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愤怒的公牛》说到斯科塞斯电影里的人物
“我不想变成环境的产物,我想要环境成为我的产物。”
在我最初喜欢上看电影的年代,我记得《无间道风云》是对我影响至深的一部电影,我被电影里刻画出的两个卧底在痛苦和绝望中挣扎,却无力挣脱命运的咏叹调深深吸引了,这句开场白,对斯科塞斯电影的人物命运似乎也具有某种概括性,在他最重要的那些作品中,主角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往往是影片较深层次的内容,在这些角色的身上,通常具有浓烈的反抗精神而不断被环境所围困。从影片叙述的故事出发作延伸,便可使观众对导演的世界观作一些有根据的推断了。
这里所讲的“环境”,包括历史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爱尔兰移民黑帮的美利坚沉浮往事可以一直从《纽约黑帮》讲到《无间道风云》;飞行大亨霍华德•休斯所处的年代,好莱坞一派纸醉金迷。《出租车司机》Travis Bickle则在一片颓废的现代大都市生活背景中,被孤独与无望吞没。当然最常见的一个要素还要数意大利裔社区(《穷街陋巷》《好家伙》),同为意大利裔移民后代的斯科塞斯,在早年的生活中对这些环境因素保存着至今详尽而不失客观的记忆。
《愤怒的公牛》里的故事便发生在这样一个社区里。杰克•拉莫塔是一位蛮牛一般的拳手,性格里满是偏执,具有不屈服的内在。在一个黑帮根系庞大的社会里,这样一名暴烈的拳手也不得不向帮会低头,打上一场令其伤心痛苦的放水赛。落寞英雄有一天也会落到上酒馆讲几个粗俗的笑话还没人捧场的境地。本片基于拉莫塔的自传,却没有花很多的笔墨来描写角色在职业上的成长,也不像同时期科波拉的影片那样具有明显的心理主义,而是把他放入一个详细的背景中,让他“随着历史车轮滚动”。斯科塞斯在谈到关于影片主题的时候说:“我认为这里的杰克是个曾经辉煌,但自作自受落得如今潦倒下场的人,但这时的他反而得到了心灵的平静。而最终他对着镜中的自己自言自语,告诉自己要轻松面对人生和生命中的其他人。这就是我们拍摄本片的目的。”杰克•拉莫塔的悲剧在于试图以一己之蛮力打通自己的人生而最终头破血流,当他的力量因为与环境愈发脱离而变得具有破坏性时,自我毁灭便不可避免。影片末尾,拉莫塔对着镜子感怀了一下人生,这时候他内在的不屈服已经带有深深的无力感,也许这种平静是个稍许令人宽慰的精神状态——但仍然令我唏嘘不已。
在拉莫塔个人生活的呈现方式上,斯科塞斯一如既往地现实主义;大部分镜头采用深焦摄影,来自平常的视角并持续相对较长的时间,以一种充满纪实性的方式剪辑。按照巴赞的理论,这种较少人为控制的方式能够为观众保留更多现实复杂性;而在拳击场景中,则更多地偏向具有强烈表现风格的技巧,以尽可能有效地向观众传递关键信息。在70年代以前,大部分拳击赛的镜头来自观众席视角,而斯科塞斯决定要让这些场景更真实化——或者说更具表现力——这里并不矛盾——而让摄影机贴近演员,并采用拳手的主观视角。两种拍摄风格的对比是本片的一大成就。举个例子,在与Janiro比赛之前,Jake的妻子评论Janiro“长得帅又受欢迎”搞得Jake大为光火,在这段表现生活琐碎的场景中,Jake的怒火在积蓄,并在随后的拳击赛中残暴地痛扁了Janiro,这个仅有1分钟的一片段充满对观众感受的剪辑操控:
(……这时拉莫塔已经把Janiro打爆并逼到场边围栏)
a, 略仰角度拍摄,La Motta继续猛击Janiro;
b, 升格镜头下La Motta的手套接触对手鼻子并停留、将其打歪;
c, 极短暂的切回La Motta凶残的表情;
d, 升格镜头,鲜血从Janiro脸上迸出;
e, Janiro主观视角,对手正甩开膀子,积蓄最强大的能量把左拳向自己抡来;
f, 重新回到a视角,Janiro踉跄着躲避对手蛮牛般的进攻,摄影机随之转为La Motta的PoV视角;
g, 再次给Janiro的PoV,对手又来一波;
h, 画面高光失焦,Janiro被这一拳打昏了头……
I, 而La Motta似乎余怒未消,j. 不过他的对手已经失去意识,摄影机随着他倒下的动作而一起转了个90度。
——一个破坏力极强与暴力失控的La Motta便这样通过两种风格的画面组合而呈现出来。
