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届金马奖形象短片之二——毕赣篇
去年以《路边野餐》一鸣惊人、勇夺金马奖最佳新导演的毕赣,回到故乡贵州凯里拍摄,并找来偶像侯孝贤的子弟兵、亦是金马奖得主姚宏易来掌镜,用16mm摄影机打造出“日常奇迹”的感动。
何谓“日常奇迹”?毕赣说他的“日常奇迹”很多,举凡孩子 出生、汽车突然能发动、太阳落山、或著饭煮熟了都是。而他对影展的形容也很奇妙:“影展就像是一个有品味的餐厅,然后这支广告像是这个餐厅的花园,裡面应该有鸟叫与花香,然后我要偷偷地放一把椅子进去,让入场的观众可以坐一坐。”
毕赣在《路边野餐》有个超过40分钟、技惊四座的长镜头。这是他第一次拍广告,他很开心终于可以拍一个“特别短”的电影。结果,原定交件长度是不超过60秒,他毫无意外还是不小心“超时”了。但这支魔幻又诗意的广告,却让看过的人无不惊呼意犹未尽,期待能有延伸为一部电影的机会,甚至臆测这会不会是他下一部作品的“线索”。而这次除了毕赣的招牌诗句,歌曲方面则选用了毕晓世创作、杨钰莹演唱的〈轻轻地告诉你〉。
与另外两位导演赵德胤、陈哲艺分别完成“金马53”年度广告,毕赣高兴地说:“这就像是三个人在同一个邮局写信,然后悄悄地寄给不同的人。”
这回答还真像他的电影。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sss,文末有二维码噢~
金马53请来陈哲艺、毕赣和赵德胤,三人三色,各拍一支形象短片来做广告宣传。不得不说,比一般电影节展,拍明星硬照,通稿满地,或者金像奖的影帝影后一家亲合影,有创意。 这三个华语电影创作者的共同特点是活跃,年轻,有想象力,分别来自新加坡、贵州和缅甸,如此鲜明的电影版块,分明就是金马过去十年一直试图开拓,并最终完成的新疆域。 《秘密金鱼》是个小广告,但就像毕赣在花絮里说的,他按照电影来拍。 这当然不是为了拍广告才给自己打的广告。 “到时候别忘了 用小小的哭声,款待我”
身为作者导演,《秘密金鱼》好像选了一个相对保守的制作方法(对只看过《路边野餐》的观众),用旁白方言诗歌与通俗流行歌曲,说出了一个广告短片的意图:让我轻轻告诉你(所有人),天上的星星在等待(金马)。 但是,正如短片《金刚经》连接了《老虎》和《路边野餐》。如果我大胆推测,《秘密金鱼》会是《路边野餐》和《地球最后的夜晚》之间的连接信物。 你们肯定觉得——别鬼扯啦。 雨给梦冲凉 没关的窗户 研究风 我呀 在写信 寄给羊水 信里提到 宇宙称呼它为灰 我们叫地球 还提到 风车不能骑 但是石头可以打水漂 你呀 到时别忘了 用小小的哭声 款待我 —— 毕赣 贯穿全篇的诗歌,好像是毕赣写给自己儿子毕迦诺的。继续由能回到过去的陈升叔叔,徐徐缓缓不紧不慢念出。
相比前作的长镜头,《秘密金鱼》没有出现一镜到底的噱头。但是,它依然充满个人趣味。这个片子是用16mm胶片拍摄,由姚宏易掌镜(他的纪录片《金城小子》是我2010年度华语十佳之一)。影像感觉是粗糙,颗粒重,色彩饱和鲜艳有湿度,与毕赣作品中的不确定记忆高度黏合。 从接连出现的乒乓球、陈升诗中的“地球”,还有破败歌厅里的宇宙球射灯,到暴雨将至的雷声、瀑布边的房屋、倒置的水面之下,包括诗中出现的“风车”,这个短片给人感觉就是《路边野餐》的番外篇,是对毕赣个人标签的再度镌刻,是对过去的追忆,还有投射到未来的幻想。 《秘密金鱼》似乎只提供了一个小小的时间碎片。乒乓球打输了的小卫卫,被其他小屁孩们打水枪惩罚。然后,他突然陷入到对时空感受的迷茫。 陈升的诗歌(毕赣写的诗)参与到电影叙事,讲述起另外一个时空的往复书简故事,浩渺如地球宇宙,轻如水漂一点灰。 然后,一路向前的主观镜头,与它们一同进入到正在放杨钰莹《轻轻地告诉你》的迪斯科歌厅。那里流光四溢,人们酣梦不醒。 这些不过是最表层最语焉不详的故事。 再看下这几组影像细节对比,所谓的“诗意”,“电影感”,其实来自这些组合。 