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孤味2020

    剧情片台湾2020

    主演:陈淑芳  谢盈萱  徐若瑄  孙可芳  丁宁  陈妍霏  张钧甯  杨一展  张翰  龙劭华  洪胜德  于子育  杨闵  许怀民  庄心瑜  蔡海殷  陈家逵  

    导演:许承杰

    猜你喜欢

     剧照

    孤味2020 剧照 NO.1孤味2020 剧照 NO.2孤味2020 剧照 NO.3孤味2020 剧照 NO.4孤味2020 剧照 NO.5孤味2020 剧照 NO.6孤味2020 剧照 NO.13孤味2020 剧照 NO.14孤味2020 剧照 NO.15孤味2020 剧照 NO.16孤味2020 剧照 NO.17孤味2020 剧照 NO.18孤味2020 剧照 NO.19孤味202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3:07

    详细剧情

      林秀英(陈淑芳 饰)是台南赫赫有名的餐厅老板,在丈夫(龙劭华 饰)无声无息地离家后,便靠著卖虾卷独自抚养三个女儿长大成人,不仅把虾卷从路边摊卖到开餐厅,三个女儿更是成就非凡,大女儿阿青(谢盈萱 饰)是国际舞者,二女儿阿瑜(徐若瑄 饰)在台北当整形医生,小女儿佳佳(孙可芳 饰)则接手自己的餐厅事业。眼看就要苦尽甘来,秀英却在70大寿当天接到丈夫离世的噩耗,在替这位有名无实的丈夫筹办丧礼的同时,竟意外迎来了另一位陪伴丈夫度过晚年的女人,令她不得不再次面对内心埋藏已久的怨怼……

     长篇影评

     1 ) 爱与束缚

    中国台湾电影《孤味》(2020)应当是反映“爱与束缚”这个主题的。“爱”是高尚的,“亲情之爱”更是神圣。然而,有时“爱”得不当,爱就变成了“负担”和“束缚”,如果爱者始终不觉醒,那么结果必然是:他会感觉到“付出的爱收不回”,而被爱者也会感到满心亏欠和委屈。本片就是通过女主林秀英一家上下三代人的故事来展现这一主题的。

    林秀英是个典型的中国家庭妇女,付出爱的方式也非常“中国”。为了表达对丈夫的爱与支持,她偷自己父亲的印章办贷款给丈夫做生意,不曾想生意失败,丈夫承担不了对林家的亏欠,离家出走。结果,她自己的父亲一病不起,为了保护女儿不至于失去娘家的支持,这位父亲将偷印章的罪名转嫁给了她丈夫,自此,她丈夫背负这个罪名生活了一辈子,并未向任何人说破,显然,这是她爱的回报,反过来,她又感觉亏欠丈夫的了,这就是她后来为何放手,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将葬礼上妻子的席位让给了丈夫后来的伴侣的原因了。

    她独自抚养大3个女儿,对孩子们也是付出了满满的爱,但就是这无私之爱让三个孩子颇感不适。大女儿崇尚自由,不想要任何束缚,所以抵制母亲的爱也是最强烈的。她明确说母亲的爱是一种压力,不想欠母亲的,甚至从未对母亲的爱和付出说声过“谢谢”。显然,她对母亲的爱的方式是非常反感的。二女儿虽然从小乖巧,努力读书,但后来从医也不是自己的理想,只是为了保持母亲与其娘家人的联系,她才作出如此选择,显然,为了母亲,为了对得起母亲的付出,她是有怨言和委屈的。小女儿对母亲的关爱也开始有不满,,即使母亲非常疼爱她,将自己创业的餐厅都传承给了她,但在父亲的事情上,她也不会当然地就站在母亲一边。当她母亲想以自己的关爱和付出来来压制她的反抗时,她竟将母亲对父亲的“无情“和母亲对自己的”爱“分得清清楚楚,可见,裹挟着私人目的的爱已不能成为亲情对抗的法码。当母爱需要回报时,对孩子来说,就是负担和束缚。

    在个人感情方面,大女儿同样不想有束缚,即便结婚了,她也不想因此受约束,这是不是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不是对束缚型母爱的另一种反抗?或许就是她看到母亲“不放手”的痛苦,她在婚姻上才如此轻率。这种影响可能也延伸到了二女儿,当她丈夫接了一通电话,她就误认为他在劈腿,当她丈夫说要跟她商量事情,她当然地认为这是要谈离婚;,而且,他们都有经济自主,婚姻并没旧时那么大的约束力。所以,她也不会像她母亲那样紧抓着婚姻不放手。

    另外,这种母爱是会遗传的。二女儿一心想送自己的女儿出国读书,她不想女儿重复她“考试读书,结婚生子”毫无选择自由的人生。虽然女儿也声明,这不是她的选择,而且,“代女儿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满足她自己愿望,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这种替代满足的做法同样会给孩子造成负担和压力,所以,当孩子看到她不高兴时,马上说了一句,“我也不是讨厌去美国读书啦,我只是想和你们在一起。”可以想象,如果孩子出国后变得不顺利,或者顺应母亲愿望的想法占上风,那么,到后来她即便学成归来,也不会轻意放过她母亲的,至少会像现在这样,言语上的清算是少不了的。所以,对于这种母爱,无论是爱与被爱,都应当要反思了,尊重孩子的选择,可能才是最重要的。(文/石板栽花 2021年2月9日星期二)

     2 ) 《孤味》短評

    3.5/5 沒有想像中好,沒有入圍金馬獎最佳影片很正常,整部片光梳理人物關係就讓我思考了一陣子,中途還蹦出個張鈞甯更是讓我有些混亂,導演很貪心,各個角色都處理的很飽滿,但敘事還是過於流水化,處女作的生澀感很明顯,琇琴和楊一展的年輕時刻,戲份更多會更好。 《孤味》的故事其實很不錯,70歲大壽卻迎來前夫的去世消息,開啟一段回家與放手的旅程,有些人…一輩子就真的只愛一個人,陳淑芳飾演的林秀英實在太有味道了,老一輩的矜持與不捨,放手與離別,詮釋的絲絲入扣,謝盈萱的角色像片中已離世的爸爸,倔將的脾氣與孤高的個性,讓她總是不敢向家人敞開心房,看完才知道原來陳淑芳今年靠這部和親愛的房客獲得了金馬獎雙提名!拜託一定要給她金馬影后,整部片真的是靠她和謝盈萱她們撐起來的,剛好這部和《俗女養成記》一樣都在台南拍的,人情味相同,還有謝盈萱、琇琴…幾位俗女的班底,嚴重懷疑她們是不是這兩部一起拍

     3 ) 去年台湾票房冠军,比《李焕英》还剥削母亲

    像是某种巧合,在这个2020到2021年之交,大陆和台湾的票房冠军,都是关于“单亲妈妈”的电影。

    一个是49亿的《你好,李焕英》,一个是1.9亿台币,也拿下金马最佳女主角,在豆瓣有8分的《孤味》。

    这是否可以代表某种母亲叙事的崛起?或者说,我们真的开始关注中老年群体了?开始关心单亲妈妈了?