“斯科塞斯善用美国流行摇滚音乐宝藏来为电影镜头下的世界与人物作批注的独到品味,算是其电影作品中众多的注册标记之一,在他的影片中出现的每一首歌曲都会跟着影像与情节作一次深刻的搭配演出”。即使是一个对斯科塞斯不甚了解的观众来说,《愤怒的公牛》一片开场和结束的《乡村骑士间奏曲》也能够为影片的情绪定下完美的基调:它提醒观众这不是一部励志片,德尼罗在升格镜头下,独自在拳击场热身,配合这段乐曲,颇有一种尘埃落定和往昔已逝的感慨。
——于是我们不禁想问:是什么造成了拉莫塔的自我毁灭?直接的原因是他对妻子和兄弟的不信任,这种不安全感促生了他对暴力的失控,所谓“恐惧导致攻击”。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则是狭隘的家庭观念和人生见解。这一定与他所在的环境有所关联,或者缺乏文化见识,或者是是意大利裔社区积久成疾的黑帮势力所造成的性格扭曲,所以拉莫塔的悲剧,无疑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我无意强调斯科塞斯的电影里,环境因素/宿命元素是单调的主题。对作者电影单一式的论断往往面临落入窠臼的危险,但很明显地,这是斯科塞斯有别于同时期其他导演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也许就是人们称他为“电影社会学家”的原因之一吧。
2 ) 幕后制作 花絮 穿帮镜头
幕后制作:根据真实拳王故事改编的电影
影片根据生活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的前世界拳王杰克·拉莫塔的真实经历改编。因为喜欢采用下蹲姿势,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意大利裔拳击手杰克·拉莫塔在拳坛被称作“愤怒的公牛”。而拳坛是杰克向生活挑战,超越自我的空间,也是他蒙受不平等待遇和挫败的生死场。
杰克·拉莫塔的生命充满了曲折与艰辛,为了实现自己拳王的梦想他不惜丧失自己的人格,当他获得自己所谓的理想时,发现自己早已丢失了灵魂,而当他失去一切的时候,却使自己逝去的灵魂得到了救赎。在罗伯特·德尼罗的强烈推荐下,斯科西斯读完了杰克·拉莫塔的自传,他开始对这个有关精神救赎的题材产生兴趣。德尼罗在影片中发挥了惊人的表演才能,从始至终都能把人物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明星的精湛演技和导演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导演手法,使这部影片深受观众的欢迎。为了表现出拉莫塔退役后堕落的形态,德尼罗不惜牺牲自己健康,在短期内增重五十多磅,被影坛传为佳话。
本片中的拳击场面充满幽闭、粗犷和恐怖的色彩,被誉为电影史上最经典拳击场景。影片的摄影技巧高超,特别是拳击场面,把人物的勇敢姿态和狂牛般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在运用音乐衬托画面和画面剪辑方面也非常出色,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弦。该片真实地反映出一个拳击手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及丰富微妙的情感世界。
关于导演
马丁·斯科西斯194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的一个工人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意大利裔天主教徒。童年的斯科西斯因患有先天性哮喘病,长时间在室内独处、以书为伴,不但形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并且开始对艺术和神学产生兴趣。
斯科西斯1966年取得硕士学位并在纽约大学留校任教。斯科西斯1973年编导了《狂暴黑暗街》,1975年又导演了在戛纳电影节获最佳影片奖的《出租车司机》,写实手法令人心惊。接着《愤怒的公牛》等片在奥斯卡获奖,更提升了他的地位。1985年的《八小时之外》,夺得戛纳影展最佳导演奖。90年代执导的主要有《好家伙》、《恐怖角》、《穿梭阴阳界》、《穷街陋巷》、《纽约、纽约》等。曾三次入围斯卡最佳导演金像奖,成为好莱坞极富创意的重要导演之一,斯科西斯始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以电影冷静地剖析着社会和人类的种种顽症,被誉为"电影社会学家"。
