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迈德是一个生活在比利时的移民少年。像许多摸索个人价值的青春期孩子一样,阿迈德对父母和学校定下的规则有疑问。曾经是心中偶像的表哥叛逆地离开了比利时。青春期敏感孤独的少年之心需要叛逆的做派来武装。他于是也模仿起表哥,并和社区补习班年轻的数学女老师发生了冲突……
我害怕,困惑,不解
怎样确认坚信无疑的信念是错误的? 抛开宗教因素,这跟我们现况区别大吗?为了一整座大厦,努力奉献生命添砖加瓦吧!为了后代,为了后代的后代……真的是这样吗?
小明哭唧唧出生了 妈妈双目热泪 爸爸手足失措 100年后 小明不见了 妈妈不见了 爸爸也不见了 1000年后,图书记载,千年前人口总数14亿人
野史记载 妈妈是小明和爸爸的孩子 他们爱情跨越半生
節奏處理得好好,跟著主角精神狀態走,一開始的焦躁不安直到去了農場,去了懲教所後與外界隔離所有基調平靜下來,甚至加熱牛奶那裡空氣突然停止,愛情來了,真的太神!
再來就是劇本,看完隔天起來後越想越厲害,從他小時候有讀寫障礙,父親不在,母親不是自己喜歡的樣子,青少年的成長都需要模拜對象,很多時候會選擇兄長,他想像堂哥能被人仰慕獲得存在感(網路塑造的虛擬假象),他認為女人該怎樣就能控制她才不讓失去,以為宗教能教他拯救世界拯救自己,只要相信真神就能獲得對應的愛和勇氣,但他忘記反而這些既定幻覺裡把自己牢牢鎖上,那是真的一種精神病,他不停洗手,導演一直借以宗教來探討與惡的距離,其實不止宗教,也可以映射政治,騙子最會利用憤怒的人,直到他情竇初開獲得了讚賞,片子裡發出了唯一一個笑容,接受愛和被愛都需要付出,對世界的不滿讓他無法正確回應別人的愛,他很抗拒,不停在贖罪,他認為自己的痛苦才是最重要的,不願相信或理解世界萬物還有值得欣賞的愛,仔細想想,在不夠愛的家庭裡這部分大家都有所經歷,而最後高處跌下來,來到生命的盡頭,是生命告訴他:我真的需要被照顧,我必須接受他者對我的付出,我需要幫忙,也承認世界是一個集體存在,而我非常渺小。
《年轻的阿迈德》是达内兄弟入行28年以来的第十部作品,除了风格技法上的延续和坚定的现实主义立场,这也是继《一诺千金》、《罗塞塔》和《单车少年》之后的第四部青少年题材。在这部新作中,依旧可以找到达内兄弟作品中的诸多共性,同时,这部新作在其作品序列中又有着不容忽视的特殊性和对人物更多角度的探索。
作为一个达内兄弟的粉丝,我进入这部电影入口并非社会性表达、一些当下世界性的症候,或者像单一场景中镜头长度(更连贯完整相对稳定)的变化等手法革新,又或者极端人设是否属于对现实主义的背叛,而仅仅关注人物本身,以及相对于他们其他电影在剧作结构、人物书写方式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达内电影的一个重要母题是寻找人性/爱或者重新相信人性/爱的过程,在他们影片的开场中,主人公是被离弃的、被社会排斥的孤独者,他们处在一个现代化的边缘,一个人情冷漠的社会丛林中。而人物孤僻性格的养成和人格扭曲发展的起点往往是一个不完整的家庭,达内电影主人公的父母必有一方是缺失的,另一方又无法担当父母的责任或者不能给予正常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一诺千金》中伊戈的父亲自私且不近人情,随着主人公立场的变化甚至成为了达内电影中必然存在的反派(社会阴暗面的代表);罗塞塔的母亲长期酗酒,生活堕落,家庭的重担完全落在罗塞塔一个人的肩上;《单车少年》中西里尔遭到父亲的遗弃。家庭的支离破碎同样作为年轻的阿迈德滑向偏离普通少年成长轨道的根本因素,他的母亲同样酗酒并且面对亲子交流的无力。
在缺少应有关爱的成长过程中,主人公身上会渐渐长出自我保护的麟甲,对外部世界保持着戒备和抵触,以抵抗身处于弱势的现实处境中的不安全感。伊戈掌握了生存法则变成了一个剥削者,罗塞塔和西里尔用孤独和敏感包裹起自己。宗教(来源于家庭)就是阿迈德归属感的来源,我们暂且忽略达内兄弟是否有意对宗教进行批判,在这里宗教本身构成了坚固的精神依托,相对于达内其他角色被动接受和道德犹疑的特性,阿迈德是如此主动、坚定、有意识地靠向这一精神庇护,伊斯兰教规的统一、原则性和强大的召询力量和阿迈德生存环境的无序、危险和混乱有着巨大的反差,给他带来身处集体被集体所接纳的幻觉的同时不断在他的意识里加深他与外部世界的裂缝与隔绝,并且相互起着正向反馈的作用。
