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偏僻贫瘠的山村之中。张保民(宋洋 饰)是一名矿工,一天,他被妻子翠霞(谭卓 饰)叫回了家,原来,他们的儿子失踪了。带着儿子的照片,不会说话的张保民踏上了寻子之路,途中,他遇见了大资本家昌万年(姜武 饰)的爪牙,两方人马起了冲突,昌万年骗张保民自己知道他儿子的下落,实际上,他隐藏了一个黑暗的秘密。
昌万年一直靠着行贿非法收购煤矿以牟取暴利,身为他的律师,徐文杰知道了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公检法机构开始着手调查昌万年的公司,徐文杰在这个节骨眼上玩起了失踪。为了逼迫徐文杰就范,昌万年绑架了他的女儿。
不管电影想表达什么内容,是他妈的阶层问题还是环境问题或是黑社会问题!总要有个故事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吧。影片中大篇幅的装逼,各种卖弄。和剧情毫无关联的叙事,简直是崩溃透了。要不是和通行的朋友去看,我想在电影70分钟左右我就坐不住了。影片中把主角设置的和个傻逼没什么两样!不仅无脑还无特点,只知道打架!最后的石头山爆裂貌似想说道德崩塌。学好莱坞想映射一下现实社会,但是我实在看不下去这种又想装逼,还故弄玄虚的矫情!8.1分到底怎么评的?
今年FIRST青年电影展的首尾很奇妙——开幕片叫《猎凶风河谷》,来自著名编剧的泰勒·谢里丹的导演处女作,讲述的是在美国西北部怀俄明州发生的一起少女奸杀案;闭幕片《暴裂无声》(之前的片名叫《山野追踪》)是导演忻钰坤执导的第二部作品,剧情说的在内蒙的一个矿产丰富的地区,一个牧羊少年失踪后,他的矿工爸爸为了寻找他四处奔波的故事……两个都是发生在北方蛮荒地区的犯罪悬疑故事,无论从片名还是剧情内容看,两个片子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呼应感。
忻钰坤的前一部作品《心迷宫》2014年也曾参加FIRST青年电影展,并拿到了当年影展的最佳剧情长片与最佳导演奖,而且这部电影在行业内外叫好声都比较高,豆瓣评分8.6。毫无疑问的是,《心迷宫》对于忻钰坤而言非常重要。除了奖项的肯定外, 170万小成本制作的《心迷宫》在投入电影市场后,收获了1066万票房,算的是以小博大的成功案例。在电影多线叙述的结构中,忻钰坤讲故事的才华得到了肯定,也让人看到他拥有掌控电影节奏与结构的能力。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他不同于其他许多年轻独立导演,表现出了在商业类型片上的潜质。
相比筹钱困难的《心迷宫》,新作《暴裂无声》在制作资金上少了一些担忧。FIRST青年电影展与并驰影业合作发动“并驰lab”,为年轻电影人提供了全线资本支持,忻钰坤的《暴裂无声》是首个与观众见面的作品,其他入选 “并驰lab”计划的年轻电影人项目包括周钜宏《上帝之城》,邵攀《恬静的人》,王一淳《生疏人的糖》。
电影毕竟是需要资本来支撑的一门艺术,其实单论制作水准,仅花了170万的《心迷宫》在很多地方都是不够好的,包括演员的表演都有明显的问题。而有了前作做对比,看《暴裂无声》的时候,会忍不住感叹年轻导演有钱了真好,整个制作的规格往上走了之后,无论摄影、美术还是音乐音效,可谓全面升级,在视听语言的表现上更能看出忻钰坤导演的构思想法和表达能力。如果说《心迷宫》看到更多的是忻钰坤导演在商业上潜力的话,那么《暴裂无声》无疑体现出了他对于中等制作成本电影的掌控力。说得通俗点,就是这位从小成本独立制作走出来的潜力新导演,如今有钱了,他和他的团队把钱花得还不错,展现出了一种令人欣喜的成长性。
