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02
中国早期一部优秀默片
也是联华电影公司继《古都春梦》《野草闲花》之后“国片复兴”运动的又一力作
取材和情节建构上具有好莱坞商业电影风格,讲述一个富家子与贫家女相恋而又受碍与门第观念不得相爱相守的老套爱情悲剧故事
题材上相对大胆,主题开明
艺术表现手法别具特色和新意
相对于明星公司旧派的艺术表现风格,
该片具有明显的新派特色
导演卜万苍在片中对于各种镜头语言 构图 转场都做了较为静心的安排
使整个影片在镜像上较之传统影片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善于表现乡村生活,以乡村为背景
是一部纯粹中国色彩的影片
镜像手法最为突出
借鉴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向表达手法,对桃花,桃树,桃林加以渲染与表现
非常自然地将桃花与少女琳姑的命运紧密映照,使得影片具有了穿越镜像的诗意与美丽。
大量实景镜头运用突出特色
将自然风光与人物朴实纯真的性格交相辉映,具有一股传神的诗意内涵
影片最后 最后一分钟营救
平行蒙太奇使用显得恰到好处
一边是病床上殷殷期盼的琳姑
一边是想见小路上拼命奔跑的少爷
此处拍摄是好莱坞商业剧情片惯用手法
与中国家庭情感伦理题材相结合的良好案例
字幕 克服早期默片字幕冗长过多的弊病
无论是故事 人物 叙述方式 字幕风格以及影像风格,造型风格都比较传统,具有真实的民国风味
逛庙会情节 具有情节建构的戏剧性铺垫性
在视觉观感上展示地道的民国小镇风味和风俗人情,具有很好的视像性和奇观性特点,更具电影化特色
2 ) 《桃花泣血记》:恋爱不易
《桃花泣血记》:恋爱不易
这部影片是卜万苍在联华的第二部作品,也是金焰和阮玲玉继《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之后的第三次合作。
影片的基调是爱情,包含着对阶级矛盾、贫富平等、恋爱自由的讨论,通过讲述一个城里少爷和乡下姑娘深爱而不能在一起的故事,展现了一出引人入胜同样引人思考的悲剧。如果你不想想得太多,想得太远的话,这部电影其实就告诉我们一件事情,那就是恋爱不易,珍惜现在的自由恋爱机会。
对这部影片,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阮玲玉的演技,《中国电影史》(李少白版)的描述是这样的:“阮玲玉的表演生动自然,她的村姑扮相可以乱真,与乡村的大自然环境交相辉映,很是悦人耳目。”有人说阮玲玉的某些表情和动作有点过于夸张了,对此我不敢苟同。首先电影是默片,情节的表达往往需要夸张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表情来展现;其次,相比之下,你是更喜欢现在小鲜肉的面瘫表演还是表情更丰富的演绎呢?答案不言而喻。像阮玲玉这样又美又有演技的女演员,甚得我心啊!
