利用这种民俗里的“迷思”炮制出接二连三令人喜出望外的情节。各种各样的鬼上身和借尸还魂设计趣味十足,女鬼上身到武生的情节最搞笑,放在今天看来有跨性别的味道,尽管是较为明显的刻板印象。细心的观众还可以发现,每一场粤剧表演的剧目与剧情相关的内容,特别是高潮一幕武松与大嫂部分,浮现出较为特别的元电影感。这种手法似乎又加强印证了人与鬼之间彼此相通的关系,因为是活生生的人化妆演绎逝去的古人(鬼)。
当然,影片的最大功臣非萧芳芳莫属,她完全是用喜剧的方式与心态来演绎这个阴气甚重的作品,完全中和掉影片的阴森鬼魅感。她说对白的腔调自带轻佻幽默感,混合着口语和俚语的台词流露出掩饰不住的粗俗与豪爽,却无比贴近民众的习惯与口味。舞台上唱粤剧的部分就不用提了,灵活摆动的身姿和得意的演唱对白充分展示她的幽默心思,而不少搞怪的小动作,比如像用口水沾湿眉毛化妆,与鬼上身的阴阳眼跳舞,令人不禁莞尔。还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段落,据说出自她本人构思,简直令人拍案叫绝,比如玩脱衣骰子,给女鬼烧电视看学英语的节目,简直令人捧腹不已。
尽管许鞍华有多位高手相助,但是依然难掩这部作品制作的粗糙感。男女主角的感情线过于牵强,很多时候是平行发展,交集欠奉。情节中充斥过多无关的笑料,令主线情节削弱,甚至暴露出不少逻辑漏洞,越到后面就越明显。高潮部分难以还原出人鬼对抗的气势,感觉是一闪而过的简陋特效,而影片流露出港产片一贯的过火癫狂意味则是见仁见智,也许是当年为博取票房的无奈之举。无论如何,许鞍华通过这部作品,继续在试探新浪潮元素对港产片传统题材的创新表现,不断累积其日后逐步登上影坛高峰的经验与风格。
2012-07-29 @百老汇电影中心 “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电影”。 情节有点乱,但是摄影构图很有特色,杰出地展现了长洲风情,喜剧效果很赞。
香港电影将喜剧元素融入鬼怪片的开山之作
张爱玲《中国人的宗教》——愚民承认而不甚相信“鬼总是有的吧?看是没看见过”。人的世界与鬼魅世界,交亘叠印占着同一空间时间,造成一个拥挤宇宙,两个绍兴戏子递声含泪叫着贤妹啊梁兄啊!打广告的趁调弦子插进来:安南路十三号王公馆毒特灵一瓶马上送到!而戏剧气氛绝对没有被打破,虔诚与顽笑间界线不甚分明
三星半。许鞍华的第二部长片,从《疯劫》的惊悚转入了该片的恐怖。今天看来,该片不算许鞍华出色的作品,但在当时算得上是开类型风气之先的作品。萧芳芳饰演的阿芝,性格鲜明,给人深刻印象。
画质古老得让人感觉回到了录像带时代,粤语发音,字幕居然还是从右向左展开。。。算不上恐怖片,片中传统民间习俗及典故的引用穿插还蛮有趣的,萧芳芳是个萌物。
很难说这部鬼片的故事讲得有多精彩,它的好看之处就是许鞍华掺入了太多古灵精怪五光十色的配合,所以比较难察觉到剧本很坏。在香港新浪潮时期,沿袭粤剧的“旧”正好和新浪潮形成对比,这也是那一时代产物的癖好所在。再说片种的色彩浓艳,正好是给阴森补上了一丝诡异和恐怖。乱到正好就是热闹了。
80s鬼怪惊悚喜剧发轫,许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波兰斯基,疯劫和撞到正都有影子。风声,鬼影,戏班子,简陋得直笑场的特技,再加上粤语,反字幕,渣画质,好不热闹。结尾小和尚变女鬼,虽然是硬切的
