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航在列车相汇时,脑海里闪过了无数的记忆碎片,然后放弃了许愿。这样的童年原来是一样的,我的童年是小学的沙坑、教学楼后花园里花盆上的蜗牛、傍晚放学某人家武力飘出来的姜爆鸭香。这么回想起来,童年好远了,自己的开头年龄数字也不断变大了。
小孩子总是很容易满足,想法也很简单、天真,装作大人似的对话,但流露出的全是稚气。但看到阿航最后在分别的站台,对弟弟说的那一番话,我仿佛看见了一个长大了的阿航,心里却有一丝难过了。真希望阿航能多保留点童稚的“要求”,不要那么懂事,但回过头想,可能想通了的他,每天会开心点吧,毕竟他选择了“世界”,也就选择了放开,懂得了尊重。所以成熟真的是又残酷,又值得,总得失去些什么,才能得到些什么。
伙伴们的双向奔赴,让我想到了一个好友聊天说起,怎么样才能扩大社交圈,认识更多新的朋友,感觉越长大,圈子反而越少了。从小到大,我们不断升学,其实认识的同学越来越多,所以感觉不断地认识新朋友,反而走进社会,利益让我们各自都有了盔甲,难以入心。所以我在想,或许真诚待人,不必强求,自然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也行。
看了好几部是枝裕和的电影,总是过于现实与残酷,但这部《奇迹》让我在炎炎夏日好像有了穿越到童年的片刻时光,就如同电影的马路与路边的野草,孩子手中的种子,这些才是我们童年闲荡在岁月里的记忆碎片,在任何时候回想起来都熠熠生辉且温情无比。
晚安,无比独特、平凡且真切的童年。
2011年的电影《奇迹》是为了庆祝博多到鹿儿岛中央的九州新干线全线通车的“命题”作文。应该算是枝裕和的电影里比较不火的一部。电影上映后不久,是枝裕和与中村航所著的小说也跟着上市。
文字和电影一样温暖。
在这部作品里,是枝裕和仿佛回归了拍纪录片的时代,用许多人物特写镜头和旁白画外音串起来七个孩子的夏日大冒险。
一对兄弟因为父母离异而分隔两地。哥哥航一(前田航基饰)和妈妈(大冢宁宁饰)回到了鹿儿岛,弟弟龙之介(前田旺志郎饰)和爸爸(小田切让饰)去了福冈。哥哥希望一家人能重新团聚,因此,他厌烦鹿儿岛的一切。
航一习惯不了每天落在肩膀上、窗台上的火山灰,习惯不了每天要走一个大上坡才能到学校。他画了一幅喷薄的火山,因为这样就不会有火山灰了。
“虽然画的是眼前所看到的的,可实际就跟描绘自己的内心是一样的。”
一天,他听到这样一个都市传说:
开通那天从福冈南下的飞燕号和从鹿儿岛北上的樱花号首次交错而过的瞬间将会发生奇迹,那时对着新干线许愿,愿望将会实现。
像所有孩子一样,他信以为真。航一希望借这个机会让爸妈和好。他准备向列车许愿:让火车喷发。这样,妈妈就不得不离开鹿儿岛。
“自己喜欢的东西全都消失掉了的世界将有多寂寞,这些他全都明白。可是,他想和家人一起生活。”
两辆列车的交错点在熊本。航一准备叫上两个小伙伴小佑(林凌雅饰)和小真(永吉星之介饰)同去。
小真的爸爸沉迷小钢珠,他想让志愿当作家的爸爸不要再玩小钢珠,多照顾照顾他和妹妹。
小佑喜欢学校图书馆的小幸老师(长泽雅美饰),甚至看到别的学生帮小幸老师推自行车,会去偷老师自行车的车铃。
他把车铃还给小幸老师。他准备向列车许愿,希望能堂堂正正地让小幸老师嫁给自己。
“他想用奇迹让渺小的那个自己一去不复返。他想用自己的力量站到那个地方,为了那个瞬间拼尽全力。”
航一兴冲冲地告诉弟弟龙之介。龙之介的反应却并不热络。龙之介像极了追求自己音乐梦想的爸爸,他希望希望开始新的生活,希望不要再因为父母歇斯底里的吵架,连章鱼小丸子都吃不上。
现在,他每天放学都可以买一整盘章鱼小丸子吃。
与让父母和好相比,龙之介更希望能安安静静吃一顿饭,这有错吗?
