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佩(林嘉欣 饰)在一间贸易公司的市场推广小组工作,小组组长是汤少(郑伊健 饰),贪玩的珠珠(活己岚饰)、羞涩的松仔(曾国祥 饰)、处事老练的球叔(骆应钧饰)也是小组同事。在小小办公室中日日相处,阿佩对汤少产生了不同于别人的情愫,而汤少却已有家室,对阿佩若即若离,阿佩也越来越深陷于这场还没开始的爱恋中,看不穿汤少的心意,也怀疑自己的爱恋。这一切到底是阿佩一厢情愿的单恋?还是两人的情投意合?
凭借这部《亲密》林嘉欣夺得第3届韩国首尔忠武路电影展最佳女主角,岸西夺得1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最佳编剧奖和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新导演奖。
#SIFF 25th | 看完好几天了,想起来还是觉得难受,小孩们的演绎值得一切赞美,但故事站在Leo的视角让人略感不适。 Leo敏感,能识别到来自周围环境的恶意,却为了所谓的“男性同盟”狠心抛弃Remi,而Remi勇敢坚定,恶劣的环境他轻轻咽下,痛苦几乎都是来自刻意疏远的Leo。 这根本不是什么性别意识觉醒,而是该死的男权社会建造的同盟需要排除异己,区别在于性别意识觉醒是自然的,而这套规则是压抑人性的。Leo被这套规则半推半就着进入男性同盟最终得到社会特权。 悲剧是由男权社会的潜规则和顺应这套规则的Leo们共同造成的,Leo即使不是坏人也是伥鬼,他的迷茫他的压抑,真的值得细细描摹吗? 这样的视角似乎把Leo放在主要受害者的位置上,感受到了过多的共情和怜爱……如果他是受害者,那Remi是什么?失去了孩子的Remi母亲又是什么? 可能这就是男性创作者的局限性吧,相比较而言,今年SIFF看的另一部同样以儿童创伤为主题的《达尔瓦》要好太多了。
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是塑造一个人最重要的时间段,电影的主人公Leo和Remi两人一起长大,一起共度了十来年的时光,两人感情深厚,互相是对方生命里最鲜艳快乐的一大部分。 在电影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Leo更为开朗但十分在乎外界的眼光,Remi更为内敛但只在乎身边的人想法。在遭到同学“你们是不是情侣”的问题和言语霸凌的时候,两个人都在场,但两个人之后的反应截然不同。Remi依旧在草地上习惯性地枕在Leo身上,而当Leo假装躲开时他依旧很自然地把身体靠上去,但Leo此时想着他要融入其他同学,他不要被别人误会。所以他去学冰球,他去成为绝对不会被认为是“娘炮”的小团体中的一员,而在学校疏远了Remi。回到家后,他俩依旧是好朋友的关系依旧无话不谈,但Leo却不再和Remi同床了,这是一个荷尔蒙意识的萌发,Leo在朋友的概念中第一次融进了性别。 在浴室那段我认为是为后面Remi自杀埋下了伏笔,电影中妈妈不让他把门锁住这一信息可以看出Remi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是这么被要求的,我猜测会不会是因为妈妈她深知儿子的性格内向有可能会发生这类的事以及她在医院上班了解过很多青少年自杀的事件,所以她对儿子把门紧锁有很强的不安感。 说到这,电影在Remi死前和死后拍摄Leo的镜头有很大的不同,我很喜欢这种风格。Remi死前Leo跟他人一起玩的时候镜头永远是全景的,Leo永远是在边上的,而他的眼神里总有中心不在焉的感觉。而之后拍摄视角就变成了以Leo为中心,好似他更投入自己的生活了。前面的拍摄方法一是突显出了Leo的不自然感,二是这个角度也是Remi在观察他的视角,Remi跟同学聊天时是不是也经常把目光投向Leo?之后以Leo为中心的视角更多是表现出他只能心无旁骛地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继续向前走,走出Remi的死。 但就如开头所说,他们已经习惯于对方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不论Leo有多努力地表现出他很好,他可以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但总是时不时地会有回忆跳出来刺他一下,他无法控制。