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洛杉矶未来艺术展览会上, 画廊主、经纪人、艺术家、收藏家、评论家、艺术顾问以及多金买主觥筹交错,谈笑风生,言必称的艺术,离不开的金钱。艺术圈的小女子约瑟芬那(扎威·阿什顿 Zawe Ashton 饰),某天发现住在同一栋公寓的无名艺术家意外死亡。在偶然走进对方的家中时,约瑟芬那被大量未公之于众的艺术作品所倾倒。她将画作拿给有男女关系的评论家莫弗(杰克·吉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饰),对方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些作品背后的巨大价值。在此之后,所有业内相关人士如同苍蝇闻见了腐肉,对这批神秘作品趋之若鹜。而莫非则开始调查这个名叫维特利尔·迪斯的神秘画家的过往。
维特利尔的画作仿佛具有无穷的魔力和生命,人们被它们吸引,命运也为之所左右……
一件艺术品,除了欣赏它本身之外,还能目睹它杀人的全过程。而且杀完人之后,连带尸体又形成了一件新的艺术品。
是不是很有意思?
喜欢《天鹅绒圆锯》这部电影,第一次看到一半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找个时间,好好再看第二遍。
可能由于自己是视觉控,所以对这部讲述艺术品杀人的电影,有种莫名其妙的吸引力,如同电影中Vetril Dease的画作一样,让人撇上一眼就中毒了。
其实,自己对艺术向来一窍不通。虽然喜欢看展览,也只是在看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根本深入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而在跟别人讨论的时候,自己总是愧于词穷,只会说“有点意思”。
影片《天鹅绒圆锯》中,自己只看出来了一件艺术品,它挂在Josephina客厅的墙上,是安迪·沃霍尔的《帝国大厦》。
其实,这个作品原本是一部超长影片,有近500分钟,大学期间有看过这部电影。三年前去过一次安迪·沃霍尔的展览,当时也见到过这个「帝国大厦」。
老实讲,这部电影挺无聊的。以安迪·沃霍尔的个性,相信他也会这么认为。只有给电影打低分,才能真正尊重他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
回到电影《天鹅绒圆锯》本身,就像文章开始提到的那样,它吸引人的地方主要在于,让死亡的方式显得艺术,类似与艺术家版的《电锯惊魂》。
电影中出现了6个艺术品杀人的场景,每一个都透露着一种怪异的美感。
第一个是Bryson,他在清洗伤口的时候,墙上画里面的猴子活了过来,死拉硬拽把他拖了进去。
第二个是Jon,他在自己展厅里,被一只莫名出现的手,拉着上了吊。
第三个是Gretchen,她把手伸进展厅的一个「球形」作品里面,然后被绞断了胳膊,流血过多死亡。
第四个是Josephina,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她是被颜料杀死了,被印刻在了涂鸦墙上。
第五个受害者是Morf,被一个叫做「流浪汉」的展品,从背后干死了。
第六个是Rhodora,她是被自己后颈上的「天鹅绒圆锯」纹身,给锯死了。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想要从过世的“艺术家”Vetril Dease身上谋求点什么东西。其中,Bryson、Gretchen、Josephina、Rhodora都想从他身上获得金钱,而Jon和Morf则想让世人皆知他的“往事”。
而Vetril Dease的愿望,是把自己从这个世界上抹干净,作品也要随自己一同死去。显然,上面那群人违背了他的愿望。
既然他们给了自己作品生命,Dease就要把他们的生命夺回去,一起陪葬。最终,这些靠艺术品而活的人都厄运缠身,被艺术品给生吞了,而且是被自己嫌弃过的「艺术」。
