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国中部沿江小县淮川的一起凶杀案,模拟画像师章欣奉命前往画出嫌疑人。却意外画出了一个已经死去了十多年的女人,是原来县文工团的一个舞蹈演员严华。当全部人都觉得章欣画错时,案子却又诡谲的和80年代的一起连环谋杀案关联在了一起。章欣为了证明自己,一步步走向这迷雾之中......
首先,什么是悬疑?见仁见智。
普遍意义上的悬疑,起码要包括核诡高级、反转精彩、动机深刻、立意新颖,并在此基础上做到逻辑自洽。然而,该片几乎完美的绕过了这些“普遍意义”上的悬疑,甚至连逻辑都是漏洞百出。事实真的如此吗?试想,在一个国外影视剧唾手可得的互联网时代,不管是拼凑、嫁接、还是照猫画虎,模仿一二还是可以做到的。可是,“完全做不到”,恐怕要小心了。那些声称发现全部bug的人,不是没看懂,而是没有看的那么深刻。
破案不重要?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中,真正的“案件”是什么?
看了许多评论,大多围绕在杀人、复仇、心机、腹黑等方面。但我认为,这部电影中真正的“案件”是那本日记,以“我”的口吻讲述,我与她的故事。谁是“我”,谁是“她”?这里有两个选项:林音,严华。可是,我看了两遍,依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也许你会说:日记中包含林音死后的经历,记录者也应该是严华呀,“我”是严华。没错!只是,记录人写下的“我”,并不意味着是她本人。用第一人称撰写的小说并非都是作家亲身经历,这一点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很容易理解,解读这本日记时也一样。
先来看一个影片中有趣的点:
林音手把手教严华跳舞,安排严华接替自己首席的位置。与其说是林音“教”严华,倒不如理解为林音将严华“变成”自己,严华所学尽是林音毕生所会,学成后,严华与林音无异。此时,林音交出自己的身份给严华,自己成了空壳。
结下来,林音被变态杀死,蒙在鼓里的严华误以为林音无法去广州逐梦,此时,严华为了完成林音的梦想,将死去的林音变成严华,她则以林音的身份离开。此时,严华交出自己的身份给死者。
至此,二人完成了身份交换。(以下【林音】、【严华】指的是交换后的)
【林音】来到广州逐梦,她与之前一样,深爱着淮川的姐妹【严华】,但【严华】已经不在人世,她希望对方的人生依然继续,因此,只能在平行世界中为其编织一个可能的人生——日记的由来。(看到此时,我认为日记中的“我”是【林音】,二刷的时候发现打脸了。这一点后面再解释。)
继续,【林音】广州梦破碎,日记被烧,【林音】的人生就此完结,而这场梦幻人生,是【严华】用命给她换来的,梦境破碎,一切回到起点。此时,【林音】要为【严华】做一次牺牲:回到交换之前,让【严华】恢复自己的身份。
起点是陈默制造的,如果世界没有陈默,杀戮就不存在,二人就可回到起点之前。因此,【林音】回到淮川杀死陈默,抹去了起点制造者,二人拿回自己的身份。
所以说,这起杀人案与仇恨毫无关系,更像是一场仪式。只不过,杀掉陈默恰好符合尘世中“报仇”的情感表达,难免让人以仇杀来解读。
再来说之前那个问题:日记中的“我”到底是谁?
起初,我认为日记中的“我”是【林音】,记录者是持有【林音】身份的严华。但是,二刷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这仅仅是我自己的理解,我不是林音或严华,她们二人又会做出怎样的解释呢?
更加细思恐极的是:无论“我是”谁,都可以还原以上推理。那么,真正的死者到底是谁?
不要提DNA鉴定什么的,那样的思维方式只会将高级的东西抹杀掉,失去反思的机会,也会错过这部电影真正的最大的“悬疑”——
我们真的可以成为另一个人吗?
