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杰彼耶杀死德国卫兵,逃出了国际集中营。不久,杰彼耶到英国接受戴高乐将军授勋,但在得知替代他的临时负责人菲力克斯被捕后,连夜乘飞机跳伞回国营救。几经曲折,他们始终未能救出同伴,菲力克斯和挚友弗朗索瓦在狱中服毒自杀。后来杰彼耶也遭被捕,玛蒂尔德精心策划把 他营救出来。就在杰彼耶养伤的过程中,玛蒂尔德却被捕了,并被敌人以女儿作人质威迫她供出同伴,但最后她却死在同伴的枪下。
本片中的人物与浪漫主义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不同,他们虽是为了集体和民族的利益而战,但也会因情感的软弱和个人的动机而屈服。影片格调深沉、色彩凝重,相当写实地还原了二战期间法国地下游击队的艰苦而冷酷的战斗生活,以低调朴实的纪实片风格塑造出几个英雄人物,把他们身处的孤立无援、危机四伏的困境都鲜明地表现出来,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抵抗运动及其时代的反思。
看完《影子部队》,最难以忘怀的细节是两位演员的脸。
杰彼耶(利诺·文图拉 Lino Ventura饰)黑框圆眼镜、如山的高鼻、几道抬头纹。永远穿着及膝风衣、皮鞋西裤、圆帽、短围巾。他几乎不笑,有种领导者所必需的理性的冷感。
杰彼耶体型很大,举手投足之间带着天然的厚重感。看他的资料时才发现,他在误打误撞成为演员之前一直是职业摔角手。难怪看起来如此之霸气沉稳。
与杰彼耶相比,弗朗索瓦(让-皮埃尔·卡塞尔 Jean-Pierre Cassel)则显得十分“轻量级”了,他有蓝色的眼睛、狡黠的笑容、敏捷的步伐,像个玩世不恭的富家公子哥。他的儿子是如今大名鼎鼎的法国演员文森·卡塞尔(Vincent Cassel),文森跟他父亲年轻时长得真像,都是大帅哥。
另外,梅尔维尔是一个极擅长运用声音和静默的导演,无论是德军在凯旋门列队前进的脚步声,还是深夜酒店杰彼耶等待陌生男子是否采取行动的回答时响亮却又孤独的钟表滴答,抑或是杰彼耶逃出酒店后匆忙进入理发店止不住的喘息声,都让你原本的紧张肃杀气氛变得更紧张肃杀。
地下党不停地躲避、隐藏、遇险、得救、牺牲……看这部电影是心要一直揪着,本以为杰彼耶(会有主角光环,但最后的结局是无人生还、死法各异。不知死亡的瞬间他们的脑海中是否闪过“值得吗”。战争本就毫无人性、理性、文明可言,视生命如草芥。
在戈达尔的《精疲力尽》中,梅尔维尔借客串角色之口说道:”先成为不朽,然后死去“。直到看完《影子部队》(Army of Shadows),我才确信他不是在说笑。
《影子部队》是梅尔维尔的雄心之作,集结了利诺•文图拉、西蒙·西涅莱、让-皮埃尔·卡索等法国最优秀的演员,拍摄过程横跨伦、巴黎、里昂、马赛多地,运用极为简约写实的手法,展现了法国地下抵抗组织不为人知的革命往事。
影片于1969年上映,但受到68年法国五月风暴的余波影响,被贴上了戴高乐主义的标签,不论是口碑还是票房表现都十分糟糕。直到2006年,《影子部队》在美国再次公映,这才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多家媒体将其评为年度电影,评分网站Metacritic给了《影子部队》99分的综合得分(100分制),并有7家给了满分。
在我看来,电影的史诗特性,不在于将镜头对准那些改变历史的大人物,描述他们如何一夫当关、力挽狂澜。很多优秀的史诗,讲述的往往是身处历史洪流中的普通人,他们虽无足轻重,但我们完全可以从他们身上窥见时代的面貌,毕竟在宏大的叙事中,没有谁是真正的局外人。
《影子部队》就是这样一部具有史诗质感的电影,只不过将焦点放在了一群“看不见”的人身上。这群地下党人,默默坚守着信仰,在极端的战争场景下,展现出异乎寻常的勇气和高贵。没有人看得见他们的努力,也没有人记录他们的光辉时刻。只要终点还未到来,所有的胜利,都不过是下次行动的开始,而任何一次失误,却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要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像影子一样活着,只敢在黑暗中求得片刻安宁。
这种彻骨的孤独贯穿了梅尔维尔几乎所有电影。孤独虽然痛苦,但却能保障组织的安全,为个体带来安全感,并提供一种可以自我掌控的错觉。如果放下了这份孤独,内心所打开的缺口,并不会迎来温暖的真情,只会将自己暴露在极端危险之中。所以,我们会在片中看到一对亲兄弟至死都没能知道彼此的真实身份,当让-弗朗索瓦与他所掩护的组织领袖擦身而过时,怎会想到眼前这名蒙面人竟是自己的亲哥哥。而女战士马蒂尔德思维缜密、行事谨慎,却因舍不得丢下随身携带的女儿照片,为自己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影子部队》的伟大还在于它的克制。真正的克制不是减少表达,而是为了实现一种客观,去压制那种用刺激场面过度激发观众情绪的冲动。想一想我们看过的许多电影,如果剥离了暴力、热烈的场面,还能留下什么?
