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夺冠2020

    剧情片大陆2020

    主演:巩俐  黄渤  吴刚  彭昱畅  白浪  朱婷  徐云丽  张常宁  姚迪  林莉  刘晓彤  颜妮  惠若琪  丁霞  袁心玥  龚翔宇  李现  刘敏涛  陈展  罗慧  毛雯  李紫微  李冬徐  马雪纯  刘畅  刘贞宏  凌敏  李阳一  刘晨曦  

    导演:陈可辛

    猜你喜欢

     剧照

    夺冠2020 剧照 NO.1夺冠2020 剧照 NO.2夺冠2020 剧照 NO.3夺冠2020 剧照 NO.4夺冠2020 剧照 NO.5夺冠2020 剧照 NO.6夺冠2020 剧照 NO.13夺冠2020 剧照 NO.14夺冠2020 剧照 NO.15夺冠2020 剧照 NO.16夺冠2020 剧照 NO.17夺冠2020 剧照 NO.18夺冠2020 剧照 NO.19夺冠202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2:34

    详细剧情

      2008年8月15日,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VS美国。戴着金丝框眼镜的郎平(巩俐 饰)坐在美国队教练席上,大气沉稳,目光如电;中国队教练(黄渤 饰)站在场边,全神贯注,面带笑容。中国队教练望向郎平,目光充满深意,不断经过的人影遮蔽了他的视线,中国女排三十余年的沉浮图景被缓缓打开……

     长篇影评

     1 ) 到头来还是一句话:我看爽了

    豆瓣热门的几个低分评论,是有些道理。一类低分,认为有无法言说的外力干扰影片创作,使得表达模糊不清;另一类低分,认为本片创作本身并无高级之处,形神皆散。

    我自己看的时候,也有一些低预期,一开始的心态的确是挑刺的。比如我特别希望陈可辛能在视听上对排球这一非常具有力量感的运动进行新的技术尝试,但是没有看到。所有运动镜头都剪得很碎,最关键的几球的视听表现力表现力甚至不如小时候的《青春的火焰》和《灌篮高手》(当然日本人拍起来又实在太夸张了)。最早的那两场比赛(对江苏男排和日本女排),甚至球路的追踪都不是很清晰。

    第二个疑惑的点是上半节对名字的回避和下半场对名字的张扬。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对这些英雄们名字的渴望。

    然而,随着渐渐看下去,我实在架不住,“中国女排”这四个字所激荡出的猛烈回响。从小到大我能看的几场中国女排夺冠的直播都看了,大家都是明白人,都知道女排姑娘们夺冠跟自己的人生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看到她们登上冠军奖台,看到五星红旗跟在国歌声中缓缓升起,我无法从中离间出来,实在做不到,就是激动得不能自已。这是竞技体育的魅力,这也是爱国主义的感召力,这是朴素的、原始的、炽烈的、真挚的情感,在对此是该冷静刻奇还是该坦然沉浸之间,我都毫无保留地选择后者。

    因为,英雄无论如何就是英雄啊。

    而作为企图在影院中重新唤醒这几段国民记忆的《夺冠》,我没看出它在处理上有什么致命的大问题(或许终究有人会觉得这些问题大得不得了),也没看出它距离自己(或者外力)所预设的目标离得很远。这些导致的结果是,我没有办法把这部商业电影与中国女排做非常冷静的切割。

    同志们,银幕上的她们,就真的是她们啊。

    一句话,我看爽了。谢谢中国女排。

     2 ) 夺冠 (2020)

    本文首发于深焦DeepFocus

    似乎少有香港导演如吴宇森、林岭东,在创作生命的多数时间专注一种品牌和类型耕耘;似乎也少有如香港影人般,总面临被叵测变幻的时代、体制、市场淘汰的风险。为了顺应不同出口市场的需求,迅速练就出“十八般武艺”,在各种类型、语境、价值导向、意识形态中摸爬滚打;相比美学探索,不如说是生存需要。

    而跃幅之大,甚至到了瞠目结舌的程度,谁能想象拍摄“《古惑仔》系列”闻名的导演会受邀指导讲述“开国元勋”革命青春的《建军大业》(The Founding of an Army,2017)?

    出路,仿佛曲径迷宫,成为不仅摆在每位香港影人面前的“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回归以来,陈可辛这20年的创作距离其成名作渐行渐远。但借由他“从未失手”的履历,提示了如何有意识的在目标市场迁移的过程中“保持姿势”:从尝试打通亚洲三地的《三更》(Three,2002)系列;到CEPA签署初期启用亚洲明星团战略投放的《如果·爱》(Perhaps Love,2005)、《投名状》(The Warlords,2007);当内地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票仓后,则全面拥抱内地明星聚焦大陆题材的《中国合伙人》(American Dreams in China,2013)、《亲爱的》(Dearest,2014),再到实现“将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结合实现共赢”的《夺冠》……

    在这些“顺势之作”中,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一条为“港人北上”摸索出的成功之道——心的回归。

    但一味的顺应,既不能作为困于瓶颈的抵赖,更不能变成战无不胜的法宝。“万变不离其宗”的依然是各种类型间暗涌的作者表达。下文以《夺冠》为轴,从“恒定主角”、“视角迁徙”、“两难之境”、“时间横断”四方面,探讨陈可辛贯穿其创作的语法和母题。

    恒定主角

    在陈可辛所涉猎的类型文本中,贯彻着一项“恒久不变”的核心要素:主人公人设的统一性。《甜蜜蜜》(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1996)中李翘、《投名状》中的庞青云、《夺冠》中郎平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她/他是不畏质疑、不改初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甚至不惜斩怒情缘、六亲不认、佛挡杀佛的人。

    其主人公异乎寻常的执着顽强,人际冲突反而坚定了其斗志,只有时间创痕才能让她/他暂时回首、心生恻隐。这是其电影最动人的经典时刻:李翘与“米老鼠”的悲怆重逢,以及在老友手机中想起的国歌。在对张彻名作《刺马》(The Blood Brothers,1973)进行重构中,作者将阶级无法僭越的愤怒和绝望作为翻拍的核心。对以陈可辛为代表的香港电影人而言,或许依然“芒刺在背”——任何对裂痕的漠视都将是一部损失惨重的血泪史。