人物的拒斥心态,达内兄弟往往会外化到外部的特征或动作,罗塞塔反复换上的靴子,在这里上阿迈德的洗手/(用手)刷牙的动作,这个动作除了象征性的意义之外,还与“做礼拜”共同承担着调控电影节奏的句点作用。片中共有四次正面呈现做礼拜的场景,第一次在前十分钟主线未展开的序幕阶段,其余三次都在阿迈德准备杀害老师之前(第四次在离开农场之前),第二次踌躇满志、整装待发,第三次带有强迫自己(继续行刺)的意味,困顿但依然坚定,第四次在与露易丝接吻之后,心怀忏悔、自我否定。几次礼拜阿迈德的情绪状态如同节拍器一般划分了影片五个叙事单元(序幕——阿拉伯语教授的论争、第一次攻击老师——来到农场、再次见到老师——与露易丝产生情愫、逃离农场——结尾高潮)并且推进着人物走向。
阿迈德三次试图杀害伊内斯,第一次的动机可以认为是寻求宗教的认同以及强调自己对待信仰的虔诚。刺杀失败之后阿迈德反而遭到自己此前无比崇敬的伊玛目的否定,被送到了农场接受教化和改造,这对于阿迈德的信仰是一次动摇,加之在农场受到社工及其女儿非常善意的关照和理解,反而令阿迈德感到不安,一种正在脱离给自己带来存在感的信仰。阿迈德对前来看望自己的母亲表示:“他们对我太好了,让我受不了,我希望他们对我差一点。”这句台词准确揭示了阿迈德此间的心态,虽然他的内在确实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感召(从自己一刻不差地计算礼拜和其它活动的冲突到自己差点忘掉由农场主提示他做礼拜),但宗教的精神挟裹性仍然促使阿迈德用行动证明自己并且困阻他走出给自己提供信仰支持的舒适区,也就不难理解他此后两次继续试图伤害自己的老师的行为,这是一种不同于达内兄弟以往电影中人物面临的道德困境的精神困境。
在达内兄弟的认识里,人性使天然向善的,但会被恶劣环境所沾染,因此同样也可以被他人所救赎,达内的电影是二元的,光明和黑暗泾渭分明,主人公则处在这两者的中间地带,左右摇摆,所以在他们的电影中,常常会看到一个救赎者的形象,《一诺千金》里伊戈在与黑人母亲的相处中,坚硬的逐渐被软化,《罗塞塔》里男孩不断给予女主人公关怀和信任,在无力的结尾骑车出现为悲惨无助的情境再度注入人性的力量,《他人之子》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与小仇人相互救赎,《罗尔娜的沉默》和《无名女孩》中,主人公本身就是救赎者。这就是达内兄弟在《年轻的阿迈德》中对自我的一个巨大颠覆,熟悉他们的观众自然的会认为社工的善良会挽救阿迈德,露易丝的爱意会改变阿迈德,伊内斯的宽容博爱会感化阿迈德(结尾伊内斯即将救助阿迈德实际上更多体现戏剧性意义),但最后文本显示,在宗教对人强大的极端性和控制性之下,并没有外部的救赎者,只有一个个体内心的挣扎,周围那些善意的举动反而在使他弹向更极端的反面。
达内兄弟丝毫不弱于场面调度的剧作功力也在高潮段落充分体现,在《一诺千金》或者《孩子》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循序渐进的人物弧线的推进,正是这种不疾不徐的人物在环境和关系中的充分反应,使得结局的情感落点具有说服力。而我在阿迈德翻越围墙打算第三次伤害伊内斯的时候看了一眼进度条,距结尾大概只有不到十分钟的样子,这里着实替达内兄弟捏了一把汗,到此刻仍然油盐不进的一个角色他们在几分钟之内会如何让他落地,事实上达内兄弟确实让他落地了,“落地”这一视觉意象既象征着阿迈德的处境由主动转向被动,由侵入者转向待救者,也代表着他极端意志的回转落地。不得不赞叹这一笔触的精妙,在空间上的一次下落有着丰富的意蕴,这似乎是唯一的也是最为惊艳的写法,那一刻,不需要铺陈,不需要弧光递进,情节的巨大扭转通过角色的生理感知搅动了他灵魂中的聚变,阿迈德轻声呼唤了一声“妈妈”,挣扎着掏出原本用来攻击伊内斯的“武器”,扭动着身体靠近路边,敲击路沿求生,人性的回归发生在一瞬间,但是那么震撼,那么真实,让人不能不相信。不需要外界的引导,只有来到死亡的边缘,他才能体悟到生命意味着什么。又不同于达内的前作:人物的坚硬与脆弱交替表现(《罗塞塔》),这里直到最后一刻人物才完全卸下僵硬,杀伤力丝毫不减。如此精湛而有力的笔触,世界上又有几个编剧能够做到。
对我来说,《年轻的阿迈德》一定不是最好的一部达内兄弟,它过于沉稳和内敛而失去了以往贯穿影片每一时刻的情绪力量,包括本片对家庭的刻画不够完整深入。但毫无疑问,他们总是能够洞察人性,他们能从现实中体悟到人为何失去了爱与接受爱的能力,又该如何重新找回爱与被爱的能力,他们能坦然面对人在环境压迫下而产生的自私一面,又能捕捉到人性深处的一丝本真与纯粹,这就是我会一直爱这老哥俩的原因。
极具现实意义的一部作品。 关注现在欧洲多元社会日益严重的 宗教,人种问题。 我们生长的环境似乎无法接触到这样的问题,那么,这部作品更加具有教育的意义。 首先,伊斯兰教如何融入非伊斯兰教国家,是一个问题 各个不同教派之间,原教旨主义者和主张变革的力量之间的不同 宗教机构的管理(非互联网和互联网宗教教育),宗教教育对于年轻人的具体措施,都需要讨论 甚至于不同派别背后的社会地位差异,也成了一个可以关注的点