    我觉得不是。恰恰相反,这两部电影,都不能简单用母亲故事来定义。就像我们看了《李焕英》感动,妈妈们看了却无动于衷一样。

    它们是那种,儿女一辈想象中的“母亲故事”,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儿女中心主义的母亲叙事”。

    今天就来说说《孤味》。(关于《李焕英》的评价可以戳我。)

    影片说的是妈妈林秀英在台南开餐厅,一个人拉扯大三个女儿,也有了孙女。而她的丈夫陈伯昌,早就在数十年前就离家出走,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了。

    结果在林秀英70岁大寿那天,她突然接到消息,丈夫去世,还希望把葬礼办回台南的家。于是,70岁的林秀英不得不面对一堆烂摊子,以及,情敌蔡美林。

    故事戏剧化与否并不是这部电影好坏的关键,毕竟生活远比戏剧狗血更多,林秀英的经历,就是导演许承杰外婆的经历,而片中的孙女小澄,就是年幼时的导演自己。

    小女儿、大女儿、二女儿、妈妈、孙女小澄

    《孤味》的故事充满了令人共鸣的冲突:父辈的死亡、出轨劈腿欺骗、家庭的破裂、老中青三代的价值鸿沟、多女性家庭的情感关系……

    我想,这些分裂和撕扯,背叛与争吵,愤怒和眼泪,一定让当初那个13岁少年非常困惑。

    可惜,就现在的《孤味》来看,许承杰似乎还是当年那个13岁的少年。

    他未曾懂过自己镜头里的那些女性。他也始终是在以一个13岁的少年看另一个世界的心态,来书写这个女性故事。

    在许承杰的自述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这种困惑。他说——

    我那时候高中住在外婆家,一个人跟她朝夕相处,看到很多悲伤。我看见阿姨们对她们父亲根深蒂固的愤怒和悲伤冲撞出来,我也看见外婆不知道怎么跟蔡阿姨相处的尴尬。

    他甚至发问:

    蔡阿姨算不算外公的妻子?她算不算是我的家人?是法定的家人才算是家人,还是一起陪伴就是家人?

    但《孤味》,最终也没能解答这些问题,甚至走向了他记忆的反面。

    话说的可能有点重,但听我慢慢说你或许就会明白。这也是我为什么会说《孤味》是“儿女中心主义的母亲叙事”的原因。

    丈夫陈伯昌离家多年,是故事的基本设定,在这里我当然不是要对男主人公设定进行道德绑架,说“出轨就是渣男”之类的话,而是想请大家设身处地的想象——

    一个爸爸,离家多年,二十年和这个家没有联系。妈妈独自拉扯大三个女儿,还成了小有名气的餐馆老板这件事,到底有多难。

    这时候,相信无论从情理和法理上,都应该站在妈妈那边吧。

    可是多年之后,这个家庭却变成了——

    去世的爸爸,连遗像也风流倜傥,在人人口中称赞,在女儿的回忆中也带着高光。而那个独身拉扯大她们的母亲,却成了脾气古怪,身材发福,处处睚眦必较的,阿嬷。

    一句话可以总结:母亲,就是面目可憎的中老年妇女。

    当然,这里的总结,是针对影片中呈现出的角色形象,没有任何冒犯演员的意义。

    我简单举片中的几个片段你们就明白了。

    影片在一开始就埋下了母女不和的伏笔,第一场戏就是林秀英去市场买鱼,准备今天的70大寿宴席,菜场人都认识她,一副雷厉风行的女强人模样。

    回到家,因为林秀英已经准备把餐厅交给女儿打理。小女儿佳佳说,你就不用管了,不是说今天餐馆我做主吗。

    但是林秀英依旧不放心,问“你一个人可以吗?”小女儿说,“你总是要让我试试看嘛。”

    然后镜头一转到餐厅后厨,母亲林秀英已经改了菜单,“原本已经接手餐厅”的女儿并不知情。

    于是母女间的权力关系,母亲的掌控欲,寥寥几笔就写清楚了。

    之后在父亲的灵堂,小女儿选了一副爸爸带墨镜的照片放上,母亲却说: “你是去哪里拿这种不三不四的照片。”

    类似的细节散落在片中各处,林秀英被刻画为一个“放不下”,充满怨怼的婚姻失败女性形象。

    除了孙女以外,其他几个女儿,都说不上理解自己的妈妈。反而在更多的时候,体现为一种“母亲干涉自己人生”的怨恨。

    所有的矛盾,都在一场围坐夜谈中达到高潮。

    大女儿,是个知名舞者,乳腺癌复发要做手术,却因为不想被母亲唠叨照顾,而选择隐瞒病情。

    因为母亲这样,“给她压力太大了”。她离婚又拒绝新人的示好,自己就是“破碎家庭关系”的践行者

    觉得母亲给自己压力的大女儿

    徐若瑄演的二女儿是“破碎家庭关系”的调停者,相对是最为妈妈说话的一个。

    但在最后,她也坦言,都是以母亲决定了她的人生,要她去当医生。

    对母亲也有怨言的二女儿

    三女儿佳佳是最向着父亲的一个,买了寿司去看临终的父亲,“爸爸希望把葬礼办回家”的话,也是由她传递给母亲。

    她一直希望母亲放下,能真正接纳父亲有了别的女人,满足父亲的遗愿。她的功能,是“破碎家庭关系”的传声者

    质问妈妈的小女儿

    而十几年不回家的父亲陈伯昌,电影用了这样的几个闪回来描述。

    一次是递离婚书。

    年轻时代的陈伯昌,把家当旅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好不容易出现一次,就是要离婚。

    一次是捉奸。

    林秀英像个悍妇,追到宾馆,结果陈伯昌从窗户跳了出去,伤了一只眼睛,眼睛才会畏光要戴墨镜。

    女儿则揶揄母亲,“你拿菜刀去找他,他当然要跑啊。”

    一次则是父爱时刻。

    这个场景充满高光。递完离婚书的那天,陈伯昌遇到放学回家的女儿佳佳,摸了她的头,给了她一个糖果。

    这个糖果被她记到现在。

    电影也给了呼应,陈伯昌去世后,托蔡美林从台北带给女儿一盒同样的糖果,最后姐妹们在房间里分而食之。

    这不仅仅是一盒糖果而已。

    在女儿的心目中,它融化在唇齿间,是生理属性上的甜蜜。

    它从台北远涉而来,代表了身处台南的她们,对台北的现代化想象,这是社会属性上的甜蜜。

    它由久未谋面的父亲赠予,是距离产生美的父爱想象,更是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属性上的甜蜜。

    影片最后落脚在林秀英与自己的和解上。

    她和蔡美林有了似真似幻的对谈,也签署了那张当年没有签下的离婚申请书,最后还在葬礼上为前夫放上了那张带着墨镜的“不三不四”的照片。

    讲到这里你或许也明白了。

    《孤味》说的就是一个受尽生活打磨、也受尽妇德约束、同时终年置身于母职中,却最终必须要和自己和解,才能让故事圆满结束的女人的故事。

    一个被全世界背叛的人,最后必须要背叛自己才能超度的故事。

    这分明就是一个,极度男性视角下,对女性“家庭怨念”的和解式想象。

    整个《孤味》看起来完全就像是一个家庭局外人写就的美好结局故事,在母亲一个人的和解、牺牲、献祭下,整个家庭都获得了自由和解放。

    我想,到底是我们的电影故事太需要和解了,还是中国式的家庭观在对外讲述故事的时候,一定需要和解?

