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是江郎才尽还是梦笔生花
是江郎才尽还是梦笔生花
文/苏七七
田壮壮的《狼灾记》简直是恶评如潮,在豆瓣上得了两星半,4.7分,是国庆档电影热潮中垫底的。小田择片不慎,老田晚节不保——大片真是毁人不倦,《英雄》、《无极》、《夜宴》,多少大师们一路栽倒。《狼灾记》10月2日上映,10月12日我去电影院看时,只有晚七点排了一场小厅,观众十人。但抱着“能有多糟”的预期去看电影的结果是很被这个电影打动了——我觉得田壮壮未失其水准,而这个电影也不能放在原有的“大片”的座标里来衡量它的价值。
对《狼灾记》最大的诟病是“不知所云”,从而引申出导演的江郎才尽,故弄玄虚。这个电影的原著据说是十五年前侯孝贤给田壮壮看的,井上靖的小说是只有一万字出头的短篇小说,写得极其节制干净而意境深远——但也不那么好懂。田壮壮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故事框架,但故事在心里装了十五年,已经有了他自己的理解、侧重与偏移。故事分三节,头一节里,陆沈康是一个戍边的士兵,性格温良和平,将军张安良逼迫着他学会残酷的生存法则,但也以坚毅宽厚成为他的精神归依,冬天将至,张安良战败,部队大雪中南撤。第二节,撤退途中陆沈康在卡雷人的村庄里住宿,在一个小屋的地窖里,发现了一个因丈夫去世自称“死人”的女子(原作中说这个村中里弥漫着死臭),陆沈康占有了这个女人,并互相有了感情。女子说,卡雷人与异族人交欢,七日后会变为狼。第三节,这两个人真的变成了狼。数年后,张安良作为信使重返边地,有卫兵看到交欢的狼而射箭,狼穷追不舍,咬死了一个个士兵,最后是张安良见到了这两只狼,其中一只对他犹有眷恋,但终于,人与狼互相格斗厮咬起来,张安良死去。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重述这个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似乎非常地“无厘头”,战争,历史,魔幻,凡属大片该有的要素都有,但拼出来的拼图却又不能在大片的原有逻辑里贯穿。什么是大片原有的逻辑?因为要吸引眼球,所以需要大场面,因为需要大场面,所以需要架构一个宏大叙事,从《英雄》始,大片的宏大叙事都围绕着“权力争夺”这个核心,将对历史与人性的诠释,大体放在权力争夺的视野中展开。而这最终还要落脚于“权力的意识形态”:包括一个创作者对权力的理解与态度,与当下的主导意识形态及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往的大片往往不能说服人,常常在创作者的意识形态的左右支绌(比如说《英雄》,未免过于向主导意识形态献媚,《夜宴》,在商业电影的框架里而违背了主流意识形态)。
而回到《狼灾记》来谈,田壮壮的思路很清楚。他自己并没有想转型,这个电影是个多花了点钱的艺术电影。它跳出了原有大片的思路框架,不再以权力斗争为叙事动力,但“权力斗争”这个主题是非常通俗,容易理解的,而《狼灾记》的主题则要空旷丰富得多。如果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来看这个电影,似乎可以梳理出一条隐约线索:人不同于畜牲,人的生存不单单是自然生存,而且是社会生存,在社会生存中,演出了人际关系,也演化出了历史与文明。但是人类的社会生存却比动物的自然生存要残酷得多:畜牲只为了生存下去而杀人,而人却互相残杀,掀起了一场场战争。陆沈康原本是个温良的人,但最终还是杀了人,成了一个战士,但他最后还是用邻族的太子去换回了张安良,也不愿遵命把战败的张安良缢死。在败退的途中,他也说自己“死了”,这是一个对弱肉强食,血腥残杀的人类社会的深度厌倦,但是坚毅、爱护、荣誉这些美好的东西,又依然是在他与张安良中关系中能体认的。第二节里,陆沈康与卡雷女子数度交欢,变成了狼。