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有什么好看不懂的呢
女王虽然终身未婚生活却十分淫乱。她二十五岁登上王位,却十六岁就私生了Edward(与谁没讲,但显然不是William Cecil)。William Cecil作为一个精明的政客,瞅准了她当上女王的可能,百般出力。Edward被William Cecil安排给了Earl of Oxford做儿子。女王在Edward小时候扮演精灵的时候遇到了他,大加赞赏,还开玩笑说将来会代替William Cecil的位置,但并不知道是自己的儿子。
后来Edward父亲去世,他继承爵位被William Cecil收到自己家里,倒是好好来培养的,不过William是想Edward做将来国王的爹,另外也是贪图他的钱,还被当时的小驼背Robert Cecil讨厌。后来Edward不小心杀了William Cecil的仆人,就被要挟着娶了William唯一的女儿,也就是Robert Cecil的姐姐。后来Edward被支出宫又返回的时候,跟女王表白说曾经见过太阳就不会喜欢月亮了,发生关系。女王怀孕说想要嫁给Edward,不过被William Cecil阻拦说会危及王位,她也就照例服从安排生下了Henry,小孩被William Cecil安排做了Earl of Southampton,并不再见Edward。
Edward以为被抛弃了很生气就跟女王身边的宫女Bessie搞上了使之怀了孕,并且从Bessie那里听说女王生了他的小孩的事。中间Edward的老婆也就是William Cecil的女儿带着他们的女儿撞见了怀孕的Bessie。William Cecil则趁机调拨Edward跟女王的关系,女王暴怒下令此后Edward不得参政。William Cecil要Edward跟女儿好好过日子,作为代价他告诉了Edward那个私生子的身份,于是Edward就找到了他儿子Henry,并一直保护着。
后来女王更老了,王位继承问题更加激烈。William Cecil私通外国想要苏格兰王James做继承者,毕竟算来算去他也算名正言顺了,而女王因为曾经杀了James的娘,也就是她的表姐,心里却是打定主意怎么都不会让James继承王位的。另一方面Earl of Essex是女王的情人并且被传是女王的私生子,是很热的候选人。William Cecil就支开他去平反爱尔兰造反,还跟女王推荐了自己的儿子Robert Cecil进入内阁。这里Earl of Essex名字也叫Robert(他们的名字好混乱啊,还得我好不容易不弄混),拉了好友Henry一起去战场。作为父亲,Edward并不想儿子Henry为Essex拼命的,不过Henry觉得Essex将来是王的话他作为子民就得为王效力呀。
这里要说一下,按照另外的影片《伊丽莎白一世》来讲,Essex是上一位Earl of Essex也是Leicester的继子,不过也有人说其实根本就是Leicester的儿子。而Leicester则是女王的老情人,相当能征善战,他去世之后女王才迷上了比自己小三四十岁的Essex的。在那部影片里这个小Essex是个有勇无谋的家伙,仗着与女王的私情觊觎王位,结果搞砸了被女王砍了头,跟这片子里的形象倒是吻合了。
Edward被儿子Henry拉去看Ben Johnson的喜剧,觉得很有煽动力可以利用。当时William Shakespeare不过是那剧中的演员,且完全丑角角色,跟他现实生活中的形象相当吻合。该剧被Ben的同僚Kit告密说不和谐,于是导致编剧Ben也被抓了。Edward利用岳父的名义释放了Ben,作为交换,要用Ben的名字来公布他写的那些剧本。
本来是大好事啊,结果文人Ben却觉得不能发自己的东西很不甘,跟William Shakespeare发牢骚,却不想被后者一步蹬先抢了名头,从此Edward也就只好属William Shakespeare的名字了。期间Ben的同僚Kit对他威逼利诱,Ben都没有说出事情,又去勒索William却直接被William干掉了,果然还是流氓厉害些。William后来跟踪Ben发觉是Edward幕后主笔,勒索要了一大笔钱并盖起了自己的剧院。Ben羡慕嫉妒恨之余也学Kit向当局告密,揭发了Edward要借住剧本煽动造乱的事情。
Edward的本意是借理查三世这个剧本讽刺Richard Cecil,激发民众对Richard Cecil的不满,要女王按照民意罢免Richard。他同时写了一本书借宫女之手传到女王手里,掀起了女王对往事的怀念,并含情脉脉无别雀跃的要准备跟他重新见面。Edward是想接机为Essex说情的,因为Essex从战场上回来后直接冲到女王宫里惹怒了女王。不幸这一切因为Ben的告密而被Richard Cecil所知并利用,说Essex跟Henry煽动暴乱要篡权。女王看到就相信了Richard Cecil的话砍掉了Essex的头。Edward去跟女王求情,说出了Henry是两人儿子的事情,于是女王终于赦免了Henry,却要求Edward永远不得以自己的名字发表任何东西。
