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在1990年,主角为加菲饰演的Jon,一个年轻、雄心勃勃的音乐剧作曲家。他在纽约一边当侍者,一边写一部叫《Superbia》的音乐剧,希望能平步青云,开启事业。但他从女友Susan那里感受到了压力,对方已经厌倦了任男友的职业前途牵制自己的人生;同时,Jon的室友Michael也放弃了创作梦想,做了一份高收入的广告业工作。快30岁的Jon非常焦虑:自己的梦想是否值得继续拼搏?
从之前没看过电影中涉及的音乐剧角度来写的一点话。
音乐电影的点是在通过音调、节奏、情感去叙述吧,如同影片中的第一位贵人所说的:不用乐队也可以。
看完电影之后,紧接着听了一遍专电影专辑,看了若干个音乐影片,尤其是come to senses。首先被Alexandra Shipp演员的真实演唱水平所震撼,深色浑厚的嗓音与当时的情感浑然一体(除了整个碧昂斯的发型打着halo的光线,吹着演唱会的风)。其次,歌曲本身在情感流露的转调,太抓人了,写什么词都知道你要讲什么。
或许真的有点残忍:你现在也想着如何把此情此景写成歌是吧?矛盾的是,这就是你认识的我,吸引你的我,沉浸在创作的我,真正的我。当时在朋友聚会上的即兴表演,就是这个纯粹的我吸引了你(哦,还有我);在舞台上表演的你,放弃原有生活的你, 专注身体表达的你吸引了我。而就是这样的我们陷入自身时,却是难以抉择。
毕竟只有一个乔纳森,你有独一无二的才华。看见你好,真好。
除了对你的祝福,我也更有自己的选择,所以只能祝愿你一切都好,再见。
八年完成自己的首部作品,周围朋友一个一个地来又一个一个地走。Is this real life? 氛围渲染饱满了,加上了鼓点和两人之间的镜头切换,奔跑的加速等等,但还是依旧想到:所以这也是要把此情此景写成歌吧。个人追求和对待身边亲人的态度,真的很矛盾很矛盾。我没法放弃你们,但更不可能放弃我想做的事。Hey, what a way to spend a day. I make a vow, right here and now. I'm gonna spend my me this way.
但从这支影片本身来看,故事较浅,音乐成分也不如与前几年的音乐电影,更多的看到的就是想要表达的要点浮于表面,浅尝辄止。在实际生活和感官体验之间有些模糊,或许也是乔纳森的作品中包含的意思吧。主角真的很棒,感觉很接近了(就我刚才补了一点记录视频来看,差一点疯狂、神情多了一丝忧虑)。
总之,谢谢带来又一篇可以反复探索的旋律和嗓音~
- 又哭到不能自控,太动人了,Jonathan Larson真的是天才,像一颗人类历史上的流星,虽然一瞬而过,但光亮划破了愚昧与麻木的长夜,璀璨不朽。感谢lmm和所有音乐剧台前幕后的人,纪念这位传奇的时代巨星,感谢音乐剧给平庸的生活带来自省和无限感动,感谢艺术的存在,看见流星光芒的人类是幸运的。
- 看的过程中充分共情,拼命奔跑也跑不过时间的焦虑,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的造化弄人,因为爱产生的伤害与因为爱选择的包容,对处处缺陷的社会的的质问评判,对理想的飞蛾扑火与内心深知理想只是乌托邦和假想信念的脆弱,对人生选择的怀疑与崩溃,life is bullshit but we are alive.