在最低的生存条件下,两个人回复到一种自然的生存状态,吃东西,做爱,活下去,并且也孳生出了感情——但是,依然感羞耻。因为这是自绝于人类,自甘像畜牲一样活下去了。所以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狼被看到了交欢,会因为羞耻心而将看见的人咬死。到了第三节里,张安良重返北部边疆时,他老了很多,比当年颓废了很多。在小说里,变成狼的陆沈康与张安良是能够对话的:“许久以来我第一次恢复了人心,但是已经不行了。一听到那个伙伴的叫声,我的心又变成狼心。过一会儿,我就要变成狼了。变成狼就会袭击你的。”电影里变成狼的陆沈康依然表达了对张安良的眷恋,但是自绝于人类,当然不能再归队了。在人类社会里生存是无望的,变成畜牲是羞耻的。人心是痛苦的,狼心是泯灭的。在这个“变形记”里,没有选择与没有结局。
社会、荣誉、本性、感情,《狼灾记》里要讲的一个很复杂的思想,它不是一个单线的逻辑,也没有臧否,而给人提供的是一个感受与思考的时空。井上靖的小说很好,有一种洁净纯粹之感,而电影在重述这个故事时,头一个镜头简直糟透了,这么一个大推镜头,以为要开始的是《指环王》,如果要拍一个好艺术电影,还是不要一开始就来一句陈腔滥调。接下来,第一部分被搞得更温情了些(陆沈康还养了头小狼!),第二部分又搞得太艳情了些(这两个人太好看,皮肤太干净洁白,言谈太文明太煸情,小说里的这个女人非常干脆),第三部分很好,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又有悲苦又无声诉,沉重而有怔忡感。但即便有以上可挑之刺,还是觉得《狼灾记》作为一个整体是很好的,从小说到电影的置换也是成功的。它能把这么复杂丰富的故事说得开阔而优美,从电影语言的角度上说:镜头,剪辑,音乐,都还是达到了本土大师的水准。
我特别喜欢一组镜头:张安良被狼攻击,摔下山坡,这是一连串的主观镜头快速剪接,山体的一个个局部近景,很快地累加到视觉上,然后是一个蓝天的远景,有丝絮的白云,镜头稍长。这是一个描写死亡的非常宁静的镜头。而整个影片的节奏也把握得足够缓慢,如有留白。大概因为看多了急吼吼的电影,看到慢的电影时,心里会一宽,觉得总算有人不着急。《狼灾记》这个电影,就好像别人在游戏内比赛得你死我活时,它跳出了游戏之外,规则之外,它想的东西更空阔,但是一个文本又必须受限于原有的文化场域的评价尺度与标准。田壮壮会郁闷这个片子惨遭市场与评论强盗客栈式的砍头去脚安顿法吗?还是依然坚持:“我的作品下个世纪会有人理解”?当时的下个世纪,就是现在的这个世纪,好在这个世纪还有九十年,世事难料,来日方长。
_________
《东早》已用稿。
2 ) 《狼灾记》——惊世骇俗“田式”神话
将电影作为职业的人有很多,将电影当作艺术理想的人也不再少数,而将电影视为生命信仰的人则很少,田壮壮是其中一个。
第一类人是电影作为一个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石,第二类人是电影可以作为一种艺术不断前进的动力,而第三类人则是电影作为一种可以影响人类思想和灵魂的精神力量存在的根源。只有信仰它,才能将全部生命和才华作为薪火将其点燃,而田壮壮这么多年来正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无论是作为导演、作为制片人还是作为教师。
在整个华语影坛,田壮壮和李安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那就是能够在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平静而强大的状态,不以物喜,宠辱不惊,这份无论是做人还是作品中的淡泊宁静让他们如此卓尔不群。我不清楚是不是这份内心的相似使然,这次田壮壮一如李安选择《色戒》一样,也从一篇篇幅极短暂的小说里找到了自己久违了的创作冲动,完成了电影《狼灾记》,而介绍给他这部小说的,是另一位内心淡泊强悍的导演,侯孝贤。