不过,在好友的怂恿下,龙之介改变了态度,答应和哥哥在两列列车相遇的熊本相见,去见证奇迹。
“无论如何都无法解决的事情,既然无法解决,就只能放弃、忍耐、假装麻木,变得习惯、装成没看见的样子,然后只能如此这般地等待着自己变成大人。”
他们不要变成这样的大人。
惠美(内田伽罗饰)想当女演员,莲登(矶边莲登饰)想跑得更快,环奈(桥本环奈饰,对就是那个演神乐的桥本环奈~)想画画得更好。四人结伴而行。
七个孩子大展身手,筹够了路费,骗过了学校老师,在熊本相遇。
但他们根本不知道要到哪里才能看到列车的交汇。闷头狂走到体力不支,掉队的莲登被警察叔叔碰了个正着。
这时,惠美发挥自己的演技,谎称是要到姥爷家探亲,指着一处陌生的住宅就说到了。
从里面走出来的老奶奶看懂了惠美恳求的眼神,不但让孩子们在自家过夜,还细心地帮孩子们缝制许愿旗帜,并在第二天把七个孩子送到能看到列车交汇的桥上。
这已经是奇迹了。不是吗?
在列车交汇时,七个人喊出了自己的愿望。原本没有愿望的龙之介发现,在内心深处,他有一个愿望:他希望爸爸实现自己的愿望,希望爸爸的乐队能出好作品。
而促成这一切的航一反倒沉默了。在列车相遇的那一瞬间,他想起生活中种种细碎微小的美好——
夏天游泳后的冰棍,薯片最好吃的残渣,亲子饭,天空,小树苗,外婆跳草裙舞的姿势,班主任老师的大手,就连落在肩膀上的火山灰都显得那么珍贵,还有大片大片的波斯菊和他们经过时采集的种子。如果火山爆发了,种子不就没机会长成漂亮的花朵了吗?
“像是暂时能覆盖世界上所有的悲伤和灾难一般。它们会在这里盛开。”
所以,他选择了沉默。
不过,之后,航一有一句一锤定音让人又好笑又感慨的话。
同样是是枝裕和导演的以孩子为主角的电影,这部比致郁系的《无人知晓》不知道要温暖多少倍。童年的单纯与一往无前,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掉下眼泪。最后航一许愿时晃过的那段蒙太奇,真是美得不像话。
日本真是太会培养子役了,每个小孩都演得那么传神。特别是演哥哥的前田航基,为父母发愁时的小眼神成熟得让人心疼。
是枝裕和的作品,节奏是慢的,细节是戳人的。比如两兄弟再次相遇后,哥哥发现弟弟没穿两人都有的黄色T恤,有些闷闷不乐。
之后晚上两兄弟一起洗澡时,一脱衣服,两人里面的背心一模一样。有些东西变了,但更内核的东西永远都不会变。
再比如,小孩子们不愿干点什么,就算是买一盒章鱼小丸子,都是用跑的。在铁轨边,等火车过去,脚步也不会停,要不停的原地踏步。
小孩子真的是这样,仿佛有用不完的能量,不得不借着每一个机会释放出来。
自然,列车没有实现孩子们的愿望。那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趟奇迹之旅让七个孩子懂得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发现了在层层叠叠不如意的遮挡下,藏着的那些生活中比奇迹更美好的小确幸。
如果有时间有闲情,可以把这部片子翻出来看看,说不定会令你对生活有全新的感悟。
电影里面有一处情节,画画小女孩在大家离开两位老人之后又跑回来,对他们说“你们还有什么愿望,我可以在一会儿电车交汇的地方帮你们祈祷实现”,老人说,不,(昨晚你们能来)我们已经十分满足了。独生女离家后孤独度过残年的老人,和一群为了未来许愿的孩子,人和人之间相互的温暖,对我来说,这就是奇迹。