    为了坚守这个人设,陈可辛不惜触犯一个当今教材“明令禁止”的创作大忌——其主角缺少人物孤光。从头到尾似乎并未发生动摇。要注意的是,李翘、庞青云、郎平等主角们在各自影片中经历的只是境遇的浮沉,而非其性格颠覆。

    或许是生存于时政敏感带,所以本能的偏向自我依靠,与其说陈可辛不相信人会轻易动摇,不如说他对人转变之后的去向更为困惑。

    为此,他执着为影片中(不论正邪)每个角色建立一套坚定的处世哲学。有了这份坚定,角色便有了魂魄,有了态度延展生命轨迹。在双人轨迹交织中形成冲撞,并在冲撞中逆推出坚毅面孔和所处立场。

    或许是顾忌这样一位满溢作者个人价值倾向的“强人设”很难让观众一上来代入认同,作者巧妙地施行又一“不变”的怀柔策略:通过置入一个(同行的)旁观者视角,让观众循序渐进的接纳主角/作者的核心价值观。

    故事在主角与旁观者(多为片中另一位戏份相当的主人公担任)的相识和冲突中,导向第一个冲突事件(在“九本格式”剧本中第四本的位置)的引爆,而叙述视角借此向其主人公迁徙。

    视角迁徙

    在《甜蜜蜜》中,观众跟随初来乍到的黎小军见识陌生的香港和张曼玉饰演的李翘。随着他渐入本地生活,并与李翘日趋亲密,作者欲盖拟彰地剥离着李翘的身份(以及内心世界)。

    随着第一次街头分手,李翘拒绝了同款戒指并吐露了实情:“黎小军同志,你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为了我,我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为了你”,主角的核心目标被和盘托出,成为其与旁观者间无法修复的(观念)裂痕——至此,陈可辛要求观众进入李翘的视角,重新审视这场爱情。

    《投名状》则“如法炮制”。通过三弟姜武阳的回溯视角去审视大哥庞青云的一生功过,攻城后庞青云执意军法处置强奸民女的兄弟,并借此将内心觊觎已久的壮志/野心“全天下的百姓都不能让人欺负,我们要做的是这样的大事”一吐为快,成为与对立者赵二虎、旁观者间无法修复的(阶级)裂痕——至此,陈可辛要求观众进入庞青云的视角,重新审视这场恩怨。

    《夺冠》在郎平作为绝对银幕主体的前提下,依然通过陪打教练(青年陈忠和)的视角来接近当年身体条件尚达不到上场资格的主角。当再次成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后,郎平从专业角度坚持当今体育必须结合现代化的技术力量,提出以“大国家队”的建队宗旨,成为其与官僚者、传统者间无法修复的(体制)裂痕——至此,陈可辛要求观众进入郎平的视角,重新审视前两次的夺冠。(值得深思的是,作者回避了郎平在95-98年第一次当主教练的经历;同时通过陈忠和讳莫如深的台词“你以为我心甘啊,可是他们不信啊……现在你能给大家带来暂时的希望”,话中的“他们”是谁?“不信”的又是什么?)

    采用恒定主角、视角迁徙的叙述策略,令观众得以从正面和侧面两个方向立体的认知其核心主角。除了更有效传达作者的个人意志外,不能忽视的市场考量是,交替视角讲述同一故事,能塑造出相爱相杀的一组核心形象(“三十年的朋友,一朝的对手”)。相辅相成、不分伯仲、同样饱满、同样立体的“双主角”能够吸引两位卡司相当的明星出演,以“双保险”作为票房的保障。

    两难之境

    综上,会发现陈可辛作品不同一般主流电影的冲突模式:不依赖性格差异设计矛盾,而通过揭示其主角真实性格而彰显早已存在、难以避免的(观念、阶级、体制等)裂痕。

    究其根源,则引出陈可辛第三项“恒久不变”的核心母题:“两难之境”。

    《夺冠》通过核心主角以“双雄模式”通过三场决赛,展现一个历时几代人的伟大群体。其贯彻语法“恒定主角”和“视角迁徙”获得了最高效的发挥:通过将大小角色淬炼成有血有肉的圆形人物:郎平与陈忠和、朱婷、甚至被迫离队的国手间的对手戏被刻画成一幕幕触及人心的“高光时刻”。《夺冠》作为一部不掺过场戏的电影——每一幕都可谓在40年的光辉岁月中精挑细选——每一场戏、主角的每一个选择都聚焦于一次在新旧思想、代际、体制、价值交锋中的两难选择。

    从《甜蜜蜜》到《投名状》,主角不悔的初衷引发情谊的中止,在价值观念中凸显难以弥合的裂痕。但就对立双方(主角与旁观者)而言,作者却故意模糊对错、正邪的直接判断。李翘在放弃黎小军后,是否应该迅速转向了豹哥?但作为审判者,在小婷眼中渣男无疑的黎小军合适吗?庞青云在弹尽粮绝时是否该与“魁字营”交易疯狂赌命?但作为审判者,为一双军鞋动手杀人的姜武阳合适吗?

    在《夺冠》中,其实还有一个不在画框却无法回避的“审评者”——看客/观众。如果有观众置疑陈可辛在表现郎平被骂时消音处理,这其实作者无奈的留情。因为羞耻的不是郎平和陈可辛,而是曾经的我们、被狭隘民族、官僚主义所裹挟的看客。

    消音,作为一个被迫存在的视听BUG,成为一个徒有其表的姿势,在尴尬的空余中陈可辛抛给银幕外审评者的诘问是:那么在乎输赢/正确,是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

    陈可辛不但通过“恒定主角”否定立场的见异思迁,更通过“视角迁徙”拒绝片面的定性“是非对错/正邪善恶”。

    他采用多视角、多维度交织的方式,将传统冲突模式的“正邪对抗”转化为在价值裂痕间主角们的“正正对抗”。从而将其置于进退维谷的两难之境——不论主人公坚定的目标是对是错,她/他都义无反顾地走到底,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转败而胜,将歧路走成正道。

    时间横断

    事实上,拍摄《夺冠》又何尝不是一次创作者的两难之境?

