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与人的真情
小男孩约书亚的出现是朵拉新生活的开始,她开始审视探索人生新的旅程,电影小的立意中隐藏着很大的意义。我们可能因为一些不好的事而开始冰冻自己的内心,开始怀疑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鸵鸟心态。朵拉因为往事而冰冻内心,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根本就不值得信赖,但在与约书亚寻父的过程中,内心逐渐回暖,我觉得电影更告诉观众的是人要有信仰。
2 ) 发现潜意识中的你
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
一个是自己想做的,我们每天表现的就是他;
另一个是生活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而我们并不喜欢的自己。
或者由于厌恶——因为他丑陋,或者由于自我保护——觉得这个自己脆弱、容易受伤害(就像DOLA),我们把第二个自己深锁在潜意识中。
但是有一天,你遇到一个人,碰到一件事,他或者它把你潜意识中的自己激发出来!
这时候,我们不再害怕,反而由于自我的释放而兴奋、而感慨!
DOLA就是因为遇到约书亚,才把善良、脆弱的自己找回来!
她是幸福的!
因为,我们很多人将没有机会看到另一个自己,直至终老……
3 ) 去似朝云无觅处
影片梗概:
《中央车站》讲述一个巴西男孩寻找父亲的故事。九岁的男孩约书亚未见过父亲,妈妈安娜又意外猝死于车祸。朵拉是一个在车站替人写信维生的单身老女人,她陪伴男孩踏上了寻父的漫长路途,尝尽艰辛,不断接近目标又失去目标。朵拉也在帮助约书亚寻父的旅途中,接受了自己残缺的童年和遥远的父爱。
相关链接:
《中央车站》(以下简称《中》)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好看的影片”之一,荣获柏林影展1998年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银熊奖,1998年金球奖最 佳外语片以及199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及女主角提名。导演华特萨勒斯(Walter Salles)是巴西杰出的记录片和故事片导演,他素以探讨“放逐与寻找自我认同”的主题而著称于世界影坛。女主角菲南妲蒙坦纳葛罗(饰朵拉)被公认为“巴西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
一 / 寻找爱的故乡:约书亚的寻找
约书亚从未见过父亲,但是他总会以无比骄傲、神气的口吻谈起他的爸爸。虽然父亲这一角色在他的生活中是空缺的,但约书亚的描述却非常清晰,父亲位置的存在足以让他非常神往。当朵拉说他的父亲肯定是个不负责任的酒鬼时,他十分认真地气恼着。
但他还是缺失了正常父爱下的自信和坦然。影片中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刻画得非常细腻:约书亚跟着朵拉回到她的公寓。
“你先生呢?”约书亚慢慢进了门,左右看了一下问朵拉,
“我没有先生。”朵拉说。男孩轻缓地走几步,伸手碰着沙发,然后轻轻靠着坐下了。
“小孩呢?”他又问,双手交叠放在小腹部。
“没有。没有家人也没有狗。”朵拉摊开手向他说明。
“我可以上厕所吗?”他的双手仍交叠着放在小腹部。
“可以。”
这个细节让我非常感动,又有点难过。一个无家的孩子走进别人家里的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那份过早懂事的礼貌,太让人怜惜。还记得我们自己小时的感受吗?我记得我小时候非常恋家,去外婆家或姨妈家寄住,白天的玩耍会冲淡想家的感觉,但每当倦鸟归巢、黄昏降临,心头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和难抑的悲伤,回家是按捺不住的强烈冲动。我能感同身受地了解男孩这一份无家的恐慌,就如同置身于无助的漆黑的原野,周身空空荡荡。