井上靖的原著用笔极简,内敛藏锋,通篇下来除了脑子里留下的苍凉旷远之感,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把情感附着的地方。比起恢宏磅礴的史诗《敦煌》,《狼灾记》是一篇极写意的“小作”,仿佛一位异族的老人于夕阳之下有一搭没一搭的给周围的孩子们讲着一个上古的奇幻传说,因为讲了太多遍的缘故,很多原本激烈的情节被草草带过,原本浓烈的情感也轻描淡写,你们自己想去吧。这样反而于不经意中,让整个故事充满无穷的想象空间。也许,正是这样淡然的味道和无限的可能性打动了田壮壮,把藏于心内十几年的故事搬上了银幕。
电影的开篇颇有些《指环王》般的魔幻味道,只几个镜头就把人带回到那个悠远古老的时代,运镜漂亮至极。田壮壮把故事的背景稍稍改动,从秦末改为汉代,我想他根本无意纠缠于原著中秦朝名将蒙恬之死而引发的故事,那样太局限。他只把故事背景放在戍边战士与异域蛮族之间的缠斗这样一个放到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会存在的状况之下。
电影基本上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大的段落,第一段落以一场夜战开始,从没拍过动作电影的田壮壮基本上不强调局部的动势和具体打斗的状态,而只追求整体的蛮荒冷厉之感,把一场突如其来的夜袭战拍的非常震撼,开篇这段动作戏让我不禁想象,如果田壮壮如自己曾说过的那样也去拍一部武侠片,应该也不错。
夜袭战引出了电影的主角,由小田切让饰演的戍边战士陆沈康,他很像井上靖小说改编的日本电影《敦煌》里的书生赵行德。两个人都经历了内心的柔弱善良在野蛮残酷的战争中被磨砺得日渐粗糙坚硬甚至冷酷的“成长”过程。电影前3/1的段落,故事基本上就是围绕着陆沈康的这种“成长”展开。而这个成长中当然少不了一位亦师亦友的启蒙者,就像《敦煌》里的队长王礼一样,久违大银幕的庹宗华饰演的张安良承担了这个启蒙者的任务。这个我从很久远的一部台湾动作片《七匹狼》开始就一直很喜欢的演员,在《狼灾记》里奉献了一次无比精彩的演出,把一位坚毅宽厚忠勇的军人演绎的入木三分。
作为一部以狼命名的电影,《狼灾记》这个名字具有很大的误导性,如果对于电影全无了解单凭这个名字很容易以为这是一部以动物对人类施暴为题材的电影,类似《侏罗纪公园》或是《狂蟒之灾》之类,实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部电影里的“主角”狼竟然是以一种带有点诗意童话色彩的方式出现在电影的第一段落。
一只不明来历的幼狼被善良的陆沈康收养,自此形影不离。而影片中不厌其烦闪回的一人一狼于旷野嬉戏的画面,把这样的诗意扩散开来,弥漫在大银幕的每个角落。幼狼象征着陆沈康心内那残存的柔软和尚未消亡殆尽的生命活力,正是这些东西,让他能够在残酷的战争岁月中,保持一份人所应该有的对于天地,对于人和其他生命的感受力,让他比别人能更多的感受到一点生命中的美好和希望。
戍边将士期盼的大雪终于来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与蛮族休战,意味着他们可以远离这苦寒之地数月,意味着他们可以与远方思念的亲人重逢。大部队冒雪前行,幼狼饥寒而死,化为将士归途中的一抔雪冢。作为象征的小狼之死,也暗示着陆沈康在战事折磨之下,心已死,内心彻底荒芜,失去了活力和希望。
第一个段落结束,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个常人如何变成“死人”。而第二段则是讲述这个死人如何变成了野兽。
心死的陆沈康遇到的另一个“死人”,她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Maggie Q 饰演的雷卡族女人的出场颇为突兀诡异。而之后两个人的交媾充满了原始和兽性的味道。一如李安在《色戒》中用三段非常关键的“床戏”来揭示两个人物内心和二人关系的微妙变化,田壮壮也试图用“床戏”的体位和情绪变化来表现陆沈康与雷卡族女人的情感发展。不幸的是,比起《色戒》来讲,《狼灾记》里大量的床戏在叙事和人物关系的推动上显得过于单调苍白,没有起到那么清晰的作用。
