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1925年雪橇手和雪橇犬齐心协力为拯救阿拉斯加州诺姆市孩子的性命而奔波于血清接力路上的事件,被称为“Great Race of Mercy”。本片将登陆迪士尼自家流媒体,2019年推出。
1924年年底,诺姆市一个2岁小孩生病,医生诊断其患有扁桃体炎,这种疾病通常不会有生命危险,然而这个小孩成为例外,接下来很多孩子都被诊断患上了扁桃体炎,有几个不幸离世,医生最终确认这种病症是白喉。当时有一种疫苗能够用来对付白喉,然后诺姆市的疫苗全部过期,新疫苗在港口关闭前却未能送达,来年6月波罗的海才会解冻,也没有公路直通诺姆市、没有飞机,唯一运输货物的通道是邮路,然而冬天只有雪橇犬能够通行。卫生局决定使用两组雪橇犬接力运输,20个雪橇手和150只雪橇犬必须日夜兼程,经过河流,跨过平原,穿过森林,穿越冰冻的阿拉斯加邮路。最近的疫苗所在地为南纳,距离诺姆市1085公里,一般情况下狗拉雪橇需要费时25日,而他们只花了5天半就成功完成接力,拯救了多名孩子的性命。
本片主角Togo是挪威赶雪橇高手Leonhard Seppala(达福饰)使用的其中一只领头犬,因机智、卓越的领导力和敏锐的直觉备受称赞。Seppala被委任传送这场接力中最危险的一段,从诺姆到奴拉托接收那批免疫血清,在零下30度、七级以上强风的环境下成功完成了任务。之后南极探险家Roald Amundsen为Togo颁发了一枚金牌。
比约恩饰演一名接力人员,在途中背叛了Seppala。
曾有一批哈士奇救了阿拉斯加诺姆(Nome)小镇上的居民。时间回溯到1925年,靠近北极圈的诺姆突然爆发白喉,这种疾病属于一种急性呼吸道的传染病,染病的人可以透过飞沫传染,将病源扩散给其他人,然而一旦患病,病人可能会因为并发症的关系导致心肌炎、瘫痪甚至是有生命危险。 如果想要治愈那么就得注射白喉疫苗,不过当时小镇上的疫苗不足,而且离最近的疫苗存放地甚至远在1084公里远(674英里),又加上当时是冬天造成各地冰封、交通停摆,无疑是雪上加霜的处境。 为了抢救诺姆的居民,最后当地机关决定靠狗拉雪橇的方式运送疫苗,而镇上所有的居民也将希望寄托在这20名哈士奇和狗雪橇驾驶身上。然而如此恶劣的气候,一般想将疫苗顺利运到镇上势必得花25天的时间,不过疫苗的的保存期限却只有六天,因此这场时间和生命赛跑的极地任务就此展开了。 为了增加效率,这群雪橇队决定以接力的方式运送,让个个犬只都能达到全力以赴的效果,因此这段运输过程分了好几段,每一段由不同的哈士奇、雪橇驾驶负责。 队中一名叫Leonhard Seppala的雪橇驾驶与他的伙伴Togo(哈士奇)负责倒数第二棒的任务,他们先是从诺姆出发跑了274公里后接手运送疫苗,为了提升效率冒着破冰的危险穿越结冰的海湾,甚至是途中遭到暴风雪的袭击,让Leonhard一度出现雪盲的症状,幸好最后在Togo的导航下带领着他避过层层的冰川夹缝,排除万难的跑了146公里后顺利将疫苗交给最后一棒的负责人Gunnar Kaasen。 在雪橇队全力以赴的前提下,他们只用了5天半时间就完成了任务,挽救了无数的生命。负责接力的雪橇队中最有名的哈士奇就属Togo和Balto(最后一棒)了。 为了纪念当年努力拯救诺姆的雪橇队,有座哈士奇的雕塑傲然矗立在纽约中央公园,供人们敬仰。而这个雕塑的主角是名叫Balto,纪念当年挽救小镇无数居民的20只勇敢的狗和牠们的雪橇驾驶。
这是一部以狗狗为主题的电影!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我们家曾经的一员~~“小狼”,一只聪明调皮可爱的边牧,她来我家的那一年正好带我家玏哥刚在电影院看完《狼图腾》,于是让玏哥给她起名,结果玏哥就叫她“小狼”!
