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天赋的玛丽莲在追梦途中遭受了接连二三的打击,与演员生涯渐行渐远。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决定重新振作起来,并在与自我的抗衡和挣扎中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导演圭洛姆·加里尼曾凭处女作《男孩们和吉约姆》横扫法国凯撒奖五项大奖,片中更有凡妮莎·帕拉迪丝加盟。影片获得第30届东京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一个贫瘠的土壤里面拼命挣扎的小苗长成了参天大树,生活对人不都是公平的,而生命的活力和潜力是无限的,被深深的感动,戏中戏的安排出乎意料,极具打动人心。对人心里的变化和成长把握恰到好处。但片子的底色却感觉抑郁,不畅快,看了感觉憋闷,这也是这个年轻的导演个人生活的一个侧面吧。艺术家常常借着作品偷渡自己的灵魂,这个处女作就得了大奖的年轻导演想必就是经过这样坎坷的生活之路把,女演员的演技很有张力,人不漂亮,但很有魅力。
文 | 石蓼萧
玛丽莲成长在法国的一个小乡村,是一个害羞的女孩。她的出场也是怯生生的,留着厚厚的刘海,小心而谨慎地回答导演的问题。她的名字就是带着父母的期望,是因为“玛丽莲·梦露”才有了这个名字。只是她并没有惊艳的相貌,不过气质十分独特,带着自然的力量。她闪烁的眼神中带着优雅,也有几分神秘感,这样的特点吸引着人们。
走出乡村来到巴黎发展,她的独特备受青睐。我们以为这就是一个平凡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赋逐渐走向人生巅峰的故事。然而剧情并没有这样发展,她的第一个“大角色”因为过于紧张和缺乏自信而以失败告终。她没能完成自己的角色,和剧组分道扬镳。这时我们以为她会整理失落的情绪并重新开始,在摸索中前进。这也是许多成功的演员会经历的低谷。但是她却陷入沉沦,刚迈出的脚步竟然就此停止。她的演员生涯告一段落,做上了文件分拣的工作。生活也不顺利,在同事眼中就是“酗酒成性的女演员”。作为观众自然期待她的觉醒之路,可是这一刻迟迟没有到来。当然之后在偶然的机会下她重回银幕,开始尝试新的道路,慢慢找寻自我,为人生找到出路。
这样一个成长和自我认知的故事没有多少大起大落,准确地说是没有多少“起”而都是“落”。我们看到一个渴望成功的小女孩在现实打击之下不断下坠,她也并不会按照观众“逆袭”的期望,从失败成长为一个巨星。只是在一点一滴、不断放弃和质疑的伤痛中重新认识自己,有了一个合理且逐渐清楚的方向。这是本片独特的地方。其实这样的成长才更加贴近现实,故事也容易打动人心。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可以走向所谓的“巅峰”?大多都是在起伏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获得一点点认同。找寻自我也是很缓慢的过程,甚至可以长达一生那么久。既然如此,观众也不必着急,可以享受随着玛丽莲一同找寻,一同慢慢成长的过程。
本片饰演玛丽莲的阿德琳·戴尔米奉献了精彩的表演,拿到了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她的表演带着丰富的层次,一层一层将观众带入属于一个人的成长故事。她不是第一眼就惊艳的类型,在一众明艳的法国女星中确实算得上“普通”。不过她的眼神从初期闪烁着不自信的柔弱到经历创伤的失望放弃,再到重燃希望的坚定,玛丽莲的成长与伤痛就是她的成长与伤痛。她演出了普通,一个平凡演员的不自信和脆弱;也表现出了独特,她对表演的理解和灵性。看似矛盾的特征,在她的演绎下成为了自然的流露。
此外,配角也同样出彩。法国才华横溢的传奇女星凡妮莎·帕拉迪丝在其中扮演了玛丽莲“引路人”的角色。尽管戏份不多,却是影片中的重要转折点。她的出现帮助玛丽莲逐渐走出阴影,回归演员行列。她的成熟自信和慷慨的善意成为了影片中的一大亮点。
本片是导演圭洛姆·加里尼的第二部作品,他的处女作《男孩们和吉约姆》曾入选第66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获得第39届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影片、导演等计10项提名。在《男孩们和吉约姆》中导演就擅长运用现实和戏剧的插叙来讲故事,转换灵巧并不杂乱。本片中也穿插着玛丽莲的现实生活与回忆,还有她本身作为一个演员参与的表演情景。其中戏中戏的桥段让人无法置身事外,不断思考和她真实生活的关系。这样模糊了的边界没有给欣赏带来负担,反而像在解谜,不断发掘一个人的生活,了解影响她人生选择的种种因素。加上法国电影的轻快和不着痕迹,故事的走向并不刻意地带给人惊喜(结尾催泪预警)。
一个人的成长中的伤痛无法避免,即便是脆弱的认同感或许也可以带来幸福。