故事方面,《暴裂无声》是以矿工丢了孩子后找孩子作为主线的,不再是多线叙事,不过矿工(宋洋饰演)、矿老板(姜武饰演)与律师(袁文康饰演)三个角色却又是分成三条线,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人物关系上看,他们三个人是扣得非常紧密的等边三角,随着剧情进展寻求答案(寻找孩子)-揭开秘密(孩子到底怎么了)的强动机推动下,相互碰撞又互为因果关系。
既要沿着一条“找孩子”的主线向前叙述,又要顾全叙事中三个角色之间关系的三角平衡,在这一前提条件的限定下,剧情如何把握好人物的平衡又能让人觉得不突兀出戏,是非常复杂且极具挑战难度的。
略感可惜的是,忻钰坤并没有很完美的处理好剧情和人物之间的这种平衡,这点在姜武饰演的矿老板这个角色的塑造上表现的很明显。在前半段,姜武饰演的矿老板可以视为片中最大反派角色,横行无阻,马仔也是前呼后拥一大群,为了矿产敲诈勒索其他人,整个给人的感觉是非常蛮横霸道的。而进入后半段后,当矿老板为了自救,带着律师一起去见矿工,他前呼后拥的马仔们突然都不见了。在变成三人三角的对手戏后,更是感觉这个人完全就垮了,而电影对此缺乏合理解释。
在映后与忻钰坤导演沟通的时候他说,姜武这个角色的前高后低是因为孩子的失踪跟自己有关,他心虚了,没人跟着他也是因为他怕被人发现自己的秘密。不过即便主创的解释合情合理,在影像上,还是缺乏了对于姜武这种心态的直接表现,并且在悬念答案被完全后置的情况下,不少观众可能也难以联想到人物的这层动机。而电影这样拍了后,实际上也打破了创作者与观众之间建立的一种共识,至少是给人感觉故事整体上没那么顺,总觉得叙事上有些膈应,一些细节上的处理感觉更像是主创为了人物关系的平衡,而刻意对一个角色做了削弱。
《暴裂无声》的结构很复杂,甚至是过于复杂,就像是体操/跳水的高难度动作,很难做到尽善尽美。不过能去尝试挑战已是非常值得鼓励。
还是回到对三个主角的戏份安排上。前半段剧情三个主角还属于分开放线的阶段, 主线是矿工找孩子,副线是矿老板横行霸道巧取豪夺他人财产,律师因为帮矿老板做法律顾问打官司加入到这个故事中,但人物个性及背景处境的描绘相对于作为主要反派的矿老板而言都太少了,由此也带来了一种困惑,你看不出这个角色与电影的关联度有多高,他究竟在剧情中是属于重要/不重要的位置。当然,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前面三个人物三条线在叙事结构上做得太均衡太工整,又像是回到了《心迷宫》,再一遍重复自己。
电影延伸到后半段,律师也丢了孩子,又与同样丢了孩子的矿工联系上了,三条线开始逐渐收拢,袁文康的戏份才慢慢多起来。我很喜欢叙事在结构上对于悬念的塑造,以及逐步释放悬疑的过程,很好看。不过具体到人物这几条线,律师前边在人物塑造上缺失了太多背景铺层,矿老板又如前文所说在后半段有被有意削弱的感觉,因此电影只是在三个主角的人物关系上被做成了等边三角,而结构上没有很好匹配这样的对等关系。
从这点再延伸说到表演,姜武饰演的矿老板在电影里的人设非常有特点,演技也没问题,在火锅店包厢吃涮肉恐吓敲诈竞争对手的一场戏,可谓把一个心狠手辣的坏蛋诠释得相当精彩,但由于角色被创作者刻意削弱,在三个主角最后的角力过程中,反而整个弱掉了,很可惜;在律师也丢了孩子,在情节里变得重要后,矿工和律师的互动很有意思,两个人在电影里都丢了孩子,矿工是有话不能说(哑巴),律师是有话不能说(犯了法,说多了对自己不利),个性上一个暴裂,一个隐忍,反差巨大,互相映衬,各自都为对方在观众这边加了不少分。
