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第一次来到西藏工作的老孔(宋洋 饰),急需一个翻译,机缘巧合下,找到了在内地读过书的久美(金巴 饰)。两个人从互相矛盾到彼此理解,最终成为了一生的朋友……
🐤
影片以援藏干部老孔入藏后必然发生的汉藏文化碰撞为主线展开叙事,以汉人的视点带出高原反应、饮食差异、处理瘟羊、寺院起誓、磕长头几起事件,以便呈现两地文化差异。在第一幕结尾处,以马代车的行为标识了老孔对藏文化的初步认同,即对命数与信仰的尊重。
进入第二幕,在经历了曲珍奶奶因拒绝接受治疗安然迎接死亡的决定后,老孔陷入巨大的困惑与孤独。在如何处理瘟羊的决议上,或许由于镜头规定着老孔的视点(也可能是我看完电影拖了两周才写评论好多细节早忘光啦所以没想明白),观众未曾获知曲珍如何完成了转变,直至曲珍被送往天葬台,我们如同被排斥在外的老孔一样,对一切藏地仪式都无权目击。(影片首映在2022年,似乎无法忽略在“瘟羊”在当下获得的特殊意涵,倘若以政治惊悚片的思路诠释瘟羊情节,村民与老孔在瘟羊处理方式上的纠纷——埋或不埋便影射了清零与否的舆论争议,再往后琢磨曲珍奶奶这位藏区领袖式人物的行为,答案似乎昭然若揭。不过“羊来了”的寓言诞生于今年4月,既然远在影片拍摄完成后,那就是我想多啦~)
中场某处空镜,藏地浓重的深蓝夜色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唯有画面左侧一处房屋照出暖调灯光,屋中传来老孔对远在山东的亲人的问候,这是身在异乡的老孔心理上最孤立无援的时刻。尔后,老孔第一次造访了久美的住所,我们看见无处不装饰着藏族符号的空间,或者说我们发现空间的主人久美其实是一个浸泡在藏文化中的人,在烛光、经文与倾斜镜头营造的眩晕气氛中,老孔的某种心理代偿机制被激活,把藏文化的渴求投射在此地唯一能与之沟通的藏人久美身上,由此便出现了第三幕为人乐道的与久美的浪漫旅行,正如导演于影片尾声才令老孔再访西藏,以一段漫长的梦境作结,点题的同时也完成了命题——回西藏的证伪。或许老孔从未理解过西藏,只是将与个人的亲密作为文化的代偿,这一情感倒错在老孔的藏地梦境中得以复证:梦中,如老孔所期待的首次参与了独属藏民的庆典,而非汉藏合作主旋律工程的剪彩仪式,也并没有被一句“你不懂”再度拒之门外,久美的邀请、藏民共舞、以及与久美住所拐角处相似的运镜与构图,无非都是一种记忆与渴望的混合物。第三幕任务线不展开了,好美好美的风景线
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西藏人民的传统和信仰。一位来自山东的青年干部老孔因为高原反应下错了车站,久美就下了他,这是两人的第一次相遇。老孔得知自己的救命恩人与久美打招呼,换来的却是沉默。当老孔第一次到村中解决瘟疫传染问题,由于语言不通,老孔的工作很难展开,这时久美出现了,并且第一次展示了自己的翻译水平。就这样,两人慢慢地由陌生到熟悉再到最后的相互信任。在整部影片中,老孔与久美相互影响着,也都在做出改变。比如老孔由喜欢坐车后来更喜欢骑马,而久美也改变了拍照会抽取灵魂的看法与老孔合照......藏族人的信仰、习俗、理念也穿插与整部影片,久美拉小偷到圣庙起誓做证据;曲珍奶奶病重,老孔本想送奶奶到医院,但是久美坚持尊重老人自己的心愿;处理瘟羊,藏族人民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坚决反对土埋......汉族与藏族人民观念的碰撞,着实让我感触颇深。还有一看到影片中的风景,就让我想起狼图腾中描述的草原生活,那种自由的气息深深吸引着我。
“躯体犹如空壳,何时亡亦无憾,智慧如同金子,惋惜一同逝去”,看完影片,回味无穷。