另一印象深刻的地方是,琳姑之父陆起,被金母辞去工作后,面对来犯的劫牛贼,仍然想要前去帮忙,琳姑劝言,已经不关咱们的事了。陆起说道:“宁可别人负了我们,我们不可负人。”我总是对这样一些关于为人处世、思想觉悟的部分感到欢喜,我认为这也是电影的教育意义所在。
电影之外,这部影片不拖沓,剧情设计跌宕紧张,又是符合当时群众口味的悲剧风格(虽然最后勉强来了个团圆设计),自然而然,这部影片会有不错的成绩。据记载,这部影片的观众在联华的所有影片观众人数中占据第一的宝座。
3 ) 底层女人的悲剧
国际电影节看了桃花泣血记。黑白默片,坐前面的老爷叔说倒贴他钱他都不看,过了一会儿就走了…天,牛嚼牡丹。
最开始看到琼妹的妈妈,我已经开始心里写小作文,布衣荆钗,不掩国色。阮玲玉一出来,我真的直接惊得张大嘴巴,美得震撼人心。笑起来嘴和下巴像唐艺昕,很甜。一双很花的笑眼,但是眉毛又是似蹙非蹙拢烟眉(其实有点倒八字)所以似笑似哭,似甜似苦。苦情、忧愁、古典和甜美、灿烂、纯洁都融合在一个人身上,震撼人心。
再说情节,其实很现实主义,我相信晚清民国会有很多这样的爱情故事。中国版苔丝,雷雨前传,但比之还是更圆满些,好歹男主真心爱他,似乎也尽力反抗了(虽然没什么用,还是很没责任担当的,为了和人家圆房什么都编,把琼妹害死了)。最后死时俺哭了,这其实是一个穷人女性的悲剧。想到鲁迅那句,不认同人们为了追求爱这一种东西,就把其他因果都忘了(大概意思)。就是一种比较理智能够保全自己的爱情观。而琼妹为了爱情献出了自己的人生和生命,她自己也不知道竟要付出这样的代价。
桃花如果不死,故事其实会难以为继,或者走向没有美感的局面。因为她不死,少爷也没发和她结婚。要么她上门要说法被拒绝,要么少爷决定私奔,但他没有生存能力,所以最后免不了要向家庭低头。受伤害的只会是女人。少爷从她身上获得了美 纯洁和爱情,却造成了琼妹人生的悲剧。所以那个时代,苦出身而有姿色的人,命运的底色就是悲惨的。她没有能力认知危险,所以女人一定要读书。
还有琼妹母亲在她爱情危机之时病死这个情节似乎也是文学中常出现的?不被祝福的爱情导致母亲的死亡…浮士德里的格雷琴也是这样?
还有民国的衣服好好看,宽松的衣服和裤子充满了美女的心机,上衣有旗袍扣而且收腰。下裤露出脚踝最细那节,还加了白袜子强调一下,并穿浅口鞋拉长腿。旗袍花色比现在的旗袍好看很多!而且开叉从小腿这里开,加浅口高跟非常美丽。
再另题一点,阮玲玉非常有那种少女情态,动作神情像一只刚出笼的小鸟。脆弱、敏感,但笑容极端甜美,甜美中笼罩着命运不祥的迷雾。
4 ) 我邪惡地歡樂了一把……
不正經地補充。
剛才看到有人說金焰有點像小瀋陽,原來不止我一個人這麼覺得啊,瞬間就笑噴了好不好!
還有就是想起那個西洋鏡里出現的裸體女人,阮的表情又把我逗樂了,哈哈哈。
順便毫不相關地提一下三十年代的聲片,真是廣東口音與京味兒橫陳,上海腔與蘇北調齊飛啊啦啦啦!
5 ) 评《桃花泣血记》
《桃花泣血记》是卜万苍1931年在联华导演的第二部作品,本片由金焰(饰金德恩)、阮玲玉(饰琳姑)、李时苑(饰金母)、王桂林(饰琳姑之父陆起)、周丽丽(饰琳姑之母)、韩兰根(饰瘦仆)、刘继群(饰胖仆)、黎艳殊(饰周娟娟)、周筠贞(饰周母)主演,讲述琳姑与金德恩因包办婚姻与门户观念所导致的天人永隔的悲剧,本片由卜万苍亲自担任编剧,很能体现他个人所持有的思想、价值观及电影的风格。据笔者总结,为以下四点:
一、继承明星时期其导演的鸳鸯蝴蝶派电影的特性,使其作品通俗易懂。我们知道鸳鸯蝴蝶派小说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即章回体的形式和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根据刘扬体在《“鸳鸯蝴蝶派”的主要特征》一文中总结的内容,《桃花泣血记》在很多项内容上都有其特征,归结如下:(一)其取材偏重于都市社会中的某些病态现象。《桃花泣血记》中关于一个城市富家少爷和乡下贫家女相爱并最终因门不当户不对、城乡有别而遭遇家长反对而天人永隔的爱情悲剧,很好的勾勒了一个时代与社会的悲剧。