    《孤味》和《李焕英》刚好能代表两种典型的中国家庭亲子关系。

    《孤味》说的是子女辈对父母一辈的憎恨与厌恶,而《李焕英》刚好是另一个反面,说的是子女辈对父母一辈的愧疚和亏欠。

    这两种情感并不完全独立或对立,相反,它们经常混合而交叉地出现在中国的亲子关系中。

    “父母皆祸害”小组中的子女情绪是一个例子,最近借着《李焕英》势头做的#假如跟年轻时的妈妈通话#调查下,很多人说“不要和爸爸结婚,不要生下我”,则是另一个例子。

    这两种看似对立的情绪背后,是一种相似的情感结构,那就是在中国式的家庭中,永远是存在情感失衡的。

    要么,父母无限度对儿女牺牲付出,儿女醒悟过来的时候,只能对父母表示亏欠悔恨。

    要么,父母掌控儿女人生,儿女在拥有独立人格之后,便撕裂、逃离、憎恨父母。

    对应的,子女辈也就会出现两种补偿心理,一种是《李焕英》式的,希望时光倒流,妈妈重新选择人生,以此减轻愧疚感。

    一种则是《孤味》式的。在多年之后,作为并不曾亲历那些情感苦难、生活龃龉的子女,就想象式的希望母亲放下,和解,重获自由,以此消除对掌控式母亲的憎恶,同时也合理平衡掉母亲在这些年来的付出,那样儿女的亏欠之情,便可以轻轻松松的化解掉。

    这就是我说的,儿女中心主义的母亲叙事。

    影片的叙事发展,人物选择,最终和解,都是落在“孩子想要母亲怎么样”的动机上。

    而直到整个电影拍完,创作者都很难说,真正理解了母亲在这几十年里,独自带大女儿,又和丈夫的情人同时为丈夫办葬礼的心情。

    我相信许承杰导演写出,拍出这样的故事,是因为他真实被打动过。但这并不影响他用一种男性中心的、儿女中心主义的视点进行创作,回看他说的那句话或许也能提供一些例证。

    他说,“我看见阿姨们,对她们父亲根深蒂固的愤怒和悲伤冲撞出来。”

    可是到了电影里,女儿们对父亲的情感,只有求而不得的眷念与怀想。

    而那些根深蒂固的愤怒和悲伤,全都指向了独自带大他们的母亲。

    甚至连最后“拿印章借钱”这个引发家族矛盾,让爸爸被家族排斥的事,也从爸爸偷拿,变成了母亲偷拿来盖的责任。

    也就是说,在这个家庭和这个故事里,母亲成为了唯一的“罪人”,她的错误、她的执念、她的放不下,她所经历的苦难和得不到的理解,全都在她自己身上,完成了一种“自我犯错”的归因闭环。

    我真为电影里的母亲感到愤怒和悲伤。

    当然,我相信这样的故事在无数中国家庭中真实发生过。

    但在叙述这样的故事的时候,如果只是落在“失去丈夫的母亲的怨念”、“女儿和母亲间的不和”,最后以母亲的和解来圆融整个叙事的话,那只能是一种“儿女的精致利己主义”,用母亲的痛苦,来剥削母亲。

    在这样的家庭悲剧背后,有几代人之间断裂的生活语境,有截然不同的时代氛围,更有完全迥异的人生选择可能性,以及社会对女性、对母职的道德批判。

    是它们造成了两代人之间理解不能、沟通无能,也是这种长期积累的情绪,累积成了某种国民共同情绪,并最终在电影创作和上映的时候找到了出口,成为一种情绪宣泄。

    但《孤味》,并没有拆解这样的中国式家庭情感结构和心理症候。它在创作视野上的坐井观天,只能说明,实在太多人对现实中的母亲缺乏真正的共情了。

    那些恶母的面目可憎是谁带来的?那些慈母的无限牺牲是谁推着走的?谁该是该被同情,该被理解的那个?

    大多人,不过只愿呆在自己的情感舒适区罢了。

    影片的片名《孤味》,是台语,原指餐馆只卖一道料理,并致力把这一道菜做到最好,后来就比喻专心坚持只做好一件事,就算孤独也没关系,说这是老一辈台湾人的生活哲学。

    歌词里唱,人生海海无了时。

    而母亲的人生,不仅难以得到身边人理解,还要被迫和自己和解。

    那才是真正的“海海无了时”。

    ++++

    本文首发于我的个人公众号“闵思嘉”,关注我撒~ 传送门://mp.weixin.qq.com/s/6O4d6vMEHR6vZ8664ETLFQ

     4 ) 「別人的」也當是自己的

    也許是很久沒有看過一部實實在在的家庭片了,當初買不買HKIFF的票還猶豫不下,看完,生了一場病,緩過勁來,還是一句話説不出,久沒認真寫影評(感想),不知從何抒起,便只好把片尾曲拿出來聽,一遍兩遍三遍,大概有五十遍了吧,漸漸把閩南語聽成母語,把《別人的》聽成自己的。

    「別人的」是徐若瑄婚宴上,她父親上臺戲謔的一句話,在此歌電影版MV的開頭錄影片段裏,他說,女兒嫁出去就是「別人的」了,徐大笑。電影《孤味》由徐若瑄出演和監製,從沒有特別關注過這位過份清純甜美的台灣女孩,這次好像從她身上看出了些不一樣。首先是,徐若瑄老了,說對她完全不認識也不是,她在九十年代的港片裏身演過好些天真爛漫的小女生(前不久舒壓解悶才看的《每天愛你八小時》),一下跳到二十多年後,她的可愛清純演變成今天端莊穩重、事業有成、操持一頭家的二姐。在一些鏡頭裏,抹去濃妝和咧嘴笑,今年四十五歲的徐見初老了。