    相比被聚焦群体40年来的丰功伟绩,在135分钟的有限时长内电影所能截取的无疑仅是惊鸿一瞥。电影作为“浅尝辄止”的时空媒介,即使再审慎的提炼和取舍,都将可能是“一次冒犯”。观众、当事人会本能的着眼于它所遗漏的而非所呈现的内容。

    “中国女排”早成为一个永久性的符号,烙印在国民的记忆和神经中,产生着条件反射般的震颤。导致任何人、任何时候试图素描这座丰碑,一个个沉淀在国民心中远去/永恒的画面便会从记忆中苏醒,即使藐视戏剧规律也在所不惜。

    从本体论而言,历史时间在再现时间中复活——在流逝中过去的事物以影像的形态重抵现在——在观影中,我们首次经历、我们再次目睹过往和此刻的“双重失去”,而画框中凝结的每一幕都是在女排历史中精挑细选的“高光时刻”。冲动在影像抵临中迸发,又在其时延中留下余迹,双重的情感呈辐射般蔓延,在目光和记忆的交汇中构建起“一个不可能再触摸的真实”。

    THE END

     3 ) 《夺冠》:陈可辛的创新与重塑

    其实回想起来,陈可辛不是一个按套路出牌的人。《甜蜜蜜》、《如果·爱》、《中国合伙人》……你很难总结他的个人风格,但他也不会按你想象的方式拍电影。

    因为题材总与时代勾连,他挑战的又往往是发生在当下的现代题材,对亿万经历过、也正在经历时代变迁的观众而言,每个人都看到自己眼中的故事。陈可辛个人的视角要跳出来,必须带着“挑衅”。

    《夺冠》就有这样明显的“挑衅”意味。

    如何用新视角处理一个存在于大众记忆中的旧故事,给现在的人带来新鲜感,是我对《夺冠》最好奇的部分。看完电影我也确实过瘾,果然,他重新创作的中国女排故事让人眼前一亮。

    首先是选角。

    《夺冠》的选角非常惊喜。

    从最早爆出巩俐出演郎平的新闻,大众哗然——这样不相干的两个公众人物,怎么会关联起来?巩俐怎么会演郎平?

    巩俐的三次拒演不是不可以想象。因为郎平不是一个完全属于历史的人物,她还活跃在今天的体育赛场上。如果在一个已经“过去时”的故事里,巩俐会是安全的,大众对她的期待就像对任何一个特型演员一样,她也有自己足够的空间发挥。

    但是很尴尬,巩俐要扮演一个“进行时”的人物。人们在荧幕上观看她演郎平时,还会对比现实中的郎平。郎平如何看待她,郎平的家人、战友们如何看待她,亿万球迷、喜欢郎平的人如何看待她,她面临的是表演上全新的挑战。

    陈可辛的直觉与坚持引导了这两个人物的关联。当我看《夺冠》时,我产生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巩俐的肢体语言、说话的方式,就像匠人一般精准复刻了郎平的行为与表情——这与她细致的观察、老道的表演经验密不可分——但更关键的是,她的灵魂都像附在郎平身上,借这个故事,也重新塑造了她自己。

    观察郎平的巩俐

    有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就是黄渤。黄渤饰演的陪打教练,如果与一般演员相比,其实是不错的。但是在巩俐面前,他的衬托有点“够不上”。看黄渤的表演会出戏,你总不自觉联想到他过去的喜剧形象。当看完电影一想原来他演的是女排教练陈忠和时,对比的失落会非常明显。——这是电影中对我来说一个比较遗憾的地方。

    但是在巩俐身上不会。你完全不会想到《秋菊打官司》、《红高粱》这些成名作甚至最近的《花木兰》。她对郎平的刻画,就像一块圆润的玉石放在流水中,你在看到水时就自然看到它的光泽,时而在阳光下闪现,时而在水波中与水光相映衬。她的表演是温润细腻的,渗透到各种各样的细节里,让人觉得可亲可近,也相信这就是那个现实中的郎平。

    最好的演员,会用最精准的肢体语言传达角色灵魂。当荧幕上的巩俐眼含热泪时,她让我们想到的就是赛场上和队员们一起打拼、坚毅而感性的郎平。而更令人头皮发麻的是当她情绪爆发,对着朱婷喊出“朱婷!我问你!”那句话时,你能感到平行时空里郎平在训练场上的专注、执着,她用她的斗志激发大家的斗志,她的精神就代表了中国女排精神。

    能够挖掘演员的潜在特质,似乎是陈可辛别具一格的地方。回想他过去的作品,那些鲜明的女性形象也会浮现在我脑海。比如《甜蜜蜜》中一身孤勇闯天下的李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张曼玉不羁的个人特质难舍难分。比如《亲爱的》里两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当赵薇和郝蕾急急追寻时,你的心也会焦灼煎熬。再比如《如果·爱》里放下往日恋情、贪慕虚荣的影星,周迅就能演出那样的神经质、敏感和遗憾,让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可能在她这张脸上发生。——陈可辛就是会用这样的“魔术”,塑造角色,也重新塑造演员自己。

    于是在《夺冠》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巩俐。她平日的王者风范依然在,但她又有郎平身上的拼劲狠劲与柔软。这也许本就是巩俐自身的特质。当我们想起她时,她是个能够坦然面对困难、又能对荣耀云淡风轻的勇敢女性,也是一个会生活的平凡女人。郎平也是如此,既能落落大方的站在公众面前,表达她独特的执教风格;在生活中也是一个让我们能感受到温暖的母亲、老师,她也有自己感性的一面。

    ——陈可辛巧妙的将两位女性的独特气质联系在一起,因此才有了这部电影里一个活生生的郎平,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巩俐。

    在选择青年郎平演员上,陈可辛也眼光毒辣。——有谁会想到用女儿来演妈妈呢?当电影作品最终呈现出来时,我既相信白浪是职业排球手,也会想她是不是职业演员。她都做到了。热血燃烧的青年郎平,白浪成功穿越到从未经历过的年代,饰演她出生前的母亲。这真是一种特别有趣的“重合”。而她也非常自信的说,“只有我可以演我妈妈。”

    白浪饰演青年郎平

    在后来的群戏上,陈可辛更大胆,用女排运动员饰演她们自己。这相当于给每个人剧本,让她们回到过去,演过去的那个自己。电影比竞技比赛回播更有趣的地方是会用强烈的戏剧冲突、聚焦的镜头放大每个人的特质,让她们作为演员,再一次感受自己曾经的困惑与突破,找到她们真正的自我。于是你能把这些看似相同的面孔分开,感受集体中每位运动员的独特个性。而其中,排球名将朱婷的表现最为绽放。她的小故事既平行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在电影中被提炼为新一代女排精神,让人尤为难忘。

