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摇摇晃晃的旅游巴士缓缓驶入了红叶如云的山林风景区。第一次当导游的菅(黑田大辅 饰)紧张非常,他磕磕巴巴地介绍注意事项,说着根本不好笑的笑话。在他的对面,桑田三枝(桐原三枝 饰)、田丸久美子(川田久美子 饰)、根岸纯子(根岸遥子 饰)、谷由美子(安泽千草 饰)、关本百合子(荻野百合子 饰)、花泽敬子(德纳敬子 饰)以及三角道子(渡边道子 饰)等七位阿姨各自为营,全然不理会导游的言语。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谁曾想众人却迷失方向。惊慌失措的菅宣称去找路,结果就此断了消息。大妈们左等右等,百无聊赖。而随着天色渐晚,她们渐渐开始紧张起来。
梦幻中的瀑布遥不可及,她们在闲言碎语中度过难忘的夜晚……
这部电影太治愈了,让我无聊的假期有了一丝有趣,看完之后心情也开朗了起来~
电影中第一个让我触动的点是久美子说自己还没有结婚,骗她们是为了跟她们打成一片,感觉她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小心翼翼的融入着这个社会,和她前面跟纯子说不喜欢和有自己爱好的人一起做了呼应,最后三个人练起了太极,真的太可爱了,想想自己和朋友也有过这种突然就很奇怪又搞笑的行为😂
第二个温暖我的点是大家晚上生火的时候,管纯子叫小纯纯,大家的感情更近了一步,后来的用叶子当酒杯,喝着小酒讲着故事,真的很美好。
还有关本做梦之后醒来,大家真的很温暖,后面在森林里玩起来了真的要笑死我了,大妈们真的很少女。
这部电影的每一个时刻的故事都那么动人,那么治愈小纯纯真的是一个很美好的人,平静可爱有懂得感恩生活,她确实不是普通人。
你们不想爬上去看看吗?最后看到了瀑布,真的很感动,值得N刷的电影🎬
日本人特别能讲故事,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事情都能拍的格外的有味道,讲述家庭的《步履不停》,这部《去见瀑布》也是一样。
七个欧巴桑,报旅行团看瀑布、泡温泉。在大巴车里一人占一排座位,保持着谨慎,傻里傻气的导游,套路般的介绍温泉的负离子的功效,整个片子的开头都是这么平淡。
七个毫无特色、平平无奇的大妈,就在这个旅行团相遇,傻里傻气的导游带着大妈们在山中的,却决定独自去探路,果不其然大妈们沉不住气去寻找导游,寻找导游未果,决定沿路下山,结果在路旁发现下山捷径的指路牌,按指路牌前行,果不其然在山中迷路,故事变得越来越有趣,七个陌生的人因为有了同一个目标,关系也变得亲密起来,一起在森林中寻找食物,夜晚降临,一起用野餐布和树叶盖在身上,果真是笑点满满,让人直呼“这个七个大妈太可爱了吧”
这些画面故事放在这些年纪上了40以上的主角身上,之间产生的碰撞格外有趣,好像大妈在我们眼中形象就是跳广场舞、讲话大声、在菜市场买菜一毛两毛都要讨价还价。我们都忘记了这些大妈曾经也是孩子,曾经也有过童真年纪,我们在生活中看到更多的一面是她们在家中承担的事物。
在这个故事中,七个性格、生活各异的欧巴桑,像参加儿童培训营一样,互相协助,在篝火旁讲述自己的故事,年纪最大的那个原来与自己的学生恋爱,并且结婚,但是最后依旧离婚了,抽烟的那位别人无情的分手,明明自己在这段感情中更为幸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故事。
