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新年之前,小女孩纳西亚(艾达•莫哈默德哈尼 Aida Mohammadkhani 饰)随妈妈到集市购买过年用品,路过驯蛇人的摊位,发现众人围观,挤进去才发现他正在吆喝,要观众掏钱看蛇类表演,并贩卖肥大的金鱼。纳西亚很想买一只金鱼,但是因为家境贫寒,妈妈手里只有500图曼的过年钱,而一条鱼要100图曼,所以妈妈只得带着纳西亚回家。她本想用新年礼物跟妈妈讨价还价,但却被严词拒绝。失望的她只得拜托哥哥帮忙,结果哥哥说服了妈妈,把500图曼给了她。纳西亚把钱放进小鱼罐,兴冲冲地跑到养蛇人的摊位,准备满足心愿。然而事情在此突然发生了转机……
本片获得第48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开头在院子鱼池那的一段戏非常棒,应该是全篇完成度最高的部分了,导演通过调度去营造小女孩和外界的冲突,剧本方面也很棒,将信息锁定在小女孩身上,观众明确地知道小女孩的心思,但此外的事情,包括母亲,父亲,哥哥以及买鱼的小孩,甚至环境,时间背景都被刻意的模糊处理,观众等同于女孩,走进女孩的内心世界,这部分的剧情是从两方面推动的,一方面是小女孩要去买鱼的线,一方面是外界为了筹备新年的各人物线,外界线索不断推进,闯入,但女孩的线难有进展,这种张力做得很到位,但是后面,女孩离开院子,整个剧情就垮掉,从小女孩在鱼店发现丢钱开始,导演似乎想要用紧密的构图和剪辑去构建冲突和戏剧张力,但无奈女孩线还是一样很难看到推进,而外部不痛不痒,不明就里的人物闯入丧失了构建外部环境冲突的意义,好几个人物不知道有什么作业非常鸡肋,而特写也暴露了女孩演技的缺陷,人物状态时有游离,无用的台词又巨多,调度也开始显得僵硬,导演或许是想要走生活流,但戏剧化思维拉扯他,限制了他往更生活化,更质朴的方向走。看起来就是非常憋,非常闷,观众真的干着急。我知道导演是想要生活质感,但只怪用错了表达方式。
我特意看搜了好几个电影解析和看了一些瓣友不同的看后有感,发现,这个导演之所以被称之为伊朗很有个性的导演,是真的个人风格很浓厚呀,电影一直都是简单地叙述小女孩买鱼丢钱找钱的过程,平平淡淡,中间来了好几个人,耍蛇的艺人,好心的奶奶,善良的卖鱼大叔,裁缝叔叔,看似像坏人的士兵,还有卖气球的阿富汗男孩,人来人去,我们作为长大的人去看,总会去猜测他们每个人是否是好人,那个士兵和阿富汗男孩我相信都有怀疑过他们会不会骗钱,(我也怀疑导演是不是故意找面相不是特别和善的来演的),我们就像被染了色的白气球已经没有儿时的纯真和单纯了,阿富汗男孩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们一起嚼口香糖,一起笑,一起取钱都让人不禁感叹好可爱的孩子们,孩子们之间的突然的友谊真的很令人舒心和放松,可下一秒,取出钱后,着急回家过年和沉浸在拿到钱喜悦的兄妹俩,忘记和男孩说谢谢,忘记他们刚刚短暂的友谊,只剩那个不被关注的男孩和他的没人要的气球,而我们的情绪就代入到那个阿富汗男孩身上了,我们和他一样好像在注视这兄妹俩离去的背影,有点突然的茫然和落寞,怅然若失,私以为就是这么来的。
这是一部讲述真善美的电影,也是一部反映伊朗种族隔阂的电影。每一个种族,每一个群体,每一种信仰,都会提倡真善美,那么,抛开不同,真善美真的会在夹缝中存在吗?
