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信雄(朝原靖贵饰)和父亲(田村高广饰)、母亲(藤田弓子饰)住在一起,一家人在大阪泥河边开着一家小饭馆。赶马车干苦力活的叔叔、夜晚捕鱼的不知名男子,寡言的信雄用眼睛注视着这些贫民区的人们。一个雨天,信雄认识了住在他家饭馆河岸对面一艘房船上生活的喜一(樱井稔饰),还有她的姐姐银子(柴田真生子饰),他们快成为好朋友。然而,喜一的母亲(加贺雅子饰)由于某种难以启齿的原因遭到周围人鄙夷,使姐弟俩人的脸上总是有着阴郁不快的神情,然而他们却很懂事,也来信雄家串门做客。直到有一天,信雄的父亲突然出门。信雄在船上意外窥见了无法承受的秘密……
电影史上最感人泪下、最具震撼力的儿童电影之一。本片荣获——1982年日本电影学会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1982年日本蓝丝带奖最佳电影、最佳摄影;1982年日本映画大赏最佳导演、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1983年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情片;1981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质奖;198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第1名,八十年代十佳第2名,影史百大第13名。
1.小说中的景象描述较多,像是采沙蚕的老人。
2.电影加了一个晋平失踪去中国的情节,而小说无。
3.在电影中,晋平带着信雄去探望病重的亲生母亲,这时信雄才得知自己并不是贞子的亲生儿子,这个情节让原本一直作为旁观者的信雄成为事件主角,亲身经历“成长”,而小说则没有这个设定。
4.马车叔叔之死,在电影中是信雄一个人目击,在小说中则是晋平、信雄、贞子一家人一起目睹。
5.小说中对于人物的内心描写更为细腻,例如:信雄在见过喜一的妈妈之后,对其产生的爱慕心理,
6.嗅觉的描写。电影中对嗅觉的诠释比较困难,但小说中就能详细描述。像是野妓房间里的味道,还有银子的气息。
7.电影里没有的丰田家两兄弟和雏鸟事件。在过昭和桥的时候,信雄和喜一发现一只满身泥巴的雏鸟,正好遇上丰田家两兄弟。兄弟俩想抢走小鸟,喜一不给,双方发生了争执,丰田兄弟嘲笑喜一的妈妈是野妓,结果喜一便把雏鸟捏死了。这个事件给了信雄很大的震撼,他大哭,不是为了谁,而是心中无处安放的悲凉情感。小说中的这一段,又让信雄再一次体会人心的黑暗面。
字幕的人名翻译和简介(小说)完全不一样嘛。演员挑得挺好,小雄初登场时,我想的是哪来这么个丑娃娃,眼睛像被蜜蜂蛰了,看完就是憨仔,好可爱啊,被喂金平糖的那一笑可真甜。
小说有些重要的情节被改编了。运货男子之死,电影局限于拍摄条件,借助了来势汹汹的汽车,淡化了人不信命却又为命运操纵的悲剧感。挖沙蚕的老爷爷落水变成了疑似求职失败的年轻人自杀(这里也可能只是警察的猜测)。因为小雄目睹了这个事件,被警局传唤。原著这里的文字我很喜欢。
“‘那个老爷爷或许被吃掉了!’‘你说什么?’‘或许被鲤鱼精吃掉了!’警察一听信雄这么说便死心了,将父子俩都释放了。”
但电影里小雄的回答是:“那个大叔可能是非法捕鱼,晚上补避免被罚款。”电影中只出现一次的鲤鱼在小说里很重要,不知道因为什么做了改编。
小雄可能不是板仓夫妇的孩子,看小说时出于直觉这样猜测。结果真的看到电影里设定小雄是爸爸和别的女人的孩子。
电影里我最喜欢的场景是,阿喜从水中取出扫帚,把上面的螃蟹匆匆甩到地上,又迫不及待取出酒精浸泡它们,一只只点燃。着火的螃蟹凄惨又美丽,就像阿喜的妈妈那样。
公平地说电影比小说仁慈,小雄没有向阿喜放狠话,没有捏死鸟儿,阿喜也没有那么神经质。因为看完小说后看的电影,没能把电影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观看,总是在比较,这是不大好的。