    朱婷饰演朱婷

    选角的成功,已经奠定了这部《夺冠》不会差。让我感到同样惊喜的,还有故事的编排、叙事节奏、剪辑方式,是另一种方式的创新。

    通常这种题材的故事片会用“失败——胜利”的线性结构叙事。高潮部分是获胜,前面的铺垫是失败,或加多几层转折,败而胜,胜而败。

    《夺冠》运用了传统结构作基础,真实的中国女排故事也确实曲折,失败——胜利——再失败——再胜利,因此几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几场重要的国际比赛,本就像跌宕起伏的故事印刻在观众心中。

    陈可辛却加入了另一种结构,“青年郎平——中年郎平”,“郎平——老友”,在起伏的胜败曲线中又有一种人物前后、人物之间对比的感觉,给故事带来了更多层次的美感。

    最典型的对比,就是巩俐出现前和巩俐出现后,故事的色彩、氛围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说前面我们还沉浸在80年代的朴素怀旧中,沉浸在那种艰苦奋斗、集体至上的氛围里,那么当巩俐出现时,现代、明快的新鲜感扑面而来,我们也感到了一种与当下生活更紧密相连的愉快轻松。

    巩俐就像《亲爱的》中的赵薇,当赵薇出现时,故事忽然被撕开一个口子,让我们看到更广、更深的世界,不由自主“浸入”更大的时空里,感受角色更强烈的命运起伏;《夺冠》中当巩俐出现时,往日单纯的艰苦奋斗、为国争光也有了新冲突、新意义,故事更加复杂,我们也从相对封闭、定型的怀旧年代中跳脱出来,扒开一扇窗,看到新世界。

    这也许就是陈可辛的独特配方——不让巩俐一开始就挑大梁,真正的主角上场只有后半程,她的表演集中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有种爆破的张力,炸出了更大的世界。人物前后对比,也一下丰富了叙事层次,比简单的“失败——胜利”线性结构更有张力。

    除了人物前后、人物之间的对比,陈可辛还有一个绝招是人物与时代的对比。

    即使在同一个角色身上,白浪刻画青年郎平的热血、拼搏,巩俐刻画中年郎平的成熟、坚毅,分别各有侧重,也有相互映照、成长的感觉。但比这层对比还多的,是始终贯穿在郎平角色上的感性力量,在不同时期与宏大的时代形成冲突,她个人的抉择也尤为关键。

    80年代,郎平作为运动员背负的使命是专注训练,为集体争得荣耀,为国争光。21世纪,经历了出国留学、海外执教的郎平回到中国,她的使命变得更为复杂。她既要传承老一代中国女排精神,又要用全新的方法执教新一代中国女排。但在此同时,她个人对“夺冠”的意义又有了新的思考。因为更丰富的人生阅历的加持,她对为何夺冠,更多从个人的动机、使命出发,以此激发每位运动员的特色与个性,并把她们凝聚在一起。作为教练的郎平,面临传承与革新的使命,比“夺冠”本身更复杂,也更开阔。

    我非常喜欢的一段剪辑就是在郎平挑起国家队教练大梁时,她的述职规划与改革后的女排训练画面结合,镜头不断切换,非常明快。一扫前面失利不振的阴霾,让人看到昂扬斗志。

    在传统处理方式下,我们理所当然会为一个热血燃烧的青年郎平所感动,只要她执着于自己的目标,专注练习,夺取冠军,我们就会被这个角色打动。但《夺冠》超出了我的预期,因为它给了我更多复杂的感动。在巩俐饰演的中年郎平身上,我们更能体会到一个中年人面对家庭、老友、过去的集体、国家使命的多重选择。她的理性思考、成熟应对的方式,同时克制而内敛的温柔,正是这个角色最有魅力的部分,也更多映照出人性的光辉。

    当你仔细观察巩俐眼中的热泪,你会发现不同场合下,她的泪水的含义不同。隐忍的、坚毅的、温馨的、关爱的、热切的、幸福的、喜悦的、酸楚的、遗憾的……种种情绪,酝酿在巩俐的一双眼中,让我们直抵中年郎平的内心,感受她的肩挑重担。同时她又是智慧的、开明的、果敢的,不仅带着往昔时代的风采,还有新时代的开阔视野,一位中国职业女性的风采跃然荧屏之上。

    正因有比单纯的线性结构更多的对比,与青年时期的对比,与老友的对比,与过去的集体、现在的集体的对比,与不同时代的对比,巩俐饰演的中年郎平才凝聚了极为复杂的情感与力量,她的爆发与沉默都有极强的感染力。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人物如何成长而来,为何做出现在的选择,她经历了什么。她的困境,不仅是英雄的困境,也有凡人的困境。不仅有青年的拼搏,还有中年的困兽之斗。不仅有过去时代的烙印,还有当下成长的烙印。在一个中年郎平身上,不仅凝聚了两代中国女排精神的魂,也凝聚了跨越几十年时间中国人在时代浪涛中拼搏的顽强与温柔,因此她光芒四射。

    有人说,这个故事精彩,因为中国女排精彩。当然如此,中国女排是最好的素材,最好的IP。

    但是我想说,在电影世界,如果只是复刻几场重大比赛,观众们不如打开电视,回看比赛,竞技体育本身就比电影有更强的冲击力。

    电影要给我们带来的感受,绝不是回看几场比赛那么简单。它需要艺术的方法处理,需要突出角色的灵魂,需要带来新的思考。而你在《夺冠》这部电影里也能分明感受到,陈可辛所理解的“中国女排精神”,已不单单是我们所习惯理解的“团结奋斗、为国争光”八个大字。他用特别的演员与特别的叙事方式,为这个故事注入了新的能量。人物的精神尽管在前半程已经彰显,但更重要的是后半场,带着往昔时代的风采来到当下,要怎样继续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人们要争夺的还是那个冠军,但通往冠军的路,已经有了新的方法、新的意义。

    这样别具一格的处理,注定会挑战不少人的观影习惯和对原来故事的想法。喜欢的人热血沸腾,讨厌的人认为他偏激、有失公允,都在意料之中。

    检验电影作品最好的办法就是等。比如等了十年二十年,《甜蜜蜜》酿成一坛浓郁的好酒,你根本不会介意那讲的是一个负心渣男与拜金小三的故事,会有更多的宽容,也能够理解一个个渺小的人在一大段时间空间里做出的选择。