对于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一些教育,我们不禁要反思,什么时候,什么内容,以什么为边界,才是合适的,才是尊重一个年轻人的。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来都不是以融合为最终美好的结尾,被同化意味着丢失一些东西。无论是宗教,还是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都是限制性极强的存在,如果我们生活在近代的中国,那么,或许对于这种危机会有更深的体悟。而当代的中华文化则更多用包容来较少,包容差异,所以我们也更少地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于是,这部电影就具有了更大的现实教育意义。包容何时会真正到来呢?当人人都有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有机会实现自我,获得幸福时。历史赋予人们以重担,人们却应该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当传承,责任和自由冲突,个人的牺牲和不顾一切的勇敢之间,我们又会选择哪一个呢?现实从不简单,二者之中,只能努力寻找平衡。
男主角的极端化并非完全是由于被错误地引导,家庭破碎,内部不和,而兄长做出了令他难以理解的事(这一点导致了原教旨主义派找到了他,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主角的家族“命运”),这些,都深深刺激了这个年轻人。他不再笑了,是令人极其印象深刻的,他无时不在思考,但是,却最终走向了极端。对于人的教育是脆弱的,关于人不能相互残杀,人要爱人的教育没有成为已经不再年幼的主角的底线,而是轻易被突破。对于人的拯救是充满隔阂的,土生土长的法兰西人或许永远无法理解男主角的困惑,即使讨论经义,也只是触及一点极端的本源,男主角的痛苦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缩影,而这个社会光荣的法律,福利制度下并不存在这种理解。最终,这种极端也成为了空中楼阁,随着男主角的落地被粉碎。他只是一个走入歧途的孩子, 他也会喜欢别人,他爱他的家人,他在这条道路上走的还不远,于是,他醒了过来。
随着影片戛然而止,一切都留给了观众思考。整部影片没有背景音乐,几乎全部是距离很近的跟踪镜头,给人以压迫感,让人无时不贴近男主角,去感受他的情绪,他的呼吸,男主角不需要旁白和独白,观众会自行理解,我想这也是达内大师的高明之处,只是有时,开头和结尾会有些突然,让人无所适从。
最后,年轻的阿迈德没有成为一个殉道者,没有成为这个时代社会问题的悲剧,这是最大的庆幸,也是导演的意旨所在,否则,如果悲观点说我们可能很难看到这部影片。
正因为他年轻,他会走上这条道路。
而正因为他年轻,他最终说了抱歉。
为老师,为母亲,为他喜欢过的人,为他的同学,家人,为他的神,为他自己,为了生命和人类共有的价值。
达内的“情节点三”一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次也不例外。直到此刻,我们都还在担心阿迈德手上的钢钉会不会扎向俯身救援的老师,那个他一直认为的“敌人”。根据前面一个小时的剧情,我的心理预期一直是会,这是他离“敌人”最近的一次,而他是一名“真正的战士”。
可是他没有。从墙上掉下来的阿迈德嘴里吐出的第一个词是“妈妈”,对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请原谅我”。那一刻,前面一个小时构建起来的极端主义青年的社会身份被解构,他是一个孩子,如题所示,年轻的阿迈德。
有人说这部影片是达内兄弟的又一次自我重复,但我认为这次相反是他们的一次突破。虽说从试听风格上本片确实延续了达内兄弟一贯的风格。但从内容上,这是他们第一次对“具有一贯性的欲望主人公”进行自我解构,而此前的主人公欲望和行动都是一以贯之的。在过去的影片里,达内习惯于通过撕破真相,窥视人性。而这一次则是通过解构主人公欲望,解构观众预期,来引发反省:那些令人焦虑而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内面,或许只是有着各自目标的普通人,是一个又一个烦恼缠身的“年轻的阿迈德”。
回答影迷提出的以下问题
1 本片有何隐喻?片尾男孩还会杀老师吗?谁是恶之花?
2 关于水龙头,牛奶,在片中作用为何?铁钩,眼镜,塑料桶指代何物?
