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杀手悲歌

    剧情片其它1992

    主演:Carlos Gallardo  Peter Marquardt  Consuelo Gómez  Jaime de Hoyos  

    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猜你喜欢

     剧照

    杀手悲歌 剧照 NO.1杀手悲歌 剧照 NO.2杀手悲歌 剧照 NO.3杀手悲歌 剧照 NO.4杀手悲歌 剧照 NO.5杀手悲歌 剧照 NO.6杀手悲歌 剧照 NO.13杀手悲歌 剧照 NO.14杀手悲歌 剧照 NO.15杀手悲歌 剧照 NO.16杀手悲歌 剧照 NO.17杀手悲歌 剧照 NO.18杀手悲歌 剧照 NO.19杀手悲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3:04

    详细剧情

      这是导演的成名之作,罗伯特自掏腰包拍了这部低成本的黑色电影,结果一炮而红。影片讲述的是一名心狠手辣的罪犯成功越狱后,来到小镇伺机找他的仇家报仇,仇家的手下只知道那个罪犯将武器藏在吉他盒子里随身携带,而从来都没有见过他本人。一名流浪的吉他手(卡洛斯•加拉尔多 Carlos Gallardo 饰)凑巧这时来到小镇谋生,于是,莫名其妙的他就被卷入了一场不知所谓的追杀中。追杀的场面被导演演绎的笑料百出,黑色幽默表现的淋漓尽致。

     长篇影评

     1 ) 杀手幕后

      7000美元的拍摄效果,不亚于现在上千万美元的大片,罗德里格斯成了爱好电影拍摄的对象,特附上本片拍摄的导演幕后,供大家学习。
    罗伯特•罗德里格斯十分钟电影学校
      日期:2010-03-1 来源:电影世界 作者:R.罗德里格斯
      
      1991年12月,一个小伙子想卖掉自己的得意之作,不是剧本,不是学生习作,而是一部制作完备的大型电影。消息在好莱坞流传开来。影片名为《阿尔•玛利阿切》,有罗伯特•罗德里格斯执导。要是没有以下细节,影片没有任何超乎寻常之处。导演年仅23岁,耗资7000美元,拍摄人员只有一个——罗伯特自己。一个月后,三家好莱坞大公司争相高薪聘请,与他签订合同。他最终与哥伦比亚公司签约。在此之前默默无闻的小伙子开始与星级人物们在同一公司平起平坐。罗德里格斯8岁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这是一部8毫米的卡通片。11岁时,家中出现了一笔真正的财富:能与电视接通的克瓦扎尔牌摄像机,可以随心所欲拍摄方圆12英尺内的一切物品,还是有声的彩色图像。但是不能进行影片剪辑,罗德里格斯不得不从开始拍摄时就掌握剪辑技巧。稍晚一些,父亲又买了第二台摄像机。运用这两部摄像器材,“罗斯•胡里刚诺斯”公司(罗伯特•罗德里格斯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充当演员)就开始拍摄业余电影,多次在短片电影节上获奖。凭借这些电影(他的中学成绩总是很差),他进入了奥斯汀的得克萨斯大学电影系。顺便一句,他连中学都没能毕业。《阿尔•玛利阿切》成功后,成千上万的好莱坞片约源源不断,继续留在学校已毫无意义。
       他的同窗好友剧本完成以后,却苦于找不到电影制片人前来购买。罗德里格斯知道他们失败的原因:所有的剧本都要求上千万的投资,而他们的作者却名不见经传。他脑海里闪现出一个非常出色的念头:何不写点低投资的剧本,把它制作的尽量精美,然后卖到西班牙语电影市场——那里有一些专为拉美市场拍摄低成本电影的公司网络。然后,他就开始孤军奋战了。
      说真的,只花了7000美元摄制的电影卖到20000元,收入也算不错了。如果成功,还可以再接再厉,从发行商手中敲诈点拍摄经费。
       从《阿尔•玛利阿切》的拍摄、剪辑到出售,罗德里格斯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加工成一本畅销书,名为《不要摄制组的反抗分子》。虽然书中内容伤及不少电影权威——它的主要观点是:“不要呆在学校里学习,要出去拍电影。”——但它还是成了所有美国电影学校里的必读书籍。
      以下节选一章缩译。它叫——
      
       罗伯特•罗德里格斯的十分钟电影学校
      
      
      电影学院的同学朋友:
      