(二)采用章回体的结构方式,按照人物出场先后和事件发展的时空顺序来叙述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桃花泣血记》中按照一个牛场遭遇窃牛贼、琳姑出生——琳姑见桃花停止哭泣——琳姑与德恩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琳姑与德恩桃林定情——琳姑进城——琳姑与德恩感情被识破后德恩“金屋藏娇”——陆起进城、琳姑与德恩的婚外同居被识破——琳姑在乡下忍受思念和贫困的双重折磨而金德恩面临母亲的禁足与阴谋(如美人计及以死相逼)——琳姑床榻病重与德恩冲破家庭牢监奔赴琳姑床榻——琳姑墓前金母与陆起冰释前嫌、德恩坟前盟誓。影片按照一个人物出场先后与事件发展的时空顺序叙述这曲爱情悲剧。影片中有两个难得的心理描写,运用了闪回,一是琳姑在家里院子桃树下纺线,她时而喜悦时而蹙眉心焦,镜头闪回到德恩向她表白一幕,德恩手扶篱笆,琳姑在他身后,脚步不安,揪着衣角,说“我是一个乡下人,怎么配得上你呢”;二是琳姑为了父亲和孩子忍着心中的悲苦奔向老色徒刘裕泰的家中,经过桃林,她手折一束桃花,灼灼其华的桃花让她回想起幼年时妈妈告诉她那番“这株桃花和你很有关系,你将来做人做得好,它开的花必定鲜艳,倘是不学好,那么……”话时的情景,滂沱泪水伴着被她揪扯下来的桃花瓣,打消了去卖身的决定。这两个心理描写的闪回是在叙事线之外的了。(三)思想主题浅显明了及其包含的一定程度的民主意识。在《桃花泣血记》中,明星时期对对待爱情坚贞女子的赞扬仍是一大主题,琳姑自不必说,即使在父亲病重、女儿因饥饿哭闹这种物质条件极其艰难恶劣时,看到灼灼其华的桃花,想到母亲从小告诉她的那番话,即刻就让她含泪放弃了卖身这件下贱事,其“贫贱不能移”的气节是导演卜万苍想要传达给银幕前的观众的。即使作为片中“反派”的金母,导演卜万苍也是饱含同情的,金母第一次来到乡下的叠翠山庄,关于她的说明是“金太太最爱她的儿子了,可惜她的爱法太不合时代了”,在反对德恩去找琳姑时,她强调 “你的父亲早就去世了,可怜我将你抚养大了,难道你一句话都不听从我吗”,这里面包含金母是一个为丈夫守寡、养育儿子、疼爱儿子的贞洁烈妇的信息。在反对琳姑与德恩婚事的原因中,固然门当户对之见拘囿了她的眼界,直接酿成了这桩悲剧,但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她作为一个受封建道德影响的女子,“男女之大妨”,未有婚约就搂搂抱抱是不合孔孟之礼的,这也是为什么当金母看到搂抱的德恩和琳姑时如此气愤难平的原因,在她的观念中,先恋爱后结婚是不合理的,这也导致在她的观念里,琳姑等同于贱货,是一个攀亲、不择手段与不懂礼的女子。在金母的身上,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深受伦理道德影响的母亲,对婚姻坚贞是其最大的特点,这也成为她与陆家冰释前嫌的一个原因(当然德恩的坚决也是一重大原因)—当琳姑为爱死去的时候,琳姑身上对爱情的坚贞让她找到了共鸣。同时,《桃花泣血记》增加了新的民主意识,影片包含着对自由恋爱的呼唤与对包办婚姻的鞭挞;对恋爱应不分贫富的提倡与婚姻分门户、阶级之见的驳斥。“纯以中国人的理性写成中国式的悲剧,这就是桃花泣血记最值得我们赞美的一点,乡女和富男恋爱、在我国宗法社会的压力之下,只能产生不幸的收场,然而恋爱是否有阶级性的,门户之见能否束缚青年男女的热情,这在《桃花泣血记》中,就可以找得一个答案” (四)语言通俗,浅显易懂,初期使用四六骈文。在《桃花泣血记》中,很多处的说明正有这一特点,如影片开头的那段说明,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桃花开苞待放之际,正是琳姑情窦初开之时;昔日花红叶绿,今日枝折根枯。这些句子都有押韵之感,读来朗朗上口。
