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尼是一个娇弱的女孩,有着不受约束的精力。她是个“系统破坏者”。这个术语用来描述那些违反每一条规则的儿童;那些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结构的儿童,以及那些逐渐从德国儿童和福利服务的裂缝中跌落的儿童。不管这个9岁的孩子被带到哪里,她都会在短时间内再次被解雇。这正是她所追求的,因为她所想要的就是能够再次和她母亲生活在一起,一个完全无法应付女儿不可估量的行为的女人。
7/10 现实主义社会关怀题材。小演员太厉害了。这么小真的绝佳的演技,每一场戏都癫狂爆发,小小影后!给小姑娘加一星半!! 其实我觉得这个小孩完全没有问题,非常理解她。在我看来影片的共情是非常够的! 本尼只是从小的教育陪伴不够,想要大人的爱 温暖和陪伴 想引起大家的注意。真的很可怜… 软弱无能的妈妈根本就不好好教她不好好讲,还惧怕自己的孩子。他妈妈的男朋友真的恶心,凭什么打她还把她锁柜子。啊啊啊啊啊气死我了这什么垃圾妈妈一阵一阵的!!妈的好生气!!😡😡😡 小的时候真的很容易会突然爆发,而且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开始没有理解到跟系统有什么关系,其实就是学校 医院 教养院 家庭 警察之间的关系,互相踢皮球推卸。没人跟她好好讲 ,事实上很多人都对她冷漠,只有短发女人和麦奇对她好一点,可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庭也很无奈。系统的制度冰冷,又得不到最想要的原生家庭的回应,更加剧小孩子的绝望和歇斯底里。都想帮助她 又都做不到,又惧怕她 哎。
首先,有个概念,国内对小孩和对大人一样狠,不听话都是狠狠地打。但是,欧美发达国家对于小孩很宽容,像女主这么闹事的孩子,剧中的大人一次次试着用爱包容,用爱容忍,只能说,德国社会福利体系发达、社工素质也较高。但是!!!女主一次次被劝退,最后甚至要去非洲,显然大家都忍无可忍了,只是发达国家不会打骂小孩,但一样会残忍地将你赶走。因为孩子还小,由于他们法律,他们的国家不能治她,等她成人了,就是妥妥的精神病!影片中男主提过一次,然后女主就乖乖不吭声,其实精神病是个他们不愿提及的真相。
很多朋友因为小女主有时候变得温柔就同情她,觉得她不该被大家抛弃,这正是导演的表现手法,制造矛盾,让观众为人物的命运揪心。举个例子,某某心狠手辣的杀手,回家时孝顺父母,疼爱老婆,在某次兄弟要被杀死的一瞬间,他替兄弟挡了子弹,闭眼前手里还拽着女儿给的项链。。。感人吗?同情吗?事实却是,他是个杀手,早就该死了。
回到影片,小女主的暴力倾向是种病,家庭不幸是一部分原因,但家庭不幸的孩子多了去了,他们都能学会适应环境,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正是人和野兽的区别。影片中女主的妈妈说另外一个小孩也有这种倾向了,那就很可能基因里面的因素了,就是有病,要治疗,要管控,否则开车撞人、从楼上扔个微波炉下去、给她把机枪在心情不好的时候都能随时突突突一屋子人。非要等她杀死了人才能治疗?那被杀死的那人找谁说理去?那个被她撞得头破血流的小孩如果在郊外没人看见,说不定就死了。而且,女主的暴力倾向不只是单存地随机破坏,已经有盘算了。如下图:
是不是有人觉得她后来跳窗逃跑时没把婴儿怎样,她还是个有良知的小孩?还是举个例子,张三捅了你两刀送你去医院没收油钱是不是还要谢谢他?