    我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人们会记住巩俐代表郎平坚毅而感性的面庞,记住她带来精彩表演的瞬间,记住代表时代精神的中国女排,她们不仅勇敢、专注、纯粹,而且独立、个性、智慧。

     4 ) 是个好题材,但不是部好电影

    中国女排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起承转合特别鲜明充满转折的故事,陈可辛并没有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增添色彩,只是讲完了这个历程而且还讲的不好(很多还是用字幕阐述的,在看的时候心里吐槽说这是在做ppt吗)

    不了解女排故事的人在看电影的时候无法代入,因为很多时候你不知道她们在干嘛,现在是到了什么阶段。感觉导演本来是想要烘托氛围,但最基本的叙事框架都没有呈现好。

    很多时候陈导直接就给你高潮了,铺垫没几个,没铺垫这个缺点贯穿于整个影片的始终,导致在比赛赢的时候激动感不够

    人物语言假大空缺乏生活气息,全是口号或者金句,人物的台词都过于有仪式感了,特别是吴刚饰演的教练

    影片的音乐、叙事调度等等能让你明显地看出来这场比赛是输是赢,毫无悬念没有惊喜

    镜头很散,晃动很厉害,很多时候想要看清她们到底在做什么都不行,镜头切的这么散到底是要干嘛

    最后结尾,情绪推到最高突然无声,真的有一种一口气憋着出不来的感觉,我知道陈导想要营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但在那个镜头语言下还不如爆发出来,无声这个技巧不是这么用的

    总之,这个现成的故事非常好,充满戏剧性很好发挥,但陈可辛真的没有拍出来,甚至没到及格线。

     5 ) 简评《夺冠》的失败之处

    本文不啰嗦,直接摆最关键问题。

    陈可辛的前作《中国合伙人》,借鉴的是《社交网络》的剧作结构,即以一场诉讼案为线索,带着质疑的眼光走进人物,并以多视角、反复插叙的方式,完成“罗生门”式的多维立体的讲述。

    这次《夺冠》,陈可辛再次借鉴艾伦·索金的另一部编剧作品《史蒂夫·乔布斯》。

    说白了,是一种高概念,即:人生中的三个重要时刻。

    《史蒂夫·乔布斯》选取的是三场发布会,即1984年麦金托什电脑发布会、1988年NEXT黑立方体发布会,以及1998年iMac发布会,以此来勾勒乔布斯的人物形象与心理轨迹。

    而《夺冠》选取的是三场赛事,即1981年女排世界杯决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战美国,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并试图以类似方式来描画郎平。

    但问题是,艾伦·索金不仅剧作精巧,他更牛的地方在于能够快速精准地抓住人物特质,并以此做戏。

    他在《社交网络》里,把扎克伯格刻画成一个社恐患者,但就是这么个人,却做成了全球最流行的社交网站,足见其背后的荒谬与时代特征。

    而看了《史蒂夫·乔布斯》,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乔布斯会把苹果打造成一套封闭系统,因为他这个人本身就是一套封闭系统,与外界格格不入,绝不兼容。

    这才是艾伦·索金最厉害的地方。

    他总能深入到人物内心最本质的层面,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精巧的叙事。

    由此反观《中国合伙人》和《夺冠》,我们就能发现,它们实际只学到了精巧的表面功夫,却对于人物本质缺乏理解和捕捉。

    特别是《夺冠》。

    影片只是讨巧地选取了三个令人振奋或惋惜的时刻,却对为什么选?逻辑何在?语焉不详。

    我们细看这三个时刻,就会发现,它们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事。

    1981年女排世界杯,郎平是运动员,这里主要讲她怎么突破自我,赢得冠军。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时郎平作为美国队总教练,这种身份转换本身是很有戏剧张力的。但问题是,它和之前的段落是完全割裂的。这里其实已经转为关于“身份认同”的冲突。

    再到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郎平成为中国队教练,带领女排冲击冠军,这里实际又在讲体育观念的革新,如何破除“唯金牌论”,回归运动本质。

    这三级跳,是很难放在同一逻辑框架下并做到自洽的。

    这就造成了《夺冠》表面结构清晰实际松散紊乱的症结。

    再来,不可避免地,表达上也很难自圆其说。

    实际能够感觉到,陈可辛想要完成的表达是“新时代中国已经不再需要女排精神”了。

    因为女排精神实际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要在世界面前展现一个崭新的强势面貌。

    但实际上,无论在硬件设备还是软实力上,我们又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于是只能靠举国体制,靠魔鬼训练,靠非人的高负荷方式,来达成不可能的任务。

    这其实才是“女排精神”真正的语境。

    但正如郎平在片中回答外国记者时所说,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在乎输赢?是因为我们内心还不够强大,所以总要依托于外界的认可,总觉得胜利是唯一赢得尊重的方式。

    而影片最终的落点,实际是“放下唯金牌论”,重新找到运动的乐趣和意义。

    这本来挺好。

    但问题是,陈可辛完成这个表达了吗?

    没有。

    他只是在两个端点做好了布置,但中间的转变过程,非常潦草,根本没有形成顺滑的弧光。

    更何况,他还要顾及审查,并不能将“女排精神”彻底抛弃,所以在影片后来,才有中国队员重回老训练场的段落,再次去寻找失去的“女排精神”。

    这实际在表达上已经偏离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左顾右盼,前后失据,使得整个表达彻底失焦。

    看到很多人说,《夺冠》应该改名叫《郎平传》。

    别逗了。

    如果真的改了,我对它的评价只会更低。

    因为它根本没有完成一部传记片的本职任务,即提供一种视角,让观众对人物产生新鲜而深刻的印象。

    不信请自问,看了《夺冠》,你有对“郎平是谁”这一问题产生更新、更深的认识吗?

    几乎没有。

    而且恰恰相反,你对郎平的了解可能依然会停留在“一个传奇运动员加教练”这些无需看片就已然知晓的层面上。

    这无疑是影片巨大的失败。

     6 ) 《夺冠》真的尊重过女排吗?