最后终于走回了最初的起点,大家准备沿路下山时,有人提出,还是上山把瀑布看完了再走吧,大家带着脏兮兮的脸,沿路去看瀑布,这些老小孩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在瀑布,脏兮兮的导游也出现了,估计也没有少受折磨。瀑布旁一位老大爷骑着电动三轮慢悠悠的下山,这七位欧巴桑也顺路的捎下山了,七个人挤在三轮车上,与前面来的时候坐大巴时的情景对比,原本参加一日游的七位陌生人,却在小插曲中收获友谊,生活处处是惊喜。
其实,其实,看这部电影不是我本意,只是原本想看的《深夜食堂》和《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都没有抢到票,一气之下乱买一通的结果,也是我在这届电影节买的第一张票。 本片在电影节中的译制名叫《去看瀑布》,豆瓣资料叫《去见瀑布》。一字之差,“看”就让人感觉平淡无奇,“见”则好像“瀑布”被拟人化了,旅行变成了“访友探亲”。 不过不管是“看”还是“见”,都不妨碍通过片名感受到何为“脱力”。丫巴里,剧情简单到几乎没有剧情,人物平平、景色平平、台词偶尔引人发笑又不会笑得很大声。米娜桑,啥叫脱力系?这就叫脱力系吧!把你的力量脱掉,你甚至可以选择看着睡觉。 后来的后来才知道导演是拍《横道世之介》的冲田修一,拍过了一位暖心少年,镜头转向了七位暖心大妈。 “ 每一种旅行方式都值得尊重,或者说每一种生活方式。 我记得和碰巧也买了同场次的、钟爱脱力系的某同事边聊她在日本旅行的见闻边踏进新衡山电影院,当时连查剧情都没有查,只知道很脱力,导演、主演什么的都不知道是谁,就跟着电影、跟着大妈们开始了一场坑妈的跟团周边游。 曾经的我鄙视极了这种观影方式和这种旅行方式:看电影,必须先了解了解背景、探探风评,再决定看不看以及带着哪些问题看;旅行,必须能长途则不短途、能穷游则不奢侈、能自助游则不跟团,否则意义在哪里?之所以说是曾经的我是因为早已转变观念,应该也许可能大概是变懒了的结果,但是必须一定肯定绝对也是成熟了。 自从跟随某牙美其名曰“看看跟团游体验到底多烂”一起跟团游千岛湖之后,寥寥无几的几次旅行中清迈、富春山都是跟公司、部门一起跟团游的,这些经历给我揭开了一个众多小文艺小清新们不愿意承认的真相:其实体验并没有多烂啊,如果同游者有趣则一路开心,如果导游靠谱简直不要太省心。对现在的我来说,省心的需求远远大于开心。 大学时代的每次旅行我都认认真真做攻略、勤勤恳恳存钱去哪儿都买硬座夜车票,这样做让处女座的自己充满了成就感。 工作之后,一周四十小时工作之外真心提不起劲头研究某个目的地怎么玩,顶多研究下上海的某个小饭馆什么好吃。工作之后,希望把“假期”真的用在“度假”上,可以没有沙滩海岸比基尼,但是可不能让自己辛辛苦苦,那就只能让别人代替辛苦了。 所以说如果遇到靠谱的导游或者领队,尽管 “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拍照”,只要别“回家啥也不知道”,这次旅行就是值得的、休闲的。如果碰到本片中的导游,那可就瞎了。 题外话,大学时代的我还十分鄙视“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休学辞职去旅行”,批判这些旅行方式的语句我可以写百八十条微博出来。然而工作之后,我突然发现,我想做却不敢做这鄙视的事情。 众生平等,存在即合理。哪怕是不旅行的人,宅家宅得对得起自己的金钱和时间,也不比环游世界的人低一等。——现在的我这么想,我觉得这想法还挺牛逼的。但是哪怕你表示不理解或者不认同,我也不觉得你低我一等,因为众生平等、存在即合理啊。 “ 旅行中的风景和人物,总有一个是美丽的。 