我很失望。影片中最值得挖掘的我认为有两点,一个是藏地文化与非藏地文化之间的碰撞;另一个是男性友谊。
对于第一点,影片里主要用如何处理病羊,如何面对人的死亡这两个部分浓墨重彩地渲染不同文化之间可能的冲突与和解的过程。很可惜,前一个部分曲珍奶奶的转变是过于突然的,她为什么改变想法?她一开始就打算撇开汉族干部这么做还是慢慢转变了想法?她带领人们一起埋葬病死的羊时是什么心情?人们把病羊赶到无人区时,人是什么状态?那些连头都抬不起来的病羊立于无人区又是什么状态?如果导演偷懒不将这些呈现给观众,那么电影的艺术特征就被大大地削弱了,这些景观只被久美用一句话带过,只服务于塑造一个“天真的”汉族干部?真是太浪费了也太可惜了。总之,曾经万玛才旦电影中的藏地灵韵不再现,这部电影中的藏地景观只是机械复制。
然后是面对曲珍奶奶的去世,这是全片中最生硬的部分之一。我认为,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成年人置身于那样的场景中,都知道此时甚至无法开口的曲珍奶奶最需要的不是医生而是安宁。然而老孔一点也看不出来这一点,非要让久美叫医生,在听到久美“你不懂”的回应之后仿佛受气的小媳妇一样,策马奔腾去找医生(这个场景就设置在一片唯美的波光粼粼的湖边,我一瞬间以为老孔要浪迹走天涯了)。老孔还觉得自己应该狠狠给久美几拳,请问他这样想的合理性在哪里?就因为他是个汉族干部,就要“天真”并且“自以为是”到这个地步,来强化自己所代表的非藏地文化和藏地文化之间的冲突吗?这一冲突是不真实的,太可惜了。没有比生死这一主题更适合用来刻画藏地了,想想看那只嘴角流出鲜血的白羊,在藏地,人和众生灵具有一种平等的关系,一起经受生灭的苦,承当着彼此的罪孽。
再来说导演对男性友谊的刻画。久美和老孔,各自有其所代表的文化符号以及zz符号,藏地与非藏地,出身不好的民众和政府干部。但导演显然没能认识到,两个成年人的友谊不是将两个背景迥异的人硬凑一起发生一些故事互相有一些思想交流就能缔结起来的。整部电影中,最让我感到二人是朋友的场景是他们求赵总办事的时候,他们一起坐大巴轮流用刀子割肉吃的时候,回程途中一前一后步行途中老孔虚张声势地开了几枪的时候,甚至是最初老孔向久美借钱的时候。至于导演最后让老孔做的那个梦,那个漫花丛中让老孔露出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笑容,如果导演不加上情况介绍,我真的不知道这个场景的意义是什么,不过换句话说,导演或许也意识到这个场景生硬到需要加上文字性情况说明;更不用说,二人在星空下玩幼稚的“打手”游戏,这对于二人的形象塑造是纯粹徒劳的。想想看《撞死一只羊》中金巴和复仇者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两个男人各怀有自己的心事,就在卡车上那么短的时间里,一个人卖弄地唱歌,另一个人心事重重想着自己的血仇;两个人就这样干燥地行驶在藏地马路上,沙土扬起来,陌生的复仇者已经极大地施加了自己对金巴的影响。
如果有人想要追随万玛才旦,传承万玛才旦的藏地新浪潮的电影志愿,那么这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要求高一些。
1月12号,腊月初二,大寒将至。
家门口十八线的小影院居然有此排片!一月历来是个不讨喜的月份——新年历已开卷,节气却仍停在旧年,手头尚无可无不可地拨着去年余事,心头却已然盘算上了春节假期。一个青黄不接的时节,一个只能蛰伏的时节,偏偏挑这样一个沉寂的日子上映,唔,有点意思。