就比如Josephina,当她表示了对Damrish涂鸦作品的嫌弃后,最后变成了涂鸦。
其实,上面那群人之所以落得这样下场,主要是他们都是唯利是图的人。
Rhodora算是艺术品交易行业的boss 级人物了,在Piers的全盛时期,会故意留了一些作品进行库存,并选择一个好时机再放出来,以赚取巨额的升值空间。
除此之外,她还会找准时机,采用捆绑销售、签约新人等方式来牟取暴利。
安迪·沃霍尔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Rhodora的目标就是,看准每个人成名的15分钟,然后紧紧套牢好从中赚钱。
不过,电影中Rhodora的眼光貌似也就一般,其对艺术市场的嗅觉,靠的全是安插在Morf身边的卧底。
而Morf扮演的则是,艺术届的上帝,动动嘴皮子就能决定一件作品的成败。记得他不止一次点评Josephina的肤色和着装,连葬礼上的棺材都要评价一番。
在谋杀了Josephina前男友的声誉后,Morf表示一篇糟糕的评论,要比默默无闻好得多。而Dease想要的就是默默无闻,这也是为什么,Morf最后会被自己诋毁过的艺术品给谋杀的原因。
记得克劳德·莫奈和格哈德·里希特,都有在生前毁掉自己作品的习惯,不过他们是在追求作品的完美,跟Dease的初衷是不一样的。
据悉,电影为了塑造Dease的暗黑画风,一种制作了100多幅作品,其灵感主要来源于Henry Darger这个边缘艺术家。
Henry Darger生前是个看门人,1973年被房东发现死在家里,并留下了13000页的作品,从而被世人知晓。
由于Henry Darger小时候,在收容院受过虐待,所以作品中透露着暴力和恐惧。有人描述其为“心理上的连环杀手”,还有一些人认为他与一桩悬而未决的谋杀案有关。(貌似跟影片中Dease的故事有很多重叠)
除了Henry Darger,为了塑造Dease的画作,电影还援引了很多其他艺术家的作品。
比如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他的人物重影或形象模糊的作品。
亦或者是爱德华·蒙克的作品,电影中有个虐待的场景特别像他的「The Dead Mother」。
电影中的Dease会用自己的血液当颜料,而现实中的纽约,纹身艺术家Vincent Castiglia也会用自己的鲜血作画。
英国艺术家马克·奎恩,有一个名为“Self”的系列作品,是用他自己的血液作为颜料,做成的雕像。
电影中,一些画作复活的场景,在现实中也有一些素材可循。
像美国画家比尔·斯托纳姆的《迪奥的世界》,以及布鲁诺·阿马迪欧的《哭泣少年》,都算是比较知名的诡异画作。
整体看来,Dease的厄运并没有作用在其他艺术家身上。合理的解释可能是,艺术家其本身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一部分灵魂,而并不是作品带来的收益上。
当Piers看到Dease画作的时候,他兴奋地重新拿起了酒杯,各种迹象表明他很是欣赏喜欢。(而他在之前的聚会上,一直在找水喝,可见他早已摆脱了酗酒的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Piers巅峰时期的作品都是在酗酒状态下完成的,一旦离开了酒精的刺激作用,他的灵感貌似也消失了。
然而,灵感丢失的原因,大抵主要在于Piers太过清醒,功利心也因此变得愈加强烈。从楼下的作品复制工厂就能得出来,Piers已经不思进取很久了。而艺术创作的现实情况却是,“Creativity plays with the Unknown”。
所以,只有回归原本的自我,享受当下的创作时刻,而不再追究它的价值留存,艺术可能就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而此时此刻,Piers也不再介意海浪把作品冲刷了。
不过,反过来再看,电影中所谓的艺术,真的是够讽刺的。
流浪汉的涂鸦能成为艺术,一个视力矫正眼镜被认作是Persol的最新款,一堆垃圾袋也有成为艺术品的空间,一个女人死在了展品旁边,大家居然也以为这是“艺术的一部分”。