Edward去世之前把Ben叫来,要把所有的手稿都托付给他。Ben非常羞愧的说,我曾经背叛了你。Edward说:I have made it my life's work to know the character of men. I know you. You may have betrayed me, but you will never betray my words. 这里真是值得拍案呀。他也终于没看错人。Edward对于自己的剧本为William Shakespeare这样的垃圾所占领也很无奈,却对Ben说我知道你很讨厌他,谁又不讨厌他呢,但他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的,并把李尔王连同其他剧本一起交给了Ben。Ben发誓不会说出William Shakespeare剧本后的真相,并且果然不辱使命,在Robert Cecil的严刑拷打下机智的说服了Robert,从而保住了所有手稿。
Robert Cecil在James为王期间实权在握,可没想到James也是个戏迷,所以戏剧就越来越流行。William后来没的东西再发,就离开伦敦回家做了商人。Ben则发奋图强成为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后来还为以William Shakespeare的名字发表的作品集写了献词。
The End。
2 ) 野史的高端玩法——《匿名者》中的史实梗
“莎剧其实不是莎士比亚写的,作者另有其人——此人乃牛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才华横溢的他碍于门第出身不便公开创作戏剧,只好假托莎士比亚之名发表作品,并利用戏剧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他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情人,与她育有一子也就是南安普敦伯爵,更离奇的是他本人其实也是女王早年留下的私生子……”
噱头可谓惊世骇俗,创作态度却也严谨细密,非但不雷还做到了和正史的无缝衔接,各种典故信手拈来而又不着痕迹地化入惊天狗血的主线——本片堪称野史高端玩法的范例。一时兴起将剧中出现的史实梗总结一下,欢迎补充:
1、牛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
爱德华·德·维尔生于1550年,伊丽莎白一世生于1533年,影片末尾借罗伯特·塞西尔之口揭示出他实为女王16岁时留下的私生子,这一点确与二人的年龄差相符。爱德华·德·维尔在其父死后作为女王的被监护人被送至塞西尔府上接受教育、后娶威廉·塞西尔之女为妻,影片中则设置为知晓其身世的威廉·塞西尔为赋予后代王室血统而有意布局。影片中女王在生下爱德华·德·维尔的私生子后因名誉上的顾虑对其避而不见,后者为报复女王的薄情勾引了她的女侍,因此短暂地入狱并就此失宠、被逐出宫廷也确有其事,这位被引诱的女侍名为Anne Vavasour,只是爱德华·德·维尔的动机就是编剧的发挥了。
爱德华·德·维尔颇负才名,身为诗人、剧作家,亦是文学戏剧的慷慨资助者,称其为莎士比亚作品的实际作者的理论早在19世纪即已出现,最初是作为一个作者团体中的一员被提到,之后亦被一些学者指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唯一作者。就这一点而言,影片选择他作为主角也算是其来有自。
2、本·琼森
本·琼森在影片中起着线索人物和见证者的作用,实际他也是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诗人和剧作家,以长于喜剧著称。影片前半他因在所作喜剧中讽刺权贵而入狱、幸得爱德华·德·维尔的庇护获释,从而引出了本片的主角——这部喜剧正是他的名作之一《人各有癖》(Every Man in His Humour),莎士比亚作为此剧演员之一在影片中首次登场亦与史实相符。
3、莎士比亚
既然剧本基于爱德华·德·维尔是莎剧真正作者的理论,莎士比亚就只好扮演一个不光彩的丑角了。影片中他曾以揭发剧作者的真实身份相要挟向爱德华·德·维尔敲诈金钱,声称要用这笔钱建自己的剧场,这个剧场正是著名的环球剧场。与影片中一样,此剧场曾被焚毁,不过此事发生于1613年,而非如影片中显示那样的发生于爱德华·德·维尔逝世的1604年左右。另一处有趣的情节是,本·琼森因不满莎士比亚的小人得志,当众令其提笔写字,心知此举会暴露莎士比亚身为文盲的事实。而质疑莎士比亚作者身份的理论,其论据之一便是莎士比亚出身低微、受教育情况无从查考、字迹丑陋。
4、克里斯托弗·马洛
另一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诗人、剧作家,与莎士比亚存在竞争关系。同样在剧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向官方告发了莎剧《哈姆雷特》中波洛涅斯被刺一幕喻指对威廉·塞西尔死亡的期盼,又猜出莎剧作者另有其人,借此向莎士比亚敲诈,后被发现倒毙街头,剧中暗示可能是被莎士比亚灭口。史实上马洛的确是被人刺杀而死于非命,凶手的动机则众说纷纭。
5、埃塞克斯伯爵
埃塞克斯伯爵是伊丽莎白一世统治后期的主要宠臣,通常认为他是女王的情人,而影片中选择女王与爱德华·德·维尔的爱情加以重点刻画,可能是为了避免冲突而将埃塞克斯也设置为女王的私生子、以此解释他所获的恩宠。影片中提到了他和南安普敦伯爵一同前往爱尔兰平叛的事件,莎剧《亨利五世》便是借亨利五世与法军作战的典故来称颂他与爱尔兰叛军作战的功业,电影中亦有表现,而他返回英格兰后擅闯女王寝宫与未戴假发、未施脂粉、只着睡袍的女王面面相觑的一幕也是真实发生过的。和影片中一样,埃塞克斯谋逆时其党羽曾前往环球剧院要求上演一出莎剧为其造势,只是此剧并非影片中所称借驼背的剧名主角喻指同为驼背的罗伯特·塞西尔的《理查三世》,而是描述君主因昏庸而被罢黜的《理查二世》,其喻指的对象显然是伊丽莎白本人。
