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疯评影行]之《再见,列宁》
影片:GOOD BYE LENIN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尔
主演:丹尼尔·布吕尔/汉内洛蕾·埃尔斯纳
一声长鸣,载着母亲骨灰的火箭划过漆黑的星空,礼花绽放在点点繁星的周围,夺目绚丽的光芒映射着每个默然的面庞……是美丽的谎言还是善意的欺骗,一部掘自德国人内心的稚嫩与怀旧影片在这样舒缓的结局里落幕了。
再见,列宁。我静静地守候着字幕的最后终结,柏林墙最后的残垣已经被德国政府拍卖了,伤逝的不再是金元侵蚀纯真世界的边际,而是潜藏在回忆里的酸涩的怀念,亢奋之后的亢奋迭加着伟大政治理想与我们父辈精神理念里的富足充实。
2003年德国LOLA(金洛拉)电影节沉浸在红色的怀旧婉歌里,《再见,列宁》以别致震撼的手法获得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七项大奖,票房收入超过了3500万欧元,观看人次超过570万,数据似乎告诉我们:这是一部没有伤逝的政治电影,是一个只强调变迁和细节的社会缩影。
阿历克斯的父亲背离家人逾越柏林墙追求所谓的民主与自由去了,母亲将所有的寄托赋予民主德国的社会事业当中。1989年10月7日她亲眼见证自己的儿子掺杂在示威游行的队伍里被警察镇压,心肌梗塞昏厥成了植物人。八个月后,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在柏林墙倒塌之后统一了,整个社会构架以及价值观在瞬间成了东柏林不能承受之轻。母亲的苏醒,伴随着不能再受任何刺激的忠告,儿子在自己编织的理想国度里让母亲依旧驻足在列宁的伟大世界里顺利击败可口可乐,母亲的微笑洋溢在西德人越过柏林墙投奔在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里,母亲的离去伴随着一个个善意的谎言……
这部德国电影到底想表现什么样的意识和形式?整个电影充满了回忆和调侃,却没有一丝的浮躁和唐突,温情而又无奈地将镜头延伸到一个没有答案终结的领地。列宁的半身石像被直升飞机缓缓地调离城市上空,雕像的面庞凝视着母亲茫然的无措,似乎在质疑整个德国的未来方向,导演像杂糅一个乌托邦似的理想国——西德的经济发展与东德的精神夙牵。
记得反映社会、意识与人题材的电影很多,《血腥星期天》拿北爱和英国的冲突着重以西方的传统政治审美加好来坞血腥暴力控诉来表现历史事件,这样的电影难免有些强权似的灌输情节与明显的政治导向性,所以不能称之为优秀的电影。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被导演离析成《布拉格之恋》也是太明显的意图性,于是原著关于人、性、社会的构架被支解了,同样弱化了对米兰·昆德拉在思想上的传承,他并不想表现伤痕,整个电影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举枪待射的苏联军官。《再见,列宁》的镜头与意图只是将你从纷争中引回关于亲情和家庭的小范围内,而背后的世界却留在落幕后的段段遐思里,所以说,《再见,列宁》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故事的流程是按时间慢慢推移的,阿力克斯想尽一切办法掩饰周围的变迁,从东德商品的仿造,电视节目的自己录制,总之在节奏快慢之间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谎言,甚至世界在他的描述里颠倒了,统一的德国也像换了包装的罐头向民主德国的一边靠拢,而现实中人人都在经受着社会诸多环境以及思维定势的严峻考验。难道真的能象换了包装的罐头一样,回到从前吗?显然不能,他却能引起统一后德国人民的思索。
记得一张新闻图片便是巡逻中的东德士兵跃线叛逃的瞬间,冷战的媒体们大肆将这张图片延伸到各个媒体角落。《再见列宁》用完全中立的立场延续故事的情节发展,这一点是可以首肯的。