    《夺冠》这个电影真的命途多舛。

    从《中国女排》被更名开始,就可以预见阻力不断。包括陈忠实的阻挠,以及据说不可知的很多力量。

    大家对于女排的认知,和女排不断在升级的力量,郎平一直以来不断继续用自己的努力创造的科学的奇迹,其实或多或少都激发大家对这个电影的期待。

    再是因为是陈可辛,用感情的高手,女排主力出演。

    每一个物料的提及,都在拔高期待。

    当然也或多或少在担忧删减。

    又遭遇了谁都没想到的疫情,到今天终于看了。

    失败是绝对难免的,难受也是,拧巴,期待落空,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是我最强烈的感觉。

    首先,这个作品,在陈可辛的序列里面,大概仅能排到《武侠》个滑铁卢的级别。能看出陈导有相对非常不擅长的东西,而他最擅长运用感情的技巧,在这里几乎被通篇的煽情和说教摧毁了。

    一度有说法,这可能是陈可辛的博弈,因为他需要拍《李娜》,所以也要拍一个主旋律女排。但显然要么就是阻力过大,要么就是陈可辛的配方不适合这个电影。

    当然我认为删减的可能还是很大的,因为陈可辛导演做感情最成功的就是够绝,这种够绝来源于反复的铺垫。但在《夺冠》里,铺垫完全被那种宣扬价值观的语言给破坏得一塌糊涂,中段陈导似乎又想做一些价值观思考——天,那也是一种败笔,是《中国合伙人》那种最差的结尾,那个电影哪哪都好,就是三个合伙人因为要中华崛起而上市,这是最烂的部分。经常拉片的时候,要给学生解释,这是时代局限。

    这次这种问题,在这个作品里放大了几倍,实在是,尴尬、拧巴、别扭。

    我们先来说说影片的整体框架,其实还是蛮有野心的。着重讲女排三场重要的比赛,用陈忠和和郎平两个多年战友见证与贯穿,比赛的选择也颇有建树,先是女排一鸣惊人的惨烈一战,女排精神成立。中间是郎平带队美国让中国队输,算是一个过渡。接着是郎平接棒,一路输,但一路改革,最终在对决巴西逆风翻盘,从此女排到2019达到巅峰。

    这个戏剧结构其实还是可以成立的,问题就是拍法上,还有内容取舍上,大概真的雷区太多,就非常失真和尴尬。

    我这里要再次强调一个核心原则,我们只讨论电影,因为单纯从女排来说,郎平也好,无数女排工作者都是伟大的,任何跟她们有关的东西都闪闪发光。

    这也是我特别别扭的地方,也许是因为不能拍和拍不好,但也能看出来,一直在使力的地方非常奇怪,恰恰让这个本该生在华人血统里的感动,变得怪异而尴尬。

    主要体现在哪呢,第一场战斗是放在彭昱畅演的年轻陈忠实作为一个视角,切入由吴刚演的袁伟平不断用魔鬼训练方式让女排迅速崛起的过程,最终陈忠实完成了人物成长,从不愿意给女排当陪练到变成了女排的一份子。

    其实这里的戏非常好看的,一是女排这种训练方式,袁伟民和女排姑娘的矛盾,大家的确都想赢,但要用非人的方式,到底对还是不对,教练和球员如何建立信任,以及这个过程一直以来郎平是当种子选手,更被摧残更被忽视,但关键时刻才能催生成长。方方面面,这三个人物本身就足够好看,足够刺激了。但现实拍的是……

    据说可能是彭昱畅抢鸡腿等很多喜剧桥段的戏被删除,总之彭昱畅这个人物塑造非常地粗糙,从不愿意到愿意,几乎没什么事,就突然被感动了。而吴刚纵然演技再好,总是要在观众和女排面前持续输出很多官方的振作语录,就非常不尊重人物成长的创作规律——我们的确会被女排姑娘的训练,她们的坚持这些细节感动,但整体这些主线剧情几乎可以说是粗糙对待的,逼着你感动。

    包括吴刚怎么讲了去国外发现国家落后,如何追赶,如何对抗计算机的这些过程。表演上是非常认真,这种认真就特别失真。其实这些都是真事,但表演方式和加上没有铺垫,给人一种吴刚运筹帷幄的感受,让比赛本身的那种残酷和不确定性,变成了莫名被故事操控的把戏。纯为煽情而煽情,不克制,不好看,很别扭——当然此处如果我们接受这叫“主旋律”,经过了删改,我也就只能认了。

    总之第一段的比赛,除了比赛,其他真的都乏善可陈。看到女排很多辛苦是感动的,但其他都很怪,包括郎平和陈忠实要聊除了打球还干什么,一些人生抉择,在没有铺垫下能让人看出创作者的捉襟见肘,非常地跳戏。

    这段戏有一段能看出来是陈可辛用感情用得很不错的戏,那就是跟江苏男排打的过程里,女排的发力让男排开始认真,刚刚有点赢球,对方又崛起的时候,吴刚快速地打灯,让她们适应以后会发生的比赛现场。我隐约感觉到了当年陈可辛监制的《七月与安生》里面巧妙增强节奏的拍法,在七月送安生的那场戏里,先是姊妹情深,突然七月发现安生戴着家明的挂坠,彼此都发现以后突然沉默,安生喊着你只要愿意我就留下来,但七月啥也没说。

    这种才是陈可辛的功力!我们不是机器,感情不是你让他哭就哭,不是直给的,是迂回的,同时残酷地推进的。当推进的过程里,人物特别痛苦,特别挣扎的时候,观众的心才会跟着走。这方面陈可辛是非常厉害的,我甚至觉得他用情如此之好,虽然有温情的一面,但他可能对感情有很深的不信任,才懂得如何让观众代入。

    但在《夺冠》这一段里,就那么一点点地方有他的味道,其他的地方,也暴露了陈可辛对于动作场面戏的节奏是远远不行的,也跟《武侠》的问题一样,他真的比较适合拍感情。

    总之第一段戏我觉得是垮掉的。

    接着是过渡段落,在女排五连冠以后,巩俐和黄渤之间的君子之交,惺惺相惜。这可以算国内最顶级的演员了,他们演的真的是到位。但从内容上来说,其实真的还蛮拧巴和说不上来的,有点虚构的成分给真实中的人物大减分。

    首先就不提老朋友见面开着车,巩俐疑似把战术放车上,莫名让黄渤拿到,黄渤说怎么也不注意。俩人似是而非讲话,刻意规避掉爱国心和比赛——这一段就是主创的虚构想象意思都能明白,要表达郎平的那种纠结,但处理得真的……我真觉得对不起这两个人物。主创完全要想出更好的桥段方案来。现在看反而有种奇怪要谈恋爱的味道,真的很粗糙!