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养狗的原因是觉得玏哥没有玩伴,于是收养她,那年是2015年,玏哥6岁!
在2021年玏哥12岁上初中以后,我实在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料她了,就帮她找了一家城郊有大院子的爱狗人士安顿了!
所有的事件都有两面性,就像片中的一段对白对多哥的评价“你看到的是勇气和可爱You see spirit and something lovable.而我只看到麻烦 费时和失败All I see is trouble, waste of time, and failure.”
就像我虽然不是激进的“爱狗人士”,但是我喜欢狗狗也愿意养狗!就像我不支持吃狗肉,但是我也不反对别人吃狗肉!
其实关于动物的电影很多,而以狗狗为主题的电影就更多了,其中不乏经典佳片,我有印象的就有《忠犬八公》、《南极大冒险》、《一条狗的使命》、《101斑点狗》…
这些以狗狗为主题的电影表达了狗狗对人类的忠诚、它们的勇敢、坚毅等等,而本片最难能可贵的是由真实事件改变的!
故事本身比较简单,说的是在阿拉斯加爆发了白喉,在零下五十度大雪纷飞的恶劣气候,只有靠狗拉雪橇才能去把急需的血清带回来,而参与接力的十几队狗拉雪橇评论每队只完成了50公里,而多哥的雪橇队却完成了近500公里,差点搭上了它和主任的性命!
剧情倒也算紧张刺激,当然还有阿拉斯加那冰天雪地的美丽景色,有点不输《海蒂和爷爷》里面阿尔卑斯山的优美景色了,当然各有千秋了!
虽然剧情比较简单,但是事件的意义很重大,也很感人!
值得推荐,推荐指数⭐️⭐️⭐️⭐️
《多哥》真是一部催泪满分的电影,能让内心柔软的人泪流不止。
电影采用插叙的方式,交替讲述12年后的血清运送和12年前Togo的成长。故事本身很简单,最打动人的还是Togo和Sepp之间的感情。
Sepp曾两次想要把它送人。
第一次,因为实在太闹腾被人送了回来。
第二次,它自己从新主人家的玻璃窗冲了出来,在荒原上找到了Sepp。
于是,Sepp尝试把它编到了雪橇队里,没想到它不是一只安于跟在后面奔跑的狗,它是天生的领袖。Togo,就是挪威海军大将的名字。
十二年后Togo已经12岁了,对于一只雪橇犬来说已经是年迈,更何况他们还必须在暴风雪中日夜兼程。穿越山河,跨过冰湖,想尽一切办法用最短的时间把血清送到医院。那里有一群等着救命的孩子。
Togo带着Sepp穿越了飞速开裂的冰湖,只为了能缩短几十英里的路程。
几个镜头让我按耐不住落泪。
一是Togo拖着疲惫的身躯带领队伍穿过重重风雪,准确地达到驿站。Sepp不可思议地重复着Magificent,他知道这是狗用尽全力换来的胜利。
二是Togo跛腿后Sepp把他留在家,临别前说I have to work, forgive me.谁知Togo看见主人乘着雪橇,竟奇迹般开门追了出去,哪怕他的腿已经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奔跑。
他只是想陪在Sepp身边,一如既往。
直到生命的尽头。
Sepp花了很久,才发现Togo是最棒的雪橇领头犬,而Togo只用了一秒,就认定了这个人是他一生的主人、朋友。
Sepp用Togo的一生,读懂了他对自己的爱。
注:Togo是西伯利亚犬和阿拉斯加犬的混血。最后还为它立了个新的犬种名字,赛裴拉西伯利亚犬的犬种(Seppala Siberians)。
果然只有真实改编的故事更加打动人心,一开始以为只是拆家和小打小闹,但是看完我感触颇深,电影主要描写的是一只英雄的雪橇领头犬多哥,以它的勇敢、机智、敏锐,克服各种困难,帮助人类完成血清运送的故事。多哥,是人类忠实朋友的缩影,他会陪伴你一生;很多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我们的忠实的朋友,没有买卖,没有杀戮,只有爱护!在生活中也一定要经历许多“风雪”,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 勇于面对这些“风雪”,我相信问题一定会解决的,春天也一定会到来的。
狗的电影总让人感动,但这一开始看的版本貌似机翻的,完全语句不通顺,还好认识几个单词,我就知道没翻译对了。
这里我就说点题外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网上大多数资源都是机翻的字幕,看着累,还好找到了人人版本的字幕。终于看着不累,英语水平差的可以看这个版本。这里发链接不知道会不会违规,不行你们得网上找。祝好运