这些方面是跟明星时期导演的电影一脉相承的地方,《桃花泣血记》中所具备的鸳鸯蝴蝶派气质,赢得了小市民的欢迎,让这部电影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这部电影的观众在联华的所有影片观众人数上占据第一的宝座,联华影片观众人数统计表如下 :
联华影片 影片观众人数
桃花泣血记 二四八八五0
一剪梅 二三九二五0
吕三娘 七五0七0
玉堂春 一九八五四0
银汉双星 一二五0三八
北平大观 八一六九0
自由魂 一九0一二二
心痛 一四八三八六
失足恨 一六七二八八
野玫瑰 一七四六二八
铁丹兰心 一二五一四二
海外鸿魂 一一六三三二
共赴国难 四九五二0
恋爱与义务 二三七 五0四
续故都春梦 二三0一一四
恒娘 一九八一三六
故都春梦 二一四 七六八
爱欲之争 一三九八0二
野草闲花 一三九一0四
海上阎王 一五二二八二
二、影片在继承鸳鸯蝴蝶派的一些特征的同时,同时有了新的特点。即在强调女子应该坚贞自爱的传统美德的同时,加入了新的民主意识,即男女应该享有自由恋爱,这种恋爱不分贫富、不分城乡,不应该受到父母门户之见的包办婚姻的影响。琳姑在面对德恩真情实意的表白时,她有两句话,一是“我是一个乡下人,怎么配得上你呢”“你是我的少主人,我怎能与你常谈话呢”在这两句话中,琳姑的敏感与聪慧让她意识到城乡身份的差异与阶级贫富的差距是两个人恋爱的两大阻力。谈到城乡身份差异所导致的障碍,体现在当德恩与琳姑在花园幽会时,周娟娟的女伴看到后就说“德恩真没有人格,和乡下女子做这种丑态”,周娟娟向金母报告时,她说:“德恩和那乡下女子在花园里搂抱着,太失体统了”。在城里人对琳姑的评价中,反复强调琳姑是一个乡下女子,在这里,城乡身份的差异在于,正如小时候德恩与乡下孩子玩泥巴,面对满脸泥巴的德恩,金母说:“我明天就带你回去,不然就变成野孩子了”,这意思就是,如果呆在乡下,你是乡下人,你就是个野孩子。琳姑作为乡下女子,这意味着她不懂礼数,才会跟男人作出这种丑态,这样就成为城里人瞧不起她的一个原因,因此金母在看到德恩琳姑搂抱的这一幕后,她气愤地说“即刻将这下流女子赶出去”。在贫富与阶级而造成的婚姻阻扰方面,则体现在金母的包办婚姻与对德恩、琳姑婚姻的反对上,当金德恩告诉母亲“母亲,我爱琳姑,我要和她结婚”,金母就说,这是攀亲,“你简直说梦话,我们这种人家来娶你的女儿” “你女儿的事,我们给几个钱就行了” “不要钱是你活该,连牛场也不要你管了” “好儿子,我们这种门户,何能同穷人家配亲”,在她的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根深蒂固的门户观念,当德恩用“爱情分什么贫富”来回她时,她用金父与母子的温情来试图控制德恩,她含着眼泪对德恩说,“你的父亲早就去世了,可怜我将你抚养大了,难道你一句话都不听从我吗”,并用封建家长残暴的方式,禁了德恩的足,并试图用美人计、以死相逼等计谋打消德恩见琳姑的心。
影片最后,琳姑用她的死换来了金母与陆家的冰释前嫌,用她坚贞的爱情观赢得了金母的尊重,更永远地活在了德恩的心里。金母对二人感情的认同固然是为了满足小市民阶层对大团圆结局的愿望,过于浪漫虚无与不切实际,这是导演与那个时代协商后所达成的一种结果,但关于民主意识的宣扬,还是能有其积极与进步的意义的。在琳姑的墓前,金母为陆起拭泪,德恩发出“琳姑,你既已殉情,我也守义,今生我们不能相见了,我将我的爱埋在你的坟里,常伴着你,等待来生吧”的盟誓。但作为观众,我们知道这是一起可以避免的爱情悲剧,只要当初,金母不以城乡身份差异、门户之见横加阻扰,琳姑与德恩本可以双宿双飞、不必天人永隔的,因此,在琳姑床榻,面对陆起对他的指责,他说道:“琳妹,我害了你,我应该死,但我死了,我们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我要奋斗,为我们的孩子谋福利”,这种为孩子去奋斗的信念,是否也能打在未酿成悲剧的持有门户之见、贫富有别的封建家长的心中呢!