关于主演
罗伯特·德尼罗1943年生于纽约市一个意大利血统的家庭,父母都是画家。从16岁开始,他跟随当时著名的戏剧演员学习演戏,20岁时,他作为职业演员开始登上戏剧舞台。60年代末开始步入影坛,开始拍摄过几部低成本片,《慢慢地打鼓》、《猎人之夜》等片引起马丁·斯科西斯的注意,请他主演了《穷街陋巷》获得成功。此后两人开始了长期合作,1976年推出了《出租汽车司机》,此片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金棕榈大奖。而《愤怒的公牛》让他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他其他的主要代表作还有:《美国往事》、《堕入情网》与《传教团》等。
《愤怒的公牛》的成功也得力于罗伯特·德尼罗的出色表演。他跟拳王莫塔本人学了一年拳击,学到连莫塔也很难击败他。而为饰演晚年的莫塔,他又在四十天里增肥六十磅,不顾血压升高和心脏危险。他说:“我就是不能演假戏,我知道电影是一种假象,也许演员的第一个规定是假装,但我不能这样,我需要处理一个角色的切身体验,胖或瘦。”德尼罗贡献了一种表演方式——演员要为角色牺牲和付出一切。
花絮:
在著名的“打我”这场戏中,罗伯特·德尼罗和乔·佩西是真的相互打斗的。在一场拳击戏里,德尼罗不小心打断了佩西的一根肋骨,现在镜头里可以看到的画面是:德尼罗往里击了佩斯西一拳,佩西发出呻吟,镜头迅速转到其他地方去了。
为了真正感受到两位主角之间的兄弟之情,在影片拍摄前,德尼罗和佩西真的在一起生活并且相互训练了一段时间。从此以后,银幕下两个人也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杰克遇到他的女友的那场戏是即兴表演。
为了在视觉上呈现杰克慢得不行地生长和身材上的逐渐缩小,马丁·斯柯西斯在拍摄后一场拳击比赛的戏里选择了大一些的拳击场。
在扮演老年的拉莫特时,罗伯特·德尼罗特意创记录性地增重60磅,而佩西在同一场景中还要减肥。但是德尼罗在这部影片中的增肥记录很快就被文森特·欧内弗里奥打破,他在1987年的《全金属外壳》中为角色士兵劳伦斯增重70磅。
在他的角色准备阶段,罗伯特·德尼罗经过了大量的体能训练。随后在真实中的布鲁克林拳击比赛中,他参加了三场还赢了其中的两场比赛。
剧本初稿被制片人巴赫枪毙了,他告诉马丁·斯柯西斯和罗伯特·德尼罗说拉莫特是“一只蟑螂”。德尼罗和斯柯西斯在意大利花了几周的时间,以不署名的方式对剧本进行修改,期间两人为拉莫特增加了一些打动人心的细节,这些最终令制片们十分满意。
虽然在影片中只有几分钟的拳击场面,但为了设计精确的打斗动作,他们花了6个星期的时间来拍摄。
在准备角色杰克·拉莫特期间,罗伯特·德尼罗经常与现实中的拉莫特会面,两人变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镜头里,他们一起出现在完整的一个段落里,这样德尼罗可以把他的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拉莫特甚至说,如果德尼罗要是能够成为一个拳击手的话,他很乐意当德尼罗的经理人和教练。
屋顶的婚礼这场戏是由马丁·斯柯西斯的父亲执导的,而他自己则躺在了病床上。
电影中的一些片段和场景来源于1954年的《码头风云》,是因为杰克·拉莫特崇拜马龙•白兰度扮演的角色,并经常在现实生活中引用电影中的对白。后来拉莫特看了电影,说他现在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曾经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人。
穿帮镜头:
连续性:在电影前半部分,杰克站在窗户后面大声吼叫,从外面看他是站在窗户的右边,当从里面看的时候,他几乎是站在离窗户有一定距离的地方。
连续性:拳击场上开始比赛中报幕员的眼镜。
声音/画面不同步:影片结束的时候,在电话亭里,杰克说他不可能会去筹集他需要的一万美元时,他的嘴唇没有动。
3 ) 学习雷锋好榜样
八场拳赛是这电影的主干,其他种种段落就依附着它,并由此展开去,发展成苍天大树。这些拳击戏,既完成叙事,又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并形成主题。