    臺南的林家可以説是外人看起來很風光得體但内裏因爲多年的恩怨和缺失而七零八落暗湧處處,電影開端就是家裏的老爹在消失十多年後突然冒出、病重再死去。整部電影可以總結為——精幹要強好面子的母親和性格迥異的三姐妹為長年缺席的父親奔喪出現的一些真實殘酷但溫暖催淚的片段裏得以窺見好些人生碎樣。三姐妹的性格寫得很立體,尤其是藝術家性格的大姐。大大咧咧任性貪玩倔强愛自由,看似豁達放得開,其實她和老爹最像,眼眸子射出的堅强都是硬扛著的,最終骨子裏還是在乎著這個不圓滿的家,和裏面的人。二姐成熟能幹有擔當,性格中規中矩,瞭解母親、大姐和小妹各異的行事風格,凡事顧全大局為整個大家庭著想,左右爲難;而小妹則對父親交集最少也記恨最少,作爲父親後來的女朋友蔡小姐的聯絡人,她把對以母親為代表的家庭的不滿轉化為對這個外來者蔡小姐的親切和體諒,也可以説因爲父親從來都只是軟酥糖那樣的夢幻存在而無你我他之分所以把蔡小姐當作了半個自己人。

    母親這位中心角色在戲中的心理是最為複雜的。每一個表情都背負著過去三十餘年肉體的辛勞和精神的重負。把埋藏多年的秘密對女兒們坦白後,觀眾才驚覺,這些年來她放不下的、無法寬恕的,不是那出走的丈夫,而是她自己。往簡單了說,透過這喪禮,生者放下了,死者便也得安息。

    電影故事大概就是這樣,敘事手法平淡寫實,對峙和溫情場面也拿捏得正好,並沒有過份張揚的情感爆發或刻意煽情。外孫女頂著對大眼睛當緩衝也當一種映照,一家人的聯系(bonding)在靈堂桌前摺金元寶時最清晰可見,那個「最愛阿公的是阿嬤」的笑話更來得畫龍點睛。

    家庭戲好看在於,不是在說家庭有多至關重要多不可或缺,而是彰顯家庭其實多脆弱多矛盾多麼不容易而又多麼富有能量。尤其在華人相對傳統保守的觀念下,要像大姐那樣報喜不報憂、傲然獨立不依靠家庭,也渴望家不會成爲她自由自在生活裏的桎梏,或者像母親這麼多年爲了家庭聲譽和面子而含辛茹苦默默隱忍著,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女性是撐起家庭的一枝砥柱,家需要她,堪比她需要家。此片的英文名叫"Little Big Women",那些小小的(偉)大女人,大概就是這意思。

    回到徐若瑄的片尾曲《別人的》,父親說女兒嫁人了就是別人的了,聽得讓人哭笑不得。一方面做父母的希望女兒有個好歸宿,另一方面又滿是不捨和擔心(這複雜情感是小津安二郎的永恆主題)。徐因此寫了這首詞送給天上的徐爸爸,告訴他,她永遠是他的。

    //今仔日 你牽阮的手 你疼阮的心 我攏知影//

    //明仔載 換我牽你的手 我疼你的心 乎你知影//

    今天你牽著我的手,你疼我的心我當知道,明天換我牽你的手,我疼你的心你也知道。直白的告白,用方言唱出來好像沒那麼肉麻,但從裏面可以聽出層層缺失感,不是每一個父親都曾牽著女兒的手和她一起長大,也不是每一個女兒都在父親老去之時牽著他的手陪伴他慢慢老去。然而親情不是在於牽不牽手,而是在於熒幕黑了音樂響起字幕滾動之時,你心裏的一絲哽咽,看著別人的故事,你想起了自己的,而你還放不下。

     5 ) 《孤味》:恩情不分的亲情最苦甜、缘报难解的爱情最酸涩

    人生在世,哪有那么多和解与放下

    春节,看了电影《孤味》,有些想说的。

    无关于解读这部电影,而是想谈谈这部电影唤起我的记忆,这些记忆跟文化有关,跟家有关,跟男人和女人有关。

    曾经有那么一个时代,人们在恩与情,缘和报之间纠结。解开这个纠结,才能解开人心在爱恨情仇当中的枷锁。

    §你说的恩情,到底是「恩」,还是「情」?

    恩和情是两样东西,但对某些人而言,两者混淆在一起。

    恩更强调一个人的亏欠,但情强调的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情意。

    换言之,恩很容易和外在的伦理教条捆绑,而不是一个人发自内心,对另外一个人的情意。

    过去,中国的人伦关系,强调恩,而不是情。恩情恩情,情在恩面前,只能当作恩的附庸。

    因为从古至今,儒家文化彷佛注射在人的基因当中,在一个人意识到他自己之前,他已吮吸家庭与社会所提供的儒家营养。

    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社会的人际网络,提出「差序格局」的描述。

    简单来说,中国社会讲求人际之间的亲疏远近,所以才会有「有关系,就没关系」的社会现象。有些人遇到问题,欠债了、惹麻烦了,第一件事不是找公正第三方,而是找关系。

    差序格局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伦)都是不平等的。就像费孝通所说:「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系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

    既然有差等,不同角色之间就有不同要遵守的关系分际。这个关系分际,随着我们在一个社会里成长、生活,会自然的成为我们意识结构的一部分。

    费孝通认为,中国强调的是「等差之爱」,相较西方的平等主义,费孝通说:「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为中心的主义。」

    这里说的自我主义,并非以自我为优先,而是以自我为关系的中心,讲求亲疏远近。这个自我是被关系重压之下的我,而不是凡事考虑自己的我。对于关系近的人,他们的请求,这个我很难拒绝,比如被迫要出钱给弟弟买房的姊姊,或是要给领导送红包的下属。

    在你意识到「我为什么过年要回家?」之前,你已经接受了过年要回家,过年要干这干那的种种习俗、规约和价值观。

    房价、物价、教育经费等等,确实让许多年轻人对于结婚生子望而生畏,但除了这些经济上的压力,差序格局中的上位者,往往用「恩情」来绑架下位者的意志。

    有些人不结婚、不生孩子、不照父母的意思选择工作,在他们父母眼里,那就是不孝,就是大逆不道。这种压力比起经济压力,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时,因为无法满足父母而产生的自责,消解一个人追求自我的乐趣。

    在青少年的咨询中,我看过几次这样的现象。来谈者基本放弃学习,因为学习对他们来说太苦了。可是苦的不是过程,而是父母给他们的目标。

    有的孩子确实不大懂得如何学习,但当他尽力从30分考到50分,却发现原来在他考到90分之前,在他父母眼里都属于「不够好」的孩子。所以经过几次努力,孩子放弃了。

    因为每每当他们有了进步,也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只有一贯的指责,或者有些父母还会讥讽着说:「你看吧!我就知道你应该照我当初说的那样读书,你早点照我说的读不就好了吗?」

    孔子说的「推己及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自我主义的体现。一个人「要做好他的角色所应该做的」,然后再去要求别人。

    从现代家庭治疗的角度,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挺可笑的。难道只有父母要求孩子的份,孩子没有要求父母的权力吗?

