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们还有星星
窗外的棕榈树叶尾有了点枯黄,早晨的空气还有些凉。但是白天还是有艳丽的阳光。我点下了截图键。
Dear Tina,
I was sorry to see you in tears when I left ,but Daddy understood you were crying because you were being left alone.But today I made a discovery ,all people are alone in some ways and some people are alone in all ways .Even after someone is grown up she can be alone......
黑夜笼罩着大海,客舱里脱下礼服卸下领结的男人,脑海里泛起离别时小女儿Tina泪眼婆娑的楚楚面容。他提起笔,将心中浓浓的牵挂融于笔端。
忽然他感到自己的心随着海浪重重地震动了一下。他停下了笔。
alone......
他抬头望向黝黑的海面。船舷边那双淡紫色的眼睛....孤寂....压抑....还有悲哀...
他觉得自己好像已经爱上了她。一个谜一样,山茶花般的女人。
爱,有时也许不需要太多的了解。
两颗孤独的心在海洋上互相点燃了尚未明灭的光晕。
这是一个自开始就一定没有结局的故事。对于爱的本身,结局从来就不重要。只有幸福童话的结尾会葬送爱:他们结了婚,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爱,被挤出了生活的舞台。
是这样的吗?
船舷旁的爱情,是不是都如杜拉斯的(情人)那般,湮灭在河面、海洋湮灭在彼岸黄尘里?如沙消失于水。
原本素不相识的男男女女,孤零零的,可以在旅途中,建立短暂的友谊,也可能是一段从此其后一生都不能遗忘的情缘。
从此“世界因你而改变”。
独自郁郁的建筑师已婚,婚姻不幸;寂寞孤独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压抑自卑。孤独的女子怎能抵挡男子的默默温情,孤独的男子又怎能不怜惜女子善解人意的体恤。
连接他们的与其说是浪漫的爱情,不如说是寒冷深夜里脉脉互相取暖的温情。
他们的爱,并非费尽思量的那种充满强烈美感的爱,他们的爱,宛若开在月光下的一株小小的白茶花。总觉得这样的白茶花一般的爱情,是经过风吹雨打之后才会心生向往的,能在曾历经阴影的生命里安之若素,应该是一种相知相遇的美好。
“开头总是满满当当的许诺……中段便变得皱巴巴怯生生,到结尾……烟花一场。”这样的结局还不如不求结局。
爱情在最后真的和风景一起让女子摆脱了往昔的阴影。
为何我总想起“alone”这个单词。这部电影真正打动了我应该是从那封信算起。
也许爱与孤独并不那么不同。爱人是孤独的,即使对方就在身边。用意念反复摩擦他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种颜色或气味。在心里把他缩小,小到捧在手心;把他放大,好看清楚他的每一根睫毛。这都是一个人做的事。爱情的成立虽然需要对方存在,但同时是世上最孤独的事。
如果借用佛家的一个词,可以说,爱情完全反映了“我执”的存在。至于引发了 “我” 的爱情的那个人,他或她,只不过是个引子而已,是一个引信,点燃了“我”对于自身的认识。
爱情之本质,是“我爱”,说透了是“爱我”。
我的“爱人”。是一个助缘,帮助实现“我爱我”之过程。
女子在爱情中成长。她从一个面对空虚人生倍感迷失的“老女孩”蜕变成了一个有人生目标的成熟女人。她向往平等的爱,而内心的道德感却只能让这段感情成为一个没有结局的往事。
“他不在了,一半的记忆也已不在;如果我不在了,那么所有的记忆将不在了。是的,他想,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
在悲伤与虚无之间的选择,窗子里都是流泪的眼睛。
她忘了他吗?一年过后,她在一个音乐厅里遇见了他。
她定住了,紫色的眼睛像低沉而苍茫的大提琴的琴声。以至于旁人问出了这样的疑问。
“You see a ghost?”
重逢的必然,又岂是互相不曾忘记那么简单。可是那么多的辗转和节外生枝,却又只是为了简单等待着的爱情。
火车站的离别,转过身又转回来,说,给不起的 还是给不起,不是错在要求,也不是错在自己。说这句话时已分明怅然的意味了。那么是错在哪里?
后来,继承遗产的女子拒绝了富商的求婚。投钱扩建了心理疗养院。和男子在疗养院就医的小女儿Tina情如母女。
男子不理解她的用心。以为女子只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回赠他曾经给予她的爱情。而她却对他说,
“是你帮我走出了黑暗,而今天请让我用被你点燃的光影来温暖Tina的孤寂。
因为在Tina的身上我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She is your child .”
“our child ”男人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误解原来来自内心的不平等的骄傲。
爱,怎么可以不理解?也许还可以含泪追问:爱,怎么可以不平等?