       你们想成为电影导演吗?成为导演的第一步就是,停止讲你想当导演。确实如此——你们四处宣扬,你们是导演,然而却没有真正的实际行动。要知道,我一闭上眼睛,就会感到,我在拍摄电影,这时,我已成为一名导演,其他一切都退居其次。所以,你们不要想,将成为一名导演。你们已经是导演了。快去为自己印一张名片。现在,我们讲一些拍摄电影所需的基本技术知识。一些知名导演说,一周内可掌握所有专业知识。太长了。你们所有人都可以只化十分钟学会它。
      了解下述内容,你们就可以制作自己的宏伟影片,不要摄制组,请相信,没有比你独自一人进入电影艺术天地更为美妙的了。这会吓坏很多人。那有什么呢?让他们吓坏吧。
      不,这确实很美妙——工作进展时,人们早已习惯相互指望的事,现在全由你一个人决断。人们会认识到,不需要他们,你们有独自完成一部优秀电影的能力。你们可以随心所欲按你们的意图制作。这就是我要传授给你所有制做要点的唯一原因。
       拍《阿尔•玛利切尔》前,我几乎一窍不通。制作此片,我的确收益很大,可能你们会比我收获更丰。我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拍摄电影的实践中得到的。现在,我把这些知识传授给你们,免费。
       第一课是:想说电影依赖什么都行,就是不依赖于你的钱夹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好莱坞都没有人这么告诉过你们。想想吧,任何一只猴子都会在拍电影时把自己搞得倾家荡产。关键是如何具有创造性地把自己搞穷。
      什么是电影?这是创造性努力。你们找到的解决问题的创造性途径越多,电影就越优秀。困难会不断出现都与资金无关。解决这类问题不需要任何创造性努力,只需金钱像潮水般滚滚而来。
      当你们没钱了,能指望的只有你们自己和解决问题的才干。有创见的方式是你们的基本武器。这是标新立异与平庸僵化之间的主要区别。成为导演最重要、最有用的东西——“拍摄电影的经验”,这和通常意义的“电影经验”是两码事。电影学校和好莱坞都把他们弄反了,好象你们很需要“电影经验”似的。说起来很简单:导演必须了解怎样从事电影生产。他应该在当助理和观察他人拍摄时获取这一经验。听着,这正是我们所不需要的那种经验!不需要知道,别人怎样拍电影,尤其是好莱坞,既然他们的十种方法中有九种是白费功夫毫无收获。不要学这种经验。
      从另一方面讲,“拍摄电影的经验”就是你们扛起租来的摄像机或其他摄像器材,然后借助剪辑,操作已摄制好的图像。是否使用两台摄像机、或是借用电脑剪辑、或者依靠你手边的任何东西,这一切统统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一点:你们会在制作自己的图像和故事中获取经验。不管作品有多幼稚和不成熟,这都无所谓。学习用剪辑手段掌握这一切。每个人至少有一打劣质电影。你越早摆脱它们,就越有好处。不要花大笔钱做这事。用上摄像机,不管你能拍多少,能拍多块,电视录像设备都能满足你的要求。如果你能在一周内完成摄制方案,这当然要比花钱用昂贵的16毫米胶片好。这些实践使你的经验和信心与日俱增,直到你实现梦想,开始制作一部真正的电影。如果这一切全由你独立完成,那就等于你将永远不必耗费时间去寻找那些能够帮助你的人。
       在有限的学校生涯中,我看到不具备这种经验的学生们在做什么。他们把所有应该获得的电影知识寄希望于老师——他们错了。走进课堂为的是掌握电影生产的技术要点、电影编剧理论和剪辑技术。我所讲的大部分观点他们不知道。因此,他们花费1000美元制作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短片,成果却平凡无奇。他们一学会所有的知识就马上期待作出好东西。他们中很多人整学期都在讲,想当导演,但第一次碰壁就改变主意:“我再也不想当导演了,这显然不是我的事业。我真正想做的是成为电影制片人”
       看到了吗?这起码告诉我们,制片人一般都是从哪里来的。
       我的前15或20部电视片都不能看,但制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继续制作。因此对我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当然要比按学校里的办法从事电影制作有用的多。那些电影太学生腔。你们可能听说过这句话:什么都可以重新审视并打破重来。归根结底唯一的方法:足够的兴趣就是你的创新。
      理论是:用业余摄像机拍摄,你们能够学会操作摄像器材,从而让现在的导演们焦躁不安。他们会觉悟到:任何一个有想象力的人现在就可以制作一部出色的影片,为本来就争夺激烈的市场带来更多的竞争。确实如此。他们该担心。他们该非常害怕。
      