对于现代人来说,白喉是个遥远而罕见的疾病,不要说普通人,就算是儿科学的资深教授,也没几个敢说自己亲眼见过白喉。我们对它最近的记忆,恐怕都是小时候因为怕疼而哭喊着不肯接种的一种叫做百白破的疫苗。
然而就在一个多世纪之前,白喉却是种极为可怕且常见的儿童杀手。每年全球都有无数儿童因之早夭,还有许多成人也无法幸免于难。感染这种疾病后,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因咽部生出的灰白色假膜而呼吸困难或窒息,因此西班牙人叫它“勒死人的病魔”(el garatillo,"the strangler"),而英国人则叫它“哮吼病”(croup)或 “布洛涅喉病”(Boulogne sore throat,是的,即便是给疾病取名字腐国人民也决不会放弃辱法)。
白喉的可怕在许多医学和文艺作品中都有所记录,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Elizabeth Gaskell的小说《克兰弗德》中,即有这样一个段落:牧师家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下午还在参加游园会,晚上就被凶险的Croup夺去了性命。
但是,我们很难确切知晓旧时这些可怕的病症,究竟是真的白喉,还是其它喉部感染性疾病。直到1826年,法国医生皮埃尔·布勒托诺(Pierre Bretonneau)对这种疾病的特点进行了详细描述,白喉也自此获得了特有的名字(diphthérite,后来逐渐转译为英文diphtheria)。
时光来到19世纪后半叶,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以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和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为代表的细菌学家们确立了细菌学说,他们在显微镜和培养皿中揭露出一个又一个原本“隐形”的细菌杀手,使得医学界对疾病的原因形成了新的认识。1883年,科赫的学生埃德温·克勒布斯(Edwin Klebs)和弗雷德里克·勒夫勒(Fredrick Loeffler)在患者喉部的假膜中发现了一种细长稍弯,粗细不一的棒状细菌,这就是白喉的病原——白喉棒状杆菌。
勒夫勒还进一步提出猜想:杆菌入侵患者的鼻咽部,却能够引发严重的全身反应,是不是有可能是它产生了毒素入血,进而影响全身呢?不久之后,巴斯德研究所的亚历山大·耶尔森(Alexandre Yersin)等人证明了这一假说。
1890年,科赫实验室的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和北里柴三郎(Shibasaburo Kitasato)尝试制作一种“白喉抗毒素”:他们将白喉毒素注射到实验动物体内,刺激动物的血液中产生一种对抗白喉毒素的物质。但是,想要生产大量足以治病救人的抗毒素血清并不容易,科学家们需要找到大型的、血量充沛的动物,在尝试使用过牛、驴子等众多大型动物后,他们发现马注射毒素后反应最好,它们通常不会因为注射毒素而死亡,而只是表现出低热。于是,许多卫生机构建起了马匹饲养棚,配备了放血设施。可怜的马儿们被一次次穿刺、采血,含有白喉抗毒素的马血清被提取出来,注射到那些呼吸急促、迫切等待救治的小朋友大朋友体内。
1901年,冯·贝林因为在白喉治疗、免疫方面做出的贡献获得了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惜由于缺乏有效的疫苗,感染白喉的人数依然众多。1921年,美国有20多万人感染白喉,其中1万5千多人死亡。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儿童死亡原因中,白喉排第3位。
1925年,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小镇诺姆暴发了白喉疫情。而距离诺姆镇最近的存有救命白喉血清的城市却远在955 英里以外。大雪封路,白喉血清只能用火车送到距离诺姆镇674 英里的地方。多哥和它的狗狗伙伴们挺身而出,雪橇队接力完成了运送。