说不出话却选择了一个必须要说话的职业。不是惨,就是抗争,没得选的。
艾丁鹅骂人真的可凶了
从一开始女主被眷顾、误会、唾弃之后绝望地穿过无边无际的稻田直到天亮,这种强大的无畏,恰好描述了那个伤害的大小。直到她再次被邀请时的回绝:“不想让人失望。”,心疼到束手无策,可总觉得不能这么颓下去吧,好在她还是接了这个挑战…熬过前窝囊的前半段,直到玛丽莲被女主安慰的那个时刻,竟然担心是即将要发生的爱情。为什么担心?是怕爱情被某种目的绑架?还是怕爱情终归会走向不好的结局?都有的。会这么怕,又是为什么?那该怎么办?看下去便知。能让观众一直向自己提问,是了不起。想来结尾反复唱着的歌词里,分不清究竟是伤痛还是欣慰…
末流演员的灿烂人生,那个害怕在陌生人面前说话的小镇姑娘竟也梦想走向表演之路,欲扬先抑的故事让人看得非常憋屈,但后半程却充斥着饱满的感动,尤其是戏中戏部分非常出色,已经难以分清楚到底是现实还是戏剧了,直到镜头拉开的那一刹那,眼泪突然夺眶而出,女主角的表演层次丰富打动人心。(71)
到底是一名成谶,还是入戏太深,每个叫玛丽莲的菇凉都难以摆脱的戏梦人生。法国版《演员的诞生》,一直有个观点,凡是挺过了35岁还能站上舞台的女演员都是生活的一道馈赠,就好像必须等到岁月表面的浮华落尽,你才能辨认她们体内发出的暖暖内含光。
女主丑 演弱者部分有一小时 差点看不下去
白色内裤在多年后成为你心里最珍惜的回忆
#EUFF2018#
喝酒后看的这部,很适合酒后看,情绪和挣扎都放大,神秘感更神秘。
女主演得很好,其他比较一般
3.5如果说拉扎罗的选角在于像罗马雕塑般的精致和良善,那这部的主角则是天生的丧和受伤,选角就成功了一大半。而第三幕的戏中戏则是完全骗过了我,直到最后一人食我才恍然大悟,东京影后名不虚传。
开幕雷击!!这是多么形象的比喻。或因没有掌握「窍门」或因不知如何运用「巧劲儿」而拧不开「罐头」盖儿且有明显「暴力」倾向和「自卑自大/自恋自厌/自暴自弃」情绪的《野蛮人》维加最终走上了「破罐子破摔」这条不归路,而《玛丽莲》在「追梦途中/赶考路上」面对「机遇/挑战」考验时,则切实抓住了可用的「动态平衡」把手——既没有在静默的「冷板凳」时期被「人类命运共同体开除人籍」甩出局,也没有在丛林法则主导的竞争逻辑中「受伤」死去。为何从《客厅里的棺材》里面支棱起来的女主没有「腐败」堕落成一只寄生性动物?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即便在充满虚情假意和任由「法西斯男权主义」摆布的名利场里,这个「无我」女人也始终知道「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场景,扮演什么角色,并坚持用行动向观众证明谁是真正的「我」自己。
又是女主逆袭事件 同学们好像对这一类型的电影不感冒 而我全程关注了女主的着装 除了那套睡衣 其他还是很美的 最后一个人吃晚饭的剧情真浪
很单纯的讲述演员奋斗的故事,前面的衔接不是很流畅,往后渐入佳境,整体的情绪代入感很强。女主不漂亮,但是是那种你眼睛一分钟都不会想从她身上离开的好演员。舞台剧戏中戏巧妙的让现实中悲伤的情感完美过渡到虚构故事中并触动观众。结尾餐厅戏挺暖挺催泪,最后一幕可以入选年度最佳镜头候选。
2018欧盟电影展11.13百美汇
打不开的骨灰盎,落水的龙套,救不活雪中之鸟,不愿再让人失望,“你终于拍出了自己想拍的电影。”自说自话跑远的男人还牵着她的狗,晚礼服深藏马桶,餐厅沉默献礼……所有伤痕皆表演,表演即生活,挺好
不知道为什么会看哭,但是直到最后那场戏,我想我才开始读懂玛丽莲吧。没有神秘感的电影不值得看,玛丽莲其人正如这部电影一样,神秘、诱人、骄傲、感性,她的苦痛和成绩都是来自生活短暂的阅历,她的爱情和收获的掌声则是时间留下的痕迹。模糊戏剧与现实,在幻境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记得她说,离开这里吧,不要回来。
9.5分。在电影院里看哭了。期待已久的我心水的导演的作品,这次跟之前的《吉约姆……》很不一样。讲述一个演员的辛酸与甜,脆弱的自我及被认同的幸福。主角的设计很有层次,加上本人的悟性,不奇怪会拿东京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期待分享给更多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观影于美国电影市场。11/04/2017
女主在片中回答她名字源于父母对玛丽莲·梦露(的喜爱),讲的是小乡镇女孩的演员路。我承认她非常有灵气、有演技,某些角度也很美,但真的从一开始就被她的八字眉八字眼和大眼袋带出戏!这是海报上看不出来的。最后一幕分不清现实和戏剧,看得憋屈,但总归还是镜头拉开后释然了。保利国际影城天安门店
创伤与拯救的故事,女主角的眼睛真的太美了,太会讲故事了,从最初的单纯到伤痛到自信到最后的感动。可能是台词没怎么看懂的原因感觉结构有点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