       剧本
      
       如果学习写剧本,那么最好写自己的事情,不要改写别人的材料。一个人写不要合作。这样你们会学到很多东西,酬劳就是经验。总的来说,这也是电影的一部分。电影艺术被普遍认为是集体创作,就像它本身所呈现的那样。没有规则断定它必然是集体的。如果拒绝承认这一断定,独自去拍一部,就会获得经验和自信,这和集体创作电影的感觉全然不同。你们的电影之路刚刚开始,不需要那么多帮手。如果电影成功,就证明,大家都共同努力了。如果拍糟了呢,可以怪罪的人很多,这样你将一无所获。
      如果你仍想进电影学校,就忘记它吧。拿回要被加利福尼亚或纽约大学勒索的20000元,放回自己的口袋里。要知道哪儿谁也教不了你拍摄高质量、低成本的短片。相反,会教你摄制高成本影片。之后,你进入好莱坞,在那里被别人的方案牵着鼻子走。
       但最大的错误还是——用学校里学到的那套东西拍摄低成本电影。如果你的电影拍摄经费很高,摄制组就易于控制。如果是部成本低廉的戏,那他们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你将不堪重负。
      如果你们试着用阿尔•玛利阿切》的风格拍摄,那资金问题将一扫而光。因为,在这部影片中几乎就没有经费开支。没有摄制组,没有与此相关的问题。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和灯光,因为我的工作只需要摄影机和少的不能再少的照明设备。但不必完全照抄《阿尔•玛利阿切》,可以找一条自己的路。
      我曾和很多人交谈,他们拍摄自己的“无成本”电影,他们的独创之法令人惊叹。所以,寻找自己的方法,好好运用它。
      