不平等的爱,让爱着的人在等待希望与绝望中倍偿快乐和痛苦,自由、情感、智慧就再也没有它们的位置。而平等的爱,等来了它的物性、社会的结果后,即便爱在渐渐消失,终究有在义务和责任中的新的情感可以弥补,终究会有“生死相随”的亲情可以陪伴。
爱,的确是最难的事。只是再难,也没有人可以避而不做。
书房里,男人点燃了两支烟,默默温柔地递给女人一支。夏夜的微风抚摸着白色的窗纱,窗外高大的林木遮闭了皎洁清朗的明月。
“Oh,Jerry,don’t let’s ask for the moon .
We have the star.”
或许,如果灵魂彼此已经重叠到没有缝隙的程度,任何形式意义的相遇都不再重要。
或许,因为,我们还有星星。
---------
女主角贝蒂.戴维斯 ,一个我并不太熟悉的美国30、40年代的当红女星。单亲家庭长大的贝蒂.戴维斯非常适合饰演这样从逆境中成长的现实女人,不浪漫,却坚毅。她在这部电影里演技非常出色。
男主角保罗•亨里德 是奥地利人。面容英俊,身长玉立(191cm),气质儒雅。他饰演的建筑师既温柔体贴,优雅绅士,又有一种“楚楚可人”的孤寂感。这样的男士当然是非常有魅惑力的。尤其是在他递烟给贝蒂.戴维斯时候,他眼里闪动的百转千回柔情真是说不出的感人。保罗•亨里德最出名的电影就是(卡萨布兰卡)里褒曼的丈夫。想起来了吧。
原文及截图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ba58b0100nagt.html 2 ) wonderful fiction
A tender love story, a taut psychological drama, an inspiring tale of physical and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Although been described as quintessential, soap-opera or "woman's picture", even "Boston spinster blossoms under therapy and finds impossible romance", it's still ultimate in romantic melodrama, Now Voyager, now, then and forever.
Amazing Bete Davis and charming Paul Henreid. Can't recall them? Review <<Waterloo Bridge>> and <<Casablanca>>^_*
3 ) FIFF30丨DAY3《扬帆》:爱到反噬的母女情
第30届法罗岛电影节第3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扬帆》,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术烨
#FIFF30主竞赛 [1/4] 爱情片与爱到反噬的母女情相结合,整体融合得不太好,段落之间的割裂感很强,表演和场景设置都很舞台剧,剧情设置比较无聊。
Acchan
标准的模板化精神分析应用型剧本,母亲身份的拒绝与接受,弥补了恋人身份之间的缺失和不安。女主化母亲的制约为支撑的力量,承托起小女孩的依恋,才同时承托起了自身,也就使得一种平衡的爱情成为可能,否则不过是以慈爱父亲的象征转置了严苛的母亲形象,面对爱情的勇气不过是一心逃离的虚妄。 另外医生的柔性存在即人性的部分,降低了影像把女主当做精神客体所凝视的对象性,因此也缺少同类于希区柯克的潜在张力,即总有种基于(恋人)家庭和社会的关照维护着女主,并演绎着浪漫,使得影像就不及于希式惊诧对对象的入侵和改造,而最终回归到家庭愿景的美好表达之间,说到底,潜意识的翻动不足,这种柔软并不能被认为是关怀的体现,而是保守求稳的庸常所限。
脏脏豆
優雅的服飾,音樂和情感。現在看來也許稍顯乏味,但有幾處細膩的情感的滋生和流淌,像山茶花一樣綻放著。
子夜无人
女主的核心症结不在于爱情的受阻而是母女关系带来的束缚,放在同年大多数的好莱坞才子佳人电影里算是耳目一新。贝蒂的妆造变化和人物不同阶段的经历遭遇、心理起伏非常相称,她要么麻木不仁、要么沦落陷阱,似乎“阁楼上的疯女人”,始终有一个位置在等待她的落座。
漩涡之外
家庭以爱的名义打压女主,造成她被捆绑的人生,母亲即为最大的控制源(严重怀疑母亲是在这种言行中获得残忍的潜在快感)。女主遇到开明医生,自我意识茁壮成长,挣脱家庭绳索,获取新生。之后有两个方面表达精彩,而且不落窠臼:一是女主的情感觉醒和自强选择。她清醒剖析自己的情感状态,不屈从于世俗观念和爱情假象,在恢复自信之后勇于放弃求婚者。二是女主主动传递爱与善,以关爱帮助蒂娜来实现女性精神独立的延续和自我价值,她与蒂娜之父的关系形成一种超越普通男女之情的博大互谅与深入理解,这不仅仅是自闭自卑抑郁病症的治愈,而是在坚强勇毅的路上走得更远,扬帆起航。三星半。
