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记录当下的纪录片,如同一场自我反省,恐惧如雨点般渗入本就没有遮蔽且不完整的内心。其实中文的翻译不太恰当,当然这涉及到中国的政治正确问题。Hack是题眼,但其实不只关乎技术的这场“入侵”,为未来的魔幻打开了一道观看的门。
以火人节的“开放”开场,联通了时间轴上的一种传承。一个学者的维权诉求和一个参与者的洗白斗争,还有媒体的揭露和当权者的喊冤,这一切都像极了yny剧情中的暗潮涌动。Facebook的信息泄露、特朗普的意外当选、还有扯不清的脱欧公投与全球各地线索不足的政治事件,这些事实以时间顺序穿插其中,提供着探索真相的视觉语言。不过个人觉得多一些人物的视角可能更丰富影片的客观性,而且过往参与者的戏份明显后半段增多从而没有能使维权这件事的深度持续下去。
片子本身没有刻意制造恐惧的意图,特效的部分依然显示着科技进步的魔幻现实。可能应和了开头学生的那句话: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就不觉得有什么困扰。数据在当事人的口述中一遍遍被强调着价值,而我们无所谓地享受着网络的便利,也无所谓地接受着被记录、被使用,无法逃离的新宇宙。
其实片中发生的事实早已通过社交媒体被许多人知晓,而告知并不是本片的内核,引用学者开头的用意在我看来是需要更深一层的思考,而片子留白较多的节奏也适合更多的反省。被逐渐数据化的未来,是否已然形成了一种新的、未知的、虚拟的人类?数据形成的我们,是否比我们本身更真实?这些问题,才是细思极恐的。
时下新兴流媒体的磅礴气势,堪比摄影出现时对绘画冲击,而在Netflix播放的这部片子,提供了新的矛盾性趣味,仿佛去年年末的《黑镜:潘达斯奈基》。
最后的最后,7分,中规中矩的纪录片。值得反思
更多的内容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搜索: willyi_
很棒的题材,但不是很好的影片,那些用在让密集恐惧症者无法忍受的字节特效上的精力和金钱,如果可以放在讲故事和更好的素材覆盖上,也许会让这个影片更加吸引人些。这是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事件,数据的商品化以及被加工处理成足以影响我们行为选择的手段,在这个数字革命和人工智能的时代并不陌生,只是无偿提供着数据以换取生活便利的我们,尚未意识到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Cambridge只是被卷入了旋涡的中心,但搅动这场旋涡的,绝不会只有这一家公司。扎克伯格不可能去公布背后的金主们,这些金主们也绝非仅是宣扬民粹的政客。注意力和影响力,就是金钱和权力,从企业主,到政党,甚至NGO,都希望能拥有这样的力量。他们想要影响大众,但却不想让大众发现是这样不知不觉被影响,倘若扎克伯格开了这道口子,就是灭了自己的财路。况且他的野心绝不仅于此,毕竟最能利用Facebook获得权力的人是他自己,曾有媒体报道他也许会竞选总统,倘若他某天成功当选,我也不会感觉诧异。
相比科技巨头们财大气粗的傲慢和刻意的沉默,记者Carole Cadwalladr在TED演讲时的警示和呼吁显得那么无助和绝望,恐惧和愤怒的瘟疫以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迅速蔓延,这些原本信誓旦旦要让我们彼此连接,兜售乌托邦梦想的科技天才们,造出了他们未能想象的庞然大物,善和恶被放大,人性的闪光和弱点都毫无遮掩的被呈现。然而,“民主”绝不会因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就失去了作用,倘若真是如此不堪一击,那这样的“民主”失去也不足为惜。科技的演变和权力的重新分配已经无法逆转,人类需要新的制度来面临未来的挑战,从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种中,我们就能看到创造和毁灭的力量共存,关键在于使用者的选择。未来如何,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人类,能否携手合作,在共商共议和有所妥协中创建新的规则。
2019.09.17
其实我不太喜欢这部纪录片,因为它在传达一种单一价值观。
第一,先说隐私。
隐私?这个东西在未来会存在吗?