    当然从剧作上,它还是在铺郎平理念的某种升级——这条线也是主创一直想做的,我不觉得是删减的问题,我觉得这条线的矛盾也做得拧巴,包括后面讲郎平怎么带女队,引导到让女队不能只是训练,还要去谈恋爱——不是不可以,是压根没做好,自圆其说都没做到。这真的不该是陈可辛的水准,这次的模棱两可连自圆其说都懒得弄了,总之一旦深究人物逻辑扛不住就开始煽情打球,也是服气呀。

    总之郎平带领的美国队赢了,有隐约观众对郎平的质疑,郎平自己的沮丧,同时女排一蹶不振以后大家把他沦为第二梯队,以及渴望辉煌都是20几年,此时陈招娣过世,激励着郎平要改革重振女排。

    这几段倒是真的有价值观冲击的,也好像真的触及了一些根本,比如郎平围着专家谈话——但问题也出现了,因为从线索人物上,由于事件是被取舍的,所以戏剧张力它是靠人物对立来构成,比如第一段是郎平和袁伟民构成的野性和非人性训练,以陈忠和为视角(其实这条矛盾线压根就没做起来,非常顺拐),第二段则是郎平对陈忠和,爱国心和职业教练素养,这里也莫名暧昧,主要是郎平的挣扎,陈忠和就沦为功能性人物了。到第三段的开初,陈忠和退位让贤等,这些桥段都非常儿戏,意思能明白是要突出人物,但简直是把体育运动当过家家,阻力也就变成了好像特难,但郎平的地位又能解决——我是非常讨厌,在没有想到非常好的可以体现矛盾的桥段,用一些戏剧惯用套路来处理真实人物,虽然看上去矛盾冲突很强烈了,但其实就很儿戏。

    接着整个影片就出现了较大的断裂,其实后半段完全是可以拍个电影的,讲在改革之下,即便是郎平也要面对信誉扫地,而她手下的队员又都是新旧较弱,她必须一路带着他们体验,才能逆风翻盘。这明明是一个电影可以讲的题材。

    结果整个影片的一半的确是在讲这个事,但和前面就非常割裂。所以就得快进着讲,对女排们的展现也不多,拍拍朱婷喊话,讲讲郎平让他们谈恋爱,不是过去的训练方式了,而是更科学。然而效果不明显,所以主创要聊到热爱。这其实在这个篇幅里聊不到,都是硬给。

    于是陈忠和这个功能人物,黄渤再次被派上用场,给女排姑娘看墙上的球印。然后两个老朋友彼此和解,接着比赛前面一直输,输到巩俐怀疑人生还在扛,突然回忆起过往找到了能量,跟女排讲了一通话,女排就干掉了巴西……

    这种拍法真的有尊重过体育吗?

    我也在想,也许的确很难拍,很难找到某种命定的会取胜的又能说服观众的力量,但也不能这样走马观花完成啊。

    这里你到底是要表现郎平错了,不该是松懈讲科学,还是应该激励振作,还是你想讲郎平从来都对,她只是很难,最后释放,这两头都在第三段不合理。

    所以讲白了就是主题概念先行,不断摧毁人物来完成到让观众跟着看比赛,比赛单纯用场面和我们共同对女排的爱来完成感动激励和振奋。

    所以整个电影,我觉得是有很大问题的,也许的确是审察和阻力,但整体的方案也非常粗糙,老化,再经过这么一番摧毁,这就真的沦为一个主旋律,不需要讲人性,讲合理,讲真正的抗争的,一个纸面赞美,把真正女排的讲科学,讲拼命,讲拼搏的精神,彻底粗糙化了。

    这是我觉得这个电影,我不能接受的部分。当然我相信她票房也还是会好吧,大家就看一个感动的话。但这真的应该算陈可辛的败笔之作,在《武侠》的这个级别。

    我不相信他真的只能到这个程度了,他还是要升级自己的技术,当然阻力就不是我们知道的了。然后期待一下《李娜》,如果那个也不行,陈导,你也就很难了。

     短评

    如今时代不同了,年轻人可能体会不到那个什么都没有、所有一切都要靠大家拼搏的时代氛围。这正是电影要传递的主题,只有我们了解那个年代需要前辈们拿命去拼的那种精神,才能更深体会如今这个什么都有的年代拼搏又是为了什么。话虽然老套,但永远不过时,蒙太奇手法的赛场氛围点燃热血,35年之间新老中国女排的花样年华,拼成了两代人的“集体回忆”,去呈现一个时代的荣光

    4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 谁说的丑化陈忠和?明明塑造得超级伟光正好吗!这是一部你知道所有剧情但也依然会看得超级激动、热泪盈眶的电影,女排姑娘们太棒了,女排精神太棒了!

    8分钟前
  • 安心
  • 推荐
  • 那代人背上家国的包袱,攻防的是民族的尊严。因为不够强大,输了比赛将后悔一生。这代人卸下民族的重担,触碰的是世界的摸高。只管享受体育,不再需要成为任何人。她赢了此生最想输的比赛,他弃了此生最想要的职位,冲出亚洲的呐喊言犹在耳,走向世界的标语字迹已干,墙上的球印却凿进了每一代人心里。

    9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 它不像传统意义上的体育电影,它是一种精准的民族情绪消费,导演把精力都算计到了情节的煽动性和爱国情绪上。电影用二元对立简单粗暴的手段,把训练和比赛都处理成可以煽情和燃起热血的情绪宣泄,片中的女排比赛被简单粗暴的处理,真不如直接看一场女排比赛时更有戏剧化。因为故事的时间跨度大,故事前后的戏剧张力也割裂了,后半段直接变成《郎平传》,让她一个人对抗三十年不变的体制,营造出体制在进步的错觉。最终的女排精神成了迪士尼童话里最常见的美式主旋律——做自己,女排精神这件事前后拧巴了,却还是不得不转向新时代的女排精神这个主题上。其实电影讲的是时代进步了,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女排精神了,姑娘们做自己开心就好。供消费情绪的作品一般都没什么价值,因为这其中没有智慧,更多的是算计。