6、《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十四行诗》、南安普敦伯爵
影片中爱德华·德·维尔为争取女王赞同他及埃塞克斯一派的政治观点,献诗于女王以唤起女王对他们昔日恋情的回忆,此诗便是《维纳斯与阿多尼斯》。诗的主题是女神维纳斯对美少年阿多尼斯的求爱,维纳斯相较于阿多尼斯自然被塑造为年长强势的女性形象,影片以此作为女王与爱德华·德·维尔之间关系的写照倒也说得过去。实际上此诗是题献给南安普敦伯爵的,有趣的是,亦有流传广泛的猜测认为莎士比亚另一首具有强烈同性恋意味的诗作《十四行诗》也是题献给他——此诗的题词注明献给某位W.H先生,恰是南安普敦伯爵之名Henry Wriothesley的倒写。影片中将南安普敦伯爵设定为主角的私生子,片尾爱德华·德·维尔将作品集交托于本·琼森时,亦附有一封致南安普敦的短函称“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不免让人想起《十四行诗》的题词,倒似将此诗中的同性情结圆成了父子情。南安普敦卷入埃塞克斯反乱,被判处死刑后改为终身监禁,于詹姆士一世继位后获释,影片中亦改为经爱德华·德·维尔向女王求情而获释。
7、众生百态
尽管着墨不多,影片对十六、十七世纪之交的剧场艺术、网球运动、贵族教育、街市景观所做的十分写实的还原以及伊丽莎白、塞西尔父子、埃塞克斯、南安普敦、詹姆士一世等角色与其本尊肖像酷似的造型亦是看点之一。
3 ) 大手、马甲、小透明
有这么一个男淫,出身世家,兼官N代与富N代于一身,刚入社会就到了体制内,捧着金饭碗。虽然有种种烦恼,比如婚姻和翁婿关系处于hard模式,比如职场偷情不太成功,但无论从哪个标准来看,都算是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然而偏偏,这个男淫是个文青。其实男文青历来都比女文青吃香,上可图功名下可泡妹纸(尤其到了本片就一石二鸟),但文青表达的欲望却迟迟难以得到满足。明明可以成为腥风血雨的奆奆,却顶多能在局域网里发个帖,群众在真!老虎油&总斑竹带领下前赴后继热情顶贴,但因为都是固定IP,所以势头也没办法热闹起来。
大手不是不想去各大领头论坛发文的,但一旦被跨省,后果很严重。体制培养了大手也限制了大手,成为他和众多两眼发绿的文荒读者之间的一道厚障壁。
在这种情势下,套马甲就似乎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大手通过三次元的势力人肉到一个小透明A,让他替自己po文,然后到论坛里潜水旁观。群众很踊跃,大手偷着乐,一切挺顺利。但问题在于,小透明A本身也有点才能,一心要靠自己变成小粉红、小紫红然后朝大大巨巨进发!……然而大手的作品太牛掰了,搞得群众一提小透明A就只有大手的文。小透明A惶惑了,他觉得自己的存在被抹杀了,自己的ID已经失去了意义。于是小透明决定不干了,这时候小透明B偶然偷窥到文档传输记录,又跟A套了点话,最后利用自己的小聪明把大手人肉了出来。大手一方面被拿了把柄,一方面也觉得都是自己的文,A发B发有啥区别,于是就随B去了。
B拿着大手的文,又很会炒作拉关系,于是几炮之后,成为二次元里无人可敌的巨巨!不但人气爆棚,还开始走实体出版。A看着B各种春风得意就气不打一处来,心里想又不是你自己的文,还真把自己当成天才了!于是冲动之下打算揭穿,但因为证据不足,准备不充分,被群众拍砖、版主踢版……于是愈发苦逼了起来。
然而,到底天下没有不露风的墙。大手其实早就被体制内的对手人肉了出来,三次元又出了几档子事,终于决定AFK了。真正下线之前,小透明A怀着歉疚的心情去找大手,却得到了大手硬盘里最后的一批存文。
小透明A:我……B现在那个样子,我真的看不惯。
大手:你没什么可纠结的,要纠结也是我。
小透明A:我就不该给自己的聊天账户设定成自动登陆,我对不起你。
大手:答应我一件事,永远不要再对外人提起我和B的事。
小透明A:……我答应。
大手:A,下线前我想问问,你对我的文怎么看?
小透明A:我……我觉得,谁也没你写得好,你在我心中是最好的。
大手淡然一笑,就此正式退圈。无人知晓,无人哀怨,无人叹息,无人惦念。
写文的人去无踪,看文的人最无情。
论坛依然在,圈子不曾灭亡。文贴新陈代谢,掐架连绵不绝。后来B也退圈了,只有大手的文顶着B的ID加了精,总是时不时就有人顶上去赞。
至于小透明A,他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后来也有了自己的老虎油,然后他真的红了。
而后来,当论坛决定给大手出版电子书的时候,A给整个文集缀了前言。
“献给我最敬爱的B。"他这样写道。
-完-
4 ) 莎士比亚,你个满嘴谎言的小人!
“莎士比亚是手套匠之子,在某个时刻他前往伦敦,根据传说他成为演员,最后变成剧作家,他的亲生父亲和儿女都是彻头彻尾的文盲,他的遗嘱中连一本书或是手稿也没提到,没有任何种类一张手稿,曾被人发现过是出自莎士比亚亲笔,四百年来连一份文件也没有”,那么他的剧作是如何写出来的呢?