对父亲概念的模糊不能使约书亚停止对父亲的思念,他以有父亲为骄傲,他已经在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男子汉责任感了。
“艾琳,你是做什么的?”约书亚吃过饭后,问朵拉的美丽的女邻居艾琳。
“你猜。”妩媚的艾琳歪着脑袋。
“你们都很像老师,但她是替人写信的。”约书亚看着朵拉。
“没错,我们以前都当过老师。”两位女士语调迟疑,似乎为现在的样子感到抱歉。
“你也没有丈夫?”约书亚以严肃的、甚至责备的口吻问面前的艾琳。
“没有。”她们深深对望了一眼,
“那谁来照顾你们?” 约书亚目光深沉。
“我们自己照顾自己。”
“你妈妈不也一个人,谁来照顾她呢?”朵拉问
“当然是我。”男孩一幅舍我其谁的样子。
有时候,约书亚和朵拉、和汽车司机谈论对女人的看法,谈论起身体和性,他那明明乳臭未干但又正经八百的样子,让人好气又好笑。他以为一个男人也许就是这样的,不屑地谈起女人但又照顾柔弱的她们。父亲的缺失使他不自觉地去填充家庭里的男性角色,扮演成一个貌似强硬的形象去面对他不懂的世界。
二 / 温暖你的双眼:朵拉的寻找
巴西在那个年代正式由农业形态向工业社会转变,人群向城市流动着寻找发展的机会。镜头中的中央车站,时刻游动着密密的人流,走向不同的方向,生活让人感到有透不过气的紧张。朵拉一直单身未嫁,她现在的生活不乏困窘,连电视机都买不起。她以读别人的信为乐,把看不顺眼的信恶作剧似地撕掉,或者丢在抽屉里永远不寄出。因为她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她只认同冷漠、疏离和不信任。在她的眼睛里似乎没有柔情和期待,只有焦虑、疲惫,红红的似乎总含着泪。
随着路途的展开,朵拉向约书亚倾吐了内心的童年隐痛,她也如同一个寻找父亲的孩子,
“你看照片认得出你爸爸吗?” 朵拉问。
“我有时记得他的脸,有时又很模糊。”约书亚说。
“也许没有照片,就不用去记,就可以遗忘。”朵拉又接着说:
“我十六岁离家后,没再见过爸爸。多年后在里约布兰柯,却突然撞见他。我全身僵硬,只说得出‘你认得我吗?’我一看就知道他不记得,他不认得自己的女儿,他说‘是你啊,我怎会忘记你这样的美人儿呢?’我说我认错人了,然后就走了。后来就听说他死了。”
那一刻应是朵拉对人生的最彻骨的悲凉感受。父亲对朵拉而言,也是处于缺席状态。童年时期父亲的荒唐生活,像小丑一样的酒鬼父亲对母亲的伤害,多年后父女见面却不能相认,这些都使朵拉带着巨大的童年阴影,父女间没有责任、挂念,只有互相丢弃的痛苦记忆。
而从中央车站开始的这段寻找的旅程,路边宽阔的原野和自然的风景,陌生的人群和寻找的使命,也逐渐让朵拉的内心逐渐放松。她涂起了口红,甚至还燃起短暂的爱情之火。最重要的,随着旅途的延伸,唤起了朵拉心中童年记忆的亮色:“记得以前跟我爸爸坐火车,他会让我一个小姑娘,一路大鸣汽笛。”“……我好想念我爸爸,好想念一切的一切。”她泪流满面,她终于对一直不敢面对的痛苦回忆觉得释然,对过去厌憎的父亲变得内心无比柔软。在路途的终结时,她也完成了自己的寻找。
朵拉第一次擦口红,是为了陌生的爱情。第二次,穿上了约书亚为她买来的鲜亮衣裙,在烛光中深深地看着自己被岁月雕琢的脸,那一刻,她的表情是恬淡甚至甜蜜的。她卸下了心中长久的包袱,摆脱了沉重郁闷的生活感觉,从童年往事的牢笼中脱身出来,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天色微明的路上她越走越快……
三 / 固植于血脉的根:一个民族的寻找
《中央车站》影片的广告是这样写的:“一个孩子在寻找他的家,一个女人在寻找她的心,这个国家在寻找它的根。”
父亲耶稣也在寻找着他想厮守终生的女人。父亲的两个儿子弥赛亚和摩西,也在等待着父亲的音讯——儿子寻找父亲,父亲寻找他的女人,女人寻找他的丈夫。这是一个完美的寻找的故事,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亲情梦想,寻找艰难生活中的安慰。