而艺术家们,貌似都特别喜欢用人体的某个器官来进行隐喻,尤其是电影中出现的「球形」。
难道这就是,艺术品想要展现的某种趣味?只能感叹一句:艺术家的世界,自己不配了解。
《天鹅绒圆锯》作者表达对普世商业运营的反击。当带有强烈个人表达的艺术品与丑陋的人性,肮脏的交易联系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艺术商人需要艺术品来维持商圈运行和获取利润,而让更多人认可作品的艺术性无疑是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方式,但这恰恰于作者的少数表达构成矛盾,这两者相互支撑又此消彼长。这无疑是一部充满讽刺与批判的电影,那些无法控制自己欲望的人终将被他们手中那些带有情感注入的高价艺术品所反噬,而最后变为艺术表达的一部分。导演同时融合悬疑和惊悚元素,将作品的反噬拍出了《死神来了》的感觉,而且设置了人物与死亡方式的对应关系,这方面算是有新意了。但对整个故事的主线死亡艺术品的逻辑设置还是太模糊了,没有交代清楚那些艺术品到底是怎样与死亡产生必然的联系,还有就是对这个所谓艺术界的挖掘和表达还不够深入吧。6分。Ps:这次导演丹·吉尔罗伊较比自己2014年的处女作《夜行者》反倒是退步了。
+�ވ��
首先,本片在内在上有一个巧妙的对应:艺术家的创作源于自身的内心情感(迪斯对人生的愤怒和仇恨,开场一幕中“伸手进洞可以探到你的欲望”的圆球艺术品---对性欲的强烈暗示。)而另一方面,艺术品商业从业者的行为处事同样源于内心情感(对金钱的欲望而产生的压榨艺术家、同行竞争。吉伦哈尔和黑人女友的做爱时手探入裙底的镜头---对圆球艺术品的对等性呼应,吉伦哈尔为女友报复艺术家前男友而写出违心的艺术恶评,女友为了名誉从单纯的行业新人变为掩盖迪斯画作获得途径来合法化画作买卖的商业老鸟。)而在前半段,主线是商业从业者对艺术家的,基于“欲望”的压榨----画廊间争抢黑人艺术家;迪斯死亡时出现的猫,与女艺术品买家的猫(女经营家在谈论拿下画作,而猫在看着自己当做食材的鱼---猫是经营家的象征)构成对应,暗示了商业艺术品经营者对艺术家一方的迫害。这一关系的高潮和转折发生在中段:吉伦哈尔的假公济私恶评艺术展导致了女友前男友的死亡,迪斯的画作被擅自大肆卖出。
而以此为转折,后半段,开始了商业者的被反噬,以男画廊经营者被马尔科维奇嘲弄为开端,后续发生了:偷运画作者被画的幽灵杀死,吉伦哈尔看到迪斯的幻觉并且和黑人女友分手(此处夹杂了黑人艺术家抢走女友----艺术家对吉伦哈尔的反击报复),女买家被圆球艺术品杀死,吉伦哈尔在音响艺术品的参观时听到自己对艺术家的一系列恶评而精神失常,吉伦哈尔被自己电影开头恶评而被扔进仓库无人问津的机器人艺术品杀死,黑人女友被迪斯的画作淹没而死(对应了迪斯生前交代“销毁作品”而导致买卖全部成为非法---迪斯对黑人女友和女画廊买家的反击),女艺术品买家被天鹅绒圆锯纹身锯死(前半段的台词和乐队照片的特写强调:女买家原来是天鹅绒圆锯乐队的乐手,纯粹的艺术家,而后转型成商业买家。因此她可以说也是被作为艺术家时代的自己所反噬)。而在这些段落中,均会交叉剪辑入画作的特写,来强调“艺术家对商业一方的反击”。
巧妙的是,在剧情上,毁灭商业一方角色的是他们自身的欲望过剩,而艺术家的作品同样源自于艺术家的欲望。因此,后半段既可以是艺术家对商业一方的反击,也是“自身欲望对商业一方的吞噬”。进一步来说,电影两次给到女买家的纹身“NO DEATH,NO ART”,加上女画廊经营家死于圆球艺术品时观众以为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的设计,又暗示了“艺术家通过杀死商业经营者们来完成自己的艺术”这个信息。由此来看,本片的内在逻辑非常巧妙:艺术家和商业一方在内在原动力上对等;而且在达成自己的目标---商业盈利与艺术完成--时,在压榨/毁灭对方的行为上形成对等;而商业一方的被毁灭同时具备着两重意义。借助这种巧妙的内在逻辑,丹吉尔罗伊或许暗示着“艺术家对商业一方的毁灭即是商业一方自身的自毁”,而再次隐喻了商业一方与艺术家基于自身内心的内在对等?