    但有些人却秉持着这种自我主义,在亲子关系中因为愚孝而自责,在亲密关系中因为兼顾不了「在外像个淑女,在家像个荡妇」的父权角色而自卑。

    谈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反驳,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知名的「好朋友」,难道这不是一种平等主义的体现吗?

    这里我们可以参考《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里面那些结交朋友的英雄豪杰,他们结交朋友的下一件事干啥?干的就是大家一起当「拜把兄弟」。

    连《梁祝》里,在梁山泊知道祝英台是女儿身之前,他们也因为同学之间感情好,也要当拜把兄弟。

    电影《投名状》更是把这种朋友变成兄长的关系写得淋漓尽致,三个拜把里面的三弟把二嫂杀了,因为二嫂跟大哥有染,二嫂触犯了他们兄弟三人的誓言。

    兄弟,就有兄长该干的,弟弟该干的,不同的道德责任和分工。

    回到今天,有些人交朋友也是一声声的「哥」、「弟」、「姊」、「妹」这样的称呼。

    这是中国的人际格局特殊之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可能是绝对平等的,人有私心,人与人的关系是从内而外、从深到浅,层层递减。这个观点合乎人性,更能和现实处境相结合。

    差序格局的文化埋藏在我们的意识之中,代代相传。然而,这种差序格局的观念随着中西文化的交会与冲突,逐渐的随世代有了改变。

    这种改变使我们跳脱亲疏远近的视野,更能清晰的去看待一个个「人」,而不是一个个关系中的「称谓」。

    电影中,林秀英象征的时代,差序格局的意识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年轻的时候,老公多次出轨、逃家,林秀英还是一次次接纳老公回家。即使老公明白要跟她离婚,她依旧说:「做夫妻就是一辈子的事。」

    听到老公晚年女友谈到他死前十几年,每年都有回台南拜妈祖,林秀英想的也是怎么老公没回「家」。

    对于某些年轻世代,林秀英的付出可能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为什么要这样接受一个不断伤害自己的男人。

    从平等主义的角度,年轻人看到的是「一个男人伤害一个女人」,但在旧社会,那是「一位先生伤害他的妻子」。

    「伟大妻子」的幽灵,在电影中不时出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林秀英来到二女儿家中,和三个女儿面质的桥段。

    林秀英要大女儿为她多年来做牛做马说声「谢谢」,大女儿说「谢谢」,但话锋一转,接着请妈妈不要把女儿们当成爸,要她们代替抛家弃女的爸爸跟她说抱歉。

    前面二女儿也提到,妈妈给人的压力很大,每当妈妈好心要帮忙。事情就不再是帮忙那么简单,妈妈会付出一切,这时候受到帮助的人如果做得不好,就好像做错事一样。

    当父母以英雄自居,孩子们就成了只能仰望英雄的凡人。当爱只能让人仰望,双方都无法轻松,双方都在上下而非平等的关系中各自奔波。

    等差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都在伦理道德之下,在考虑个人之前,伦理道德优先被考虑。

    除了个人的爱,在当时社会赋予人的价值体系,夫妻关系并不是平等的,夫唱妇随、嫁鸡随鸡的观点仍是主流,想要跟主流价值对抗,那并不是容易的一件事。

    李海燕(史丹佛大学汉语与比较文学系教授)的著作《心灵革命》(Revolutionof the Heart)对中国人的爱情观做了系谱学的研究,当中有一段谈到比起私人情爱,在某个历史阶段,更强调关系中的英雄主义。

    「贞节牌坊」就是这个英雄主义的产物,奖励一个从父、从夫、从子的女性,奖励她的付出,奖励她的牺牲,就好像这是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最好的,也应该去实践的选择。

    林秀英多年来信奉着扭曲的英雄主义,她认为自己在「妻子」和「女儿」这两个角色里,都彻底失败了。先生成天外遇,自己是「失败的」妻子;自己又因为偷父亲的印章,气死了父亲。

    最终她能够实现的人伦角色,至少在她能理解的层面,就剩下「母亲」。所以她紧紧抓住这个舞台,穷尽一切去付出。

    林秀英多年没有离婚,她等的如果只是一声抱歉,可能她早就放下了。但她内心对于「一位好妻子」的道德教条始终捆绑着她,这是她的局限性,但不是她的错。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其伦理道德的局限性,站在后见之明的角度加以批判,未免过份轻松了。

    所以去指责林秀英愚蠢,我想未免脱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谁知道在那种社会价值观体系下长大的我们,能否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最后林秀英何以能走出来?

    我想关键在于,她和先生的最后情人蔡美林会面。

    §你口中的是「报」,还是「缘」?

    林秀英和蔡美林,她们是陈伯昌的原配和最后的情人。

    林秀英在电影里,屡屡谈到「报」,蔡美林谈的则是「缘」。

    这两个概念非常不同,却经常被搞混。

    所谓的报,一般民众的观念来自民间佛教(非佛学)的因果报应观,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我记得多年前我爷爷中风卧病在床,当时曾经请过一位看护,家里人看看护很辛苦,所以不时会给看护买点东西慰问。

    结果有次看护说:「不辛苦,我这是在消业障。」这句话把我两位姑姑气得够呛。

    就这位看护的民间佛教观,她等于是在受苦,但她通过受苦来消除作恶得来的业。换句话说,我爷爷成了她眼中修行的炼狱。

    报应观和等差格局的人伦观,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当等差格局强调「什么角色就该干什么」,但当你反思:「为什么我是在下位的角色,你是在上的角色?」

    报应观赶紧补充:「那是因为你之前坏事做多了,所以你现在在下位。只要你好好干好下位者该干的,可能这辈子(或下辈子),你也能在上位。」

    两者很好的让一个人接受他的宿命,接受被既有的道德归约摆布。

    可是「缘」不同于报,报的起点是「结果」:你做坏事,所以结果是你要受苦。

    「缘」强调的是「开始」,《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有段话「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陈伯昌逃离台南老家,在台北遇到蔡美林,两人在一起十几年,最后是她给陈伯昌送的终。

    蔡美林对林秀英说,这都是缘。确实蔡美林碰到陈伯昌,两人的见面有缘,但后面怎么相处,那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当林秀英对蔡美林表示抱歉,因为她多年来不愿意跟陈伯昌离婚,导致蔡美林没有名分。

    但蔡美林响应,如果不是林秀英和陈伯昌种种纠葛,她也不会遇到陈伯昌。

    蔡美林总是强调「相遇之初」,而林秀英则总是谈「受苦之果」。两种不同信仰的人生观,带来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

    强调缘,或许可以让一个人更加珍惜相遇,而不是纠结在结果。这和伴侣咨商的道理很像,伴侣咨商中,咨商师经常会请面谈的夫妻回溯早先恋爱的过往,回忆当初为什么在一起,以及曾经对对方的欣赏、喜欢、爱等感受。