本片镜头语言极美,甚至于,它对美的描摹已突破视觉壁垒,片头虚焦跟片尾的慢镜头便精彩得足可喝彩,光凭一张银幕即可将人带至水草丰茂的高原:湖泊鳞鳞闪烁有乍暖还寒的温润,马蹄扬起半边黄土尚裹着太阳的气息,皮大衣旧得与土地同色却让人心生向往——它下面似藏着可令人当即入睡的恬适温度。藏地的苍茫,散落在破晓时分蓝灰色的晨光里,也被揉进暮霭中遥远凄清的狼嗥里。
至于故事嘛,明面上是老孔与久美结伴而行共克时艰的故事不假,但我想,这并不足以让这部电影命名为「回西藏」,更重要的,是借老孔的眼睛讲讲藏地自己的故事,讲讲何以他魂牵梦萦地想回到这里。
每当我们谈论“西藏”时,有几个词总是会被反复提及——神秘,禁忌,执拗。苍苍高原磅礴而孤绝,日头灼烈,大地赤条条无遮无挡,只有成片成片的螺青黄栌皂色叠在一块儿,恢弘有如明珠,却时时潜伏着致命一击。究竟是宗教还是极端环境使然已不重要,藏民对天地、生死的敬畏,赤诚得近乎天民,极之谦卑。抵制活埋瘟羊因“如果得病是它们的命运,那么就不能因金钱而违抗生命”。曲珍奶奶久病拒医,弥留之际颞骨深陷,执意天葬,即使不懂眼前的年轻人何以悲泣哀切,却依旧朝他袒露笑容,眼神澄明笃定。这个地方的人,并不把“身而为人”置于大自然之上,他们如何为瘟羊选择命运,便如何为自己选择命运,一视同仁。从不妄图驾驭生灵,但归顺造化。
此前在迪庆转车时,后排的小妹子一路数着纳帕海边各家栅栏里牛羊,换算可换几只LV包。你看,人被城市豢养久了,对财富的认知竟被拘禁于精工细作的鳄鱼皮包,富有山川湖海之辈,岂囿于区区履丝曳缟。多可笑,夏虫不可语冰。
八零年代老孔再度返藏,久美婚礼后,归途上有南柯一梦。梦中老孔在空无一人的寂静小楼下闭着眼睛独自起舞,皱纹舒展,笑意盎然,你独可以在归家游子的脸上瞧见这种安然恬淡,这也是本片最扣题、最具神性的一幕。
诵钵与金刚铃清鸣之际,你也会明白这个最初插着鼻管干嚼糌粑粉的异乡人,缘何会露出这样眷恋的神色。这部电影与宗教无关,但它确在讲述信仰——我们每个人都被准许理解大地的永恒含义。
在你们路过时,从拥挤的城市中取用所需,
此后不管你们到什么地方都带上屋宇和街道。
在和人们相遇时从他们的头脑中采集智慧,
从他们的心中采集友爱,
尽管你们把你们的情人留下来了,还是要带着他们一同上路。
要认识宇宙本身就是一条大路,是许多条大路,是为旅行着的灵魂开辟的大路。
(上图均源预告片)
当我选择观看一个毫不了解的电影时,我对她的所有解读都是基于我自己的经历和思考。 回西藏是个很平的电影,很平,没有什么大的情节起伏,只是单单纯纯地讲好两个人的故事,从相遇到相知再到最后的遗憾,甚至连遗憾也是淡淡的喟叹。很平,平视的电影。一开始我甚至不知道这部电影讲述的孔繁森,因为她是孔繁森的视角,一个真正伟大的人是不会觉得自己伟大的,同样的,在孔繁森的眼里他也只是在做自己应该做且能够做到的事情,而这就足够了。 什么是信仰?在电影里我看到的是西藏人的回答,信仰是对生命的敬畏,对上天的敬畏,对宗教的虔诚,这或许是我们这种世俗之人所不能理解的,但是在电影里导演把她拍得很美。我坐在漆黑的电影院里,跳动的红色火焰顺着血液流进我的心脏,大脑被太阳射中,手指被湖水轻抚,鼻腔中充斥着酥油的味道。我看着这里忽然想到了最近在读的拉美小说,印第安人的信仰就如现在这样,癫狂却又清澈,带着西方人的疑惑沉湎在自己的海域。 电影里还有一个点我觉得很有意思,是关于理性与现代的思考。诚然,对于有些西藏人,我们是现代的,是进步的,为了更稳定的生活和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是要让这个地方做出改变的,但是人类追求理性和现代的尽头在哪里呢,在精密的计算里吗,在战争的武器里吗,在电脑里,在法庭上吗,在看似精巧的社会运行结构里吗,现代化的终点在哪里,百年后的人们看我们会不会也像是在看一群空有理想和感性气质的人呢。当社会能量最大化地积聚在一起的时候,会不会发生坍缩呢。一切又重回原点,人类的所谓进步会不会只是在走完一个又一个的圆呢。