3 大量镜头语言解读
4 女孩为什么要用稻草挑逗男孩,说明什么?
5 为什么男孩口中喊出妈妈,而不是其他……该如何解读?
女:又是达内兄弟的作品,其美学风格一如既往!
嗯,每次入围戛纳竞赛都不会空手而归,你们还记得获得评审团大奖的《单车少年》吗?
女:当然,看过您的影评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很多影迷都觉得这电影不值戛纳,达内兄弟退步了,是不是该解甲归田了?
呵呵,大部分观众只适合看《战狼》看《红海》,激情四射嘛!像这种奥斯卡戛纳级的文艺片根本不适合这些人……
达内兄弟拍过太多经典名作,能不能都给我们解读一下?
哎呦,我可没这功夫,但我告诉你,任何电影,只要获奖,到了一定级别,我扫一眼我就知道怎么回事!
女:明白,无论哪个大师级导演,他一撅起屁股您就知道他什么屎……
话糙理不糙!四维一体拉片分析法,只要掌握这套理论,无论多难的文艺片在你眼里都是“小菜一碟”!
搞影评是为艺术欣赏,更高一层就是做学问,做学问一定要脚踏实地,咱不能指着吹牛b过活对不对?
我听说还有人搞什么“电影批评”?咄咄怪事!
女:只有在中国,这东西才能称之为“学术”……呵呵,难怪一个奥斯卡也得不到!
嗯,这教育圈都指这吃饭呢,开眼了吧?
女:本末倒置!
教出那学生张嘴闭嘴就是:“我认识xx导演,拍过这个那个……”balabala一大套,如数家珍……
我就想问一句:管der用?
时间关系,我不多说了,开讲!
女:“足不出户学艺术,眼光与大师同步”,这都是您美学教父的梗,我牢记在心!下面我可要提问了……
问吧 ,我看你能问出什么花花来!
女:手持摄影,紧贴人物跟拍、零配乐,自然光……本片拍摄竟然都采取自然光,why?
还有没?继续……任何问题我都这里都有答案……
女:片尾采用长镜头,男孩僵尸一样躺在地上,手中拿着铁器,喊着妈妈,是不是冷不丁还要给老师来一下子?
嗯,还有吗?
多次水龙头的特写,都是长镜头,还有片头片尾都有长时间的黑屏,包括剪辑,为什么有些片段被剪掉了呢?比如店主送男孩自首的过程……
OK,只有这些吗?我再让你加十倍,还能问多少?
女:哎呦,这都超高难度了,您给大家解释解释先……
咱先找到主题,把主题搞明白,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片中有多少隐喻,比喻……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我们先理清思路,男主接受两种教育,第一种:五岁开始,他就接受女教师阿拉伯语的训练,这是正统的学校教育!
另一种就是在清真寺,通过“古兰经”学习的阿拉伯语,使男孩成为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
妈妈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仇恨自己的老师,甚至对自己也没有丝毫尊重……
女:都在经文写着呢,不得与女性握手,这是“不洁”的行为!
在这种双重教育下,很明显,古兰经的教义占据了上峰!
下面看片头,字幕黑屏后,马上出现急速上楼的男主……
学校教育,讲究“拾级而上”,层层递进……
男主是一步三台阶,飞速奔跑
再看片尾,男主踩着垃圾桶,翻越高墙和铁丝网,最后从三层高的地方掉下来……
这叫什么?宿命!
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注定什么结局!
女:没听太懂,到底啥意思?
我现在带你找出本片最大的隐喻!
这个情节非常关键,两个年轻人在一簇植物面前,对白中还提到种子!
男孩杀气重重,要像堂哥那样成为圣战英雄!
这就是心里埋下邪恶的种子!
而女主第一次见到男孩就为他倾心,这是爱的种子,爱的萌芽!
思考:
我们经常把老师比成园丁,对待学生就像对待鲜花那样,观察,栽培,浇水,施肥……
女:哦,因为邪恶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内心萌芽了!
花的生长需要什么?阳光,水……
需要音乐吗?
女:不需要!
我们只要盯着这朵花,全神贯注,不用带着耳机听什么音乐,鲜花成长也不需要音乐……
女:哦,难怪没有伴奏……然后呢?
关于水,本片的水龙头多次特写,而且长镜头,不断演示男孩洗手,漱口的过程……
狗的口水不洁,与女人握手,接吻……都属于“不洁”,这是男孩所谓“真正的穆斯林”!
女:狗是人类的朋友啊!
本片出现很多小动物,幼崽,牛,兔兔……非常可爱,卡哇伊,但男孩碰都不碰!
我们要重点分析!
片中三个女人,妈妈,老师,女友……
这些人,男孩在内心都是排斥的,对于女人,他没有半点尊重!
当女主提到,我想吻你,男主笑了笑,然后拿起水瓶喝下……
片中多次出现水,包括矿泉水……
男主独处的时候,水都是用来洗手,漱口……涉及到爱情,他才喝水,啥意思?
我刚说了,植物离不开阳光和水分,“邪恶之花”也是如此!
