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转我朋友写的“《半梦半醒的人生》的29段谈话与自白”
《半梦半醒的人生》的29段谈话与自白 by idletalk
《半梦半醒的人生》Waking Life——这是一部2001年拍摄的动画片。导演兼编剧理查德林克莱特用DV在奥斯汀拍摄了这部影片,然后使用“interpolated翻拍”程序将图像转换,使得实景增加了程序化的外观看上去象是动画片。就是这样一部看起来不像是动画片的动画片,在当年也没引起什么反响;我却反复看5遍,因为在我看来这可能是21世纪前期最为伟大的影片。
影片的故事非常的简单,主人公一个大学生,他来到了一个超现实的幻境中。他身处的这座城市好象是奥斯汀,但日常生活的规律和秩序似乎完全被打破了。
他从一个地方游荡到另一个地方,不断遇到稀奇古怪的人。最有意思的是他遇见的这些人都在谈论一些宏大高深的话题:从量子论到语言的起源,从存在主义到人的转世再生,从自由意志的荒谬到电影作为一种叙事工具,他陷入一场接着一场的对话中。
他极力想知道自己究竟处在梦境中,还是处于清醒中。但最终他只是发现自己不断苏醒,又不断重新坠入梦境中。他无法摆脱这接二连三地涌现的梦,开始逐渐理解梦的含义,并试着控制梦和周围的环境,分辨苏醒的人生与梦中人生的区别……
大量对话也正是林克莱特作品的一个标志性元素。不同于伍迪艾伦纽约知识分子神经质式的喋喋不休,也不同于埃里克侯麦法国中产阶级长篇大论的交谈,林克莱特呈现的是美国年轻人鲜活而具有时代特色的语言。而且他的不少影片还不是几个人的谈话,而是规模庞大。不过相对于过去的作品,此片中的对话要显得“知识分子气”浓重得多,那些晦涩抽象的哲学命题对观众可绝对是个考验。
在这些繁杂的谈话中我把它切割成了29个片段,并努力以自己的理解诠释其内容。虽然它的丰富我只看到了一角。但时间会证明它的伟大值得我去这样做。
1、船型车司机———任何的事物你都可以不赞同,但重要的是他存在的事实。随大流是大多数人的共性,可最终你会发现你必须去找到自己的非共性所在。
2、大学教授————排除集体共性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能找到自我的个性,问题的重点乃在于思考的过程。
3、金发女子————语言所具有的不可沟通性,言语在每个人的心中有着不同的深层含义,也即联系物和凭借物的不同导致人类即使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也存在永远无法沟通的盲点。
4、黑白发男子————望远镜似的人类进化过程(物质——精神)。不同智慧间质与量的转化(毁灭——重生)
5、自焚的男子————人类自毁性与人类社会自毁性存在着共通点。(个人的自杀、病痛和人类社会的战争、自然灾害)。媒体对社会丑恶面的频繁揭露,并无法消灭它,只能迫使人们对其麻木并接受。
6、交欢中的男女————人类记忆与经验在一代一代的遗传着。途径并非来自言语和书籍,而是DNA中的深层存在。
7、监狱中的男子————用复仇的幻想来填补时间。(许许多多的人都在用欲望实践的梦想来填补日常生活的时间)
8、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人类的自由很大程度建立在物理规则上。但同时又存在一些不规则的元素来动摇原始的物理规则。可恰恰在某种意义上,不规则的元素也可能是物理规则中的一环。(上帝的决定——人类的自由意志——其中的界限)问题在于外延与内延的边界在哪?
9、宣传车上的男子————突破即定的规则,世界便是即定规则的框架,政治则是即定规则的核心动力。革命的问题不在于是否毁灭,而在于毁灭之后建立什么?