如果有人敢说看懂了这部电影,那一定会被人说装逼。艺术本身就是一种what the fuck 的东西,不说一个座便器、几道横杠杠之类的所谓先锋艺术,就说毕加索之类的大boss,有几个普通人能体会其中的伟大?就是蒙娜丽莎的微笑又有几个人觉得是真美?什么是艺术都无法定义,何况还要定义其优劣?电影中一袋子垃圾可以被误解为艺术,一场鲜血淋漓的死亡可以被以为是艺术。以为是以为,现实里却确实有一样的行为艺术。艺术本身就有明显的这种不可定义的模糊性,而电影拍摄的方式也相当的跳跃,节奏快,人物众多,对话频繁,对话内容又具有表面的专业性,实际上充斥着虚伪和斗争,真正的用意又蕴含着多重的讽刺。致使这部电影给人一种想要表达太多东西的感觉,却力有不逮,很难讨巧。 杰克•吉伦哈尔的华丽出场是吸引我看下去的一个原因:一个很娘却强装man的艺术评论家,一个神一样可以左右艺术的存在,然后很快卷入同性双性的三角恋情中。内心开始八卦,这是咋样的吉伦哈尔。 然后是一连串的艺术展会上的艺术交流,作品买卖,人才的互相拉拢挖掘拆台,买家卖家,中间人,评论家,成功失败,各种元素在纷繁复杂中展开。这一段应该是最让人头疼的。我作为外行,感觉这里面根本没有真艺术,所有画面语言都是在表达讽刺。 随着简单的调查,偶然发掘出来的出色画作的画家身世被简单交待,家暴、死亡、监狱、精神病院人体实验,画家的各种负面经历导致了画作的神秘吸引力,令所有人着迷。然而画家把自己的血液加入到画作中,也把自己的怨念加入了进去。 与画作相关,以艺术为利益的人一个接一个离奇死亡,电影不知不觉变成了鬼魂类惊悚片,模式也变成了看似传统的惊悚片流程。答案已昭然若揭,深陷其中的人不知道而已。关于艺术的真伪和优劣的讨论贯穿其中,亵渎艺术的人死去,杀死他们的都是他们所不屑、或者利用其获利的艺术品。但是杀死他们的艺术品就是真正的艺术品吗?至少我觉得杀死吉伦哈尔的机器人就真的不咋地(我擦,打完这一句突然背脊发凉,我不会也被。。。。)。尊重艺术,或者真正追求艺术的人活下来了,比如涂鸦的黑人男友,比如最后在沙滩上画弯弯绕的大叔。问题是,这两个确实挺酷的,但他们的就真的是高明的艺术吗? 我很喜欢这个电影,并不代表我看透了它,只是我觉得它很有想头,回味起来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和线索。 比如,每个死亡的人死前都会有一双眼睛出现,要么画上的双面人,要么是玩具娃娃,墙上的涂鸦,死亡发生时都有明确的眼睛元素出现。可能有人会说男主吉伦哈尔的好像没有。其实他从一开场就暗示眼睛,不挺换眼镜,去看眼科,死前机器人的诡异眼睛盯着他。。这个眼睛的细节细思极恐。 再比如那个漂亮的助理小妹妹,跟每个死者都有联系,更有甚者,她跟过的老板都死了,其中有三个是她第一时间发现尸体的。把她扩展成被鬼附身用来杀死所有人的大boss都不会觉得奇怪。
作为一个艺术评论家,他绝对享受特殊的待遇,任何形式的特殊,在诋毁他人的时候“收到诋毁总比泯然众人强。”
但是在自己遇到不认同和怀疑的时候又如此不甘心和脆弱,实实在在地让我觉得,自命不凡还是理论上吧,实践起来,当自己真的成为那个曾经不屑一顾的人,却难以接受。
其实就是吉伦哈尔盲吹bot。
导演编剧了《坠入》拍了《夜行者》,他本人的才华我不想去怀疑,但这部片子明显想要表达太多却反而变成了四不像,把原本的讽刺用一种极为肤浅的方式表现出来——拍了一部鬼片,还是特别没有水平的鬼片。 它既没有深刻地表现出艺术圈的利欲熏心,也没有利用艺术片去讨论人性,对片中人物的刻画也是浮于表面,最后的成品就是一个恐怖又不太恐怖,剧情也没有剧情,内涵更没有内涵的烂片