和梅尔维尔的其他作品一样,《影子部队》中几乎没有暴力的镜头,但我们却能时时刻刻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的的恐惧、紧张和悲伤情绪,并一直蔓延到那个冰冷到刺骨、简约到壮烈的结局。
最为难得的是,《影子部队》并没有一味将这帮人塑造成完美无瑕的英雄,甚至在某一瞬间,当尊严、荣誉、骨气与人求生的本能冲突时,影片暧昧地提出了一丝质疑。为了大义是否可以将任何行为都进行合理化?一名优秀的成员因为威胁到组织的安危,被成员讨论后决定处决,这时主角杰比尔对上级说了一句,“你上了贼船,自此再也没有值得你害怕的了”。
开场的序曲中,杰比尔在黑夜中迎着飘雪夺路而逃,脚步声在寂静空旷的巴黎大街回响,每一声都像是死神发出的倒计时。这只影子部队,就这样潜伏着、行动着、消失了。可谁会知道,在历史的角落里,有这么一群人,隐蔽而伟大过。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迷途小虾。感兴趣的请搜索“迷途小虾”或扫描二维码)
讲的是法国抵抗组织的事迹,灰暗的色调笼罩全片。电影一开始就是杰比耶逃出盖世太保的情节,然后紧接着就是被迫勒死一个年轻的叛徒,紧张而残酷的感觉已经建立。杰比耶被戴高乐(高大的背影)授勋,而费利克斯却被捕、折磨得奄奄一息。费利克斯介绍加入的让-弗朗西斯为抵抗组织做出许多贡献,最终为了营救费利克斯也从容离开组织,自己告密自己,也不告诉大家,在监狱中没有招供,虽然他不知道他的哥哥Luc就是老大。但是我理解不了他这样的做法,结果也没什么。费利克斯的营救几乎成功了,可是他也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两人一起服毒死去。杰比耶虽然知道有被捕危险,依然坚持工作,终于被捕,要被枪杀时,他一开始决心直接就义,但还是奔跑以求缓刑,没想到被坚强而能干的玛蒂尔德夫人救了,但他也从此只能在小黑屋里躲避,直到玛蒂尔德也被捕,她的唯一弱点:女儿被发现,不知道她是招供了,还是像Luc说的那样想要拖时间求被杀,但是结局都是残酷的,他们被迫杀死了战友,而后面他们也将一一牺牲。
一部1969年上映,时长2个多小时的法国电影,以60年代末法国电影特有的那种厚重质感讲述了法国地下组织小队在二战德占法国进行地下抵抗的故事。从没见过这种题材如此沉静的隐忍克制叙事方式,男主是斗争经验不足,多次在剧中面对“第一次”情况的中年大叔,没有正面描写过小队成员究竟对德国人做了什么,甚至刻意隐去了德国人对他们的残暴手段的正面描绘。全片最多的就是描述抵抗成员们一个个怎样身处险境直到走向死亡:片头便是被自己人处决的惊恐的帅气法国小伙叛徒,继而是在狱中被折磨致死的中年抵抗者,在狱中不肯叛变最终服毒自杀的年轻人,迫不得已叛变的原本忠心耿耿的中年女性特工精英最终被小队击毙于街头,以及其他几位成员在电影结尾字幕中才被提及的因为坚持抵抗的最终死亡结局。但看完了,你会感到人在特殊时期的道德困境,德占法区错综复杂的艰难抵抗环境,抵抗成员中大多数异常坚定的抵抗信念。
影片中好像根本没有“伟光正”的道德和信念的抒发,甚至就连抵抗者们究竟为了什么在作抵抗也没有正面提及,他们就像影子一样存在和死去,他们的死究竟有意义么?影片似乎什么也没说,但又感觉好像说了些什么…微言大义,却又无比厚重真实,可能就是这种感觉,就正是这部影片的精妙所在。
这竟然是一部1969年的电影
竟然如此精妙
每一个镜头都很干净
灰蓝色调,优雅,隽永,冷酷,紧张
革命,抵抗,马赛清冷的季节,清冷而残忍
集中营天主教徒无声无息死去,糊涂的人们打着牌
警察局夺路而逃
理发店善意的交换大衣
徒手勒死叛徒时的泪光
跳伞时的一犹豫
是人都会害怕
假意背叛,把自己送入虎穴
看着同志们远去的绝望背影
却至死都被误会
即使爱老大,爱理论,但还是想活下去
并不想像兔子一样逃命
可还是想活下去
卢克也坐在屠夫的车里
并不知道马尔蒂德为什么得到释放
她是伟大的女人,没有人比她更勇敢
但还是要杀死她
一个来得及吞下毒药丸
一个在德国监狱被斩首