10、戴眼镜的老者————如若中心为“无”,既是空。对任何一个存在说是,既是对所有的存在说是。
11、黑人男子————现有的分类是对知识最大的束缚。我们必须将其解脱重整,使之聚合。在知识的共同领域寻求新知。
12、咖啡厅里的两位女子————人体的细胞在七年的过程里会全部更新。新我的产生,迫使我们肯定不同于旧我,但在认知上我们还是保持着自己与旧我的认同。问题在于延续性。人不可能缺乏延续性的不断的与自我重新认同。
13、播电影的猴子————人在困苦中可以获得的唯一有益知识是: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有困苦也必有欢乐。
14、白发老者————人类的痛苦有两种,或物质过于缺乏,或物质过于丰富。但在精神层面,人类却一直没有进步,问题在于人类的特性:恐惧和懒惰。
15、写作的男子————伟大的小说不在于其的故事,或者表现形式,而在于人、思想、时间。
16、留大胡子的胖子————梦境与现实,虚幻或真实之间的转化,有时非常简单。特别是当表现物为暴力时,
17、长发男子————梦是自我认同的一种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它与现实没有根本区别。
18、弹琴的男子————梦的意义在于超越自我的存在形式。你可以是任何的一种存在形式,不一定是人类,甚至不一定是物体。
19、穿皮衣的长发男子————有些人醒着也在做梦,因为他们没有梦的意识,他们并不想在梦中得到思想的解放,他们的梦是现实的延续,也就是说是对物质渴望的梦想。
20、卷发男子————沉默……沉默……在这出看来喋喋不休的电影中此时出现了一个沉默看着你的男子。这种手法让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人生是需要静默的,那时便是反观自身的时刻。
21、留着“雷鬼”头的四人帮————行动在很多时候只是理念自然而然的放映,但并不能因此就界定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2、背着背包的男子————梦在于自我感性的存在,寻找一切新的可能性。像旅行一般,向往所有的未知。
23、白衣男子————太阳底下无新事?不。梦具有发掘“新事”的可能性。
24、红发女子————交谈在很多时候只是人类远离孤独与表达礼貌的手段。而交流思想往往却居于其次。
25、爆炸头男子————记忆比忘却需要更大的力量,所以梦中的事情我们便经常遗忘。这与现实何其的相似。
26、光头男子————梦中的自己始终还是无法摆脱现实的投射,所以更多的时候梦中的本体也只不过是现实占优势的复制品。当然,个体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
27、售货员————人类的死亡与植物的枯死一样,都需要进行包裹。死亡是需要进行隐蔽的,因为大多数的人们不想看到这些。但这并不妨害到它们的存在。
28、束发的女子————人与人最终还是需要以某种联系作为纽带。但这种联系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方式。现代人的联系的弱化是否可以用娱乐取代?
29打弹珠的男子————时间想让我们忘记上帝的存在。而永恒也因为时间的存在而变得可惧。但永恒之后还存在时间吗?
2 ) If you see a light switch nearby,see if it works.
If you see a light switch nearby,see if it works.You can't do that in a lucid dream.
影片的始终,都没有出现实拍的场景,彻头彻尾的梦境。
看这部影片的观众,就像是附在主人公灵魂上的跳蚤,跟着他旅行。不知道这段旅行的起点是哪,也不知道何时会结束。一切都随着他的潜意识,有时候顺延,时而跳跃。
梦境,就该是这样的吧。像是串联一些无厘头的故事,自己捏造一些人物,看上去活生生的面容清晰,但当仔细想认出他们脸庞的时候却觉得他们的五官会变化流动无法捕捉,越来越模糊。
导演高明地将实拍的场景动画处理化,于是人物和周遭的事物都在晃动游离,失去重心的世界也许是这样的。手持DV拍摄出的抖动效果恰到好处地安在了这里。
会不会我们做梦的时候我们其实都在月球上呢?摆脱了肉体的重量,21克的物质很轻易地加速到超越光速,于是往返于各个星球,各个时代....而造成梦境的一片混乱。
才知道Julie Delpy在除了《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那两部影片中还在这里出现了,尽管动画人物的身份,辨别出她还是比较容易的,影片中的类似废话的哲理独白很多,她的一段话挺有趣也挺引人深思,这似乎从日出之前那部就是开始困扰这个导演的问题:
About reincarnation,and where all the new souls come from over time.Everybody always says they're the reincarnation of Cleopatra or Alexander the Great.You know they were a dumb fuck like everyone else.I mean,it's impossible.The world population has doubled in the past 40 years.So if you believe in that ego thing of one eternal soul you have 50% chance of your soul being over 40.For it to be over 150 years old,it's only one out of six......I believe reincanation is a poetic expression of what collective memory is....I read an article by a biochemist not long ago.He said when a member of a species is born it has a billion years of memory to draw on.This is where we inherit our instincts.