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后的第十个年头,大坂的贫民区,信雄家开着一家名字叫做“浪花”的小饭铺,来吃饭的大多数都是当地干力气活的人。信雄在一个雨天认识了和他同岁的男孩喜一。喜一家住在大坂河边的船上,家境贫困,并且由于某种难以启齿的原因遭到邻居的鄙夷。不过,信雄的父母对喜一和喜一11岁的姐姐银子都非常友好。信雄和喜一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直到有一天,信雄无意中发现了喜一的母亲在船上卖淫的秘密。两个好朋友的关系立刻蒙上了一层阴影。信雄哭着离开了喜一家的船,他幼小的心灵不能承受如此触目惊心的现实,他也没有理会在他面前欲言又止的喜一。第二天,喜一一家人决定永远搬离大坂,信雄得知之后,跑出家门,沿着河流追逐着自己童年的伙伴,船上的窗户紧闭着,看不到喜一和银子的身影,信雄在岸边叫着“阿喜!阿喜”,但是没有任何回应。小船越开越快,穿过一座又一座桥洞,逆流而上。信雄面对滔滔流逝的泥之河,悲痛万分地向自己的伙伴告别,而喜一所蒙受的伤害,也成了信雄永远不可释怀的郁结。一夕之间,信雄的童年就成了往事。
我们住在这里
寻找着自己向往的生活
生活的尘埃弥漫天空
但没有挡住我们清澈的眼光
生活的无奈就像包袱
但却拖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我们的心境像天地宽
自由才是我们的目标
河水象征着每个人的生活,裹挟着泥沼源源不断地流去,谁也无法挽留。生是人的本能,而如何面对死亡却是一个需要成长和经历才能慢慢在心中呈现一个不清不楚的答案的问题。被货车压死的劳动者,夜晚落水身亡的捕鱼人、在战争中丧命的士兵、在病床上垂死的妇人,还有在火光中挣扎的螃蟹,无一不在显现着生命的脆弱。可是生者又何尝是幸运的呢?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和萧条的社会环境使生者的每一天都被笼罩在一种看不见的怅惘中,未来何从何去,他们不知道,活着从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活着,活着,保持呼吸,生命的坚韧可见一斑。人就是河,就算满身泥泞,只要还活着,就不舍昼夜,生生不息。
经营着一家小饭馆的夫妻抚养着丈夫和另一个女人生的孩子,住在船里漂泊度日的女人靠卖身养活一双儿女,竖琴声悠扬之余,又透露出沉闷寂寥的气息。这条船曾经在这里短暂停留,船上承载了人生的全部辛酸和隐秘的欲望。《如懿传》里的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与歌妓饮酒作乐通宵达旦,也是在船上,就好像陆地上有什么洪水猛兽似的。岸上的人总是瞧不起船里的人,可到了夜晚,又总有岸上的人爱往船上去。白天和黑夜,陆地和船,生活的高光和阴影从未被划分得如此清晰。船上的人何尝不想结束如浮萍般四处漂泊的日子而上岸定居呢?只是,岸上并没有给他们留下一块安身立命之地。表面上人们似乎是在排斥船,实际上是不敢面对自己心中的晦暗和生活的真相。
小说中的信雄现实中就是作者自己。作者是家里独子,他的父亲是从事中日贸易的商人,后来因为中日战争,贸易中断了。之后的生活过得很艰难,1947年生下了作者,是晚来得子(电影中的父亲看起来年龄也很大)。原著里信雄家是开面馆的,小说中还有一对丰田双胞胎,此外小说中没有去见亲生母亲的情节。小说里最后的结局是信雄一家卖了面馆去新潟县做生意了。
对火车里父亲看的报纸上的“太阳族”印象比较深,所以看了一下宫本辉的原作,没想到是把“昭和三十年”改成了“昭和三十一年”,那也就有了导演更为直白的表达,就是父亲看的那一面,1956年经济白皮书写的「もはや、戦後ではない」,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没错,可总有人会被遗弃在战争的阴影之中。太阳族那群人用放浪的青春去抵抗战后的虚无,但说到底那种生活是极其奢侈的,在同一个日本,还有另一群人漂泊无依、艰难求生。影片也正是通过小孩从天真懵懂逐渐成长、学会哭泣,让观众跟随小孩去体味贫穷、漂泊与死亡,去深入了解残酷的底层世界。那个前妻的设定像是参考了宫本辉的《萤川》。
战后,孩子眼里的世界和社会的众生。小龙与小凤对于家庭生活和朋友的期望。
8.4 不疾不徐,不扬不抑,更多时候我们只能见到面无表情的孩子们,当他们的表情出现变化,就已经是足够的感情波浪,小栗康平的处女作,沉稳平实,有点根本无伤大雅的生硬之处,足够动人。