只要交流,只要信息传递,那就难免会开放自己的隐私,如果你认为是隐私,请隐瞒,请销毁,请不要放到任何平台上。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希望别人知道的秘密,但任何秘密往往都是有某个人跟你共享,只要有共享就一定有泄露的可能,但在未来,但隐私真的那么重要?如果未来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变了呢?如果你老婆不介意你开房,如果领导不介意你兼职,如果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多元化,生活形态更包容,那现在可能95%的隐私在未来都构不成隐私,甚至因为信息技术的发达逼迫人们价值观发生改变,让那些需要大听小怪的事变得稀松平常。那信息其实是完全可以公开共享的,那我们彼此之间不是更深入了解,我知道你的露阴癖,你知道我的SM倾向,我们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同类!
第二,再说Facebook。
脸谱也好,俄罗斯也好。他们根据用户习惯和数据分析去有针对性的发布消息,这个我觉得没有问题,哪个宣传不是具有导向性,哪个广告不是在强调自己好的一面,但他们说什么你就信吗,你在选择的时候一定会受到宣传的影响,但你个人也一定会有判断力和分辨力,去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决策,有时可能错了,那也是自己判断的问题。
但有一个问题我是坚决反对的,那就是制造假消息,散播夸张言论、谣言等等,这就直接击穿道德底线了。所以我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信息被公开,而是信息被公开的不够,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如果信息都公开,我既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又能看到某些人不想让我看到的,这个才是客观公平的信息环境,这需要信息透明化。所以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信息被泄露,而是信息被泄露的太少,所以Facebook才能针对个体做差异推荐。
第三,这个纪录片没有说的问题。
这个纪录片还一直在用现代人的角度去看待隐私问题,非常圣母婊,非常把自己当回事,与其纠结隐私问题,也许有一天隐私不再隐,反而没有问题。所以通过这个剧我们应该讨论什么?
我觉得是为什么某国希望特朗普上台,从特朗普上台后的表现看,特并没有亲俄;为什么有人要干预英国脱欧,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去深挖这些问题,这才是那些别有用心的根源。
评分:3/10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所谓的民主,只是在政治家煽动之后,让你做出他们想看到的决定罢了。”
很难理解,为什么这部片一直在说政治家用科技手段影响人们的决策是不道德的。尤其是本片只抨击了特朗普以及英国脱欧时,受到舆论影响严重而获得胜利的党派/利益群体的那一部分人,而很明显的是,IMDb以及新闻/纪录片中都有提及,竞选/脱欧过程中,党派双方都在利用技术手段动摇特定选民。
我对爬虫和数据科学稍微有一些了解,我们的数据一经提交,是很容易被互联网上的各种爬虫所获取的(此处只针对例如豆瓣影评等公开数据,私密数据爬虫一般无法获得),比如我写这一篇影评的同时,百度的爬虫就会将我的影评关键词摘录到数据库以便搜索。你主动在网络上发布所有人可见的内容,回过头来说某些个人/公司侵犯了你的隐私权,是不是有点无理取闹?很多知名科技公司(如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也在收集用户数据和行为习惯,作为广告推荐以及用户粘性培养的方式之一;另一些公司可能会将用户信息出售获取报酬(但本质上来说,公开数据是可以通过爬虫获得的,爬虫只是自动化获取信息的手段,如果你足够有时间,你可以用Contro/Command+C获取)。这部分内容其实在至少10年前已经被广泛讨论。
但现在,这部纪录片说在进行选举时使用用户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是错误的。
当抖音利用你的点赞、评论情况给你推荐更符合你口味的内容甚至广告时,你不说这个是错误的;而当政治家发现你是可以被说服的人,而给你推送阅读内容时,你说这是错误的。大企业通过用户行为个性化地为用户投放广告,能够更好地发掘潜在的客户;政治家也是一样,他们通过用户行为筛选可能成为自己支持者的人,定向进行宣传,本质上和广告投放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政治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他们也愿意进行全国性质的广告投放,而不是只针对特定人群进行投放吧?