电影中干了两场大架,一场是在矿上,矿工和黑社会乱斗;一场是矿工独闯矿老板的办公室,跟对方数十名手下对干,这两场戏劲猛,利落。电影里常将身边的普通物件变做打架、伤人的道具,抄家伙干拳拳到肉的蛮力,都特别有韩国动作电影的感觉。本片的动作指导李洪彪曾参与过《老男孩》跟《火锅英雄》,《暴裂无声》在动作美学上可以说跟他前面的作品一脉相承的。不过在一群打野架的人里面,单出了一个宋洋有些动作招式还是没摆脱他在徐皓峰电影中练就的架势,在一群小啰啰面前,不但能打架,而且打得很专业,更整个不讲究套路和招式打野架的气质有些不符。
镜头语言方面,我很喜欢电影用一些缓慢的推移镜头去探究黑暗处,如门缝后的房间,山洞中的空间,这样的镜头被安置在电影的不同部分,又在电影中发挥着很关键的剧情效用,既在叙事上具备很高的效率,又很好的塑造电影的悬疑感。
昌万年和律师在山上进行私密交易,交易完成后昌万年想找点乐子,他看到了羊群 于是问小孩张磊,你这羊儿多少钱一只。张磊拒绝了,但昌万年无所谓直接拉弓开射。这时意外发生了,张磊为了保护羊被误伤,最后昌万年威胁律师弄死了张磊,并将尸体藏在山洞中。
1、张磊是不是一箭毙命?
不是。 电影有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就是屠夫的儿子,他是唯一的目击证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他第一次出场时,带着面具不断的踢打、嚎叫,好像被人给按住一样,这是在模仿张磊遇害,他了目睹杀人的过程,张磊并不是当场死亡的。
2、屠夫儿子为什么不说出真相?
村子的水质污染很严重,保民的老婆 栓子的母亲都得了慢性病。屠夫儿子很可能也是受到了水质的影响,导致在智力发育上有些问题不能说话,所以不是不说而是他说不了。 另外水质问题在电影中很多地方都有伏笔,我们下文会讲到。
3、昌万年的箭法准不准?
更倾向于准,虽然他出手两次都不中。 第一次,他想射羊,却射中张磊,这是张磊为了保护羊而被误伤了。张磊很爱羊,这点可以从他给小羊搭了个小窝看出来。 第二次,当三人对质的时候,那么近的距离却只射到保民的胳膊。想一想当时的情景 律师提前报警,警察已经来了 这时候不管杀谁,只要是杀了人肯定会被抓住,对昌万年是没有任何好处。
4、昌万年为什么不选择救治小孩?
刚刚说张磊并不是当场死亡,那么为什么不送去医院呢?想想看昌万年是误伤了小孩,再加上谷丰村地处落后地区,以昌万年的权势跟金钱,不管小孩最后能不能救活,只要上下打点下 再赔点钱给保民,这件事肯定能摆平。但选择救治有个风险,昌万年跟律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种穷山辟岭里面,这会引起警察的注意,那么采矿做假证的这件事儿极有可能会暴露。所以昌万年一不做二不休选择直接杀了小孩。
5、律师为什么成为帮凶?
两个原因。 第一,在屠夫儿子的画里,昌万年的箭对准了戴眼镜的人,律师戴眼镜。昌万年威胁律师弄死张磊,并将尸体藏在山洞,因为只有帮凶才不会出卖他。 第二,当时律师十分需要这笔钱,要给老婆治病,后来老婆还是死了,这点可以从律师给女儿讲故事的片段看出来。
6、最后山塌了,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昌万年为了掩埋证据,炸山,但当时他已经被关押了。所以更倾向于隐喻保民精神世界的崩塌,他到最后,连孩子的尸体在哪都不知道。
7、“灵魂出窍”是怎么回事?