vhs屬實難頂 費了兩日終於以莫大毅力堅持看完 30something竟有博主看了兩三次 好生佩服 其實同瘋劫極其相似 不但構思類似 畫質都是一樣糟心 😂看起來第三部會幽靈人間會好點……等到願意去刷這些cult片 啥都不怕就怕這折煞人的AV畫質 誒
3+。诙谐逗趣。特别喜欢戏班的设计,唱念做打阴阳交错。芳芳姐赞!(监制萧芳芳;助导关锦鹏;武术指导程小东。
笑死我了,想不到许鞍华拍过这么cult的片子,神里神经的太好玩了。PS:此片是萧芳芳监制并主演,副导演关锦鹏,男主钟镇涛。十几年后她和阿B哥又在周星驰的《漫画威龙》里再续前缘。
许鞍华踏入影坛的第二作,并与1979年的《疯劫》,2001年的《幽灵人间》一起被称为许鞍华的“冤魂三部曲”。许鞍华的第二部作品和徐克的第二部挺像,都是闹哄哄的带点惊悚元素的喜剧。影片还入选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华语电影100部,只是这VHS版本实在难以入目,希望能出个好点的版本。
副导演关锦鹏,监制萧芳芳。其实喜剧元素大于恐怖或者惊悚元素,许鞍华对于声音的有意识使用也是重要的特点。把恐怖题材和粤剧结合起来的传统,这部片子也算是开先河的。
新浪潮一贯特点,形式高于内容。那时候许鞍华的片子也颇有些鬼气的,最后那张脸就真的很吓人。吐槽渣画质,以及从右往左看的粤语字幕……
录影带时代的渣画质 加一直有噪音的烂音质 加从左到右的粤语字幕。。一切都很让人郁闷啊。不过丝毫不影响影片的奇思 这就是香港的新浪潮电影。 各种鬼上身都很有意思。
當新浪潮遇上香港長洲廟會文化。
可能是許鞍華生涯最佳。灵动的镜头物理性地描绘出了鬼怪之气。历史和现实的缝隙正是鬼怪滋生之地,这一点做得非常准确。感谢何阿嵐推荐。
#香港新浪潮# “粤剧”与“鬼片”的类型混合中蕴含着新浪潮电影的独有活力,这也是优于许鞍华前作《疯劫》,完全由奇情逻辑驱动的弊病被稍稍剔除,尽管我们依旧能在银幕上见到情节剧中过分怪异的情节,但不可予以否认的是,这些怪异的闹鬼桥段不仅剥离出了恐怖语境,鬼怪滑稽可笑的呆板动作甚至拥有了某种卓别林式的喜剧感,以至其上升为一情境,而非动作行为本身,视觉质料与听觉质料不再被限制在先存的运动—影像中,它即是影像本体。而在观者惊叹于许鞍华刷新香港电影的电影语法时,根植于香港都市中的小市民性、喧嚣的商业性与身份认同的焦虑感并未被一并抛弃,当然此时许鞍华对待历史空间的方法还是以戏谑、反讽为主,进而消解民族话语的优位性,或者说,至少解码的权力还部分保留在观者手中。2023.2.7
6/10,这全损画质的资源,天知道我是怎么度过这88分钟的...出修复版再复习吧。(说这是许鞍华最佳的是认真的吗?
闹哄哄的...
本片為許鞍華導演的第二部作品,仍然由陳韻文編劇,但卻有別於《瘋劫》的人嚇人式驚悚懸疑,而是取景於長州,搞起了戲班鬼聲鬼氣的鬼打鬼。許鞍華一方面大玩戲班文化,小生花旦之間的明爭暗鬥,拍得詼諧有趣,另一方面則把民間鬼魅傳說發揮到極致,問米,陰陽眼,鬼上身,鬼看戲,鬼吃泥等輪番上陣,加上熱鬧的群鬼亂舞,人鬼爭逐的戲碼,可謂集不同鬼片之大成。另外鬼魂球場現身一段,雖然以遠景拍攝,但在攝影,聲效與表演烘托下,卻是十分恐怖。不過由蕭芳芳擔任的主角卻一反傳統,毫無懼色,誤打誤撞下反過來戲耍群鬼,蕭芳芳演來更是極具喜感,光芒四射,兩場戲中戲《漢武帝夢會衛夫人》,《武松殺嫂》將粵劇鬼魅元素融入喜劇錯摸,更是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