他只能在大家都 move on的每一刻中去假装若无其事,最后在自己受伤时流下眼泪。 另外在Remi死前和死后的镜头中,Leo都有帮着家里干农活的片段,个人认为前者是在逃避Remi减少和他的相处时间,然后顺便锻炼体力显得阳刚点。而后者是成长,是经历过变故后的成熟。 这个影片从Remi死后,我就时不时在擦眼泪。情绪的传达,人物的心境变化都很好地传达给了观众。在最后Leo和Remi妈妈的那部分,真是很感人,Remi妈妈其实也是看着Leo长大的,她和Leo关系也很好,Leo最后对她坦白了心声但又被她赶下车时,Leo有相当一部分的程度的伤心是因为她的态度,他在后面举起棍子与其说是想保护自己不如说他是觉得他应当被Remi母亲打一顿,他想获得她的原谅。他对Remi的感情,对Remi母亲的愧疚和对以前他们相处那么融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的现实感到难过。在母亲视角来看也是如此,她如何原谅Leo,在知道了自己儿子的死和死前那痛苦的日子的直接原因是这个孩子,她怎么面对跟儿子一起长大的也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孩子。所以她们一家选择搬走了,Leo身上承载着Remi快乐的回忆也装满了Remi死前的悲郁。她无法面对。 在片尾,Leo穿过花海回头望的那一瞬间,不知他是否已经认清,这段戛然而止的青春将会伴随他的终生。
(本文首发于 QAF中文站 公众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两个13岁的男孩,一段亲密(close)的情谊,一段无可挽回的失去(lose)——这几乎可以概括比利时导演卢卡斯·德霍特的第二部长片《亲密》的全部内容。
简单、美丽、凝重而隽永,这位现年31岁的公开出柜的导演,承袭着他获得戛纳金摄影奖的首作《女孩》中细腻敏锐的酷儿视角,用轻盈灵动的笔触描绘出人与人至纯至净的依恋,却也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这种关系在敏感的社会环境中是如此脆弱而不堪一击。
戛纳似乎有意将德霍特当作“嫡系”来培养和扶植,希望复制出泽维尔·多兰的神话。他们同样年轻有为,同样张扬而高调地公开他们的性少数身份,但德霍特似乎比多兰招致了更多的争议。《女孩》在戛纳拿下三项大奖满载而归,它关注SRT治疗的过程。在对跨性别群体文化的予以关注的电影中,《女孩》无疑是超前的。然而与此同时,影片高潮的设计又是如此落后而危险,暴露出作者对于“何为女性”这一问题简单而肤浅的认识。更为致命的是,德霍特找来找来双性恋男孩维克特·波尔斯特扮演跨性别者,这样的选择遭到了美国跨性别社区的反对和抵制,种种风波使《女孩》成为了一部哀婉却充满问题的作品。
《亲密》也是如此。尽管这只是德霍特第一部入围戛纳主竞赛的电影,它已经成功斩获了评审团大奖(甚至曾一度有消息透露本片是金棕榈的有力竞争者)。然而,《女孩》中存在的简单化问题依然在《亲密》中露出了踪迹,于是它只能是半部佳作。
电影内部有一条清晰的分界线,将其言说的重点和气质鲜明地一分为二。在前45分钟,我们看到两位男主人公Leo和Remi童话般纯洁的友谊,一种在青春期女生之间非常普遍、男生之间却十分罕见的亲密。白天,他们搭建想象的王国,共享秘密的堡垒,玩耍和徜徉在Leo家经营的大丽花田中;夜晚,他们相拥而眠,简单的依赖,仿佛梦和梦的手都握在一起。
烂漫的夏天过去,孩子们被岁月推入一个更为斑斓却同时危机四伏的环境里。新学期到来,这种轻松无害的情感关系随即迎接了来自社会的质疑。青春前期,少年少女都在找寻明确且独立的自我身份,而就在此刻,陌生的女同学们对Leo和Remi的关系产生了单纯的好奇:“你们在一起吗?”这样的询问可能毫无恶意,但“在一起”三个字所暗示的各种标签及它们所带来的后果,对于13岁的他们来说是无疑是过载的。
即使发达开明如比利时,异性恋中心制的文化依然可以轻易冲击并斩断男孩间无暇的情感纽结,充满爱的世界往往折堕于腐溃的社会期望中。Leo否认、怀疑着他对自己和这段关系的认同,并开始选择迎着社会规范扮演出男子气概:尽管他并不擅长冰球,他还是主动加入了冰球队,头盔的栅格宛若囚禁他的阳刚牢笼;他刻意疏远了Remi,用断裂来搞清楚在现代社会中作为男人意味着什么。这对好友在校园内外渐行渐远,可我们都看得出他们依然牵挂和在意彼此,但无奈他们在各自的身份探讨与情感困惑的漩涡中挣扎。某天,从一次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归来,Leo再也不会找到Remi的踪影了,两人中看似更为坦荡的那位,忽然间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震惊、伤痛的家人与朋友,在余下的时光里寻找答案。