以前我实习的时候遇到一件事,一父亲报警叫警察把他儿子抓去精神病院,他经常被打就算了,他怕邻居也被打,祸害他人。他儿子虽然是精神病,但会烧一锅开水泼向进屋的民警,恐怖吗?纯疯子不可怕,有逻辑的武疯子才叫恐怖!我看电影的时候就想到了曾经遇到的这件事情,那个精神病在和民警对峙了很久觉得无聊了就拿着把刀去看电视了,边看电视边吃饼干,再后来就睡觉了,然后民警医生一起进去打了镇静剂才完事的。这不就是长大后的女主吗?谁一不小心惹她了真是倒了血霉。
写了这么多,那导演拍电影是为了什么呢?我的理解是,非常有意义!这是他们国家的一种难以处理社会现象,拍成电影让更多人去思考,去推动解决这个事情,而不是送去非洲眼不见为净就当解决了。小孩子有可爱的一面,也有失控的一面,怎么办?没有答案。
如果我们也有这样一部电影直面这种现象,那肯定会引起热议,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类似的不幸的家庭,引起社会关注就能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支持,还记得《我不是药神》吗,那么多共鸣!因为没钱的癌症病人太多了,医院病房里无奈的眼泪从来就流不停。
不太清楚本片导演Nora Fingscheidt之前经历怎样的电影教育,拍过什么短片作品,也可能她天生就对电影语言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控,《系统破坏者》看上去完全没有处女作常有的生涩,反而在视听上有很多亮点,比如小女孩躁狂症发作到处暴走,背景音乐会出现一段很有动感的摇滚乐;小女孩被人按住脸之后,银幕立刻出现一片大红色,模拟小女孩眼前浮现痛苦记忆的状态,以及配套的一系列快速变化的视听效果。这两点处理非常好,这种处理方式让影片彻底摆脱苦情戏的路数,从更抽离更成熟的视角看待她的病症。今年柏林影展把Alfred Bauer艺术贡献奖发给本片应该是为了表彰这些视听处理,这个奖给得很精准,本片确实有新意,又不至于过于标新立异而放弃与观众的共鸣,所以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创新,很难得。
影片的视听效果如此出挑,离不开剪辑师在幕后做出的贡献,是剪辑师的努力让影片的节奏张弛有度:影片整体节奏控制得很快,一场戏结束之后没有废话马上进入下一场;在教导者因为两头受气而委屈地坐在地上哭泣,节奏就调得慢一点,下一场戏又马上恢复节奏。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以前从没想过的躁狂症患者的情感需求。人的厌恶感和需求感在一定范围内都是正常的;躁狂症患者没办法控制自己对情绪的表达,过度放大自己的愤怒和依赖,导致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曾经有个很不错的朋友是躁狂症患者,她说出话来确实很伤人,那时只记得被她的激烈言语弄得心烦意乱。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即便很同情她,也不可能对她狂躁的言语完全包容,即便努力包容他们,伤害也一定会存在。
躁狂症患者对教导者的伤害也是一样,这些专业人士经年往复承受多方的压力,不仅他们对患者的耐心付出会得到患者暴跳如雷的回应,原生家庭的种种问题也没法让教导者从孩子的家长获取帮助和支持,他们往往是孤军奋战,单打独斗与这些情绪不稳定,像鞭炮一样一点就着的患者们打交道。影片一直保持适当的抽离感,对于救助者的情感需求和原生家庭问题仅仅点到为止,尽最大努力让影片远离苦情和狗血,有条不紊地推进故事。
电影刚看完时的感受并不太好,但是仔细回想过后不禁大为惊叹,从而深深地被打动。
这部电影作为导演的故事长片处女座,展现了很高的导演天赋,这种天赋是电影语言上的,类似于贾樟柯当年在《小武》中展现出的那种开山辟路的天才之处。所有的电影语汇都意在营造一种不安定的氛围,导演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了对人性以及人类所搭建的社会体系的失望,这种对人类的绝望很是枝裕和——这也是乍看之下令人感到不适的原因。
首先,镜头运动时不稳定的。影片中几乎没有固定镜头,但是这与娄烨惯用的那种手持不一样,而是将不安定感融于每一个种类的镜头之中。被摄主体快速运动时,镜头也会剧烈的摇动,甚至会产生些许的眩晕感,横移和摇镜头也是不流畅的;就连在拍摄不移动的正反打时,镜头也在微微的颤动,并且这种颤动有别于增添自然感的呼吸镜头。