第一场。
斯科塞斯在这里要传达的信息有几个。
1,杰克·拉莫塔的拳击风格以至于他的个人性格。他抗击打能力超凡,甚至有受虐嗜好,在第一个镜头中即有体现,同时他对于进攻的不顾一切,反映到性格中就是他对自己目标的坚持。
2,杰克·拉莫塔主要的外在矛盾,与黑社会之间————黑社会的操纵使他即便打倒对手也不能赢得比赛,输了比赛还不得安宁,暗处还有一张从天而降的椅子。可他只想依靠自己,不愿受制于人,再往下推一步,还是他的性格,也是老马建立形象的手段一种。
3,这第一场拳赛的现场出现了暴动场面,是8场拳赛中唯一出现的一次。老马制造的混乱感也是在为杰克·拉莫塔的整个混乱人生做一个铺垫,那个女人弹琴的镜头又暗合他所希望达到的宗教感。
第二场。
与糖果雷罗宾逊对打。完全体现杰克·拉莫塔的拳击实力,像一只凶猛的动物,在那个拉莫塔的升格镜头的背景声里,老马采用了很多动物的叫声。
糖果雷倒地后,接的拉莫塔的那个运动镜头,先正常速度再升格的速度再回到正常速度,情绪张力太强了。这个设计真天才。
打斗结束后,那个广播喇叭从天而降的镜头,是宣告杰克·拉莫塔具备足够能力成为拳王。
这场戏的前后是他的爱情戏段落,拳击手的身份让他获得了那个女孩的爱。(从开车带女孩兜风到带她回家那一段,是阐释男女情感关系最精准的电影片段之一)这一阶段他的人生是上扬的,尽管有其他种种问题暗存。
第三场。
还是与糖果雷对打。老马将拳击台拍成了一座炼狱,所有人都像被烈火炙烤,背景声里依旧夹杂野兽的叫声,但更惨烈。在这之前的一场戏,讲的是他的禁欲。可显然,即便他如此变态地掌控着自己,到这场比赛还是输了。斯科塞斯故意把杰克·拉莫塔挚爱的拳击变成一种痛苦折磨,这场比赛的结束,也是用了一个戛然而止的方式。
结束后在休息室里,杰克·拉莫塔第一次对自己有了反思,虽然这个粗鲁的家伙思维简单,智商也很成问题。 此时,他的人生从上扬变成了下坠。
电影看到这里是40分钟上下。拉莫塔实力毋庸置疑,却无路可走。
这场之后,算一个阶段结束。接下来那些动人的家庭录像,交织的是他的一场场胜利却无法获得冠军。必须要做出改变了。于是下一场拳击戏出场的是吉尼罗。这个角色巧妙地把拉莫塔妻子和黑帮都联系起来。
第四场。
这场的目的很简单,只为展现杰克·拉莫塔痛殴吉尼洛,拳拳砸在他脸上,鼻子也断折。胜利后拉莫塔朝台下妻子得意的笑。全是这个病人疯狂的嫉妒心和占有欲。
同时,增补叙事,使得黑社会更加渴望控制他。
这里他作为他自认为的胜利者,又上扬了。
第五场。
出卖自己,打假拳。所以那个黑社会老大才坐在台下,所以才有那个阴暗通道里两兄弟的振振有辞,所以开赛前他站在台上焦躁地走来走去。但是他终究守住了性格里的一个底线,绝对不为任何人倒下。
这场拳赛,他的人生当然是下坠的。
第六场。
他第一个世界冠军。这一场戏的含义其实都在比赛开始前的那个长镜头里,那镜头寓意着他的之前人生,在逼仄的休息室里热身,和弟弟、教练,接着整装,走过狭窄的寂静的常常的通道,踏上台阶,穿过人群的欢呼和掌声,来在拳台中央。镜头结尾处,摄影机不再紧紧跟随杰克·拉莫塔。而是远离,高高地俯拍他和他的拳台,个中意味不言而喻。
比赛开始的铃声一响,对手还来不及转身他便扑上去———他对这一天等得太久,付出太多,太渴望了,难怪。这场比赛的过程反而不需要一波三折,势如破竹是理所应当。
波德维尔说比赛胜利后杰克·拉莫塔主动拥抱对手是在暗示他的同性恋倾向,我不同意。一个人获得成功时会突然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善意和得意,并不难理解,也是对人物塑造的一个微妙补充。
状态呢,上扬。
第七场。
卫冕。在这场戏之前,他跟弟弟彻底决裂。所以他用了近乎自虐的方式卫冕。
这场的风格并不突出,它的意义在于阐释他的心境。因为这场戏的上一场和下一场都跟他弟弟有关。
到这里,是上扬还是下坠已经变得模糊了。胜利在手,可失去的更多。
第八场。
最后一场,又是糖果雷。开始前他的教练那一系列动作是斯科塞斯的有意为之,既像施洗又像遗体告别。
跟上一场相反,拉莫塔先暴击再受虐。第十三回合开始前,斯科塞斯设计了一个细节,拉莫塔的起身颤颤巍巍,是教练把他扶起的。他像个病人一样走向糖果雷,走向自己职业生涯的结局。他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
主动放弃冠军,是他对之前一切行为和选择的自罚,“救赎”主题在这里算是完成了一半。胜利者并不重要,最后那个镜头毫不在意地滑过罗宾逊和欢庆的人群,停留在绳子上的那血滴上。关于失去冠军的情节处理有悖于杰克·拉莫塔这个真实人物的真实经历,是老马为了加强自己的表达所用。