针对全国性的宣传就是政治正确,而针对特定人群投放就是心理战术?😀
最终的诉求,是获取科技公司针对个人数据提取的、用于推断个人行为的位点。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如果这些位点让所有人知道了,那么人们便有机会改变自己在做某些事情时的态度和方法,这些位点也就再也无法准确预测个人行为了,则会有新的位点产生,又会有新的位点收到被披露的诉求,将是一个无尽的循环。如果人们诉求披露个人位点,本质上来说,这将是一起全人类的作弊。这不就像是量化金融里的各种因子么,当因子得到检验并且作为论文被发表之后,因子就会失去效果,而真正能够产生超额收益的因子从来不会被披露,而是会被用来获得超额收益。
“用户数据泄露”这个词条看过太多遍了……
再比如麦克风会窃听,笔记本摄像头最好贴起来……
这部纪录片没有很明显的主观倾向,ta只是让人们更多认识到“个人数据被收集,被利用,个人决策被影响”的这一普遍的现实问题其后果究竟有多严重。
大多数人应该都会有意识地在与人交往时小心翼翼地规避自己的隐私问题,试图转移对方的好奇心。
也一直在慢慢学习与各种关系的人交流时如何掌握度才不会冒犯对方的隐私,因为我知道这种感觉确实不舒服。
(当然除了关系非常亲密的人……)
但是,很早就该知道,想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保护自己的隐私这种事,是不可能的。
“我的每一次行为正在被精准预测。
我的每一次交互行为:每一次消费刷卡、搜索记录、定位、点赞,都被精心收集并建立了一个针对我的模型;
ta们知道我的性格偏好,精心为我投放只属于我的内容;
ta们知道我喜欢什么,害怕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我的底线是什么,
以及…ta们怎么做就会改变我的底线。”
这部纪录片展现给观众的是:
‘剑桥分析’这家数据公司非法获取超过5千万名FB用户的个人资料,用他们的方法处理这些数据,并对筛选出的用户疯狂又精准地投放政宣广告和信息,从而干预美国总统大选和英国脱欧公投。
“他们只能看到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世界,直到他们为我们的候选人投票。”
去年其实有关注这个事情,但是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过程。
所以整部纪录片我其实看得挺投入,也挺震惊的。
“数据科学家们”的这种处理和分析方法已经被定义成“武器”级别了……
其中我比较瑟瑟发抖地是影片中有证据表明Facebook一开始对这些心知肚明,但却并没有采取任何试图阻止的措施。
其中一位爆料人布利塔尼 · 凯瑟(Brittany Kaiser)说到一段话:
“如今全世界最有权势的公司是科技公司,因为他们掌握用户数据。而当今数据可比石油有价值多了,那些科技公司才是最富有的。”
“每个美国人身上有5000个信息点,基于这些信息点建模,结合心理学分析,就可以构造出一个人的性格模型。”
(技术+心理=一绝)
当然了,我国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我们并不会遇到这种“选民被干预决策”的情况。
但…可能…也好不了多少?
曾经看过鹅厂一段关于“腾讯微信团队”的采访,以下这段是其中一位员工的回答,我觉得挺有意思也蛮值得思考的。
“关于‘克制’这个关键词,在微信这么大的一个平台,我们有这么多的流量,只要稍微作一点点恶,就能带来很大的利益和流量。
但是微信在这个时候肯定是表现出来足够的克制了。同时也要反过来把我们这种对克制的思考传递给我们的客户。
因为对方在我们的平台上是做生意的,看重的是利益,我们要让他们和我们保持一样的克制,其实这样用户得到的体验才是最好的。”
当然,普通用户比如我很难知道国内互联网巨头们是否做到了“克制”以及做到何种程度。
大数据的背景里,我相信大多数成年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每一次授权被收集的个人信息或多或少会被拿去处理研究。
但,我不太能接受和想象的一点是:
有人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我可能不理解的方式在利用我的个人信息。
但,好像我也没什么办法啊……
断水断电很可怕,断网也一样,对普通人来说,能坚持几天完全离开网络的日子呢?
不工作啦?不生活啦?
太难了。
但是,你的生活还是要继续。
好像只能在“尽量保护隐私”和“在智能世界生活”二者之间不断摸索而已。
毕竟,某种程度上看,贯穿着互联网的世界真的太方便了!
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家安全。
效率提升简直了!
比如我直观地体验就是一个手机真的太顶用了!
带着电量满格的手机出门,安全感都增加了好几分呢!
这个越发智能的时代,有时候方便到我都觉得:
下载App的条款我不细看了;
授权使用要获取我的公开信息好像也没什么,不就是些头像、发布过的动态和定位嘛;
诶这个测试好像很好玩啊,去做做看;
这个网络投票问题有意思,我支持这个观点,嗯要去投一下;
匹配通讯录好友一起玩也可以啊;
……
总感觉:
我上一秒才搜了这个东西,下一秒某宝就推到我面前了;
诶这个应用算法好厉害啊,推荐的全是我喜欢的歌诶;
主界面的东西刚好是我要找的呀!