电影穿插的大场面一般积聚在片子的前半截,似乎更多是为了强化民主德国当年“大”而“空”的形态;后半截将西德的文件编制成新的录象资料,西德吸毒、颓废的社会图片也被收录了。似乎想让观众明白,这个世界总有瑕疵。
细细地看,导演的镜头语言安排也是多样的。从内容上讲,离不开局部小场景,在表现空间与人的关系上说,完全是德国电影的风格。法斯宾德的电影就是将舞台剧的表演表现手法运用到电影当中。
《再见,列宁》可以看作是法斯宾德的电影传承。法斯宾德的电影强调时效性,他所表达的电影语言完全根植在战后的德国,刚从战争阴影中走出的德国人的心态与意识,包括对自己的解构;《再见,列宁》则是在时效上强调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的德国人的心态与反差,人的意识与行为的变迁,系蓝领巾的小学生为了二十元钱钻空子,老同志在林立的书堆里整日酗酒。法斯宾德除了《莉莉玛莲》多数电影的人物不多,喜欢在局促的小环境里表现剧情的冲突和情节延续,包括在房间、吧台、窗前等等,这些都是他所倡导舞台戏剧革命的主要元素,《再见,列宁》多数场景都是在儿子精心布置的狭小东德家中完成的,却没有丝毫的拖沓。
镜头语言的运用与剪切比较精湛,技法不多,但主要演员的表演是极为出色的,同样作为观众,翻腾着复杂情绪眼见着列宁远离在视线的边际,心里不由得想起昆德拉说的那句话,“人们想成为未来的主人的唯一理由就是要改变过去。”
深情地鞠躬,再见——列宁。(文/畅游四医院)
2 ) 再见亚力山大
凌晨两点,看完这部片子,脑中反复出现的几个关键词:亲情、时代变革……发现自己思绪混乱的情况下还带着些语无伦次,尽力想组织起语言来凑起一篇还算过得去的影评,可到底该从何说起呢。
在无序的状态下,脑子里不由自主的跳出了温馨这个词,似乎也只有这个词。整部片子里除了游行时和警察发生冲突那一幕有些许的政治片的影子要反映那个特定时代和特定环境下的特殊人性,会让我不由的联想到像《卡庭惨案》、《窃听风暴》这样的片子。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以一个轻松的心态看这部片子的,相信大多数人的脸上也会在观影时不由自主的挂着笑容。
其实,或许用苦中作乐更为恰当些。抛开所有敏感的要素:家?国?党派?阵营?亲人的分隔两地,妻离子散、四十年的积蓄化作一堆废纸、昔日的东德航天英雄辛苦的在为糊口而开出租车……所有的这些想一想就觉得荒诞的却又让人无奈的现实才是始终哽咽在喉般的让人跨不过去的一道坎。随便你来的是什么:洪水、地震或者其他各种不可抗拒自然力,没得说,咱咬咬牙扛过去,可所有这些遭受的不幸,都是人为的,或者换句话就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群人在那得瑟、自找的结果却又波及了其他无辜的人,这就不免会让人郁闷,为什么受伤害的偏偏是他们?所以片尾,那段昔日国家航天英雄在图书馆里冒充新任国家领导人发表的讲话就一次次回想在我耳边,或许这也给片中的妈妈,给观影的我找到了答案。
所以还是应该简单点。当终于苏醒后还停留于昨日世界的妈妈从想吃酱黄瓜开始到想看电视,从庆生时想见见自己教过唱歌的小学生到想去郊外别墅住上一段,一个个新的想法的提出都在挑战我们的亚力山大――这位孝顺儿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看着他一次次和自己的朋友煞有介事的在那扛着摄像机,布置简易的演播厅,如时空倒转一般凭空编造着历史事件,自编自导着诸如每日新闻,可口可乐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饮料等等越来越有难度的事实时,我也在随着剧情发展着实为他捏一把汗时,又不得不一次次被其努力、被其想像力所感动,至少这些为自己的妈妈所付出的努力,可以给很多人树起一个榜样。
动容之余又不得不为他感慨,或许这个他努力为自己深爱妈妈编造的世界又何尝不是他心中的理想国?当被一瓶绝迹的酱黄瓜或者被以它为代表的种种昔日信手拈来的日常用品逼的身心俱疲时,我们的亚力山大望着这片头顶上的天空,问自己这一切是真实的吗?或者观影的你觉得它是真实的吗?我想,不管怎样,至少环绕着你的是这个你为之努力的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家,或许这就够了。就算有再多艰险,至少这片苍穹下有这样可爱的人在为我们演绎着这样的温情、温暖的故事,之于我,这就够了。