好像正是因为以上各种主客观原因,我很少去只有自然风景的目的地旅行。我偏爱城市的人文风景,偏爱在大街小巷暴走、狂吃。 久而久之,我仿佛失去了欣赏自然风景的能力。看明信片、看纪录片看不出到底喀纳斯、九寨沟美在哪里,甚至感觉大同小异,但是仅仅是上海的某时某刻某个雕花栏杆的光影都能让我着迷。我似乎对美景的免疫力和记忆力也有所下降,哪怕对着照片也说不出来美景拍摄于何时何处。但是我会深深记得,诸如“在静安别墅看到一只大肥老鼠从眼前窜过去”、“在愚园路闻到一股中药味从厚厚的砖墙缝隙中硬生生钻出来”的细枝末节。 我猜想,大妈们这次旅行应该也不是都为了美景。摄影爱好者、植物爱好者,都有各自旅行的目的,其他人充其量也就是休闲而已。我记得大妈们对导游说的瀑布的“负离子”不屑一顾的神情和体态,但是快要结束旅行的时候她们找到了瀑布,有人说,我感受到了!这是负离子! 我再猜想,如果导游靠谱,她们也不会有风餐露宿的一夜、也不会凑到一起唱歌讲故事,而是各玩各的了吧!如果各玩各的,谁谁的平凡而不凡的爱情、谁谁的心路历程都还只是自己心里的苦与甜,她们还能感受到所谓的负离子吗? 组成她们的“坑妈跟团周边游”美好回忆的十之八九是人物,是同游者,是她们自己。——这种“坑团”,当然不能没有这群美好团友,或者不用一群,一个就够,让大家哭丧着脸来,笑哈哈地走,集体返老还童。 稀松平常的景点,诸如外滩,已被某上海人吐槽并写成专题“如果你来上海,才不带你去外滩”,但是每当有亲友来,我还是会带Ta去。人不同,心情不同,景也不同……这样的道理好像人人都懂。咔嚓咔嚓,在外滩和N个不同的亲友合过影,为了表明我和上海的亲密关系我不会独自前往也不会大力推崇,但是每收集一张合影,我心里的盒子被打开盖子又关上,这种感觉才奇妙且不可复制。
其实,其实,写这篇文字也不是我本意,原本是想列出电影节中我看过的电影的表,供自己回忆也供你参考,但是突然想到自己懒到连豆瓣都不是看过每部电影都记得标记,不如忘记更喜欢的《纸之月》或者《0.5毫米》,不带凑字数地专心地回忆其中一部与旅行相关的,写一篇脱力系影评。 看懂了吗?还是看睡了呢?
七位四十岁以上的欧巴桑跟团去旅行,白天爬山赏枫叶看瀑布,傍晚泡温泉,本是这样打算的,谁知遇到了一个会迷路的导游,中途丢下他们去前方探路,导游久久不回,几位欧巴桑决定去寻找失踪的导游。
导游最后被找到了,但在那之前,七位欧巴桑经历了迷路、人员分歧、食物短缺,没有任何准备的夜晚野外露宿、拾核桃行动采蘑菇大赛、制作野味料理、睡前痴情大合唱、欧吉桑式集体太极、闲散组吃货组摄影组合成互助关爱组的过程,导游最后被抛下了。
电影的环境设定和《南极料理人》有些相似,都在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地方,《南极料理人》侧重于人长期处在极端单调环境下心态的变化,《遇见瀑布》侧重于卸下每个人日常生活中背负的枷锁,人与人与大自然如何相处。虽然整体水平不如《南极料理人》,观看几位欧吉桑再次拥有童年般的境遇与快乐仍十分怡人。
剧情和人物设定都没有强烈的冲突,就是日常生活中会发生的一些事情,看完有味如白水的感觉。这种味如白水,是因为讲述的只是日常生活嘛?不是,虽然电影有一种散文和诗意的美感,但这种美感不够强烈,同时缺少了某种可以触动心弦的情愫积攒,和一部佳作还有一点差距。
就在几位欧吉桑找到了原来的路,可以顺利下山的时候,一位欧吉桑说:“我们去看瀑布吧。”这个提议也如此平常,就好像在那个境遇时身边一定会有人这样说一样。但仔细一想,这个提议如此平常又如此生机勃勃,就是因为人们对美好的事物心生向往,才会有众多个“去见瀑布”的念头,生活才变得有滋有味。
PS.