文艺+悬疑,电影最让我沉醉的,是整个光影的设计,非常唯美。跳舞的两位女演员也很有气质,尤其是林音眼中的忧郁,好让我沉迷。感觉最拖后腿的应该剧情了,有些混乱。比如在电影前半部分暗示了严华为了可以上台跳舞,遭到了主任的性骚扰,并进了主任的办公室,所以后来才有了有上台的机会。可是后面又说,是因为林音离开了,严华才可以进舞蹈队…至于在看电影的时候,弹幕有人质疑,林音被杀死,虽然换上了严华的衣服,怎么可能只根据衣物来判断死者的身份呢?事实是陈默被杀死的时间是1997年,林音是1980年被陈默杀死,几个月之后才被发现,那个时候中国尚未有把DNA检测技术运用到刑侦。这点我可以理解。我认为有bug的另外一点是,章欣竟然能根据目击证人对已经严重毁容后的严华的描述,画出严华毁容之前的模样,真的是让我难以置信。总之个人感觉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值得一看,可惜的是没能搬上大银幕,相信在大银幕上看到这部电影的光与影,会更让人震撼。
看到朴素的演员名单,不报期望地开始了这场观影。没想到朴素的电影却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雨夜老大爷在仓皇失措中看到一张脸,于是有了速写师画出的“女鬼”。由“女鬼”的日记及死后仍在跳舞的经历,一步步推演出一个热爱舞蹈的库管员和首席之间的友情故事。首席为了给库管员报仇杀了凶手,这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可是那双绣花鞋和根据大爷描述绘出的画像却成为无法解释的通的疑点。绣花鞋明明是严华送给林音的礼物,怎么却成了凶手从严华身上扒下来的?既然是林音复仇,那么大爷的描述,出来的怎么却是严华的画像?凶手每次从不出错,必然是调查+确认才会下手,怎么就会错杀严华?这些疑点,静下心想想画像不会出错,答案也就昭然若揭了。
速写师有些哽咽的觉得自己的作品不是艺术品,不值得珍藏,却在最后关头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这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艺术?就叫它是“永不消逝的真相”吧。
我是被海报吸引才去看的这部影片,实在是把我惊到了。空灵的镜头,不紧不徐的节奏,荒诞又现实的剧本,完全贴合故事的表演,深情辽远的音乐,把我拽入那个时光洪流的小镇里,再也无法抽身出来。
《远山淡影》的编剧绝对是看过石黑一雄那同名的处女作,因为电影和小说的内核惊人的相似,只不过电影的远山淡影讲故事的方式不同于小说,更像博尔赫斯的叙述风格,破碎的记忆混入在画像师的调查过程中,真相与想象藏在朦胧的回忆里,任由叙述者摆弄,氤氲缭绕。 这部电影是需要观众自己去组合构建的,这对绝大部分倚赖喂食的观影习惯的人来说,根本无法理解也没办法看懂其中美感。毕竟现在的中国电影绝大部分已经完全沦落成只有娱乐性的消遣,不再具备对艺术的探索与追求。
回到正题,我要讲的是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这绝对是教科书级别,比这几年任何一部国产电影都要优秀。在网络上播放实在太委屈它了。下面是我的拉片笔记,我把我看到的,理解的,无论是镜头还是片子细节都说出来。如果侥幸被远山淡影剧组的老师看到,恳求不吝指点并纠正。
1. 时间
远山淡影是两线叙事,一虚一实,它没有像普通的电影那样,用力的去做出明显的年代切割痕迹。因为它并不在意时间前后的对比,而把时间碎片平行的排列起来,好像时间这个东西并不存在。就像“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下午”。典型的文学手法。
例如:
“严华”尸体被发现的长镜头,章欣的背影突然入画,然后镜头掠过章欣,再呈现章欣所见的荒芜(人去楼空)。这个镜头看似用章欣作为参照物,横跨了两个时间,但是影像却又做成是一个时空下的,看似近实则远,挑逗着观众的感官。这个镜头就是表示之前那段文工团回忆是章欣的想象。而在这个镜头之前的那几场戏里的疑问(严华被主任潜规则后就能立马上台演出了?但是演出完怎么立刻又死了?),不单是观众的,也是章欣的。所以,导演巧妙的通过一个镜头,让观众与章欣建立起了共同目的,增加了悬疑,也让观众代入了章欣这个角色。
相同手法,还有章欣与梅莉回到文工团。