一个折磨致死只供出了一个名字就是自己
菲利普,这次选择没有跑
革命是轰轰烈烈
革命也是暗流汹涌
为有牺牲多壮志
每一个人预见了自己的命运
去搏每一次的偶然
靠的都是信念和孤勇
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组织
作者:Jonathan Rosenbaum (Chicago Reader)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在1971年左右的时候,让-皮埃尔·梅尔维尔曾说:「我有时会读到一些评论,『梅尔维尔在拍摄布列松式的电影』,抱歉,我认为是布列松一直在拍摄梅尔维尔式的电影。」
梅尔维尔的声明——得到了评论家安德烈·巴赞的响应,据说罗伯特·布列松本人也认同了他的说法——看起来可能令人震惊。梅尔维尔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的那八部黑色长片,其中每一部都非常风格化、极富匠气,这些特质似乎与布列松影片表面上那些身体化的、新现实主义的特性非常不同。但是,更重要的是两人之间的共同点:他们的风格、主题和哲学立场,都可以直接追溯到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
在1940年到1941年间,在法国被占领之前,布列松在一个德国拘留营里度过了九个月的时间。他在自己最伟大的影片之一——《死囚越狱》(1956)——中,提及了自己遭受的监禁。梅尔维尔的原名是让-皮埃尔·格兰巴赫,他在四十年代初加入了抵抗运动——他先是将犹太姓氏改为卡地亚,而后为了向赫尔曼·梅尔维尔致敬,又将其改成了梅尔维尔——而在他的十三部长片中,有三部在战后拍摄的长片,处理了德国占领军的主题。《海的沉默》(1948)是他的第一部长片,而《莱昂莫汉神父》(1961)让他获得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商业成功。但是,他的《影子部队》(1969)是唯一一部关于抵抗军的作品。现在,这部影片将第一次在美国上映(译者注:本文发表于2006年3月25日)。
梅尔维尔和布列松的作品都充满了绝望,但《影子部队》却有着毁灭性的力量。起初,我甚至不想承认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但我现在认为,它可能是梅尔维尔最好的作品。我身体中的某个人格,始终抵制着梅尔维尔大多数影片中的那种男性化的斯多葛主义,还有那种潜伏其中的歇斯底里。我也一直更喜欢他的那些黑白片,而不是那些花哨的彩色电影。但在这部影片里,他对色彩的运用是如此柔和,我甚至将它错记成一部黑白片。这部两个半小时的影片,记录了一位名为杰彼耶(利诺·文图拉饰)的中年抵抗军领袖,和他同志们所作的越来越艰难的决定,以及这些决定最终徒劳无功的结果。除了其他事务之外,他们必须决定是否暗杀一位高贵而勇敢的抵抗军成员,她遭到了盖世太保的俘虏与折磨——他们不知道她是否已经崩溃,但他们希望确保她仍未崩溃。她所受的折磨贯穿着整部影片,虽然梅尔维尔拒绝展露任何内容。相反,他聚焦于一些足够可怖的结果。
《影子部队》是基于约瑟夫·克塞尔(他也是路易斯·布努埃尔那部极为不同的《白日美人》的原著作者)的同名小说创作的,梅尔维尔是在1943年第一次读到了这部小说,据说原著小说要比电影乐观得多。就像他的其他长片一样,这部作品也在暗示,大多数角色的极端孤独,都可以用某种隐秘的伤口来解释——这也是梅尔维尔最喜欢的影片之一《夜阑人未静》的主题,据传闻,他将这部作品看了数十遍。这种主题引诱观众去猜测其中蕴含的自传性。与布列松不同,他将自己生活中的大多数内容都隐藏起来,不让它们受到公众的关注。但从另一种维度上来说,他也是一个暴露狂,他会使用一种隐蔽的方式,投射出一个虚构的角色。(如果想要了解这种假面的前史,可以参见让-吕克·戈达尔的《精疲力尽》中的小说家帕尔韦斯科,梅尔维尔扮演了这一角色,并承认这就是他自己。)
