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Manuel Miranda 打造的经典百老汇音乐剧《汉密尔顿》在纽约理查德·罗杰斯剧场官录原卡现场
最近各项工作停滞,是因为我掉进了“汉密尔顿”这个巨坑😂
我先看完了音乐剧,又去读了他的传记,并研究了他参与撰写的《联邦党人文集》。
接下来,我想把自己在这趟认识汉密尔顿的旅途中,见到的有趣风景,分享给你,希望你会喜欢。
如果整个7月,我只能推荐一部剧,我会推荐你去看音乐剧《汉密尔顿》的官方电影版。
这不是一部新剧。它早在五年前的2015年,就在纽约百老汇首演了。
之所以选择现在这个时间点推荐,是因为今年7月,它的官方电影版在Disney+上线了。(你在B站也能搜到视频)
这意味着,国内观众可以免费看到高清画质的《汉密尔顿》演出(此处无比感谢买了版权的Disney)。
这有多难得呢?
要回答这问题,我先说这剧在音乐剧世界的地位吧。
它2015年横空出世后,在2016年,基本拿完了全球最重要的戏剧、音乐剧奖项——
在托尼奖颁奖典礼上,它得了包括最佳音乐剧、导演、剧本、编曲等一共11项奖项,可谓横扫。不止如此,它还斩获格莱美奖最佳音乐剧专辑,以及普利策奖的戏剧奖等重量级奖项…
再说当年票价情况。
这剧当年现场演出时,是出了名的一票难求和高票价,我看有媒体报道说,百老汇平均票价800美元,相当于5千多人民币。
它在伦敦西区演出时,卫报报道,票价有被炒到6千英镑(折合人民币5万2千多)。官方为了平抑票价、打击票贩,特别规定买票者不许转票,要持身份证件入场。
而现在, 你不用奔赴海外,不用抢票,你有电脑能上网有基础搜索能力,就可以欣赏到这部在音乐剧历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剧。这真的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美好福利,它降低了国界、金钱构筑的审美门槛。
再聊聊,为什么说在《汉密尔顿》音乐剧历史上有里程碑意义?
借用普利策奖的颁奖词来说,“其故事既具有当代性,又令人不可抗拒。”
这部剧讲述的是汉密尔顿的传奇一生。
在看剧之前,我对汉密尔顿的了解十分有限,我只知道他是美国开国功勋,撰写过《联邦党人文集》、做过律师,头像印在十美元上,最后死于决斗。
结果音乐剧一开场的说唱音乐,迅速抓住了我的吸引力——
“一个私生子、孤儿、荡妇之子,降生于加勒比海上的被遗忘小岛。身处肮脏贫苦,他如何成长为一位英雄、一名学者?”
接下来的大段说唱,快速介绍了汉密尔顿作为移民在来到美国之前的生活经历,不可谓不悲惨。
十岁时,父亲离家。两年后,母亲去世。他借住表哥家,表哥不久也自杀身亡。他13岁就去商行打工,14岁就已经负责商行贸易。17岁,家乡遭遇飓风,他把灾难中的所思所见写了一篇文章,获得家乡人的赏识,大家筹款送他去纽约读书。
作为底层移民的他,由此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开启了他建功立业、纵横驰骋的一生。
剧中,高度浓缩地展现了他一生的关键节点事件。
与约翰·劳伦斯等好友相识;在纽约国王学院学习;参加独立战争,成为华盛顿的副手,在约克顿战役中立下战功;和妻子Eliza相识相爱,和Eliza的姐姐之间也有情感涌动;婚内出轨,传出桃色丑闻;为美国打造金融系统,建立国家银行;儿子在决斗中去世;支持杰弗逊选举,导致和Aaron Burr结仇;与Aaron Burr决斗,死于对方枪下。
他死时,只有49岁,还没来得及老去。
他一生结束得可谓匆忙,但如果你去看他已完成之事,你会发现他从政治到军事到经济展现了全方位的治国才华——推动制宪会议召开,撰写《联邦党人文集》阐述宪法精神,担任第一任财政部长,“设计了能让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平稳运转的一整套机制,包括一个预算体系、一个长期债务体系、一个税务体系、一个中央银行、一个海关系统和一支海岸警卫队…”
你会惊讶于他是怎么做到的,是有三头六臂、神助之力吗?
他的人生如同开了加速键一样全力向前,节奏超快,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觉得,导演LMM选择Hip-hop为主的音乐来做这部剧,是一个非常酷而且契合的决定。
Hip-hop自带一股热烈活力、年轻血性以及街头平民感。尤其是前半场密集的说唱音乐,让人感受到汉密尔顿和美国这个国家在同时快速崛起,非常high。
更别说,说唱的超快语速,可以让整个剧的信息密度变大。
有人统计过,如果是按照常规音乐剧的唱法,那么这个剧得唱4-6个小时才能唱完。而大量说唱音乐的加入,使得这个剧时长控制在2个半小时。
《汉密尔顿》让Hip-hop音乐彻底进入了主流音乐剧观众的视野,不仅如此,还破圈,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现象。据说在纽约地铁上,你唱了歌词上句,就有人可以接下句。
除了音乐使用上的大胆创新,这个剧在演员选择上,也充分体现了多元包容。
你会发现,多位主演都是由少数族裔担任。
比如剧中出演美国国父华盛顿、汉密尔顿的政敌亚伦·伯尔的演员都是黑人,女主、汉密尔顿妻子Eliza的扮演者是位亚裔,汉密尔顿的扮演者LMM,本身也是波多黎各的移民后人。此外,片中还有多位拉丁裔演员。
当LMM选择用有色演员来演历史上的白人时,他传递了一种信息:肤色并不重要。LMM没有选择成为刻板印象的一部分,而是选择成为打破刻板印象的一部分,想为他大力鼓掌。
而且,这也让这个剧和现实有了更多关联。因为当下的美国已经是一个多元种族构成的国家。舞台上呈现的多元种族构成,也是现今的投射。
汉密尔顿本身就是一个很颠覆人们对政治领袖传统想象的人,而这个讲述他生平的剧,不管是大量启用少数族裔演员,还是广泛使用hiphop音乐,也成功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历史音乐剧的理解。
回到剧情本身,我扪心自问过,到底是什么打动了我。
我在汉密尔顿身上看到非常多相互矛盾的特质,脆弱和强大、 理性和疯狂、自律和失控…这种矛盾构成了他的魅力内核。
他身上有神的光、兽的影,也有人的脆弱和柔情。
创造性和自毁欲,像双生火焰一样,在他体内同时燃烧。
在独立战争中,他多次向华盛顿请缨,想上前线,憧憬马革裹尸、英勇殉国的荣耀,终于被允许领兵后,他像“勇敢的疯子”一样投入战斗;
他渴望稳定家庭,娶了温良忠诚的妻子,却出轨有夫之妇;
他一方面争分夺秒求知、工作,不浪费每一次在历史中留下印记的机会;另一方面却又豪掷生命,多次陷入决斗危境,直至最后一次被死神唤走。
他的一生,会让我想起明石海人的和歌歌词:“像生于深海中的鱼族,若不自燃,便只有漆黑一片。”
而全剧除了汉密尔顿之外,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是他的好友约翰·劳伦斯。
剧中,交代完劳伦斯在与英军的交火中牺牲后的那句台词“他梦想着解放并招募3000个黑人,并组成第一个黑人军团,他的自由之梦已随他一同消逝”让我瞬间落泪。
劳伦斯的爸爸是大奴隶主,而劳伦斯的梦想是废除奴隶制,解放黑奴,是要带领黑人战斗,让黑人恢复自由,他的选择完全超越了他的阶级。
他为了和他不同阶级的人的自由,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让我想到普罗米修斯,身而为神,却会为人类冒险盗火,甘愿忍受被猎鹰啄心之痛。
剧中对汉密尔顿政敌亚伦·伯尔的塑造,也脱离了非黑即白的叙事。
亚伦·伯尔射向汉密尔顿的的那一枪让他成为历史罪人。然而,他并不是一个纯然坏人。
剧中展现了很多两人命运的相同点,都是孤儿,都从事法律职业,都渴望为子女建立一个自由、繁荣的新国度。
这一场毫无必要的决斗,没有人是赢家。汉密尔顿死了,亚伦·伯尔的政治生命也就此终结,余生都背负骂名。
剧中亚伦·伯尔多次唱的那句“我本该知道世界之大,容得下汉密尔顿和我”也是全剧点睛之语。
在多元社会中,我们更需要学会接纳和自己不同的人的存在。
在不同群体间,用马丁·路德·金的话说,要建桥而非筑墙。“Let’s build bridges, not walls.”