尽管“七夜之欢”的诅咒是本片最关键的“戏核”,尽管Maggie Q表情做足,身材曼妙,但后面的床戏还是让人觉得有点不耐烦。我不认为田壮壮会为了票房噱头而增加了床戏分量, 只能说床戏与两人情感线有些游离感,让人难以投入其中。
非常喜欢两人在第七夜的交欢之后变成狼的段落,那么轻描淡写,从容平静,有种天荒地老的浪漫感。
“死人”因为爱情活了过来,却宿命般的变成了野兽,这样的命运一定让人无奈悲哀,但比起“死人”来,野兽显然还是自由的有活力的有爱的。于是,被诅咒的雷卡村里的两个心死之人,化为广袤大地上自由奔驰,任意欢好的两匹狼。
第三个段落,本该是电影最华彩最核心的段落,这是两人变成狼以后的神话世界。但是,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肯定是因为狼的戏拍起来太费钱太困难,很多戏需要真实地狼与CG相结合,受制于经费所限,这一部分反而成了全片最黯淡的部分,许多地方都没能充分展开,许多需要的细节也没能呈现出来。这非导演能力的问题,只能说遗憾了。
比起原著来,田壮壮用了一种更决绝的方式来表现陆沈康变成狼之后的世界。原著里,他还能说人话,与久违的朋友张安良说出自己的身份,这虽痛苦但至少还是种慰藉。电影里田壮壮放弃了这一点,用一种巴别塔一样的悲剧方式,让陆沈康只能看着张安良,只能发出悲哀的狼嚎。必须承认,这样的处理更具震撼力,更能打动我。
影片以一种谁都没有想到的方式戛然而止,留下的是晨曦下的苍茫大地,两匹在荒野上自由奔跑的狼,以及一群不明所以的观众。田壮壮就像本文开始比喻的讲故事老人,饱经沧桑的脸上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说,别问我后来怎么样了,你自己想去吧。
《狼灾记》是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我搜索了大脑许久,也没有想到有哪部电影可以拿来类比,它也是一部虽有缺憾却制作精良的品质之作,美术、摄影和配乐都堪称华语电影的顶级水准。
田壮壮不是那种刻意“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导演,但从《盗马贼》到后来的《德拉姆》《吴清源》,每部作品出来都会让人惊叹其选题材之出人意表,而电影的表达颇有点“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味道。
就像这部《狼灾记》,它就是一部神话。在我看来爱情固然是本片的主题之一,但田壮壮最想表达的不在于此,人与狼的纠缠与宿命,就是人与自己内心,与这个世界的纠缠与宿命。战争让陆沈康从常人变成“死人”,爱情让他从“死人”变成野兽,最终,天地的力量和内心的自由让他从野兽变成了“灵”,人或狼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他与天地共存,不分彼此。
3 ) 我无憾了
本片风评很差,但我愣是冲着井上靖老人的原著,对它存有一份憧憬。
无数看过的人都愤怒的说:巨烂。而我甚至羡慕他们的愤怒,因为我没看过,连抱怨都没有资格。
啊!今天,我终于坐在影院里,看狼灾记啦……
剧终灯亮,照见我两行囧泪长流 TT__TT ……果然很烂。我无憾了
**************************** 抖擞精神的分割线*************************
死田壮壮!你这个猥琐大叔到底有没有看懂原著!
井上桑写的是一群SB兵 在大漠上瞎转悠吗??你知道戍边是怎样的?你知道驻扎长城是什么意思?你知道抗击匈奴是干嘛不???你小时候念过“秦时明月汉时关”不??多少壮美气象可以表现,你却以为大家脸抹黑头发搞乱穿的破点,就能体现万分艰苦卓绝悲壮的环境了啊???要不是我给同看的人讲解,人还以为那是流寇呢!