       成为自己的摄影师
      
       怎样拍电影?什么样的器材必不可少?我是从租用16毫米摄影机开始的。那时,我对市场行情的平均价格一无所知。我需要花几分钟时间来弄懂全部问题。我在出售电影机械的几家公司录下机器运作的声音,然后再作决定。
      好,选择你们的设备。是16还是35毫米摄影机,是HI-8还是超8,这都无关紧要。运用什么样的机器决定你们为自己设定什么任务。带上你们能轻易搞到的东西。我曾和一些名利心重的导演们聊天,他们用成堆成对的时间来谈论,这是什么型号的器材,最适合在那种规格条件下拍摄等等。够了,别在讨论手上的机器了,开始行动吧。一切都还在原地踏步呢。否则,你们永远也迈不出第一步,这最重要的一步。
      我有自己忠实的伙伴——一台“塞康尼克”牌曝光计,我几年前在摄像器材商店买的,现在还运作良好,具备进行胶片拍摄的一切功能。如果你们进行现场拍摄,那就用ASA64胶片,在曝光计上调到64,对准演员的脸,使小白圈对准摄影机。按下中间的钮就会看到表盘上的数字。然后在摄影机的物镜上调弄数字。这是你们的光圈。什么是光圈并不重要。比如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按照曝光计告诉你们的那样做就够了——它是你们的好朋友。好!你们已经成为自己的摄影师了,祝贺你们。那就在字幕上写“摄影师......”我就是这么做的。
       如果你们的胶片有些曝光不足,不要着急。你们会得到一张黑色较多,但其他颜色更加五彩斑斓的底片。一切都不会有问题。
       所有室内戏我只开日常照明灯,或给摄影机补光,或者用感光度高的底片,这会使影片清晰自然。
      拿起摄影机,对准演员。没有支架?好。如果你们摄制低成本电影,没有比一副性能良好的三角架更坏事了。它什么也给不了你。一流的昂贵三角架也许会带来令人惊叹的效果。我不太能确定,我从未拥有过。但一副较差的三角架会使你们的摄影机一动不动,这样的影片肯定毫无生气。回答是什么呢?不中用的三角架。拍摄《阿尔•玛利阿切》时,我就有这么一台。摄像三角架是最无用的东西。没有流动感就没有一切。当我把摄影机放在上面时,它好不容易才撑起摄影机。拍摄接近尾声的时候,它完全不能用了。我用它拍摄对话场景中的特写。拍所有这些场景时我使摄影机静止不动。而面对摇镜头和俯/仰镜头时它则束手无策,我采用手持摄影,这具有纪实风格,给影片带来勃勃生气。
       由此,应使影片具有动感。动感——这很高级,它提高影片质量,使画面看起来更高级。你们可能不会相信,很多人,包括职业工作者和观众告诉我,我的影片画面看起来很高级,仅仅因为我的摄影机无时无刻不在动。好,你们从摄影机里看演员,三角架再也不会成为你们的枷锁了。你们的出发点很不错,都想拍出好镜头,因为......你们看见了什么?你们是听众。成为观众吧,忘掉自己是摄影师。你们还会觉得这个俯/仰拍镜头好吗,如果你们是坐在电影院里看这个景别。挪开摄影机看一看,换个视点所有的场景又会如何呢。试试从下往上拍你们的演员,给个大特写,让这张有趣的脸充满画面,来掩盖你们摄影场地的缺乏。看妙趣横生的人远远要比观看无聊的布景好很多。
       现在,看来不错,但还够不上非常出色。再换一个视点。如此对待每一个镜头。向自己提问,寻找最佳方式。
      拍摄前,试着把整部电影在想象中先放映一遍。把场景画下来,设想一下,用一个长镜头来表现这个场景呢,还是把它剪辑成蒙太奇?现在,快速拟定一个导演本。不需要太过勤勉,按自己的直觉行事即可。 要知道在低成本电影中,你们有的只是自己的直觉。学会相信它吧。读一读你们写的台本。边读边想象一下镜头如何顺序放映,把它当成一部剪辑完工的影片,没有什么疏漏吧?再想一想。你们现在所想像的,在你们的影片中都会变成真实的画面。这样,最好把没有写到的都记录下来。现在,把你们导演台本放在手边,应该弄清每一个镜头并勾画轮廓。当做完这一切时,你们的工作日就结束了,祝贺你们。
       顺便提一句,如果你们觉得,我过于简化电影生产的基本环节,那就错了。我只是认为,在你们的事业刚刚起步时,没有必要拘泥于这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我只讲述对你们来说每个步骤必不可少的要点。如果你们都做到了,就可以想更重要的东西:情感、性格和故事。谁也不会惊奇于你们影片无与伦比的成熟和清晰。他们只会注意到:令人神往的故事,趣味无穷的人物。当一切都结束时,这就显得意义深刻,而其他的枝节都可免去。
      不管你们以后想具体从事什么,你们都应该全面了解电影生产的各个环节。只有尝试了所有工作之后,才能清楚得知,你们究竟适合做什么。这样拍摄影片时,就能轻而易举地明白摄影师、录音师等的问题所在。
      我曾经和一个摄影组和作拍片。我们一天交换一次构思,这是前所未闻的。我们一天拍摄13个小时,78个镜头。如果没有这个摄影组,如果我只坐在导演凳子上指手画脚:“动起来,动起来!”就不会有这样的收获,我就可能被派得远远的。因此,我拿起摄影机自己工作,力图把一切做的又好又到位。我的小组看见了,开始加入进来。假使我请求他们离开,他们会骂我是疯子,然后一哄而散。这样,我们很快得以完成所有工作,既无怨言,也无晕厥。演员们非常满意,因此他们不停地表演。为5个镜头重复排练了两次,谁也没有情绪低落。相反,每次拍摄时,大家士气高涨,精力充沛,即兴发挥很好。要是拍摄的时间拖得很长,他们将不再有上述激情,所有士气会一扫而光。
      为什么总是这样:你们去了电影院,在电影里看到的都是即冗长又乏味的东西,好象一块块难以下咽的干面包。因此所有激情在摄影机打开之前就已消失殆尽。工作进程缓慢,就等于你们不仅榨干了演员身上的激情,还使整部影片无精打采。一部电影一般要持续一个半小时。影片中9分钟的戏,为什么要花三个月的时间去拍摄?你们工作进度越快,你们影片的制作成本就越低。
       拍摄场地的气氛有助于创作。更不用说动感,这是庞大、臃肿、拖沓的好莱坞永远无法获得的,不管它花多少钱。
      因此,别以为只有好莱坞模式才是拍电影的唯一方式。他们是在挥金如土、慢条斯理, 以至于你们会有那么一次不留神儿,在拍摄场地呼呼大睡,竟忘记喊“开拍”。
      