3 ) 不谈主义,只谈人性
这部电影的德语原名是《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间里的延续》,我认为很恰当,主人公正是在那79平方米的房间里,用心塑造了一个与外面巨变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民主德国”,保护着母亲。
这部电影很感人,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那种笑中带泪的感受,更在于作为一部以东西德国统一为背景的电影,影片没有把笔墨着重于刻画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进行过多的讽刺或者为某一方辩护,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普通人的情感上,在纷繁世事中的情感。对于主人公Alex来说,无论窗外的世界怎样变化,母亲始终是母亲,民主德国不在了,柏林墙倒塌了,母亲也还是母亲,既然母亲不能受刺激,那么就用自己的双手来保护她。
Alex和他爱好电视剪辑的朋友,不断地做出假的新闻片段来安慰母亲。母亲在窗口看到了可口可乐的广告,Alex 就和朋友拍摄了一段“可口可乐”和国营饮料厂合作的新闻;母亲能起来行走了,有一天走出门去,看到的尽是资本主义花里胡哨的汽车和广告牌,Alex就拍摄新闻:西德的难民逃往社会主义的东德,所以要尽量照顾他们的习惯。就这样,已经支离破碎的“社会主义祖国”就在Alex的精心呵护下,在他们的小家里面延续着,延续着。电影的节奏始终流畅自然,配乐也是时而轻柔舒畅,时而婉转悲凉的钢琴独奏。整个影片并没有浓重的或黑暗,或光明的气氛,而是在中性的镜头语言中,叙述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儿子爱他的母亲,母亲爱他的儿子的故事。
影片一直存在着一个悬念,那就是:母亲到底会不会发现承载她信仰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呢?我们始终为Alex揪着心,这样的欺骗到底对不对?付出了这么多,是否只能让母亲更加痛苦和气愤?在影片的末尾,我们找到了答案。Alex的女友Lara偷偷地告诉了母亲真相,母亲在震惊之余却依然没有向儿子捅破这层窗户纸,而是安详地看着儿子制作的“民主德国国庆”的“新闻”,同时偷偷地,偷偷地,饱含深情地,望向儿子的背影。这是影片中最出色的一段,保护者成了被保护者,欺骗者成了被善意的欺骗者,在母亲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爱和欣慰,这一刻是人性闪烁着无限光辉的一刻,这一刻让我们意识到:一切都不重要,什么主义,什么社会,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爱,只是善,只是象这一对母子一样,费尽心思,到头来都是为了保护对方的情感。影片传达的这份情意,让我感动至深。导演Wolfgang Becker在处理这一段的时候非常的冷,本来这样的影片在到达高潮的时候应该是需要一个感情的释放点的,要给人们一个机会流泪。但是导演没有给出这样一个点,影片从头到尾平淡的记述,没有丝毫煽情的成分,看完此片,给人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而恰恰是这种感觉,给人印象深刻,也给人更多思考的能量和空间。
电影诞生以来,最伟大的影片都是关于人,它们把人放在波涛汹涌的历史大潮中,放在离奇荒诞的虚幻故事中,放在平淡无味的日常琐事中,它们关注的是人,镜头对准的是人,因为只有人心和人性,只有人类共有的感情和感受,才能真正的撞击心灵,引起共鸣,才能达到电影拍摄的真正目的。无论电脑技术如何发展,优秀电影的标准唯一而且永远唯一,那就是:表现人性,表现感情。
Good Bye Lenin!再见了,民主德国!