梅尔维尔的所有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潜文本,而在《影子部队》中,「大屠杀」可能是最主要的潜文本之一。对于一些在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犹太人来说,有一种最为深刻的精神创伤——由于许多其他人都没能幸免,所以他们会感到内疚。与我能想到的所有其他电影(《浩劫》[1985]可能算是个例外)相比,这部作品都更能体现这种形而上学的失败主义。《浩劫》的导演克洛德·朗兹曼(他同时也是《现代》杂志的编辑,该杂志是由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于1945年创立的)是在存在主义的阴影下成长起来的——梅尔维尔也是如此,他也在某些相似的人际圈里生活。(存在主义的代表女歌手朱丽特·格蕾科是梅尔维尔的朋友,她也主演了他的第三部故事片。)存在主义者接受了那种作出艰难抉择的必要性,正是这种必要性,使得这场大屠杀所唤醒的东西,要远远超过《辛德勒的名单》达成的效果。《辛德勒的名单》使人感到慰藉,而不是不安。这种必要性也足以解释,为什么《影子部队》像希区柯克最好的那些电影一样,通过道德冲突创造了大量的悬念。
我很难调和《影子部队》中的现实主义和梅尔维尔那些黑色电影中的矫饰主义。但后来,我读到了戴夫·凯尔于1982年为《读者》杂志撰写一篇评论,他讨论了《海的沉默》与梅尔维尔的第一部黑色电影《赌徒鲍伯》(1956):「梅尔维尔的大多数作品都建构在一种悖论之上:在一种静默的自我约束之中,存在着确定性、力量和完整性,但也存在着某种死亡;当这种静默被打破的时候——它也必然被打破——生命与情感就会进入这种场域,但它们只会被彻底摧毁。梅尔维尔的电影,探讨的是对于封闭世界的侵犯,这种侵犯既是必要的,也是致命的。」无论凯尔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是否看过《影子部队》,他捕捉到了梅尔维尔那种将黑色电影与战争题材熔铸到一起的特质。
凯尔的说法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但是,《影子部队》最具破坏性的部分在于,当我们看到抵抗军成员们面对的那些可怕的决定时,我们作出的反应是如此地诉诸身体。西蒙·西涅莱用她那极具说服力的表演,诠释了此前提到的那位高贵而勇敢的斗士。在体认这个角色的故事时,我们会经历最为痛苦的身体反应。西涅莱扮演的这个角色,始终保守着自己参与地下活动的秘密,甚至对她的丈夫和女儿也是如此。虽然杰彼耶建议她不要携带自己女儿的照片,但当盖世太保发现那张照片时,我们发现她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他们威胁她,如果她不供述的话,就会强迫她的女儿卖淫。用凯尔的话来说,那张母亲的照片,成为了一种必要而致命的、对于封闭世界的侵犯。
#SIFF 极简的叙事,氛围的压迫式掌控,沉默的眼神对话,群像人物。从头到尾笼罩冷冷的蓝,最后情绪爆发的瞬间,从头顶冰冻到脚底。
几度风雨几度秋,半江瑟瑟半江红,位卑未敢忘忧国,无限风光在险峰。想当年,一代天骄拿破仑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凯旋门上,贯长虹,倾琼楼。君不见,长河落日已听牌,全身而退是奢望,大漠孤烟鸣号角,困兽犹斗衅豺狼。
7/10。强差人意,开头集中营一段静默寡言就够无聊了,结果作为一部谍战片既没动作场面也看不到敌我双方斗智斗勇,还搞得这么长你是想逼我睡死过去吗?全程唯一看点就是如纪录片般祥细描绘了抵抗组织的行动方式和生活状况,冷冽调不带丝毫感情。主题依然是梅尔维尔最爱的背叛、孤独等,结局一贯的全灭。
不耐看
有时候导演就是最大的剧透
“因为是青春,所以所有的不快我都接受”,梅尔维尔总是一开始就抛出这么一句,让你看完感觉再也写不出更恰当的了。导演稳重写实的气质和题材十分契合,迸发出惊人的火花。这真是一部从摄影到剪辑到音乐都趋于完美的作品...