       剪辑
      
       书籍和电影学校尽给你们介绍一些开销昂贵的剪辑方法。他们一般都这样说,拿起摄制完工的16 毫米胶片,剪辑出工作样片,再看一片样片,从这份样片中剪辑出双片,然后给经销商组织一次电影观摩,再改动一次,最后剪辑出正式拷贝,发放到每一个电影节。这倒是不坏,不过必须具备一个前提——你们是百万富翁。
      对于其他人来说,也就是不那么富裕的人来讲,又一种明智得多也经济得多的办法,同样也能取得一般无二的效果。《阿尔•玛利阿切》的工作样片本来至少应该花掉我20,000元。本来应该这样:我把电影放给影片发行人看,他们买下它,为了让电影上市,他们得付一笔用于制作35花毫米规格并具有立体声效果的经费。问题就在这儿,既然你们可以让他们观看普通录像带,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影片制作的如此昂贵呢?让他们去花钱吧,这是他们的工作。你们自己最好投入新的制作方法,再认真想一想旧办法。
       一些熟人告诉我,用电影胶片剪辑(而非录像材料),可以把导演和电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你们喜欢,就照着做,带一盘电影胶片回家,苦苦地想上一夜,这倒有助于你们的联系。如果你们正式开始工作的时间已经来临,那就运用录像剪辑和电脑。照我看来,电影胶片剪辑对初学者来说是最缓慢、最荒谬的办法。这会花很多时间。不值一提的录像剪辑干起来速度会更快,而电影看起来则是更加“流畅”。要知道,当你们开始剪辑自己的影片时,也就是你们很长一段时间内会与你们的电影共同生活和赖以呼吸之日,你们就不用再耗费时间琢磨办法。电影胶片剪辑,过程将漫长得难以忍受。等待、耗时会妨碍创作。对我来说,无论何时都是如此。录像剪辑更适合表现你们的所思所想,因此,它能运作得如此之快,完全可以跟得上你们的思维速度。
       我没有考虑录音工作。我像拍无声片那样拍我的影片,同时用一台普通录音机录下声音,然后,手工进行声像合成。学校里谁也不会教你们这点小把戏,相反,他们讲授一些正确的、即费用高昂的办法。但记住最重要的一点:任何时候都不会只有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去找,去表现。
       拍摄完《阿尔•玛利阿切》后,我听人说起一个摄制组的事,他们从没敢想过用“纳科拉”录音机。因此他们摄制一些无声的图像,把声音录在 HI-8上。一流的思想 。HI-8上有数字声音。稍后,还有一些人,把声音灌制在电脑硬盘上,然后运用把普通的电脑程序,用数字手段剪辑。选择一种自己的方式。
       如此一来,为什么电影生产耗资巨大?原因之一是他们拍得太长了。坐在影院看电影时,我常常迷惑,为什么大部分影片的摄制时限都超过了14天?
       怎样学习快速地拍摄电影?排练,直到你们明白,你们有什么收获,然后再拍。然后忘掉它,走得更远些。你们记住了电影是由多个部分组成,于是把时间消耗在细枝末节和翻来覆去的复制上,你们是在随意扔钱。尽量在最初两次复制时就达到预期效果,稍后,借助剪辑达到这一效果。如果你们一切都考虑到并计划周全,那么剪辑时这些都会成为必不可少的。再说一遍——遵循你们的直觉。最令人心动的还是你们自己拍摄,这是一种审视往事的感觉,每拍下一个好的镜头,自己都有收获。透过物镜看演员,就能确切知道,银幕上这个景别看起来将是如何。与监视屏和其他器材工作在一起的感觉是你们前所未有的。
       完了。传授到此为止。离开你们的座位,拍电影去吧。我相信你们,好莱坞已经为你们唱起颂歌,多少有创造性的人们试图跻身其间,把一切弄得有条有理,然而却徒劳无功,他们对自己的估计太低。这点我很清楚,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就是这么想的。那就开始动手吧,完工时告诉我一声。你们拍电影,我给你们带爆米花。拜拜,祝一切顺利。
      

     2 ) 一个不用继续的开场

      虽是后几部故事的开头,却是一个不需要继续的开头。
      就这样,80分钟的南美风情,80分钟的墨西哥小镇,80分钟的玩笑,80分钟的人生蜕变,很是纠葛的各种气氛全部交结在一起。

    世事无常、悲凉、浪漫与惊悚 是看完后的几大感受。

    女主角和大毒枭的演技比较生涩,看的时候觉得像猫爪子在心上挠。没有主人公的片段故事性不强,略显乏味。

    镜头剪切有的是硬来的,反倒有冲击力,还有导演镜头速度控制技巧不错,时慢时快,处理很好,

    流浪歌手,很性情,和乌龟邂逅的场面让我久久不能相忘。

     3 ) 廉价而浪漫的歌手与杀手故事

    评判一部电影,往往因为影片之外的因素,影响对影片本身的评价:人们比较容易原谅处女作的缺点;因某个喜爱的演员而喜欢一部电影;观看一部纪录片,因为纪录的内容对之激赏;等等。谈起罗伯特•罗德里格兹(Robert Rodriguez)这部一鸣惊人的处女作,低廉成本成为这部电影的标志符号,盖过了“处女作”的话题噱头。据周黎明的《好莱坞启示录》(第二版)一书陈述,《杀手悲歌》剧组总共才2个人,花了2300美元买胶片、1300美元冲洗、2800美元胶转磁,相机是借来的,剪辑用录像机来做,总共花了不到7000美元。