三、卜万苍在明星时期,《未婚妻》中对“新大陆”与“新大陆”的女子都予以贬斥,在这部电影中着重描写田园之乐及田园人的淳朴,讴歌田园,而对城里人及城里文明予以了贬斥。田园与城里是被导演对立起来的。这不仅体现在德恩与琳姑的爱情上,如德恩对琳姑与城里女孩子的评价是:这是多么纯洁的美啊!在城中哪里找得出来;城中女子是脂粉的美,这才是纯洁的美。也体现在其它的一些细节中,如乡下小孩子在田里玩泥巴,乡下小孩子就起了欺负德恩的心思,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说:““让我们乡下人也来欺欺城里人”,在这里,德恩被定义为城里人,而不是少爷、富家公子之类的。当陆起在城中与女儿琳姑相见时,刚开始陆父是很喜悦的,当看到琳姑的那身华丽旗袍与所饰配的奢华耳环,他立刻转喜为怒,说:“我不愿意我的女儿有这种贱样,快去换回原来的衣服”,在陆起眼里,城里的打扮与绫罗绸缎等同于奢靡堕落,只有田园的衣服与生活才是最美的。
田园之乐,一在于它的风景秀丽以及给人提供的人的天性的发挥;二在于田园人的淳朴善良。在关于田园这片土地的描述上,影片开头是一个关于牛场的大全景,很美丽;陆起妻背着其女在锄草,一个大全景描绘了风吹树叶婆娑的美丽之姿;陆起用牛车接母女回去,牛拉一家回去,一段大全景镜头展示了美丽宁静的田园风光;等等,在影片中,有关大全景展示的美丽田园风光俯拾即是。在描写田园给人提供的人的天性的发挥上,小孩子在天地里愉快地打泥巴仗;陆起用牛车接琳姑母女回家,一家人简单而又幸福;其实最重要的在于,田园给琳姑与德恩提供了一个男女互相吸引并恋爱的环境,琳姑与德恩在桃林定情,在逛庙会、在大自然里过高兴地拍照的二人世界时都不曾被打断,即德恩与琳姑的恋爱享有一个被人认可的公共空间,这是田园提供的。而在城里呢!即使是“绿荫深处,常有一对不调合的情人出现”,这个隐蔽的场所仍不能给二人提供一个自由隐私的恋爱环境,被周娟娟等女子发现,而且在城里,二人的关系不再是定义为淳朴简单,被认可的,而是被称为“不调合的情人”,因为城里的一套礼数把人天性中的“发乎情止于礼”的亲密给扼杀了。还有德恩与琳姑在城里并不能享有一个被社会认可的公共空间,他们二人的世界被拘囿在德恩的“金屋”里。
田园里的人很淳朴,其中以陆起为典型,擒了窃牛贼活张飞,但在同伴一句“饶了这些狗贼吧”,就放了他们;陆起帮金家做事时,“我在这里一天狗贼休想作怪”,尽职尽责,在面对金主金母时,也是很恭敬的,“太太好福气,麦租又有十成希望”,在金母第二次返回城里时,送鱼送肉,即使金母因私情而把陆起辞歇了,陆起当时还生气地说:“你这老不讲理的东西,谁愿意吃你的饭”,但窃牛贼再次来时,他对劝阻他的琳姑说:“好孩子,我们宁可人家负我们,决不使我们负人家”,为此被窃牛贼伤了眼睛,两只眼睛都失了明。陆起与金母的关系,与《渔光曲》中琼英父与张百万的关系很类似,后者对前者存在盘剥关系,但后者并不是激进的反抗者。金母只具有封建性,并不像《母性之光》中的黄晓山、林寄梅,资本主义的盘剥性与阶级对抗性很强。