1.童年残酷物语,成长始终是一件痛苦的事情;2.成长就是一个渐渐变得不再纯粹的过程;3.成长就是在向性和死亡靠拢;4.沿着泥河追逐着远去的船,告别着好朋友,告别着童年,无比惆怅。
“不惧战场硝烟,只为成忠魂。“小龙唱军歌,让人不由自主想到军国主义。“自由才是我们的目标。”然后小龙又唱了另外一首生活的歌,战争与和平在这里进行了一次“激烈”的碰撞。“只要是人,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痛苦,要好好地考虑去克服问题。”
刚开始以为是日版边城,原来还是讲童年,以及“处心积虑”地塑造了一幅日本战后群像,开头就让小主人公目睹一场死亡,以及之后的种种所听所见所闻,都不该是童年所应经历和承受的,很多地方都看得到前辈大师们的影子,不过导演对叙事节奏的把握还显稚嫩。不知道侯孝贤后来的乡土电影是否有从这里取经。
某些细节略有生硬,但不影响整体的从容和忧伤,处女作,真是一部沉重的电影 4.5
温情和残酷并存。两个小男孩的友谊、父母亲的善良、妓女美丽的脸,以及车夫和渔夫的意外之死、病逝的生母、最终被拖走的驳船。温情的元素始终没有形成一道强烈的光,来把这灰蒙蒙的现实照亮。黑白画面其实是一种讨巧的做法,否则糟粕的景象将无法入眼。
童年是一枚硬币,等你想好要用它做什么的时候,它已经遗失了……整体流畅的影片,只有结尾不自然
部分日本儿童题材片都是比较拖沓平淡的,这部也是消磨耐性。片子拍出了童年必经历的一些因素:恐惧和性。面对车祸死者,和其他男人缠绵在一起的母亲,小主人公久久的沉默,在未知的孤独中眼含泪水,看到这里我给了“推荐”。最后和唯一小伙伴的告别,两个人点燃螃蟹的记忆一去不返
日本80年代杰作,国家童年两层叙述,有意杜绝历史背景化,成人孩童两个视点交汇形成同一段落多点聚焦;情绪电影,黑白影像有助凝聚细节、组串成片,情绪质感胶合细节。信雄一路哭泣逐船奔跑,忘不了小龙小凤令人心碎的眼神。
导演第一次指导的作品,这水平太高了吧!尤其是最后段落,一个是那个喜酱火烧小螃蟹,未尝不是他对那些趴在他妈妈身上男人的一种隐忍的报复。而那个小男孩看到漂亮阿姨的私密事儿,似乎早就开始面对死生无常以及不美好世界的判断更加确定了下来。最后跑去告别,导演的剪切水平把情绪推向了高潮。
小女孩的演技简直是神了,她就是默默地站在那里,那一种哀而不伤的感觉就完全能体会到。特别是爸爸在表演魔术那里,她静静的看着弟弟。三个孩子都演得特别好。看完以后有一种很轻描的感伤,小西在那个夏天奔跑的镜头,还有一直喊着“小龙”的场景,难以忘怀
借用孩子的视角去描绘日本战败后普通大众的生活及状态,没有刻意的去渲染普罗大众的悲惨生活,而是用失去童年的惨痛去追忆,以最小的视角换来最大的震撼,任何语言也都显得苍白。泥の河,用河水般清澈的童年去荡涤历史沉积的淤泥,在“痛苦”中慢慢长大。
堂弟上初中时来我家玩,有晚看电视我不让他看武打片,他气哭了,直至哭累睡着。第二天一早恰逢大叔来到,把他带回了家。再次见面他已发育,变成沉默内向的少年,兄弟关系再回不到从前。后来他外出打工,五六年不回家没和我联系。现在他在监狱服刑,武打片叫《给爸爸的信》,我要放给他看,还得等六年。
本片改編於宮本輝的同名小說,為小栗康平導演處女作。此片最大特色是一改兒童電影的天真爛漫,從兩個出生於戰爭之後的孩子的角度,道盡關於生存,現實,貧窮與戰爭的成長傷痕。當中的黑白,靜默的影像風格與平實的敘事結構,與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大有相似之處,而掙扎於社會底層的人情與現實的困境,又令人想起木下惠介的電影。
开头不好,耐心看下去居然还不赖。好舒缓。小男孩可真不好看…不过看到最后觉得也蛮可爱。那些玩法…好熟悉!些许伤感吧。
很多时候,当我们习惯孤单,迁就孤单的时候,会忽然有那么一个人闯进来。然后在困惑该不该接受或者是否接受的时候那个人却又消失了。[徘徊]成为一直以来的状态。不论所处是否泥泞。。。
四星半入,惊艳处女作;当我们明白伤心懂得流泪知晓失去,童年已在远离;可爱的娃,晶莹的分别的眼泪让我心碎。
来自80年代的怀旧感伤,却又惧怕故乡、疏离故乡,在规矩的建筑构成的光影,如此隐蔽的陆上空间中,少年望着远去的原乡不得不扎根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