七号评分:7.77
剧 情 简 介
故事发生在15世纪末期,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本杰明(塞巴斯蒂安·艾梅斯托饰)是个诗人兼戏剧作家,平时他写的戏剧都会在剧院里演出。
可是英国王室的辅政大臣威廉·塞西尔(大卫·休里斯饰)认为其剧作有煽动成分。
于是他派人将本杰明抓捕后关入大牢
可没想到的是,本杰明被神秘人保释后带到一个小城堡。
一个穿着华丽、举止绅士的男子接见了他。
他是塞西尔的女婿,假借岳父的名义释放了他,可本杰明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
男子递给他一个剧作本,要求以他的名义在剧院里演出。
原来,男子是第17代牛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瑞斯·伊凡斯饰),爱好写剧。
但在英国王宫,写剧不是一件正事,会为王室蒙羞。
于是他想到将自己写的剧作以别人的名义问世,被成千上万个人看到,其内容便可以影响到人民。
爱德华表示,如果效果好,自己可以源源不断提供剧本,还拿出了一大笔钱作为报酬。
不过前提是,本杰明必须守口如瓶。
本杰明是个清高的人,他犹豫是否应该这么做。
于是心事重重的他将此事告诉了戏剧演员威廉·莎士比亚(拉菲·斯波饰)。
演出开始后,慷慨激昂的台词很快就感染了所有观众,全场掌声雷动久久无法平息。
但在表演结束时,莎士比亚竟然恬不知耻地在剧作本上签了自己的名字并昭示众人。
偷偷在一旁观看的爱德华惊诧不已,但是对于他来说,名节比一切都重要,他无法拆穿。
之后,本杰明找到爱德华为此事道歉,告诉他自己没有告诉莎士比亚剧本出自于哪里。
爱德华没有办法,他决定将错就错,通过本杰明将剧本源源不断地提供给莎士比亚,完成自己的心愿。
就这样,每场演出都取得了成功,莎士比亚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可是久而久之,贪心的莎士比亚不满足于小剧院。
于是,他向本杰明提出要钱建造更大的剧院。
无理的要求被本杰明拒绝了,但是莎士比亚竟然通过乔装跟踪,发现了爱德华的身份……
影 片 浅 析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油画般质感的画面和对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天马行空的幻想,重要的是,演员们出色的表演让我完全相信这个故事。主演瑞斯·伊凡斯对角色的诠释非常成功,深陷宫中身不由己的无力感一览无余,之后在观看自己作品问世的过程中,情绪递进的准确表达更是让人动容。
影片采用双线叙事,给我们讲了两个故事,而这两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就是对于诗歌文学有着极高天赋的牛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在电影中,他是莎士比亚剧作的原作者,也与伊丽莎白女王有着亲密关系,导演用爱德华悲惨的一生来告诉我们,只有最悲情的人物才能写出震撼世人的四大悲剧。
命运总是造化弄人,从小生活在宫廷中的爱德华不爱权谋爱诗歌,不被支持却一直坚持自己的爱好,自小就开始写剧作,他一直坚信文字可以带来权利。其实他并没有错,文字可以改变群众的思想,而群众基础是王国稳定的基本,但是他面临的困难是自己的文字无法为群众所知。
所以他找到了本杰明,想借他的名义演出自己的剧本达到目的,可阴差阳错的是,本杰明的犹豫给了莎士比亚机会,但是在首场演出极其成功的情况下,爱德华决定将错就错让莎士比亚继续挂名自己的剧本,这也为之后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人至贱者无敌,得了便宜还卖乖说的就是莎士比亚这种人,贪得无厌的他不满足于凭空得来的一切,杀了敲诈他的基德之后灵机一动,想到自己也可以用敲诈这一招对付爱德华,但这也触及了本杰明的底线,本杰明自从看了爱德华的剧作之后,知道他才气胜过自己百倍,心中已经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忠于文字的本杰明怎能让不学无术的莎士比亚玷污?
可是这个时候莎士比亚已然深入人心,没有办法的本杰明用了最不该用的方法,向塞西尔的手下告密,目的是要让莎士比亚被抓,让他付出代价,可是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看到了。爱德华究其一生耗尽所有家产写下震撼世人的剧作,却落得如此悲凉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但是影片结尾本杰明对爱德华夫人说出的那番话才是影片的核心,“夫人,你,你的家族,甚至我,甚至伊丽莎白女王本人,会被后世记得的唯一原因,是我们有幸活在你丈夫在纸上着墨创作的年代。”
穷困潦倒的作家、诗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我们嘲笑他们舞文弄墨拿不到政权的时候是否应该想一想,是谁让历史被我们铭记于心,又是谁书写一段段精彩的篇章为我们后人所传颂?在我们为曾经有着丰功伟绩的古人歌功颂德之时,也千万别忘了撰写这些古人事迹却不被人知的无名英雄们。
文字或许无法赢得王国,却可以让你的英雄事迹名垂青史,为后人所传颂,古人的丰碑不是由砖石砌成,而是在诗人的笔下由诗人筑造的。
5 ) A Play Within The Play 电影的背后
《Anonymous》(2011)大概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部能够反复看,看到末尾还感动得稀里哗啦的电影。除却男主是华丽丽的文艺大叔(Rhys居然可以美成这样子),作为肤浅的颜控一路走到黑;最打动我的大概就是这段似是而非的历史。虽然《Anonymous》在当年时报评论中被称为精致的烂片,但每次返煲都不会厌,并认为电影界就应该有多点这种需要点脑才能看懂的片子。影片从剧场展开,Derek Jacobi为大家带来一个17世纪文艺穷三代的故事。故事一开始就将时间推移至5年前,又在牛津伯爵的记忆中回到40年前。a play within a play是我十分感兴趣的手法。倒不是说这电影拍得有多好,我的评价有多高,相反,将其与我看过的许多好片相比,它实在没多少胜算。但因为某些原因,辗转反复,到底最爱它。就像无意间获得的小物件,虽然带有瑕疵色彩斑驳,这么惊鸿一瞥却勾起了相思;于是,无论后来多少珍奇,也除却巫山不是云了。