    该片成本低廉又颇具风格,人们谈论时,大多惊叹于它用极低成本塑造的效果,而忽略、刻意不去谈它的缺点。周黎明在书中评道:“该片颇有气势,没有一丝廉价的痕迹,而且广受好评,而几年后同一导演拿了大笔钱、请来大明星重拍的版本反而相形见绌。”周的评论也含着夸大的成分,用那点资金拍一部多处涉及枪战的片子,还要建立风格,如何能做到一丝粗糙的痕迹都没?如吉他手跃过车身、两旁的人互击身亡那场戏,令人笑场。这和片子的幽默无关,导演显然想运用慢镜和剪辑设计具有说服力的场景,但再加掩饰,也没避免劣质痕迹,以至可笑。如果资金充裕,一定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后来他的影片中,类似镜头就没有发生如此状况。

    影片整体看起来很完整,故事简单但有点新意和嚼头,用剪辑和倾斜摄影制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抹去了演员的劣质表演、画面的粗糙,甚至建立了一种惹人眼目的风格,有几分酷劲。吉他手的旁白,为影片增加了些韵味,像导演向游客解说一般,盛出些墨西哥风情。

    这部电影由哥伦比亚发行,为其赚了数目可观的一笔,Robert Rodriguez也声名鹊起,开始了好莱坞生涯。“杀人三部曲”的名号相当响亮,但这部真正为灵感源头的影片知名度远远不如后来95年的《杀人三部曲》(Desperado)、03年的《墨西哥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Mexico)。译名带来了一些误会,将95年的《Desperado》译为《杀人三部曲》是罪魁祸首,翻译成“亡命之徒”之类的名字就不会引起歧义。记得大学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放完《Desperado》,舍友惊叹于华丽的动作场面,随之搜寻其余两部,却一直搞不明白是哪三部。“杀人三部曲”的叫法,说实在有点名不副实,和制作环境、品质处于一个阶梯的其它三部曲不同,“杀人三部曲”可以看作由一个创意引发、好莱坞将此创意的剩余价值压榨到干的一部电影的三个版本,叫“杀人三重叹”更为恰当,只是并非咏叹调,而是一个劲地卖酷。对于观众,看03年出产的第三部《墨西哥往事》,哪有什么新鲜感,最大的娱乐功能是,接着第二部里召集的性格演员史蒂夫•布西密(Steve Buscemi)等的另类腔调,换个口味继续欣赏约翰尼•德普的耍酷和摆造型。

    对一个创意和风格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好莱坞自然不在意,只要有利可图,可以永远续下去。对于导演Robert Rodriguez,他大概也不在意,如果在意,何必一直重复地拍下去。到目前,除了《杀人三部曲》和儿童电影《非常小特务》系列,他最为著名的作品可能就是那部视觉风格招摇的《罪恶之城》。现在《罪恶之城》要出第二部、第三部,《非常小特务》准备拍第四部。

    Robert Rodriguez貌似邪恶和纯真合体的化身,一边手拿电锯杀到黎明,一边在摇篮旁为孩童讲述美妙童话。Robert Rodriguez的恶趣味风格和昆汀不谋而合,他们合作拍了一部电影《刑房》。当年戛纳选片,将昆汀的那部分独立出来,放在主竞赛单元。除却戛纳热爱昆汀的一贯作风,排斥Robert Rodriguez的原因,恐怕就在于Robert Rodriguez过于商业化的路线。他有风格,却一直在将他的风格商业化,他不介意将一种风格反复滥用、直至无钱可赚。在自我克制与创新、以及电影艺术的追求上,他的野心似乎不大。

    不管Robert Rodriguez未来的职业生涯如何,《杀手悲歌》都算是一段童话的启程。片中廉价而浪漫的歌手与杀手故事,对于热爱电影的青年,有很大的吸引力,而更大的魅惑在于,《杀手悲歌》代表着一位导演从穷街陋巷开始登堂入室,一段梦幻生涯的开始。这比影片本身更为梦幻,《杀手悲歌》讲了一个带点悲凉的浪漫故事,而它的诞生故事是一部极佳的励志大片。

     4 ) 向罗伯特罗德里格斯致敬!