《亲密》的后半段转向了对于青少年自杀问题的探讨。虽然“失去”(lose)依然是在“亲密”(close)的主题下书写,但这层“亲密”已经与前半段的含义不同。对于Leo来说,与Remi相偎相亲的日子已经成为需要用一生去释怀和疗愈的伤口,痛是曾经相爱的反证。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选择使用“Close”作为标题而非“Intimacy”。它既体现了一种去性化(或者前性化)的状态,更重要是包含了“失去”这层厚重的内涵。
不可否认的是,《亲密》的后半段是一场汹涌澎湃的情感海啸,观众的眼泪几乎能把卢米埃尔厅与德彪西厅淹没,不少记者都泣不成声。我们被伊登·丹布林那双如海水般澄澈的双眼打动,他看向镜头的时候,仿佛投射给观众一整个宇宙的哀痛。但在心碎背后,德霍特似乎没有打算提供更多的解释。
《综艺》杂志的影评人Peter Debrug点评道:“尽管《亲密》是真诚的,但这个悲剧更像一种叙事手段,旨在证明某种意识形态的观点。”让他不能展开明说的“某种”观点包含了诸多可能,既关乎对阳刚崇拜、异性恋中心制文化的控诉,也包含了对青少年心理和校园霸凌问题的关怀。
更甚者,《亲密》可以只是一部单纯残酷的成长物语,告诉我们琉璃易碎、彩云易散,在其自然主义精美的表象后,浸透着是成人世界里人言可畏、难以独善其身的脏血。但无论应用哪一种阐释模式,Remi的离去都是一张暴力塌落的骨牌,它直截了当地将观众推入巨大的情感风暴,显著的悲剧效应,轻易遮蔽了属于这个故事的更多的可能性,也留下了许多问题,仿佛幢幢鬼影挥之不去。
这其中为首的,就是《亲密》是否应该被归在酷儿电影或者LGBTQ电影的范畴与框架下被讨论。海外的主流电影媒体都普遍认为本片的核心是少年友谊(boyhood friendship)[1]、讲述了好哥们儿的故事(buddy story)[2],甚至直接说他们“完全不是恋人”(not at all lovers)[3]。这是因为德霍特刻意且固执地在电影中回避了这个问题,尽管他使出浑身解数铺陈出极致暧昧的氛围。近似于亚历山大·佐洛图金的《寸步不离的兄弟》(Brothers in Every Inch,2022),《亲密》最终希望探讨的这段关系,与外部世界如何界定他们完全无关。亲密便是亲密,在友情、爱情和亲情之上,人与人可以拥有一种更加超然和纯粹的关系。
正因知晓了这一点,《亲密》的悲剧色彩就显得更加突出.但某个维度上,这层悲剧又是如此多余。德霍特摧毁了一个童话,换取了成吨的泪水。所有曾经因他人的恐同症而调整改变自己行为的人都能认同于Leo和Remi,并从自己心碎往事中找到注脚。但死亡总是如此高效,行为简单,动量巨大,余韵绵长。在如此纯净关系的包裹下,对于Remi的死,我们的悲伤和愤怒都找不到精准的出口:毕竟这是两个13岁的孩子,如果他们尚不想被定义,我们又怎忍心苛责成长路上的某段探索?
最终,《亲密》就这样宕开一笔,消解了症候式的意义。留在银幕上的,是大丽花田一年四季的流转:耕耘,盛开,收获,枯萎——陈旧地象征着少年心事的绽放和凋亡。它美到了极致,但当你游荡于这齐肩高的花田中,这美丽是如此令人目眩,以至于我们忘了明确的方向。
[1] Peter Bradshaw. Close review – a heartbreaking tale of boyhood friendship turned sour. The Guardian, 2022-05-27. [2] Peter Debrug. ‘Close’ Review: This Belgian buddy story seems so beautifully understated, until suddenly it isn’t. Variety, 2022-05-26 [3] Ben Croll. ‘Close’ Film Review: Gentle Coming-of-Age Drama Packs an Emotional Punch. The Wrap, 2022-05-26.