“不快的记忆我也欣然接受,因为那是我遥远的青春。”英雄的孤独与勇气,背弃与坚持。
#重看#SIFF@百美汇;优雅无比的青灰色调,宛如黎明破晓前欲挣脱黑暗的微茫光明,没有浪漫化的革命情怀,每个抉择每步举措都充满精准而痛苦的布置;落实到个体事物的战争触角,覆盖着冰冷死亡和恐惧颤栗,这些影子曾经存在,永远消失。
法国抵抗组织在沦陷家园对德军进行持续不断的抵抗行动,漫长的电影时长以及最终无人生还的悲戚韵味。杰彼耶涉身的情节当中,充满了冒险、欺诈、服从、侥幸和宿命感。电影所选取的是局势最不明朗,人们最不怀抱希望的时期。如此绝境之中种种细节以及人物的内心独白等,处理俱佳。不愧梅尔维尔最好的片子
【B】上影节字幕水准太烂了,漏译,错译,时间轴不对等一切我能想到的错误都出现了。这个故事也就看了个七八半懂,有时都看不明白这群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做那些事。好在最精华的结尾半小时还是看明白了
本身參加過地下抵抗運動的導演梅爾維爾,時隔二十餘年回望殘酷青春,從配樂、運鏡到剪接,幾乎沒有用上任何煽情的手法,呈現出來的故事卻更令觀眾難忘。全文:http://hou26.org/zeta/golden2004b.htm#a
哎
应该是关于抵抗运动/地下党题材的影史最佳之一。1.梅尔维尔电影中的人物看起来总是孤独冷峻又果敢坚定,但内心却深埋着挣扎与质询,软弱时刻被阻隔到了画外。一种宿命的无望感和关键时刻的信念交织在一起,一如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2.影片浸泡在阴暗冷郁的蓝中,幽闭式的构图、极简的剪辑和调度、省略留白(如刑讯场景)、沉静的表演与放大的音效一道编织出了残酷而紧张的斗争之网,所有人都在其中泥足深陷。3.两次处决叛徒/妥协者的场景令人心惊,冰冷而无奈。4.地堡处刑时的机会游戏:该不该跑?5.如果直到最后一刻我还不相信(死亡)的话,我就永远不会死,多么伟大的发现啊。PS:大幅精校修订了字幕~~ (9.5/10)
群像,情绪的营造。很多细节的省略与极简主义。角色的道德困境。悲观与孤独。
#SIFF# 百美汇/九成。极为冷峻的、(几乎)反高潮的抵抗运动电影。幽暗的蓝黑色背景里一小盏灯发出微弱光亮是全片最常见的场景,而这是对二战期间法国的视觉隐喻。(“在深夜某地的中央划亮一根火柴并不能让你把事物看得更清晰,而只能更清晰地看见围绕着你的黑暗。“——福克纳)
这是法国的主旋律影片,透着欧洲影片特有的格调和情绪抒发的手法。人物的时代身份一直与个人身份纠结在一起,被塑造得真实立体,因而可信、可歌、可泣。对人物命运的交代,影片多处留白,而大量篇幅以画外音呈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影片风骨由此树立。
电影绝非在否定革命或展示所谓革命或反抗运动的客观性立场。而是恰恰相反,直面抵抗运动的真实,才反应出战争的非人性以及身为抵抗运动战士(革命者)的伟大与卑微。
等于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一离开,大银幕看再也无法像第一遍时忍住眼泪了,即使没有一处正面描写战场、逼供的画面,残酷也依然在导演彻骨寒冷、极度克制、高反差的手法里被表现得戳心戳肺,哪怕曙光微茫仍能坚信终究会照耀苍穹,不仅因为有不顾性命的先驱们,也因为有像那位找零钱时一并找给你一件风衣的勇敢的理发店主
今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一部电影颠覆20世纪的革命史观。如此看来,吴宇森真的只是学了皮毛,老杜也尚欠火候。
黑得一塌糊涂,看得我好辛苦。有违一般二战片的拍法,确实有不一样的影调和气韵。片中电影院居然放着《乱世佳人》,BGM也道出了某些心声——真是这届SIFF的神呼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