阿斯巴-甜
原来专制父母并非东亚独有,全世界都普遍存在。前半段有些走马观花但后半段十分精彩
一颗大柠檬
[3-]在我看来近乎是粗暴地将夏洛特的人生分割成了三个阶段,「寓所之内」、「海上之旅」、「归来」,正好也对应着电影的三个段落,每一段都言之有物,看上去夏洛特似乎获得了某种解放,可是这些解放又依托于什么呢?是一位名为"卡米尔"的麦格芬,她不需要存在,她只需要借尸还魂,而夏洛特就是她借尸还魂的「活尸」。或许在当时的语境里,这已经是一部上乘的女性主义电影了,夏洛特没有沉溺爱情,没有陷入任何罗曼蒂克的陷阱,可是有没有人看到,让她获得自我的不过是披着温柔绅士外衣的「已婚丧偶」,让她继续前进的不过也只是一个不需要借助子宫降生的「婴儿」,也就是那位绅士的女儿。所以这一切充其量不过是局限于时代的男导演的意淫而已。
4 ) Confidence
不自信感受不到爱的Charlotte是家里的late child,母亲控制她的穿着,决定看什么书…因为女主经济来源是家里所以必须得听她的。女主在为了治疗心理问题而外出的航行中遇到了白月光Jeremiah Duveany Durrance。他给她买香水和她度了许多时光,让她觉得原来自己也可以被珍视。但因为他有家庭,他们不能在一起。回到家、焕然一新的Charlotte开始反抗母权。后来又误打误撞和Jeremiah的女儿成为了好友(女主看到她想起年轻的自己)。导演非常坏地让小女孩Tina对charlotte充满敌意以为又是乔装的护士“不是早知道我名字了吗”,以至于Tina和父亲打电话了我才知道她是Jerry的儿的女儿。还以为是单纯的女主救赎其他孩子咧。
-I'm ugly, and nobody likes me.
- whoever wants that kind of prettines? There's something else you can have if you earn it, a kind of beauty. Something that's nothing to do with your face. A light that shines from inside because you’re nice.
-You want people to like you,you’ve got to like people.
-Because somebody was good to me once when i needed somebody.
5 ) 换一个方式
22'
"Untold want, by life and land
Ne'er granted
Now, voyager, sail thou forth
To seek and find"
所以这是关于找寻与得到的旅程.
finally
Oh, Jerry, don't let's ask
for the moon.
We have the stars.
并不是在一起,那才叫爱情.
配乐美,女主角旅行那段很有浪漫气息,Paul Henreid点烟的著名镜头确实帅气又绅士,称赞这镜头sexy的一点也没夸张;不过这故事真不算纯粹的爱情片,题材更切近女性成长、家庭伦理题材。剧情有老套的地方,可演得好拍得美看着就是舒服。BD演技确实强大!
是个讲女性解脱家庭桎梏的故事,但有浪漫爱情的元素所以更可口了。戴维斯前后的扮相差异极大,演技真好。保罗亨利德那个点烟镜头呀,实在是太帅了,先点两支,吸一口,再把一支交给戴维斯,两个人再吸一口。看得我浑身都酥了。难怪导演让他点了三次,嗬,要是我可不得让他点上俩小时😍
这部的诡异之处在于,名为女性电影,剧本里全是男权色彩。夏洛特的成长,看外在,是从众人眼中的呆板老姑娘变为追求者甚多的美丽淑女;看内在,是在一段与已婚男人的爱情中找到了自我、在帮助心上人女儿的过程中获得人格升华。她的人生价值与男性的认可紧紧绑定,内心的充盈总要通过与恋人有关的事件来实现。这其中又涉及到旧好莱坞剧本的另一套路——如果女性闯入者不是恶毒反派,那么在人物设定上,一定要把婚姻的悲剧归咎于“完美男主”的原配,以合理化男主的行为、无形中强化女性因爱情而产生的对抗。也不知道片中的小女孩,如果知道自己最感激的恩人是父亲的情妇,会作何感想。
贝蒂技高一筹啊。戴上眼镜是老姑娘摘了就是贵妇人。居然有亲娘希望自己女儿是丑的胖的精神抑郁的没人要的。一句话就能心梗说白了是活该。不是麻雀变凤凰而是女性独立自信的转型篇。虽然最后养女的故事有点扯。男主男配居然都是卡萨布兰卡里的那个黄金年代啊。点两根烟的动作真经典。
Gladys Cooper诠释了最让我厌恶的母亲角色——独裁式的家庭教育 ,冷酷甚至刻薄,苦逼了我的Bette. 踏上邮轮之旅是最正确和最错误的决定,Charlotte 因此短暂脱离原生家庭束缚大胆做自己唤起久违春光,也因此经历了一场难以有完美结局的爱恋.but who cares,that's enough...
字幕太糟糕了……待校= =
不要总是向月亮祈祷,我们还有星星...Bette这次演了个很nice的人...