    有必要对罗伯特罗德里格斯重新认识了。

    看三步杀人曲(也就是杀人三部曲的第二部)的时候,我觉得伊不过是一个爱扮酷的动作片导演而已,除了演技很水又饶舌的昆汀,看过太多动作片后,觉得此片没什么亮点。

    接着看了罪恶之城。依旧觉得有点扮酷,只是美术很风格化,但老土的故事,装酷的主角。

    等到看磨坊的时候,跟越来越不求上进的昆汀一比,才发现,这哥们的东西还真有点个性。

    直到今天,我补看了杀人三部曲的第一和第三部,我才发现,这哥们实在太bh了。

    说起来是三部曲,其实三部风格差异非常非常大。

    三步杀人曲是最接近普通动作片的那种,所以我觉得满无聊的;El Mariachi是满正经的一部cult片,成本小得不能再小(7000美元啊!什么概念!),但亮点一打一打的,而且整体看也有模有样的;被人诟病最多的墨西哥往事,哈哈哈哈,完全是恶搞的游戏之作,非常纯粹地将伪崇高一扫而光。

    先说El Mariachi,之前看过里面那些枪的造型,我靠,主角手里那把长得也太恶心了,看起来像仿乌兹失败的加大版山寨货,我承认这个对我的预判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实际上,除了某些道具上的简陋,这部电影拍得非常好。起承转合行云流水,剪切明快的开头甚至让我想起了莱翁内的西部往事,极其连贯的剪切让你忘记这其实真的只是一部山寨货。片中还不忘记插入很多象征性场面——我本来以为只是导演装装逼,后来发现几个梦连在一起还真有点意思。至于里面的cult元素,比如那个所谓酒吧的单人乐队,比如时不时闪出来的快进,以及非常有才的浴盆现编现唱,不断给人带来惊喜。这片子完全可以给学拍电影的有志青年们拿来当教材了。

    再说墨西哥往事。这片子太好玩了,把它当成一部恶搞喜剧,保证你从头笑到尾。罗德里格斯本来就没打算认真说事,这跟El Mariachi是决然不同的。我有证据吗?当然。El Mariachi这种山寨片,片头打出来的都是A Robert Rodriguez Film,但墨西哥往事这种大卡司制作,片头却是A Robert Rodriguez Flick.不要小看这一个词,差别大了,一个多少有点对电影艺术的尊敬,一个有点类似你隔壁宿舍的兄弟大声招呼你:今晚到我宿舍来看毛片儿!所以,看到这几个词,心态就彻底放松了,看他怎么尽恶搞之能,炮制一场山寨版政变。越是煽情的地方我越是笑喷。

    有才啊,伊真的是有才啊,有点想看罪恶之城2了。

     5 ) 我只想静静地当个流浪歌手

    影片描述了一个流浪歌手刚到陌生的城市,却因为和黑帮老大要寻找的那个杀手着装相似,而被其手下追着满大街跑的荒诞故事,最后主角失去了自己的爱人和弹吉他的手,默默地踏上了流浪杀手的命运。

    很赞,黑色幽默部分处理得很好,快进镜头的处理显得荒诞不羁,杀手和流浪歌手在街头相遇那段兼职让人忍俊不禁。

    最后主角戴着铁手,吉他,狗,骑着摩托的背影帅呆。剧中也充分体现了人无好坏这一理念,杀手虽然下手狠,但却不傻无辜之人,有着自己的仗义;而boss虽坏,但他却肯为自己的女人付出,虽然最后得知其出轨而狠心将其射杀。

    一些细节处理也极为有意思,比如杀手只喝瓶装啤酒;流浪歌手刚到时喝到免费冰凉椰汁而满足;杀手只穿黑色,boss只穿白色,要是结尾那段换成杀手和流浪歌手一起合作和boss死拼那就精彩了,不过应该预算不够吧。

    完。

     6 ) 杀手悲歌

    作为三部曲的第一部杀手悲歌,是导演罗德里格斯的成名作,拍摄于十多年前,据说总共花了不到七千美元。因此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很多朋友都建议我把这部片子当作三部曲的陪衬来看,了解一下故事情节原委就可以了。然而看完之后,感觉还不错,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差。虽然影片制作上很粗糙,但导演对电影技巧的诸多运用,故事情节本身的张力,都使本片不失为一部好电影。后来看了三步杀人曲和墨西哥往事,感觉不过而而,无非是制作豪华了些,场景火爆了些而已。在电影技巧叙事诸多方面,反而觉得不如杀手悲歌。