四、影片已经注意加入幽默诙谐因素。如小孩子在田里打泥巴仗时各小孩满脸泥巴的脸部特写的来回交叉剪辑,很具有喜感。在这部电影中,韩兰根扮演的廋仆与刘继群扮演的胖仆起到了幽默诙谐的作用,特别是韩兰根在德恩与金母激烈对峙时,他的挤眉弄眼很具喜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韩兰根与卜万苍的第一次合作,韩兰根刘继群和殷秀岑以后成为卜万苍电影中重要的“谐星”,这跟卜万苍有关电影的主张是很契合的,他认为“一张优秀的片子,他应该有轻快的调子,导演者运用纯熟的技巧,在不沉闷的空气下,灌输正确的和严肃的意识,务使观念能愉快的接受下来” 。
影片中,这些特点是有一种含糊性的,如田园有陆起这样淳朴之人,但也有琳姑之房东与老色徒刘裕泰这样的人,在这点上,田园之美似乎又被颠覆。其次,影片中重要的含糊性在于,对于这种由门户之见与包办婚姻导致的悲剧,编导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是温和保守的,总在期待金母的良心发现(或《渔家女》中张国瑛的成全),正如前文所说,这是浪漫虚无与不切实际的,但这也是由那个时代的观众趣味所决定的,一方面那个时代让他们看到了民主思想及其所带给人的幸福与自由,同时,面对新事物,观众又是具有保守性的,这就造成了一种协商后的共存状态。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出品于1931年,距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的出现还有2年。最后,影片最大的含混性在于,城市相比于乡村,应该是一个男女关系更自由的地方,而乡下应是一个保守封闭的地方,男女过于亲密肯定会招致闲话,即城市应该是为男女恋爱提供了一个被认可的公共空间,而乡村则是一个仍遵循“男女之大妨”礼制的地方,“因为其他的公共场所,从剧场到医院,从沙龙到学校,皆可为‘自由’恋爱的地点” 所以沈从文试图沿着南京路走进一座陌生城市时,“遭遇的都市‘新式女性’,每个人都有点姨太太或窑姐儿神气” ,这也是卜万苍《未婚妻》中对“新大陆”排斥的原因所在,他和沈从文一样,对“新大陆”,显然包含着一种先验性的“‘新大陆’印象”,亦带有一个高傲的“乡下人”在遭遇都市“新式女人”时,藉以自雄、自强的故作豪气。 但编导卜万苍如此颠倒是非的安排及违背之前作品的一贯意图正是因为导演对城市现代化认识的偏见与不足造成的,这里很值得一提的是琳姑与德恩逛庙会时的情景,在庙会上,有传统农本社会固有的耍猴及算命等传统项目,但也有西洋来舶来品,即通过一个小匣子看影戏,刚开始画面是京剧,接着画面一转是西洋裸女画面,琳姑看到这一幕时“不忍卒读”,这是影片中唯一展示的具有时代痕迹的一处戏了。影片中这种含混性在《渔家女》中得到解决,编导卜万苍就加入了周围邻人对琼英与时俊交往的不屑与讥讽。
总之,在《桃花泣血记》这一影片文本中,我们看到卜万苍既想继承明星时期鸳鸯蝴蝶派电影的特点,同时又与时俱进,加入提倡自由恋爱的民主意识。但这二者之间在存同的同时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对这两者的处理上,影片的结局是协商的、影片的文本具有含混性,这固然有编导卜万苍自身认识上拘囿的原因,但更有着时代的深刻原因。
6 ) 跨越阶级的美好爱情
【4星】
1、“阶级观念不发生效力的天真时期。”
2、女主的偏头杀有点做作🤢了吧,,都快贴肩膀了