片中的高潮,真正的作者写了一部戏剧控制舆论,以反抗伊丽莎白身边的谗臣。这场戏煽动了观众,愤怒的人群向皇宫涌去,要求声讨奸臣。喜欢这个桥段,突显了戏剧的魅力。而这改编自历史事实。伊莉莎白长年重用军臣埃塞克斯,埃塞克斯最终踩过界,成为女王政治上的对手。野心勃勃的他集结了权贵预谋政变。就在政变的前一晚,他请贵族们去看戏。这部剧就是《Richard II》。从历史角度看,剧中理查和波林勃鲁克,正是女王和埃塞克斯再现。最初排演时,为了避免风险,莎翁剪掉了其中废黜的戏份。而据说在那天晚上,剧场将之前被删掉的废黜场面,原封不动地还原了。
而电影所说的,真正的莎士比亚是伊莉莎白的私生子——牛津伯爵,也不纯属瞎掰。西方真的有部分学者倾向于将牛津伯爵当成真正的原作者。而片中那句All art is political, otherwise it would just be decoration.也很好地解释了借莎翁名字出版的理由。
威廉·莎士比亚在一个低收入家庭长大,父母及孩子均目不识丁,很难想象他能精确运用诗中那些音律和韵脚。而后进入剧团成为演员,后来开始写剧本。但是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些剧本出自他亲笔。当他11岁的儿子Hamnet夭折后,就出了那部逢人便能来一句To be or not to be的《Hamlet》。很困惑,如果剧本出自他人之手,为何要用他过世的儿子命名?莎士比亚从未接触过皇室,怎么会这么了解详细的皇室内容。哪怕是想象,思想岂能突破局限。就像我们接触不到的那些不知“沃尔玛”为何物的有钱人,我们根本无从了解上流社会人们的生活。并且,他的剧本涉及反动,人人都看到了这一点,但他竟然从未被监禁与拷问。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他的遗嘱中,将所有的财产留给了遗孀,但对自己的作品只字未提。也许是本身作为写作者,特别重视自己的成果,怎会任由自己的作品散落在人间,不做任何安排。
自从喜欢上Ben Whishaw就掉进了莎坑,说不上是否因为莎士比亚而爱上这部电影。只因自己入了戏,作为同是搞创作喜爱文字之人,不禁感慨,几百年前的人都能让现代人如此记挂。多神奇。而其中最打动我的,是片尾牛津伯爵所说:“When I inherited my earldom I was one of the richest men ever to breathe English air. And at last breath, I shall be one of the poorest. Never a voice in government. Never a sword raised in glorious battle. Words, merely words shall be my sole legacy.”仅以电影来看,甚至连执笔者临终时都不觉得自己是个成功的人。然而这唯一的遗产,游走在枯黄手稿上的墨字,演绎着爱情与恩怨、野心与皇权、幻象与谎言、憧憬与彷徨、阴谋与背叛以及对于人性的思索(看似遥远,其实恰是我们的生命本身),夹杂着都铎王朝最后的精致与浮华,被后世铭记了整整400年,继而伴随着受众的呼吸直到世界消亡的那天。黄碧云说:“(不要)说什么伟大的文学是不朽的,文学当然朽,文学和他们社会物质一样腐朽,只不过人所能有的处境是那么的有限,我们又回到了从前的地方,朽不了。”
若要窥探莎翁的人生,最不能忽视的是他最后一部作品。《The Tempest》之后,莎士比亚就不再创作了。如同笔下捐弃魔法的普洛斯彼罗,放弃了仇恨,放弃了荣誉,放弃所拥有的一切,放弃了凡尘所有的纷扰。《The Tempest》是他最后的个人传记,如同是对自己的劝解,只有将内心的声音倾注于纸上,内心才得以平静。
2010年,戏剧《The Tempest》在环球剧场上演,戏中的普洛斯彼罗谈到生命的易逝——这世间所有事物最终都会消失,包括——前所未有的,他加了一句——The great globe itself。在此,巧妙的是The Globe不仅是指这个地球,也是这间戏院的名字——即大家熟知的环球剧场。 这个改编将台上的表演者与台下观众微妙地联系在了一起。“All of our shows, all of these things that we’ve created here will disappear, they won’t be around anymore.”你所在之处,你所看之物,正如莎翁所写:“We are such stuff as dreams are made on, and our little life is rounded with a sleep.”犹如做梦般,当你醒来,一切幻象便消失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们存在过。然而,我们终将沉睡。如同对于睡眠者而言,醒着的生活是一场梦。
人们大半生执着于功名利禄,荣誉与仇恨,至年迈之时,是否可以像普洛斯彼罗一样,看化所有的一切。捐弃魔法的普洛斯彼罗,在扮演普洛斯彼罗的莎士比亚,以及莎翁本身都令我着迷。很多时候出于对原作的尊重,会特别执着于弄清真相。出自我手的作品,而后人祭奠的却是另外一个,多么有失公允。然而或许莎翁本人已经不在意这些了,像最后一部作品所写,如电影所示,一切终将逝去——我们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最后亦是过眼云烟。恰似飞鸿踏雪,鸿雁已去,而印记,犹若世人执着的功成名就,不论多深刻多美,终将熬不过这个冬季,雪融不知影踪。
“Now my charms are all o'erthrown, And what strength I have's mine own...As you from crimes would pardon'd be, Let your indulgence set me free.”——The Tempest
6 ) 弄假成真:评电影《匿名》
弄假成真:评电影《匿名》
廖康
《匿名》Anonymous上演了,我告诉朋友要去看看他们怎么污蔑莎士比亚。看了电影才知道,敢情他们不仅污蔑了莎士比亚,还污蔑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那是谁呀?那可不是当今江河日下的英国不管事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老莎那前儿,那位可是英国历史上拔头份的君主——伊丽莎白一世。英国就是从她开始称霸世界的。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可真敢糟改人呢,借着一宠臣的嘴,把人家英国女王说成是失足少女。光说她十六岁就生一儿子还不够,还说她跟这私生子相好,又生了一个儿子。就算无知者无罪吧,那也是天罚呀!对女王来说,这小儿子即是她儿子,又是她孙子。对大儿子来说,这小儿子即是他儿子,又是他弟弟。影片愣说这个倒霉的直娘贼是莎士比亚那些伟大作品的真正作者。也就是污蔑英国吧,反正英美连着亲呢。要是这么污蔑中国,糟改汉武帝和司马迁,那第三次世界大战还不得爆发了?可明知道是污蔑,是胡编乱造的故事,看电影的时候,我还真让他们给绕进去了,我知道的漏洞,都让他们给堵上了。不得不佩服编剧和导演,这假戏,做得跟真的似的。电影嘛,就是弄假成真的艺术。本片的导演,前两年不是还导了一部大灾难片《2012》吗?玛雅人预告的地球末日是真是假,明年我们就可以见分晓了。可那些话剧是不是莎翁写的?这档子事儿,年头越久,越弄不清楚。