电影的导演是贾法·帕纳西,他是伊朗著名的导演,其作品主要是关注女性以及社会议题,不同于伊朗其他导演的天真通俗的风格,他的社会批判性风格更明确,也更具讽刺意味。本片作为他的处女作,一经上映便获得戛纳电影节的导演处女奖、东京国际电影节的青年电影樱花金奖以及首届釜山国际电影节的新浪潮奖提名,他的其他作品更是多次获得国际电影节的认可。
在过年之际,小女孩为了买一条自己喜欢的金鱼而向妈妈所要零用钱,这对于家境窘迫的妈妈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直接拒绝了。哥哥为了不让妹妹难过提出以礼物作为交换条件帮助她所要零用钱,最终妈妈答应了,小女孩把钱放到金鱼缸飞快地离开了家。故事就此开始了。
小姑娘首先来到耍蛇人的演出场地,她的钱被耍蛇人作为观看费拿走了,但小女孩不懂,她哭着向刷蛇人要回自己的钱。常人之心,我们认为耍蛇人不会退还钱,可是刷蛇人最终还是给回了小女孩,因为善良的耍蛇人不想让的演出中有观众会哭着离开。
小女孩拿回钱后飞快的冲向金鱼店,不料到金鱼店的时候发现钱不见了,她哭着走出店门口,一位善良的妇女看见了就跟她说她愿意帮她买,可是小女孩拒绝了,因为她知道不能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在金鱼店买东西的老奶奶提出愿意帮她找回丢失的钱,于是带着她按原路返回,一路帮她分析钱可能丢失的地方,最终找到了钱,可是钱不慎进入了夹缝中,而夹缝所处的店已经关门了。善良的老奶奶在帮她向旁边的裁缝店求助后就离开了,但是老裁缝因为太忙了最终还是没能帮她取出钱。
哥哥这时候出来找她,发现了她,于是帮忙取钱。他礼貌的向路人借棍子,可是路人可能是忙着赶回家过年而拒绝了。最终他问到了店主的地址,于是他跑去找店主,而小女孩停留在原地。
这时候出现了一位士兵,这位士兵和小女孩攀谈起来。常人之心,我们以为这位士兵可能想抱走小女孩,或者想捡小女孩的钱,可是最终我们错了,他只是在等同伴的车的时候无聊而跟小女孩聊天而已。
最后,哥哥回来了,正好这时候有一位卖气球的小男孩,而他的气球恰好由一根棍子绑着。小男孩冲过去不闻不问就抢了棍子,但是棍子并不能把钱抢回来,需要口香糖粘上来。卖气球的小男孩最终把气球卖了换来了口香糖,在他的帮助下最终捡回了钱,兄妹俩高高兴兴的买了金鱼、快快乐乐的回了家。
如果故事到了这,也许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但是电影的名字叫做《白气球》,很显然故事到这不是结束而是刚开始,虽然电影已经90%。最后帮他们的是一位阿富汗小男孩,到这里如果没有了解一下伊朗的民族问题与政治背景,可能很难理解电影结尾的深意。对于伊朗本土的波斯人来说,阿富汗人只是来这里逃难的难民,而他们对于难民是有一定的隔阂与歧视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哥哥在向他人求助的时候都是客客气气的,甚至在看到妹妹和士兵聊天的时候是感到畏惧,但是面对这位阿富汗小男孩,他是直接上去就抢他的棍子。即便前面出现了那么多善良的人们,最后帮助他们捡回钱的却是这位阿富汗小男孩,可是他们没有说一声谢谢,他们拿到钱就跑去买鱼,买完鱼回到达捡钱的地方,他们和本地人互相说新年快乐,却唯独忽略了这位刚刚帮助过的小男孩。这位阿富汗小男孩拿着卖不出去的白气球呆呆的坐在那里,茫然的看向兄妹俩离开的方向。
小男孩卖了气球换来口香糖帮助了他们,他们甚至连一声谢谢都没有。也许是自身的家教问题,也许是根深蒂固的忽视与歧视,不管如何,电影的最后10分钟才是电影的点睛之笔。所有的真善美在种族内是如此的和谐与普遍,然而面对一个异族的小男孩,不留一点余地。兄妹俩高兴的回家了,那么这位小男孩是否有家可归呢?