井上桑写的是将军打了败仗,垂头丧气的回去受死咩??嗯???!!!死前还要奸淫妇女?咱的主人公是那么窝囊的老杀材吗??挖槽,格调啊,一下子给你陷沟里去了……你知道蒙恬大将吗?你知道大将是全军将士的精神领袖和效忠对象,古今亦然吗?赵高弄权,胡亥篡位,大将赐死,这现成的时代缘由,喂狗了?出于悲凉和绝望,决定不再戍边,命军队回营后遣散……这顺理成章的情节,为啥一句交代都没有?于是人物心理描写一溃千里,几近无事发疯之泼皮。
还有啊,井上桑写的主人公,怎么说也是千夫长,身负功勋将领一名,残忍虐杀战俘,也是冷酷至极的刚烈形象,拜托你干嘛教唆小田切把他演成个WWE的角斗狂啊???还是喝多了的日本浪人???看他在银幕上疯疯癫癫的跟人对打,我痛苦的抱住了头……
还有那井上桑写的铁勒族,是全身披毛的大疯子嘛?气死我了,竟然弄了一群类似长毛大猩猩扮相的人,手舞足蹈的嗷嗷叫,好似不会说人话!但是族人MaggicQ小姐又可与强奸犯沟通无碍,对白还很感性!我真想拿手电筒爆某人的那啥,抛开民族沙文主义的自大或者作为导演玩忽职守的疏懒不说,可不可以至少从美感角度出发,别拍的那么丑???蛮族之美能令电影生色,你不稀罕也别故意恶心咱!
万把字的小说改为电影,自然多有增删,不足为奇,奇的是导演大人的增删十分诡异。历史背景无交代,七夜兽谈也没讲清楚,没看过原著的人一头雾水。最后变狼的主角与好友对话,这么重要的情节,哈!也没有!增加的情节,把主角不能忘情回头寻女人,变成遭遇流沙无奈退回去,还加了一场巨假无比的狼群奔袭3D动画,faint~难怪后排观众议论道,这人真可怜,要走走不成,回来就被那女人变成狼了。吐血……导演大人!拍个如此立意的电影,您真猥琐的没边了!别是讽喻戒色的吧!
每个电影都要多少有些许看点才不枉一看,我真不知道这个片子哪一点还算有爱,冲原著去的吧,不提也罢……小田切不是我的菜,而且一点不像古代将军,差。激情戏?大银幕怎与小电影争锋。可爱的小动物,狼?哇,想看3D动画狼,我不如去看冰河世纪啦……好吧,看完至少我不好奇了,我有资格指手画脚,肆意臧否了,值……啊!
P.S. 据田大导演兼编剧自爆,剧本经十年酝酿而成。我想真诚的对他说,要不就是您忽悠我,要不,您老可以去吃屎了。
4 ) 狼灾始于人祸
郑洞天说田壮壮是中国导演里最有希望成为大师的人选,他所言绝对是事实。然而那句话有个特定前提,那就是田壮壮没有被《蓝风筝》耽搁了十年,吸着那口气,一直拍下去。结果,后来田壮壮不得已打麻将去了。再到复出时候,功力未能恢复到炉火纯青的状态,典型的中国式人造悲剧。
侯孝贤把井上靖《狼灾记》原著推荐给田壮壮,言下之意就是你田壮壮是最有能力实现改编再现的一个人,那个人不会是高高站在云端的陈凯歌,也不会是穿棉袄提红灯笼的张艺谋。不过这件事情也有前提——那就是发生十几年前,当时找田壮壮改编边塞历史传说《狼灾记》的想法是成立的,绝对正确,不存在其他人选。然而在十几年后,到了2009年,这两件事情的外在条件已经不复存在了。有了大笔投资,有了外籍明星,有了电脑特技,有了媒体浸淫,结果《狼灾记》失去了最原始纯粹的一层东西,反呈现出不伦不类的面目。