你好,一部不谈主义,只谈人性的绝好电影!
欢迎光临我的BLOG:
闲话小记:
http://spencersnote.blogspot.com/ 电影与书籍:
http://spencersong.blogspot.com/ 4 ) 意识形态的成功诠释
正如电影的题目所暗示的那样,这是一部与意识形态有关的电影,即使电影探讨的并不仅仅是意识形态,比如还包括了很大部分的从母子关系角度出发的对人性的探讨,但不可否认的是,意识形态依然是这部影片区别于其他影片的最大的特色之一。
我认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影片本身所包含的宽容,片中绝大多数对德国统一的描述是从民主德国的角度出发的,导演沃尔夫冈•贝克没有掩饰东德人,尤其是东德年轻人对东德高度集权化的政治生活的反感以及对西德资本主义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的向往;没有掩饰东德人是如此普遍地想方设法逃往西德;没有掩饰西德先进与便捷的生活方式是如何如水到渠成般不可阻挡地为东德人所接受。显然在这场双方都试图向对方展示自己才是最有利于人类的社会制度的较量中,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尝试一败涂地,但影片始终没有试图参与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孰优孰劣的枯燥的政治讨论中;没有试图去找寻东德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失败的原因;更没有试图自作聪明般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合理的社会制度。即使是影片中唯一一次正面涉及意识形态的论述也仅仅是借西格蒙德.吉恩之口委婉地点出了“井底之蛙,固步自封不是社会主义,袒露胸怀,面向他人,同别国共处才符合社会主义”,并且肯定了“我们所信仰的(指社会主义信仰)总是鼓舞着全世界的许多人”。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东德失败了,但影片并没有使我们认为东德的一切都是错误的,同样,西德成功了,但并不意味着西德的一切就是正确的。也许对于大多数东德人来说,社会主义就像主人公阿历克斯儿时美好的航天梦一样,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梦想,影片要表达的不仅仅是时代的变化,更是梦想的破灭以及为维持梦想所做出的努力。而对于这个逝去的社会主义梦想,人们对它的向往就像对宇宙的向往一样“那上面曾非常的美,就是离家太远了”。
这已经不是谎言第一次感动我了,像《美丽人生》一样,被谎言欺骗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无需面对现实与理想的极大差距,而编织谎言的人总能令人感动,影片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母亲克里斯蒂娜和儿子阿历克斯既是谎言的针对者又是谎言的编织者,并且对彼此相同的爱促使他们选择了用相同的方式——说谎来面对现实。当我们看到儿子阿历克斯费尽心思地找寻已经停产的东德食品,极力在母亲克里斯蒂娜的房间里营造社会主义世界,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制的新闻节目化险为夷,虽然这些都是虚假的谎言,但编织这些虚假谎言的却是最真实的爱。影片最后没有交代母亲是否知道了真像,或许她最终知道了真像,但不想让儿子失望,或许她直到去世都相信民主德国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又或许这一切对克里斯蒂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已经以自己的方式或者说是儿子为她打造的方式接受了社会的改变,道出了那段隐藏已久的拆散了家庭的失败的逃亡经历并见到了阔别已久的丈夫,而剩下的一切都像她的骨灰一样,随着灿烂的烟花消散在风中。