舒缓优雅的配乐,衬托着这个思苦的爱情故事,不求朝朝暮暮,只愿在你远航归来时停靠脚步,一起仰望属于我们的星星。节奏略有拖沓,有些台词很美,还有最后Paul Henreid点烟的那一幕,戴维斯的角色很是动人~
We shall be gay. Don't let's ask for moon, we have the stars. 其实超级扯。这烟抽的。戴维斯明星气质太足。
Bette带着帽子走下船的画面太美了,后知后觉的说不知道卡梅隆从这个镜头找到了《泰坦尼克号》的灵感。从前的人比我们看得清也拎得清太多,早就知道了爱情和婚姻从来都不可能混为一谈。Don't let's ask for the moon, we have the stars.
这是一部有点奇怪的老电影:都说了我们还有星辰,为啥还不在一起?四十年代的心理学长什么样。眉型决定了一个女人外貌的一切…
戴维斯扮演的最柔弱的角色,属于中年人的爱情故事,平淡又美好,影片中出现了诸多极富创造性的镜头语言,利用书页的翻动进行倒叙,长镜头下的时空转换等等,题材也是对之后好莱坞浪漫主义作品影响颇大,剧情也精巧地设置了多个对比,当然最经典的还是那个结尾,点燃两支香烟和那句经典对白
那个年代的电影太好看了,男才女貌,服装、发型都非常优雅。
研究标记,翻出来看。有些感伤苍凉的底色,却不让人难过。伤感却有些力量的电影。艺术的光晕大抵在,处理这种命题的时候,还可以这样优雅,甚至有些甜。设定种种戏剧性,给一个大团圆式结局。这终究是女性视角还是男性视角,难以判断。影片多次提到爱,觉得有稍许令人感到哑然失笑。你还相信爱情吗,不相信。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温柔的贝蒂伊娃格林绝对向贝蒂偷师不少,整部电影里贝蒂的表情常在瞬间击中我的记忆居然输给了葛利亚嘉逊,评委(可能)一念之差造就了奥斯卡感言时限
想着练习一下听力居然就看完了,虽然是一个“和我爸爸谈恋爱的姑娘成了我最喜欢的人”的狗血故事,居然还挺喜欢的,还有点正能量,有点精神分析,有点女权。。好多经典爱情片都发生在船上啊。
常常演霸气强势女人的贝蒂戴维斯演了先是被母亲PUA半生的老姑娘,除了好心的嫂子,连小侄女都欺负她;后来终于战胜了PUA自己的母亲,然后又对意中人女儿展现温柔母亲的形象,性格变化循序渐进,有理有据,演技之精湛,令人佩服!两种形象的转变,也带来了这片的一大亮点,那就是女主前后着装的变化,前后之反差,既反映了人物性格的变化,同时也展现了服装师业务能力的强大!男女主角的定情物山茶花。然后,最出名的场景就是男主一次点两支烟,然后分给女主一支,太美好了,以至于这个桥段重复了三次!还有就是结尾的时候,女主说别向月亮祈祷,我们还有星星,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韵悠长!这就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一个不能开花结果的婚外恋,都拍得这么克制,发乎情止于礼,似乎也得感谢海斯法典了!
“杰瑞,不要让我们祈求月亮,我们拥有星星”——一对有着各自不幸家庭男女的苦恋故事。可惜很多情节老套,加上对男方家庭困境与苦闷刻画不足,只值三星。Orry-Kelly为Bette Davis在剧中设计的闪亮华服,参与了她由压抑老处女到魅力四射的熟女身份转变的叙事,一直以来都被作为经典案例分析。
勉强及格。不知是不是最早的“丑女大翻身”电影,但本片的创作态度总的来说挺严肃的,被母亲管教过严的老处女戴维斯接受心理医生帮助,实际半小时片长后就变了身,至于她在医生那里都经历了什么并未搬演,剧情的重点放在她独自旅行时打开自我结识有妇之夫、回归家庭确认母女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帮助男主家里和自己类似的女儿这样一条体认自我、反哺他人的线上,突出了独立女性的社会意义——尽管只是帮助了恋人的女儿。导演手段平平无奇,但剧本对母女二人的争执、男女主相遇时互相吸引又互相试探的态度,呈现的细腻老道,贝蒂·戴维斯的演技尤其好,她被困家中偷偷吸烟的反叛,变装后还能让你感到她用拒绝来掩饰自己笨拙和不自信的昔日老处女的影子。
这部片里还真有些很不错的台词,不过剧情还是有点牵强,贝蒂.戴维斯这一次的演出就演技来说还比较的喜欢,演她母亲的女演员也演的很棒啊,两个人都获得了奥斯卡的提名。迈克尔.哈内克导演的影片《钢琴教师》中的母女关系像是复制了此片。PS《钢琴教师》这部小说的作者难道也看过这部电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