国庆档上映后,商业诉求、文艺气质的《狼灾记》受到了大范围的批评,票房成绩更是惨不忍睹。很多人没缓过神来,电影就在狼的仰天长啸声中结束了,更有出现了要求退票和响起嘘声的真实记录。世人惊呼,好一匹咬人不见血的文艺狼!还在荒野上奔跑的田壮壮显然高估了大家的理解力,又低估了市场的反作用力。时到今日,以观众的力量要宣判一部电影的死刑实在太容易了,网络民意就是最好体现,而这个民意的基础并不是建立在被误导和煽动的粗暴情绪上,因为绝大多数人与田壮壮素无恶意,反还带着几分敬畏心理进了电影院。可惜很遗憾,痴痴等待的他们被结结实实地忽悠了一记。当一部电影连基本的故事都无法自圆其说,剩下的东西再怎么过度阐释、升华提拔都没有了意义。况且,就深度解读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有一打田壮壮作品可以去顶上了,完全轮不到大规模公映的《狼灾记》来抢位。再有如出一辙的大气象和好摄影,那更是老生常谈,食之无味。《狼灾记》有的,试问《麦田》、《风声》谁没有。
对原著的改动上,田壮壮动了手脚,可惜那只是失败的开始。陆沈康有了难得一见的仁慈爱心,甘愿放羊与小狼共相伴,逃避战争又被卷入其中。置入字幕,想摆脱原著的时空背景又处处受限,去得掉壳但剥不了核。再有唇亡齿寒一说,当陆沈康的存在跟秦时明月汉时关失去了联系,他的内心转变还有跟张安良的人物关系也完全大变样了,催生出狼崽记和断背情的理解倒不是冤枉了。原著和电影的关键词全然不同,故事语焉不详、情感暧昧不清,导致了角色塑造流于表面、浮于形式,结尾更是匆匆了事,大有无厘头作风。两个莫名其妙的人突然情欲爆发,毫无根据,观众进而失笑哑然,这种完全相反的意图效果不就是一种彻底背离?如果有人还拿着《盗马贼》的一套东西来说《狼灾记》,比如你别理故事,要看人在动、狼在跑,那恐怕要被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或者可以说《狼灾记》的尝试是不得其道,可我坚定认为田壮壮是失败了。即便他真用影像探索过很多的东西,但一定不是发生在这部《狼灾记》身上。没有进步只会是个托词,影片不是我心依旧的唱诵,更不是只愿君心似我心的诉衷肠,正确的说法是田壮壮在倒退,理念不对,整个制作过程从实际准备、真正开拍到宣传造势一步步错下来的,明白点概括之:人祸。那并非商业与文艺的问题,也不好理解为创作上的偏差。因为确实很难用平实通俗的语言去形容和讲解电影,如果有,那说出来只会是云里雾里,纠结难耐。毕竟一句话的剧情浓缩谁都会,关键是如何让人信服。不见得人人要懂,可总要争取到起码的好感,表现出真诚与善意。不幸在于,面对三名可怜的演员还有两头疲惫的狼,我们真的困惑了,谁不解风情。
有朋友提到了飘渺的国际市场,认为《狼灾记》另有追求。暂且不说这是自毁长城,可拆了东墙补西墙就真的会有成就感么?就像你真会觉得所谓的国际市场对一个普通人的观感有任何影响加分?他们会去关心《投名状》和《赤壁下》的外埠票房如何。我说即便有,那也是在话题冷却以后,而不会重新翻案。
还好田壮壮始终是那个田壮壮,他没有像他的老同学一样暴躁起来,公然耻笑起凡俗来;他也没有三缄其口,躲在一个靶子的后面笑看好戏。在访谈交流的现场,田壮壮看似和气,可依然是一股孤傲的心气,不可侵犯的姿态。换句话说,你可以在影片内容上对他的作品进行围攻,就事论事。一到场下,你很难找到诋毁的目标,毕竟这只是一部被认为做失败了的电影,任何人都有说的权利,却没有强迫别人接受、低头认错的道理。
5 ) 每部电影里都有一座背背山
不知道是不是看电影之前被人打了太久的预防针,所以觉得其实也没有那么差~虽然剧情之间的不连贯也很有可能是因为送审之后删节而造成的历史性伤痕,但是不管怎么说,从Maggie Q的出现,到Maggie Q和小田切让一而再再二三的激情,都显得有点突兀。T跟我说,基本上没看明白整个故事是个什么逻辑,其实,田壮壮想要表达的也许是小田切让和庹宗华之前的凄美爱情——