全片最具震撼性的镜头无疑是克里斯蒂娜看着直升机悬吊的列宁雕像缓缓飞过,直升机缓慢拖动的不仅仅是一座雕像,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镜头与雕像的双向运动使雕像或者说时代的形象更加高大与沉重。无需更多注解,没有任何一个镜头能够如此简洁地表达一个时代的逝去,以及这种逝去所带来的沉重感。
影片编剧克里斯坚持认为“剧本最关键的是要表现出主人公怎样对待他生活中两个最大的失败。一个是家庭的破裂,一个是国家的衰亡”。在影片中,谎言的目的并不是用来掩盖现实,而是用来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接受现实。但是,影片也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一定的担忧,“真相本身也是一样令人怀疑的东西”,阿历克斯不能够用谎言一直维持社会主义的存在,即使是在一间房间里。当谎言成为一个社会政治生活的特点时,这样的社会终究是要消亡的。『L』
5 ) 《再见列宁》:落入凡间的社会主义天使
《再见列宁》:落入凡间的社会主义天使
passionfly
这些年中国学术圈子里自由主义似乎成了一种权威,也许是正当壮年的知识分子大多吃过文革的亏,心有余悸,谈红色变;于是把社会主义彻头彻尾地妖魔化了一番——说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好的制度能让魔鬼变成天使,坏的制度能让天使变成魔鬼。就好像无论多么勤劳、善良的人,只要到了社会主义制度里,都会变成好吃懒做吃大锅饭、拉关系走后门腐化官员的小人;再不就是变成官僚主义加自欺欺人的昏官;更狠点的就变成操家、造反、批斗、打砸抢的红卫兵小将和流氓无产阶级,或者big brother一样的超级领袖。跟当年社会主义妖魔化资本主义别无二致——每根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真是如此吗?电影《再见列宁》让柏林墙倒塌之后的东德一家人,给了我们一个真切而鲜活的感受,一个制度突变带来的社会变迁纪实。
一对夫妇因为政治身份不同而离异,丈夫逃到西德;妻子克里斯蒂娜带着两个孩子留在东德,并对孩子们谎称是丈夫与第三者私奔。经历这一巨大打击之后,妻子将全部的忠诚献给了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甚至走上了优秀人民代表的最高荣誉殿堂。然而工作中她理想主义的严谨作风成了领导眼中的刺头,因此被降职解雇;生活中她满腔社会责任感地给瑕疵产品生产企业写建议信,也可想而知石沉大海;出于母性天然的爱,当看到警察殴打游行青年而自己的儿子亚历克斯就在其中时,她晕厥了过去。这一躺就躺过了柏林墙倒塌这天翻地覆的大变化。当这样一位无私的社会主义者,一位善良的母亲醒来的时候,我们是该笑话她的“愚忠”呢,还是该为她在现实中幻灭的社会主义理想而神伤呢?
西德带来了超市、快餐店;然而随着社会主义老去的人们和抓阄不幸的工人却失去了工作,被社会所遗弃。跨国公司的可口可乐、荷兰泡菜和宜家家具纷纷涌入东德市场;然而东德传统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却似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其摧枯拉朽的惨状可想而知;电视和广播里再难以看到芭蕾舞,却是满街的淫秽录像、酒吧里的摇滚吸毒、甚至纳粹涂鸦;衣锦还乡的丈夫重新组成了家庭,可是却认不出自己的儿子,而前妻心脏病发已危在旦夕……
资本主义无疑带来了经济活力的巨大解放——消费者无需写信抱怨而只需用钞票来投票用市场来选择;职工也无需社会责任感争当劳模而自然有资本家来奖勤罚懒。资本主义也无疑带来了文化上的空前多元化——不用逆天而行地宣传人民事业为人民,号召大家大公无私,只需跟随人的本能和荷尔蒙的分泌,让大波美女尽展风骚,或者在迪厅里狂舞嚎叫。然而,当这一切美丽的图景展示完毕之后,静静想一想,会发现有些匪夷所思——那些自由主义者如何在一个心系社会、无私为人的母亲面前,叫嚷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还能那么振振有词?就好像占领着某种道德制高点?