看完音乐剧《汉密尔顿》后,我对汉密尔顿这个人充满了兴趣。
我很想知道,私生子+孤儿+出身贫寒混乱之地的他,怎么会比当时很多含着金汤勺长大、从小接受精英教育的人走得更高更远?
我也很八卦地好奇,他和约翰·劳伦斯和拉法耶特之间有没有超越朋友的亲密,从剧中来看,他和约翰·劳伦斯隐隐有基情感。
要知道音乐剧一开场,劳伦斯唱的就是,“我为他而死”。
我也想知道,他和妻子Eliza以及妻子的姐姐Angelica三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是如何相处的。从音乐剧中来看,他和Angelica之间充满了情感张力和暧昧情愫。
还想知道,他的死对他的孩子和家人有怎样的影响?射杀他的亚伦·伯尔后来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于是,我找来了罗恩·彻诺的《汉密尔顿传》👆来看。
这本书也是启发LMM去打造《汉密尔顿》音乐剧的灵感来源。2008年,LMM在墨西哥度假时,看此书时被汉密尔顿的生平迷住。之后历时7年打磨,推出了音乐剧。
这本书有74万多字,900多页。如果不是想读完它再写稿,我这篇文章应该至少能提前一周和你见面。
别误会,我没有抱怨的意思。虽然它很长,但它很好读。
这本书完整讲述了汉密尔顿精彩跌宕的一生。内容的翔实度极大满足了我对汉密尔顿的好奇心。
比如,书中揭示了汉密尔顿是如何自学成才的。
虽然出身贫寒,但汉密尔顿热爱阅读。他在岛上结识的神父,因为欣赏他的才华,向他开放了自己的丰富藏书。
他13岁就进出口商行做职员,这段经历让他迅速习得了商业、金融知识,也帮他打下了文书和管理基础。书中提到尚未成年的他“即便是面对一位比自己年长很多的老水手,他也能毫不犹豫地开腔训话”表现出了杀伐决断的魄力。
这解答了我一个困惑,他为什么后来会致力于建立海关、货币系统——正因为少年时管理进出口贸易,“他清楚地了解了商人和走私者是如何玩弄那些瞒天过海的把戏的,这让他力主在美国建立海岸警卫队和海关体系。他发现生意经常会受到现金流和到期债务的困扰,而一套统一的货币体系将非常有利于刺激贸易。”
书中,还提到对汉密尔顿身世的一种猜测:他的父亲可能不是詹姆斯·汉密尔顿,而是一位名叫托马斯·史蒂文斯的商人。
这位托马斯·史蒂文斯有一位比汉密尔顿年长1岁的儿子爱德华。据说爱德华和汉密尔顿长相像到如同一个模子出来的,经常有人以为他们是亲兄弟。
而且,爱德华和汉密尔顿喜好、志趣也很相似,两人是至交好友。如果这猜测为真,那便能解释为什么,汉密尔顿和自己的父亲、兄弟都很生疏,却长期和爱德华来往密切。以及,为什么托马斯·史蒂文斯在汉密尔顿的母亲去世后,成了汉密尔顿的监护人,却没有照顾汉密尔顿的哥哥。还有,汉密尔顿的妈妈当年出轨的对象是谁。
资助汉密尔顿去北美接受教育的商人中,也有托马斯·史蒂文斯的身影。在北美,汉密尔顿求学于国王学院,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法学著作。
他终身都保持了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即便是在独立战争期间,他也没有放松过学习。他在战时,阅读了大量哲学家著作,并去了解希腊、普鲁士和法国的历史。“当其他的美国人梦想在北美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抹去欧洲文明的一切腐朽痕迹的时候,汉密尔顿则虚心向欧洲文明讨教如何设立一个新政府…他相信,新世界必须虚心向旧世界学习。”
至于汉密尔顿和约翰·劳伦斯和拉法耶特之间的关系,从传记来看,的确非同寻常。
书中写道,“他们三个人的故事一定启发了大仲马创作他那著名的三剑客”。
劳伦斯相貌英俊,有一双蓝眼睛,是一位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他认为“除非将奴隶从枷锁中解放出来,否则就没有资格说自己是热爱自由的人民。”
劳伦斯和汉密尔顿像“一对精神上的双胞胎”,“他们的交往中有着朋友间最深的喜爱,这种友爱近乎于男女之情…我们至少可以说,汉密尔顿对他的老朋友有着青春期迷恋般的特殊感情。”汉密尔顿给劳伦斯的信中写道,“你不应该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便利用我的敏感,偷偷溜进我的感情世界中。”这恋人般的抱怨实在引人遐想。
而拉法耶特和汉密尔顿的关系,用汉密尔顿孙子的话说,“他们俩的友谊中有着一丝浪漫”。书中记载,拉法耶特给汉密尔顿的信中写道:“从法国回来后,我对你的感情已经逐日增长,一发不可收拾了。这个世界上已经根本没有人能够想象到它有多么深了。”
而汉密尔顿和妻子艾丽萨以及妻子的姐姐安杰莉卡三人的关系,从传记来看,艾丽萨和安杰莉卡两人都爱慕汉密尔顿,但这对姐妹的关系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她们终身都保持着亲密。
书中写道,在汉密尔顿去世后,“艾丽萨一直得到姐姐安杰莉卡的无私帮助,后者是她与过去和已逝丈夫之间最强韧的纽带。”
这三人,在死后也彼此相伴:他们三人的墓都在三一教堂。
我还八卦地查了下,安杰莉卡的丈夫约翰·巴克·丘奇葬在哪里,答案是葬在伦敦,并没有和安杰莉卡葬在一起。(有点心疼丘奇。)
因为看剧,我知道汉密尔顿的儿子菲利普死于决斗。而且在儿子临行前,汉密尔顿命令他不要夺人性命,要放弃射击。
因为这种要求实在太让自家孩子置于险地,所以我怀疑过历史上是否并非如此。结果看传记发现是真的。(我哭了,汉密尔顿这个憨憨)汉密尔顿真的命令儿子在决斗中别开枪。这种又愚蠢又勇敢又善意的行为让人百感交集。
书中揭示,菲利普之死,还产生了另一位受害者——汉密尔顿17岁的女儿安杰莉卡在知道哥哥死讯后,疯了。精神失常的她在73岁去世。悲剧的涟漪,绵延了半个多世纪。
至于汉密尔顿在决斗去世后给家人的影响,则是让家人陷入财务困境。这导致妻子艾丽萨不得不恳求美国政府,把当年汉密尔顿在独立战争结束后放弃的抚恤金补偿给她,让好她能够养家。这让我感慨,汉密尔顿自己那么高姿态,却让家人不得不放低身段求人,做伟人的家人好辛苦。
杀死汉密尔顿的亚伦·伯尔,后来也没有公开忏悔过。不过,他的下半生也和幸福没多少关系了——他因为被指控谋杀而流亡,后来指控取消后,他又经历了爱女和女婿接连去世的打击。他在两次中风后,面容可怖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艾丽萨成了同代人中活到最后的那一位。她享年97岁,还开了纽约第一家私立孤儿院。
她对汉密尔顿的爱,超越了死亡。她在汉密尔顿去世后,致力于整理他的文集,采访他的同时代人,希望能出版他的传记。
书中写到一个细节:“她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汉密尔顿在决斗前夜写给她的缠绵悱恻的诀别书,以及他们在莫里斯城恋爱期间汉密尔顿送给她的爱情十四行诗——这是一些发黄、变脆的纸片,由于纸张已经风化,艾丽萨小心翼翼地将它们缝合在一起。”
说回汉密尔顿本人,书中他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也最为钦佩的一点是,他敢于反抗暴政的同时,也敢于反对民众的非理性情绪。
他非常清楚的知道,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一直革命,而是为了建立一个自由、稳定、强大的社会。
他多次挺身而出,阻止民众将革命激情变成对他人的屠戮。
书中写道,在北美独立战争前夕,反英情绪高涨时,有暴民准备对亲英派学者迈尔斯·库珀施以私刑。汉密尔顿冒着被暴徒攻击的风险,阻止他们冲进库珀家中,并指出他们的行为会“让自由的伟大与光荣蒙羞”。
在独立战争中,他手下想要杀死投降的英国士兵时,汉密尔顿也在第一时间制止了这种报复行为。
在战争结束后,美国社会一度有清算亲英派的思潮。他也果断站了出来,反对在没有法律审判的情况下,就驱逐亲英分子。他指出这样的行为,会导致“没有人会是安全的,也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他自己就会成为一个内讧的无辜受害者。”
“他认为革命不应该一夜之间斩断与过去的联系,或者彻底废弃原有的法律、秩序和传统。‘争取自由的斗争就其本身而言是崇高的,’他说,‘当与高尚、正义和人道联系起来时,它应该尊重每一位朋友,把它当作人。但是如果被犯罪和肆无忌惮所玷污,那它就失去了人们的尊重。’”
很多革命者在追求自由的路上,会忘记秩序的重要性。但汉密尔顿没有,他非常重视秩序,他一生都在“平衡自由与秩序的关系。”
即便被误解为革命叛徒,他也会顶着骂声,继续用理性与民众对话,避免社会进入无政府的混乱状态。“他不是一个寻求声望的政客,而是一个决心改变大众思想的政治家。”美国有他这样的“政体之父”,是美国的幸运。
书中对他的评价是:“作为开国元勋中一位理性的智者,汉密尔顿总是扮演着‘败兴者’的角色,他经常给民众泼冷水”。
比起他战斗者的一面,我更敬更爱他“败兴者”的一面。因为后者需要的智慧和勇气更甚于前者。
如果你看完《汉密尔顿》,想要对汉密尔顿发起并参与撰写《联邦党人文集》有所了解,那么我非常推荐你看《用野心对抗野心:〈联邦党人文集〉讲稿》。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今天的我们需要读诞生于200多年前的《联邦党人文集》?