其次,炸裂的声音、断裂的音桥和配乐。开篇第一场戏就是贝尼在声嘶力竭地尖叫,资料馆的混音音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尖叫的声音极为刺耳,我听过之后都忍不住揉了揉耳朵。镜头间连接的音桥常常配合跳接镜头出现断裂的情况。配乐之间的主题联系也是如此,运动场面的快节奏动感音乐与平时的现实主义配乐存在一定割裂感。虽然这里是否是导演控制力出现问题依然存疑,但我认为这一点同样服务于主题。
最后,紧凑和混乱的构图。影片室内戏居多,构图紧凑,拍摄人物时大多采取中近景(贝尼确实长得很可爱)。镜头设计也是如此,贝尼坐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那一场戏,景深拉开,可以看到路边的大树一直在不安地摇晃着。
所有这些电影语言都是一个目的——让观众体验与贝尼相同的感受。影片的表意体系是精密的,但是叙事是混乱而缺乏重心的,这也与所有的电影技法一起,将观众置于一个混乱无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自身无法控制,他人无法依赖。观众在镜头的驱使下被肆意驱赶,就像贝尼被这个社会到处丢弃,前一秒满怀欣喜地以为能和妈妈回家,后一秒又被抛弃。
看到最后一个镜头贝尼脸上大大的笑容,我也接收到了导演所要传达的那一种无力感。首先说说个人对这个结尾部分的理解。我认为,贝尼其实从来没有走出过那片森林,那一段贝尼在森林中迷失,最后和狗一起在狗窝中安眠的部分,现实与环境交杂。在现实的部分,导演其实给出了贝尼被包上塑料袋抬走的画面——这是对死尸的处理方法。而最后贝尼醒来见到母亲,之后被送往国外进行强化治疗的那一段,其实是导演的一段表意段落。
理解这个结局,首先要理解全篇要探讨的话题。导演拍摄这部电影同时也在做一个关于遗弃妇女家园的纪录片。本片也是一样,讲述一个异类被遗弃的过程。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德国社会严密的儿童保护体系,即使像本尼这样的孩子,仍然有三十多个儿童中心可以辗转,还有愿意接纳她的家庭。但是同时,导演也通过这样一个极端案例来讲述了,人类社会所建立的根基是自我保护。
本尼患有的是所谓的PTSD,创伤被激起之后的狂躁反应是她无法控制的。大家都深知这一点,同时也因为这一点而怜悯她,但是这种怜悯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先保证自己的生活正常运转。这种创伤从何而来,原生家庭和社会问题先不予探讨。重点是这种事情发生之后,人们如何面对,导演所展示的结局就是抛弃。我们可以看到没有病发时的本尼是非常善良可爱的,她渴求爱甚至到了小心翼翼去讨好的程度,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天使般的孩子在被伤害之后,又再次遭到了“系统化的”遗弃。
本尼从米夏家出逃后,跑到一片狂野上,米夏追出来后,看着本尼的背影渐渐停了下来,这时本尼回头看着停止追逐自己的米夏,她心里渐渐明白,此时的米夏希望她逃走,希望她从这个世界消失。这时米夏个人对她的抛弃。之后本尼被决定送往国外进行强化治疗,则是一种社会性的抛弃。
米夏在片中曾提到一个叫“拯救幻觉”的概念,心理学上对这个概念的解释是“这种心理功能系统利用有敌意的全能幻想来防御无助感。治疗师拯救孩子的幻想中包含着对父母的潜意识敌意,可能是对父母的防御性敌意的反应性因素,而这加剧了工作的困难。”这个是针对儿童工作者的,提醒他们产生这种心理会对治疗工作产生不利影响,这个概念在片中显得和其虚伪。
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她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世界上多一点无条件的爱,这也是她决定做电影的原因。或许导演想要通过这部电影所表达的,恐怕也是如此。
赞一下小姑娘的演技,从系统破坏者到世界新闻,表现不俗。
这是一部值得体味和思考的电影。benni的人生路究竟在何方,也许导演和编剧自己也没有答案,所以安排了开放式的结局。一次次让人看到希望,一次次又突然戛然而止,退回原点甚至更糟。作为家长的观众,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孩子,如何参与到他的成长中,如何真正给予他能够体会到的温暖关爱,如何在冲突中给予孩子引导而不伤害他…