by aruaL
在20年网络冲浪时,已经听闻卢卡斯·德霍特这一位新人导演,年轻、才华横溢、关注酷儿议题是关于他的报道中反复提到的三点。而今年《亲密》入围戛纳后,毫无疑问这部电影必定是要看的了。最终如愿以偿,也并没有让人失望。
《亲密》最大的亮点是它极其细腻的感情线,相比之下剧情很普通,甚至是毫无新意。但瑕不遮瑜。片中对“刚刚步入青春期”这一节点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变化、矛盾冲突刻画淋漓尽致。 影片结构很清晰,我把它划分为四幕:亲密—疏离—失去—余波。与Leo家花田的:绽放—枯萎—死亡—播种相对。 亲密:主角Leo和Remi处于一种亲密的关系。影片开头是会勾起大多数观众回忆的,熟悉的童年片段:玩游戏。引出了影片第一个长跑镜头。五彩斑斓的花田映衬着他们纯真美好的关系,更是暗示着这段关系如鲜花般,不细心呵护便会凋零枯萎。 彼时他们是无忧无虑,陪伴彼此多年的玩伴,超越普通友谊(边界感),一起吃饭、睡觉;但又未达到爱情(按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亲密、激情、承诺只占一角)。这就导致了孩子们在后来进入校园,面对身边环境的变化,亲密关系开始瓦解——没有特别必要的事件将他们“束缚”在一起,以及恐同、要求男性“阳刚”的社会氛围。 最出彩的一段戏是Leo睡不着时在Remi身旁的耳语:
很有故事感以及纯粹的一段。柔和的灯光舔舐着两个正在成长的少年的面庞。静谧、美好。
疏离:开始上学。Leo和Remi毫无防备、按部就班地被投入一个新的环境中。新环境下他们仍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但同学对他们关系的猜测(尽管询问“are you a couple?”没有恶意,但确实带着一种刻板印象),以及对他们开的玩笑让Leo非常不自在。他想交新朋友,他想脱离这种状态。于是他选择了自己并不擅长的冰球运动,离开Remi,把自己fit进“阳刚”的模式中。
失去:Leo的疏离让Remi感到不解。他保持着自己原有的和Leo的相处模式,但Leo拒绝了他;他试图改变自己,来到冰球场探望Leo,继续遭拒。他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直到Leo不再和他一起骑车上学,以及真正意义上地“推开他”(看到这段里Remi的歇斯底里我暗暗不安)。这段亲密关系真的终结了,而且Leo拒绝承认他们亲密的感情——这是Remi角度的看法。 Remi是一个敏感细腻的人,他无法接受这一点。也像一部分青春期少年,他选择了隐瞒和极端的方式来应对:在房间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影片到这一刻猝然转调。让很多观众措手不及。 不过导演Lukas是一个温柔的人。尽管直接划下生与死的界限,但处理方式贴近极致的婉转。原因,一方面,这个故事灵感源于他自己的经历,在青春期的时候,他更像Leo,去迎合所谓“阳刚的男性社会标准”,他确实失去了朋友,但当然,朋友没有结束生命。如果表现得过于直接可能显得假大空,hold不住;另一方面,如果直接把“死”这一结果盖到每一位角色头上,成为让他们喘不过气来的重担,某种意义上会毁了影片。再有!于心不忍啊。
不过这份温柔的悲伤已经足够让人落泪了。影片后一个多小时把观众推入了一个又一个悲伤的浪潮中。Leo演员Eden那对清澈的眼睛,那些情绪,看着就让人心碎。 我自认为是泪点比较高的人,但也忍不住湿润了眼眶的场景有三:
一、Leo和Remi妈妈Natalie在冰场的对话。这不是一段顺利的对话,尤其到后段两人经常沉默。他们心知肚明,但谁都在犹豫是否要提起逝者。Leo不敢、Natalie不忍提起那些过往。是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就像1899提到的那种感觉:逝者move on,生者却被留在原地。