我想用另一个问题来回答它:“人们能否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优良的政体,还是只能依赖强力或机遇?”——这是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的开篇之问。
如果你想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想知道人们如何能够通过理性和自由选择,构建出一个现代民主政体,那你可以翻开这本书。
这是我读过的阐述《联邦党人文集》最明白晓畅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即便你没有法学、政治学的基础知识,你也能读懂它。
而且因为作者的写作是通过问题来驱动,读起来会很有解惑的快感。你会发现全书几本每一章标题,都是一个问题。比如第八章“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第九章“总统拥有帝王般的权力吗?”。
你可以在读它之前,先看一下目录,被哪一问勾起了兴趣,去读相应的内容就好。
👆《用野心对抗野心》的作者王建勋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此书作者是我在法大的恩师王建勋先生。我读时,好像重回了听王老师讲《联邦党人文集》的大学时光。
当时我们每节课都会读原文节选,王老师会带大家讨论,这门课对我来说是宪政启蒙课。我的诸多观念都在王老师的授课中得到了冲刷和重塑。可以说王老师当年随手播下的知识种子影响我至今。
不过,我并不是因为他是我恩师就荐书,而是因为这本书真的值得一读。
他写作风格和他讲课一样,深入浅出。他会让原文中那些晦涩难解的句子变得亲切易懂;会带着你领略看似结构零散甚至有相互矛盾之处的《联邦党人文集》的文本内部有怎样的逻辑主线;会给你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方便你“理解当时的美国人为何要指定新宪法,为何对某些问题存在争论。”
书中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是讲“美国宪法为何要实行分权制衡?”的第七章。
很多人提到三权分立,想到的就是三种权力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就像三条平行线。
但如果你看了这章,你会发现,你完全误解了何为三权分立。
如果要达到分权制衡的目的,那么三权之间恰恰不能完全分离独立,而是必须有交叉、有联系。用麦迪逊的话说,“如果没有这种关联和牵制,三个不同的机构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力,那如何让它们相互制约、相互抗衡呢?”
那三权分立的“分”又该怎么理解呢?
书中的回答是,分立“并不是说这三种权力不能有任何的关联,而是说一个部门不能同时拥有两种全部的权力…或者三种权力同时拥有。”比如立法部门不能既有立法权又有行政权。
那怎么设计三权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它们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独立性,好达到相互监督、制衡的状态,则是考验制度设计者们的经验和智慧了。
书中介绍,美国国父们设计出了这样的制度:
立法和行政机关的制衡是:立法机关(国会)可以弹劾行政机关(总统),反过来,总统可以否决国会制定的法律。国会还可以通过三分之二多数,再否定这种否决。
立法跟司法的制衡是:立法机关可以弹劾法官,如果法官涉嫌滥用权力,贪赃枉法的话。反过来,如果法官认为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反了宪法,法官可以发起违宪审查,宣布法律无效。
行政和司法的制衡则体现在:一方面,总统有权提名法官;另一方面,法官可以宣布总统的命令或行动违宪并无效。
书中写道:“立法、行政、司法这三个机关之间,每一个机关都对另一个机关形成了某种程度的牵制,或者说,每一个机关都行使了另一个机关的部分权力。恰恰因为这种部分地拥有、部分地行使另一个机关的权力,让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制约、相互平衡。”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每一个机关都有野心,因此,必须由其他同样有野心的机关监督和制约它。”这也就是麦迪逊所说的“用野心来对抗野心”。
最后分享两句书摘:
如果人是天使,将无需政府;如果天使统治人,将无须对政府进行内外的限制。在构建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巨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先让政府能够控制住被统治者。接下来,还必须能让它控制住自身。——詹姆斯·麦迪逊
那些为了临时的安全而放弃自由的人,既不配得到安全,也不配得到自由。
——富兰克林
edited by 阿妮酱
对外媒进行了简单翻译,对音乐剧研究不深,如有错漏还请指出
LMM称,周日午后场和周二的摄制是有观众的现场,周日晚到周一的摄制主要是补拍各种细节。
Leslie说,我这辈子从没见过在一个舞台上,有四个来自不同的肤色的男人,一同歌颂友谊与兄弟情深。
Never in my life, you see, had I seen four men of color on a stage singing together about friendship and brotherhood.“
Chris Jackson (华盛顿扮演者)当时在拍Holler If Ya Hear Me。
Okieriete 说他们一开始学那段编舞时没有转盘,后来到剧场排练时,全部人都得重新学。
导演托马斯·凯尔说,我常常和Angelica扮演者谈论《料理鼠王》的其中一段:美食评论家咬了一口食物,然后进入美食评论家的眼睛那段。
This is something I talk to the actors playing Angelica a lot — about Ratatouille. When the critic takes the bite, and you go into the critic's eye, that's what we're doing."
她说,(这段的)每个词都是精心设计的,把Angelica的情绪往下带,带出她这个影响三人一生的决定。我演到这里时已经很崩溃了,所以祝酒这段很难唱下去。
Every word is crafted to analytically take this woman on an emotional, life-altering decision for these three lives. That decision was such a monumentally painful and beautiful thing to do that by the time I'd get to that moment in which she makes that decision, I was so devastated that it was hard to sing that toast."
排完汉密尔顿,他说他已经为他未来的小女儿祷告了500多次。
她说,人们可能听到了会想,Eliza去了天堂吗?她见到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了吗?她见到上帝了吗?她这是在做什么?有时候我(Phillipa Soo)看着台下的观众会想,这可能就是Eliza的心情,总的来说有一种超越在里面。(这是一声破了次元壁的叹息)
People are like, 'Is it Eliza going into heaven? Is she seeing Alexander? Is she seeing God? What is it?' And it’s kind of all of those things. Sometimes, it’s literally, I look out and I see the audience, and that’s what it is, but I think that idea of transcendence is present in all of that."