- 我觉得“fear or love”一直是Jonathan想讲述的命题,ttb中所有人活在应接不暇的恐惧里,jonathan恐惧当了五年服务员倾注心血换来的孤注一掷无人欣赏,恐惧三十岁到来青春不再,恐惧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信仰的艺术顷刻崩塌;AIDS对于mike来说就是悬在头上的死神镰刀。这种恐惧是动乱时代特有的,也是人内心永远无法消除的不安,只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就会有不安定感。恐惧让我们推拒爱,伤害爱我们的人,但最终爱还是在恐惧的缝隙里顽强生存,并用微弱但不可忽视的力量慢慢弥合着缺口与伤痕。ttb传递的不是焦虑,跟rent一样,我看完只觉得温暖,是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是生活是一团狗屎,但是仍然有值得我们继续的理由。
- 这部剧结合jonathan的生平的生平真的太刀了,jonanthan决定继续不停地写,the next就是ttb,接下来就是他没能看见首演的rent。经纪人让他写自己了解的,rent里底层人生活的疯狂与荒谬、AIDS与毒品的泛滥、不断上演的离别与死亡、耀眼的生命力与充斥整个宇宙的爱,我想都是jonathan的真实生活,也是我无法见证但给我无限勇气与动力的存在。
- lmm和加菲也很牛,这部电影运镜、角度、故事线、音乐设计、艺术手法都很厉害,并且很奇妙地保留了larson的音乐剧风格——很多细节,冷不丁地冒出来的深刻评议与哲学思考,喜剧与悲剧交织,人物立体多面。一开始看觉得不是线性叙事而且切得很碎有点晕,后面完全被代入了,而且故事讲述地很清楚,唱段穿插节点转场很巧,各种pov丰富了人物,而且电影比舞台剧更容易多角度呈现,可以以旁白口吻串连,提供了动机和心理分析,更容易让人理解人物并产生共情。非常喜欢结尾留白,那是jonathan生日30/90的蜡烛,是他的遗愿,也是每个观看者内心的期待,是艺术和艺术家们带给现实世界的光明。
- 如果说过程中有什么安慰的话就是看见很多rent和hamilton熟悉的演员,可以算一点小彩蛋吧,像音乐剧圈团建。(串戏小时代经典选段: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为了纪念Larson这位伟大的天才(bushi
Hi~你好呀~本周周末看了《倒数时刻》,英文原名很能体现这部电影的主题,所以直接引用过来了。
这部电影是关于乔纳森·拉森(Jonathan Larson)的音乐传记片,主要讲述即将30岁的乔纳森对音乐剧编剧梦想的追求。他看到自己的朋友从舞者转行为广告营销人员后收入增长而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他面对深爱的的恋人却不得不放手让她追求自己心中所想,最后看到自己用八年时间创造的作品仅仅收获赞美却无法搬上舞台,却依然坚持音乐剧创作梦想。
故事开场便是乔纳森对于即将到来的30岁的恐慌。他一事无成,平时在餐馆打着零工糊口,空闲时间进行舞台剧创作,平时和自己的好友合租在破落的公寓里。主人公一声“what can i do?”引发共鸣。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将自己八年以来创作的音乐剧搬上舞台,在30岁之前扬名立万。
《倒数时刻》中主人公乔纳森的好友兼室友朋友放弃舞蹈的梦想,变得现实,转而去广告公司工作。当主人公看着昔日好友领着着丰厚的工资和福利、住着宽敞又明亮的公寓,心中怎么会不起波澜呢?
同时,乔纳森的女友苏珊原是优秀的现代舞舞者,但经历脚腕受伤,休养半年后,失去对现代舞的热忱,希望离开竞争压力巨大的纽约。
直到在音乐创作社团获得斯蒂芬桑德海姆的认可,让男主认为自己还可以继续一段时间。
可是耗时八年的作品试演结束,仅仅受到称赞,这并不足以让该音乐剧呈现在舞台上,经纪人只能建议乔纳森继续创作继续投稿,等待被人认可。
这一切都在撼动乔纳森的坚持。
乔纳森想要放弃了,他跟自己的好友吐露自己无法在30岁成功的委屈与悲愤,但他的好友却告诉他自己身患艾滋命不久矣,而乔纳森的30岁并不是终点,乔纳森依然有时间追寻梦想。
关于“30岁”这一时间节点其实在十年前的台湾电视剧《我可能不会爱你》里也有这样的刻画——林依晨饰演的程又青面对即将到来的30岁也渴望时间可以慢一点,但是依然不得不在30岁生日这一天应对糟心的工作和没有男友的自己。
对于30岁的恐惧真的是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国籍。虽然俗语有云“三十而立”,但我们也总听到“中年危机”,面对中年的到来又能有谁不迷茫、不焦虑呢?