少了几只气球,多了令人感动的口香糖,kids help kids. 当取钱的难题变成游戏,才是属于孩子的解决方式,但买口香糖的孩子却没法加入这个游戏。最后观众的视线转向那个闯入的阿富汗男孩,白气球的真意也开始显现,路人对他说“回家吧,孩子”,回哪里呢?他坐在关闭的店铺门口迎接新年的到来…伊朗的儿童片里有一以贯之的纯真,也有无法逃脱的生活难题,看着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大人的旁观让一切变得异常困难。不想理解的母亲,莫名发火的父亲,男人们围在一起发牢骚看舞蛇,女人和孩子们则不该去那儿…士兵和阿富汗人在阿巴斯后来的樱桃的滋味里也有重现
贫穷与善良,是伊朗儿童电影的母题。
你们家比《小鞋子》有钱,所以小女孩也任性,大人都不错,小孩子好那啥,你最后倒是谢谢人家,两星半。
伊朗咋那么多儿童片,关键还都拍得这么好;小朋友遇到问题脸都抽筋了,那是缺乏经验的纯白,无辜的小孩看得人不忍,从卖艺人、店老板到兵哥哥和气球小贩都“认怂”了……这是教我这样的观众做人啊!把我看得无地自容;全片没有[小鞋子]那么强的戏剧核心,倒是平平稳稳地把一件事给交代清楚了;“你们这些小鬼既然搞得定,叫我来干嘛……”
看到了求而不得任性哭讨的渴望焦灼,看到了闯下祸事四处求救的难过折磨,看到了获得帮助如愿以偿匆匆离去的喜悦美好。不喜欢她对母亲的苦苦缠闹,对鱼儿挑三拣四,不喜欢她买鱼时的三心二意,丢钱时笨手拙脚,不喜欢她对哥哥的喋喋不休,对给予帮助的白气球男孩无礼冷漠。童年与成年的自己正相互和解。
儿童视角。只闻其声的父亲,无所事事的围作一团的男人们,富有同情心的女人,无助的孩子,好心出手帮忙的气球少年。剧情很简单,镜头调度很精准,特别是开头繁忙集市上的跟拍和家中四方庭院里的腾挪。阿巴斯编剧,贾法·帕纳西处女作,戛纳金摄像机大奖。
卧槽.比小鞋子、黑板拍得还好.天真可爱而又残忍不知感恩的孩子,回马枪杀得漂亮,观众以为至少有一声谢谢,再次留下无情的背影,只剩失落、孤独的白气球。这一豹尾堪比途中的检查、杀人回忆、第三人。真是天才导演。孩子象征民众,民众并不总是无辜的.
勉强及格。帕纳西的这部处女作倒像是马克马巴夫的手笔,演员的状态调节都很好,主线只是新年买金鱼那么简单,但如同古希腊的英雄传说,女孩经历了不少波折,也引入了不少人物,基亚罗斯塔米的剧本还是很见创意的,耍蛇人跟卖气球男孩两个角色其实投射的是伊朗的社会现实——耍蛇人看似不要脸的拿走女孩钱进行表演的桥段,隐藏着波斯先民身兼多职传教的过往(用江湖技艺折服别人进而传教和传教士借看病宣扬耶稣并无二致),而普什图男孩帮忙后又遭兄妹俩无视的落寞身影,谁又能说其中没有政治现实的投射(尤其还给普什图男孩留了一个像是投降的白色气球),其实这一时期的基亚罗斯塔米,已经有了一种跳出伊朗的国际视角反观伊朗的提炼动机,某种程度上和《二嫫》一个思路,而张艺谋胡编乱造的民俗展示就低级多了。当然,基亚罗斯塔米也并非时时有此匠心
伊朗儿童片有个特别厉害的地方:它不会为了照顾观众而让儿童也说出很有条理的台词,而是保留了那种没头没尾语无伦次(还有不会断句)的说话方式,这样带来的不是观众所想象中的令自己感动的空中楼阁的故事,而是显出更真实的生活状态。说到本片,其实大多数人都会有类似的状态,小时候,犯了个什么错,可能稍大一点就会觉得根本不是事儿,但当时就仿佛天塌下来,想哭哭不出来、急得要死却又不知道怎么办。其实片中的小孩儿并不总是讨人喜欢的,比如最后他们对卖气球小哥连谢谢都不说一声。但正是这种不知险恶却也不知感恩,是人最初的状态。人之初,并不性本善也并不性本恶,这种纯真的状态,才是电影打动人的地方。
伊朗真的会拍儿童题材的电影,更难得的是这么多会演的小孩子。《小鞋子》《天堂的颜色》《谁能带我回家》《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都非常的细腻优秀。《白气球》这部电影最精彩的亮点都集在了小女孩的表演上,眼神的幽怨、表情的丰富,一点都不觉得稚嫩。《白气球》其实和气球一点关系都没有,在讲的是一条小金鱼,白气球的出现算是点睛之笔吧!