随着汽笛声,梅莉缓缓走向林音的海报,但是镜头没有在她身上停留,穿过了像虫洞的回廊,来到房子的另一边,严华入画。这个与《尤里西斯的凝视》里的感觉特别的像。
这样的处理,我的理解是为了营造一种错觉,一切就如昨日一般,人没有离开,时间也没有逝去。那这样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实有句台词已经把用意说了出来。
导演其实是在营造更高级的距离感。什么才是高级的距离感?就是有些东西明明好像在眼前,你却再也无法触及,那才令人唏嘘难受,让人无限怀念。远山淡影整部片子都是这样的处理方式,这些处理方式却一点都不张扬,像埋藏在泥土中等待发芽一样,这控制力更难得。
2. 视角
远山淡影的镜头是特别讲究视角的,例如上一个俯视的长焦镜头,像有人在远处虎视眈眈的窥视,下个镜头就表明,刚才那个镜头是沈队的主观视角,那是沈队在居高临下看着章欣。不用一句台词,就已经把沈队和章欣的关系表述清楚了。
当然,这组镜头只是工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接下来就开始玩花活了。
章欣进入照相馆。
然后开始了一条长镜头,这些都是章欣的主观视角,章欣看到的就是观众看到的,导演是让章欣带领着观众展开调查。
当镜头移到红幕前,章欣突然入画了。镜头从刚才的章欣主观镜头变成了客观镜头,这是为了强调接下来满墙陈默女友的照片,这也是暗示陈默杀人的动机。
在章欣开始疑惑的时候,声音先入,王宝打翻了一盒胶卷。之前缓慢的节奏被打断。
镜头继续丢给观众信息量,这其实就是陈默杀人的证据。(我看有评论说早把胶卷拿去冲洗不就知道真相了么?但是此时陈默是被害人, 80年代的连环凶杀案这时候沈队章欣也不知道)
随着沈队呼喊王宝,客观镜头慢慢又变成了主观镜头。沈队正眼都不看章欣,而身边的同事也似乎没注意到章欣的存在,在进一步表明,章欣此时的处境与关系。(后面挂满着的衣服不知道为什么让我看的时候汗毛直立)
此时镜头并没有交代箱子里的是什么,只是队员们的猜测,这是导演在卖关子,而章欣此时也无法往前靠近,只能在其他人后面看。欲擒故纵,吊起观众胃口,也为暗示箱子里的东西是本次搜查最重要的线索做铺垫。
果然,随着众人不屑走后,章欣再次入画,镜头又从主观镜头变成客观镜头,当章欣拿起芭蕾舞鞋时,音乐突然也变了,加入了一段像八音盒似的音乐。暗示舞鞋的重要性。
接着满箱子各式各样的女鞋中有一双芭蕾舞鞋,是那么的唐突与不和谐。这是对应章欣的疑惑表情:如果是拍照用的话,就不太可能会有专业的芭蕾舞鞋。这里其实是用镜头来反驳刚才其他警员的猜想,也在交代章欣与淮川刑警队粗犷的办事风格不一样。而也是因为这样的处理,让我对箱子里的女鞋印象深刻,当剧情发展到后来陈默杀人后的习惯是拿走人家的鞋子时,回想起这一场满箱的鞋子,细思极恐。
照相馆这一场戏,导演用主观客观镜头交替的方式来控制着整体节奏,丝毫没让人注意到这是一条长镜头。信息量一波比一波重要,不得不佩服导演对镜头得心应手的控制力。
紧接下来的一场戏,同样是相同的手法,主观变客观来承接转场。
镜头回到了陈默的命案现场,背景音乐里有着节奏重复的铃声。
章欣入画,镜头变回客观,表示章欣一人又来到现场调查。那个铃声越来越明显,像是章欣被铃声召唤而来的感觉,引领着章欣要找些什么。
注意画右,空无一人。此时告诉观众,这个方向是安全的。
此时,镜头摇成近景,音乐突然出现了另一个节奏更紧的铃声,是从右边发出的。
镜头往右摇过来后,刚才没有人的地方,严华突然出现了。安全的地方实际最危险,导演用了人们的心理惯性,造成了突如其来的这个惊吓。这只是用了最简单的摇镜头来完成,丝毫没有炫技,也完美达到了目的。说明最简约的方法也是最高效的。
再下一场戏,原来刚才发生的,只是章欣在做梦。看到这里时,觉得刚才的芦苇荡命案现场导演只是在营造氛围。
隔了一场戏后,又是由沈队的主观镜头开始。我们看到泥泞的裤子和袜子,满地的泥浆,像是有人摔泥里了(这个镜头也是与后来章欣第二次在严华幕前绊了一下呼应的,营造章欣并不太敏捷,武力值并不高的印象)。看到这里,我才反应过来,之前那场章欣在芦苇荡的戏,并不是刻意的交代氛围。章欣是有去过命案现场的,否则哪来的泥泞。那章欣刚才的见到严华是真是幻?一下子你的印象便朦胧起来,像隔了一层云雾。
这种主观客观镜头切换的方式还有一两次,不再详细例举,这里再说一个另外的视角运用。
沈队调查过程中,镜头是跟着王宝的表述去展开的。
我还在疑惑开场戏不是被埋了一个女人,怎么现在说的是被埋的是一个男人时,突然切入一个远景,像一个偷窥式的视角。我还以为凶手还在附近,但是后来看下去又不是。那这个视角是谁的?