前段时间和前同事小G聊天,小G透露在深圳的无耐与迷茫,说再坚持2年,如果到那时工作依然没有起色就回家乡。这应该是无数在一线漂泊的人的心声。北漂、沪漂、深漂们住在拥挤的出租屋里,为了生活向现实低头,总觉得不能一直这样漂下去,仿佛30岁就是那个终点,30岁没法买房留下来就回家乡或去二线城市。
其实如何选择没有对错,只是希望任何人都不要给自己的30岁去设限,即使是中年人依然有追求梦想的权利,这个梦想可以是成为艺术家,也可以是面对困难的无畏,也可以是面对挫折的坚持。只是在追求的道路上会背负更多的责任,只要你的选择在和身边的人去沟通后能够获得谅解或支持,那便是可以的。
《倒数时刻》影片的最后告诉观众,乔纳森的《吉屋出租》在他35岁时登上百老汇舞台,只可惜他因大动脉瘤没有看到他最终作品的火爆。《我可能不会爱你》里的程又青经历30岁后才找到热爱的工作和相互理解的男友。
人生前进的路上永远不会一帆风顺、永远会充满荆棘。向所有还在坚持的人致敬!
这不是一个新奇的故事。它所阐述的追梦主题也是老生常谈。对于看过几千个故事的我来说,连它的悬疑和戏剧冲突都是熟悉的。它剧情的反转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然而它还是打动了我,那种久违的心灵震颤,让我这几天都沉浸在故事的氛围中,各种混乱的情绪感受和飘飞的思考,逼迫早已不写评论的我不得不写几个字。
正如影片名《倒数时刻》,主人公还差7天就满30岁。30岁即将来临让他很焦虑。因为他一事无成。怀揣着音乐剧作梦想家的他仍然在刷盘子,房东的缴电费通知单在他家呆了两个月。他在餐厅里对同事自嘲说:“过了30岁,你还没有发表作品,你就不能说自己以创作音乐剧为业。而是说这是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
可在这个时候,转机突然出现了。他有一部创作了八年的音乐剧《傲慢》,投稿了500次,业界内所有的制作人都读过它,都退了回来,但终于在501次投稿时被人赏识了。有位制作人打算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在自己的剧院开演示会。到时会有许多其它制作人亲临现场,如果演示会成功,那么这部《傲慢》就会被搬上百老汇演出,一炮而红。
但演示会遇到了重大困难,剧中间还缺一首灵魂歌曲。
主人公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写那首歌曲了,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他有个关系非常好的女朋友,女朋友收到一个异地工作的机会,不知道该不该去。想和他好好聊聊这件事。但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歌曲里,根本看不见他女友的需求,抽不出半个小时和女朋友好好谈谈。就连在他们最后当面对质的时候,各自说出了心里话,然而他仍然在想如何把这些情景变成一首歌。最后女友伤心地离他而去。
另外,他还因创作这首歌曲忽略了他的发小,发小遇到了人生困难,非常需要他的支持,但他很忙碌,完全没有耐心听他把话说完。而且因为要筹集资金给剧院,发小给他介绍了一份给商品起广告名的工作,但他最后却用嘲笑和鄙视的态度让发小伙伴难堪,发小因此非常生气,和他大吵了一架。他质问发小:“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工作。就为了舒适的公寓和豪车吗”。发小反唇相讥道:“那你在做什么有意义的工作呢。你在写音乐剧。难道这世界还缺艺术吗?”。于是他们最终不欢而散。
在经历爱情和友情都离去后,这时他回到公寓,发现公寓停电了,他需要电脑写作却因为5美元而交不起电费断电。最后他跑到游泳馆游泳,灵感突现,写完了那首灵魂歌曲,
演示会非常成功。业内人士好评如潮。但它不适合广大观众。无法上演。他曾经梦想的一切,百老汇演出,大量的观众,门票收入,还有制作人预付的大额订金,统统都没有到来。他的生活依旧如故,他仍然要在周日早上九点招待100位顾客吃汉堡包。
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直接崩溃。跑到发小公司办公室去,恳求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
他用绝望地语气乞求道:“我没办法再重新经历这一切。我没办法再做5年服务员。没办法再用8年时间写写一部永远不会上演的音乐剧。这一切毫无意义。我没办法再忍受这一切了。”
发小回应道:“你是独一无二的,你不应该放弃你的天赋”。
他说:“我不能一直浪费时间。我不能一直等待。史蒂芬森德姆二十七岁就在百老汇演出了”。
发小说:“你不是史蒂芬森德姆,你应该再等等”。
他说:“再过两天我就三十岁了。我没有时间等待”。
发小说:“不,你还有很多时间”。他说:“你不明白,你什么都不懂”。
发小说:“我感染艾滋病毒了”。
为了追梦,重重受阻,坚强隐忍。错过的爱情,丢失的友情。最后以死亡作为契机,让主人公来觉悟。故事也是大团圆结局。