benni的疾病更多的是心理的,有些伤害也许再也没法抚平。在这套看似完备的儿童救助体系中,她被一群善意的人包围着,其中不乏真心实意爱护她心疼她的人,但他们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只是帮他缝合伤口后不等它愈合又迫不及待的狠狠撕开。当然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无奈。但就在这一次次的被抛弃中,benni不断的放大着自己的歇斯底里来表达喜悦或愤怒,想要获得别人的关注。而这却恰恰在既想帮助他又怕惹麻烦的人眼中,似乎他的“病情”已经无可救药甚至越来越重。benni的病情和别人对她的抗拒也在这种螺旋纠缠中互相上升。
故事没有结局,只是带来思考。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孩子,试着放低身姿,换个角度,站在孩子的立场看事情。在生活中,在对待自己的孩子和身边人的时候,如果能从中得到一丝感悟,或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吧。
影片讲述了一个10岁女孩寻找爱的故事。
她显然不适应缺少妈妈的生活,具有暴力倾向。几个寄宿家庭都难以容忍,只好进入儿童救助中心生活。
虽然愤世嫉俗,不肯融入群体,但她也会与人打交道,居然还会照顾小孩。这个女孩只想要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她并没有错,错的是那些朝三暮四、喜新厌旧的成年人。
女孩遇到一个校卫,也就是对其安全进行看护的人。意外的是,他俩成了心灵上的挚友。校卫带她到森林里度假,女孩对他的人生充满好奇。
系统,指的是社会系统,也就是儿童成为受规则约束,意识到爱和自由被限制和控制的体制,这个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成长,但也可以叫做异化。女孩就是拒绝成长拒绝异化的孩子。
在这个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网络和燃气的原始的森林小屋中,我们似乎回到了梭罗的瓦尔登湖,那里一切自然的风景,就是治愈我们心灵的良药。银河,仿佛又从遥远的地方迫近到我们眼前。亲自动手,女孩完成许多活计,从中得到满足感,发泄溢出的精力,这些都是有益的治疗,比药片管用多了。远离人类系统,来到大自然这个充满自由与爱的无所不包生生不息的系统中,女孩就不再是破坏者,而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原来校卫当初也是问题少年,喜欢打架破坏系统,但他浪子回头,成了系统的一部分。校卫想拯救同样有问题的女孩,不让她滑落到癫狂之中,被关进疯人院。女孩不想回学校,校卫把她带回家,家里有一个婴儿和一个怀孕的妻子。
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寄宿家庭,亦或是校卫的家庭,都没有给女孩真正的爱,一切其实都在社会系统的法则下运行,充满隔阂与距离感。尽管有爱,但爱不是女孩所需要的浓度。女孩需要的爱,是毫无保留的,浓浓的如热巧克力一样的爱,而不是敷衍了事,例行公事的爱。
校卫退出了,因为他不想模糊私人感情和社会法则之间的界限,这对他的工作和家庭是危险的。而妈妈弃养女孩,这才是造成女孩成为系统破坏者的原因。如果原生家庭都无法担负起爱的教育的重任,那么指望社会来承担,确实是十分苍白无力的。因为女孩渴望的,其实就是原生家庭的爱,只有原生家庭才能治愈女孩。
当一个女孩没有了爱的联系时,她会破坏这个冷冰冰的世界,并向任何一个富有感情的人求助。她需要家庭,需要父母,需要被爱和施爱,需要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而不是冷冰冰的社会救助站。
离开了家庭和社会的庇护,女孩在蛮荒自然中依然寻找爱的可能。而直到最后,女孩也没有遵守系统规则,没有被社会降服。她一直在寻找,在奔跑,在反抗,而最终也没有找到爱。
影片用跳脱的粉色来象征着女孩的蓬勃和倔强,粉色是拒绝长大、不被同化的儿童色彩,是梦想、自由和爱的色彩。而与之相对的则是日益黯淡、顾虑重重、冷漠自私的成人世界的灰色。
此片获第69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69th Berlinale# 主竞赛。史上最年轻柏林影后应该基本稳了(没得好可惜!!!),最佳处女作和鲍尔奖都很有竞争力!!!小女孩的爆发力和准确度都让人惊叹,而导演对德国儿童社会福利系统的观察理解极为准确,更可贵的是这些细节信息既有效地转换为剧作,同时又有助于塑造人物,几个主要人物的细节准确,逻辑让人信服,并且足够复杂。摄影和音乐也属上乘。这部片子可能真的是从Generation拉上来的,但是占了这么一个好位置(去年这里是[女继承人]哦,必定有所斩获!