路上的长途汽车司机,一个健壮乐观中年男人,清晨在水洼里洗脸,夜晚在篝火旁宿营,在寂寞的长途中行驶,是个永远在路上的男人。他曾为饥饿的朵拉和约书亚提供午餐,帮朵拉掩饰偷窃行为。朵拉的冷漠的心解冻了,爱情萌发了。当他们在驾驶室里,约书亚坐在叔叔臂膀里摸着方向盘的那个情景,三个人笑得那么轻松甜美。我真想让朵拉嫁给她,让约书亚喊他爸爸,他们互相需要,会是一个完整的家。但爱情短暂象流星划过天边,没有结果,令人扼腕。纵使非常遗憾,同时也只能释然,因为,每个人注定在路上走着,旅途不能停止,每个人宿命般的生活有着一定轨迹。走到寻父路上的只能是两个人,一个中年女人,一个幼小男孩,走在孤单长途车路上的只能是卡车司机。而爱情,仅是“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信,在《中央车站》里是贯穿始终的情感道具,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串起了每个人物角色的脉动。影片一开始,安娜在站台请朵拉给丈夫写信;母亲死后,约书亚找朵拉索要信,想去找父亲;朵拉和男孩踏上了路途,信不断指引他们找到父亲的一个个足迹;朵拉在异地替人写信赚钱糊口;朵拉寄走了全部代写的信,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冷漠地撕掉;朵拉在兄弟三人面前读父亲耶稣留给安娜的信,他深深思念着安娜和孩子们;朵拉留下了安娜的那封信,天亮前一个人走向了车站;在返回的车上,朵拉拿起笔泪流满面地给约书亚写信,说她想念自己的父亲……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着“信”。
影片中,在不同的车站,不同的村庄和集市,人潮流动,每个人的脸孔上都有倾诉的需要,向爱人、姐妹、兄弟、朋友、萍水相逢的女人、一面之交的委托者、甚至是欺骗过自己的敌人,他们要传递,要表达快乐、悲伤、遗憾、愤恨、茫然、兴奋、苦恼……种种生的感触。信具有象征的意义,是传递感情的符号、沟通的见证,是怀念的依靠、寻找的依据。《中》片讲述的其实是信的故事,信的流转,以及信的传奇……
沿途的风景,葬礼时的民歌,山上的灵幡,集体的拜神,使影片充满了宗教色彩。尤其是夜晚狂欢式的集体拜神,更是芸芸民众一次集体的精神诉求,向未知神明呼唤,向死者传递音信,祈求庇佑自己的卑微命运,救助纯净的天空下众生的苦难。
四 / 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儿童的悲伤和成人的沉重,都在共同向童年的寻找中经历了生命的历练。
路上的孩子们表情显得那么严峻,与年幼的年龄相比,他们怀有的使命过于沉重。约书亚流泪的脸庞、倔强的双眼,表明他有无畏的决心,他要横越巴西大陆完成父亲的找寻。失去父母的巨大空间折磨着孩子,也许他们根本没有力量来面对这样大的情感缺失和依靠崩塌。当约书亚抱着臂膀在人流汹涌的车站里无助又无声地哭着,你就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多么无力的角落,角落里还有着悲哀的孩子,他们的小小身躯承受着无法受担的生命之重。
生活已经薄待了他们,失去家的遮蔽。孤苦的孩子暴露在粗糙的路面,外面的世界又向他们显露出狰狞的一角.约书亚曾被朵拉卖给所谓的国外儿童收容所,而其实是贩卖人体器官的非法组织,朵拉又冒险把约书亚从人贩子手里“偷”出来,有家不敢回.隐藏在角落里的凶险的触爪,伺机侵犯弱小的身体,而孩子,也只是以一个哭泣的背影来微弱地抗衡。这就是父母的不在场所造成的哀痛啊。
所以,为摆脱在精神无根的重压下无边际的爱的哀痛,他们必须上路去寻找,带着柔软的内心去碰击坚硬的现实。这种寻亲的生命冲动,是孩子对父母之爱的神往,对双亲庇护的渴求,是来自血缘之源的呼唤。虽然他不能明白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无奈和不完美,但一个孩子的坚持,既是向蹇劣命运的争夺,更是对童年完整性的卫护,谁能不说这是最伟大的使命呢?所以他们上路就成为必然,即使再多坚忍苦难,也总是无畏地上路。
从都市走向乡村,又从乡村返回都市。他的童年结束了,伤痛放在了内心,他们又将会承担另外的生活之重。他们人到中年不会成为朵拉之流呢?我想不会,因为,他们早早就承担了生存天空的残缺,知道如何在不完美中寻找希望。这也就是旅途的意义吧。