导演托马斯·凯尔说每个扮演Eliza的演员对这声叹息都有不同的解读。
外媒原文://www.buzzfeed.com/noradominick/hamilton-behind-the-scenes-facts
(首发于“陀螺电影”公众号→ //douc.cc/3Y08Nc 。“豆瓣电影”转载。)
一开场,周遭空气就仿佛被瞬间抽空,人在此中,见证的不只是一截时光,一通顿悟,更是半瞬永恒与永世寂灭。
《汉密尔顿》的魔力,一骑绝尘。
(注:以下涉及剧透。)
“生于加勒比海贫穷脏污的小地方,荡妇与苏格兰人的私生子,孤儿,英雄,学者,开国元勋……”
人生被分解成戏剧化的若干标签,高低错落一一贴上,在众人嘴里吐出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早已风干定型。但他在舞台上一显形,本该鲜活的故事就长出了眉目。
母亲瑞秋从不幸的婚姻中逃离,遇上父亲詹姆士,顶着不被认可的关系,于1755年1月11日,在奴隶交易盛行的尼维斯岛生下亚历山大。11岁时,父亲抛妻弃子,不久,母亲染上致命高烧,亚历山大成为孤儿。17岁时,他所在的圣克罗伊岛遭遇飓风摧毁,而他给《皇家丹麦美国公报》写信讲述惨状,斐然文采打动人们筹钱,送他去了北美殖民地。
他努力考上哥伦比亚大学的前身国王学院。在独立战争中以文韬武略证明自己后,他被乔治·华盛顿相中,担任参谋部副官。等到美国成立,身为首任财政部长的他主张组建强大的中央政府与军队,推崇工业发展,创立扶持经济繁荣的金融机制……影响至今。
辉煌而壮烈的一生,却在民间叙述中蒙尘,亚历山大淡退成十美元钞票上的一副模糊面孔。
处女作《身在高地》还在巡演的时候,抽空休假的主创林-曼努尔·米兰达从书架上随手拿下罗恩·切尔诺写的汉密尔顿传记,“精神上感受到强烈共振”,“嘻哈曲子就从书页间冒出来了”。
他觉得,汉密尔顿的生平就是“一则嘻哈故事”。
嘻哈的起源,正好与贫民区、纽约、街头文化、抗争息息相关。能以嘻哈为主体呈现亚历山大的生涯与时代,可谓极富创见,而又合情合理。
公共剧院艺术总监奥斯卡·伊优缇斯在纪录片《汉密尔顿的美国》里说,“我不止一次拿林跟莎士比亚作比较,《汉密尔顿》跟莎士比亚历史剧一样,普通人的声音升华为诗歌,莎士比亚用的是五步格诗,林则是饶舌、韵律、嘻哈、R&B。”
再点缀一些爵士和百老汇歌舞剧经典曲风,以音乐贯穿全剧的《汉密尔顿》始终如潮涌动,情感渗入音符,命运贴合旋律,从历史课本上撕下的冷落注脚活过来了,观众浮起来了,这戏,也红起来了。
毋庸置疑,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就是个传奇。
每一段悲惨的过去,都是绝地重生的支撑。就算一无所有,他也能凭借过人的智谋与胆识,白手起家,平步青云。
上天以加倍的怜惜补偿曾经的弃儿,任由这个卑微的移民成就最鼓舞人心的经典美国梦。而这个美国梦,又留下了无可估量的政治遗产,为日后万千美国梦铺设了最基本的可能。
林-曼努尔太会捕捉时代风云里流泻出来的细微情绪,几段快节奏的说唱一出,就把观众卷入美国成立之初的躁动与豪情里。内外战争,亲疏党派,一切都是莫测的,万变的,功绩在历史中,把“人”放大了。
但归根到底,亚历山大还是一个“人”。林-曼努尔无意于造神,不用亚历山大在大风大浪里,像汉高祖刘邦斩白蛇那样借天意开路。他就是一具实实在在的血肉之躯,会因为失去而惹上风霜,也会因为无从圆满而刻下遗恨。
在这部被快节奏带得痛快激昂的剧里,死亡的结局早就写在了开篇。
被回顾的一生中,亚历山大最常挂在嘴边的是“我还有一百件事没做”。使命看得一清二楚的人,生命的紧迫感烧作了夜以继日的工作热情。
听起来,却总觉满耳秋风。像是夏蝉,预知一夜之后就有秋寒。
亚历山大成了伊卡洛斯,忘我地振翼高飞,身上的光芒越来越耀眼,距离太阳也越来越相近,于是封住翅膀的蜡开始融化,整片汪洋成了必然的葬身之所。之前有多么意气风发,失去妻儿就有多么心灰意冷,在痛苦中长出一点连皮带肉的慈悲和轻慢,让他最终在决斗中放弃开枪,命丧黄泉。
几番对比下来,仿若莎翁剧里君王将相盛极而衰的命途,弥散着纵横捭阖后浓重的悲剧感。
血肉被填充回来,《汉密尔顿》里一众曾被史书脸谱化的消声角色都有了可亲可感的温度,他们锋芒毕露,而缺点也会在功业面前暴露无遗。
亚历山大因痴恋情妇玛丽亚·雷诺兹而被勒索,婚姻跟仕途饱受打击。跟他一样是孤儿,且在做律师、参军、从政路上总有交叉的阿伦·伯尔,迷失在激起的嫉妒与愤怒中。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等人,同样表露出眼界或心胸的狭隘。
未知天地的时代局限下,人跟人的纠缠格外惊心,得与失都会有最戏剧化的方式在左右。特别是仿若镜子两面的亚历山大与阿伦,从朋友到死敌,互相成就了彼此终极的悲哀。他们唱着足够宽广的世界,却容不下二人的共存,叫这则传奇成了无人尽欢的落寞篇章。
政坛如此,情场也是。
亚历山大与斯凯勒家二女儿伊丽莎白结婚的时候,同样情根深种的大女儿安洁莉卡畅想过一出倒带戏份,舞台上时光逆转,惊艳无比,却像是要提前奠定让一切遗憾落地生根的叹息,等到命定结局揭晓,就连幻想也显得残酷。
那灵魂共振的饶舌与肝肠寸断的情歌卷在一起,像是藤蔓攀上剑刃,哪怕锋芒拔地而起,疼痛才是最光耀的。
因此本该幸福的伊丽莎白以一声绝望嘶吼给故事收尾,更是伤得无以复加。
在林-曼努尔眼里,亚历山大某种程度上就是2Pac(图派克),是声名狼藉先生(The Notorious B.I.G)。
这两个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并因枪杀死于25岁的嘻哈歌手,都有过十分不易的年少阶段,而从戚风惨雨中走出来的他们,都站到了嘻哈音乐的顶峰,唱尽种族、暴力、物欲与苦难。
短暂的生命,炽热的火花,难免叫人伤春悲秋,毕竟雁过留痕,总要消散。亚历山大在《汉密尔顿》上演之前,几乎已被掩埋在“国父”的历史头衔上了。这次终于重回大众视野,带上了新的象征与旨意。
不得不说,他也像是林-曼努尔那位18岁就从波多黎各来到纽约打拼的父亲路易斯。
其实林-曼努尔自己,也跟亚历山大的故事交融在一起。2014年,在这部剧创作了五六年之时,他与妻子瓦妮莎在新房里迎来了孩子的出生,再过两周,《汉密尔顿》的排练就要开始。他与亚历山大都是初为人父就不得不离家,情绪不谋而合。
而在以曾经的边缘人亚历山大为主的歌舞剧里,林-曼努尔让许多非裔、亚裔、LGBT演员承担了主要角色,多元化之余,内核的精髓也更熨帖地嵌到了行云流水的表演上。
2016年,《汉密尔顿》扫下11项托尼奖和普利策奖戏剧奖、格莱美奖最佳音乐剧专辑等,风头一时无两。
观众热捧,也是因为这普世的故事,能让所有人从中找到自己情感投射的位置。无论是移民美国梦的励志,远大理想的奋进,还是人情世故的感慨,爱恋关系的叹惋,都有私人记忆参差比对的踪影。
对应的,莫不是剧中一大铿锵主题,“谁活着,谁死了,谁在传颂你的故事?”