这话怎么讲?这么跟您说吧,莎士比亚活着的时候,可没人怀疑那三十七出话剧,一百五十四首商籁诗和两首长诗不是他写的。不仅如此,他死后一百五十多年也没人怀疑。等到他成为公认的英国最棒的作家以后,才有人开始提到莎士比亚著作权的问题。那可真是势利眼才起的疑心呢,您瞧他们那些所谓的理由吧:莎小子没上过什么学,不可能引用那么多典故,不可能知道那么多历史事件;莎青年没见识过王宫贵族,不可能了解他们的谈吐和作派;莎老爷子的签字像鬼画符似的,不像是个大作家的笔迹;莎家丫头不识字,有一个连签名都不会,大作家的女儿不可能那么没教养;莎翁的写作没有任何文件记载,他没有留下手稿,没有留下墨宝,没有写过关于自家的任何事情。
那位说了,那些作品不是莎士比亚写的,是谁呀?哎哟,那可就众说纷纭了,有七十多个候选人呢,都有各自的理由:有的杀了人,非得隐姓埋名;有的当了间谍,长年旅居国外;还有的身居高位,不能暴露身份。总之,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主儿,却有难言之隐,不得已,才把版权白白让给了这个洪福齐天的莎小子,遂使竖子成名。这电影更邪乎,愣把继承王位的勾心斗角跟莎士比亚的戏剧演出搅到一块儿。一会儿闪回一次,那个乱呢。您要是不熟悉英国那段历史,可能还真看不明白。给您提示一下吧,最早出场,被人追捕那位是本•琼生,他后来也成了大作家。为什么抓他,折磨他?电影闪回了,倒叙牛津伯爵爱德华把自己写的精彩话剧交给他,让他以他的名义交给剧团上演。本•琼生还挺正直,这种名利双收的事儿他愣不干。结果,让一个叫莎士比亚的痞子捡了个便宜,冒充作者。从那以后,爱德华写的剧都以莎士比亚的名义上演了。
这位牛津伯爵不肯让观众知道自己是剧本作者,不仅是因为不能揭示他的贵族身份,还因为他的话剧在舞台上暗讽女王的宠臣,并企图煽动看戏的民众来清君侧,还利用戏剧追忆他和女王的旧情,更因为他不能让那乱伦的事暴露出来。这时,女王已经垂垂老矣,王位继承是迫切问题。老太太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柔情,电影经常闪回到她年轻时与爱德华的交往。别惊叹老太太和女郎模样如此相似,那不是化妆师的功劳,她们是母女俩演的。牛津伯爵爱德华的青年和壮年却是同一个人演的,年轻时英姿勃勃,壮年时沉稳内敛。那贵族风度,那深沉的眼神,真是没得说。演员的名字怪怪的——Rhys Ifans,我从来没听说过这小子。他的精湛表演令人叫绝,让人相信,能写出莎士比亚那些杰作的人,就应该是牛津伯爵爱德华那副尊容和派头。
可是您还别不服气,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都一致认为,那些不朽名作就是那么个乡巴佬写的。依照英国的法律,莎小子当年肯定是上过小学。他们当地的小学老师可是牛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那年头,他们不学别的,就学语法、修辞、拉丁语、希腊语和历史。本•琼生说老莎“拉丁文懂得不多,希腊文更少”,那可得看跟谁比了。跟同时代的大学才子作家们比,老莎是差点儿,可跟今天的古典文学教授们比,他一点也不差。最起码人家能读懂古典原著啊。不过呢,也正是因为他古典文学功夫不到家,他引经据典时才有一些错误,马洛等大学才子是不会犯那类错误的。可莎士比亚的才华不在于此。他的语言运用,从粗俗到高雅,包括翻新很多俗语、谚语,那生活,那活泼,那些贵族老爷和大学才子们可写不出来。莎翁的天才在于他对人生的洞察,对人性的了解,对人事的熟悉,对世道冷静的观察,对历史热心的关切;莎翁的才华在于他编故事的奇妙合理,在于他营造气氛的随心所欲,在于他塑造性格的鬼斧神工,在于他揭示心理的信手拈来。这一切都不是在课堂里能学来的,而是天才。他的才能和那些大学才子剧作家们不同,他从不跟在古希腊、古罗马作家后面,循规蹈矩地按照三一律写剧本,而是大胆创新,就像他的商籁诗一样,不是亦步亦趋地学彼特拉克和斯宾塞,而是自创了莎士比亚体。
再说了,莎士比亚的同代人可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整天关在自己家里,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老死不相往来。人家可是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讨论艺术和政治。当时他那帮哥们儿也好,对头也好,没有一个人怀疑是老莎写的那些剧本,反而有很多人提到他的创作。后来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桂冠诗人的本•琼生,就是电影里那个倒霉蛋,他跟老莎既是对手,又是朋友,经常在野猪头酒馆喝一盅,侃一通,估计老莎买单的时候多点儿。毕竟人家先出的名,而且是剧院股东,在那帮搞艺术的家伙里也算是大款了。而且,莎翁死后七年,这位本•琼生手痒痒了——敢情七年之痒是从他哪儿开始的——他写了一首长诗,纪念莎翁。对了,那句广为引用的说老莎“拉丁文懂得不多,希腊文更少”就是出自那首诗。可那是托衬呀,您要是读一遍全诗——太长,我引不过来,干脆给您转抄下面吧——就知道他怎么夸赞莎翁了。哎哟,那简直是古今英外,就数老莎呀!把他们效仿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大师们都镇了。我一边看电影,一边琢磨,这编剧和导演,不可能不知道这首长诗吧,那是奠定莎翁文学地位的第一篇文字评论。你们说本•琼生知道真相,还把他和莎翁说成死对头,我倒要看你们怎么解释他如此动情地写这首诗。嘿!电影愣说牛津伯爵爱德华临终嘱咐他绝对不许揭露这秘密,如果真觉得他的剧写得好,就夸那莎小子吧。瞧这窟窿堵的,严丝合缝啊。