社会主义的组成的确依赖着“为集体、为他人”的人,然而这并非是一种乌托邦。如果没有这样无私付出和承担责任的人,就没有母亲,就没有家庭,就没有社会的繁衍。即使退一步说,基于个人主义的自由是一种文明社会结构的前提,也不能将对集体的归依和为他人的奉献,简单地斥为反文明。社会主义要建立一种天堂,她需要的成员是天使;资本主义说那不现实,我们只有凡间,我们其实都是凡人,我们都爱天使,都想上天堂,可是很不幸,我们都当不了天使,如果愣是人造一个天堂,那无异于地狱。而《再见列宁》中并没有偏袒的政治立场,片中资本主义的父亲也爱孩子,社会主义的母亲也藏钱,电影只是告诉我们,尽管社会制度会给人们的行为造成巨大压力和影响,但还是存在着某些人性的硬核,是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都无法涵盖和触碰的。
于是柏林墙倒了,列宁像撤除后被飞机吊向了天际,而克里斯蒂娜却成了落入凡间的天使。他的儿子亚历克斯却成了天使亲手培养出来的凡人,他在天堂的熏陶中长大,他爱他的天使母亲,他恨他的凡人父亲,但他的人性却让他叛逆了天堂,上街游行争取言论自由和出境自由,而此举恰让天使为之折翅,他因此悔恨不已——此时此刻,这样的“红旗下的蛋”,在红旗倒下的时候,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哪一方将是他的归属呢?
《再见列宁》再一次给了我们一个真切的答案,社会主义里不仅有美丽的天使,而且也有美丽的凡人——亚历克斯用79平米的房间模拟东德,来保护垂危的母亲;用一个人造的天堂来饲养天使,以此赎罪,或者说更是一种亲情的人性。在这个人造的天堂里,不断出现凡间的露馅,以至于亚历克斯不得不用各种谎言来弥补,最后终于被描绘成了一个宇航员当总统,并与西方企业竞争,对西方开放边境接受移民的半人间、半天堂。亚历克斯在母亲临终前看的录像中借东德宇航员之口给出的解释是:“理想是好的,但要找到可以实现的方法。”
今天的中国青年,面临着亚历克斯一样的选择——如何对待就要逝去的母亲,那个曾经孕育过自己,教育过自己,自己曾经那么有归属感的母亲。我们的父母老了,他们的主义过时了,但是他们很多可贵的品质,我们也随之淡忘了。今天穿着名牌、玩着网络游戏、吃着汉堡、喝着可乐的中国青年,学会了各家自扫门前雪,学会了卑贱苟活好过英勇牺牲的哲理。我们还有红色年代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吗?我们还有那种为了理想和信仰而视死如归、舍身取义的精神吗?我们就这样从此堕入了凡间,永远无望地堕入了凡间,看不见天堂,难道也不再想要翅膀,不再渴望飞翔了吗?
2006.5.15
6 ) 《再见列宁》之后,我们还会再见列宁。
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小镇青年,大概都有过小时候看电视,遇到接吻、性爱画面时,被父母挡住眼睛不让看的经历。
但这种遮挡几乎是毫无必要的,就我的经历来看,小时候聚在一起的男生们,几乎是在会说话和打架的同时,就学会了和性有关的大量脏话,在我爸妈第一次试图挡住我的眼睛的时候,那些画面对我来说早就不陌生了。
之所以说起这个遥远的故事,其实是因为它和这部电影里面的剧情有非常相似的元素——为了保护而进行的某种掩盖和欺瞒。
生于冷战时期东德的男主角阿历克斯,为了不让自己虚弱的母亲受到精神刺激,隐瞒了在母亲昏迷期间东德已经消失了的事实。他用上了各种道具、自制视频,和其他母亲的老友串通,营造了一个东德社会和东德共产党依然在正常运转的假象,但影片末尾,母亲还是知道了真相。
知道真相的母亲其实并没有怎么样,没有晕倒,非常心平气和的接受了这一现实。然后,母亲反而开始配合儿子,不去戳破儿子给自己营造的氛围。于是这场儿子对于母亲的善意欺骗,又变成了母亲对儿子的善意欺骗。
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遮住我眼睛的爸妈,还是给党员母亲营造东德的那个儿子,这些故事中的欺骗方都有一个假设:被欺骗者无法接受这些现实,或者说还不到时候去接受这些现实。
但是我并没有我爸妈所认为的那么单纯,甚至可以说相差甚远。因为前文所属的原因,对我爸妈总是在看电视的一些时刻挡住我眼睛这一事,我一直没有太多反抗的表示。时间长了,这种毫无好奇心的表现和我在其他领域的浓烈好奇心形成了重大反差,于是在某个我也记不清楚的时刻之后,爸妈也懒得进行这种形式上的努力了。
而阿历克斯和他妹妹的母亲,离他们的想象的那个母亲距离其实更远:他们一直认为背叛了东德,背叛了家庭的那个父亲,其实是被自己母亲的犹豫和畏惧而害得妻离子散的可怜人;而他们眼中勤勤恳恳,为党为国的母亲,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和父亲策划要逃亡西德,并且在因为自己的懦弱而没有成行之后,还继续截住了父亲寄给孩子们的信,仅仅为了维持“父亲才是家庭的背叛者”这个谎言。