所有这一切都很熟悉,都在套路中。
但这次我看懂了。
在经历爱情和友情的双双崩塌时,他才明白什么对他而言是重要的。他在那首歌曲写道:
“清醒过来吧,停滞也没关系。
真实一点,你可以再次感受。
你不需要音乐盒就能懂我的意思。
运用五感而非只有一种。
鲜明地活着。”
我记起毛姆说过类似的话:“你要学会感受生活,而不是把它当做你可讲述的素材。真正重要的是你眼前的人,身边的人。而不是你作品中的人物。不要因为追逐你的梦想,而丢失了生命中最宝贵的爱情和友情。”影片中主人公当得知发小身患绝症,而自己一直忽视他时,才明白过来,生命中对他重要的是什么。
“这世上有比创作重要得多的东西,那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爱。”
演示会之后,他焦急地在电话旁等待。当经纪人告诉他音乐剧无法上演时。对这样的结果,他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问他的经纪人,我该怎么办?。他的经纪人对他说了一句很朴实但又很用的话:“继续写下一部作品,剧作家的生涯就是不断写作。并且尽量写你了解的东西。不停写作,不停投稿。直到有人采用为止”
经纪人这句平淡不煽情的话,给予不了作者什么安慰和建议。但它是关于创作者的真相。创作者应该做的就是持续不断创作。而不管外界对它回馈如何。但现实中的追梦者,又有几人能做到呢,太多人对自己有怀才不遇的感慨,但又有多少是真有才呢。有多少人只不过是不愿面对自己无才的真相,才去把锅都甩给社会环境和命运。
真正的追梦者都是虔诚的信徒。他们之所以追梦,并不是梦想成真后可以带给他们羡慕的光环,而是他们信,他们相信人应该追求梦想。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是乔纳森的自传。乔纳森在《傲慢》失败后,又写出了这部《倒数时刻》,还写了一部《吉屋出租》,这两部剧在百老汇演出了十二年。而乔纳森改变了音乐剧的内容,形式,演出方式。他真正的创作时间只有5年。他在三十五岁时意外出世,他在自己第一部剧《吉屋出租》时公映时突然去世。这是命运给他开的玩笑,他没能见到自己作品公映。
也许有外人为他惋惜,但我想,他不会介意这种事吧。因为他已经认真地完成了他的作品。
疫情期间,那句俏皮话再度成为大家的口头禅:“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正如影片中乔纳森表达他创作理念时所说,我只是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对问题很重要。“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不是一个问题,而是另一个重大问题的背景,就是在死亡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生活?”
我们应该用自身的行动持续地回答这个问题。
以下翻译自Wiki of Jonathan Larson:
1983年,Larson准备将奥威尔的《1984》改编成一部剧,并赶在1984年制作完成,但奥威尔拒绝给出改编授权。所以Larson把原本为1984写的一些东西改写成基于未来世界设定的一部新剧,也就是《傲慢(superbia)》。
superbia几经修改。故事设定在2064年,在最初的几版,主人公Josh Out是外城(OUTLAND)的一员。在外城,所有人一出生就被抹去情感,但Josh的情感却在阴差阳错下被保留了下来。他成长为发明家,穷其一生寻找唤醒家庭、唤醒整个外城社会情感的方法。
一天,Josh发现了一个音乐盒(Music Box,划重点),可以帮助外城人找回丢失的情感。
在内城(INCITY)住着内城人,他们都是精英名流,每天拍着有脚本的生活真人秀,做成娱乐节目展示给外城人。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同龄的内城女孩Elizabeth In,说服他把音乐盒的力量传播出去。在内城,为了完成使命,Josh需要抵抗各种名利的诱惑。
终版的剧本更加阴暗,Larson对情感的力量、人类对现代科技的依赖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一版里,Josh和Elizabeth一开始就已结为夫妻,而且他们都是外城人。Elizabeth和其他外城人一样,对现代科技成瘾,而且没有真正的爱的能力。故事开端,Josh为了更好的生活离开了Elizabeth,而Elizabeth从对科技的沉迷之中清醒过来,去追随Josh。
-----分割线----- 正如电影中所讲,虽然superbia获得赏识,却没真正成功商演。 电影中有两首歌出自superbia: Come to Your Senses和Sextet Montage. 两首歌都提到了music box。看完上述简介,再去听一遍歌词,相信大家会对这两首歌有更深的理解😃
临近年底,好片如潮。我被《倒数时刻》深深击中!五星好评,十佳预定!