在超市,男主也出现矿泉水的传递……将其束之高阁,男孩能喝到吗?
言外之意:
在清真寺,他是喝不到“水”的!
“邪恶之花”得不到滋养,更不懂“人间之爱”!
女:傻小子根本体会不到女人的滋味!
女主用一根稻草挑逗他,男孩此时可能不明白这是干啥?
女:哈,他就是不解风情!
其实观众心里最清楚,那导演拍这场戏什么目的,呼之欲出吧?
感知爱,让身体的每一次肌肤感知那种细腻,那种渴望……
“我爱你,我喜欢你……听不到吗?”
女:哇,这些内容台词都有,怎么你一说我才看明白!
大量的剧情都在表述这些东西!
堂哥为圣战而死,在店主眼里,生与死没有区别,有的人死了其实他还活着……
对于谎言,这位真正的莫斯林男孩竟然也很包容的,他的行为充满了矛盾和“双标”……
女:哈,死人都给说活了,这些人也没啥原则性哈!
即便说谎也是善意的谎言,都为我好……你看看,这就没法讲理了!
导演不遗余力地通过对白,剧情,包括镜头语言传递思想,而你们全都忽略掉了……这就是外行看电影!
女:那您说,这孩子怎么变成这样子的!
两种教育,扯不清理还乱!尤其古兰经,对异教徒是缺乏包容的,你死我活……这就不好办!
我们不能通过流行歌曲让孩子学习阿拉伯语,只能经文洗脑!
成年人对此事还争得不可开交,孩子呢,更加不知所措!
男主四五岁戴眼镜,男主五岁就被老师传授阿拉伯语,自然也就接触到古兰经
可见,眼镜=古兰经
女:这又是隐喻!
眼镜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世界在我眼前是处理过的,有色眼镜嘛!
女孩没有近视,戴上眼镜,眼前一片模糊……
这眼镜就是“古lan经”,女孩信不信教,当然不愿意戴这个,谁能忍受模模糊糊的世界?
对于古兰经和清真教,还有两样道具用来比喻他……
女:有吗?在哪里呢?
别急,听我一步步分析
咱说这男孩学习怎么样?
……不咋地,别以为眼镜就是好学生……
我们观察一些细节,对于学校的知识,男主一知半解!
这里也是,写一半字被人叫出去了……“pas等于pa”?
s不发音,这里就能划等号吗?,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跳着学,就跟片头上台阶似的……
两套系统:清真寺&学校教育,几乎排斥的……
这些都说明教育出了问题!
你真正理解古lan经的要义吗?穆s林教徒要研究一辈子的,不是背几条经文,加入圣战就代表虔诚……
找不到爱,最容易受到蛊惑,被仇恨迷失的双眼!
这时候,就要显示女人的力量,爱的力量!
女:拒绝女人,大不智也!
这些都是最终的悲剧的根源所在……
所以说这孩子没有打好基础,四五岁就接触那些晦涩的经文,又没有很好的指导老师
再说到植物……
挂在墙上的,花盆里的鲜花,好看不?但没有根……
基础没打好,邪恶的种子,只能诞生“恶之花”!
而洒落在地上种子,哪怕没人管,都比这强多了!
还有他脚下的塑料桶,踩着塑料桶往上爬……
你把男孩想象成某种植物,“恶之花”,他不是生长在土地里,而是以塑料桶为地基……
你想想,这株植物爬到三楼,在上面“绽放,盛开”,可能吗?
女:嗯,不摔下来才怪?!
现在明白了吧,塑料桶和铁栓,还有眼镜……都是比喻那啥xxx!
如果说男孩是鲜花,那么枝叶在哪里?
就是那两条胳膊……
注意,这男孩走路不摆臂的,木头人一样,在奔跑和接力的时候,他伸出手臂……
女:这里如何解读呢?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也就是叶片来汲取营养……
接力赛交接棒,这也是信息的传递:作为队友,我信任你才把棒交给你,你伸出手,接到我的力量!
接吻,也是信息传递,爱的表达!
女:肌肤之亲,男欢女爱!
男女之间的握手,都代表爱与尊重!
信任就是营养,有了营养我才能得到力量,摆开双臂向前飞奔!
一个人独处,得不到队友的信任,就容易出问题!
在清真寺,男孩得到店主的信任,最后怎样,人家为了自保,丢弃他这颗棋子……
他们之间有信任吗?完全处于计划外……
裤腿里藏刀,磨尖牙刷……都是罪恶计划的实施,导演用长镜头来展示,就代表此处重点!
而他被同伴带到警察局自首情节,完全意料之外,于是被剪辑掉了,不表!
女:这为啥呢?
小牛犊才可爱啊!
这个磕头祈祷的动作,像不像一个芽孢……这里又是长镜头吧?
女:哦,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剪辑的都是“杀人计划”的过程……
对,这是观察期,谁也不会24小时都盯着一株植物!
女:一旦埋下邪恶种子就晚了!