历史与野史总是难分难舍,换个光景,每个故人都不过是当下立场表达所需的棋子。拼了一生,光荣也好,颓败也好,都不过是空名,是谈资罢了。
也不知该悲哀,还是该豁达。
这不是今年的第一部影片,却是我第一部五星影片,说是影片,这部2015年让整个百老汇观众一票难求横扫各大奖项的音乐剧使我这个身处千万里之外的观众感受到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白嫖之旅,感谢Disney+及小破站。Hamilton是谁,说实话才疏学浅的学渣在此之前根本不认识,曾今手握十美元在泰国街头行走的我,根本不知道这个印在美钞上的男人竟然有如此的荣耀魅力,我不知道为何美国人提议要将他的头像撤下(虽然并没有)孤儿+移民+国王学院学生+士兵+律师+第一任财政部长+出轨…不知道顺序和内容是否有误差,17岁开挂之旅到49岁殒命,三十年间作出了如此多伟大的事业我不得不佩服这才是真正的卓越的让人难以置信的时间管理大师,如同剧中所唱的汉密尔顿为何你好像时间总不够似的说到的歌词。即使打起十二分精神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也很难跟上节奏,Hipop曲风单词迅速略过看中文都来不及,还要忙着欣赏演员的表现,真的让我双眼慌乱,听说奥巴马一家也是将此剧二刷,是不是也是这个原因…不过将如此冗长的历史浓缩到一台两个半小时的剧上,选用Hipop来演绎还真是一种机制且富有创意的设计。然而融合了流行、说唱、歌剧、爵士等曲风还远远不够,少数种族的卡司阵容才是导演的神来之笔,对于现如今的美帝种族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舞台上的非裔、亚裔、波多黎各移民让我在一开始陷入了一些混沌,这样的搭配属实有趣。在内阁争论上的freestyle的battle环节,让我惊呼卡司们的台词功底,这tm的一些神台词是怎么背下来的…看完整部剧,勾起了我对这位美国开国元勋的好奇,听说导演Lin是阅读了《汉密尔顿传》后萌生了这部剧的想法,时间线已引导我迫不及待的去翻开这个传奇人物的一生了,希望今年可以读完这个十美元头像的主人,也许有时间和脑子可以再读一读《联邦党人文集》。
首发于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0年6月21日。
“立国神话”可能是最露骨、最易被识破,但历史也最为悠久的意识形态运作之一:远有“汉高祖斩白蛇”与东汉的谶纬学,近有“华盛顿的樱桃树”,此类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初创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的神话式的美化叙事,史载范例众多;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而被广泛“怯魅”,失去了原本赖以生存的神圣性。意识形态性的“立国神话”一般走向两种可能:一种进入普世的历史叙事,以“历史真实”的形态延续传播,神话性在潜意识过程中蜕变为“实证”的科学性,精心构建的能指偷取了所指;另一种则因为本身的逻辑缺损或者社会环境的变化沦为笑柄,不仅丢失了神话性,反而成为对原有意识形态的自我摧毁。
但无论这些立国神话能在历史上留下何种印记,以上都是一种后发的“历史解释学”——被构建出来的目的,是阐明历史为何如此发展的解释学需要,即在“立国”这一事件完成后,权力主体借此证明其成功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所以,“解释学”式的立国神话普遍都是严肃的历史叙事:它以具体的历史人物为个体对象,以“历史实证主义”为核心的逻辑基础,试图通过对历史的一种“纪实文学”性的书写,来构建权力的合法性——权力试图将夺权的历史事件重塑为可被广泛尊重的历史科学。
然而同时,还存在另一种层面的,始终潜藏于水面之下的“立国神话”——“证成”性质(justification)的立国神话,在中文语境下,可称为“正名”。这种神话的不同在于,它塑造的是“先发”而非后发的,非历史性而是未来性的理想主义范本;更重要的是,这些“证成”式的立国神话的生产者,绝非那些掌握权力的主体:因为大多数时候,“证成”式的立国神话的构建,是为了改变而并非巩固原有的建制和意识形态——我们将接着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和音乐剧《汉密尔顿》讨论一种美国立国神话的重建——不过在讨论这个“非历史性”的话题之前,我们却还是要从历史开始。
周王已没,但周礼新成?
从汉代独尊儒术开始近两千年的儒学研究,始终绕不过去的难题即是“经典文本”的不确定性。放在历代儒生面前的问题是,如果要将儒学定做一种“国家宗教”,一种正统的国家意识形态,则必须有规整统一,逻辑自洽,结构完备的“经典文本”。西汉设“五经博士”,立《易》《书》《诗》《礼》《春秋》为“五经”——但是经历了焚书坑儒和秦汉战乱,“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彻底模糊了“经典文本”的神圣性:究竟是通过代代教学相传,通过经学博士口述的“今文经”更符合原典,还是后来从墙院地底挖掘而出的“古文经”才是经典原貌?在缺乏考古学手段和意识的时代,这一问题几乎是无法通过“实证”可解的。
而五经中的《礼》在当时更是一笔乱账。今文博士最初口述的《仪礼》,当时被认为是孔子根据周代礼仪制度的记载所作,通过历代传习后流传下来,成为国家经典“五经”之一。然而到了西汉末年,经学家刘向、刘歆父子突然提出,他们发现了“出于山岩屋壁,复入于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焉”的《周礼》一书,认为是周公亲手留下的经典,加以整理后著录出来。他们还特地指出,《周礼》一书的体例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而他们找到的书稿中缺失了“冬官”,根据体例他们得知“冬官”涉及的是手工制作业的官员制度,因此找到了齐国流传下来的手工业官书《考工记》来补充。哪怕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刘向、刘歆父子对《周礼》的介绍也算是有理有据的,甚至“冬官”缺失一事也颇为“真实”,似乎从反面映证了此书绝非伪造。不久王莽篡权夺位,开始“复古改革”,《周礼》中对于井田制的详细记载成为王莽改制的重要历史依据,因此《周礼》地位飞升成为“古文经”,依靠政治权力开始获取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地位,最终在南宋时期成为“十三经”之一。
这据说从“山岩屋壁”中挖出来的《周礼》,若真为周公所作,那么被刘氏父子发现时就当有800年的历史——可此书从来没有在先秦的文献记载中出现过。因此《周礼》必然遭遇到“今文”学派的攻击,也一度被认为是“伪书”。但在近两千年的经学研究中,大多数经学家们还是怀着各种理由相信其历史真实性,甚至一直到晚清,经学家孙诒让依然在《周礼正义》中坚信《周礼》是周公所作。经学家们看似“盲信”的判断,在如今的考古研究中得到了部分支持:随着当代对出土的金文材料的识读与考证,《周礼》被确认的确包含不少原始的西周史料——也就是说,尽管从成书过程的考证来说,《周礼》不可能是周公本人亲手所写,而是战国末期乃至西汉前期的学人所作,但《周礼》的确是有大量流传下来的史料作为参考的。
为什么从刘氏父子,到经学大师郑玄,到《四库提要》再到《周礼正义》,“出身不正”的《周礼》的经典性为何一直受到维护,“周公所作”这一“盲信”被坚持许久呢?一大原因是相比于《仪礼》,《周礼》显然更加完备丰富,结构精致,实在是面面俱到、几无遗漏地展现了一幅完美的周王朝制度画卷。《周礼》中的周王朝的行政区划非常整齐,在“地中”上建立的国都分为“九畿”,以五百里为半径建立九个同心圆;而国都之外有六“乡”,各有州、党、族、闾、比五级;六乡之外还有六“郊”,也各分邻、里、酂、鄙、县五级。《周礼》中记载的井田制几乎将天下的土地都分成了面积类似,大小相等,结构一致的“井田”,而与之相对应的官员制度,则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在每一官的具体等级中都有并行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到这里,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周礼》记载的周王朝的礼仪制度,行政区划和官员制度是真实的吗?以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太可能。但它在结构建制上是完美的吗?是,不仅结构上具备美感,更是将儒家的治国理想与形式上的优美融合起来:《周礼》在理想性和美学价值上,可以对标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在结构和体系的构建之上,甚至可以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相提并论——它大致不可能是西周王朝刚建立时的历史现状,但它几乎是一套理想化的古代中国的“世界观设计书”:难怪王莽,乃至后代经学家都对《周礼》爱不释手,这是儒学“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理想对人的完美诱惑。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画面:一群战国末期的儒生们,从各地搜集了周王室流传下来的类书残卷,怀着治国理想,开始以“创作”的心态构造实际上在历史上从未以这样一种完整的结构出现过的“周礼”:只有穷极一切可以看到的文献,再带上严肃谨慎的“脑补”,历经数百年乱世的中国才能拥有这样一部“理想国”计划书。如果我们进入这层构境,完全可以想象这些学者明白自己并非在复原、考古800年前的“周礼”,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些假托周公之名写下的文字,是要为未来的统治者提供制度蓝图。