《回西藏》我觉得这部电影要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在西藏 第二部分是回西藏 我们重点放在第一部分:在西藏 影片开始提前下了公车的老孔,在高原下昏迷,被牧民所救开始。 电影原型是孔繁森。这个从山东来的干部,又怎么去理解藏族,理解这个高原的文化? 在岗巴县的县长欢迎仪式下,就因为不懂糌粑的吃法而露丑相。这也算是融入这里的开始吧! 而那个救他的牧民,后来成为他的翻译,两人在一同工作中彼此成为好友。(久美) 影片中有两个印象深刻的内容: 对于得了瘟疫羊的处理,在孔的意识中认为藏民们是希望补偿,所以不舍得把羊活埋掉。长久的在内地的生活环境下,我想就该是这样。 可后来藏民们,把死羊燃烧,活羊放进无人区自生自灭,这时也出现一个重要的人:曲珍奶奶。 在藏民眼里得瘟疫是羊的命运,活埋掉藏民们是无法接受的,在电影中,我好像明白了信仰到底是什么:不是金钱,不是对那虚无缥缈的抽象,是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包括其中寺院起誓:小偷偷久美的羊和马,被发现,他们所需要的证据不是图像,视频,而是在寺院前起誓。在藏民眼里,寺院就是那个行为准则。这就是证据。 后来曲珍奶奶病了,这是很突出藏地文化不同的一件事:我们对待死亡,好像需要就医,拯救。久美却说:不要去,要尊重曲珍奶奶的选择。老孔请来了医生,却没救活奶奶,孔是没法接受的,默默的望着,久美安稳住他,说:你不懂。 还有另我特别感动的一件事:曲珍奶奶没有家人,她的生活是全村人照顾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曲珍奶奶能带着大家把病羊解决了。 在那时候的西藏人们更愿意去相信天。 如果讲他们是无知的,我觉得是现代人的一种无知。与其说他们不懂科学,更觉得他们是相信某种东西对生命的选择。现在朝圣依旧存在,是人们对美好的祈福和祝愿。是这里的人们对生命的一种祈祷。他们或许因为迷信,所以更加尊重和理解生命,他们把养的牛羊不只是当做牲畜。所以他们是更通生灵的。 后面有一件就是现代和过去的一个冲突的画面表现:因为旱灾,人们商量如何解决,在老人和年轻人之间就分出了两个声音:老人觉得修水渠是觉得改变自然环境,会得到天的谴责;年轻人则认为修水渠是更好的选择。这是导演表现过去和现代的一个很好的表现吧算是。 整部电影是通过孔和久美的视角来延伸出藏地文化的逐渐理解和认识,没有直接一味去表达和输出,通过具体人和具体事情让观众看到不理解和理解。 电影虽然有些混乱,但这种片子本身就很难完整表现完整的故事,一个小时是不能够表达一个人的一生的。所以在看电影时,我觉得我们应该抛弃对剧情的指责。 孔在日记中,记录了很多次他对藏文化的感动和敬畏。 自己来拉萨这些天,看到了无数来这里朝圣的人们,我始终没有那种感同身受到他们心中所向往的,或许是真的不够了解,我在电影中,找到了一些自己想找到的东西,也让有一种快要找到自己的感觉。 我们所应该相信的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这才是信仰的本质,在藏民眼里就连每一粒种子都有属于它的生命,丰收都需要祈福。 这里的文化其实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到来对他们是一种冲击,我们破坏了一些属于这里的安静,就如同曲珍奶奶对待生命的选择,或许安静的离去要比救活她更伤害他。 