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根据雅努什·柯扎克(Janusz Korczak)真实经历改编。
1939年9月,德军占领华沙后,柯扎克拒绝了德国人的邀请,利用教授和医生的身份,在华沙建立了犹太孤儿院,并使这些孩子接受教育……
1942年,随着对犹太人迫害的加剧,柯扎克四处筹集资金养活200个犹太孤儿,并与抵抗组织人员接触,但很快他们遭到盖世太保逮捕。柯扎克拒绝了德国走狗为他弄到的瑞士护照,决意与孩子们在一起,最终他与孩子们一起死在了特雷布林卡毒气室……
影片力图把柯扎克塑造成视死如归的基督式人物,描述他把正义和尊严放到比安全和生命更重要的位置。
影片结尾处孩子们在乡野自由漫跑的镜头属于美好祝愿,导演也许因为觉得若拍摄他们进入毒气室太残忍了吧。
中午做饭的时候听了《八分》这一集,道长讲了一名以自己的行为和教育理念,影响了1990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制定的波兰籍儿科医生、儿童教育先驱雅努什·柯扎克。里面有一段话和一个影片让我印象深刻。
在网上找到了1990年安杰依·瓦伊达导演了影片《科扎克》,科扎克由Wojciech Pszoniak 扮演,影片根据雅努什·柯扎克(Janusz Korczak)真实经历改编。
1939年9月,德军占领华沙后,柯扎克拒绝了德国人的邀请,利用教授和医生的身份,在华沙建立了犹太孤儿院,并使这些孩子接受教育,影片用非连贯的手法向观众呈现了科扎克医生的命运和纳粹德国对犹太儿童犯下的罪行等。
一段话。
"孩子像成人一样有理解和推理的能力,只不过他们没有类似的经验而已。“
科扎克认为,孩子与大人一样,也会有黑暗、暴躁的一面,只能承认这一点,才能够做好儿童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独立来面对自己的问题。孩子是当下的人,当下不懂快乐的人,将来还会快乐吗?
科扎克倡导应平等对待儿童与成年人,强调解放儿童,尊重儿童的权利。在科扎克创办的孤儿院里,儿童有自治的权力,管理自己的事务,有个儿童法庭。孩子们可以为自己辩解,老师和别的孩子也可以为他辩护,并由孩子充当的法官(三名,轮流执行)来判断是非对错。也有惩罚机制,但仍以“承认”错误为主要措施,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错误,逐渐修正自己的行为。
一个片段。
残酷的现实:1942年8月5日(或6日),犹太人聚集区被德国纳粹分子包围,科扎克拒绝了给他特办的瑞士护照,带领孩子们在从聚集区前往Umschlagplatz车站。在那里,他们将被押往死亡集中营。队伍中包括了大约200名儿童和数十名教师。孩子们紧紧靠在一起,手里都拿着他们最喜欢的玩具和图书。有一个孩子手里举着马特国王一世的旗帜,马特国王一世是他们的老师编写的小说中的英雄。
电影里提供了一个”理想国“的结局,B站上1905有po:地址 http://t.cn/A6X9CYLE
科扎克带领了这群孩子跳下火车,他们摇着旗帜,唱着歌,迈进了草丛,留下了一片烟雾迷蒙。影片最后的字幕,在特雷布林卡毒气室,雅努什·科扎克和这群孩子惨遭杀害。
1948年,科扎克在死后被授予波兰复兴骑士十字勋章。科扎克培养孩子的方法对二战后儿童立法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波兰为1959年发表的《儿童权利宣言》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并起草了《儿童权利公约》文件框架,该公约于1989年被联合国大会所采纳。
Korczak是他的笔名。