啊注意力不够用了!首页怎么这么多东西忍不住点开啊!
这个视频里的东西我好喜欢!
那个小玩意太戳我了吧!啊这个可爱到我心眼里了!诶直接点旁边那个黄色的小车车就可以一键购买哦…
真好啊~我都不用费力地去找了~
……
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会越来越方便吧。
对啊,“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方便的呀。
嗯。
节约时间,高效运转。
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可是…
隐约觉得…
哪里怪怪的……
有人知道我的一切啊。
网飞出品的纪录片《隐私大盗》,讲述了英国剑桥数据公司,如何运用FACEBOOK用户的个人数据,帮助特朗普赢得大选的故事……科技发展速度比我们想象的更快,时光倒退10年,这个素材可以编一集科幻的《黑镜》,但在今天已经变为了现实。 计算机建模对数据进行分析,描摹人物性格图谱,划分人性类型,在竞选的摇摆州,对精确的对象释放个性定制的信息,影响其心智和行为,从而赢得他们的选票。剑桥公司和FACEBOOK涉嫌侵犯“个人数据权”,敏感的学者和记者开始深入调查,剑桥公司的核心员工反水,给剑桥致命一击。 这是一片未知的海洋,剑桥公司除了一些见不得人的动机和操作手法,从纯粹技术角度讲,兴许还认为自己应用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为自己所遭遇暗暗叫屈呢。普世价值观依然还有力量,扎克伯克在听证会上,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谨慎自己的用词,回头看《社交网络》,他可没有会受道德约束的性情。 隐私泄露并被利用,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的担心,未来或许完全不成立,这是一条单向的没有返程的路。家里请一个保姆,他了解越多你的生活习惯,也许就服务得更好,透露隐私是去获得方便的一种交换。如果他拿你的隐私去和第三方交易,或者超出了使用用途,这是偷窃。但在网络,信息如流水,极难甄别,界限更加模糊。 今天,只要你与社会发生关系,个人信息就不可避免被提取并被运用,消费、识别、定位、出行、社交,交付隐私不说心甘情愿,应该说是迫不得已了,不交付你简直寸步难行。百度、微博、抖音通过算法推荐觉得有用于你的信息,大家一方面认为利用了隐私,另一方面也慢慢成为习惯,觉得是一种正常的生活。这就是温水煮青蛙。 任何语言都是为了对别人施加影响,只是不同时代使用不同的技术;任何语言也都有表达技巧的高低,使用和怎么使用就是一种竞争。数据挖掘,行为预测与影响,几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曾经探讨所谓智慧城市,有一个观念特别有吸引力。城市不仅是政治家、规划家的产物,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因为交付自己的数据(隐私),而动态的改变城市的现状,哪儿的路应该拓宽,哪儿的红绿灯时间该调整,滴滴不就是运用数据参与城市规划的案例吗。从这个角度讲,人人都是规划师,你不用画图,不用表达意见,只要交出数据,便参与了规划。所以交付隐私是个双刃剑,利弊均沾,看如何应用罢了。 但令人担忧与恐怖的是,象征未来财富的“数据财富”,看不见摸不着,也许更没有公平分配的机会和机制,也许早已被寡头占有,被权力机构独吞,信息引导民众舆论,更容易操控了。而这一切更加的不知不觉,民众不仅不会觉得自甘为奴,还会觉得都是自己的想法。 朋友说,看了纪录片,都不确信自己的想法是否真的是自己的了。这真是一个哲学问题:如何界定想法是自己的呢。
1.用户知晓或不知晓情况下,收集用户数据。
2.以其他国家地区的用户数据为基础制作引导性广告和言论等。
3.投放引导性广告和言论等,从而改变某些人的行为。
4.针对某些人群定向投放引导性广告和言论等。
5.使用引导性广告和言论影响选举等国家政治行为的结果。
6.宣传假信息、片面信息,掩盖事实或部分事实。
片中完全将以上内容混为一谈。思考哪些违法?