还有:
当局长并不了解沈队的“没时间了”的真正含义时,沈队没有过多解释。但是镜头好像是有人在偷窥着一样。
章欣在画室中迷茫着,之前蒙太奇全是调查林音的信息,镜头配合着日记里的旁白,从屋内望出窗外,一个人影在滂沱大雨中跑过(我觉得是严华)。是林音的记忆,还是章欣的思绪? 这个镜头又是谁的视角?
还有章欣画出陈默后,再次回到文工团旧址,章欣就总像被人远远的盯着,注视他的一举一动。我本来以为是梅莉的视角,但是后来发现并不是。因为:
那片中每一个关键处几乎都有这个诡异视角到底是谁的?我想了半天才明白。
这个视角是“时间”。导演把“时间”给拟人化了,注视这电影里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悲欢离合。但是它只远观而不靠近,不带一点感情,存在与虚无交织。
我看懂这个,才知道《远山淡影》整个美学基础是以什么逻辑搭建的。它就是安静的给我们展现了一段吉光片羽,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都在努力,为了自己的价值而挣扎着。它不把人写大,也不把人写小,看似冷静却又是另一种悲悯。
所以像这种电影的共情并不是建立在某一个人物的情感上,更不是建立在剧情的曲折上。而是建立一种形而上学的哲思上:我们是谁?我们的价值在哪?我们要何去何从?
这也就是很多人看完,好像很感动,但是又不知道为什么感动的原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 细节
远山淡影的细节处是在太多了。
沈队一出场,其实是在看着体检化验报告。他脖子上还有道刚拆线的伤口。演员有一部分的表演是根据造型来的,这种造型的人肯定是狠人。导演一开始就给沈队的爆裂脾气做了铺垫。
另外沈队左手一直裹着纱布,到病房时才解开。因为焦点不在沈队手上,伤口看不清楚,应该是个枪伤。这也是给沈队的性格与经历做铺垫。
章欣在第一次会议室上,自然而然的想去拿传递中的证物“日记”,暗示了章欣潜意识里就把自己当成刑警,想参与破案;并没有把自己“当外人看”。
沈张找章欣要画时,案头上章欣看的书是“犯罪学”“犯罪现场勘察技术”。这是刑侦书籍,和画像师的专业没有什么关系。这说明章欣不单只是在画像,他也在调查现场,也同时证明他是一个想拼命证明价值的人。包括他在把画交给沈队后,还在强调他的逻辑猜想:被害人与嫌疑人应该是认识的,芦苇荡那荒无人烟,天又那么冷,没人会轻易去。
当小王给章欣说画错时,描述章欣内心的并不是音乐或者音效,而是一个船的汽笛声。(后来在梅莉回文工团处也用过一次)这声汽笛就像把我们的思绪拉上某段回溯时光的客船,简约自然,意境更高。
林音的铺垫是从她的海报开始的。我觉得导演这样的设计是因为“这是林音唯一留下的,给人认识她的东西”。
穿过岁月,当年的首席女神,如今只剩一张海报中样子。
梅莉拾起的杯子,是当年严华给她装烟灰的。她拿在手里,心里肯定想的是严华。
还在任职的老李。片中他们穿的是71式警服,我查了一下,这套警服的时代是72年开始,是户籍、治安、刑事、外事、司法、铁路、航运等诸警种的警服。而停止使用是83年。服装老师很严谨。
“你以前不也是芭蕾舞演员吗?”章欣说完,外面的车灯掠过梅莉脸上。这段岁月,对她来讲,就是这一道光吧。
严华墓碑。81年去世,84年立碑。我开始不太明白这个时间差是什么意思。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湖北汉口周边土葬风俗是三年后才能立碑。好严谨,细节都扣到这份上了。
淮川是湖北的。严华的文化程度是小学,这个也是在暗示着严华最好的出路是跳舞,林音教她的才有社会价值。