二、Leo鼓起勇气到Remi家。那曾经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Natalie说,Leo,你是来探望我的吗? 这个可爱的孩子真诚地叙述着自己的校园生活。都是再普通不过的琐碎日常。但Leo不是Natalie的孩子,她的Remi已经不在了。Lea为我们贡献了相当精彩的表演,一位克制隐忍的母亲,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三、Leo“阳刚”的训练其实并不适合他自己。经过漫长的冰球练习,终于来到赛场。然而开场即受伤——手臂遭到冲击而骨折。
在医院包扎的时候Leo因痛流泪,后转变为大哭。父亲和医生都以为是Leo怕痛,感觉太痛了,所以痛哭。 Leo在肉体上确实感到疼痛,同时也像很多观众指出,他或许联想到Remi的自尽,那更痛;根据我个人的体验,这是经历一场压抑后,借助另一件事发泄情绪的做法。Leo在失去Remi后,这个角色一直没有非常激烈的情绪表达,但不代表他不对Remi的离去感到心痛。他一直被Natalie的疑惑所纠缠,感到内疚和惭愧。直到这一刻,他借着骨折的痛来发泄自己的悲伤。 这一段总让我回想起过去,面对一些难过的事情,这部电影太容易让人共情了。这些情感点都是非常细小的,然而Lukas把它们抓住并展现出来了,这就是非常赞的地方。
最后,Natalie在树林中拥抱了Leo,他们和解了,Leo得到了宽恕。不久后,Remi一家搬走了。Leo播下的花朵种子又长成了花田。只是,暮然回首,他奔跑的后方空无一人。 这与他之前寻找哥哥和结交新朋友形成了对比。我们和Leo一样以为失去Remi的情况是可以改善的,并没有,Remi是那一个特别的人。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心里永远会留下那一个空洞。当风吹过的时候,就感觉到它的存在了。
- 当我们苦苦追寻,像Natalie一样,想要得知Remi去世的原因时。只会越发地心梗。直接原因是Leo的推开,毫无疑问。那为什么Leo要推开?他们的同学。他们的环境。
环境。一个具有宏伟概念的词语。 所以绕了一大圈其实我们找不到直接,导致Remi死去的“真凶”,那一个具体的个体。
深深的无力。 不过,要做到改变环境,需要每一个具体个体的努力。
今天偶然读到一个动物界的现象:企鹅会聚在一起取暖。当一大群企鹅挤在一起的时候,中间的企鹅会因为温度太高而热死。但环境温度低,大家都要取暖。那怎么保证没有鹅冷死或者热死呢?那就是所有的企鹅会动起来,热的往外走,冷的往里走。 人是具有比企鹅更高智慧的生物。尚且企鹅都会互相关爱,人何尝不能。 将心比心,放下的偏见,去爱,去尊重,那世上就会少一个失去的Remi吧。
- 不得不返回戛纳竞赛组,拿出金棕榈的《悲情三角》比对一番。怎么说,我个人更偏爱《亲密》。但我也明白为什么金棕榈给了前者:探讨社会问题,显得更高大上(虽然这个社会问题探讨得挺无聊,作为喜剧是真没戳中我笑点)。《亲密》和社会问题沾边,包括校园霸凌、身份认同等话题都涉及,无具体探讨。引申含义全靠观众。所以,更像是一部导演的私人回忆录。这一对比《亲密》的格局就被打下来了,可以理解。 不过我们依旧需要《亲密》这样的电影,它具有价值。让我们把目光投回自己身上,找到那一份共鸣,去倾听,去思考。它做到了。
1、親密(Close ,2022)的事件是一段友誼因風言風語而產生的變化,而故事的重心在刻畫情感的處理。故事主角的年紀設定初中一年級,在青少年時期,在狂飆的青春時代,在自我意識與性意識逐步發展又特別敏感的階段。現在在印度,男孩間是好朋友,走路時也會牽著手;而在歐洲,這樣親密的舉動被質疑是曖昧情愫——我想起蘇古諾夫的父子迷情(Отец и сын,2003),當歐洲影評質疑這片子的亂倫情節,俄羅斯導演抗議著說那是歐洲人汙穢的想法,因為人際間的親密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而這樣被閒言閒語刺激的里歐,開始有意識的和雷米保持距離,在這樣刻意疏遠下,傷害了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終於導致雷米的自殺。
2、里歐中學後開始展開他男性化的活動:運動、勞作。里歐的冰球運動和農務,一方面改變了他的外在輪廓線條,抵抗社會對他女性化的評價,所以我們會發現在影像中,他的臉部線條越發有稜角;另一方面也有魏晉時期嵇康選擇刻苦的打鐵為業的意思在,把自己的全副精力和感覺,內斂、集中在某種技藝、技術上,強化內在的力量。