母亲做了这么过分的事情,但是看完电影的我们却没法责备她,不管她出于什么原因想要携家逃往西德,她都可以说是那个被严密管控的时代里愿意冷静独立思考的人之一,她唯一的错误是在未知面前因为恐惧而选择了半途而废,但这样的恐惧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无法责备别人没有做到一件我们自己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站在母亲的角度,站在那个逃往西德的时间窗口刚刚关闭的时刻,两个孩子的父亲已经去了西德,她和他,孩子们和他,可能永生再也无法见面,但她需要肩负起母亲的责任,而为了实现这种责任,她需要有一个正面的母亲的形象,这也是她截下父亲的信件的原因。
这个故事里的每一次欺骗,都是有着善意的理由的,母亲在关于父亲的问题上欺骗孩子们,孩子们长大后在关于东德的问题上欺骗母亲,而母亲弥留之际,为了不让儿子感到心血白费,依然配合他看完了所谓的东德新闻。
故事讲到这里,似乎这个剧情只是为了告诉我们家庭、亲人之间的善意和温情,以及这种善意和温情伴随而来的一些欺骗和隐瞒。但是这个故事放在德国二次统一的时代背景下,命名为《再见列宁》,似乎都在告诉我们,这个故事不止于此。
影片故事背景的时代,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时代,资本主义裹挟着廉价的汽车、冰箱和电子手表无往不利,冲垮了社会主义前线上的无数国家,也冲击着那些地方的人民的心灵,一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那个时代的出国者的讲述当中,感受到那种巨大的贫富差距所带来的冲击,这种冲击不止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爱憎,喜好,整个世界观。
尽管很多人都没有明说,但是站在那个时代,被欺骗感最强的无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就像影片中,柏林墙开放之后,阿历克斯母亲所住的医院隔三岔五就有医生抛弃病人,去西德找工作一样——没办法,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实在太吸引人民了。
但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资本主义的那些描述,就真的是彻头彻尾的欺骗吗?当然不是。
我们不能忘记也无法否认,曾经存在过的那个红旗插遍亚欧大陆,国际歌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的年代,资本主义大本营的美国政府人人自危,因为全球的知识分子、工人、农民都向往那个地上天国,他们自愿、无偿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去保卫它。
因为在那个时代,最大的谎言却是资本主义。
因为在那个年代,工人们看不到劳动的价值,他们只看到资本家不劳而获,坐地收租,镇压工人,噤声良知。
因为在那个年代,工人们勤劳奋斗一生,都无法获得资本家的孩子出生时就拥有的财富,这种差距甚至从物质的层面向精神的层面进攻,笑贫不笑娼成为了社会的常态。
彼时的欺骗和被欺骗者,在半个世纪后完全调换了过来,这场幻梦与幻梦的交换,在人类的历史上还将继续进行下去,《再见列宁》之后,我们还会再见列宁。
在最后放给母亲的影片中,阿历克斯的朋友扮演的主持人说道:
成千上万的西德人民走向东德,
他们想从资本主义的生存竞争中解放出来,
并非所有人都想参与职场争斗和拜金主义的活动,
并非所有人都受得了弱肉强食。
访问我的博客
好棒的创意,里面那个小胡子播报员太可爱了,也圆了做导演的梦呢。抛去政治层面的东西(其实这个片子已经很温和了),这其实大概说的就是“为了亲爱的妈妈可以再造一个世界”吧。这种时代逝去的无力感真是让人动容啊
多年后见到开出租车
要说拍得有多好倒未见得,其实就是个情节剧的路数,但我真的好喜欢故事里那种浪漫化。让时间和光阴就这样定格在一个房间里,当母亲走出房间,与天空中直升机吊着的列宁头像擦肩而过,那一刻真是太诗意了。前进达瓦希里就缺这种浪漫,缅怀革命年代却没有浪漫主义情怀,那就是三观不正了。
一个真实的存在了41年的国家伴随着母亲的骨灰和绚丽的烟花一同消失。一个时代就这么结束了。毛主席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终结底还是你们的……而我们的未来又在哪里?