老李家墙上是当年案件的调查资料,还有严华的照片。说明老李退休那么多年一直都心系此案。对应章欣在严华墓地里安慰老李:如果她知道你为她追凶17年,她会安慰的。
就连片名,细节处的镜像反转,也是暗示了严华林音互为镜像的人生。
如此细节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这才是做电影的态度。
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还是那句话,这部电影是洗尽铅华的美学之作,没有任何浮夸,它把自己藏进碎片的朦胧回忆里,等待每个有缘人来解开其密码。一旦解开,风月无边,一梦十年。
PS.以上皆是个人理解,不代表电影创作者的本身意图。如有错误,恳请创作者们原谅。
用文艺片的色调去拍悬疑推理片,远山淡影用它自有的叙事风格,拍出了人性美丽的一面。当它与昔日连环凶杀案产生联系时,像极了短视频课程里讲的玩法重组,利用旧貌换新颜的方式,让观众产生新的兴趣。
电影时长120分钟可分为三个阶段,前40分钟为第一阶段,利用个案关联旧案,挖掘人物关系和案件信息,过程相对紧凑悬疑性高。之后的40分钟,像是对经典电影《杀人回忆》的一个汉化,搜查和推断逻辑清晰,但其实也有个小问题,稍后我们再细说。
最后40分钟属于验证推理以及故事升华的过程,叙事节奏开始偏缓,更多人物情感变化开始出现。如果是纯推理迷,可能看到这里就会选择结束了,文末有一个小彩蛋,如果是有续集形成一个系列,倒也给推理迷一定的期待。
先说说故事背景,一个芦苇荡的枪击案牵涉到1980年前后的连环杀人案,那个年代没有高端的法证仪器,破案更多是依靠线索和走访调查。为了给刑侦提供更多可能性,模拟画像师作为主角登场,以画追凶最近属于热门题材,它的专业水平和神奇程度也足以吸引人们观看。
同时刑侦推理片的老套路,经验丰富的老警察沈队长与画师章欣成为了破案搭档。沈队长脾气火爆,从开始瞧不起章欣,到后来敢把配枪交给对方追凶,还为对方辩责写介绍信,老大哥优良传承的精神体现得不错。
片中另一份传承属于凶手和死者之间跨越时间的故事,要从照相馆老板陈默被杀说起。
四十六岁的陈默被人枪杀埋尸,身上有三处弹痕伤口,凶器是把自制土枪,与尸体被埋的,还有一本非陈默所写的笔记本。沈队长查到陈默曾和插队女知青谈过恋爱,后来女知青回了家乡大城市,他便单身至今。
报案者是位老渔民,夜里发现了尸体和疑似女鬼的凶手,画师章欣根据描述和经验,画了一张已死之人的画像。画像之女叫严华,原文工团仓库管理员,1980年11月失踪,一个月后被野狗从芦苇荡叼出,至今悬案未结。
两起案件死亡时间相同,陈默曾为文工团拍过照片,可能与严华认识,陈默身旁那个笔记本就是严华的日记。第一个精彩的伏笔,是严华死后日记仍在更新。也就是说要么严华未死,那她复仇也应该杀潜规则她的那个主任才对,为何会杀一个照相的摄影师呢。要么就是有人再替严华写日记,这事多少有些无聊,一时间想不出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
章欣走访以前的警察老李,拿到了当年的一手资料,同时老警察称严华的案件并非个案,像是连环杀人案,只是苦于没有证据。这段真的有电影杀人回忆的影子,它是根据韩国真实事件改编,公映时事件还是悬案状态,老刑警就是吃了法证技术的亏,始终未抓到凶手。
连环案包括1977年6月2日,张卫红尸体在桥洞下被发现;同年9月7日,王雅莉尸体在制冰厂后边的河岸被发现;1978年3月2日,陈卫星的尸体在鱼苗场中被发现;1981年10月7日,严华的尸体在芦苇荡被发现。除了严华,被害者共同点都是要离开当地的女性。