他于1878年或1879年出生于华沙,属于 Goldszmit家族(片头),母亲是著名的Kalisz家族的女儿,父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律师,在K十岁左右病倒,住进了一家精神病院,1896年4月25日在那里去世了。
本片用非常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儿童教育家,孤儿院长,科扎克医生。他因为在当地是儿童教育专家,妇孺皆知,放弃了很多次可以被特殊待遇的机会,和孩子们死于特尔布林卡集中营中。
反映了他的终身伴侣斯特凡的归来,从巴勒斯坦。还有与犹太区负责人,老拉比的政治协商,但是都以屈服而告终。
科扎克医生的关键词就是孩子,一心一意的爱孩子,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他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他后来反对强迫儿童接受宗教信仰。
当他的家庭经济状况恶化时,他放弃了米奥多瓦街上宽敞的公寓,接着又放弃了托杰斯卡(现华沙市第8家莱卡店),而亨利仍然在健身房(现华沙市第8家莱卡店)上学。甘为其他学生当家教,1896年他以一篇关于抚养孩子的讽刺性文章首次出现在文学舞台上。
1898年,他在伊格纳西·扬·帕德雷夫斯基的文学比赛中以简纳斯· 科扎克为笔名。这个名字来源于kraszewski于19世纪90年代在飞行大学学习的《Janasz Korczak》和《美丽的扫刀女》。
在1898-1904年间,科扎克在华沙大学(University of Warsaw)学习医学,并为几家波兰语言的报纸写作。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儿科医生。1905年-1912年,Korczak在华沙的Bersohns和Baumans儿童医院工作。在1905-06年的日俄战争期间,他担任军事医生。同时,他的《客厅的孩子》也得到了一些文学上的认可。
1907-08年,科扎克去柏林学习。1909年在孤儿协会工作时,他遇到了她-一斯特凡尼亚·威尔茨基·斯卡(Stefania Wilczy_ska),他未来最亲密的人。
在1911-1912年,他成为华沙的多姆·西罗(Dom Sierot)的主管,这是他自己为犹太儿童设计的孤儿院。他雇佣了威尔茨基·斯卡(Wilczy_ska)作为他的助理。
在那里,他成立了一个儿童共和国,有自己的小议会、法院和报纸。他减少了他作为医生的其他职责。他对这一时期和随后的犹太儿童夏令营的一些描述后来发表在他那支离破碎的《乌特沃鲁》上,并翻译成了英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扎克于1914年成为一名军医,军衔为中尉。在波兰苏维埃战争期间,他再次在波兰军队担任军事医生,担任少校。战争结束后,他继续在华沙练习。
1926年,科扎克Korczak安排Dom Sierot(孤儿院)的孩子们创办自己的报纸(小评论),作为波兰犹太日报(我们的评论)的每周附件。这些年来,他的秘书是著名的波兰小说家伊戈尔·纽利。
在1930年代,他有自己的广播节目,在那里他促进和普及儿童权利。1933年,他被授予波洛尼亚纪念馆的银质十字架。
1934年至1936年期间,科恰克每年都要访问巴勒斯坦,访问其基布茨姆,这导致波兰媒体发表了一些反犹太的评论。此外,这也刺激了他与他曾经工作过的非犹太孤儿院的疏远。尽管如此,即使1938年威尔茨基·斯卡(Wilczy_斯卡)去了巴勒斯坦,他还是拒绝搬到那里。1939年5月,她因无法适应回到波兰,重新担任校长。