老马把这场拳击拍的快慢结合,是八场里情绪传达最强烈的一场。
原本追求的上扬变成了下坠,原本规避的下坠又变成上扬。他放弃冠军,赢回自己。
补充:
这部电影突破传统体育类型片的标志之一,就是没有安排比赛场面去作为最后的高潮。
但我最近才意识到,其实斯科塞斯是安排了的。
结尾的25分钟描述他退役后的生活,一步一步地落魄。娱乐、酒、性和牢狱,最后又回到娱乐,只是表演的场所从富丽堂皇变成了地下室。这25分钟是拉莫塔另一个意义上的比赛,与他自己的人生。i'm boss,i'm boss,i'm boss。他准备好了。
很难过。
4 ) 《愤怒的公牛》:从DVD到蓝光
拳赛之前
1976年,罗伯特·德·尼罗在意大利跟贝托鲁奇拍摄《1900》时,身边总带着一本翻得已经破烂不堪的书《杰克·拉莫塔》。这本由拉莫塔和彼得·萨维奇等三人合写的传记小说回顾了拉莫塔——这位美国传奇的中量级拳王的20年辉煌生涯,德·尼罗并非铁杆拳击迷,但被拉莫塔的独特气质所吸引,他把书推荐给了马丁·斯科西斯。斯科西斯对运动一窍不通,所以他对此毫无兴趣。
一年之后,斯科西斯与德·尼罗合作的《纽约纽约》遭遇了票房滑铁卢,他的婚姻也遭遇了危机,自己又偏偏生病住院,种种打击之下,斯科西斯对电影心灰意冷,德·尼罗看望他的时候再度推荐了拉莫塔的传记。在病床上阅读这个大起大落的故事,斯科西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同感,创作灵感迸发,他决定把这部电影当成自己的收山之作:干完这票就离开好莱坞这个是非圈。
与斯科西斯合作过《纽约纽约》的制片人欧文·温克勒和罗伯特·查道夫此时正因《洛奇》的大卖而春风得意,联美公司要求他们继续拍摄类似《洛奇》拳击电影,因此对斯科西斯拍摄拉莫塔传记片很感兴趣。
德·尼罗是《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得以立项的重要元素,他除了游说斯科西斯之外,还与拉莫塔见面倾谈,并让拉莫塔开始以训练一个真正拳击手的标准来训练自己。拉莫塔和德·尼罗两人对练超过了一千场,拉莫塔称赞德·尼罗有拳击天分,他甚至夸口说:假如德·尼罗退出演艺圈,自己完全可以把他培养成真正的中量级拳王,据说此时德·尼罗虽然已过35岁,但挥拳有力如19岁的拳手。
斯科西斯在家里播放一些拳击手的资料片,英国名导迈克尔·鲍威尔(《红菱艳》)看了之后觉得拳击手套的颜色不对,斯科西斯才意识到影片底片将来会褪色的问题,为了不让自己的作品在未来因底片褪色而变得走样,斯科西斯决定把影片拍成黑白片。
与斯科西斯合作过《出租汽车司机》的保罗·施拉德参与了剧本的修改工作,他增加了拉莫塔弟弟乔伊这个角色,由此解决了影片叙事上的问题,进而转向了家庭价值、自我毁灭等主题。当然,施拉德撰写的拉莫塔在监狱中自渎的段落被斯科西斯给删除了,这令他大为恼火,不过他还是在影片开拍前发去了贺电。
比赛正酣
斯科西斯为了拍摄精彩的拳击场面,特意去现场观摩拳赛,但坐在远处的他意识到拳击比赛的复杂性,假如自己要把它拍好的话,肯定需要大量时间,于是他不得不在拍摄前对影片中出现的拳击比赛做了详细的分镜头本,而且因为没有多台摄影机拍摄,因此他大胆地把一台摄影机直接摆在了拳台上,造成了观众近距离观看的效果,9场拳击比赛被设计得富有生命力,拳击的暴力、野蛮被揭露得淋漓尽致并富有诗意。
拳击场面原定拍摄五周,但实际却用了一倍的时间。德·尼罗在拍摄完拉莫塔辉煌时期的戏码之后立刻前往意大利增肥,以便能够演出中年发福的拉莫塔。作为方法派演技的代表人物,他不希望利用填充物来欺骗观众,他要通过增肥来真正进入到拉莫塔的世界中去。
德·尼罗在4个月内狂吃猛咽,从150磅增肥到210磅,硬是生出了一个臃肿不堪的大肚腩。在德·尼罗增肥的时间里,斯科西斯和剪辑师塞尔玛·舒梅克进行了紧张的剪辑工作.拉莫塔任人痛打的这场戏里,舒梅克并没有按照斯科西斯的分镜头本来剪辑,而是根据演出的节奏剪出了一场令人难忘的好戏。
后期制作时,斯科西斯找来了《出租汽车司机》的老搭档、音效师弗兰克·华纳,他负责给影片创造各种不同的音效。此后被影迷津津乐道的、甚至在彭浩翔的《买凶拍人》里还有提及的如神话般的音效制作,就此展开。弗兰克·华纳用他的独门绝技(私藏的100万英尺音效片断)制造出了拳拳到肉的音效,甚至还用到了机关枪和砸香瓜的音效。具体的制作方法秘不可宣,而且制作完成之后立刻销毁!