这个窟窿堵上了,还有其它好多窟窿呢。认识老莎的可不只本•琼生一个人。就算他出版那些剧本的时候把莎士比亚杵在前面,替爱德华遮掩了。但这么大的秘密,天下就没一个人质疑?兄弟当年在英国读书的时候,研究的就是莎翁的商籁诗。前一百二十六首都是献给他的恩主,一位英俊青年。呵,瞧把他夸的,跟天神似的。不断劝他结婚,那样才会让他的美貌和才智传宗接代,永世不绝。作者和他恩主也闹过一点小别扭,因为那位帅哥跟作者的女友调情,后来他们俩又重归于好了。这种亲密关系让一些评论家认为老莎有断袖之癖,因此大做文章。如果那些商籁诗的作者是牛津伯爵爱德华,他用得着恩主吗?他给别人当恩主还差不多。而且,从1987年到2010年,怀疑莎士比亚著作权的几个学者对他名下的作品用计算机进行了详尽的文体分析,还跟三十七位可能的作者现存的作品进行了比较,这也包括爱德华爵爷的书信。结果您猜怎么着?莎翁的文风自成一体,而且爱德华爵爷死后上演的几部莎剧的用语有所变化,那是随着舞台设备改变而产生的变化。所以那些话剧不可能是爱德华写的。这些怀疑者终于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拜倒在莎翁脚下。
当然,这些事儿,电影里那位讲述者是不会告诉你的。电影是艺术,是娱乐,不总是表现真相。只要它能够自圆其说,让你在看片子的时候觉得无懈可击,信以为真,就行了。解闷儿了,开心了,就齐活儿。别整天绷着脸,跟柏拉图似的,非要把艺术赶出他的理想国。也不至于为一个电影抗议啊,还打世界大战什么的。谁让莎翁和伊丽莎白一世那么有名呢?让全世界劳动人民开开心还不行吗?
2011年11月5日
附本•琼生长诗《纪念莎士比亚》
To the Memory of My Beloved the Author, Mr. William Shakespeare and What He Hath Left Us
by Ben Jonson in the First Folio, 1623
To draw no envy, Shakespeare, on thy name,
Am I thus ample to thy book and fame;
While I confess thy writings to be such
As neither man nor Muse can praise too much.
’Tis true, and all men’s suffrage. But these ways
Were not the paths I meant unto thy praise;
For seeliest Ignorance on these may light,
Which, when it sounds at best, but echoes right;
Or blind Affection, which doth ne’er advance
The truth, but gropes and urgeth all by chance;
Or crafty Malice might pretend this praise,
And think to ruin where it seem’d to raise.
These are as some infamous bawd or whore
Should praise a matron. What could hurt her more?
But thou art proof against them, and, indeed,
Above the ill-fortune of them, or the need.
I, therefore, will begin. Soul of the age!
The applause, delight, the wonder of our stage,
My Shakespeare, rise! I will not lodge thee by
Chaucer, or Spenser, or bid Beaumont lie
A little further, to make thee a room:
Thou art a monument without a tomb,
And art alive still, while thy book doth live,
And we have wits to read, and praise to give.
That I not mix thee so, my brain excuses;
I mean, with great but disproportion’d Muses.
For, if I thought my judgment were of years,
I should commit thee, surely, with thy peers.
And tell how far thou didst our Lyly outshine,
Or sporting Kyd, or Marlowe’s mighty line.
And though thou hadst small Latin and less Greek,
From thence, to honour thee, I would not seek
For names; but call forth thund’ring Aeschylus,
Euripides, and Sophocles to us,
Paccuvius, Accius, him of Cordova dead
To life again, to hear thy buskin tread
And shake a stage; or when thy socks were on,
Leave thee alone, for the comparison
Of all that insolent Greece or haughty Rome
Sent forth; or since did from their ashes come.
Triumph, my Britain! Thou hast one to show
To whom all scenes of Europe homage owe.
He was not of an age, but for all time!
And all the Muses still were in their prime,
When, like Apollo, he came forth to warm
Our ears, or, like a Mercury, to charm.
Nature herself was proud of his designs,
And joy’d to wear the dressing of his lines,
Which were so richly spun, and woven so fit
As, since, she will vouchsafe no other wit.
The merry Greek, tart Aristophanes,
Neat Terence, witty Plautus, now not please;
But antiquated and deserted lie,
As they were not of Nature’s family.
