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ory will follow the fate of a family of Syrian refugees, a solitary English teacher from Afghanistan and a young border guard, all of whom meet on the Polish-Belarusian border.
NYFF61最震撼的一部电影。难民的故事线就跟地狱一样,我实在是看不下去觉得难受。但一切又很真实,I know this is happening。很难接受的是,这个发生在2020年代世界各地,从摩洛哥边境,到美国边境,到波兰边境。同时我自己又很能emphasize with refugees’ experience,所以观影过程又很被triggered,又很震撼,又很unspeakable。电影完了之后,我站起来给在现场q&a的导演鼓掌了很久。
玻璃见血,泥坑陷腿,犬齿留痕,被当作足球似的往返两国,无处容身,指向明确,意识对垒,就是要影告天下,就是要全方位控诉,抱着我不来记录谁来记录的人道主义决心,为世界一隅劈开一条活路来。手持总算觉得有点用处了,粗粝的面孔,不安的眼神,营造冲突的深刻视觉。镜头总在焦虑,不留时间喘息,也因此只是一时的冲击,而那渐渐趋于缓和的情绪怕是回头便忘了却,“我从未去过那里”。Dying a thousand times,再一次面向观众。
#Biennale80 毫不拖泥带水,mourir une mille fois的难民困境。美中不足的是尽管讽刺了白左只会举蜡烛,但是自身也陷入了底层互害的陷阱。谁创造的这些问题?他们负责了吗?难民的新闻早就满天飞了,那么所谓的自由民主社会为何依旧能熟视无睹呢?希望以后raise awareness的电影能多challenge上层建筑
忍了整场的眼泪被rap激发了。有的人已经死了一千次。
坐在电影院的人只是流了一点廉价的眼泪,但有人已经死了一千次。
#venezia80 4.5 边境危机,人道主义危机。故事设计非常巧妙,方方面面都照顾到。属于欧洲的电影。请给金狮。
3.5,有震撼到,但是我个人还是觉得有点“卖惨”(可能真实边境现状也的确如此),特别是开始那二十几分钟,遇到的困难难道不应该是提前预计得到的吗,为啥就写得像“说走就走”一样。
NYFF61最震撼的一部电影。难民的故事线就跟地狱一样,我实在是看不下去觉得难受。但一切又很真实,I know this is happening。很难接受的是,这个发生在2020年代世界各地,从摩洛哥边境,到美国边境,到波兰边境。同时我自己又很能emphasize with refugees’ experience,所以观影过程又很被triggered,又很震撼,又很unspeakable。电影完了之后,我站起来给在现场q&a的导演鼓掌了很久。
像是给在场的所有欧盟人脸上一记重拳
80届威尼斯评审团特别奖。边境的森林是绿色的,却被处理成黑白。导演选择森林附近的难民、士兵、人权组织、普通居民四个群体,呈多角度、整体线性叙事方式,观众也跟着站在不同视角来看待这场逃难。全程手持,镜头、调度几乎完美,两个半小时毫不拖沓。
簡單了點,假了點,感覺是靠想像寫出來的。#金馬影展##台灣觀影#
玻璃见血,泥坑陷腿,犬齿留痕,被当作足球似的往返两国,无处容身,指向明确,意识对垒,就是要影告天下,就是要全方位控诉,抱着我不来记录谁来记录的人道主义决心,为世界一隅劈开一条活路来。手持总算觉得有点用处了,粗粝的面孔,不安的眼神,营造冲突的深刻视觉。镜头总在焦虑,不留时间喘息,也因此只是一时的冲击,而那渐渐趋于缓和的情绪怕是回头便忘了却,“我从未去过那里”。Dying a thousand times,再一次面向观众。
就像导演说的那样,这片子今年三月份拍完,现在就拿出来了,是她自己最快的速度,因为不能再等了,要尽快让这个世界看到。
其实前面的多视角真的很好 最后依然沦为一厢情愿的梦 当然电影就是拿来做梦的
#VIFF2023 如果不是后三分一贪大求全导致主题表达越来越弱,应该会给一个更高的评分。另外过于白左的视角就像片中所讽刺的那样,总是很容易将复杂问题理想化,从而导致很多关键细节失真。在这点上蒙吉的《核磁共振》给了更好的表达。更有意思的是,这片子首映后被波兰政府高官猛烈抨击,最近更是取消了对乌克兰的援助,让片尾和谐的波乌边境变成了一厢情愿的构想。
#Biennale80 毫不拖泥带水,mourir une mille fois的难民困境。美中不足的是尽管讽刺了白左只会举蜡烛,但是自身也陷入了底层互害的陷阱。谁创造的这些问题?他们负责了吗?难民的新闻早就满天飞了,那么所谓的自由民主社会为何依旧能熟视无睹呢?希望以后raise awareness的电影能多challenge上层建筑
是否真实又重要吗?
议题很好,包装得不够好。要想让更多人看见它,这样散着拍还不够。
90mins退。copy,收到了难民新状况。
6.0 挺讽刺的是,这部电影最好看的都是非难民视角
威尼斯速度,赶早场奔跑,没看手机失去判断,一跟洁净管出现在眼前,本想像夏思凝那样迈过2公分高的障碍,结果却成了红毯前摔倒的柳岩。早场也是关于波兰和白俄罗斯之间一场跌跌撞撞的球赛《绿色边境》。比赛用球是难民。导演霍卡老太太充足设置了难民、边防警察、人权分子和边境居民四组人物,让“卢卡申科和普京射向欧盟的子弹”,被波兰一遍遍踢回,再被白俄反攻回去。故事非常流畅好看,也就没必要追求创新。相较全片展现的白波边境地域,结尾赞颂了乌波边境天堂。俄罗斯侵乌战争爆发,涌入波兰的难民不再是皮球,而是可以带着猫猫狗狗花花草草随意过境。调岗到此的边防警察抱着乌克兰婴儿说,“我从来没在过白波边境。”那也类似《打蛇》结尾的“呢度不是钻石山”吧,可以当作告诫大家不要走线的欧洲《孤注一掷》。
@kinoteka
#TIFF2023 2023.9.12 6.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