    回溯不见得能挽回感情,这也不是咨商的目的,但至少通过这场回溯,可以做为双方认清当前关系是否还能走下去的参考。如果双方发现真的是回不去了,那么分开也不是一件坏事。

    很多人分不开或分得很糟糕,就在于他们对过往没有充分的认识,所以他们活在他们自己架构的回忆和角色里。

    就像拒绝跟林秀英大女儿离婚的先生,他沉浸在自己「浪女拯救者」的幻想里。

    蔡美林的出现,可能帮助林秀英认清了缘和报的差异。她回头去看开始,慢慢理解过程和结果中,有很多事情并不是她的错,不是她哪里不好,所以老公才跑掉。

    她当初爱的陈伯昌,那一段美好的回忆确实存在过,这是缘。但陈伯昌的渣,对她和家人造成的伤害,并不是她的报应。她尽力了。

    当一个人看重缘,恐怕才能肯定自己的尽力,走出「一切都是我的错」,把结果都往身上揽的自责,并用报应来合理化自己的自责。

    §三个女儿:每个人都是个体

    电影中,三个女儿偏向爸爸的立场,让她们和母亲的关系一度紧张。

    尤其是小女儿,在林秀英眼中简直吃里扒外。这个角色也受到观众比较多的抨击,认为她不孝顺。

    对此,我想先谈谈美剧《绝命毒师》。

    《绝命毒师》讲述的是:男主原本是个平庸的中学老师,因为罹患癌症,于是他为了家庭铤而走险,用他的化学知识干起制毒行当。没想到越做越火,中间因为各种原因,逐渐黑化,从数学老师变成毒枭、杀人凶手。

    中间好多次,面对同伙、家人和自己,他的说法都是「我这么多做都是为了这个家」。

    但到了最后一季尾声,当他要去救徒弟的时候,他跟妻子见了最后一面。妻子告诉男主,不要再说你是为了这个家。

    这时男主第一次承认:「我是为了我自己。」

    男主从来都不想过平庸的生活,他年轻的时候跟朋友一起创业,没想到这时女友怀孕(后来的太太),于是他用几千块美金把股份卖给朋友,找了能够餬口的教师工作。

    多年后,当年的公司已经上市,朋友成了富翁,享有权力和金钱。男主却一贫如洗,连医药费都负担不起。

    在制毒过程中,男主的黑化,不过是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成为一个行业的老大,他人眼中的尊重和重视的对象,而且他干的是他真正擅长的事情,从事化学制造与研发,而不是忍受学校里小屁孩的轻视。

    所以女儿们爱她、同情她,却无法真正和她站在一起,因为母亲自己背上的重担太沉重了,在她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被迫一起承担。

    其影响就是大女儿根本不敢真正进入一段关系,因为真正的关系需要双方敞开自我,那意味着暴露自己的弱点,有很大的机会被伤害。

    我想对大女儿来说,最可怕的恶梦就是变得跟母亲一样,用一辈子去偿还对父亲的亏欠,对先生的爱恨,求取着一位死者和一位失踪者对她说:「谢谢」和「对不起」。

    这种持续半生的伤害,我看了都怕。毕竟如果我亏欠一个活生生的人,我好歹知道有天我能还得起,但如果我亏欠的是脑里的梦魇,我要怎么还?

    二女儿也受了影响,但因为年纪,所以影响稍微小一点。她用和先生分居两地工作的「合理」借口,去保护自己和先生保持在一种稳定恬淡的状态。

    可是这种恬淡带着害怕被伤害的自我保护,实际上二女儿很敏感,当她在台南家里看到先生书架有本年轻人读的爱情小说,她马上质问这是谁的书。

    当先生找她好好坐下来谈,二女儿第一个想到的念头是「妳是不是要跟我离婚?」宛如惊弓之鸟。

    小女儿受到的影响最小,因为她没有跟两位姊姊一样,陪母亲抓奸,看母亲受苦和崩溃,她对父亲的印象相对简单,所以她能用比较纯净的方式去思考眼前的事态。

    在小女儿看来,爸爸既然还是家人,他就应该得到家人的对待。所以她选择用爸爸喜欢的方式,去送爸爸一程。她没有想到,这是对妈妈的背叛。毕竟在林秀英看来,陈伯昌死掉是报应,她也曾用此刺激大女儿,要她别再胡搞,免得遭受报应。

    反过来,自己亲手抚养长大的小女儿,竟然跟自己唱反调。林秀英自认没有做错,她自认不该有此回报。

    可是,小女儿错了吗?

    可能错了,但对照家中其他女性,小女儿最重感情,也因此她离伦理教条下的恩最远,也没有笼罩在报的阴影下。所以她最自由,尽管可能在某些层面来说,她「错」了。

    这就是自由的代价,自由就是即使处在一个等差格局的人伦社会,你仍旧选择听从你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然随着社会发展,听从自己内心声音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可能成为父母眼中的逆子,某些长辈眼中的另类,但唯有这样的人,才能打破强调报的宿命论。

    就像很多时候,哪有什么「和解」和「放下」。一味强调做人就是要懂得放下,懂得和解,不过是另一种道德绑架。

    有时候,自由的意义需要通过明知故犯加以充实。

    有些观众无法认同小女儿的立场,甚至像林秀英的弟弟一样,无法接受陈伯昌这个渣男竟得善终。

    我可以明白这类剧情对某些人造成的错愕感,觉得这样的剧情三观不正。

    但三观很正的电影,那叫宣教片。用书来形容,那叫鸡汤。

    我想反问观众,现实中的渣男都得到报应了?你从小到大遇到的每个坏人有多少死了,还是大多活得好好的?

    假如某部电影让林秀英大仇得报,陈伯昌跟小三死得凄惨,这部电影可以满足观众的复仇欲望。

    但现实中,要是你碰到那些破事,可能你会发现,纠结在报应这个期待,就像接受沉没成本,无奈活着才是最有实现可能的选择。

    比如当我们看林秀英到七老八十才签下离婚证书,是!她没有打破「做夫妻是一辈子的事」的誓言,这个誓言是她自己给自己的,她信守,但她没有办法要求别人也这么做。

    但如果她早点反悔,让自己失信,或许她的后半辈子会活得更宽广,有更多选择。

    §结语:做自己不一定要抱歉

    我喜欢《孤味》这部电影,因为导演许承杰基本把故事说得够清楚。

    虽然有几处,感觉到对李安、是枝裕和等导演有点致敬的味道。做为一位新锐导演,会受到优秀前辈的影响很正常。

    有些导演不愿磨出自己的风格,为刻意凸显自我而出奇,导致故事说不好,这反而令人遗憾。

    尤其观影和撰写这篇心得时,人在异乡。

    我的童年在高雄度过,大学在台北读书,多数时间跟家人在南投长大,电影里一幕幕的熟悉场景,伴随温醇的台语歌,对我来说既勾起乡愁,又抚平了乡愁。

    想到当初来异乡奋斗是我的选择,也许有天我会离开,但那是反悔吗?是我没有毅力的表现吗?