落下的雨滴水滴💧 - 颠乒乓球声音🏓 扔球拍 - 瀑布 球拍形状 - 门上洞孔 小水电机轮 - 灯泡 小孩对话 → 诗歌旁白 → 歌厅配乐 鸟 - 破旧椅子 - 涂鸦 - 请君观赏 学院出来的又要说,这难度不大嘛。但是,一个具备如此完整画面意识的导演,环看2016年内地电影,还是不多。 身为DJ导演之一,毕赣对选歌的品味一直受到 90 后影迷推崇。正如《告别》这样一张卡带,按照正常情况,都不太可能出现在一个凯里老人或小孩的家中。结果,正因为这种神秘的不确定性,说明了凯里落后于沿海地区的流行乐节奏,还有呼应《路边故事》不同人物的套层叠合。《告别》被放进来后,几番轮转,制造出意味深长的效果。 杨钰莹《轻轻地告诉你》是个什么存在? 它是个甜歌,是个中老年都可以哼的口水歌,也是一群老司机去 KTV 都可以点的曲目,包括我之前故意用在标题的《粉红色的回忆》。用在这个电影里,就是很调皮的记忆存在。
把《秘密金鱼》称为“粉红色的回忆”,好像也没有什么错。暧昧不明,挑逗观众。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某个通灵物体想回到出生地方,寻找生命秘密。 有人肯定要怒了,哪里来的金鱼,从头到尾,一条也没有。 最后还是个什么鸟?! 想看一个完整故事的观众真的好可爱。 其实啊,野餐啊,金鱼啊,都是承载追忆与幻想的任性名词。 昨天经热心网友提示,“秘密金鱼”典故来自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大卫·米恩斯也出了个短篇小说集叫《秘密金鱼》,应该也是与毕赣相同的思路。 以下是截取自《麦田里的守望者》原著开头的文字: “过去他在家里的时候,只是个普通作家,写过一本了不起的短篇小说集《秘密金鱼》,不知你听说过没有。这本书里最好的一篇就是《秘密金鱼》,讲的是一个小孩怎样不肯让人看他的金鱼,因为那鱼是他自己花钱买的。 ” 它大致说明了《秘密金鱼》是个小短片,然后是哥哥与弟弟之间的秘密,正如毕赣与弟弟小卫卫的关系。但本质上是写给儿子的,充满爱意和迷人气息的小短片。 “这故事动人极了,简直要了我的命。这会儿他进了好莱坞,当了婊子——这个DB。我最最讨厌电影。最好你连提也不要向我提起。” 《秘密金鱼》就是一段生命之旅。你们说说,是不是这样呢?【MOViE木卫】
最后那个凳子上画的是鸟还是什么,都不重要,让人看不懂就对了。
看不懂别人就会觉得“哎呀,我居然没看懂。深,实在是深,毕赣是大师”。
想尽一切办法不让别人看懂,把观众带到他的私人领域,他怎么摆弄都可以。
什么都不说清楚,又什么意向都有。不解释清楚,所以观众会去猜,去深思,掉入毕赣设置的陷阱。
毕赣一而再重复同一个把戏。
这就是毕赣对电影肤浅的理解和追求。
剧本
1.花园
倒挂的小孩,被人射水,两个小孩从他身边走过。
某小孩:打球打那么烂,垃圾。
镜头跟随,一个胖小孩,爬上桌子,踩了一脚乒乓球球拍。
小胖子:烂球拍。
2.瀑布
黄色的瀑布,飞流直下。打雷的声音。
3.花园
睡着的小孩从桌子上起来,向后惊恐的张望。
镜头越过桌子,越过球拍,有人开始读诗。
诗:
雨给梦冲凉
没关的窗户
穿过穿过,研究风
我啊,在写信
寄给羊水,
信里提到,
宇宙称呼它为灰
我们叫地球
还提到
风车不能骑
但是
石头可以打水漂
你呀,
到时别忘了,
用小小的哭声
款待我
有人在练习乒乓球,
小男孩走向前,把乒乓球球拍扔进水里,
4.瀑布
瀑布继续飞流直下,转场。
5.小房子
镜头穿过球拍形状的门缝,进入逼仄的房间,能看到有人在睡觉,镭射灯球却在闪烁,房间椅子上,一只鸟在张望,椅子上有一个涂改液画的老人头。
电影中对文本的表现我觉得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对文本的“读”,另一个方面是对文本的“唱”