影后。Nina Simone粉色点睛 (和奶哥小笔记上写满了新学到的脏话 edifying doch
叙事风格很东欧(罗马尼亚气质?),非但不像看前传说的那么难看,反而很好看。小女孩出色的表演,开放探讨的议题和结局,不过它依旧有个相似毛病:像这样社会学意义较深的“特稿”类电影,尤其需要避免重复堆砌一些相似的细节,因为这样显得不够干脆,也削弱了整个片子的力量。
现在的处女作完成度真的都不得了。摄影剪辑声音表演都非常过硬。不过硬伤也是非常明显。导演既没有在社会层面去真正直击这个“system”,也没有像《妈咪》那样从私人情感的角度去深入表达。(家庭线的位置有点尴尬,功能性更强)(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cue妈咪)说到底本质上是个奇观展示片,而且有点长,并且结尾没处理好。前半段有几个瞬间让人感觉即将进入另一个层面,但最后发现是false alarm。尽管如此,技术层面的执导做得的确是不错,尤其是剪辑以及对整体节奏的把握。这个女导演换个好剧本应该会效果很不错。
極難得的在電影主角身上看見了我自己。
太cool!一个喜欢猫头鹰的小女孩 常玩被人追的游戏 只是想多点在乎与陪伴。观看时 喉咙总是哽咽 看见小女孩在树上一直喊妈妈、安慰坐在地上哭泣的教导员 泪奔。忘不了本尼在雪地里奔跑 转身看着停下来的米夏 她知道他放弃了。我以为这是个拯救故事 但并不如此 映后和制片交流 问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 他说 最开始就不想设置为被拯救 因为就算电影中被拯救了 现实中也不是这样。拍摄3个月 剧本打磨了很久 整个用了七年时间。#22 SIFF 科技影城
导演和小演员都生猛极了。青少年儿童成长家庭教育问题,导演首发复杂而多变,常有不可思议之举动,小演员的表现力惊炸!摄影和配乐加分不少。只是似乎没有欧洲与中东局势问题来的更具威胁性。屈居银熊。
系统救不了问题熊孩子,因为系统本身就是构立在normal之上。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不能延伸出更多关于弱势个体的思考?
以“蜻蜓点水”都不足以形容的电影。有没有人能告诉我柏林的选片门槛到底低到什么程度,这种东西都能拿奖?简直丑闻。导演利用一个小女孩天才般歇斯底里的演技,做些最浮于表面的廉价视听情境创作,从而把人物本身奇观化。这种观念和表达,蠢度满格。
明显是在德国传统的“问题电影”框架内游走的《系统破坏者》却规避开了几乎所有的俗套。显然作者有着她的社会学兴趣,但这种兴趣没有变成居高临下的道德话语,相反她的电影富有体恤精神,对她的所有角色都充满理解。于是你无法预测电影的走向,充满目的性的“这有一个问题,需要这样来解决”式的剧情线完全缺位,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当下性,观众和角色一起被关在电影里宁静、暗潮涌动和激烈的场景里,这就是这部电影情感力量的所在。现实主义的悲剧往往表现在,每个人都尽职地完成了他的任务,每个人的缺点和局限都可以理解,但结果依旧是失败。这种系统性的失败是无法用社会讨论来解决的,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现实主义电影最终不落脚于解决问题,而是展现整个系统里无论大人孩子在这问题前的无力感。
试听和剪辑做得很好,但整个影片都没让我弄懂作者的态度。创伤是一回事,但除去创伤之外女主得到的爱不是更多吗?她宁愿一次次伤害所有爱她的人还是拒绝变好,我又凭什么理解她?