3、里歐因冰上曲棍球競賽手腕受傷而包紮時,淚水泉湧而出,但這並非導因於肉體的疼,而是喚起了他心理層面上的苦——我想,學音樂的男孩雷米應該是割腕。
4、結尾特別的有寓意。最後的和解不僅是在醫院,而且是在產房,這意味著里歐和雷米的家人不僅傷痛得到醫治,而且還斬獲新生。於是里歐骨折痊癒,雷米一家人也搬走,也正式宣告這項打擊與事故不再糾纏於心,生活不再停滯不前,人生能繼續邁步。
唯独有一种亲密最痛,那就是亲密沾到骨子里了,回头时,你永久的不在了。。。 时间条不到1/2的时候,雷米就离开了。按理说亲密关系应该现实性消灭了,后面可看性不强。但是就有一种电影就是落脚在后面1/2或者2/3的,例如《百万美元宝贝》。 有的时候,情绪不知道要怎么释放。雷米吃早餐时眼泪夺眶而出;里奥骨折在医院没来由的默默地哭;一次一次在冰球训练中撞击摔倒;多次爬上哥哥的床…… 真的,亲密沾到骨子里了,好难接受这样的现实。里奥自责至此,哎,真心疼。 也很难说雷米妈妈去冰球场看里奥,里奥去雷米家里看他妈妈,有没有更复杂的夹杂小心思的试探。但是,我相信,无论有无,都不干扰母子 朋友他们独立又有所牵连的亲密。 如果再来一次选择,可能现实生活中的小孩面对周围的闲言碎语,还是会伤害一些既存的关系。而所有的关系,唯独最亲密最易被,被打扰 破坏 割裂……
看着Rémi最后还想哭着去打Léo的那幕 老师边拦着他边说「C'est fini. Rémi. C'est fini.」心碎死了 没有人明白这一刀两断对一颗13岁的心意味着什么
9.6/10 #PFF 与绝大部分友邻看法不同,从Remi的死开始影片才真正走入精彩的部分,前半段两人的情感总落入既有框架下的可类比的姿态表达,班级内的冲突与暴力也并无出彩之处,而当死亡介入,Leo就被转化为了或许是本年度银幕上最值得反复凝视的面孔与眼眸:情感的循序渐进与循回往复,并不只是自责悲痛愤怒,而是自然地流露在那个年纪独有的困惑不解,并伴随着超脱于现实的哀愁。Close不仅是亲密,也是关闭/封闭(关于抑郁/压迫和性向身份的双重暗示),更是一次完结/拐点,以Leo单独视角切入而并非双人视角实则构建了剧本的强核心:通过“缺失”来加速某种“成长” (或说“成为”) 的过程,但令人惊叹的是,在死亡之后,这层缺失并未淡化Remi的存在,而是几何倍的增强,所以只有在后半段,Leo/Remi才真正抵达心灵上的形而上的 (但则是更本质的) “亲密”。
激进地折断情节,让观众先于人物心碎,再依靠情绪的惯性实现“天使”的显影。想象空间寥寥,也不见对现实更具结构性的体察,当春风化雨般的拥抱出现在影片结局,才意识到曾经扑朔迷离的目光(导演有意的特写)是如此功利而轻佻。
我好恨也好气啊,这就是男同片总是可以出彩的原因吗,两个长得不错的小男孩在花海里奔跑这个画面大家看来就会很有张力很冲突很美丽,前青春期的充满暴力和乖张的推拉,好像落在男生身上就那么好被理解啊,一个放在女同身上会显得青春疼痛文学的故事就这么轻易地被一个因为男性角色是男性角色本身的原因消解掉了,那种生猛的沉默,石破天惊的秘密。嫉妒,,
3.5 对演员情绪和状态的调动太细腻出色了。前45分钟是五星级别。
借着包扎伤口才能放声大哭 好疼啊
曾经孩童的我们到了某个时间点就不再有“我们”,因为都知道了避嫌,然而有的人一避便是一生。一部把我看出心绞痛的儿童电影:第一心痛的是片名“亲密”下讲述的却是疏远;第二心痛的是海报一幕现实并未发生;最心痛的是导演用最明亮的色调拍最痛彻的成长故事,面对性觉醒、校园霸凌和刻板印象等话题将减法进行到底。《亲密》,又名《委屈》。
Cannes75/ 我必须摘下口罩,否则泪水不能呼吸。比欧容更细腻,比多兰更无奈,是《伴我同行》的无声演绎。舍弃掉了所有多余的动作,用反复的场景构建莫测的心境。Close是特写,照见男孩的每一次眼神和呼吸,澄澈亦隐秘。Close是靠近,要足够仔细才能看见玫瑰少年的困顿与闪躲,青春的错愕。Close是愈合,沉舟侧畔过千帆,病树前头生万木,只留下骨头深处的哀伤,难以诉说。Close是封闭,是紧锁的房门。那么艰难,几经周转,终于松动,一句话分作三次才能说完。Close是亲密,是生命中值得不被定义的情感。非亲缘,非友谊,非爱恋,只是亲密。想起儿时睡在同一张床上的伙伴,如今散落天涯。麻烦酷儿金棕榈和影弟给我安排上!!