第二部分:回西藏 这像是一个收尾,导演用一个梦结束,也意味着这就是对结局一个象征:孔和久美没能好好道别。梦醒了,孔问司机自己睡了多久,司机说三根烟的时间。孔说梦里的画面好真,好像又回到了西藏。 我想这只是一个象征,因为司机最后是开向了公路,那个不知道去往哪里的公路。 单从电影理解,可能没能再回西藏,回西藏也成为了一个遗憾,没能好好和久美道别更是一种遗憾。 片尾讲西藏死后整理东西,久美只留了和孔的合影。 片子很少讲回西藏的事,更多是在西藏。不过这个像是一种期待吧!想让观众体会回西藏的期待和怀念。 片子用两个人物来表达藏地文化的交融,和当年那批来西藏援助的人们的艰苦和挑战。这是一部对文化理解的片子,是民族之间的理解,我觉得这才是这部片子最重要的。 我们不应该总用现代的视角来理解过去的仪式,即便确实存在一些现在看不正确的事,但在那时候,这些仪式却是一种救赎,是人们对美好的所愿。
昨晚我去影院看了开年后的第一部好片《回西藏》,刚看完时只觉得温情踏实,但事后回忆起来,却越想越觉得好。
因为直到看见片尾字幕时,我才发现主角老孔的人物原型是孔繁森,他与另一位主角久美之间的友情也是真实存在的——换句话说,它首先让我看到的是一部专注于生活、工作和情谊的故事片,其次才是一曲展现援藏干部精神风貌与高贵品格的颂歌。
《回西藏》不像平时那些空洞干瘪的赞歌和泪文,它把重心更多放在了以小见大的梦想和友情上,让大家看到一个不远万里来到祖国边疆的扶贫干部是如何努力把事做成的,老孔和久美之间的关系,是这种精神落地生根后的开花结果,无论你怎样理解都不影响它的伟大。
真没想到,居然还能看到一部符合当下时代审美的《孔繁森》和《焦裕禄》,着实难得,必须夸一夸。
由于《回西藏》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关于它所表达的积极价值取向,因此下文我会围绕这一部分展开,影片中展现的藏地文化等内容就不多探讨了。
我首先要发一个牢骚:为什么这些年我们的许多报道文件和主旋律文艺作品,往往显得假大空和脱离群众?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思路还停留在过去,也因为几十年几代人下来,社会主流思潮已经慢慢变了。
以前宣扬的那些先进事迹,总是习惯性地突出英雄人物的苦难和无私,然后再加几句口号,多数人可以接受,因为当时大家基本都信这个,况且那时候的人普遍穷困,不多强调一点牺牲精神,确实不容易把逻辑捋平。
可现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已经好几十年了,再过分强调单纯的牺牲精神已经不足以令大众信服,必须得有与时俱进的语言、手法、价值观和获得感才行……说句不好听的,就算再拍出当年那样板正的《焦裕禄》和《孔繁森》来,现在的观众们也不会买账了。
这也是我想夸奖《回西藏》的最主要原因,影片讲述的是1979年援藏干部老孔来到边境县乡的工作生活经历,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却能够让人看进去。
片子里不是没有苦难,刚开场老孔就因为下错车差点死在野外,他还长期经受着缺氧、呕吐等水土不服;也不是没有无私,老孔给乡亲们买种子时发现钱不够了,就用自己的钱垫付……但这些细节都被简单处理一笔带过了,影片把更多篇幅放在了老孔怎样学习融入新环境,以及他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上面。
比如老孔学起了藏语,学会了骑马和用小刀片肉吃,久美抓到小偷时,他觉得没有人赃并获的证据,治不了对方,可久美把对方拉到寺庙前让人起誓——即便是偷鸡摸狗之徒,也不敢忤逆神明和信仰,这是老孔所欠缺的经验和常识。