拳赛之后
影片首映时遭到了很多批评,但德·尼罗毫无争议地获得好评,并得到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舒梅克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剪辑奖。随着时间的推移,影片被视为斯科西斯最好的作品,常荣登1980年代十大电影第一名,成为当代美国电影的经典。斯科西斯凭这部破釜沉舟式的电影,不仅没有让它成为自己的收山之作,反而再获投资,拍出《喜剧之王》、《金钱本色》、《好家伙》等影片,直至以《无间道风云》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德·尼罗也因此片确立了自己“戏王之王”的地位,为了配合剧情改变体重的方式也影响了好几代演员,比如《跛豪》里的吕良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年之后的北京市,一个中国人看了《愤怒的公牛》,对斯科西斯佩服不已,也对片首斯科西斯引用的马斯卡尼作曲的歌剧《乡村骑士》(这个著名的歌剧,在上海翻译者严敏的笔下,居然成了《庄稼汉骑兵》,实在令人对他的翻译功力感到匪夷所思,具体内容可参见:
http://www.douban.com/review/2230694/)记忆犹新,并把它和《愤怒的公牛》中的部分技巧用在了自己第一部执导作品中,这个人,正是姜文。
谁是冠军
《愤怒的公牛》最初发行的DVD是不可变形宽银幕版,最佳版本是英国二区版D9+D5版,D5版的花絮有29分钟制作特辑和5分钟的拉莫塔讲解笑话来源的段落。2005年,米高梅公司宣布推出斯科西斯作品集套装,其中收录了新版本的《愤怒的公牛》双碟版。新版正片制成了可变形宽银幕格式,画质比之前的版本有了明显的提升。正片碟还重新混录了杜比5.1音轨。
正片碟收录了三条评论音轨。
第一条由斯科西斯和剪辑师舒梅克担任
第二条由影片制作人温克勒、摄影师迈克尔·查普曼、音效师弗兰克·华纳成组成
第三条则由编剧施拉瑞德和拉莫塔等担任
这三条评论音轨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特色:料多量足。斯科西斯谈到了影片的结构(原来并非倒叙+插叙)、演员的加入(德·尼罗推荐了正要退出演艺圈的乔·佩西)、慢镜头的运用等情况,而舒梅克则讲述了剪辑上的一些问题,如游泳池的剪辑很困难,因为现场噪音很大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舒梅克所谈到了剪辑技巧,已被很多美国电影学院的老师直接作为教材,让学生回家根据DVD的评论音轨自习。这就是花絮的重要性,它提供给你的不仅是娱乐,而且是一座电影学校!
另外两条评论音轨提供的幕后猛料也非常多,尤其是摄影师查普曼更清晰地记得每个场景的拍摄情况,比如乔·佩西与在街上即兴演出的戏不是在纽约实拍的,而是在福克斯的片场拍摄;片首拳台慢镜头里闪烁灯光的正是他本人等等,全程听下来,受益也不少。
第二碟为单独的花絮碟,由著名的DVD制作人Laurent Bouzereau(希区柯克、斯皮尔伯格作品DVD的制作人)监制,四个纪录片虽然都不算太长,但提供的信息却异常丰富,在评论音轨里缺席的德·尼罗也接受了采访,提问者巧妙设计问题,总长近两小时的纪录片基本上解决了一些观众最关心的问题,比如弗兰克·华纳利用了动物音效来制造拉莫塔反击的场面,增强了激动人心的力量。而那段彩色的家庭电影,其实不是摄影师拍的,因为专业知识告诉他不能那么拍,斯科西斯自己来拍,也拍不出家庭电影的感觉,最后找了个货车司机来拍,结果拍出了斯科西斯要的效果。
英二版里29分钟的幕后制作纪录片也被收录进去,另外还有拉莫塔的资料片和德·尼罗影片的比较(3分钟)以及拉莫塔在第十五个回合、比赛仅剩十三秒就结束前异军突起,战胜法国挑战者罗伦·道惠卫冕成功的新闻片(1分钟)。
此后其他区发行的版本也大同小异,无非就是评论音轨上的减少和dts音轨的加入等。
2009年2月10日,米高梅发行《愤怒的公牛》蓝光,把这部经典提升到了1080p的高清格式,正片自带中文字幕,花絮包括了以上所述的大部分内容。略有缺失的花絮内容被同月发行的英B版蓝光补足。
附
199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时,笔者曾有幸在天山电影院的大银幕前目睹过此片的胶片,但对于当时懵懂的少年来说,看得一头雾水,根本不能理解斯科西斯的伟大。
现在重看,才能体会到它的美。就像《约翰福音》说的那样:“我只知道:我曾经眼瞎,现在,我重见光明”。
全图版请参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67c1d0100eqsd.html 5 ) Martin Scorsese‘s anti-hero