    也许是,也许不是。何时该勇敢的犯错,而不是顽固的坚持,这大概是活着最大的难题之一。

    这道难题谁绕得开呢?

    我想,能绕开的叫故事,绕不开的叫人生。

     6 ) 男性形象的缺失,才让我们真正看清女性的处境

    与同类型影片比起来,这部影片一大特色就是男性形象几乎完全缺失,这不算独创,但确实算少见。

    将男性形象抹去是为了更好地刻画女性,然而这部影片并不算激进的女性题材,它没有特意放大女性的艰难处境,在最后的反转(不剧透)中,可以说在女性们已经获得绝对性胜利时,林太太猛敲自己一下,她意识到这胜利绝非正义,比起让仇恨在三代人心里继续耀武扬威,她选择放下这一切——无关当年谁对谁错,只关乎此刻,活人能否与死人握手言和。

    林太太林秀贤因为二十年前丈夫陈伯昌的出逃,她一个人拉扯大三个女儿,从一位艰难的小摊贩,到成为台南赫赫有名的餐厅老板,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知道。或许她最想做的,就是揪出那对狗男女,然后对着他们的脸大骂一句:“C你妈。”

    可是一切都不可能了,在林太太70岁大寿这天,她收到了丈夫的死讯。这个消失了二十年的男人,永远消失在了风里。

    可是生活的苦难才刚刚开始。这边林太太一直想会一会当年带跑她丈夫的蔡小姐,另一边,几个女儿似乎总有什么事情瞒着她,她莫名成了局外人。然而这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大姐在这时查出乳腺癌复发。林太太一个人坚强地扛下了那么多,可是这样的生活,何时才是个头……

    三个女儿的设定很容易让人想到《海街日记》,不同的是《孤味》里有台湾的风土人情,从中窥见的,更多是我们国人自己的社会风貌。

    在传统家庭结构中,父亲一般作为家庭的主导,他不一定是付出最多的,但他一定是能发号施令的,母亲则作为父亲的辅助,帮助完整这样的权力架构。当然在现代家庭当中这样的结构出现了一些变体,这在此不谈,只说林太太这一家——当这个集体的领袖突然出逃,责任就突然落到了家庭里母亲身上。母亲这时有两个选择,要么在痛骂男人后也选择出逃,丢下小孩不管不顾,那么这就是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要么在痛定思痛后选择扛下命运,扛下父亲与母亲的双重角色身份,这就有了《孤味》里的林太太。

    这份责任所带来的反弹是,林太太在性格上的强势甚至超过了一般家庭里父亲的形象。我们会发现电影里这样的细节,在陈先生的葬礼上,林太太喊女儿们不要跪,她们真就站那里不敢动一下,这份威严相比任何家庭来说都带着一种超越性。

    然而威压从不会带来真正的尊重,三妹偷偷与蔡小姐保持联系,可以看成是她对这个家庭的反叛。其他两个姐妹内心对母亲也都多多少少带着怨恨,大姐乳腺癌复发,她不敢告诉母亲,真到母亲不小心知道时,她一下戳破了母亲的真实想法:你真的能给到我需要的关心吗?你不能,你只是想知道发生在你女儿身上的每一件事,只是想让每件事都在你的掌控之中,然后继续责怪我的不听话,我一个将死之人,为什么连一点卑微的犯错的权利都不能有?!

    因为这个社会从小给我们灌输的完美母亲,一定是温柔的、善解人意的,像大地一样能吞下所有的悲喜,她不需要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她只需要默默付出,等待子女的幡然感动。可林太太抢占了他人的角色,所以女儿们必然选择背叛。而林太太又能怎么办?除了找回男人,她别无他法。然而问题就出在,这个男人已经找不回来了。她能强势镇压女儿们的所有个性,却无法镇压女儿心底深深的埋怨。

    正好演大姐的是《谁先爱上他的》女主谢盈萱,又是同样的正宫与小三在男人死后会面的戏码,而且林太太的性格又与《谁》里的刘三莲一样强势,所以我当时有暗自猜想,林太太与蔡小姐见面后会有一场激烈大战,然而从林太太确认这位寡淡的小姐就是蔡小姐的那一刻,林太太彻底软和下来,头脑里酝酿了二十年的硝烟在大战前夕就举了白旗。不是因为林太太是纸老虎,而是在她潜意识里她很清楚,比起发泄愤恨,其实她需要的,是一个答案。

    我们可以想象在影片留白的这二十年,林太太无数次在想象里描绘这个“狐狸精”的形象,她不想恨自己曾爱过的男人,她只有恨那个素未谋面的女人。将仇恨投向未知总是容易的,当她独自拉扯大四个女孩,还得不到女儿的理解时,她内心肯定是悲愤不已的,她必须为自己的委屈找到一个宣泄口,就像我们总会看到走投无路的人痛骂天地不仁,蔡小姐对于林太太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天地”,她身上贮藏了林太太追寻了二十年的答案,所以蔡小姐成了林太太等待的“戈多”。

    可是真的见到了又如何呢?这又回到那个经典的“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选择和解,默默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然而这位蔡小姐又何尝不是个饱经苦难的人呢?把自己小半辈子托付给这个男人,宁愿选择无名无份,到爱人去世,她差点连敬柱香的权利都没有,她选择了爱情,不也是选择默然忍受残暴的命运么?

    而陈伯昌当年离开这个家,又何尝不是因为背负了太多,又何尝不是因为他太爱林太太,所以他的男性尊严要他背水一战,他渴望作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再出现在她面前——然而物是人非,时间冲淡了一切,最后命运丢给他们的都是千头万绪、支离破碎的人生。

    到底是什么让人间变得苦海无涯啊?一切就像古希腊悲剧一样,最后发现谁也怪不了,只能怪命运这只看不见的大手。

    所以在林蔡会面后,我和林太太一起憋不住哭了出来。因为人这辈子最怕的,是追问了一辈子的答案,最后发现连问题本身都是错的。

    人最难的,就是与不可名状的东西斗了一辈子,最后发现,其实都是自己和自己过意不去。最难最难,莫过于跟自己和解。

    最后说一句,演小澄的陈妍霏某些角度真像女版的王俊凯……

     短评

    好生气 阿嬷好可怜 小女儿好过分 为什么没有人理解阿嬷

    5分钟前
  • 腊八的八月
  • 还行
  • 依然是台湾电影最爱的“放下”与“和解”,但在这表面之下,又不仅是放下与和解那么简单,和《谁先爱上他的》一样,没有鲁莽粗暴地给一个人贴上“渣男”和“小三”的标签,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人性与感情的复杂,正如那首歌所唱“人生的味道又酸又甜,无论花开花谢都充满芳香”,而真正的放下,是当你说起曾经的自己时,就像看了一部老电影,就像唱了一首老歌。女性群像戏太精彩了,以及这个结尾方式绝对是最近几年的最佳之一。