Yet must I not give Nature all! Thy art,
My gentle Shakespeare, must enjoy a part.
For though the Poet’s matter Nature be
His art doth give the fashion. And that he
Who casts to write a living line, must sweat
(Such as thine are), and strike the second heat
Upon the Muses’ anvil, turn the same
(And himself with it), that he thinks to frame;
Or for the laurel he may gain a scorn!
For a good Poet’s made as well as born;
And such wert thou! Look how the father’s face
Lives in his issue; even so, the race
Of Shakespeare’s mind and manners brightly shines
In his well-turnèd and true-filèd lines;
In each of which he seems to shake a lance
As brandish’d at the eyes of Ignorance.
Sweet Swan of Avon! what a sight it were
To see thee in our water yet appear,
And make those flights upon the banks of Thames
That so did take Eliza, and our James!
But stay, I see thee in the hemisphere
Advanc’d, and made a constellation there!
Shine forth, thou star of poets, and with rage
Or influence, chide, or cheer the drooping stage;
Which since thy flight from hence hath mourn’d like night,
And despairs day, but for thy volume’s light.
看这个剧的纠结之处就在于,不看剧透你会如云里雾里,看了剧透你又会觉得索然无味。关键字是:乱伦、颠覆、仇杀、诗与戏剧。
真是拍得不错,这种忤逆历史/冒犯粉丝的题材,居然能拍得这么动人心弦,导演的功力不容小觑。许多场景都很值得品味,尤其不少远景更是美轮美奂。道具服装很有味道,人物心理的推敲很细腻,而故事本身也扣人心弦。但是到底有多少人会信莎士比亚是个鸠占鹊巢偷窃别人成果的小人呢?至少我看完有小动摇。
热爱摧毁世界的罗兰.艾默里奇这次试图摧毁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名声,不过故事的主线发展到最后,爆点已经不是莎士比亚是否是欺世盗名的卑劣小人,而是这背后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各种宫廷争斗,爱情和凶杀。
电影拍摄本身亮点不多,前后穿插剪辑与演员变化使叙事的连贯性大打折扣,且并未增加故事本身的悬疑色彩。但对莎翁作者论悬案而言,这是一次精彩的视觉论战,尽管过于戏剧化,但疑点与相应推理的展示合乎情理,对语言魅力的刻画也称得上可歌可泣。
阴谋论!乱伦!
这位老兄的大部分电影都在2小时以上,不过娱乐性都还挺强。上联:莎士比亚小剧场;下联:宫廷纷争大舞台;横批:乱伦皇家。
其本身也如诗歌的叙事。
关于莎士比亚的真相探讨了好多年了,除了牛津博士、马洛、培根等人也被视为莎士比亚的真正作者。影片用了很多插叙的内容告诉我们牛津博士为什么不愿公开自己,且让莎士比亚钻了空子。莎士比亚则是十足的自私虚伪狡猾小人,呵呵
让人舍身忘死沉迷其中,全情投入无欲无求,这大抵是传统戏剧在最初给他的创作者以及受众带来的最大乐趣。罗兰再将此带入到宫廷缠斗的全景中,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大时代造就了人们渴求观赏美学的崛起,又在与世俗禁忌的拉扯中引申着快感惯性。这片子要是想在当下找一个病毒营销案例,那就是韩寒事件了
莎士比亚这棵树太大,招风也很正常,你大可以不在乎这个故事几分真几分假,但这绝对是一种引人入胜的好故事,一个莎士比亚式的乱伦悲剧。阴谋论的故事,一场人性的暗斗,除了优秀的剧本,影片在技术上同样优秀,特别是特效制作出来的伦敦外景和泥泞的街道。故事真假无所谓,导演还拍过2012呢!★★★☆
一部试图用颠覆莎士比亚来赞颂莎士比亚的影片。只要气息尚存,文字依旧,他就会被世人永记,因为他所塑造的那些活生生的丰碑……
电影有新意,而且剧本也很有特点。导演不仅敢于以也是传闻来拍摄伊丽莎白一世的王位传承,更敢于把莎士比亚描写成一个三道贩子。
最后20分钟一直在飙泪 然后惊讶的发现自己一点不恨驼子了
视江山如浮云,只求一生艺术抱负,可惜生错年代,诸多名著蒙其出身本相。宫廷阴谋、乱伦爱情,加上莎翁作品的万古流传,反衬一个可怜的文艺范。
三星打底,虚构故事与《莎翁情史》相抗衡,就像豆友所言胜在黑历史和乱伦。一星给画面,《巴里-林登》丝绒般的烛光令人动容,外景处理则如特纳画布上的雾蒙感。
敢情莎士比亚是个公用马甲呀,呃……
2012年看2012的导演怎么把莎士比亚给灭了...方韩之争的时候看这片子真应景啊!不待见JCB这个小金毛,看看人家中年牛津伯爵多么妖孽,被Rhys Ifans叔的眼线和贵族范儿彻底秒杀, 私心多加一星!秒杀的直接后果就是隐约开始质疑莎翁,还跑去研究了各种质疑理论。颜控就是没原则,我森森的鄙视自己!
不管各方理论历史真相是如何,片子本身实在是太成功了!Emmerich真的是一切为成品服务(好像是他要加入prince tutor这条线的,本来剧本里没有)。看好之后我对Oxfordian Thoery异常感兴趣,就跑去听了很多编剧的采访……然后我觉得这人应该是好莱坞most annoying screenwritr。算了,作品和人要分开看
这么多评论,就没有一个人把这其实是个乱伦电影这件事说出来……太囧了……
咱们也拍部《关汉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