If we intend to list the top 10 directors in the 60s in states, I guess no one would vote for nay to Martin Scorsese. This short man with 1/4 Italian descent constantly presented some glorious creations during the 60s and 70s. People always scorn that he is the uncrowned king with no title from the affection of the academy in his golden times, but who cares; he got the affirmation from the massive film fans. Martin is a productive and versatile director if you try to take a peak of his works. However, martin’s motif and style is simple as hell, the could be concluded as the autobiography of rock music, mafia and gang hustle, Hemingway’s hero, and marginalized population. We all knew that martin has two particularly favored actors, the former one is Robert De Niro, the latter one is Leonardo Dicaprio. The two guys witnessed the ups and downs of his career and also, they mutually inspired each other in artistic level. With some sort of coincidence, the two actors nearly monopolized 70% of the marginalized characters in martin’s film. I saw Taxi Driver, Shutter Island, I saw The Age of Innocence and The Departed. I called my self the firm supporter of martin. I love De Niro for sure, however with some weird resistance without cause, I just reject to watch The Raging Bull.(probably as a female, Im just not into any film in the theme of the fighting), until recently, an imp of impulse pushed me to see The Raging Bull in 3th May, 2015. and once again, im completely overwhelmed by the vibe of the movie and De Niro’s amazing acting. I mean, sometimes martin’s film is so unique that is impossible to be imitate, his heroes even gave the similarity with Hemingway’s characters whom is rebellious and destined to be doomed in life , fight with the reality without purpose, fight in an even perverse way with the fat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some kind of inner strength in mind nevertheless it is not ranked as aspiration or belief. In literature, we call Jake a round character, an anti-hero, which means he or she is mixed in personality and action, who could be a evil & good, savior and sinner, black and white at the same time. Jake is paranoid, violent, suspicious, and chauvinistic, we hate all of it. But equally, he has a gentle and soft side, he never lose his dignity and pride, he fight to the last minute. We saw a man who lives in the dumps at the late years, it is the tragedy of personality, and also it is a self- choice. Are you feeling sorry for him? Maybe the majority of us would say no, because we see a man who can be crushed but cannot be defeated.
6 ) 我曾经是一个瞎子,我现在能看见了
拳击的暴力、野蛮被揭露得淋漓尽致并富有诗意。拳坛不是久留之地,拉莫塔的离开印证了海明威的名言: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
拉莫塔越是专情于维琪越是疑神疑鬼,越是执着于拳击越是患得患失,越是纵情于声色越是内心空虚。拉莫塔在争名逐利的压力中迷失了自己,打老婆只是外在的表现之一。