个人观点:
1.未经用户知晓或允许的情况下或者违反法律的情况下收集或私藏用户隐私是违法的。
2.3.4.5.美国总统竞选本身就是允许宣传和投放广告的,宣传和投放广告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人们的选择,这种影响与片中所述的影响有多大差别的。利用大量用户的数据去制造模型,再利用这类模型去做一些事情呢,这正是现在最火的深度学习在做的。即使原本的数据中不存在你的信息,只要样本数量足够,是否包含某一个人几乎没有影响。
6.hehe
片中所想要表达的观点是要打到这些所谓的违法的人,但是要去打到他们的人却是一些看似玩世不恭、小人得志的人。
另外的:
1.信息模型作为工具武器化问题。
2.部分人针对川普和脱欧的团体进行无差别打击。
3.片中CA的CEO是否有权认为自己是受害者。
完善法律去保护民主,完善法律去定义公民对自己信息的权利。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应该思考的。当然,作为判例法系国家对此可能不同。需要保持对垄断公司的警惕,但并不是所有垄断都是邪恶的。
成长生活在成文法和家长制国家,提醒自己警惕个人观点中肆意收集隐私不违法的理所当然的想法。
看了这部纪录片,对我最大的改变就是以前对ZUCKERBERG的喜爱和敬佩全然消失。以前天真的认为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类的连接,为了网络社区,但一旦这个目标和现实中政治、利益等发生冲突,才能看出他真的在乎什么。从这点上来看,中国市场不让FACEBOOK进入是多么正确的事。
FACEBOOK 最近的负面新闻不少,上个“黑色星期五”它的股价刚刚大跌8.32%,市值蒸发约558亿美元,今天开市继续跌。这次的负面新闻主要是数百家公司和品牌参与到“停止以仇恨牟利”的运动中,批评FACEBOOK和TWITTER对平台上的假新闻和煽动性言论无所作为。ZUCKERBERG立即紧急宣布修改平台的广告政策,禁止在广告中发表仇恨言论。
现在的FACEBOOK在各国经常有负面新闻,各国监管机构都对这个最大的网络社交平台颇有微词,认为它们利用市场的垄断地位,非法使用用户数据,没有采取必要措施抵制假新闻等等。
这部纪录片的重点是CAMBRIDGE ANALYTICA, 一家数据分析公司,FACEBOOK是它的数据源和操纵地。我相信这类数据分析公司不止这一家,其他的依然在各种掩盖下工作。CAMBRIDGE ANALYTICA从2013年开始,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遍布着它利用数据对政治的成功操控。最成功最成熟的案例就是特朗普当选总统和英国成功脱欧。
它们的操作手法:
1. 对用户数据的收集和泄露。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用户数据不仅被泄露,同时被售卖和交换,成为商品。
2. 第三方对用户数据进行行为分析,找到摇摆立场的选民作为目标群。
3. 对目标群进行非事实信息轰炸洗脑,操纵政治。
结果就是利用数据对特定群体的意识和行为进行操控。
互联网时代最有价值的资产是数据,而对数据的使用和监控成为最重要的两件事。但目前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人类对它的监管水平。
这部纪录片叙事本身比较凌乱,拍摄也没有很出色,但它让我从多方角度看到了一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增加了知识,引发了思考,是和看新闻所能带来的思考深度和形象度所不能比拟的。
但公民自身对数据的权利到底如何维护?政府该如何监管科技巨头们?时间又过去了四年,貌似根本的东西还是没有改变,坐等这次美国大选的科技黑幕。
Facebook等互联网公司的本意是链接,但是现在却是利用数据去分化人群,操控人群。人到了18岁,会有7万个数据点,我们处于这个数字时代,能有权利去拒绝被操控吗?#20190807
如今全世界最有权势的公司是科技公司,因为他们掌握用户数据,现在数据可比石油值钱多了,所以科技公司是最富有的。
真正躲在问题背后的大佬和重点触及到了吗?凯萨到底不像斯诺登。“数据权利”的争议远比呈现的要复杂。
大多剧情都在新闻里读到了,最震惊的是Cambridge Analytica在Trinidad and Tobago的campaign操作上的例子。
离得太远,我们这儿即没有挑战体制的人,也没有保护隐私的法律环境。简单来说,我们这儿,什么都没有。有些不受控制的东西,无形的大手,在笼子外面,为所欲为肆意狂奔,他们野蛮,傲慢,无礼,并且毫不遮掩。
拍的挺棒的 最令人害怕的是 很多广告针对的就是容易被说服的低教育低收入区域 当泡沫里的人还在困惑这个世界怎么会变成这样的时候
几年前就有说电商通过互联网获取我们的信息跟我们精准投放广告,这不,这边刚浏览完某网页,那边首页推荐就来了类似的了。只是没有想到选择也能左右。那国内的流量大头,BAT,还有新浪等等,又是怎样使用我们的数据呢。还真想知道我的完整数据是怎样的。只是可惜啊,data right这种东西,在我们这里可能还要好几代人才重视。有点疑问的是后面Brittany Kaiser为什么要逃离英国?那个跟阿桑奇讨论美国大选的消息一出有什么后果?