学者们完成此书的时候,周王室也许已经被秦国的铁蹄扑灭——而周王已没,周礼新成,这本《周礼》成为了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王朝建立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时必然参考的经典。它毫无疑问,是一种来自权力外围,后发而成只面向未来的“立国神话”: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制度理想,披上“曾经存在”的外衣,最终成为延续千年的信念式存在。他们创造了一种想象性的完美国家精神体制,毫不利己、托付给几百年前,得以构建出标范后世的“华夏”之本体。
社会契约论:三种文学性书写
人类为何要建立国家、创立法律,形成制度化的社会,开始一种集体化生活?这个问题甚至比讨论公元前1046年周王朝是什么样的体制更加难以回答。作为一种“知识考古学”它存在悖论:讨论制度产生,具备实证意义的只能是“文字”,可当一个文明如果已经产生文字并出现历史记载,这意味着类似国家、法律这样的原初制度性建设已经完成了——我们无法考证在没有文字的时代里的制度建立情形,只能从一个“从天而降”的基点开始探寻其演化的过程,“起源”的重建是不可能的。
因此,当“社会契约论”成为西方主流政治制度研究的主流假说时,任何人其实都意识到如果要将“社会契约”诉诸于具象的话,这一场景简直是荒诞不经的:我们该如何设想,一群“自然状态”下的原始人类突然如天启般意识到“要建立一个国家”,所有人汇聚一堂开始开会,讨论出一篇详尽的“社会契约”给每个人签字确认,每个人都清晰地知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将自己的权利部分让渡给系统性的体制,宣告一种国家制度的成立——但这的确就是霍布斯、约翰·洛克、卢梭等政治哲学家们给我们展现出的画面。在这里,一种“证成”式的立国神话天然地诞生了:面对国家如何建立的问题,立国神话的写作者们没有任何的历史证据,也缺乏历史人物和事件,也并没有要保护现存的政治制度的解释压力,他们创造“社会契约论”,与其说是在解释历史,更多地是在文学性地构建属于新阶级的理想国家体制;这样一个奇异的画面是一种比喻:它在比喻原始人类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发明制度的时间进程,同时也是一个范本:当北美独立者们在费城开会制定宪法的时候,能够让所有与会的国父们感到天命昭昭。
必须意识到,早期的“学术研究”很难与文学书写分野,“中立客观”在当时仅从叙述话语上就是一种奢求。霍布斯、约翰·洛克和卢梭三人各自的“社会契约论”神话的书写之间的不同,自然而然可以从其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中找到端倪,他们的“社会想象”必然具备强烈的时代印记。亲身参与英国1644年资产阶级革命的霍布斯对战争状态和人性只能有黑暗的想象和感受,在战火烽烟的乱象里,霍布斯笔下的“利维坦”指向的是对秩序的强烈诉求。在他的“自然状态”图景里,人性难以看到希望,自私、卑劣,为了利益进行无限制的仇杀争斗。因此,“社会契约”签订的场景,其实是战争各方的一次和平会谈,人类建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找到终结战争,保卫和平的秩序。而如何在这样一种“任何人反对任何人”的自然状态中保证和平呢?霍布斯相信只有拥有压制所有人的力量的唯一权威才可以。因此,他对这场“和平会谈”的描述,就是每个参会者都将自己的一部分权力让渡给“主权者”,这样一个“国家”人格集所有权力于一身,由此人颁布法律,建立权威,所有人都统一服从在这个国家之下——是的,毕竟霍布斯是保王党。而事实上,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那句“朕即国家”也绝非空口狂言,反而正是有霍布斯的理论支持的。
约翰·洛克则和霍布斯完全在政见上相反,他认为霍布斯的观点是一种独裁主义的哲学。他在《政府论》中提出的“自然状态”温和很多:他设想里的原始社会就是一种商业社会,人与人之间不是战争状态,而是“和平、善意和互相的帮助的状态”,各行其是,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和平共处。但是因为商业活动的频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财产上的纠纷——因此洛克构建的“社会契约”会议是一场商业行会内部会议,目的是避免商业上的冲突加剧,定立商业规则保证所有人都能遵守。所以此时,受到权力让渡的主体是“有限政府”,他们的责任是分配各人的权利与义务,保证和平状态和商业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一旦政府工作不能令人满意,与会者就可以根据契约对政府进行更换。数年后,当“光荣革命”的革命者们手持洛克的《政府论》驱逐了詹姆斯二世时,我们看到了洛克的“社会契约论”的实现:一种认为人性是温和和平的立国神话,自然孕育的是不流血的革命。
几十年后,在即将发生大革命的法国,卢梭吸取霍布斯和洛克的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契约论》。对人性抱有极强信心的卢梭对“自然状态”的描述是乌托邦式的: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地位、财产和精神上的不平等的乐土——除了作为个体很难独自生存。在卢梭笔下,“社会契约”的会议是人类的一次互助会议,所有人的目的是为了互相保护,创造一种共同的力量保护与会的每个个体。也就是说,卢梭认为“战争状态”更多的是人与自然的斗争状态,而国家的诞生起步于人类团结起来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在之后的美国独立战争中,需要斗争的他者从自然变成了英国殖民者;与之相似的,霍布斯的书写伴随着英国王室的复辟,洛克的书写则伴随着光荣革命的胜利,无论是何种情况下书写的“社会契约论”,都是托古指今的立国神话:最终,整个世界无论种族、文化还是地域,都将“社会契约论”作为国家建立的最初图景。它是一种在实证上完全“空想”的集体性幻觉和文学性书写,同时却也是人类精神遗产的永恒明珠——一如尤瓦尔·赫拉利所言,“故事”是人类前进的动力。
《汉密尔顿:一个美国音乐剧》和一个“新美国”
2015年,《汉密尔顿:一个美国音乐剧》让错过了上世纪80年代经典音乐剧井喷时期的当代剧迷们,感受到了亲身体验一部革命性杰作诞生的震撼。仅仅几分钟的开场,就能让像奥巴马这样的观众意识到“我从没有看过这么好看的音乐剧”,而仅仅上演几场后,整个音乐剧业界已经明白一部即将登上史书的伟大作品诞生了:《汉密尔顿》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不仅是艺术上的,更是思想范畴上的——如果之前我们津津乐道的美国“立国神话”属于清教徒们的远征,属于殖民地的拓荒史,属于《社会契约论》,那么《汉密尔顿》则书写了一种全新的美国“立国神话”,在这个神话描述之下的美国独立历史,与之前任何一种叙事都截然不同。
随着美国逐渐将移民国家、多种族多元文化熔炉、全人类的自由之土等“当代精神”纳入到国家精神之中,传统的美国独立历史叙事遇到了显然易见的尴尬:首先,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纯粹白种人内部的革命战争,在这个追求自由独立的叙事里,并没有任何种族话题的存在;其二,在《社会契约论》影响下初创的美国政治制度和自由观念,与女性无关,与有色人种无关,更还带有奴隶制的阴影——被认为创建了自由国度的国父们,从华盛顿算起,都是蓄奴的大奴隶主,也似乎很少表现出给奴隶自由的意愿。当然,因为时代所限,21世纪的美国不可能回头追究国父们在思想上的“不够进步”,但是创造一种全新的、甚至完全取代原有叙事的新“立国神话”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但这样的诉求显然又遭遇到历史的压力:作为一个延续性强、始终保持强大的国家,否定本国历史的一部分显然是不可行的:南北战争中广受赞誉的战斗英雄罗伯特·李将军因为是奴隶主,导致各地的雕像被黑人权利团体推倒的实例,证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解释学”是无能为力的——那么,只有“证成”式的新立国神话才能够解决这一难题:此时,看似是美国国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传记,看似是对美国独立战争历史的“主旋律”艺术的《汉密尔顿》,从主创林-曼纽尔·米兰达的潜意识出发,开始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神话书写:既然原来的立国神话已经过时,我们就写一个新的——历史真实和时代精神相比已经不再重要,完全可以退居二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林-曼纽尔·米兰达的创作抛弃了历史真实——相反,这部作品的写作有严格的史学根据,它改编自历史学家罗恩·彻诺的《汉密尔顿传》,甚至每场戏都可以和原著的章节工整对应。林-曼纽尔·米兰达改编的不是历史事实,改变的不是所指实在,而是能指、命名与外部符号:他创作的是一段符合历史事实,但其中的参与人物完全被改变的美国建国史。一切从林-曼纽尔·米兰达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相似的“故乡”起步:汉密尔顿是法国人在加勒比海上的白人移民后裔,而米兰达是土生土长在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人:那么,如果实际上,汉密尔顿正如米兰达一样,也是一个从加勒比海来到纽约闯荡的少数族裔移民呢?数百年前,汉密尔顿和众国父们要建立的,是一个由欧洲各地的白人移民组成的自由国度,而如今的美国,则是一个由世界各地、各族裔移民组成的多元国度——一种对照和全新的神话写作就此开始:
汉密尔顿由波多黎各裔的米兰达饰演,他的妻子伊莱莎则由亚裔演员饰演;华盛顿、拉法叶伯爵、约翰·劳伦斯、亚伦·伯尔、托马斯·杰斐逊等“国父”都由非洲裔黑人演员饰演,将拉法叶的“法国人”身份模糊为“移民”,突出“移民”对于美国建设的重要作用,并且着重加重约翰·劳伦斯所带领的黑人师团的戏份,让他们提前百年成为消灭奴隶制这一政治诉求的代表;数量众多的LGBT角色的设定,在取向方面穿越历史的天下大同;斯凯勒三姐妹分别由非洲裔、亚裔和拉丁裔饰演,着重强调她们作为社会名媛在女权意识和社会福利事业上的贡献;全剧唯一的“反派”,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则由整台剧作中唯一的白人演员扮演,由少数族裔组成的“革命队伍”迎战白人领导的英国殖民者的叙事在舞台上无比鲜明……最后,全剧的核心音乐风格是当代的嘻哈说唱,它的剧本信息量大、文辞华美,结构精巧,叙事动人,一个彻彻底底21世纪面貌的“美国建国故事”,在完全不脱离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完成了在能指上的彻底置换:《汉密尔顿》创造了一个“新美国”,它的建立不仅有关自由民主与独立抗争,更在反殖民主义、性别问题、少数族裔问题和奴隶制度问题上都完美无瑕——传统立国神话中被当代思想观念的进步冲击千疮百孔的1776年,就这样被替换为一身洁白,可谓后世垂范的2015年,一种“证成”式的工作确保了这个国家的伟大,也同时通过替换性的符号操演使得既有的缺陷失去存在意义。
林-曼纽尔·米兰达和《汉密尔顿》剧组,通过音乐剧艺术上的和对美国立国神话的双重革命,在无意识的艺术创造力驱动之下,鲜明地用抛弃过往历史,主动迎接未来的态度,宣告与“旧美国”划清界限——这也就不难解释,持右翼保守立场的副总统麦克·彭斯前往剧院观看本剧,剧组在谢幕时竟然公开在舞台上表达了对彭斯的不欢迎。但与此同时,《汉密尔顿》在历史层面上的严谨和对美国传统的“young,scrappy and hungry”精神的延续和升华,使得作品哪怕“离经叛道”,却成为美国国家主旋律文化的宠儿,这一由权力外围主体创作的新“立国神话”已经登堂入室——而就在《汉密尔顿》终于宣布以视频录像的形式登陆流媒体、可以供广大观众收看的时间段,由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非裔美国人平权运动已经席卷世界:我们些许意识到,《汉密尔顿》对美国建国历史的“重写”不仅仅潜移默化地在精神层面改变了“美国”的“何以为是”,更在时代潮流下成为实践意义上的“新美国”的先导。
大多数时候,“证成”式的立国神话也都以“历史解释学”的面貌出现,过往的历史事件只是它们的信手拈来的素材,若撕下其历史解释学的科学性外衣,更多展现的是一种理想性的历史神学预言:它解释过去的工作或许并不成功,但却塑造了接下来尚未发生的未来;它对历史的解释可能脱离实际,但却引导了实际的历史走向;正因为其本身“神话性”过强,使其存在和地位不会受到历史现实的直接影响,而是作为理想和乌托邦的图景而长久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毫无疑问,数千年前写作《周礼》的儒生们,和舞台上光彩夺目的少数族裔演员们,甚至是心怀乌托邦和人间天国的革命导师们,他们穿越时间与空间都在心灵共振,都在讲述人类共同拥有的,并永恒沉醉其中的一种现代神话学原理:解释是灰色的,而预言和理想将万古长青。
21世纪,历史不再是科学,历史是一种文学——也是一种神学;历史逐渐蜕变为一种宗教,因为它慢慢地与事实无甚关联,最终只迎来能指的狂欢和意志的胜利。
我本人非常喜欢LMM,但不代表我同意他所有写作,虽然我不同意他的全部写作,也不会阻止我对他和Hamilton音乐剧的热爱。
LMM在Hamilton的女性角色的创作中,除了几句口号搬台词,整体上依然没走出直男中心的创作思维。Hamilton剧中有几个女性角色,但是只有两种形象——圣母和荡妇。
作为Hamilton的妻子,Eliza在剧中戏份最重。LMM很喜欢用narrative这个词,先是Eliza想进入narrative(《It would be enough》),然后在得知Hamilton的婚外情后把自己从narrative中删除(《Burn》),在最后一首歌时又重回narrative(《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但是Eliza进入这个历史叙事的方式是什么?是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讲述华盛顿的故事,在DC募款,筹建华盛顿纪念碑;整理Hamilton的文章,帮Hamilton做他没做完的事。当然Eliza有“自己”的事,建立孤儿院,这个孤儿院到现在还存在着,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啊,在剧中竟然只在最后一笔带过!LMM也很喜欢用legacy这个词,剧中几个男性角色的legacy都很清晰明了,Hamilton、华盛顿、Jefferson不必说,连Laurens这个角色的政治理念都数次出现并强调——他要组织一个3000人的黑人军队,反对奴隶制度(which is overstated!)。但是Eliza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不清楚。LMM多次说,Eliza这个角色很重要,在她身上他也花了大量笔墨,但是细想一下Eliza是个什么样的形象,是见到Hamilton被他打动得无法自拔的helpless,是best of women, best of wives,是好妈妈(她的mom beatbox!)是Hamilton忙于工作时让他take a break,是Hamilton出轨后原谅他,是Hamilton死后续写他的故事。
考虑到时代背景,让当时的女性有自己的理想和事业的确强人所难,但是在剧中,女性角色就连自己的感情也不能有。Angelica的satisfied绝对是剧中最最最最精彩的一首歌,这首歌的rewind多么精彩,然而这么大的一个剧情,却是LMM生生编造的!试想一下,此剧大部分的剧情都是有历史根据的,甚至人物的曲风都反映他们的政治观点,比如Jefferson出场唱爵士,反映的是他过时的政治理念(见Hamilton纪录片),可见此剧对细节真实性的追求,可是竟然编造了一个Angelica和Hamilton这么意难平的故事。LMM自己说,历史Angelica和Jefferson联系其实很密切,两人都在欧洲时有很多书信往来,算是有点暧昧吧,但LMM说这个没意思,所以根本只字未提。我作为观众,心想哇这才有意思吧,谁不想看Angelica和Jefferson谈恋爱啊!婚外情也行啊!而且在Schuyler sisters出场那首歌时,Angelica就说Jefferson说人人(men)生而平等下次我碰到Jefferson我要说服他把女性也加进去。这句歌词已经成为此剧标志性的存在,Schuyler sisters “work”的手势也成为一个ICON。哇要是Angelica在剧中能真的跟Jefferson有个交锋那不是就给这句话一个完整的交代吗?但没有。如果能把Angelica和Jefferson这条暧昧的感情线写出来,那给Hamilton和Jefferson的政治敌对中又增加了更juicy的元素,不是更好看吗?但没有。甚至LMM删了剧中Jefferson跟Hamilton在一场battle后说tell Angelica I said what’s up这句话。所以细想一下,Angelica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就是一个只爱Hamilton的圣母啊:就算已经结婚了也说我丈夫没你有意思(白眼),你给我写信那个逗号是什么意思呢真是让我魂牵梦萦啊Hamilton。至于开头喊的那句男女平等的口号,也只是口号而言,大概LMM深知单单这句话已经足够引起当代观众的叫好了(跟“Immigrants, we get the job done”一样是句空洞的废话)。
另外在 Schuyler sisters里的Peggy就更不用说了,唱完“And Peggy”之后就完全消失了,以至于网上好多观众在问Peggy去哪了?!当然她化身为Maria Reynolds重新出现了哈哈哈!(不对!)Maria绝对是对剧情最为重要的女性角色,她虽然出场只有一首歌的时间,确是后续剧情极强的助推器。她和Hamilton的婚外情直接断送了Hamilton的政治前途,并间接导致第二幕中悲剧的发生:The Reynolds Pamphlet—>Philip与人决斗,死—>Hamilton搬家,淡出政坛—>endorse Jefferson—>Burr生气—>决斗,Hamilton死。如果没有Maria,第二幕中几大戏剧冲突直接不用演了。但Maria在剧中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基本上就是一个荡妇吧,在剧中她勾引Hamilton,她丈夫勒索Hamilton,两口子好像仙人跳一样陷害了光辉的主角。但是!但是!事实上,最终Maria和丈夫离婚了,Burr还是他们的离婚律师!根据这有限的信息,感觉Maria确实是想离婚的,而不是只想勒索Hamilton。但是这也只字未提。
剧中还有个从未出场的女人——Hamilton的妈妈,她的形象也是一个whore(哭笑),剧中她数次“出现”都是通过Burr的口,但都是骂Hamilton son of a whore,或者whoreson时出现。Hamilton确实是非婚生子,是因为他妈妈离婚,和Hamilton爸爸在一起但当时法律不允许再婚,因此Hamilton成了私生子,在剧中就简化成一个字——whore。
我对LMM的性别观真的很有意见,但是并不能阻挡我对他的热爱,只是这热爱少了一点儿。另,King George III应该成为新一代的Disney princess!!