医学家们也没有停止战斗,1913年,冯·贝林开发出了含有白喉毒素和抗毒素的混合物“疫苗”,注射这种混合物后,人们会出现轻微的感染症状,机体却能在刺激下产生针对白喉杆菌的抗体。1926年,英国免疫学家亚历山大·格伦尼(Alexander Glenny)优化了白喉疫苗(类毒素)。20世纪30年代,白喉类毒素逐渐在各国推广开来,用于免疫接种。由于白喉类毒素的普遍使用,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白喉病例已经大大减少。1980到2000年期间,全球白喉的总报告病例数减少幅度>90%。如今,除了少数国家偶尔有白喉病例爆发,大部分地区的白喉感染都得到了比较好的预防和控制。
在2019这个注定不宁静的年份即将结束的时候,谨以此文纪念和感恩那些使我们免于病痛的医生、马儿和狗狗。希望新的一年里,人类和动物都能被善待,我们每个人散发的小小的善意能让这世界变好那么一丁丁丁丁点儿……
根据一些科学史文章的记录,在开发抗白喉血清的过程中,冯·贝林本来说好要和科赫实验室的另一位科学家保罗·埃利希(Paul Ehrlich)共享发明权,埃利希确实也做出了很多贡献,但后来冯·贝林又忽悠着埃利希放弃了自己的那一半“发明权”,许诺说他会资助埃利希建实验室……最后冯·贝林不仅拿了诺奖,还因为白喉血清赚了一大笔钱,但他答应埃利希的实验室却迟迟没有踪影……两人也因为其它一些事闹得不欢而散。
作为一名又刚又硬核的科学家,保罗·埃利希同志没有怨念气馁,而是继续搞免疫研究,7年后自己去拿了一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又过了几年,他开发出了抗梅毒药砷凡纳明,同样赚得盆满钵满……硬核如此,我是真的服气的。
民国时期,中国的白喉疫情也很凶猛。笔者没有考证过中国第一支白喉类毒素疫苗是谁生产的,但可以确定,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细菌学家汤飞凡带领下的中央防疫处已能够顺利生产白喉类毒素。汤飞凡也是一位我真正服气的科学家,他开发了中国第一支青霉素、狂犬疫苗、牛痘疫苗……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人,只可惜,1958年他因为不可说的原因自杀身亡了……
传送门:《汤飞凡纪录片》
【本文系约稿改写,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谢谢】
参考文献:
//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01/behring/article/
//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01/behring/biographical/
LOUIS H. RODDIS, A Short History of Diphtheria. Military Medicine[J].1957(1):51-53
TONSE N. K. RAJU. Emil Adolf von Behring and serum therapy for diphtheria. Acta Pædiatrica[J]. 2006(95): 258-259.
某种意义上,人应该跟狗学做人
字幕组出来挨打,这也太考验人了I beg you pardon?翻译成我请求你原谅??Haw翻译成山楂?mushers翻译成混血儿?要不是有英文字幕这电影就废了🙂Togo太棒了,纽约的Balto雕像太讽刺了,只看最终的结果的人类否定了一只已经12岁的老狗—Togo 264英里的长途跋涉,致敬Togo!
哭死我算了。敢问这片真的不引进吗?上帝若是爱一个人,定会在其有生之年赐他一只好狗,让狗狗教会他“爱”这个字的笔画与写法。多哥身上确证无疑的体现了“天择”二字,它,便是上天亲自拣选的领头犬,带着宿命般的意志驱驰在冰原上,不惧风暴,不顾安危,任何时刻都要站在队伍的最前端,任何时刻使命必达,因为“它有一颗幸存者的心”。我原本想说人类哪里配得上这样的好狗。但这部片子里的人类,也表现了不逊于狗的坚韧、勇气与深情。另:风景壮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美不胜收。凡是养狗爱狗的都去看起来哇!
你看看别人家的狗子,回回拉雪橇都是第一名。
狗狗是你爱他,他爱你。人不是。
天生的领头狗,连翻译都得叫声“哥”。
在狗生的最后两年,他有了很多性生活,他生了很多娃。Good for you.
作为一名爱狗人士,真的能难理解有些人为什么对狗无感。它们既忠诚勇敢,又可爱蠢萌,看到年老的Togo就想到我家同样养了12年的狗,每天下班回家我都会陪它遛弯,风雨不改。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狗狗这么聪明可爱又忠诚的生物啊!