这是虚的部分,这件事并没有发生,导演的目的为了故事能更清楚,让观众知道小男孩的下落。当时小女孩也已经濒死,所以才会以”灵魂出窍“的方式跟张磊相遇,可以对比最后律师抱着小女孩的画面,小女孩的脸色惨白,幸运的是小女孩活了下来。
这部电影最妙的地方我认为是,到了片尾也没有交代小孩到底是怎么死的,这就给了观众很大的想象空间,当然对于以上讲解的小孩的死因,你可能有不同看法,求同存异吧~~
1、保民砸了车窗玻璃,一个穷村民赔肯定赔不起,打一顿就完事了,但昌万年还是让手下带着人去见他。因为他听到这人在找孩子,心虚了,想确定是不是自己射杀的那个小孩。在看到照片后,昌万年不仅不让保民赔钱,还叫张到自己的矿上来干,甚至在保民把自己的公司砸了之后,还是不要他赔偿,这两点都是昌万年心里愧疚,想补偿保民。
2、昌万年第一次见保民,直接问是不是谷丰村的,因为射杀小孩的地点就是谷丰村旁的山上。
3、有一个片段 昌万年在办公室练习射箭,但拉着弓一直不放,说明这件事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
4、昌万年的手下金哥弄丢了律师的女儿,即便这样昌万年也没发怒。可当手下为了让保民交回小女孩,骗保民说 孩子就在他们手上,这时候昌万年彻底暴怒了 ,把手下打得半死,因为保民孩子真的死在他手上,所有他才会失控。
5、昌万年一直在找律师要证据,这里的证据是一开始是指关于非法采矿的,后来昌万年发现自己少了个箭头,他再次找律师要证据,这时候的证据就是指杀死张磊的证据,也就是那个箭头,但律师一直不接电话,昌万年以为是要阴自己,这才绑架了律师的女儿逼他交出证据,其实这个箭头卡在他自己车上了。
1、也就是最明显的一处,栓子说张磊失踪那天,山里来了一辆银色轿车,而律师的车就是银色。
2、律师在羊肉馆充电时,看到小男孩做出射箭的动作,他被吓得不行。当保民带着律师来洞口找女儿,他同样非常紧张,从这两处反应看 就知道律师肯定拖不了干系。
2、三人对质时,律师:“他儿子丢了。” 昌万年:“我知道他儿子丢了。” 律师:“你还想杀了他?” 注意第三句话,这里的潜台词是【你已经杀了个小的,难道还要再杀这个大的吗??】
1、昌万年、律师、保民的车牌,分别是豢A、豢B、豢C,代表了三个阶层
2、保民车牌1984,可能原因是导演1984年生,也可能致敬1984
3、昌万年一直想当绅士,大善人,他带假发,上身洋装,却脚穿土布鞋,因为底子里他是个暴发户。
4、张磊的“磊”是三个石字组成,电影开头,摆着一叠石头,接着被打乱,这预示张磊的命运。
5、非法采矿使村里的水受到了严重污染。小溪边的死鸟,栓子说最近这水的味道越来越大,村长只喝成箱的矿泉水,昌万年去小学只吃西红柿,律师去保民家也不喝水。
6、昌万年吃西红柿时狼吞虎咽,汤汁洒到了衣服上,就像杀了人溅自己一身血,他想要擦干净,最后还借了校长的衣服穿,就像他极力想要掩饰自己的罪行。
7、昌万年的办公室楼层“24”,暗示保民“儿死”,这个有点扯,应该是巧合吧。
8、电影里出现了很多次奥特曼的形象,面具、书包、以及电视里的动画片,奥特曼代表的是正义消灭邪恶,然而电影的结局,正义并没有得到伸张,当然这也可能是代表一种希望吧。
9、屠夫丁海被张保民刺瞎一只眼睛,却在危机时刻保护保民;当保民赔不上钱时,也没上门讨要。 反观律师,在保民的帮助下找到女儿后,却仍然不肯说出保民儿子被害的真相。 应了这句:“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10、搬个热门短评上的有意思的,哈哈。律师出门一天手机就要充电了,而保民找孩子三天三夜没充,手机也用的好好的,这是因为在当年,摩托罗拉的电量是远不如诺基亚的。
借用友邻的一句短评:“底层无处说,中层不敢说,上层不愿说。”这句话也就体现这个片子社会性。导演本人在见面会也说了,他希望这个文本具有发散性,而不是有指向性的局限于某一事件或地域。