1、地图那么简单,想迷路也很难啊。
2、见到的瀑布好小,看电影的时候明显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但几位欧吉桑楞了一下也坦然接受,这就是生活嘛。
太喜欢这样的温馨小品,不如横道世之介的深刻隽永,却如片中那最后的瀑布,水花虽小,但溅起来拂在脸上连空气都清爽了。七位妈妈桑的日常,即便剧情设计感太重,但还是感到一种难以言状的感动。当你太专注方向,便无法欣赏沿途风景;而当你停下来驻足观望,就能看清所有的道路。
两星半 依然挺生活的,但也依然不喜欢
6.3 意外
冲田修一,大东亚安德森
11区大妈没有广场舞,就变得要治愈了。
有意思,小成本电影的拍摄典范,看似无心似有心,大妈个个少女心,想起荻上直子的《眼镜》。小感悟,日本大妈就是笨,出门不带小音箱,烦闷无聊广场舞,怎么说,随时随地解千愁,健身减肥兼丰乳,开到蹦蹦蹦大音量,深山野岭也不掉队,不掉队。
大妈们一路小跑终于站在了负离子瀑布前的那一幕,蜜汁感动,希望我四十岁以后,也能够不被生活所压垮,仍然怀揣着一颗年轻的心
愿我四十岁后依旧像纯纯一样有颗无处安放的少女心。
第一次看到脱离了主妇形象的一群日本中年妇女,不干家务,没有老公孩子牵扯,完全是为了自己及时行乐。所以不同鬓发齐整、和服加身、也不用穿那个标志性围裙。她们穿起了冲锋衣、登山鞋。终于看到日本妇女跟我国妇女的最大相同处了。
每次看到日本这类型影片,总会为国产影片感到遗憾,不知还得经过多长时间的积淀和等待。冲田修一水准维持不错。
落俗~
冲田修一好棒,而且感觉和安德森很像,有趣又细致的拍摄
冲田修一善拍平淡流年里的人生真谛,这部亦不例外;剔除戏剧化因素,此片更靠近《啄木鸟和雨》(怀念2012年SIFF的日片),人物之间不无冷幽默的互动,如涓涓细流,终见肆意奔流的瀑布,“喜欢去哪儿就去哪儿”,真好啊。
看的时候就感觉有可能是素人,没职业演员的油腻感,又大多用了中远景。脑补了一下中国版,全是宁静、许晴、吕丽萍什么的,大概是《花儿与少年》大电影吧……
冲田修一年近四旬,勾画了七个中年大妈的两天一夜,因喜爱《横道世之介》而来的难免有些失望。显然这不是为年轻人准备的,正如日渐如一寡淡的中年生活,迟迈者不愿看到身边也布满衰落之气,虽她们可以再无遮拦倾谈往事种种。瀑布声侧耳可闻,那时的她们还能否推开重重遮幕,去见或只是心头一激的水流?
也就勉强及格吧。虽说企划真的不错,素人演员们表现也比较好,题材也非常独特,但是剧作问题真的很大啊。“中老年妇女的少女心”确实是拍出来了,然而无论是迷路还是露宿的可信性都很低,各自的性格与技能又是为了展示而十分刻意地去演给观众看。保持了冲田修一一贯的尴尬喜剧风格。
连同横道,冲田修一真是感动常在的高级植入玩家。最后的去看瀑布,确实提升了整部电影的可回味之处。虽然它那么小,虽然细想之下,迷路有些缺乏现实根基。
挺可爱美好的。你会发现那些你以为讨厌,跟你合不来的人,只要你去了解,去发现,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美和故事。然后在大自然中,当你们不再是个社会人而是个自然人的时候就可以自在美好地共处了。不论在什么年纪都可以保持纯真,都有权利哭、笑,去喜欢去的地方,感受生命中美好的一切。看笑也看哭了
笑死我了,这7个大妈没一个好看的,可是,她们真的好可爱啊。“影片的女演员几乎全部选择素人拍摄,剧组向社会招募40岁以上的演员,最终从应征者中选出7人,并将她们的人生经历编入剧本中,可以说是一部先有演员再有剧情的奇特电影。”第七部冲田修一了,这位导演的片子放心看吧。
大妈团作为主角很新鲜,本来当作company movie看的得到了大惊喜;然后导演很擅长把日剧那种微妙的日常kuso感电影化,变得cinematic,这很难诶,蛮可以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