     短评

    糙有糙的美,降格镜头有种默片的滑稽感,没钱做同期声更是恍惚间以为在看意大利通心粉片。

    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 10 min film school, wheelchair=dolly, lighting continuity,

    7分钟前
  • paracelsus
  • 推荐
  • el mariachi是流浪歌手的意思,罗德里格兹处女作拍的cult就如此带感,而且是7000美元低成本独立制作。1st of The Mexico Trilogy (or Mariachi Trilogy)

    11分钟前
  • blacktea
  • 推荐
  • 导演好牛逼,投资才7000美元的电影居然这么好看!

    12分钟前
  • a little mark
  • 力荐
  • 电影的玩票和实验的氛围很浓,这电影最大的两个噱头应该是处女作和七千美金的制作费。就观赏度而言也就三星。但是综合各种因素的话可以给四星了

    14分钟前
  • 花果山可乐大王
  • 推荐
  • 公路、吉他、机关枪,文艺青年的血腥爱情故事,相当另类的低成本电影,我觉得挺好玩的--------杀手悲歌,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年仅23岁,耗资7000美元,拍摄人员只有一个——罗伯特自己。一个月后,三家好莱坞大公司争相高薪聘请,与他签订合同。他最终与哥伦比亚公司签约

    19分钟前
  • 洛水沉烟
  • 推荐
  • 其实墨西哥往事三部曲里还是最喜欢第一部的调调,总体浪漫多于喜剧的成份,就是剧终剧情的安排有点煞笔,太尬笑了……不过说回来,三部每一部的结局都一个大写的强调“我是喜剧”的标签。

    2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 7000美元的低成本独立电影,而且是罗德里格斯各种意义上“一个人的电影”。Cult电影经典。拍得很high,大量镜头快速剪辑,漫画化的处理,罗德里格斯毫不掩饰自己的恶趣味。

    2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 是电影中有很多生活中的巧合,还是生活中的巧合糅杂成一部电影呢?反正电影中的吉他手,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幽默的巧合,梦境中也巧合的暗示了他的未来。多米诺死了,我很伤感。

    31分钟前
  • kerrysun
  • 推荐
  • 没事的时候就看 这三部曲是我的宝贝

    32分钟前
  • 啸如
  • 力荐
  • 罗德里格兹“杀人”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他的长片处女作。罗德里格兹在他的家乡墨西哥花了七千美元拍摄本片,结果一鸣惊人。全片风格简单有力,虎虎有生气。制作上虽然比较粗糙,但却彰显了编导的想象力和运用电影技巧的独到之处,娱乐效果较高。这个女主角居然越看越觉得性感啊。

    36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 抱着吉他课间追跑打闹,偶尔顺道杀几个坏人的小愤青~

    40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 这部片子是导演的处女作,据说在导演自己的家乡用3000美金拍摄的我喜欢

    44分钟前
  • 一笑
  • 力荐
  • 听闻是小成本电影,但剧本相当成熟。考虑到money这个问题,很多不足都能理解。但剧情上,音乐家的梦实在有些跳脱,看完第一反应就是这哪是什么音乐家,就是一天生的刺客嘛。配乐也没的说。综合的讲,这电影好坏参半。

    48分钟前
  • fight2010
  • 还行
  • 罗导处女作 囧囧B级片(跟海报潇洒气质严重不符) 但还算有意思

    50分钟前
  • 人可
  • 还行
  • RR拍摄花了7000美金其中3000是做“人类小白鼠”赚的——降胆固醇新药试用者。剧本大部分是他被关在实验室的30天里写的。Mauricio是另一位“小白鼠”。制片人、导演、编剧、特效师全是RR一人担当。唯一没做的就是演员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就没人摄像了。 演员业余到死后嘴角还会抽搐

    52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 记得是挺不错的片子,不过更详细的就忘记了

    53分钟前
  • süden
  • 推荐
  • 过于简单过于浪漫。不过罗伯特同学当年好有艺术家气质,本片,好有资料价值。就这样。另外,我喜欢那只小乌龟……

    56分钟前
  • 某四
  • 推荐
  • 作为处女作,还真是不错。墨西哥电影里的墨西哥好像就是美国黑人区般的混乱

    57分钟前
  • 幸福超市总经理
  • 推荐
  • 那个清晨,一切平淡无奇,没有爱情,没有好运,也没有便车【这是个好的小说开头 :)】

    58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