    1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 人物没立起来。太悬浮了。个人不咋喜欢

    18分钟前
  • 梳打小饼
  • 还行
  • 原名叫《中国女排》,后来改名叫《夺冠》,看完电影发现的确不该叫《中国女排》,应该叫《郎平传》。导演并不具备拍摄整个中国女排的能力,人物太多了,每个人都拍了,但每个人都没拍好,还不如选两三个人,主要讲她们的故事,讲透彻。老队员全都没有名字,全部叫的编号,我还不如直接去看比赛录像或者纪录片,至少还知道谁是谁。中国女排为什么曾经夺得五连冠,后来又跌入低谷,再后来又重回巅峰?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把这个问题讲清楚。电影多次提到“女排精神”,但自始至终都没说清楚什么是女排精神。前半部分讲女排刻苦训练,这都还很正常,到后半部分就跑偏了,往成功学、毒鸡汤发展了,什么“可以输球,但不能输人”“你不需要成为我,你应该成为你自己”……她们拿奥运会冠军不是因为勤奋,而是因为教练每天讲讲大道理,说几句人生哲理?

    19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 总体过于冗长,个人戏份太多了,叫《郎平传》更合适,中国女排在我看来应该是几代人一个大集体,而不是某个很突出的个人,比赛戏挺燃的,算是亮点

    21分钟前
  • xkc1117
  • 还行
  • 和脑海中所想象的完全吻合分毫不差,换言之,是一部被民众想象与民族期望绊住的电影。“无路可退”本是电影的题眼,前半程暗指挣脱物质匮乏,后半程靠近抛弃精神压抑,但无法明说无法深谈。眼神和身体足够强悍,更倾向于瞬时的捕捉而非常态的构建,相较之下语言则显得苍白,无论是赛前鼓舞、赛事解说还是赛后感慨,都不如沉默更加有力。

    25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 是中国女排好看,而不是电影好看。

    28分钟前
  • lanmons
  • 还行
  • 陈可辛对情绪的抓取,依然很好,哪怕是在这种文章里。早已不对比赛成绩热衷,那些赛事仍能唤起竞技的热血,热的也不是那些大而不当的概念,还是为了大写之下小写的人。“中国女排”是被需要的,八十年代因为国弱,现在则是过来人的记忆承托,新一代的自我定位,以及永不过时的女性互助力量。除此以外,有郎平与陈忠和的情谊,更有声誉几度沉浮后逆战的漂亮。再早几年,故事就不是故事。但部分对口型、不道名、删减与割裂,故事也只能是故事。三星半。(映前看到《风林火山》预告,激动。片尾又见余静萍,几阵涟漪。映后听说中巴大战动用11个机位,其中沉浸式的镜头,就是她扛着机器在场内穿梭而得。)

    33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 陈可辛还是厉害,算是国内体育题材的新高度了。从国家到集体到个人,看完这个片对女排精神会有更多的理解。以及巩皇和白浪演的真好啊。2021.1.15,二刷with toto。

    34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 比想象中好。平行剪辑剪得淋漓畅快,节奏行云流水。女排真实队员演技也不俗,不错! 当年机场的速溶咖啡苦如药,如今机场的瑞幸咖啡香饽饽;当年国人为女排精神振奋上街摇旗呐喊,如今哪儿还有这份狂热与躁动?陈可辛点题点到了关键,使得后半段猛于前半段。结局收尾得恰到好处,简单、有力量!最后王菲+那英的片尾曲动听极了! (彭昱畅被黑得好惨…哈哈,也很可爱~)

    35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 确实有点抱不平,04年雅典奥运女排陷入低谷多年重回世界之巅,振奋人心的0:2惊天大逆转,本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却一笔带过了。甚至连冯坤,赵蕊蕊,周苏红这些提都没提,冯坤可是继孙晋芳之后最棒的二传兼队长了,他们也是女排精神重要的一部分啊!何况那届还是陈忠和执教的。难怪从《中国女排》改名《夺冠》了,我明白这部电影主要想要突出郎平,我同样也非常非常喜欢郎指导,但这不是《郎平传》啊…

    38分钟前
  • 手稔花琴
  • 还行
  • 非常不满意巩俐的表演,纸片人的演法,看似气场满满,但空如纸老虎。

    41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 能感觉是各方角力下最安全的结果,陈可辛小心翼翼完成了任务,维基百科般复刻关键节点,直到郎平带领美国夺冠后人物的情感和矛盾才终于得以落地。“不以输赢为标准,也不必成为其他人”,大概是第一次在国产体育题材电影里看到这样的价值观吧!

    42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 为了谁打球,到最后也没说清楚。拍得像cctv5的专题片,节奏却没专题片做得好。电影本身不及格的,动人的是真正打球的人。

    46分钟前
  • 明月何时照我还
  • 还行
  • 彭昱畅长大之后果真变成了黄渤😂

    50分钟前
  • 段尽欢
  • 推荐
  • 反对逢煽情就批判的另类政治正确,这样的题材就应该有这样的张力。陈可辛是实打实的细节狂魔与情绪大师,从袁伟民到陈忠和到郎平,三代脊梁,选的片段太过合适。前期争议很大的“和平大战”的魅力在于中国教练、中国理念与中国技术的碰撞,这就是最“中国”的女排故事,又完美地串联起女排的兴替脉络,远比单纯的胜利来得更重要。看过很多十几年前报道的老球迷表示白浪太像她妈了,陈忠和的形象没有半毛钱歪曲,而巩俐就是郎平,她的表演是精准而立体的。当然,郎平也值得这样的戏份,一把斧凿起中国女排经久不衰过去和将来的铁榔头,一个把“夺冠”两个字从一种结果上升到一种艺术的女人,值得这种精彩的铭记方式!

    53分钟前
  • BARRYoung
  • 力荐
  • 【年前观影团】“为什么我们那么在意一场排球赛的输赢?因为他们太看重赢”能借郎平之口说出这句话我觉得够了,中国银幕上应该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女排精神、国际标准…能看出来陈可辛把两个时代的碰撞感拍出来了,他真的明白不能单一的教育式拍电影,他真的很会抓重点。后半段确实撞了《绝杀慕尼黑》,可能每个故事的奇迹,都需要一个偏执的疯子。

    58分钟前
  • 壹安²
  • 推荐
  • 什么时候能有一部记录国足的电影,哪怕叫《出线》,我也会热泪盈眶吧。

    60分钟前
  • 第五个希望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