    6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 金馬影后女配陳淑芳

    9分钟前
  • 滅天地陷李竣弦
  • 力荐
  • 和李焕英同期上线真的是让这边尴尬,同种同文,但两岸差的30年,都在这两部电影里了。电影本是一个精巧的容器,可以装下更深沉的东西,我们不该只用来装一个小品。

    13分钟前
  • 七成熟
  • 力荐
  • 葬礼上佛家和道家同时登场,似乎从来没有人这样拍过,这恰恰是两个女人的命运写照,蔡女士是佛家,讲缘;林女士是道家,无为而守;而三个女儿“无法代替父亲向母亲道歉”,是儒家的中庸,一部电影呈现了台湾丰富的文化层次。最感动的是最后一程林女士让蔡女士去送前夫,这是对“缘”的一种顿悟,心结也因此打开。

    17分钟前
  • 布列锡
  • 推荐
  • 看哭了。我觉得和其他隐去其中“加害者”角色的电影不同的是,孤味的剧本写的很聪明,从“原谅”写到了“放下”,相对比《花椒之味》,这部电影更有女性的力量,在庙宇中陈淑芳的哭泣,这不像是对男人的原谅,而是在等来一个道歉后的委屈,这一场的陈淑芳短暂放弃了之前营造的“女强人”式的强势,哭得像一个青春期受了委屈的女孩,极打动人。结尾丁宁角色的出现也更有意义,留存了两个女人各自的体面,也更显得这种“放手”更有力量。

    18分钟前
  • 迦南Canaan
  • 推荐
  • 演員構成了這部的優良。謝盈萱的表演精準又自然地叫人嘖嘖稱奇,太妙了這個女人,到底怎麼煉成的?最後一段的眼淚和微笑,看完電影三天了還留在我心裡。

    20分钟前
  • garrickhsu
  • 推荐
  • 比短篇有趣、也更温和动人。东亚家庭捆绑式的代间关系,到底都需要一“死”才能破除魔咒

    23分钟前
  • Redux
  • 推荐
  • 可能是去年最好的台湾电影,戏里老中青三代女演员都奉献出了极棒的演出,陈淑芳的金马影后实至名归,谢盈萱也值得金马女配。戏外小年夜和姥姥妈妈姐姐一起看,姥姥说林秀英就是她,年轻时觉得做牛做马一辈子怎么可以放手,到老了姥爷去世后还是会软下心和解,每个人似乎和电影里的角色都有着奇妙的互文,戏里戏外看到女性互相理解互相扶持,真的泪目了。

    27分钟前
  • 天马星
  • 力荐
  • 啊签了二十年前的离婚协议书给前夫烧了去…这个情节写的太好了吧

    32分钟前
  • 丸子
  • 力荐
  • 看过,但价值观不同,为什么缺少父爱的女儿都非常体谅父亲,认为父亲有苦衷,却不理解含辛茹苦把她们养大的母亲,特别是一直和母亲一起生活继承了餐厅的女儿,难道不应该更理解母亲的心境吗?

    36分钟前
  • 虎宝宝
  • 还行
  • 老loser渣男标配:一个善良坚韧能干却不惹人疼的妻子,一个小他很多且温婉知性的爱人,一个浪荡的子女。谢盈萱的女海王人设堪称华语电影一绝,潇洒坦荡,从不愧疚。除了小女儿和未成年外孙,三个女人经历了三种离婚,有一辈子不接受丈夫离家却在丈夫死后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烧给丈夫的,有婚前就说挡不了自由婚后还是想离婚却得不到分居丈夫同意的,有因一个电话起怀疑念头就直接说我同意离婚并且只要孩子教育费的,抓马至此,精妙互文,编剧棒棒。三个女儿对父母的不同态度令人唏嘘,给你事业给你地位的得到的是厌烦,给你思念给你买糖的人你挂在嘴边自觉亏欠。女主善良,还是说出了偷章真相。过继很绝,留白高明。结局太牛逼了,给了小三身份,给了死者体面,给了子女交待,给了自己一个有爱的丈夫的灵魂,这就是孤味吧,哀伤,却是自洽的美。

    37分钟前
  • 蓝霉沉皮
  • 推荐
  • 青春的他留给自己,后来的就归还给别人吧,有过一场纯情青春梦就够了,再会了心爱的无缘的人。最后换遗像的举动真的太触动了,哭到不行。

    40分钟前
  • 昂篙
  • 力荐
  • 私人以为,称这部电影是当代的《饮食男女》一点不为过。伴随着温文尔雅的气质,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女人一生保守的一道“孤味”。片尾鱼缸里的三条锦鲤顺水而游,印证了爸、妈和蔡阿姨的和解,也蕴含着三个女儿始终相随的爱意;最终那封被烧去天国的离婚书,是母亲能为这个大家庭送上的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温柔。在如此喧嚣浮躁的华语影坛,能有这般爱意满满的文艺佳作,也许是疫情肆虐的年份里,影迷能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42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 是枝裕和拍家庭戏,首先要嗅到家的气味,习惯这层气味后才能去理解人。《孤味》相反,人物浓烈的个性冲淡了家的味道,我们可以经由言语听到这个家在过去的七十年间所发生的一切,却无法透过眼睛看到这些“发生”留下的痕迹。

    46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 像孤味、消失的情人节、阳光普照这样的电影,放到大陆一样轻松过审。所以把责任推给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掩饰无能的最佳手段。7

    48分钟前
  • 巴士底的猫
  • 推荐
  • 啊…太舒服了,丝毫看不出是新导演的作品,台湾导演对这种家庭题材以及笑中带泪的调度简直是信手拈来,至少是彻底治愈了最近很郁闷的我。陈淑芳和谢盈萱自然、真诚、内敛精准的演出就算在加入内地电影的金马奖也肯定是具竞争力的,徐若瑄和丁宁受角色限制但也都可圈可点。我要再看一次。

    51分钟前
  • 尚未
  • 推荐
  • 台湾人在家庭题材的电影把握上好像还是比内地导演要好不少。不算复杂的故事,但是一家人的牵绊、爱,都让我看得又哭又笑。台南的风土人情,居然让我找到一点自己童年的影子。

    54分钟前
  • YaNagiR
  • 力荐
  • 看完后,百般滋味在心头。电影最后,感觉女人们都原谅了男人。男人作为丈夫、父亲、情人,曾经带给了她们一些美好的回忆,但伤害不也是真实的吗?她们不断地从男人的行为找出一些值得肯定的事情,然后作为原谅的依据,我觉得不妨视为自我疗愈的努力。

    55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 不知道是不是时代的关系,觉得母亲的角色背负的太多,却愈发隐忍,而离家而去的父亲似乎只需要一包软糖就可以轻易讨好女儿们,真正离去后又值得所有人怀念,也许早放弃真是一种解脱。

    56分钟前
  • Amazons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