在这部电影中,男孩的现实任务都没有真正实现。约束亚的父亲只留有一封福音书般的家信。所以,孩子的长长路途都是没有现实结果的。但是,导演的目的并不在此,陪伴孩子的成人对童年残缺追忆的寻找,继续了影片中寻找的使命,修复了童年的精神性缺失。当他们由乡村返回城市,重新面对生活时,心里带着拾回的童年馈赠。中年的沉重,对应着孩子的上路寻找,旅程的不断展开对成人来说更像是一个象征:剥掉自己的虚弱掩饰,纾解内心之痛的过程,就像身体长了毒疮,红肿日久,终于下决心用力把脓挤出来一样,痛并轻松着。在路的尽头他们又站在了生活的原处,是终结也是开始。
因此,这部影片并不简单是孩子寻亲的主题,不仅仅是公路影片的模式,它的背后是向童年的追回,是对内心精神核心的寻找,是在这个情感流失的社会固执的价值追问。孩子的寻找,是路途中有形的寻亲。而成人的寻找,是无形的寻根,作为一个生存个体确立自我家园的精神之根。
曾经汹涌的爱与哀痛放在何处呢?曾经无法面对的缺失又如何收藏呢?或许这些都已经不需再想,约书亚终于找到了他的陌生又亲爱的哥哥们,一起等待着父亲的回来。
4 ) 中央车站
第一次看中央车站这部片子,大约在两年前,今天再次重温一遍。观看本片时,刚开始对朵拉这个角色极尽厌恶,但随着影片的展开,朵拉这个角色开始逐渐变得可爱起来,直至被其感动。
假使没有约书亚的出现,我想朵拉依旧是个不值一提的撒谎的骗子。朵拉小时候的生活并不幸福,从约书亚的身上,朵拉找到了某些早已失去的东西,或许这也是她一直所刻意逃避的吧,在遇到合适的人后,自然的迸发出了。在寻找的路上,约书亚对朵拉从怀疑到依依不舍,其间触发的感情,虽不经意却很真实,流露出的是脉脉温情。
寻找的结果,两人各得其所。对约书亚,找到的是真实的家;对朵拉,找到的则是丢失以久的亲情。当影片最后两个人各自拿着合影幸福的看时,不禁想到了小王子上面的一段话,“如果一个人爱上了一株花,这株花只长在亿万颗星之中的一个上面,那么观看群星就足以使人感到幸福”。虽然朵拉和约书亚可能不会再见,但他们会在底片上感受到彼此的幸福。中央车站,个人的自我寻找救赎之路。
5 ) 一个叫朵拉的老女人的心灵旅程。
买了太久的电影,每次拿出了都觉得假想调调和情绪不相符。今天终于看了,窗外是红色预警大暴雨。屋内安静。
生活中的一次偶然邂逅,足以改变一生。我觉得片中的主角不是约书亚,而是朵拉。一个9岁孩子的成长路可以有成千上万种,即便他失去了母亲。然而朵拉——一个不惑之年的老女人,没有家人,没有安全感,生活看似规律却漫无目的,空虚而没有寄托。她才是个典型的需要被解救的人物,约书亚的出现就像是她不值一提的生活中飞来的天使和阴霾中一线阳光。这个孩子让她有了平日里不会有的思绪和情感波折,也是让她重新找到灵魂深处美好的部分的转折。
故事不新颖也不老套。细节描述不粗糙也不细腻。印象比较深的是车站的场景。朵拉的住所。朵拉只身一人解救约书亚后的狼狈。朵拉在洗手间涂口红。出来后见卡车司机离开,胳膊搭在窗上绝望的神情。两人写信挣钱后约书亚给朵拉买的那条5块钱的裙子。朵拉晕倒后醒来发现躺在约书亚怀里时宽慰的笑。朵拉几次讲到父亲时的落寞......
朵拉在离开的那个凌晨穿了新裙子,对着镜子涂了口红。透过这些举动可以看到一个带着新的希望和美好回忆的人,拥有更多信念和活力开始以后的生活。她爱约书亚,她太需要这样的一个人陪伴或引领。然而她还是离开了。爱是不占有。
一直没有掉泪,对多少有刻意渲染的部分本能地有戒心。不过最后看到朵拉在车上独自写信,心里还是难受了。善良总是很柔软。
对原声敏感的缘故,觉得这个片子的配乐不够流畅。键盘与弦乐很难统一而形成风格。其实这样的一个故事,更多使用现场音效会更有味道。
6 ) 《中央车站》
不愧为“全世界最好看的影片之一”。
就摄影而言,也着实耐人寻味。
摄影师运用大量的仰视及平视,体积对比等手法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引起观众对导演所要表达意图的探索。故事伊始,画面构图便以朵拉为主,占据大部分的画面,而此时,摄影总谱也偏向冷色调及阴暗,运用大量长镜头以加强对观众的压抑感。而后朵拉与约书亚同行寻找父亲的路途中,随着双方的经历越来越丰富,感情越来越亲密,朵拉与约书亚的构图比例逐渐开始平衡,甚至还出现了,朵拉睡在约书亚腿上这一经典的一幕。此时的摄影总谱转向了暖色调及明媚,运用一些节奏性很强的快切镜头,轻松快乐的释放观众的情绪,也暗喻了导演安排的“寻根”之旅使得干涸的心灵得到了自我救赎。
约书亚是这样,朵拉是这样,巴西是这样,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吧。
很推荐这片,演员好,讲述得好.