影片中想表达和讽刺的主题仅仅通过简单的对比是不够的,大基调上“追求艺术”与“追求金钱”的对比,老吉所演的刻薄评论家的“被批评的”和“有品味的”的对比,黑人女二“阳春白雪”的“下里巴人”的对比……这些都过于简单肤浅了,都只是单纯的把善恶摆出来,就像黑与白一样一目了然,没有去深刻探讨的必要。再加上极为廉价的闹鬼桥段,更是把影片的水平拉到了一个新的低度。
实话说,我还觉得黑人女二的演技非常尬,她在影片开头发现男友出轨的那一段演出堪称矫揉造作,简直令人看不下去。但老吉的发挥一如既往地稳定,就他本人而言,与导演上一次合作的《夜行者》无疑是整个演绎生涯的代表作之一,会接下他的新片也不奇怪,也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四年没拍片了手生,本片比起《夜行者》确实差着档次。
顺便,全片五个人的死,就后三个比较有创意,最有意思的是老吉演的刻薄评论家之死,被自己批评的东西所杀,导演是不是在暗示批评这部电影的人都不得好死……?嚯嚯嚯。
评价的所谓好与坏,完全取决于你眼中看到的是部低廉的Noir,还是部迷失的Giallo,亦或是部性感的Slasher,也许对丹·吉尔罗伊和本片,都存在“快捷”的误解。
上午才见Grace在《断背山》上映次年开创性地来了一回安叔春梦,然后就见Gyllenhaal时隔多年再与同性沾边,尽管是双性恋,全程跟女人滚床单。上流艺术的浮华数据,被金钱与势利蛇吞,就连评论都能有翻云覆雨的能耐,越发显得随波逐流与荒唐可笑。这场远古的复仇,形式艺术,寓意明确,可惜就是跟浮萍一样潦草。
差几口气。开头一大段关于艺评人、画廊主、艺术家及其他艺术从业者的描述,以为是一部精准揭示当代艺术圈生态现象的作品(很少被探讨,个人对此非常感兴趣),结果越到后来越发现只不过挂了个艺术的羊头,卖的还是心理悬疑、恐怖的狗肉,丹·吉尔罗伊果可真是类型片导演啊。让阿莫多瓦来拍,会不会更好呢?
电影本身的肤浅与当代艺术的肤浅成互文,毁人不倦的艺术评论界和品味糟糕同样毁导演不倦的Netflix也成了互文。有一个很当代艺术的噱头式片名,这可能是它对当代艺术唯一到位的讽刺了。 美剧质感先不吐槽,这“艺术品”未免也太糊弄人了……明明讽刺的是当代艺术圈,诅咒的载体却是几十年前的油画?敢不敢多用点有创意的装置艺术杀人?就算想象力真差到只能用经典艺术来下诅咒的程度,经典艺术也有一万种能比千篇一律的油画更有趣味的玩法:想象一下蒙娜丽莎画框外的脚边放了一把斧头,或者掷铁饼者扔出手上的铁饼……死法设计创意寥寥(化作“没有价值”的涂鸦这个倒还勉强可以接受),除jump scare外黔驴技穷,废话废戏的比例跟我这段短评中的废话比例差不多,纯当类型片看都不合格。既没能做成讽刺的艺术品,又没做成挑衅性的"trash",实在无聊透顶。
其实是很好的题材,有种老金的感觉,尤其像一个叫《绞肉机》的短篇。贪欲、丑恶、虚伪,自我吞噬,像一种净化仪式。片中出现的画作的确有与众不同之处,可惜作画者没有深挖。惊悚的剧情设置是做到了,但一想到夜行者,片中的立意立马显得浅薄了起来。最后接客的这个角色真的一言难尽。
续集我都想好了:某国际知名电影节,众星云集,各种口味刁钻的影评人到场,某不知名导演作品横空出世,金XX奖势在必得,可殊不知他竟有这样的过往······
D / 没想到居然看完了还收获了一点guilty pleasure。这种每个人物都挤眉弄眼、粗糙、肤浅、生硬、做作又矫情的塑料状态,要强装深刻真的没必要,多适合拿来拍《小时代》和《摘金奇缘》啊!