老孔并没有那种救世主的优越感,他把自己放在了与普通藏民同样的地位上,把藏区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相互学习、不断融入,这才是整个故事能够成立的前提。
所以,老孔注定会喜欢面冷心热又有想法的久美,不仅仅因为对方能担任翻译,更因为他是个上过学、有文化且熟悉风俗的本地人:久美在帮助传递话语之余,还能够理解自己的意图,并想方设法把事情办成。
比如羊群里出现了瘟疫,要把死羊和病羊都处理掉,否则羊群会死光,老孔苦口婆心地讲道理,还承诺会有政府补贴,可村民们都不听,坚持认为这有悖于常理和自然法则,最后是久美说服了村里德高望重的曲珍奶奶,问题才得以解决。
也难怪县里真正的翻译罗布回来替换久美时,老孔会闷闷不乐了——老孔提出要为遭遇干旱的乡亲们修个水坝,一些年长的保守老人纷纷反对,况且市里水利局的支持也不容易得到,罗布直接就一边翻译一边劝老孔别折腾了,同样的,县长听到老孔的想法后也觉得不好办,建议老孔别太想一出是一出。
懂得知难而退的罗布和县长没有错,他们尽到了自己的本分,修水坝这种需要上上下下协同配合的大工程,本来就不是几个人拍脑袋就能轻易决定的……然而,仅仅靠尽职和本分,是做不出成绩的,只有那种敢于迎难而上并相信事在人为的干部,才有可能在最艰难的战场上建功立业。
老孔没被困难吓倒,他注意到村里有一部分年轻人和开明的乡亲是同意建水坝的,这说明争取群众支持的工作可以做,至于说缺少上级部门的支持,那就亲自坐车去市里跑一趟,求领导办事,请领导吃肉喝酒,让领导相信可以去“条件不理想”的地方勘测试试。
最终,老孔解决了下游和上游的障碍,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按时上班且习惯出门坐车的罗布当然是个合格的翻译,但比起擅长骑马下乡、愿意陪老孔“不守规矩”出远门、打破僵局主动给领导献肉敬酒的久美,老孔肯定更愿意让后者担任自己的助手。
当然,老孔对久美的依赖并不是纯功利性的,久美救过他一命,他有报恩之心,而且随着接触时间日益增长,老孔更是对久美有了一种源于内心的亲近感。
这里不得不提久美的身份了,他原本家庭条件很好,去成都上过学,会讲普通话和英语,可因为“出身问题”,在特殊时期失去了一切,还成了不少人厌恶的对象,他也因此离群索居,很少与人交流——因为老孔主观与客观上的需要,久美长年尘封的心扉也被打开了。
老孔从未停下过学习,而久美正是他来到西藏后遇到的最有深度也最值得学习的人,他们俩在人格、思想、利益等各方面一直都是平等且一致的,这也为他们的情谊注入了更多养分。
我看到有不少人说,老孔和久美存在同性间的爱慕之情,这个就看观众自己的理解和眼光了,我觉得算是一个开放式的表现,影片后半段确实给他们俩加了不少戏,比如老孔送久美墨镜、拉着他一起合影等等……但我还是认为这属于珍贵友情的表现。
就说老孔教久美玩打手心那场戏吧,游戏考验的是反应力和“机灵度”,生性鲁钝的久美肯定吃亏,但老孔显然也不是为了赢才玩的,而是想通过这种“调性”差异较大的交流方式,来增进两人之间的关系,达成更多沟通与共振。
当久美那一首《Danny Boy》在青藏高原的星空下唱响时,广阔天地之间,任何猜疑、顾虑与隔阂都是苍白多余的。
在这个遥远的第二故乡,老孔扶弱济贫的个人梦想和援藏支边的家国使命是高度统一的,他即实现了崇高的自我价值,也收获了足以铭记一生的情谊。
希望所有文艺创作者都能够看到,符合新时代审美的英雄颂歌应该这样去书写。
不懂得糌粑的吃法尚可以习得,不懂得生命的敬畏就解决不了难题。不敢对着寺院发誓就是偷窃的证据,不能将瘟羊活埋因为生病是它的命运。在这里有些办法行不通,只有一腔热血还到不了冈仁波齐。开耕仪式后用自己的工资买了种子,水利局前用岗巴羊换来了水坝。抵达圣地有人磕长头,有人推大巴,殊途同归。