第一Part里将军和小田切之间的眼光流转啊~~小田切不忍杀人时候将军在他身后的温柔一刀啊~绝对是爱恋情仇的开始啊
于是,顺理成章的,为了保护自己心爱人的性命,小田切不惜输掉战争,把太子换回了不幸被俘的将军,送他回京城疗伤~自己被困在深山老林~~~
Maggie Q意外出现,小田切一改往日的温文尔雅,其实是因为内心一直挂念着远在京城的将军,内心沮丧又绝望,才忽然爆发……和Maggie Q一直激情啊激情啊激情啊激情……其实是为了掩盖真实的自己的爱恋而激情……
第三Part,将军再出边疆,已经变成了狼的小田切一直眼神凄惨柔弱地跟在他身后,Maggie Q要上前攻击他,小田切奋不顾身,阻挡自己的女人对自己的男人下手……Maggie Q出于嫉妒,还是坚持上前咬死了自己男人的男人。
于是,最后的最后,就出现了电影最后的结局——两匹狼,在凄美的山头,大声地哀嚎~~~~~~恩,我坚信,还是这个逻辑比较说得过去。
6 ) 断章。
A
我去看了狼灾记。。。
B
。。。。
B
感觉如何
A
。。。男女猪脚都好美。。。
B
= =
A
沙漠风景也好美
风化的巉岩~
B
听说特效很囧
A
是有点。。。
评分4.2
比气喘吁吁还杯具
B
- -
和哪个帅哥去看的
A
我一个人。。
在学校的大礼堂。。
B
你一个人干吗去看这种囧片= =
我还以为你是为了和帅哥套近乎所以不得以去看的这片。。。。
A
帅哥怎么可能去看这种文艺片
B
是文艺片啊……我以为是商业片
A
他们估计连田壮壮是谁都不鸡道
A
田壮壮拍的啊。。。
B
谁规定田壮壮拍的就是文艺片= =
而且说实话我一直没看出田壮壮的片好在哪里
A
我看他也拍不出什么商业片
你看他拍的那个吴清源就知道
闷片大哥田壮壮~
B
= =
田壮壮比较悲剧,拍闷片又没太多人捧
不像贾樟柯童鞋
拍得越闷叫好的越多
…………
………
……
…
这部电影应该截图看~~
是不是所有大导演们不导个古装大片 人生就不完整了?
哎…… 打两星有些于心不忍,但感到老田的力不从心……片子中透着强烈的疏离,也是田导本人与周遭的疏离。
建议改名为《色,狼》或者Fucker in the Dark
情何以堪啊……
这不是一部适合个人表达的题材 田壮壮用魔幻题材表现个人思想 这个奢侈了点吧
有点文艺、商业、另类三不靠。这题材拍成个cult片真不错,可惜就不能上映了。田壮壮这片子实在太含糊太平了,看来他不适合导这种题材。
我想為你活下去,即使變成野獸也要活下去。
原著小说没这么烂,但这电影真的挺烂~
花这些钱干点什么不好
狼灾人祸。。。
恶心
膜拜28%打5星的同学....
1、田导,找个编剧吧~~2、我算知道为什么当初放风声说要找汤唯来演了~~
小田,择片不慎;老田,晚节不保
说是风光片吧,风光不是很美;说是情色片吧,镜头还很纯洁;说是故事片吧,没有什么情节;说是文艺片吧,也只能这么说了
事实证明,田导不仅能拍出《茶马古道》这样让人睡着的纪录片,也就拍出《狼灾记》这样的剧情片。
别的不说了,最讨厌这类画面乌七麻黑脏乱差的片子,耐着性子看了10分钟,结果什么也没看着。拍电影不带这么能省电的,打个光会死啊?
我智商不差 但没看懂
田壮壮导演的失败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