没有回头路,只能往前扛,也许这就是生命的不圆满。
每一个有梦想的人,背面就会有欲望;每一个努力过的人,背后就是挣扎。人是否有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曾经是一个瞎子,我现在能看见了。
1.罗伯特德尼罗的封神之作,乔佩西的出山之作 2. 教科书的剪切,但拳击场景不够真实 3. 德尼罗为戏牺牲的精神,想必感染了后来的蝙蝠侠 4. 疑心过重的人,再能打也不够用,共勉之
第一次看到如此“不励志”的拳击电影,简直就是体育版taxi driver啊,马丁斯科塞斯真的是愤青了一辈子。德尼罗和乔佩西都演得好棒!这个小心眼又不服输的男人真是栩栩如生。剪辑也赞(尤其拳击段落那个升腾的热气),马丁的御用女剪辑得了三座小金人。。。
加一星:极端中心的人物与对话的可能。前排对摄影和剪辑的感受绝赞。作为传记片,人物的塑造极为成功(尽管个人完全不认同)。但是时代意涵及社会机制的呈现都是如此空无,看到最后简直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睡了两个小时(明明是最清醒的一场)。个人对这种拍法欣赏不能。第一部马丁/(或许)待重看
松仁威秀二刷,身體性抓得很好!某種粗礪而生猛的chaos描述(噪雜音景),40s風格(如Body and Soul、Life magazine)卻更加爆裂憤怒不穩定的獨特性。黑白影調讓多場戲(拳擊賽、俱樂部、酒吧、監獄等)的背景取消、煙霧繚繞,取得一致性;再次扣回也延續至The King of Comedy的主角人設。劇作其實是相當單純,抓著男人的缺陷走(猜忌、自大、虛妄,終至身體膨脹,有點想起最偉大的美國夢悲劇Citizen Kane),也讓女人的立場與觀點清晰旁落(Cathy Moriarty有幾幕想起Kim Novak),但他本質上不過是想成功的窮小子,在擂台上伴隨惆悵音符對虛無揮拳的一縷幽魂,年輕還能多少掌握自己身體(並重擊對手),後來連體重都控制不了,遑論黑幕重重的複雜世故。
1.谁还敢成为拳击手的女人?敢于成为拳击手的女人都是勇敢的女人。2.深刻领教到了罗伯特和乔·佩西的演技。3.大面积的黑色有如黑色丝绸般的美丽。
不可思议的好,真感觉斯科塞斯是拍飞了,完全不是他后来标签式的喷荷尔蒙,而是弄出了纯意大利电影范儿。肉身隐匿,一个疲倦的魂魄影像在游荡,这是这片最诡异特别的地方。
血脉贲张!幸好导演处理成了黑白的。
本来以为这会是一部充斥着男性荷尔蒙,相当给力的电影,没想到节奏却如此缓慢,而且巴拉巴拉的台词没完没了,有没有必要拍那么长啊,实在没耐心看下去了。
至今仍是最爱。这才是传记,一切服务一角,别无杂物。从台下到台上的长镜头,大量笔墨刻画的家庭纷争,分别反映他最极端的双重面貌。当他为了逃避责任果断破坏曾经为之卖命的荣誉,你再也看不到赞颂或讽刺,轻狂已逝,"我只知道我曾眼瞎,现在重见光明"。灰暗的镜头,丰富的性格色彩。
蒂尼罗在本片的表演绝对影帝级!马丁再一次深刻的诠释了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社会现状,带入了黑色的思考。不过本片还是因为老罗,对杰克·拉莫塔这个角色的人物性格,内心的痛楚和病态,把这样的坚强又如此的刚愎自用的人刻画的淋漓尽致。据说德尼罗在里面的身材完全是自己增肥而不是化妆的。8.5分
这片子冗长、沉闷、焦躁、压抑,拍的这么累,我看的这么累,最后德尼罗对着镜子说I'm the boss我都快哭了,生活不属于他,生活大得同化了一切,这电影绝不是在呈现肤浅的咆哮或愤怒,也远不同于Fight Club那种宣泄、抗争和解脱。它在讲存在的荒谬,在讲销魂蚀骨的孤独、无奈,无可依靠、无可解脱。
一只愤怒的、偏执的、不畏世俗的公牛。当全世界都站在右边,他却一直靠左,成为俗世里不肯媚俗的疯子。对于爱情,他狭隘得失去理性,怀疑一切,轻贱一切,惟我独尊。最后的最后,岁月积淀,尘埃落定以后才懂得,once I was blind but now I can see,see through the truth...
重看@filmoteca 这种几乎所有角色都是傻逼,三观在我看来简直恶心的片子很难去共情(大概我不喜欢马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少片子都是如此)因此从头到尾不管剧情是否有高潮都内心毫无波动,但好在还有德尼罗的表演和几段极其精彩的剪辑。
5A+的影片。充满了光影,细节,蒙太奇,以及德尼罗稚嫩却本分的表演。马丁真是猛力一击把所有他能想到的招儿都用上了,就是逼着所有人叫好。
领悟不多,感触不深~~
在那个年代里,老马的电影都很相近,也很经典,人物刻画相当充分,德尼罗诠释得也极其到位,这部片子给人对于命运以及社会生活的状态,人性的思考等都有很大震撼,黑白片的处理更加突出了整部影片的要义。
靠,Rober De Niro演的实在他妈太好了。最后一句圣经怎么有点莫名其妙的?
once I was blind but now I can see,see through the truth... ps:得知最后他晚年那个肥胖不是化妆而是增肥一股敬佩油然而生啊
我只知道:我曾经眼瞎,现在,我重见光明;不安与无畏、冷淡与狂热混合的矛盾体,任命运风生水起或急转直下,他永远只是一头愤怒的公牛。
此片的第一次献给大银幕真是太正确了,片子实在太干净了,毫不拖沓。一次次比赛前后,台下的愤怒,暴虐,猜疑等造就了这头宁死不屈的公牛。太厌恶德尼罗这个角色了,却最后被他充满生命力与斗志的信念感动得一塌糊涂,伟大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