怎么说呢 这其实就是非常典型的他者视角介入西藏文化 呈现西藏故事。越是自身缺乏的信 朴实,越愿意把这种情节投射给汉民族外的文化上。另 最后的结语颇有正面人物宣传片的意思了。还可以看到类型电影 公路片的风格,但是导演把故事讲得过于绵软,试图穿插梦境与民族反而更是典型讲不好故事的一类片子。语言的使用也可以看做一种典型。水利实际上就是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与民族传统的碰撞。映后金巴有点帅 有点让我想加颗星 但我忍住了。
3.5+ 西藏版CMBYN。
「8.14北影节」不同文化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隔阂,不要一遇到不同形态的文化就马上想着怎么融合,甚至站在居高临下的角度思考如何改变对方。有的办法“在这儿行不通”,钱永远不是万能的。很不错的藏地电影,金巴不错的,但主创交流环节那位抖音大V的主持挺烂。万达Prime厅体验超了地质礼堂十条街。
太平了,真的太平了。人物 情节 调度 剪辑 画面 音乐,全是平的。110分钟的白开水,温吞吞,看完仿佛啥也没看。
在主旋律电影中算是不错的作品,至少剔除了高高在上的“援藏”视角,也不强求所谓的民族融合。正如片中老人死前仪式被拒之门外的老孔,对于少数民族政策,远观与陪伴或许是比加入更好的选择。两位导演的配合或许能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新范式,相较于已拍出《横空出世》的陈国星,拉华加是成功的关键,双向的视角才能形成真正的对话。当然,这与近年来藏地新浪潮的崛起有至关重要的关系,我们对于藏地叙事越来越熟悉,不再以异域眼光来看待,一种平等的关系才得以呈现。影片自然也有不足的地方,某些众所周知的限制让故事的完整性大打折扣。
我愿称之为call me by your name之党委书记老孔
文艺化的主流电影,感觉拉华加表达更强烈,其中也有很多万玛才旦的影子,完成度很高,摄影也很棒。两个男主的互帮互助,似乎是真的能嗑(不是
感觉导演把藏汉民族情拍出了《断背山》的味道,荒原上篝火旁二人玩打手背游戏时真的觉得蛮好磕的。一个是旧贵族出身的藏民,一个是根红苗正的援藏干部,这俩身份放一起一股晋江原耽高干文的味。
躲在主旋律里的“同志”。
导演和制片人表示我们是正经严肃的主旋律 不要过度联想
能掏腰包去捧所谓的叉旋律电影,是因为万玛才旦和拉华加(男主居然叫久美),也因为想知道金巴和宋洋到底碰出了什么瑰色姿彩。烤火那幕,小火曳出了抵达童年深处的星空,也扭出了似有还无的磁场,他让他把手放上来,他给他唱男孩丹尼,唱你走了但我还守在这里,镜头一转,是他九年后现实的重逢,梦境的别离。这电影,本就挣脱了枷锁,要能放开了拍,要多美有多美,要多动人有多动人,对得起西藏的壮丽,对得起人与人之间的一瞬笃定,但是社会主义兄弟情嘛,当然不作数的呀。
北影节day2|目前为止天坛奖最大的惊喜,拍出过《横空出世》的陈国星导演,这次把中国人熟悉、热爱和敬重的老孔搬上了银幕,并且是用这样一种亲切的视角,甚至为整个同类型电影提供了全新的、极其优秀的范本。如此看来连海报也是暗藏玄机的,极低的视角之下两个骑马的背影,一个凝望,一个远眺;英文片名同样给出线索,这是一个关于两个男人之间深刻友谊的故事,“爱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星空之下,金巴那一首《Danny Boy》也许会成为2022年最动人的银幕瞬间之一。事实证明,宏大高尚的情感确实存在于两个平凡个体之间,就发生在苍茫的藏地高原。崇敬生命,尊重自然,生死、相遇、重逢也许都是定数,“躯体亦如空壳,何时亡亦无憾;智慧如同金子,惋惜一同逝去”。结尾超现实梦境里,连接时间和空间的仍是老孔心中最真切的牵挂。