当年老李调查了很多人,唯有文工团的林音去了广州后人间蒸发,这恰好与日记中所述一致。林音与严华也是熟人,若非那个年代没有整容,很让人怀疑互换身份生活的设定。
后来章欣询问文工团老队员,被告知严华失踪当晚,林音是自己匆匆离开前往广州,只跟严华打过招呼,而且林音因为伤病已无法再跳舞了。沈队长收到一份资料,介绍说林音去广州后加入了其他私人舞蹈队,后又在酒店当服务生,因为酒店失火发生重大事故,林音此后再无音讯,怀疑她早已死于火中。
由此基本也就断定,当年死的是林音,去广东的是严华,反正广东那边并不认识林音,被冒名并不奇怪。只有这个推论,才能让林音符合连环凶杀案的目标画像,严华又能继续写日记。
唯独陈默的凶手定论有点小问题,章欣是从老李的众多录音中发现端倪,画出了陈默的画像,其因心理疾病而对要离开的女性产生报复行为。那当初老李有录音怎么没有查到人呢,莫不是就缺了一个画像?逐一走访排查的话,应该不难找到人。陈默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多半是为了跑路吧,大部分线索前后倒是呼应上了。
可严华回来替林音报仇,为什么要把笔记本落在陈默身旁?本身计划要出去杀人还带着日记本就很怪,日记丢了就意味着肯定会东窗事发,也没有提前跑路,可能真是生无可恋了吧。如果陈默死后,日记被埋在严华的墓碑前,章欣随老李祭拜时发现证物,这样可能更合理一点。
随后破案在意料之中,情理之中,严华和林音之间的故事属于两种遗憾组成了三段悲剧,两人神交的知己友谊比沈队和章欣之间更加深厚,才能促成严华的互换人生与杀人动机。
电影的最后,章欣即将前往甘肃为连环杀人案画画像,让观众对续集有了一种期待,甚至编剧可以考虑嫁接被称为青蛙少年失踪事件的电影孩子们,感觉会有一定契合度。
二刷了。
被每一帧画面的美感和整体的浓重的氛围感打动了,好似每一个景深都有一片洞天,意味深长。乌鸦悲悯的开篇,晚霞下的婀娜身姿,急促不安的雨落声,最后一幕远山淡影的辽阔和苍凉…… 美好皆成为过去,徒留未完的苍凉。
在剧情上,有两条主线。一是过去的女孩儿情谊,关于梦想、陪伴和成全的故事,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最易碎,在这条主线上,表达手法比较委婉和写意,舞蹈很美,氛围感拉满,但是最后那一段舞台上的独舞,稍显冗长。第二条主线,我认为是负重前行的办案人员,沈队与画像师的不对付与性格冲突成为剧中不可或缺的“矛盾点”,与文工团的恬静文艺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互相烘托,一动一静,切换的比较丝滑。不足之处,是沈队的下线稍显急促,人物其实可以刻画的更为生动和丰满,完全可以让这条线贯穿更久,上个更高的价值,所以沈队和章欣两人的CP忽然就嗑没了,我以为的第二条主线忽然断了,多少有些可惜。剧情反转较多,这个角度看还是过瘾,不过烧脑也是真的,对不愿意动脑筋的朋友有些为难了,所以我二刷了。
二刷也有不少惊喜,尤其是细节方面。不得不说,确实是很用心了:哦,原来沈队刚出场手上拿的是体检报告单,原来一开头芦苇荡里就站着一个黑影,原来林音死的时候光脚,原来沈队的手是被子弹打穿了,原来章欣最后给严华的画像是她一生的写照……人性的参差和时代的荒凉,成为了人生长河悲哀弥漫的始作俑者。
最后,摘录剧里几句打中我的台词: “拼命换来的,风一吹就没了” “无论成为谁,都需要勇气” “我来了,时代却走了” “人生像一条夜河,你在其中湍急而过,任你如何努力,都无法在最喜欢的地方停留” 。
有时间,可以安安静静看看这部不错的片子,演员们都挺不错。