看过日本一个作词家的采访,里面问他有没有很感动的时候,他说有一次在车站前面看见几个穿着校服的男生女生,一路狼狈地飞奔去赶马上就要开走的小火车,就禁不住流下来眼泪,因为那样年轻那样充满了躁动的日子,对他来说一去不复返了。
当弟弟和哥哥的朋友们分别在火车站台的两边,一边等着开往两个方向的火车,一边冲着对面喊叫着“记着给我写信”,“爸爸就拜托你啦”的时候,我想起那个采访。但是我现在想到的,更多的是电影世界里面的那个站台,在日本到处都有的那样小小的站台,火车叮咚叮咚地阻隔对面的那个人的脸,说出一句“再见”,然后期待下一次的再见面。也许下一次见面,长大的脸庞下可能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人,但是也许还会是,奇迹发生的样子。
即使是这样有些残酷的事情,也可以成为电影世界里面的奇迹,依旧可以拍的这么清淡,这么延绵。举重若轻,或许就是日本家庭电影最动人之处吧。
PS:真的很喜欢日本JR,不仅是他家的各个线路的名字和地图,相比起铁道部1800万挂着老谋子名字的宣传片,这部片子简直是天壤之别。
整包薯片里最好吃的渣底部分,体温计上的40.1度是来自医务室美丽的女老师大方传授的经验,颜料盘上残余的用来画火山喷发的色彩,整整齐齐叠好的小学制服,浴缸里泡着的红色泳裤,天空中鳞片般的云朵,外婆努力做着的“波浪”的舞蹈动作,看似粗暴却藏着温情的男老师在肩上留下了有力的拍打,亲爱的小狗逝去了却还栩栩如生地伸着爪子,肩膀上的火山灰,幸福一家的背影,外公做的被咬了一口的轻羹,幸子老师的车铃铛,热心的站台大叔短胖的手指,风中摇曳的秋樱......
孩子们迎着两车交会时的巨大响声奋力而诚挚地喊出了自己的愿望(正中我哭点),而整个事件的组织者却呆滞地什么都没说.......是啊,生活多么美好,自己怎么能自私地要求那个残酷的愿望被实现呢?
嗯,所以,“还是决定将眼光放到世界,不只限于家里”。家里的事,究竟会怎样,还是顺其自然吧。
这部电影可能很多人看不下去,可是我却看得不亦乐乎。真是太喜欢日本文化,尤其在教育方面。看到这些超级gen gi超级礼貌的小孩,落落大方地和人打交道,大声说着“非常感谢”,认认真真地鞠躬,然后转身飞奔了起来。每次看到他们背着自己大大的书包奔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大人似地商讨路线和对策,而且周围的大人也尊重他们,与他们以大人的方式进行交谈,我就很感动。感谢是枝裕和,他的《步履不停》,《无人知晓》,和这部《奇迹》,对我而言,都不是电影,而是微缩纪录片,记录了日本最平凡家庭的平凡时光。而这平凡之下,其实隐藏着悲哀。可悲哀之中,却还存在着生的希望啊。努力地生活下去吧,努力地走下去吧,就算再悲哀,时光也会将其冲淡;就算再平淡,也总有美好欢乐的存在啊。
所谓奇迹,大概就是用尽全力生活着的每一天。
“我走了”
“一路顺风”
“我回来了”
“欢迎回来”
俯仰间,皆为奇迹。
PS:JR真是财大气粗啊!九州新干线全线通车时候的广告片就已经拍的宏大温馨,还专门出资为此拍了一部电影!不过JR也不仅是商人,也还是很懂艺术的~~
片子将近结尾时,哥哥航一对弟弟龙之介说:“比起家,我还是选择了世界。”我便顿悟,喔,是枝裕和这部电影不是在说亲情,这......不正是在探讨有关信念和世界观么?