结合英文名“Kong and Jigme”,感觉他们之间有种不可言说的暧昧,但导演巧妙地为久美安排了一位妻子,打消了不该有的念头。两人友谊的逐渐砌牢也是汉藏文化不断磨合的过程,金钱羊肉所代表的世俗需求固然重要,但信仰才是照亮朝圣道路的一盏明灯。当然谈世俗与理想的共同前提是尊重生命。
导演说用《Danny Boy》是张大磊出的主意,那往那个方向解读是可以的,但我觉得还是友谊吧。确实和大部分主旋律相比,是个异类了。
结尾有些啰嗦 且援藏干部工作和西藏宗教文化两条线之间有些割裂和主题不明 要么拍冈仁波齐那样的 要么拍共产主义战士为人民服务(实际这片根本没提老孔的信仰 搞得像是老孔单纯是个好人然后崇敬甚至有点皈依藏族信仰的感觉 这种塑造不妥 其实降低了原型的精神层次 中国影人的拧巴归根到底还是中国不够强 毕竟大多数人因为看见才相信)还有人解读出同性简直无稽之谈 电影没有这方面倾向 但确实没有很好表现两人志同道合的革命友情(还是因为那种拧巴)但这片有原型的 所以把两人解读成动物似的荷尔蒙感情 是一种侮辱和不尊重 现在很多人觉得一定要把人的动物性或阴暗面展现出来才是好的 就是不相信世上极少数人是真能达到神性的 恰恰是这些人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光辉和希望 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 但不去赞美肯定还要给找缺点 实在是可笑低级
#北影节#孔繁森回到西藏和当地藏民衍生的深厚友谊。这么一个主旋律命题作文,藏了诸多机关,不愧是拍出《黑眼睛》的陈国星,拉华加的电影语言也越发成熟。藏族身份是旧贵族,《西藏生死经》壁文,拷问人心的奶奶和羊“他们只是得病了,那是他们的命”。汉藏文华的冲突对垒和被潜移默化,山南经幡,西藏古文化的发源地,莲花生大师建造的桑耶寺,xx时期被迫害致死的活佛根墩群陪谱写的歌词。最主要看到最后你才意识到老孔是孔繁森。宋洋的表演刻画出了一个外来异客的迷茫和渐入,首尾的梦境好似轮回转化。 现场主持人恶搞,让宋洋和金巴玩默契感游戏,他俩同时闭上眼睛,然后喊开,看看会不会一起睁眼。宋洋说,我怕这个游戏把场子搞冷。弱智暖场游戏配合这么严肃的片子,极大讽刺。
没看之前我以为就是普通的文艺片,观后才发现这是孔繁森先生的故事改编的。刚从西藏回来对景色和人感触很深,特别喜欢每一次久美对老孔说,你不懂的时候。信仰的力量是无法想象的,它带给人们对生老病死的理解也是深刻且久远的,不管是顺其自然自生自灭的瘟疫羊,还是知道自己的生命要走到尽头拒绝医治的曲珍奶奶,亦或者是那三位偷马贼在寺庙前畏畏缩缩不敢面对自己信仰的表现。不禁回想起在布达拉宫旁边磕长头,手舞足蹈的大叔,还有在大昭寺门前用自己的身体丈量这片土地的男男女女,那片土地是真的很美好,也希望它可以一直美好下去。
又名《藏地での禁断の恋》。他无法理解他的信仰,却顺着他的指引窥见了神迹。他无法拥有守候在他左右的名分,却永远记得他为自己拔枪狂奔的身影。共吻割肉的刀刃,互为彼此的救赎,他却只能借游戏握住他的掌心,他也只能把情愫藏匿歌声之中。“Oh Danny boy, I love you so.”
本片“拨去孔繁森的外衣”是令人非常惊喜的手法,所歌颂的是更加广义的援藏干部和他们所维系的汉藏友情,这不会因为孔繁森一个人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