起了一个片名是石黑一雄的小说,然后一味的往《杀人回忆》的风格上靠,弄得十分的文艺,絮絮叨叨两个小时,其实故事打磨得很粗燥,逻辑上的漏洞太大了,之所以给三星是因为它居然是网大,以网大来说有这种资质就算不错了。PS:三个女演员我感觉都一个模样。
像杀人回忆,罪案只是幌子,真正揭开的是时代的那道疤,最后那段独舞,仿佛一百年那么遥远,可望不可及的美
画面与调色终于像学过摄影了,但是各路人物动机行为漏洞百出。感情牵强,悬疑不足,整体很平淡。
比大多数电影差一些,但也比大多数中国电影好太多。
又名《人工天眼》
很耐心地讲了一个故事,可惜人物深度不够,尤其是主角
因为题目而看,结果无关,但也还不错,2倍速播放毫无影响,也不会过分在意纰漏和细节。
电影版《猎罪图鉴》,中国版《杀人回忆》,网大里的五星作品,无论节奏、美学、剪辑、故事、演技、氛围感都是对的,被时代伤害的弃儿,绝境中的女性互助,贫瘠土壤开出梦里花,复仇黑天鹅的金蝉脱壳,每一个元素踩在悬疑的点上。
摄影略好,表演后期勉强及格。其他部分就都是问题了,2小时的时长水份太多,剪掉20分钟完全没问题,无论当初目标是院线还是网络,这个时长都是很难接受的。剧情方面,看了开头,推理爱好者基本可以才出一个大概来了,但是bug实在太多。推理方面,首先是当初的尸体被被刨出来没人发现真身。老警察的录音带自己听了也不上报,夜晚遇到强奸犯也没有后续,土枪来源避而不谈了,这都是明显的问题。新老警察配的经典组合却没有用好,缺少互动交集,老警察老发火,主人公明明啥也没影响他。两个女性的交集缺少铺垫,仅仅是一点点跳舞宣传片蒙太奇就把关系推上去了完全不够。再加上调色的泛黄老调子和现实没有区分开,表演上女孩见到主任就上去动手动脚等等问题。总之创作者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为什么要用人石黑一雄小说的名字啊,明明一点关系都没有…
中国电影人对《杀人回忆》的执念这是有多深,前赴后继地模仿和致敬……这一部其实还好,质感完全不像一部网大,尤其是摄影,非常出色。
★★★☆☆ 导演的选景和对光与影的认识蛮好的,一看就是有摄影功底的,很多场景,慢下来截一副图就是壁纸。唯一不足的就是对案件的叙述与呈现,但是影片的完成度非常高,值得三星半。
文艺片和犯罪片的恰到好处的融合,促成了这部佳作。远山处,层峦叠嶂,只缘身在此山。待云雾散去,淡影处,山峦互为映衬,不分你我。
女知青、文工团、芭蕾舞、照相馆、杀人案、画像师、悬案,这些元素被国产悬疑片翻来覆去地拍,比的就是哪个更有新意。显然本片从剧作和摄影上只能说乏善可陈,缺乏那种新意,最后的反转也没有丝毫意外。还有,和石黑一雄没有一毛钱关系……
有在用心做,但是剧情存在bug,后期悬疑力度也不大
我很喜欢这种慢吞吞的感觉,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拍这种娓娓道来的片子了
泛黄老旧的滤镜加持下,悬疑复古的氛围还算尚可;但是剧情而言,悬疑、文艺两手都没拍好,尤其是双线叙事下,两位女主的感情没有任何铺垫,两位男主的纠葛更是毫无缘由,莫名其妙;节奏上更是冗长拖沓,无数繁琐的独白更是降低观感
服化道质感都在线,几个空镜很有感觉。探案中夹杂着一丝感性的思考,骨子里是个文艺片
这是一部诚意十足的剧情片啊。在最后的舞台上,严华看着林音的感觉一切文字都无法形容,光凭这一场戏,这部电影就已经无法被时间抹去它的价值。
悬疑剧情确实不足,但是色调和镜头挺美的!就有一类刑警吧总觉得自己刑侦才是科学,其他都不是科学。这时候活该你们刑警被一个叫夏洛克·福尔摩斯的人治的死死的,锁住,毫无翻身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