本片的英文名叫《Tick, Tick...Boom!》直译过来就是“滴答,滴答……嘣!”这是一部传记歌舞片,讲述的是乔纳森追逐梦想的故事,看得我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乔纳森的经历让人心碎。八年时间潜心创作,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穷困潦倒到连电费都交不起,但他从没放弃过梦想,拼尽全力地燃烧自己,只为了触碰心中的那道光。
最终,凝结了他一生心血的《吉屋出租》成了百老汇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剧之一。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就在这部剧首演之前一个月,上帝无情地带走了他,他才36岁都不到啊……
牢笼还是羽翼,你更喜欢哪个?去问飞鸟吧。
恐惧还是爱,你选择哪个?亲爱的,别急着说出答案,因为选择和行动胜过言语,它们决定了你是谁。
滴答,滴答……这是时间的声音,生命的声音,死亡的声音。在最后时刻到来之前,你要做些什么?
滴答,滴答……嘣!
怎么每首歌都这么口水
关于舞台的能量,神圣的高不可攀的,和亲密的触手可及的。不再无缝切换于情绪饱满的演唱与黯淡困厄的日常,用无处不在的舞台盛放演员的光芒,像保护荒岛上的火苗一般珍视着他们的当众孤独。这让那些强行点题拔高的段落都不那么惹人厌了,用可复制的无瑕的爱填充命运的裂痕,有时是鸡贼,有时是天真。
石头姐有爱乐之城,加菲有了倒数时刻,我磕到了
【6分】我理解林曼威的热情,但我感受不到。打动我的是真实的Jonathan本人,而非电影里呈现出来的角色。明明是很好的素材,但讲述的角度和方式都太一般了。作为音乐电影,音乐不出彩真的是致命问题,全片听下来,居然只有Bohemia一曲足够优秀。旋律和剧情的割裂感太强了,无法带动情绪。冗余的信息太多,真的没必要每隔20分钟就强调一次running out of time,台词多且尴尬,总感觉不像在看电影,像在看一个神经质的林曼威本人碎碎念。传记电影的通病依旧适用:配角们真的都是“配合”的存在,但在本片中,蜻蜓点水般的人物刻画甚至不能起到起码的突出主角作用。能感觉到加菲有在很努力地突破自己,但最终的表演效果也就是无功无过。真要和La La Land对比,那绝对是被吊打的程度。
创作者狙击向故事
最泪目的那一段台词:Jonathan的音乐剧演出之后,没有业内人士愿意投资,Jonathan问经纪人,“我该怎么做?” 经纪人回复说,“你开始写下一部剧,写完了就再写一部。剧作家的生涯就是,连续不断的写作。你得一直投稿,希望最终能有回应。” 作为半个同行,简直太有共鸣了,无数次撞墙,无数次自我怀疑,依然还要忍受痛苦坚持写下去,因为放弃自己的天赋才是最大的悲剧。
不只是关于百老汇,也是关于格林威治村,以及两者的互哺关系。吞噬生活的艺术创作过程注定是孤独的。从《傲慢》到《倒数时刻》再到《吉屋出租》,乔纳森·拉森倒在了功成名就的前夜,而林聚聚在这部传记音乐片中有着太多自我投射,反而让我出戏了。Anyway我还是要给加菲打call,哪怕你已不再是少年...