“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
她曾经相信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集体密谋的保护。节奏特别好。德国统一不过是1990年的事;苏联解体,1991年。屋顶抛撒作废的东德马克、模仿新闻联播的假新闻,社会主义退休俱乐部、宇航员出租车司机,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保存期限是多久?Humor is tragedy plus time。离得远了,都变成了黑色幽默。
柏林墙主题作品中最冷静的一作
再见列宁,再见爸爸,再见童年,再见理想。
我们的历史总是在前进,可是掉队的人自有其缅怀的理由。这是儿子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也是关于时代轰隆碾过的印记。能把一个谎言如此的自圆其说,剧本功不可没。内什么,Daniel Brühl明明很帅哪里像老鼠了(我好像穿越到“极速风流”了...) o(>﹏<)o
之前一直没看,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肯定是一看就喜欢上。结果——果然喜欢上了。以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合二为一,不同的是,作为政治实体的祖国母亲先行一步,而作为信仰的母亲迟迟没有离去。直到有一天,那个幻想中的影子也不得不幻灭死亡,恰如挥手的列宁头像掠过头顶,一去不复返。
一个时代的逝去...列宁雕象的那个镜头真是经典啊...
就像有一集《我爱我家》,宋丹丹失忆了,贾志国一家一夜就回到了文化大革命。。。
最后母亲已经知道了,除了儿子以外的家人也都知道母亲知道了,儿子还在全力为母亲营造假相。母亲笑而不说破,女友和姐姐也笑而不说破,反倒成了大家合力成全他的善良,我觉得说软弱更恰当。“再见”有再见和不再见两重意思,《再见列宁》是不再见,但母亲见到半空中的半截列宁是再见,经典已极的镜头。
我太沮丧了,我永远不会写出这样的剧本,拍出这样的电影来!
我最喜欢的电影,只看过一次。我知道只需要看一次它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民主德国在15平米的空间里延续
想吃德国酸黄瓜
像是一封写给时代的抒情长信,盖上了查无此人的邮戳,又被寄回了历史。藉由亲情的窗口,温情脉脉地演绎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的大开眼界与无所适从,这种变革感甚至通用在每一次的怀旧记忆里,让人顿感电影实在是太美好了。母亲望着直升机悬垂的列宁像,仿佛一个时代的挥手作别。感人至深的亲情也温暖人心。
“在柏林墙倒塌后的几个小时里,就有成千上万的西德人民走进东德,许多人想留在东德,他们想从资本主义的生存竞争中解放出来,并非所有人都想参与职场争斗和拜金主义的活动,并非所有人都受得了弱肉强食。”哭了,这段台词就是男主和不少左派心中理想的社会主义吧,没有996和奋斗逼,可惜只存在于幻想中。
音乐超级棒,带着那些对过去岁月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