另外我们发现,“恶之花”缺少这种正常的人际交往,尤其对女人的态度,很多行为在他内心摒弃的,认为这是不净的……
想想这些是谁教给他的,妈妈还是老师?
女:古lan经,写在经文里的……
花儿的成长离不开水,片中还出现牛奶……
奶水是母体才有的,女人体内的营养和精华!
把奶控制到38度,那是母牛乳房的温度,这样小牛才会适应!
我老看抖音有个小伙子,傻二似的,吃着吃着突然喊一嗓子:“妈妈的味道”……
女:哈哈,我也看过,他好像就那一个梗!
导演让小女孩伸出手,奶牛吮吸手指,这都是有目的的动作安排!
像这种文艺片给棒槌看都是浪费,根本看不出戏来,太可惜!
我一定你学好四维一体拉片分析法,搞艺术必须掌握这套理论!
你看,男孩在管教所,故事围绕社工和女孩的关系展开!
社工和警察对男孩都非常尊重,礼貌,没有任何轻视,但信任的结果是什么?男孩的罪恶计划一步步展开……
以上证明:
其实导演在提醒高层和官方,要注意国家安全啊!
爱之花被视为邪教徒……
女:哇,干草棚,枯萎的植物……有意思!
随后,男主潜逃,还是一门心思,就是要“杀人”!
重点说片尾一系列动作
怀揣铁钩,踩着垃圾桶,翻越高墙……掉下
四肢僵硬状态……还能绽放吗?
男主吃力地挪动身体,用铁栓敲响围栏……
这里的铁栅栏,方格……代表什么?我都说到嘴皮子磨烂了
女:法律
男孩手中的铁栓,刚说过,代表xx经
这里的镜头语言出来了吧?
女:哇,还真是法律底线……不愧是达内兄弟,电影语言玩的太绝了!
敲击发出声音就是一种示警,警告所有人,国家要不安全了!
某些激进派就是不断地冲击这个领域,禁脔之地……有些矛盾根本无解的!
女:嗯,你越是包容,他越觉得你软弱,一定要挑战你的底线!
本片尤其针对教育:
男孩摔到意识模糊,口中挤出妈妈两个字,之后老师被外面的敲击声惊醒,发现男孩躺在地上……
女:这里很多人不太理解,您给解读一下!
女:没错,人在临近死亡,都会哭爹喊娘……
男主一直就没尊重过他的母亲,认为她不是一个真正的穆斯林……
只有从内心喊出“妈妈”的那一瞬,男主才被“植入爱的种子”,真正才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生命……
紧接着,男主认错了,忏悔了!
女:哦,这回总算低头认罪了,还以为他又在演戏呢!
母性如此伟大,这人打小儿就看不起女人,不尊重父母,不变坏才怪!
女:嗯,以后对我们女性放尊重些,彩礼的干活!
你这就是“邪恶的种子”在萌发,在美学教父面前,少来这套利格儿隆……
本片为什么用自然光,明白了吧?
植物生长,有阳光就够了!
女:那黑屏呢?
男孩还有未来吗?四肢都不能动了,还什么光合作用?结局很惨的!
女:圣战组织的牺牲品!还有个问题,有人说本片故事还有起伏和波澜……
文艺片,不搞那套三幕式,一波三折?
这树苗已经扭曲成这样了,还打算怎么折腾他,弄成盆景咋滴?
女:本片也是提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事态的严重性!
yisilan教好不好?当然,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但你要引导孩子去看,让他理解其中的内容和教义!
教育向来是一个国家的大问题,所谓“百年树人”!
我打个比方,自律,你说好事还是坏事?
女:当然好事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片面!
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好,自身压力过大,或对自己要求过于严苛的同学,你跟他谈自律就是将他置入死亡的边缘……
人的本能往往是一种修正……
所以我在这里反对“自律“,自律首先要建立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
过于自律就是违背“人性”!
当你身处在鄙视链的最底层,又迫于压力,外在内在的,谁知道会长出什么邪恶之花?
女;青少年往往心智不清,还没有良好的心理建设,这么点孩子搞那套狼性文化,军事化管理,“邪恶的种子”很容易乘虚而入……
土猪拱白菜,咬牙切齿……
“恶”体内萌芽,成长……
女:哇塞,林x斌诞生了!
国家这回搞“双减”,就是看出苗头不对!
中国的热钱和资本,比那些网红流量明星还浮躁!
蒜你狠、姜你军、向钱葱都是这帮人!
家长也跟着起哄,“学不了钢琴咱学二人转呗”……胡来嘛不是?!
k12不行了怎么办?马上转型,开会找出解决方案,务必在24小时内转到素质教育……咱玩呢?
素质教育的核心主体是什么?包含几大要素,如何展开……您懂不懂啊?
教书育人,素质教育,有教无类……真得把心放孩子身上!
抑郁了都不知道,那些破作业逼到孩子自杀……当老师干嘛吃的?
观察他,盯紧他,看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需要时间和热忱!