太好惹,我一顿爆哭!因纯粹的一往无前的勇气感动共情。冰裂海峡吹爆。Togo,战斗的狗狗,无所畏惧!
中规中矩,但是景美狗可爱。只不过 狗越好越觉得 人类不值得……
傻孩子 T_T
虽然足够克制,但还是哭成狗,真实故事改编,温暖却更有力量,雪橇犬多哥天生血统不正而患疾,却又有强大的意志指引它创造不凡,用十年的时间证明自己,用十二年的时间完成奇迹,用十六年过完自己传奇的一生。电影双线叙事,以时间为单位,现实和回忆双线塑造雪橇犬多哥的经历,接送救命血清的任务完成425公里的险峻历程,以十二岁的犬类体格,穿越风雪,迎接雪崩,横渡冰河,跟主人跨越山海和严寒,坚韧不畏惧的品格感天动地,前行不回头的气魄英姿飒爽,忠诚和信念远远高于人类的想象和其本身,迪士尼以大将风采刻画多哥的聪颖和智慧,狗舍内外和田间地头是它无处安放的天性,漫天风雪和悬崖峭壁是它去征服的身影,它的一生都在试图冲破命运的枷锁,虽然当年荣誉被强取豪夺,但也无法掩盖它的光芒,一种生而为王的宿命之光,多哥值得所有厚重的褒奖
“二十支雪橇队参与了1925年的血清接力,十九支队伍平均跑了50公里,一支队伍跑了425公里。”
Togo跑过的452公里是多远?大概相当于北京到呼和浩特,而且是在那样的百年一遇的暴风雪里。哭了好几次。风景壮美无俦,长云流动,巨大的影子飘过雪山下的平原。四处开绽的冰河上驱犬狂奔,冒着李尔王式的酷烈天气,指挥若定如科利奥兰纳斯,而高吟亨利五世的阵前演说,“我们不愿跟那样的狗死在一起……那些躺在床上的诺福的狗,将会埋怨命运,认为它们无缘在此是受了诅咒……” The great Togo!别的宠物无疑美,但总还是想自己多些,不会像狗这样迂,这么一根筋,这么“无我”地去爱、牺牲,违背求生本能,永远做好舍命的准备。人感动之余,名之为“忠”。Togo和Balto所享声名的对比也很有趣。【看片后遗症:坐上小薛的车后座,大喊一声:Hike!
影19355:这是一条天选的领头者,命中注定要伴随STep左右。虽身材矮小,但智商超群,听得懂人话。小时候从死亡线被救回,之后2次被送人,三次逃脱寻迹。悬崖急停救主,裂冰上果敢的鱼跃领头,卖力的奔跑,真正厉害聪明的狗!它就是我们的孩子,不是工作犬。——my ToGo,run!
这个故事看多少遍都很喜欢。狗子的忠诚和坚持太让人佩服了,无论是山坡悬崖还是深水冰上的冒险,这群可靠的老伙计们一直都在努力,凭借自己敏锐的判断力和超乎寻常的勇气,它们创造了奇迹。再看一眼睡在我旁边的家犬,这货吃饱喝足就睡觉真是太幸福了!
翻雪山,过峡湾,难以相信在阿拉斯加冰天雪地中如此英勇的狗子竟是当代俗称“二哈”的哈士奇。爱狗人士必看,不爱狗的也推荐看,狗狗太神武太可爱了!理解了在野外这么能跑的狗,养在家里不拆家才怪。
年度催泪温情之作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known a great one,they never really leave.They stay with you as long as you live,harnessed to your heart,giving their all.Always. 最后是流泪看完的
人的生命真的比动物的更高贵吗?为了拯救一些小孩子的生命,雪橇犬多哥和它的狗子朋友们在百年一遇的雪暴天气去很远的地方取药。多哥是当时阿拉斯加最好的雪橇犬,它的主人是最好的雪橇手。主人很爱多哥,但小孩子的生命更重要,于是他们踏上了这九死一生的旅途。20组雪橇手接力完成了1000多公里的路程,平均每组50公里,可是多哥他们一组就完成了接近500公里。可以说没有多哥的英勇和顽强那些小孩就没有了生命。看得太心疼了,还好结局没有很残酷。多哥不是为雪橇和奔跑而生的,多哥完全是为了它的主人而生。这样英雄的真实事件值得被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