大数据滥用一直被用来支持极端主义,发动局部战争,分裂国家,从来没有在意过。直到有一天大数据被滥用于英美选举作弊,全世界都炸了。中国禁脸书,防隐私开矿防的太好了,半世纪以后全世界都要那中国作为课题学习。愿中国人智慧,多读书,有辨别力,不被蒙骗滥用,不被大数据说服。
剑桥数据到底泄漏了多少数据没人知道,却因为支持Trump而破产,Facebook道歉之后活得好好的,Trump选了总统之后也好好的。这个公司曾经也做过奥巴马的竞选数据分析,而当时却没事。说白了,这是一个政治站队的问题,而无关于泄露数据或者侵犯隐私。互联网将社会分裂,不是大数据的错,而是全体人类的平均文明水平,还无法跟上互联网的发展而已。
那女的看着总有种走了狗屎运的劣等人的感觉
When everything is falling apart, Kaiser接到Alexander的短信 她说 “actually, I’m really sad.” 光怪陆离的信息时代 这种情感往往无处安放
安利一个个体层面可执行的防范措施:https://tosdr.org/ 提供主要网站的用户协议重点概要,有浏览器插件。
俄罗斯的例子证明了,只要你找对方法,你照样可以反向输出,问题是你那套要能说服人,自己都不信的搬不上台面的东西就别扯什么禁facebook太好了这种无脑言论了。facebook的问题恰恰在于垄断,无论是政治还是科技公司一家独大的弊病就在于此,好在西方还有新闻媒体和言论自由的监督,百度这么做恶有人管一下吗?回到片子本身,片子其实拍得一般,比起谴责这些平台,制定法律以顺应时代局势,对于普通人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控制数据流出的意识,和鉴别假新闻的能力。
一定要知道我们的数据是被监控、被利用的,在每一次判断、选择前尽量经过冷静思考再行动。多读书,多了解这个世界,警惕被洗脑、意识操纵、群体冲动,尽管人类是否存在独立思想与自由意志,也被质疑。
看过之后想去学信息分析技术!既然不能避免数据被滥用,那就多了解下。。
值得深思的几个点:Facebook做垄断,拥有Instagram,WhatsApp,人脸识别等无数技术/软件,并在持续买断/抄袭所有新兴科技,而在他们革新技术(获取用户数据,对号做广告)的早期阶段,就直接非法非道德的导致英国脱欧, 川普上任,那十年后,二十年后,这个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会到什么地步?以及有多少人意识到Facebook这个曾经把人链接起来的正面形象,现在本质是一个隐藏的全民公敌
个人数据也是人权!!!为勇敢站出来的人点赞!!!!2019闹起来的港独苍蝇也是被外国社交媒体操控的吧????
在论文截止只剩70几小时还没想到选题的我,靠这部纪录片拯救了,就写这个题目了。。p.s.纪录片本身只值两星,视角浪费选题+奇怪洗白感。多一星感恩星吧。。
既然网飞放首页了那我就看吧,虽然拍得比较散,但是主题确实好我怎么都能看完。我依旧更喜欢卫报Peter Bradshaw的report。之前一直好奇Cambridge Analytica他们的针对性ads轰炸是怎么起作用的,现在明白他们完全是用数据分析找到关键选区的摇摆选民轰炸,用明确的非事实信息轰炸,成功铸造2016两个意外,即brixet和美国大选。之前上data mining的课的时候老师有提到过行为预测,准确率90%+,结合性格分析找到容易洗脑的人群,done。既然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现在看各种用户协议都觉得像是魔鬼协议。
告诉我们不管在任何时代都要记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同时自己心里一定要有坚定的道德观,价值观,不要做墙头草,稍微有风吹草动就改变立场。大数据改变人是恐怖的,每天给你坚持喂屎,让你最后变成斯德哥尔摩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