1939年,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科奇萨克自愿在波兰军队服役,但由于他的年龄而被拒绝。他亲眼目睹了国防军接管华沙。当德国人在1940年创建华沙贫民区时,他的孤儿院被迫从其位于Krochmalna 92的Dom Sierot大楼搬到贫民区。Korczak和他们一起搬了进来。7月,科扎克让孤儿院的孩子们排演泰戈尔的Rabindranath Tagore的戏剧《邮局》,以熟悉死亡,so sad
1942年8月5日或6日,德国士兵前来驱逐192名孤儿(关于实际人数有一些争论:可能是196名)和大约12名工作人员,将他们运送到特布林卡灭绝营。Korczak曾被波兰地下组织Egota提供“雅利安方”的庇护所,但他一再拒绝,说他*不能抛弃自己的孩子。8月5日,他再次拒绝提供庇护,坚持要和孩子们一起去。
孩子们穿着最漂亮的衣服,每个人都带着一个蓝色的背包和一本最喜欢的书或玩具。目击者Joshua Perle描述了Korczak和孩子们穿过贫民区到Umschlagplatz(驱逐点到死亡集中营)的游行过程:
Janusz Korczak正在行军,他的头向前弯曲,握着一个孩子的手,没有帽子,腰上系着皮带,穿着高筒靴。几个护士后面跟着两百个孩子,穿着干净的衣服,小心翼翼地照料着被抬到祭坛上的衣服。-—乔舒亚·佩尔(Joshua Perle)犹太人区目击者
据目击者称,当这群孤儿最终抵达乌姆什拉普拉茨时,一名党卫军军官认出了科扎克是他最喜欢的一本儿童读物的作者,并主动提出帮助他逃离。在另一个版本中,这名官员的行为是正式的,正如纳粹当局在考虑某种“特殊待遇”为库尔茨瓦克(一些著名的犹太人具有国际声誉被送到那里)。不管这个提议是什么,科扎克再次拒绝了。他和孩子们一起上了火车,从此再也没有消息了。《钢琴师》一书中也提到了科扎克从犹太人区撤离的故事:
他告诉孤儿们他们要到乡下去,所以他们应该高兴些。最后,他们可以把令人窒息的可怕城墙换成鲜花的草地、可以沐浴的小溪、长满浆果和蘑菇的树林。他让他们穿上最好的衣服,于是他们两个一个地走到院子里,穿着考究,心情愉快。小纵队由一个党卫军领导…
一段时间后,有传言说火车改道了,科扎克和孩子们活了下来。然而,这些故事没有根据。最有可能的是,科扎克和威尔奇斯卡以及大多数孩子在到达特布林卡时在毒气室中被杀。MaryBerg在华沙贫民区日记中对Korczak的离开作了单独的描述:
Janusz Korczak医生的儿童之家现在是空的。几天前,我们都站在窗前看着德国人围住房子。一排排孩子,用小手互相抱着,开始走出门口。其中有两三岁的小孩,而最大的小孩可能是十三岁。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小包裹。
-Mary Berg,日记本
在华沙的Okopowa街犹太人公墓里有一座纪念碑,上面有一座科扎克的纪念雕塑,引导他的孩子们上火车。这座纪念碑最初是由米兹尤斯摩泽夫斯基(Mieczys_aw Smorczewski)于1982年创作的。于2002年用青铜重新铸造而成。原版是在博兹奇茨基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重新建立的寄宿学校,以Janusz Korczak的名字命名。
——
非常奇异的是,瓦伊达在晚年做的都是一些传统电影,中规中矩,特别是大理石人之后。
他早年就50年代的像灰烬与钻石、下水道这些带有超现实风格,象征主义,甚至可以说是新浪潮当中最早的一批强悍作品的风格已经完全失去了。
所以他被大家记住的可能性已经不是特别大啊,永远不会像他的早期三部曲那样,是属于一种非典型的瓦伊达。
看前半段我以为自己不会喜欢这个电影,但是孩子看着窗外拿枪的德国士兵,“他可能也是因为命令才在这里的,他又有什么办法呢?”,问科扎克战后打算干什么,他回答为德国孤儿开孤儿院的时候,我还是很不情愿地被感动到了。【卢巴申科在里面打了一个很惨的酱油...