影片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重点,不知道该说这是一部披着讽刺外衣的恐怖片,还是披着恐怖外衣的讽刺片?结果两方面都没有拍出彩,对艺术界的讽刺浅尝辄止,对惊悚氛围的营造也只是昙花一现。杀人艺术馆本来是个很好的创意,如果多着墨描写各种现代艺术式死法,应该会是一部很不错的cult片。
3.5。从《夜行者》到《天鹅绒圆锯》,从新闻业到现代艺术行业,吉尔罗伊依然是一位同时具有艺术修养和“行业观”的导演。他用视觉上的色彩缤纷,情节上的鲜血淋漓,人物上的夸张猎奇展现了现代艺术行业隐藏在画布背后更加肮脏赤裸的商业动机。知名艺术家的灵感枯竭,代理商的代理权撕咬,销售者闻风而动的丑恶立场,甚至评论家由外而内的文字污染,轮番出场的人物勾画出属于行业的产业链,而这些绳链上的蚂蚱都被艺术品本身给玩弄了。当整个行业由内至外地腐蚀,只有艺术品自己动手了。于是我们看到了许多充满想象力的谋杀场景,画不再是平面图像,而是有意志和行动力的生命体,画家本人用鲜血作画赋予了画作生命力。超现实主义的惊悚情节与光怪陆离的现代艺术行业结合焕发出的是强有力的神秘吸引力,更别提老吉新一轮的个人魅力了。
注定是一部评价两极的电影,有些爱伦坡的调子,用「艺术的纯粹」来谋杀「艺术品产业链」的相互利用和贪婪。用了前半部分篇幅去铺垫众生相,后半部分将死亡作为艺术展览的想法很独特。这电影本身就像一幅凌乱无序的艺术品,艺术是主观的,要么喜欢,要么厌恶。
请了一堆大牌演美剧,惊悚效果不如两集《美恐》,想不通导演怎么拍过《夜行者》。老公杰克演gay却全程和女人滚床单让人下体干涸,只有秀身材是全片唯一看点。
立意还是可以的,一众以艺术为生的男女偏偏是最不把艺术当回事的人,表面看似高雅,实则蝇营狗苟、追名逐利,导演似乎对此非常反感,于是采用了极端化的手段让每个人都获得了“艺术”的报应,但形式过激又极端牵强,让人感觉并不高明,神秘艺术家的故事也未得到很好的发掘。唯一值得好评的是吉伦哈尔的突破性演技,gay里gay气的形象塑造得还是不错的,加一星给吉伦哈尔
又是一个题材很有趣却拍坏了的典型,我明白这会是《夜行者》导演想接着拍的那种题材,洛杉矶名利场里的荒唐恐怖都市传说和人的欲望相映成趣,但总有一种Netflix的电影接到项目亮绿灯之后就没人管的感觉。这个故事完全可以多说一些像夜行者里面那种人对名望接近疯狂的贪婪,但最后竟变成这样无聊的死神来了,看到一半就知道大家都要领便当了那还看个锤子。不过,丹·吉尔罗伊还算是个有趣的导演,希望他之后的故事和剧本可以和适当的制作公司精雕细琢吧
应该有熟悉艺术界环境的顾问参与……
艺术应该是大众消费的artists are cursed and karma is a bitch剧本其实还可以,素材也都够,深度差点意思。导演可能还在试验。其实更现实主义的讽刺更适合一点。艺术展览市场不像“逃出绝命镇”里面种族主义的梗那么容易产生共情,观众有点难融入。一些镜头如夜景想起了夜行者,其实稍改一改就成一个系列了,遗憾,3/5。btw这部的剪辑师貌似是他兄弟,一家人齐上阵,可惜估计要flop了。
55/100 放着一个好好的艺术品市场大撕逼,最后黑马胜出的经典路线不拍,非要去趟死神来了这趟浑水,可惜!
太失望了,借超自然复仇的外壳来表达对现代艺术市场过度商化的憎恶,五星的概念,一星的执行。吉伦哈尔没有灵魂的表演,对一个艺术市场顶尖评论的Bi的演绎,只是流于表面的做作。最重要的是我怀疑我看的是删减版,几处死亡都是戛然而止,期待的创意和极具美感的“死亡作品”都只是帘后一瞥,感受不到一丝的震撼。
年度最无聊惊悚片预警。源于对当代艺术最粗糙的认知和最陈词滥调的揭示,剧本敷衍到爆炸、执行不堪入目、演员全线不入戏。
两星半。很「艺术馆奇妙夜」了,低开高走蛇尾,这种拍法应该又是奔着续集去…至于老吉,大概是彻底自暴自弃了,管他是三流剧本还是超英反派通通来者不拒。
太差了…圣丹斯唯一一场观众没人想鼓掌的…导演应该是拍着拍着神游了 或者穿越到20年前拍thriller…每个人的死都没有因果 且和画作联系不紧密 还在用jump scrary 和强烈指向性的音乐在渲染…不知道能吓到谁 ironic当代艺术的几个点还挺搞笑的…好吧 圣丹斯年度失望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