借悬疑外壳批判现实从三十年代弗里茨朗的《M就是凶手》之后变得不再新鲜了。而八十多年之后的《暴裂无声》也使用了同样的表达策略,并且完成地相对还不错。
相比导演前作,他放弃了精巧的叙事结构,不再使用倒叙、打乱时空等技巧,反而放缓了节奏,放大了环境,重复使用大量的符号像羊肉和羊、象征正义的奥特曼、黑暗罪恶的山洞、一望无际的荒漠等等,不断影响观众对于影像风格的感受。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仍然保证悬疑性是十分可贵的。
而悬疑性的体现更多来源于视听技巧而非剧作结构。首先是麦格芬的建构,即矿工儿子的失踪,电影开始于主角得知儿子失踪,直到最后一刻这个谜底才得到揭秘,而中间所有的情节发展、人物转变,都只围绕着这一个线索展开。
最后屠夫看到儿子在墙上画的内容时,镜头没有先让观众看到墙上画了什么,而是先给屠夫特写,以他的表情制造悬疑感,观众会有极大的欲望想要知道他看到了什么。这种技巧在悬疑片的维度里不算新鲜,但不得不承认,十分有效。
同样的还有通过蒙太奇制造悬疑。矿工抢走麻袋后藏到山洞,正要解开麻袋的一瞬间,我们最期待看到麻袋里是谁的时候镜头切到姜武饰演的老板给律师打电话,以律师的女儿威胁他交出证据,这时镜头才切回山洞,这时我们直接看到的就是那个女孩的脸。简单的一个蒙太奇镜头,制造悬疑的同时又串连起了两条线,提高了叙事效率。
相对更加高级手法就是那两段超现实笔触,男孩已经拉着女孩跑向远方,同时以平行剪辑交代矿工带着律师来到山洞口,律师冲进山洞,镜头还停留在洞外,这时我们一定会想律师发现女儿不在里边的反应,而最后看到他抱着女儿出来的时候大吃一惊的同时恍然大悟。男孩和女孩飞奔的画面只是暗示男孩已经死去,以及表达对社会的控诉和逃离的渴望。
超现实笔触同时印证了导演的社会表达,崩塌的山洞就像主角的信念、希望,幻灭之时暴烈而又无声,也和儿子的失踪一样,舍友问我儿子到底为何被射杀啊?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啊?这一点是不是叙事完成度上的欠缺啊?我想不是的,因为这不重要,因为儿子的生命也像崩塌的山洞一样,消失地暴烈而无声,社会底层人的命运就是这样,死了就死了,没有什么原因,更没有人去关心。
矿工看似气场强大,武力值也很屌炸,但实则无时不处于弱势,被老板压制,被律师利用,而律师则是个懂得“明哲保身”的人,懦弱而又自私,面对强权的软弱与妥协,矿工与老板厮打时的冷眼旁观,以及救到女儿后甚至没对矿工说一个谢字,以至于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所有伤害都叠加到了那个无法“发声”的哑巴,这就形成了一个底层无处说,中层不敢说,上层不愿说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
这些就是我在技法和表达方面肯定这部电影的地方,而扣掉的两星则体现在剧情和人设层面。
首先是多线叙事(虽然线也不是很多)必将导致的弊病,即巧合带动剧情转折。老板射杀的小孩恰巧是矿工的儿子,老板手下来赶走矿场工人恰巧矿工也来这找儿子,老板手下绑架律师儿女恰巧被想要报仇的矿工看到,律师恰巧看到寻人启事发现找到自己女儿的就是丢了儿子的矿工。这么多个恰巧只要有一个不发生,那么整体剧情就不成立,无法发展。
还有一些强行安排的地方,老板买通律师的时候为什么会在之后的山洞附近那种地方?老板手下绑架了律师女儿之后也在往那个地方去,为啥都老往那个土坡坡跑?说不通。
全片的氛围和基调是沉重绝望而肃杀的,表演方式也更贴近于现实主义,而动作场面的设计却完全与文本整体不统一,矿工的两场大动作戏都是以一当十的勇猛,倒不是说不合理,只是动作设计完全是成龙那种略带杂耍式的闪转腾挪,以及利用一些道具作为武器。是很好看,但会出戏。