用剧作者自己的音乐剧来拍音乐剧传记片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Jonathan的天赋是无可比拟的,他的悲剧为Rent更是蒙上一丝传奇色彩。加菲的表演有功无过,尽管唱功跟专业歌手比还是差了点。影片里能看到不少之后Rent的影子,比如What You Own,La Vie Bohème等等。对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的致敬也很妙,还有很多惊喜客串(林漫威,Hadestown里饰演Hermes的André De Shields,Hamilton饰演大姐二姐的Renée Elise Goldsberry和Phillipa Soo,还有Helen Mirren)。整体而言十分动人,旁边的观众几度都要落泪了。
观影门槛比爱乐之城甚至是直白讽刺的芝加哥要高,很挑观众,对林聚聚没有丝毫了解的可能会看得一头雾水,可以想象评价的两级分化。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加菲拥抱女友时手指轻敲女友的后背,不要爱上艺术家,他会汲取你生命的能量和养分豢养他的作品。
作为处女作无可指摘,太厉害了!就是今年的爱乐之城,叙事节奏出色,每首歌的创作灵感正是乔纳森自己的生活点滴,从传记电影到自传音乐剧再到他的生活,环环相嵌,有感动有遗憾,不落俗的励志片,音乐、转场设计、镜头想象力都好,加菲的表演也很棒
In my potion of view, this is the best film of 2021. If you're nearly thirty and still in a hard time chasing your dream. This film could give you some inspiration.
应该是一生中看过的最“难看”的歌舞片之一了吧
一位音乐剧天才通过光影拥抱了另一位音乐剧天才
歌舞都很好很精美但美中不足不够打动人心,从电影角度来看人物塑造不够立体。但歌舞片就是要有歌舞片的样子,有加菲又唱又跳还要什么自行车。
全片唯一高潮似乎就是桑德海姆的“到场“,音乐剧电影拍成剧情和歌曲完全不相融,精心设计出的歌词与画面的“同步”无法带来任何情感上的共鸣。不触及90年代真实的政治氛围、不展现舞台艺术在LGBT文化运动中的先锋性质,就永远无法正确地驱魔,没有记忆何来克服,只有浮于表面的致敬。
3.5 标准冲奥系音乐片。泳池里的五线谱令我眼前一亮。为一展歌喉的帅气加菲奶一个来年的影帝提名。
这部不是院线片实在太遗憾了…从电影的导演Lin和DEH的剧作,到主角Larson和桑爷, 你能感受到里里外外都是他们对theater,对musical足以献身般的热爱。感性的人来拍电影写剧本就是这样,对情绪的感知力让他们能够准确地捕捉到那些贴近所有人生活的的喜怒哀乐,并加倍地呈现出来,堆叠直到高潮。tick tick boom里也有很多rent的影子,充满着对抗糟糕生活的,那种激动人心的生命力,看完也会明白为什么seasons of love这样的歌能被Larson写出来。其实电影本质是一个关于写作的故事,遭受瓶颈和拒绝,迷茫焦虑,和爱人朋友的冲突,遇到职业生涯的贵人都围绕着创作展开。太多让人能够共情的地方,一切都被很美妙地演绎了出来。近期最爱。
形式大于内容,本就复杂的叙事结构因为歌舞加入更乱了,两段叙事时空的交错,两种表现形式的混合,不断造成的断层以至于很难融于故事当中。而且除去结尾几首歌,大部分歌曲也没什么亮点。加菲的表演状态则更像是在出演舞台剧,脱离了传记片的真实感,可矛盾的是,剧中剧结构却又允许了这种表演形式。当然,电影是最容易表现这一复杂剧本的方式,但最适合它的舞台,其实还是剧院。
看完之后完全理解了LMM为啥不拍自己写的剧却要来拍这个传记作品了,这是知音的灵魂碰撞,也是艺术家前后辈间的传承。Respect.
其实最主要就是歌不太行,出现的所有的歌曲,洗脑程度和感染力传递性比《爱乐之城》《汉密尔顿》以及那些许许多多游客愿意花50刀的经典音乐剧差得远,差得远。故事线也比较老套,有感受到热情,但是方方面面都…cli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