对于一部关于“九州新干线”的命题电影,是枝裕和无疑是以满分交上了答卷。这部电影有和《无人知晓》相似的儿童题材,也有和《步履不停》相似的亲情情愫。而在《无人知晓》和《步履不停》中也出现过较少的有轨列车片段(《无在结尾高潮处出现,《步》在开场出现》)。因此,三部电影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关联和延续。然后每部都体现出是枝裕和所要阐释的不同主题-----《无人知晓》是快要窒息的绝望后浪迹的杂生,《步履不停》是貌合神离的亲情观的挽救与释怀,而《奇迹》则是不同价值观分离之时的妥协和坚持。
故事是以经常飘浮着火山灰的鹿儿岛和远在另一端的福冈展开双线叙事的。鹿儿岛这边,哥哥航一跟随着妈妈,外公和外婆过着平淡的生活,在超市收银的妈妈想着怎样用物质的充裕让这个平凡的家庭生活的更好,外婆充当着贤妻良母的角色,有意思的是外公。外公念念不忘他的“轻羹”,轻羹大概是日本的一种传统食物。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食物似乎已经过数次改良已与从前大为不同,而外公在他的几个老伙伴面前总坚持着轻羹最传统的做法,却似乎也得不到他人的坚持。
航一还有两个小伙伴,一个暗恋着邻班的老师幸子,一个想打棒球后来在路上捡到一条叫弹子的流浪小狗。而航一想着是让远在福冈的爸爸和弟弟龙之介能和家人重聚。
福冈的弟弟龙之介跟随着玩乐队的爸爸。他的爸爸似乎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浪子,因此福冈的生活与鹿儿岛截然不同,龙之介似乎更能接受并享受着与爸爸在一起漂泊而精彩的日子。“安分”还是“折腾”,“物质”还是“精神”,这也是爸爸和妈妈为何分离的关键原因。
龙之介也有几个好伙伴,他们也有着各自的梦想,比如惠美相当演员。然而龙之介并未像哥哥的梦想那样:让家人重聚。他似乎觉得重聚后会因为世界观的不同而两败俱伤。
九州新干线的开通,连接了鹿儿岛和福冈。 鹿儿岛依然像往日般,火山的喷发让这座小城充满火山灰。航一问外公为什么这里这么多火山灰还要住人?爷爷说你看这说明这里的山还活着。航一大概理会不了爷爷的意思。
九州新干线的速度是一个奇迹,开往鹿儿岛和福冈方向列车汇合处的熊本也是奇迹,航一认为在看到列车汇合的地方许愿便可实现。因此航一召集自己的伙伴还有福冈的弟弟一起去熊平许愿。航一的愿望竟是:希望火山爆发摧毁鹿儿岛,这样他的家就可以搬到福冈了。
逃课前往熊平后,七个小伙伴终于见到了列车汇合处,大声说出了自己的愿望,然而此刻的航一却没有开口。之后他对弟弟说没有许下那个愿望,他说:比起家,我还是选择了世界。
我在想,究竟是为什么,让哥哥航一放弃了家庭重聚的愿望。回放之前的剧情。航一给爸爸打电话时爸爸“逍遥骑士”般的态度让他怅然若失;弟弟对家庭重聚的不以为然以及对爸爸的支持和对妈妈的疏离;去看汇合处前的那夜,航一递给龙之介爷爷精心做好的“轻羹”,航一问弟弟好吃吗,弟弟说吃不出味道。航一“意味深长”地说,“一开始觉得味道很淡,但是越吃越香。” 这不就是精神生活的惯性吧?对于世界观的不同,家庭生活无法继续,分别后,大家好像相安无事,不是么?
熊平之旅似乎让航一,龙之介以及其他孩子仿佛受到一次精神洗礼。即使幸子以嫁做他人,小狗弹子不能复活,即使惠美去东京发展演艺事业将是一次艰难之旅。这不正是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世界得到了真挚的表达么?
世界是什么?航一妈妈希望有一个平和而殷实的家庭,龙之介爸爸希望他的乐队成为福冈最红的,爷爷希望他最传统做法的轻羹得到大家的赏识以及延续。说到这里,大家好像相安无事,只需要互相理解和关怀。
是枝裕和抛给观众的是一个比以往更为深刻的主题,即使从表面上来看这部电影是一部儿童片,与《无人知晓》的“儿童片”不同的是,是枝裕和抛弃了以往片中的窒息,悲情,纠结,《奇迹》更带给观众予满满的释怀和温情,以及积极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他也没有把喜欢利用空间建筑来烘托或暗示情绪和推进叙事的手法带到这部电影里,片中的人物比前几部都要多出很多,这已经让是枝裕和无法将叙事节奏放得太慢,因此,这部电影里的镜头多以较为平常的短镜头以及中近景为多。作为一部以叙事制胜的影片,镜头语言已显得 次要了。
值得一提的是汇合时小朋友大声喊出自己愿望前,画面上闪回了一系列意象化的电影符号,比如:轻羹,蚕豆苗,幸子老师的车铃,小狗弹子等。我才恍然大悟,这个电影里有这么多符号!这可比是枝裕和的电影作品《空气玩偶》中过分堆积的电影符号设置的巧妙多了。这也说明电影符号的出现必须与剧中人物设置的多少和叙事内容信息量的大小成关联。
比起家,我还是选择了世界,这是载满愿望的誓词。
“哥哥,什么是地下音乐?” “嗯..就是工作要更努力的意思!”