同样不搭调的还有一些喜剧式的桥段,老板让矿工写自己名字,写好后老板伸手去接,而矿工直接扔桌上,这时候给了一个侧面全景,喜剧效果一下出来了。后面矿工从公司电梯出来和那帮打手的对视也一样,先侧面全景,再全景接打手们的反应,这也是喜剧的表现手法,不是这些情节不应该,只是同一情节用不同手法呈现会达到不同的效果。而喜剧效果的出现打破了全片的基本调性。
最后不得不说的还是结尾字幕,映后见面会有人提到这个,导演只是说不希望过于阴沉以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没敢提别的,大家也都知道这个真的很无奈,但是抛开客观因素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艺术作品来看,字幕当然可以成为给它减分的理由,但导演所说的社会影响也不是毫无道理,这就又牵扯到了内地电影甚至世界电影一直以来的一个症结,艺术表达和社会影响的矛盾,而其它地区选择分级来尽量降低这种风险,而在内地分级制度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其实可以看出来忻钰坤是一个有自己电影理念和艺术追求的导演,包括他自己也说不想因为《心迷宫》的成功被贴上一些固定标签,而他确实也在尝试一些风格上的探索,同时保持题材上的坚持。而且全程在很认真地回答所有问题,并且解释地非常全面详尽,我觉得有这样的创作态度和求变精神就值得去期待他的下一部了。
看过徐皓峰的电影感觉宋洋的表演不够水准,尤其是台词,本来还挺担心的,最后发现他是哑巴,终于松了一口气啊!
难看。生气。
一、太多没有意义的镜头。通篇特写镜头,开头给羊肉馆那么多特写有什么意义?喝个水杯子也要特写,吃个西红柿也要特写,一会来个山景,一会来个大门,看得很累。
二、故事很单薄。非常简单的一个故事,墨迹两个小时,期间频频看表,支持我看前半段的动力是豆瓣上说后半段很精彩,支持我看后半段的动力是都看到这了在坚持一会儿吧。
三、人物形象塑造的太差。大老板爱打猎、吃涮羊肉、想整死谁就整死谁,怎么身边一群low逼,最后栽在那么点事儿上。白瞎导演花那么多镜头塑造角色。男主角一个单挑十几二十个,古惑仔都不敢这么演,找孩子留个哑巴电话,还能再缺心眼儿一点吗,男主角形象是个愣头青热血汉子,跟主演气质一点也不搭,看一看就出戏。
四、导演想展示的东西太多。有想把故事拍的很深的野心。通篇特写镜头,有几个场景能很明显的看出导演想做出黑色幽默的效果,但是太多的特写看的人很疲倦,黑色幽默的层次很浅。
最后三个词总结:刻意做作,故弄玄虚,不伦不类。
“你再好好想想,真没有什么要说的了吗?”“没了”当这两个字从袁文康嘴中说出时,他彻底的抛弃了心中所剩的那最后一点点良知,选择了无声。道德,没了;事实,没了;孩子,没了;张保民心中最后的希望,没了;家,没了。袁文康殊不知,当他说出“没了”这区区两个字时,对张保民而言,是怎样的一种暴裂,一种无声的暴裂。袁文康(社会中层阶级)并非坏人,当他随着气喘吁吁的保民逐渐走近那个山洞时,他内心也曾煎熬过,想说出真相,但他还是怕了(当张保民与昌万年扭打在山坡上时,他始终没有上前)他怕女儿再出意外,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再说昌万年(社会上层阶级),心狠手辣,为了牟取暴利不顾一切。但他心中仿佛也存在那些许良知,视人命为草芥的他,却在无意射杀保民孩子后,给他所在的学校捐款。那吃西红柿的特写:大口咬下,汁水流到了衣服上,却也体现了他贪婪的一面。用非法所得的钱去做所谓的善事,企图给自己救赎,一切徒劳。