17年看了枪版,19年看了现场,现在终于有个完美版本收藏啦
真正想让我起立鼓掌的是Eliza,史书的宏图伟业和雄心壮志是属于台前的男人们的,但是史书却是那个女人写的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老一辈资产阶级革命家
1.小乔喷口水太明显了哈哈哈哈哈2.这个Samuel Seabury不行3.这么近距离的Lin可以要了我的命4.主持battle的时候华盛顿爸爸一直在尬笑圆场可爱死了5. James Reynolds的节奏感觉有问题6.Jefferson把Reynolds Pamphlet还给了指挥一份哈哈哈7.在Burr拉票那里 字幕写的姑娘们是female voters 但是那个时候女人不能投票啊 是不是应该换个称谓? 我唱了半场哭了半场,看官录是个体力活。这个时候,所有的剧场工作者,音乐剧爱好者,都太需要Ham了。
完美的官摄剪辑,补足了很多即使是几千刀的orchestra seat也没法看全的细节和微表情,我都没发现乔宝宝登台的步伐是如此的风情万种+唾液飞溅😂二楼的各位也终于看清楚了。one last time两人脸上的表情很动人,突然理解当年坐我旁边的老叔叔为何会在Yorktown和这个number哭得梨花带雨…以及,做足了心理准备却还是觉得60秒的intermission太短,匆忙冲回沙发的那一刻忍不住想起在剧场ladies room排队时的焦急心情。官摄的质量再完美,也不及现场效果的千万分之一…我会永远记得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 一曲终了灯光亮起时的震撼,无论何时何地再听到phillipa soo唱这首都会泪目。有生之年,让我们剧场再见。
无父无母白手起家,犯罪混乱对抗命运,无穷野心外加自信,政治辩论不在话下,和华盛顿联手努力,彻底推倒英国殖民,从此美国走向独立,政治生涯惨遭困境,接受决斗命丧黄泉,头像印上十元钞票,汉密尔顿歌剧电影,看到不仅只是嘻哈,R&B爵士传统音乐,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还赠披头士英伦调,各式曲风完美颠覆,现代角度重审历史。
我丢哈哈哈哈哈哈小乔喷口水骚爆了
一觉醒来第一时间打开Disney+,高清特写镜头圆梦了,全程眼含热泪小声跟唱,赞美的话就不说了,我最喜欢的舞台剧top1。
最近频频刷到乔治三世,小乔这版最招人喜欢,符合音乐剧真香定律,帅气的反派人气最高。看开头的时候想的是这玩意什么鬼,竟然有人买1000+刀的黄牛票。一个小时之后觉得rap音乐剧这个形式不仅够新,而且和剧本精神完美切合,心中小作文构思一万字,打算看完打四星。哭了三次之后终于看完了,去他的吧,必须五星,林聚聚真的香,坐等7月3号!
Hamilton翻成电影版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镜头语言也不一定能最好的讲述这个故事。但是得见OBC组在巅峰状态的录影已经是许多音乐剧求之不得的美梦了,what else can I complain? P.S. Ham的风行无疑与Hip Hop/ Jazz/ Pop 的逐渐被接受无不关系。Lin 说过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当他在读Ham传记时,他觉得这就是Biggie,2Pac的故事。在整部剧里,反复出现的Flow和一些Bar的设计都借鉴了80-90s 的方式。甚至包括歌词“If you dont know, now you know”. 说Ham 是最伟大的音乐剧,说LMM“伟大”,对不起,完全无法苟同。Ham不是唱高调的音乐剧,只是每一代人的struggle.
感谢LMM,有生之年终于看到OBC的演出了,激动得哭了!一切的一切都很完美!我爱每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打六星!
第一个声浪铺开,就能把人卷入美国成立之初的躁动与豪情。内外战争,亲疏党派,莫测风云之下,豪情与脏水都是万丈的。Alexander真是高飞时离太阳太近的伊卡洛斯,比拟了太阳的耀眼光芒,也备受时光不等人的反复煎熬。而一众曾被脸谱化的消声人物,有了纵横捭阖后浓重的悲剧感。“谁生谁死,谁在咏唱你的故事?”历史与野史难分难舍,转个光景,故人亦是当下情绪的投射与寄望,2016年,奥巴马时期尾音渐收,回看那时的音乐剧,也有了对照夕阳余晖与长夜极寒的味道。音乐剧真是王炸,灵魂共振的饶舌与肝肠寸断的情歌盘旋在一起,像是藤蔓攀上剑刃,哪怕锋芒拔地而起,那种疼痛才是最剜心的,把自己重新写入历史叙述的Eliza,叫磅礴历史也抵不过一声叹息。(爆炸可爱的小乔戏份本来就少,还要跟唇膏和口水抢戏)
只要活得久 | 为什么不能打6星系列 | My entire life I've been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 林漫威,永远滴神!第二天回来说两句:2018年夏天看完了 Hamilton 从此开始看剧氪金之旅;2019年夏天去西区看了 Hamilton 现场;2020年夏天 Hamilton 出了官摄。Hamilton 可以说是一切(败家)的起点,这部剧的存在已经构成感情绑架了。我开始做梦活到2021。
无趣
音乐剧新经典。辞藻华丽的嘻哈讲述的不只是汉密尔顿的生平,也是关于一个国家的诞生,甚至能看到两党制的源头。这个夏天美国国父们的雕像被推倒了一座座,而“汉密尔顿”高瞻远瞩的启用了女性、有色人种和LGBT组成多元阵容,赋予立国神话更现代进步、理想光芒的演绎。那个年轻、躁动、进取的美国今天还在吗?贯穿始终的“I am not throwing away my shot”希望是回答。
I am not throwing away my shot!
录像带进入4K蓝光时代,还不要钱,朋友们,不进来一起哭一哭吗?!??/我人哭没了…………什么神仙编曲神仙歌词,WLWDWTYS整个上海听我哭/官摄拍得还不够好吗?!?兼顾了舞台呈现和电影语言,Satisfied和最后一枪的rewind呈现甚至惊艳,虽然肯定是130倍都不及现场沉浸体验,但近景特写也足够补足了。/兴奋到不能睡,我要一百星奉上!!★★★★★★★★★★★★★★★★★★★★★★★★★★★★★★★★★★★★★★★★★★★★★……
这部戏经历了陈年。16年暑假和冲哥在宿舍里看B站盗摄,那时我刚从纽约回来,美国还乘着奥巴马时代最后一朵理想主义的浪花,文化多元的未来在每张脸上、每段旋律和编舞中,第一幕如此振奋人心,“敬自由”,“为革命”。半年后看到卡司通过表演向彭斯喊话的新闻,那瞬间感到的依旧是音乐剧的魔力,是一丝灯塔主义的好感和一种对普世的、流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向往。今天,在刚刚半年有余的迪士尼+上,它是一段同样来自16年夏天的录影,一个回不去的时刻(美国)和许许多多特写。我回到纽约,被尾声重新打动,看着看着满怀了太过年轻又百年苍老的nostalgia:舞台艺术属于前疫情,希望和野心属于前特朗普,唯问句属于此刻:那历史层层叠叠的回音: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
今年7月初,迪斯尼视频网推出了热门音乐剧《汉米尔顿》电影版,引起全球观剧新热潮!加上了电影镜头分切,音乐剧演出更加精彩;网上还可以搜到长一个多小时的此剧“创作纪录片”,配合着一起观看,十分享受!该音乐剧号称美国的“建国大业”,用音乐剧的方式,让今天的观众认识了200多年前的这位美国开国元勋,而且是用“嘻哈”(我一直不感冒的美国快板说唱)音乐方式!它2015年公演后,轰动百老汇,连续几年获“艾米奖”,俘获了大量年轻观众。现在网络电影一播,连我这样的老年观众也俘获了!编剧、作曲、主演LMM(英文名缩写)花了六年时间创作了该剧,创作前后两次进白宫为奥巴马夫妇演唱该剧片段,是花絮中的亮点。此剧也来过我国演出,从豆瓣网友的评论中,你可以看到“汉迷”们的水平!开阔历史知识,改变对嘻哈音乐的认识,推荐!
舞台的功能是不可取代的。即便是官摄,也仅是无法亲赴剧院之后的无奈替代。也没必要拿来比较。毕竟功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