我想导演想追寻的并不是主人公小男孩未曾谋面的父亲,也不是老女人消逝的对生活的激情。在那个困顿迷茫的年代,中央车站,是整个巴西的缩影吧,我想影片想唤起的应该是国家的振兴。
如果早有人欣赏她涂口红的样子,赞美她穿蓝色衣裳的样子,也许她的人生真的就不一样了。想想这女的远比这男孩可怜,无边的冷淡、从小缺少父爱和周遭的不信任充满其人生,庆幸的是,这一路来发现,“耶稣”就在身边。8.3
父位的缺失、以及有被最后父亲与母亲的信件相会的那幕感动到——2016里约奥运开幕式多首配乐出自于此,以及吉祥物Vinícius也与本片男孩扮演者同名。
美而有趣的人的故事,鲜活、诚恳、现实感强烈,同时具备朴素而自然的精神升华。
底层狡黠小人物有缺陷的良心与从冷漠到互相靠近的剧情远比圣母题材更打动人。同为公路寻亲片,此片比《菊次郎》多了浓郁的天主教圣方济各色彩,从约书亚,以赛亚,摩西一门三兄弟的名字上可见一斑,永久缺失之父更直名耶稣。女一号长得着实像我某七大姑。另有最萌的小正太。
以为这种电影必然一眼看到头,也以为再大的情绪波浪,亦多少有所免疫,但原来还是有几度出乎意料,被风干的口红,被尘封的信笺,还有最后一刻被击溃的防线。总以为见够了糟糕的事情,却总有更糟糕的疾苦兴味盎然地等待下一次沮丧,总以为生离死别就是最戳的死穴,没想到笑着落泪的开阔通达,也可以灿烂得心头泣血。两个人演得真是好生动情,人与人之间的救赎,太珍稀了。不过当曾当过老师的朵拉把约书亚骂到跑掉,还是挺难过,今天跟一个初中同学聊起中小学老师说过的许多尖酸刻薄话,还有那些势利态度,都很感叹这些对敏感的小孩来说真不失为劫难,真庆幸,我们都幸存了。师德与为人父母之道,同样极其珍稀。四星半。#资料馆#
可能电影外的故事更打动我。小男主和“何以为家”一样,都是通过电影改变了人生。善良让他在车站乞讨时也只说真话,善良让他在试镜本片时叫上了所有的鞋童。他的善良,无需考核。
把你送回家,让你找到爸爸,可我的爸爸不爱我,我只有偷偷哭泣。
心冷是因为曾经受到过伤害,心暖是因为正在被感动。
「我懷念一切。」
在车站做了半辈子昧着良心的事,朵拉在遇到约书亚后,让自己走完了一程心灵的轮回。
一个不太好的人做好事,心里的挣扎反而更感人。。。
感性的对这片无法拒绝,对比从里约开始一路上巴西都是那么的糟,到最后唤起的又都是那么的美好,不停地希望失望,这种反差的悬念一直留到了最后。祈祷中的人性之光,圣经里的名字用得好,感化下上帝的子民温暖自救。金熊奖影片银熊奖影后,配乐经典,小男孩有些像马德里金童托雷斯和劳尔的合体。资料馆
皱纹,肥胖的身躯,冷漠和伪装出和善的狡诈粗鄙的老女人。小孩子的早熟,瞳孔里尽是惹人厌的怀疑。回想起童年的时光时你一定会喜欢那个时候的你,连泪流满面也不惹人疼惜。这个世界充斥着腐败和狐疑的气味。无人可信无人可依赖,恶与恶之间就如此散开。但任何黑暗中都依然会有人性的闪光点将你推向温柔
不要让值得记住的人成为那些匆匆而去的过客
有一种最原始、真挚的情感慢慢浮现。最后孩子追着她的汽车一路跑,然后她一直难以抑制的哭泣,我也难以抑制的落泪。。。
成都•金砖国家电影节No.1。很讨喜的公路类型片,简单的千里寻父记,成功地塑造了两个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完美勾勒出巴西社会的面面观,爆棚的化学反应和充满力量的表演将情感传达直击人心,让人感同身受,平缓的节奏反而让情绪在舒缓有力的配乐及故事中缓慢发酵,最终让人泪流满面。★★★★☆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何处是我灵魂的家?在人生的中央车站,那些人们,爱你、怨你、恨你、念你,终究陪你走过一段路程,不要忘记他们,记得想念他们。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舒缓渐进的剧情击碎人心。
什么时代我们总是还需要这样的导演和这样的电影,因为他们告诉我们不管眼前多么漆黑一片前面总有什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