毕赣片子中的诗歌,更倾向的是诗。显然就诗本身来讲,有种没写进去的感觉,同时这也造成了对“读”的障碍,当演员用方言去读诗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根本没办法被他带进诗的环境中去,每一句话的重量都是一样的,毫无节奏。只要你稍微想用心去看一看诗,那么注意力就完全被诗带跑了。文本、图像这两个通道各自去往的方向不一致,但两者在电影中却被设置得几乎是一样的重要,这也造成了文本在电影中的失败。另外对文本的”读“更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阿彼察邦在他的短片《灰烬》中就示范了如何去读,虽然他写的并不是诗,却被他读得非常有诗性,有种恍如这个人在你身边诉说了这些话,你被他感动了。但是在毕赣电影中的“读”,演员仿佛就是为了要把他写的诗给说出来,更有种朗读的味道,也有可能是诗本身的问题,导致了“读”的十分干涩。无论如何,诗写的好坏,调整对读的理解,产生读的语气,都有可能让文本更好的浸入电影。既然如此看重文本,就应该把“读”当作是演员一样摆布。
另一个是对文本的“唱”,也就是更倾向于诗歌的“歌”,把它读得更像是在唱,让它产生律动。唱是对读的递进。它在产生内容的同时,由“读”让人忘记它的内容,在图像的运动中,使它成为音乐。
更重要的是,诗在毕赣电影中的位置,它是导演为了让电影加重深刻的一个手段,还是必须出现的一个存在?
不会审美疲劳。对伍迪艾伦审美疲劳了吗?对小津审美疲劳了吗?对是枝裕和审美疲劳了吗?对韦斯安德森审美疲劳了吗?
像是《路边野餐》的前传or番外,毕赣已经慢慢形成自己的影像风格了
毕赣那个潮湿的凯里卷席而来,凭着那种葱郁的奥秘,以及那些意境苍翠的诗篇,又扎回《路边野餐》的时空中。球拍扔进水池后承接的另一画面,颇壮阔。金马能这般葱茏勃发,倒是可爱的。毕赣所说的“要偷偷地放一把椅子进去,让入场的观众可以坐一坐”,同样如此。
把乒乓球拍扔进水里,砸出了一片水下的世界。
一个疑问:是否接下去会审美疲劳?
来自凯里16mm胶片的款待。毕赣:“希望那些日常的奇迹,可以让少年重新相信他手中的球拍。就像创作者重新相信他们的场景、人物,相信他们手中的摄影机、录音机、道具,就像观众重新相信他们手中的影票一样。”
对于私人气氛的把握很准,有诗意,拍成短片没问题。可就像路边野餐,太炫这种气氛了,拍长了格调不能高,也散。
不是特别懂,但是不明觉厉。意象美到位导演风格自成一派,对乒乓球拍的喜爱很明显啊。
一分半钟全片在线:http://weibo.com/p/2304442e877b78c3be70b65dcf1aaed6f3a601 「影展就像是一個有品味的餐廳,然後這支廣告像是這個餐廳的花園,裡面應該有鳥叫與花香,然後我要偷偷地放一把椅子進去,讓入場的觀眾可以坐一坐。」──畢贛
雨给梦冲凉 / 没关的窗户 / 研究风 / 我呀 / 在写信 / 寄给羊水 / 信里提到 / 宇宙称呼它为灰 / 我们叫地球 / 还提到 / 风车不能骑 / 但是 / 石头可以打水漂 / 你呀 / 到时别忘了 / 用小小的哭声 / 款待我
将诗歌意象与镜头实物的粘合/分离,声音的融合/转化,《路边野餐》的衍生篇,继续做同一个深沉的梦。
一定要读诗吗?尴尬.....导演一定认为自己的诗写得好
還是覺得撇掉詩歌更有質感。
欢待金马53。致毕迦诺,还有能回到过去的“我”(陈升叔叔)。
电影里多余的东西有:贾科长的老婆,王小帅的深沉,李睿珺的摆拍,毕赣的诗……
接下侯孝贤半个团队,一个必要的登基仪式,而自命不凡已当起监制的陈哲艺,抱杨德昌大腿姿势难看至极,高下立判。
你看,大家一有钱就都摇身一变成胶片狗(当然了 我有钱我也要拍胶片玩
“你呀到时别忘了,用小小的哭声,款待我” 还是毕赣拍的用心讲究,短短1分半,意境传情,依旧不明觉厉。
可以,这很毕赣。
影像如蛇,诗如足,画蛇添足,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