说老师是园丁,您得配得上这个称谓,千万别做“割韭菜”的镰刀……
女;确实,教育无小事!
通过影片我们发现:
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瞧不上“土猪拱白菜”,就因为这里有邪恶,我看到了“罪”!
女:毕竟您是美学教父啊!
这里我不责备任何一个孩子,他们大多都是受害者,怪谁?怪教育!
美学教父:森森大军 《国际获奖电影辞海》zhuanlan.zhihu.com/p/42423025美学教父:影评 有谁真正看懂了《单车少年》?zhuanlan.zhihu.com/p/33040474
下一代穆斯林逐步攻占欧陆,这大概是最为当下而迫切的社会议题。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或许比照现实还是过于柔和和善意,但仅这个出发点也谈不上有太大问题,整体上这并不是一个容易找到所谓绝对正确立场切入点的话题。
哈哈,再次验证达内兄弟一出手,好片立马有。一如既往的古典叙事方式,只是不再苦愁与怜悯,而是拿起批判的刨刀,狠狠剥削绿教极端主义的愚昧死穴。尤其是片尾,呵呵,几声“妈妈”叫得观众解气又鄙夷。获救之后,接下来怎样?纵观之前一系列伪装,教人不寒而栗。
《中国新疆 反恐前沿》→《年轻的阿迈德》。2019年第72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最佳导演 达内兄弟。—— 这样的电影于我某种程度上算惊悚片:面容看起来天真善良的青少年却因极端的宗教信仰而处心积虑地想杀害自己的老师,失败过一次却依然执着于再次取走她人性命……怕是以他此前坚定不移的信念,即使遭遇不幸事故被老师好心拯救了(一度担心他会在那时将“凶器”刺向老师),他也不一定会“改邪归正”吧?★★★☆
(6.8/10)达内兄弟一如既往的精炼。在作者电影越来越推崇“长”的当下真是一股清流。不过这次《年轻的阿迈德》套用了和《单车少年》基本一致的公式。虽然敢于讨论欧洲社会最受争议的问题。但略显诚意不足。本片最精彩的地方在于。主角一直在改变对极端行为的态度。但大多数时候观众无从得知其真正的心理活动(也可能是导演故意为之)。所以故事进行到最后。我们还在担心利器会不会刺向老师。而更为高明的是。这件利器从杀人凶器瞬间内变成了救命工具。
还是达内兄弟,不过风格上还是有变化的,这次他们放弃了剪辑点,每个镜头都是一个长镜头,靠演员的走位和摄影机的调度干了剪辑的活儿,一个长镜头内,摄影可以精准的捕捉到必要的信息量,同时完成视听的调度。好莱坞很多大导演都干过类似想法的事情,这次达内兄弟用他们那套美学风格也尝试了一次,拿戛纳这个最佳导演奖,跟卡隆和伊纳里多拿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意义差不多。其实更厉害的还是达内兄弟的剧本,节奏编排的非常准确,又是很不一样的写法,兄弟俩基本上每一次都很成功。
弑师的匕首也是求救的工具,福音的经书也是圣战的源起。如果女孩不信穆斯林,就对她没了感觉。如果错过了祈祷的时刻,祷告就失去了意义。如何用语言判断信仰的渎神与纯洁,如何用眼镜分辨世界的模糊与清晰。哥哥是值得崇敬的战士,伊玛目是必须信奉的神使,自己是接近安拉的少年,还是跌入邪恶的魔鬼。
我还以为他到最后要继续捅呢
#72nd Cannes# 最佳导演奖!!!达内兄弟正常发挥的水平,也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达内电影。视听近乎完美,对非职业演员的调教也堪称杰出。出色地将极端穆斯林问题与青春期叛逆、家庭问题(父母离异)、穆斯林社群生存和文化状况(竟然还包括了穆斯林的多样性)、互联网极端思想的传播、阶级背景(有着极端思想的伊玛目的主要职业是经营一家小超市……),乃至少年犯改造的社会机构体系等等融为一炉,讲得相当清晰。视听上则是独步天下的达内式的现实主义手法,精心设计的手持长镜头+自然光效+不用音乐(仅在片尾字幕有音乐),某种意义上视听完成度甚至好于《单车少年》。当然剧作还是有问题,有长评。
达内兄弟的新作,一个13、4岁穆斯林少年,青春期中盲目冲动行为之朴素而又精确的讲述,功力老辣,又不张扬,好!在土耳其阿达纳电影节上观看。英语字幕现场放,字小,看得累了些。
状态神勇!达内拍宗教极端真的很合适,他们并没有简化这个问题,反而将之复杂化了,因为孩子本来就是不可预知的,陷于极端宗教的孩子更完全是成人的盲区,你只能透过他的行动去理解他,而任何理解又必然徒劳无功。主人公被完全钉死在景框之中,除了切身的疼痛之外,没有任何内在的力量可以解救他。这是一部升级版《单车男孩》(虽然仍有缺点),一部当代版《德意志零年》!