张保民(社会底层阶级),一个哑巴,为了寻找自己的孩子而上路,为了孩子,可以不顾一切。电影中的超现实片段,两个孩子拉着手站在山顶,全片单调的画面颜色丰富了起来,两个孩子的活力为这苍黄的土地注入了生机。袁文康对孩子的呼唤使得女儿从虚像中走出来,回到了爸爸的身边。但保民是个哑巴,他叫不出声,便也唤不回儿子。男孩始终面朝远方,仿佛他走向了更美好自由的世界,远离世俗,在远方快乐的活着。在经历了这一切后,那句“没了”成为压死张保民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心中最后的防线崩塌了,但他喊不出来,叫不出来,说不出来,一切痛苦只能在心中化解,煎熬地活下去。(这个演员的演技真的棒)
昌万年,袁文康,张保民;蒙A,蒙B,蒙C。形成了昌总办公桌上的金字塔、片头孩子搭起的三角形石堆以及最后张保民心中崩塌的三角形的山。也形成了苍黄的乡村与鲜艳的城市,但正是那单调的苍黄,孕育了质朴善良富有生活色彩的村民,当张保民被追时,昔日被他捅瞎一只眼的屠户救了他;而那光鲜的城市,最后却催生了单调的黑色,保民的一系列努力,最后也随着袁文康的一句“没了”而烟消云散。
屠户的儿子表面上戴着奥特曼的面具,内心却纯净无比,他可能是保民儿子被害的唯一目击证人,但可能由于村中水质的污染(村长只喝矿泉水,百姓说水质又变差了)而不会说话,可他画出了他看到的景象。而社会中上层的人们,表面单纯善意,但内心早已带上了那虚假的面具,把自己伪装起来,有嘴有眼睛,却把事实藏在了面具里。也在此呼吁大家,尽量摘掉面具,做本真的自己,罪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罪恶却冷漠无声的我们。其实生活,本应很美好。
片尾身后高山崩塌,张开双臂尽力呐喊却无声的爸爸;抱着小羊哭声凄惨的妈妈,刀子般的哭声伴随着夕阳的缓缓落下而愈飘愈远,飘走的那欲呐喊却无声的无助与路到尽头的放弃,是整个片子最令人无法释怀的凄凉,也是整个片子悲惨的结局。
《暴裂无声》,2018年另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分电影,却又与《药神》是截然不同的叙事方式、角度与结局。导演自编自导,小成本制作,但最终却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如此精彩之作,真的很棒!
结局太他妈的屌了,看完在影院倒吸一口凉气。影射也很牛逼啊,1984的摩托牌照,一个底层屌丝的人设为哑巴(没有话语权),律师(代表中产和法律)和煤老板(代表权贵和黑恶势力)的相互勾结。所以即便张保民拥有《黄海》里绵正赫那样爆表的武力值,也只能沦为这个残酷社会的牺牲品。
主角叫张保民,剥削到了极点就是暴民。徐文杰最后被审查时的说的没有了,隐瞒了小孩被射杀的真相。没有半点被主角感化,大部分人还是以自己利益为重,可能这才是现实吧,换做我,我也不会坦白,谁知道呢
当年摩托罗拉的电量还是大大不如诺基亚。
不断向下,堕入黑暗的那种片子,鞭挞了社会主要矛盾,且不负责提供解谜快感,所以看完会很沉,很堵。如果《心迷宫》还是手工时代的自发创作,《暴裂无声》明显是工业时代(卡司动作特效)的考量,三人较劲,律师一角太弱,宋洋战力太强,姜武模式化。优点和缺陷都比较明显。
当你望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望着你。
看有评论提到科恩兄弟,问题就在这里!这片子还是以叙事为主导的类型片,就算叙事想留白,还生怕观众看不明白,从剧作角度上讲就不是科恩兄弟啊罗泓轸啊那些导演的反类型处理,这也是这么拍很难显得高级的原因,逼格被商业片的叙事套路框的土土的,一旦剧情逻辑和人设背景不够无懈可击,问题就来了。
老板儿子吃真空羊肉,贪婪绞入碎肉机;屠夫儿子喝污染井水,正义只在电视屏。戳瞎左眼,被戳伤的同乡都能包庇;咬断舌头,被救助的律师却不敢发声。凭蛮力垒不成金字塔,靠假声变不成兔子妈。超人面具如同良心咒,送不回原主;寻子告示像是招魂符,在风里飘摇。真相埋进泥土,藏入山洞,终于再无人知。