3、男主德恩,女主和桃花有关。讲了女主从出生到和德恩恋爱,再到后面的悲剧的故事
4、“我忘了告诉你,母亲已经允许我们的亲事了”。德恩暴露了他地主阶级的内涵,为了上女主直接骗女主(琳姑)。
5、女主选角不好,太漂亮了,太妖娆了,太媚了,太妖了,黑白默片都挡不住……那咧开嘴笑的巨大夸张表情真尴尬
6、女主妈妈病没多久死了,女主爸爸会武功能一打多,但是后面第2次和偷马贼干架的时候被打瞎了双眼,出门一个子儿都没借到。女主生下来一个孩子,和她同岁的桃花树被锄了。
7、“难道你眼睁睁的看着你的父亲和小孩子病死吗?”小孩子真是父母的软肋,所以没能力别生,生下来真遭罪
8、“花瓣泪珠一点一点地落在琳姑的墓前”……琳姑死了,她母亲死了,她爹没死
9、金陵琳姑之墓。在南京的故事?
10、最后还好,没有虐恋。男主还是没有辜负女主。男主有点恋爱脑有没有?
同样是一个低阶级和高阶级之间的禁忌之恋,但是采取了一种对青年文化、五四文化、新文化的认同,不是站在权力、利益和贵胄的一方,而是站在贫穷的、落后的、乡村的一方,同时,在五四一代成长起来的演员、导演、制片团队的心理结构或潜意识中,也可以看到,他们不同于西方同时期导演,对于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以及城市的问题:污染、礼仪、混乱,仍然缺乏一种现代主义美学的理解。因此,在郑君里、卜万仓等导演的镜头下,城市往往意味着堕落,而乡村则是挽歌式的,朴素、自然、诚恳的。影片描写的低下阶层仆人/佃户跟地主、公子哥的恋爱,一方面是乡村与城市结构的复刻,一方面是自然与堕落之间的二元思想系统,其实也是阮玲玉本身经历的缩影。
画着浓妆的金焰和阮玲玉演了一对苦命鸳鸯,这时的阮似乎还未懂得神女里那种较为内敛的演戏方式,脸上尽是夸张表情。影片不愧是在三十年代,非法同居,未婚先孕,最后结局倒也有卜万苍想达到的嘲讽和警示。
第一次在影院看无配乐的默片,声音的无把听觉空间让渡给中央空调的风声呼呼呼呼,同时赋给观众保持安静和发出声响这两种矛盾的本分。观看真正的默片,观众始终在寻找声音并愈加重视,所以影院保持着前所未有的安静,却热烈回应有些笨拙的幽默感。起码我有被打回原形,觉得俗套剧情和夸张表演方式都无所谓,因为本来就该是这样。终于见到阮玲玉,也明白她的好了。
4.4 沒有愛情。我只看見了她自己一個人。
阮玲玉后半段“枝折花落”时的绝望劲头,要比前半段“人面桃花”时的扭捏作态要好,或许这也注定了她戏里戏外都只能演悲剧,有时候金焰都比她会卖萌。影片整体还是阶级观念扼杀美好爱情的套路,只是以桃花的荣枯作比兴,添了几分人文气息。“打泥仗”那段蒙太奇组接、花下约会时的俯拍摇移有亮点。
那时候的默片要采用极为夸张的方式表现相对内敛的故事情节。人物极度夸张的表情、肢体动作和化妆配上老电影胶片的严重跳帧,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或惊悚、或滑稽,有着浓浓的时代感。阮玲玉这名字好熟
首次纯默片体验,肃静到精神兴奋。同一时间既有阮玲玉在大荧幕演绎苦女,也有讲述阮玲玉一生的影片在放映,这也很奇妙。但上海人为了维系文明观影的自尊所发出的怒吼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ὢ・᷅ )