标题的真正主语不是阿迈德,而是年轻。这种“年轻”就像今日的美国一样——固执而又鲁莽。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就会知道:想要剖析恐怖主义诞生的根源就必须拿教育(意识形态 )开刀,必须从(政治)领袖与(宗教)导师身上下手——伍迪艾伦的《无理之人》便是,马尼尔的《外出时刻》也是。毫无疑问,达内兄弟这部毫无新意的新作显然也是。影片最为直观的矛盾是传统圣训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然而就像许多青春电影一样,我是谁——才是《年轻的阿迈德》真正需要解答的现实主义命题。何以成为一名真正的穆斯林?摘下眼镜的男主角眼前一片模糊。摇摆于道德扭曲的制度与自然而然的情爱之间的他,之所以拒绝爱是因为对欲望本身充满恐惧。最终恐和欲的关系在经典的“达内时刻”转化为爱与被爱的关系,可是爱能挽救这位少年吗?达内兄弟的回答是:无人知晓。
比[无名女孩]真实可信得多,叙事和视听方面都是如假包换的达内兄弟,以小见大,结局则妙到毫巅,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足之处是这个题材不大适合以这种路数来拍,仅有外部动作,内心活动缺席,人物显得干瘪和平面化,如同木偶,再加上导演和绝大部分观者都处于他者/局外人的位置,更让影片失却了深远韵味。PS:以虔诚的祷告礼和细致的洗手作为分隔叙事的节拍器。(8.0/10)
C / 第一部达内,比预期好不少……感觉有点过于执着对头部的刻画,而本片主角的头部(包括面部)却又几乎始终拒绝着观众,以至于特写所能营造的空间始终太现实且完整。镜头反而没办法构造一个穿梭于不同器官的任意空间,削弱了那些关键性身体时刻的力量(比如奔跑、快走等)。阿迈德最后走向老师家时他所做的并非执拗地继续极端宗教指引下的任务,而更接近于一次纯粹的“掷骰子”式选择,因而他需要的是圣女贞德一般在行动时掷地有声的脚步,而不是坠落后的画外余音。
我還挺喜歡的,非常生活,非常流暢,非常簡潔克制,但又暗流湧動張力十足,觀影全程在一種非常不安的情緒中度過。我不同意很多人說結尾是感化是醒悟是敗筆,結尾是這個需要立刻執行刺殺來自證純潔信仰的少年,遇見了接近死亡的意外墜落後,展現出的那一瞬間少年本真, 是整部電影裡他第一次表現悲傷的情緒。用原本打算刺殺的工具完成的自救,是那麼讓他傷心,失落和無助。這不是救贖,他也不會因此覺醒,在他堅定的信仰面前,這是徹底的失敗和虛無。
极端宗教主义在少年心中深埋,稚嫩的躯体承载着无所顾忌的冲动,但其笃定的信条似乎完全经不起风吹草动。达内兄弟用最短小精悍的篇幅,时而带动着你神经紧绷,时而令你会心一笑。而潜藏在事件背后,欧洲社会处理方式上的优柔寡断,才真让人不寒而栗。
【VIFF19-Centre】三星半。能理解为何有传言说没有寄生虫的话金棕榈会被达内兄弟再次拿走:前2/3毫无争议的大师之作,在继续自己风格作者化的同时(不是他们还能是谁?)又涉足在欧洲被讨论极多的移民,宗教冲突题材但不落窠臼选择新被“洗脑”的孩童角度,妙极了。但一切急转直下,Louise的情愫冲击无疑直接挑战了阿迈得的信仰,促使最后一幕的发生,但观众现场的笑声无疑直白说出“不买账”三个字(好吧 也许欧洲孩子就那么直接呢)。夸张是能理解的,但总是觉得差了些什么(也许,是自己太老了不能跟上孩子的现实了…?)结尾收的简短有力,不多做口舌,但我预想的结局-一边说对不起一边刺向老师-会不会更冲突些?但转念一想,导演们还是秉持着一颗童心善待世界。这种转变,无疑和之前作品形成了明确反差。
如果将《编剧工坊》视作范例,《卢斯》是过于倾重,《阿迈德》则是避重就轻了。而与往日最大的不同以及电影的失败之处,在于达内兄弟一贯擅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的流动,这次却拍了一个“封闭心路”的少年。我们无法感受到阿迈德的所思所想,除了在个别镜头(比如田间初吻)中有些许流动感,大部分时间是“一潭死水”。这种封闭的、切分出“你我截然不同”的对立观看感,就像一个没有找到其合适展示方式、丢失文化背景与生成语境的展品一般,在看似堆满实则空空如也的展场里尴尬矗立着面对观众。
达内兄弟简直是肯洛奇的反面,《年轻的阿迈德》有点简单到让人难以相信。对我来说,片子最大的问题不是故事缺乏波澜,而是它的影像没有力度,实在无法触碰到我的情绪。
和基友从电影院出来第一句话齐声表示,介倒霉孩子就是欠揍。
片末久违的又一次“跌落”调度实现了达内兄弟近年来最强的一瞬影像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