siff@影城;重看「奇迹」美好无比,当我们有天明白奇迹的美好正在于其永不到来时,成长才慢慢降临,才品味到清淡至醇厚的底蕴;交叉蒙太奇契合新干线汇合,那一年的回忆就定格了,兄弟俩或许成长轨迹就此错开,但他们曾见证过彼此追寻奇迹的过程。
地球人已经不能阻止日本的小朋友从幼儿园和小学里面集体逃走了
瀑布逆流而上,轻羹微甜少糖,洋芋屑滑出喉咙,蚕豆苗钻进土壤。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新干线逆向飞驰,火山灰漫天飘荡,所有喊出口的愿望重回纸上。咬一口的冰棒变得完整,不堪折的花朵重新绽放,摩擦过的体温计温度下降。爸爸拨弄着吉他,妈妈制造出饭菜的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你还在我身旁。
命题作文做到这个程度已经让人叹服了。剧作简练些,砍掉一些枝蔓就完美了。打酱油的都是大牌,仿佛[步履不停]续集,横山家第三代什么的。演哥哥的前田航基有影帝相。最终还是被是枝裕和弄哭了,哎……Btw,是枝裕和总是想学成濑,拍出来却是小津的调调——夏川结衣那个酒吧叫“luna”好不好!
该怎么形容呢?整部电影的调子就像是已经绝迹的轻羹,初尝时味道淡淡的,到后来才品出来香。临到最后关头放弃了自己愿望的航一,到底是为了这个世界,还是觉出了其实也许世上并没有奇迹可言。
赞!笑着笑着就哭了,比达内那个单车少年强
“真好奇以前在这里的人,后来都去了哪里?” 无忧无虑的童年,出发去一趟冒险,把平凡的生活过的非凡,都让人感觉在看《伴我同行》《春天情书》和《菊次郎的夏天》…高潮戏太飙泪,是枝裕和最感同身受的一部!生活处处有奇迹。“世界上总有废物可以待的地方,想想要是每件事都得有意义,你会窒息的”
“比起家的幸福,我还是选择了世界。”T T 导演太会拍了!列车交会时小航眼前闪过那一组细节真的太天才了!从胃温暖到肺。以后每每和世界面对面的时候都会想到它吧。
两列火车相遇前,突然世界静下来,荧幕上出现的是生活中那些被忽视却最美好的细节:怒放的野花,蓬勃的树苗,肩上的尘土,手里的种子。然后呼啦啦的,大家冲着呼啸的火车喊出愿望,我鼻子一下就酸了。太美好了。想见的人,就坐上下一趟列车去见他。第一次在影院看是枝裕和,好!
每个童年都有个天真的愿望。难得的一部很轻松、不忧伤的是枝欲和电影。哥儿俩的演员都非常有戏,尤其哥哥,明明是个小孩,却是个天然呆加成人脸;弟弟则是永远乐呵呵加偶尔没心没肺。命题作文都能拍得这么有趣、不突兀,换国内果断主旋律加正义凌然老局长了。可爱又有些感动。棒!
那么长那么碎的铺垫,原来都是为了那一分钟的呐喊、渴望、期盼。世界再不如意,有赤子心,有希望,就有奇迹。
越往后越好
命题作文都能拍成这样,除了赞叹还能说啥呢,是枝裕和对节奏和表演的掌控已然是大师范儿了。
喜欢的导演和演员。何等温柔的心。“是长在秋樱里的静谧、是嚼在食物里的传承、是粘在手指上的火山灰。青春轰隆作响,却从不疾驶而过,那些大声喊出的愿望,叮咚的铃声、抢食的零食、变卖的玩具、心爱的小狗,亦有流经苍老与死亡。”笑着笑着就哭了…
是枝裕和,这得有何等温柔的心?!
冰棍儿,碎渣儿,体温计,红岩浆,蚕豆苗,火山灰,淡轻羹,小哥俩,童年呐,心愿啊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011 no.2, 最美一段蒙太奇
那是错身在一瞬间的成长(是枝裕和继《步履不停》之后,再度放大“我回来了”“你好”之间的人际纽带),是长在秋樱里的静谧、是嚼在食物里的传承、是粘在手指上的火山灰。青春轰隆作响,却从不疾驶而过,那些大声喊出的愿望,叮咚的铃声、抢食的零食、变卖的玩具、心爱的小狗,亦有流经苍老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