浅显明白的立意,中规中矩的叙事,新旧杂糅的理想主义。小孩脸上的两道黑眉囧死了。同样囧的还有金焰的那口大白牙,可惜了一张帅哥脸。要不是阮玲玉,这片没法看,虽然她也演得夸张做作,但我见犹怜啊。
全班同学倾情配音着看果然不闷啊
以桃喻人,花自凋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结尾蒙太奇用得好,实现时空延宕;灰姑娘遇上有情富家郎,终究又一出孔雀东南飞;阶级观有较明显的左翼倾向,也成为悲剧源头,大半个世纪过去,又改观多少?阮玲玉与金焰好一对银幕情侣,虽表演夸张,看起来真是赏心悦目。
门第观念,可以预料的悲剧。遗憾的是多少有些概念先行,以花喻人是全片妙处,阮玲玉的天真和楚楚可怜真是招人喜欢。过度表演是难免的,不过演母亲的李时苑从头到尾的摇头显然是帕金森或是原发性震颤.3星半
supervised by LO MING YAU~~WRITTEN and DIRECTED by RICHARD POU~~PRODUCTION MANAGER LAY MIN WEI~~
和神女一对比,发现演员果然是需要成长的……
精致完美的剧本,灵动自如的摄影,杰出感人的演出,不逊于《神女》的水平!英文名直白且恰当「桃花姑娘」,全片以花喻人,琳姑的一生,起于桃花枝、长于桃花畔,恋于桃花下,终于桃花林。阮玲玉在本片里的形象,恍惚有几分丽莲·吉许的影子,天真烂漫、情窦初开,而后又饱经苦难,也都出现照片之中。PS.这个实际有配乐版,油管上一搜就能找到94分钟版。
20210612 SIFF No.1 | 其实夸张表情很可爱啊。就是男主虽然靓仔但老让我想到百老汇时期专演小白脸的鲍嘉。另外完全默的默片还是第一次看,在影院里还适应了一会儿
金阮三度携手,从青梅竹马到后继有人,封建伦理与轮回观。既有湖光山色农田牧场,又有庙会西洋镜裸体画照相机,大全景阔气非凡。阮玲玉巧笑倩兮的农家女孩形象,琳姑垂死呼唤与德恩少爷奔跑绊倒的交叉剪辑,舞台妆太浓,韩兰根跑龙套
好像是第一次在大影厅看没有配乐的长默片。承接前天的阮玲玉。我终于能get阿阮的迷人。哪怕是默片自带的过度表情,还有Maggie说的那句“骚到骨子里”(她居然没有用hau这个字,是不是粤语里这两个字还是有subtle dif)。从头到尾我都不相信金焰动了情……但大抵不是他的错。韩兰根年轻时候已经是移动的表情包了!也是天赋异禀。#SIFF2021# @和平 以及我每次都离人民警察坐得好近……
富家子德恩和穷村姑琳姑青梅竹马,相爱却不能成婚,以至于玉女早逝,金童绝望,家人伤怀,观众落泪。虽是老套故事,却有其鲜明特色。故事有些人为痕迹,表演也不无稚拙之处,但那一份凄凉迷离的美感却能深深打动人心。片中桃花开谢似能泣血倾诉,与人物命运紧紧相连,成为重要的悲情象征。
影迷里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颤巍巍的排队,安静的坐下。这场人不多,整个影池安安静静地陪着老奶奶,跟她一起穿越时空,追忆那或许是在她年轻时心中最美的女神。@美琪SIFF2021
6。两年半前标的想看,看之前现存最早的想看电影,记得当时是想看下阮玲玉长什么样,虽然也一直没看过她的片,可已经没有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