執行誠然不差(金髮無眉小女孩的表演能量極強,對愛與安全感的需求有力且說服,宛如炸彈般的存在,如拿東西砸媽媽與後來拿刀那兩段簡直slasher亂入!溜冰場那段也嚇人),可是真的欣賞不來這種情緒轟炸片⋯反覆驚咋與歇斯底里,難受當藝術,原始當真誠,所形成的無奈與不舒服迴圈,而且片長近兩小時⋯不能說完全沒有社會學意涵,但看到最後只覺得夠了,一種當代所謂藝術電影裡的feel-bad movie既視感(但此片在德國電影獎大獲全勝,是否有某種屬於當地的刺點?)。末段技窮,感覺是不知該怎麼收了,湊一下人犬對視及《跳躍吧!時空少女》式破玻璃停格開放收尾,拉拉逼格。如何回應或放到德國新電影裡的那些理性秩序外的瘋狂與畸零邊緣人,Herzog,Fassbinder,一層捏扁而硬的純情緒感知介面?
自然父母并不能给子女超自然的影响,完善制度也无法给孩子最完美的保护。本该属于森林却被丢入城市,试图钻进狗窝却被混入人群。是照顾婴儿的天使,也是虐待大人的恶魔。是引发救赎幻想的孩童,也是瞬间就能发疯的野兽。被小宝宝摸脸的瞬间,忽然止住了狂躁。耗尽所有人的心力,终于能抱着独角兽飞起。
#2019SIFF 无法认同是一种酷甚至只觉得小孩太可怕了。
还蛮酷&感动的。9岁小女主是一名system crasher(具体是什么病谁懂可以科普下),无法适应任何社会运转规则,连亲妈都不敢和她一起生活,具体表现是极度暴躁、易怒,满口脏话,受惊会厉声尖叫,具有攻击性。但内心里她就是个脆弱柔软善良的小女孩,十分渴望被爱,却因为生理病症无法获取别人的信任。对生母、不同岗位的儿童护工等成人群像刻画也很真实生动,没有把谁刻画成圣母。小女主年纪这么小就挑战难度如此大的特殊病人角色,很了不起,拿影后都不意外。女导演叙事细腻,剪辑干脆利索,就是结尾半小时稍微有点拖,能看出导演也不知该拿这个小女孩怎么办了...只能开放性结局了吧,哎
山一国际女性电影最后一部。电影没有宣传用药物治疗精神病,首先这一点很好。导演不断在用视听语言让观众感受到那种暴躁感,紧张感,并且也留给观众喘息的机会,这种体验感很不错,各个人物生动形象。摄影调色很好,看得很舒服,ost除了有些时候的音乐的使用过了一点,其他时候都挺享受的,最后20多分钟个人觉得是个败笔,对主角的处理的方式不是很好,野性可以归于自然。入围个人今年十佳之一。
0.5 / 前半段观感还略有起伏,后半段就真的是愈发图穷匕首见坐实一星了。无论对“系统”还是“破坏”都毫无想象力。创作者要么是无法把握作品内虚构与现实的浮动关系,要么就是只想通过各式看似无序非理性的精密算计以及孩童的身份对观众进行绑架。请问导演真的有在构建情境吗???请问真的关心镜头下的人物吗???
SIFF. 疯狂的萝莉:狂暴之路。
电影是对现实剪辑,导演单一重复呈现这种极端情绪及其后果,只表明了导演创作立场既不是社会的也不是病理的,而只是利用这种极端情绪作为一个剧作麦高芬,操纵和支配观众(等同于一颗希区柯克定时炸弹),即使社会层面建构不是全然空洞,但导演显然更在意如何剥削这种情绪与观众的感知和情感做廉价交易。
很唬人,但其实一惊一乍多过扎实的人物。导演完全抓住了观众的心理,每过十几分钟就给出一个炸弹,但连环爆炸后,这个女孩和她家庭的形象依旧是单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