第一部伊朗电影,致敬帕纳西导演和阿巴斯编剧。情节和结局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三星变四星。被卖蛇人“骗”钱却又因眼泪赎回;路上丢钱原以为老妇人只是象征性安慰,没想到真的帮她去找钱;卖鱼人不但没有侵占鱼缸,还最终把白金鱼为她预留了;裁缝没有帮上忙至少没怀坏心;哥哥路上借竿却被拒绝;士兵看上去不是好人可也没坑蒙拐骗她;去弄口香糖,哥哥却仍守住道德底线没有去偷;阿富汗少年去而复返,竟然弄来了口香糖去帮兄妹粘掉落的钱;最美好的是,三人嚼完口香糖的灿烂笑容,最残酷的是,兄妹拿着钱走开却留下阿富汗少年孤独落寞的身影和那只白气球,原以为会给予感谢或买下白气球。人性与现实,没有你想的那样好,也没有你想的那么糟,最美好的是整个世界都对你温柔善待,最糟糕的是阳光不会普照每一片土地与心灵,关键还是你的视角和处境。
鞋丢了拍部电影,钱丢了拍部电影,妈妈丢了拍部电影,这就是伊朗
好纯真的一部片,看得人打心眼里暖暖的。以及而且虽然没啥情节但居然很好看!loli战斗力爆表,萌的我都化了~想想小时候的祖国也曾经理所当然的如此喧闹而温暖,并且那时已然觉得这样的社会人心冷漠世态炎凉了,再看看如今各路如都市传说般的惊悚新闻,心情好复杂~
我真的不喜欢那个小女娃……
本以为耍蛇人不会把钱还给小女孩,以为青年士兵会骗妹妹,以为哥哥会顺手偷走盲人的口香糖,以为阿富汗少年会把枪棍子的哥哥打一顿然后走掉,以为店主不会在过年这天来店门口…结果都和我想的相反。可能电影就是一片纯粹之地,能把人性的美好平铺直叙,我们把丑恶赤裸裸地呈现。
作为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的处女作长片,看似简单的《白气球》,却将观众的情感调动自如,故事以一个小女孩新年愿望有一条金鱼为引,而那一波三折的买鱼过程,充满了真正属于孩子的纯真欢乐,但当我们都以为这只是一部充满趣味的电影之时,影片又用一个卖白气球的小男孩,赋予了这部电影别样的情感。
看了几个伊朗儿童题材电影,发现个特点,他们的儿童是直接跟成年人的世界碰撞的。一个是儿童很多失学,十几岁就进入社会谋生,另外一个似乎没什么玩具、儿童之间的娱乐游戏,儿童直接到街上跟成人世界碰撞。而成人对待他们的方式,几乎也是成人对成人的那种,并没有太把他们当作孩子优待和照顾。他们的学校是男女分校的,男孩子的学校呢,孩子们的交往就是硬碰硬,直愣愣的,可能有些歧视,就是感觉不聪明,笨笨的。有了女孩子参与,可能稍微会灵活一些,但也觉得遇到事情,处理的一点灵光都没有,着急。
小女孩吵死了。可怜的阿富汗男孩,过年还得卖气球;借竹竿,花钱买香口胶给另外两个小屁孩却连参与一下粘钱都不让,最后小女孩捡回钱了,丫拿着钱买条金鱼谢谢都不说撒鸭子跑了,留下一脸怅然的阿富汗男孩,擦,坑爹啊?!
想到小时候特别想要一件衣服却得不到的心情,有个亲生哥哥真的很好。(但是我觉得当人在很认真的想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会不经意的不择手段利用他人而忘了感谢。)卖白气球的小男孩最让人心疼啊20160707
8/10。传统的圆环结构:开场一个在相关人物间平滑地转换焦点的运镜,临近结局他们又反复登场闭锁了整个叙事链条;兄妹无法独立弥补过失,就有与周围人交流甚至摩擦、摸索中步步到达目标,创作者都不打断任何一言一行,水到渠成铺张出鲜活、诚恳相处的市井群像,而不再是赋予政治诉求和廉价同情的躯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