三个阶层,三种晚餐,三样人生。资产无良,中产无能,无产无声。
3.5 整体模仿对象依旧是科恩兄弟,加上案中案的反转和血腥暴力镜头,类型上是好看的。野心极大,企图以三个人、两件案的勾连做出对社会贫中富的投射,几处“无声”设计则指向社会与阶级的失语症。但顾此失彼,概念性过强的结果是剧作层次和前作《心迷宫》有差距,人物设计上有刻板化倾向(特别是对老板的设计)、前段节奏拖冗。宋洋的表现很是惊艳。
忻钰坤第二部作品不是一部秀操作的《心迷宫2.0》,要说风格像谁,都像也都不像:凝视山洞的库布里克单点透视、像科恩兄弟一样塑造的神经质杀手、《老男孩》一样的长廊Fight…不一样的是,不只是想告诉你凶手是谁,而是他的选择,以及像手术刀一样划开上层失态、中层失德、底层失语、人间失格的社会症结
仅仅是80%成片,已经精彩绝伦。中国类型片就该这么拍。良好的多线叙事控制力,深穴映射人性,爆炸增长的经济,暴裂难控的社会问题,男人无声的愤恨和伤痛,就像无法发声的底层人民。黑暗结尾,孩子没有寻回,真相没有昭显,这却是社会真相。有时恶人作恶,仅是为了与相同利益者变成真正的同盟。
求求宋洋一直演这种糙汉子吧,太特么帅了
'Wrath of silence'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crime movies I've seen. It's a mix of genres. It's a crime movie,a mystery movie,an action movie,it's also a social realistic movie. Xin Yu Kun plays very well the mix of different genres in this film,and it has a powerful ending.
昌万年摘掉了作为文明人的伪装——假发,露出了他的本性。徐文杰戴上了作为斯文人的伪装——眼镜,选择了沉默。两个孩子跑上山头我以为全部都得救了,但最后徐文杰找到他的女儿,并呼喊她的名字,站在山上的女儿回头看了一眼。原来山上那两个孩子的镜头是虚的,代表了将死之人,女孩被徐文杰呼唤了回来,而男孩却没有。或许男孩当时像女孩一般,如果有人呼唤他,或许也能回来。但张保民身在社会的底层,有口也说不出话,连真相也不可能会知道,他内心爆裂,但有口无声。
好看!两个小孩子跑到山顶那里,太美了!神来之笔的镜头,特别喜欢这个处理。
对于平均水准以上的年轻导演,应毫不吝啬予以鼓励,对于年龄一大把了还言之无物的导演,才要无情打击。
上层伪善残暴,中层冷漠自私,下层失语无力。
一个哑巴贴寻人启事到底为什么要留自己手机号,就不能给老婆买个手机吗,买不起就把自己的留给她啊……本片前半段拍吃的拍得好好哦,炖羊肉、涮羊肉,馒头蘸腐乳、馒头配咸菜丝腌萝卜丝,还有姜武那个西红柿!宋洋吃馒头比在深夜食堂里吃那狗逼香肠香多了
昌万年是食肉者,徐文杰是喝汤的,而张保民本人就是“肉”,原本他们在食物链的一个位置安之若素的扮演自己的角色,但意外冲垮了一切。失控之后,每个人都发现自己不过都是“肉”,昌摘下假发和西装,也得臣服于暴力和运气,徐走出金钱和言辞的保护也要面对残酷,张的代价或许更大。人性暴裂的闷响。
邀请了韩国的动作指导,整个拍摄手法以为是在看韩国电影。后面以为在看动作片。教科书式的刻意,衬托姜武反派的绞肉机、优雅的音乐等手法很刻意。台词与表演也挺像电视剧。这次的线性叙事暴露出故事的普通,人物较为扁平,二元对立,不如《心迷宫》呈现的人性复杂,剧情也不大新颖。特效两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