名为亲密,却是在讲疏离。更早觉醒的一方也更早接受来自这个世界的恶意,也更快地学会伪装,从未放下警觉扮起低沉的声线逃进男性同盟的庇护中,冰球的虚势武装和渗进骨髓的凉意让他在面对真实情感的冲撞时脆弱得不堪一击。共枕时的落日余晖和畅快奔跑的花海,是刻在心底的绚烂阴影。很多年不见这样类似《爱在暹罗》气质的片子了,但格局过于局限在导演私人情愫的回望中,也就失去了更多可能。
Remi在剧情中过早的夭折几乎毁掉了整个灵光闪现的前半段,使得后一小时完全落入了每一个节点、转折和停顿都令人疲倦和坐如针毡的窠臼里,避重就轻又隔靴搔痒。不是糟糕的电影,但这样的大奖也不需要有更多,很难再讓我們继续相信电影。
去世的太突然,让我做不到感同身受。导致我觉得后一个小时的节奏好拖,人物一直在单方面发泄情绪,一直在回旋原地踏步,看得很痛苦。
拍得太潦草了,冰球和种花都取了最浅表的象征意义。影片时间以一种剧作实用主义跳跃推进着。
德霍特既不是如肯洛奇那般告诉你“为何”,也不是如达内那般告诉你“何如”,它只是悬停在一种情绪后遗症中,手法还如此单调,这不就是变相的在消费情绪价值嘛。此外看片过程中时常会让我想起青涩时期的多兰,有些问题甚至都相似。@Cannes2022
所有敏感纤细的灵魂,痛苦总是如此迟缓、简单。真的是太庸常太小的切口,却又经由导演的调度和表演控制,处理得如此动人和丰厚。
稳妥的叙事,标识性色彩和打光,德霍特取材私人经历,真挚到不忍苛责。它的私密性,包含着丰富的公共性话题,它让人意识到阳刚崇拜对男人成长与情感的压制,让我意识到个人心理如何受到外界偏见影响。不过也因此,它叙事之稳妥反而不稳妥,故事以Remi分成的两个部分多少有些失衡,快乐不够多,偏见亦太浅,痛苦太绵长,而让它更像是导演成年后的一次自我赎救(自我感动),公共性被弱化很多。这是一部用心拍的电影,它欠缺了点理智的思考。3.5
前半段极好极丰富,后半段无处不在窠臼之中。一个没有秘密、全都写在脸上的孩子,成年人真的不是在自我感动吗?
(C)lose 😭😭😭😭😭
给金棕榈吧,这么有力量。「亲密」是超越友情与爱情定义的敏感的爱,是黑管乐的轻盈却愁肠百结,哀伤散布在声音与光线里,扑面而来。散场之后在座位上哭到滚动字幕播完,少年的泪滴在花丛里。
#Cannes2022 讲真,这小男主演技不比宋康昊在broker里要好?
如果女孩之间稀松平常的亲昵举止,发生在男孩的温柔呼吸之间,那温暖和光亮将会被周遭之人和你内心的恐惧如何吞噬?友谊与眷恋在男权社会的挟持中分崩离析。你推开他,他被永远推入恐惧的柜门之中。你推走他,也把自己锁进悔恨的深渊。卢卡斯·德霍特用令人窒息的克制情节,诉说着最悲恸、赤诚的爱意。伊登·丹布林的表演如钻石般,从里维埃拉首映开始,定将炫目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