悲剧不是要拍出悲剧的细节,而是留下悲剧的余韵。
开导 Józek 解惑生死权力的回答 没有尊严却拥有 200 个孩子的回答 最后的最后这样的情感冲击不矫揉造作最动人最让颓败末日里依旧有新生的希冀
二战悲剧题材,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医生的悲剧,理想主义的原则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变得更加脆弱,平凡的人能做的最伟大的选择,也只是在不可避免的命运面前,保留自己风中烛火一般的尊严,虽然渺小,却足够珍贵。
他搭橋涉水不伸手,繞過"美被摧毀"最易得的敘事物料池,以燼為磚,砌出"美的建立",這可能是瓦依達的另一種高貴。《科扎克醫生》
3.5;死是容易的,活着去爱才难,不管怎样我们都要试一试;结尾的超现实乃一以贯之的手法,幻觉中的理想国被残酷现实击得粉碎,所谓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他是有魔力的医生,可以让暴雨忽大忽小;他是有胆识的教授,能够让孩子自组法庭。他更是两百个犹太孤儿的父亲,哄胆怯的孩子安然入睡、买缺钱孩子掉落的牙齿、为了三袋面粉奔走,甚至在酒馆里忍受屈辱。那列脱节的火车没有驶向奥斯维辛,科扎克和孩子们都活了下来,他们相拥跑向远方,朝着天堂的方向。
超出预期的冷静克制,毫不煽情,医生说他只有200个孤儿,没有尊严,但他本身就是生命的尊严。男主的表演处理的真好。
一个伟大的人格。
我没法给你们上帝,上帝得你们自己找寻;我没法给你们故乡,故乡是心灵的方向与停靠;我没法给你们爱,爱和宽容互相依赖。愿你们找到爱和故乡。
他有那么多的机会可以逃走可是却没有,只因为他有200个孩子。
被最后两百个小孩穿着最好的衣服手拉手上火车被拉往集中营的场景震撼到。善良限制了医生的想象力。
结局给一百万个赞。我很讨厌小孩。人类生存下去的信念是如此强大,难以撼动。我谨怀着最大的恶意,盼望着一些东西最终能够降临。
那些小小的四叶草落在地上和白色的雪花一样天空传来命运的鼓点齿轮仍然旋转毫不倦怠它们落入泥土和红色的湖水死亡,像是白色的蜡烛在一阵风中熄灭无声无息
結尾與Angelopoulos的«Landscape in the mist»有同工之妙。
漫长的铺垫,都是为了最后一击。向伟人致敬!
#资料馆#讲良心有血性的儿童工作者,四处奔走目睹惨象,把尊严正义放在前面,选择迎面历史走向了死亡,“他们就算再坏,也一定不会不放过孩子们”,揪心;瓦伊达镜头沉稳古典,中间插入部分影像资料,还有街头拍片场面;最终奔向自由田野的诗意镜头纯净如洗,越发衬托现实残酷黑暗,想到索尔之子的结尾
电影用了许多细节来暗示科扎克医生的背景经历,没有叙述他在战前作为教育家、心理学家的卓越成就,而是通过德医同行的几句话语来衬托;聚焦于他在华沙犹太区中的经历,塑造了一位圣人但忽略了他在日记里透露出的煎熬与不决,他曾想自己结束孤儿院儿童的生命,和他们一同离开现世苦难,最终也没能忍心,这个细节讲出来倒是与立意些许相悖了,电影里倒是也有他回忆自己与妹妹的经历来衬托出这一点。
结尾太痛,因为现实就是这样的令人心痛。
三星半;很像二战时犹太人题材的《辛德勒的名单》,展现了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科扎克医生的感人事迹。在处理这样的题材时,瓦伊达选择了一种相对四平八稳的手法,叙事较为平缓,只有在片尾用幻想中的野游作结,显得很有力量。片头就用一段演讲将科扎克医生的性格定调,之后一直用细节完善他身上的圣洁弧光,直到最后的牺牲,都处理得低调、克制。瓦伊达的御用演员帕斯佐尼亚克在《福地》《丹东》等电影里一直塑造阴险、狡诈的角色,在这部电影里塑造的科扎克医生却有着一种大辩若讷的圣者气质,演绎非常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