影片结束时,一段旅行也结束,一场共鸣也结束,我下意识地按了两下台灯的开关,确定了自己的处境。
3 ) 感受-自指的梦-电影
前言-预言(童年,种下的因,梦和现实的界限开始模糊)
前言-愿望(流星、愿望、超越平常体验的来自更大世界的不可逆的引力)
第一个梦-少年
第一个梦-旅途、列车上朦胧听到的音乐(被拉上了一轨列车,困惑的开始,脱离母体带来的不安全感,单向性的时间,自身的成长,少年。音乐是时间的具象,是人类对于时间最直观的感觉,某种创造随着低沉的古典乐一起走到终结,或开始了)
第一个梦-排练(梦是现实的演练,还是现实是梦的演练?戏剧感的爵士音乐,“do a bit slightly out of tune”)
第一个梦-现实(你到站了,被抛向彼处,毫无经验但有一些好奇,电话线仿佛脐带,联通了你和你当地的朋友,一个黑色眼影的姑娘穿着一身黑,坐在画面正中央,宛如命运女神,你回避了如此强烈的眼神,就像自己的秘密被看穿了。莫名其妙被好心人劝上车,但他开始像你倾售价值观:“少说些套话,行程是不需要旁白的”,而他做的恰好相反,呱啦呱啦说个不停都是些肤浅表面的东西,急于表明自身立场显得“独特”,就像他的车,就像大众传媒,虽然不会放过任何宣传自己的机会,但他懦弱伪善不敢做出任何实质有帮助的行为,一个一直沉默的乘客决定了你该下车了,“3streets 2blocks 1corner”,321,你该滚了。也许只是让司机闭嘴,去哪?他不会关心,就像一个只关心自己利益的政客。
【事实上,导演不仅把自己演进了电影,还把电影本身演了进去,Linklater 饰演的乘客就是导演,这整个难以醒来的梦的导演,演员(也就是观众,我们大家都是那个青涩的小伙子)是自愿参与的,只要你还在看,你就无法醒过来。】
第一个梦-命运(朦胧长大的青年的你,遭受现实重击。没有方向不会独立思考的那个“你”,死了,而且死的很没有尊严)
=================================================
第二个梦-梦(新灵魂吸取了教训,你来到了大学学习知识)
第二个自己-存在与责任(存在和责任都是物质层面的,都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概念,都应该被施行而不是做脑力体操。“做出选择,承担责任”,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自己看成众多因素的牺牲品”【体制、种族、父母、性别等等】,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这是你的责任,了解这一切也是青年的你的责任。)
第二个自己-创造、语言与感受(“创造来源于不完美”,语言可能起源于超越自我,想要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欲望,重点不是单词的发音或拼写,这种符号系统,或者更深入一些,是“让不同的人达到同感”,仅仅物质上的满足是不够的,人类还渴望着被理解,还渴望着超越,你又对自身多了一层认识)
第二个自己-过场(主人公进入教室、敲门拜访、穿行不息得追逐着知识和不同的见解,学习着概念,积累着,他的眼神不再是迷惑着,变得在消化在思索,他开始有点小小的自信)
第二个自己-新人类(在过去,进化是“群体性”的、为了“生存”的、“竞争”的、“被动”的,而现在呢,我们可以观察到,进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爆炸性不可预测的方向,也越来越偏向个体自发的需求,在此形成的新人类又成为新的进化螺旋的开始,直至到达某种顶峰,甚至可能改写当下视为公理的规则,也将赋予我们更良好的品格。有些理想化,但谁知道未来呢?)
第二个自己-回到住所(构建出了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重新获得了安全感,音乐响起,个人认知上了一个崭新的层次,超越了从前的自我,你现在不局限于你个人的体验了,可你还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
第三个自己-禁忌和死亡(飞翔只能持续一会儿,最终我们回到现实,触及到了不可避免的禁忌,一个老大哥开始唠叨一些过去你能感觉到却没有能力表达的“社会黑暗面”,死亡、国难财、财阀政治等等,这些似乎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些被固定的未来,就像即将来到的老大哥的死一样压在你的心头,老大哥践行了自己的反抗,他走了,但给社会给你都留下了一个问题。你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你发现自己的命运与他人息息相关,你已经是社会人了)
第三个自己-超验、共同遗产和本能(音乐响起,一对青年男女在性事完毕后,也许回忆起了高潮时那种世界大同的感觉,谈论起了濒死体验,而由谈论引发的猜想又导向自身,我还是“我”吗,也许更准确的问题是,我是“我的感知”吗?前世,转世,“somehow i mean reincarnation is just a poetic expression of well collective memories really is. ”,我们继承下来的不只是这一世的体验,甚至可以追溯到生命体能够记忆那时(细胞记忆?),这种数十亿年的趋利避害形成了一种天生的“本能”,这种“本能”是超验的,无论时间距离。很好,你发现,潜意识里、本能里,“你”不仅与“他人”息息相关,“你”就是一个“人”,整个人类群体似乎就是一整个生命体)
第三个自己-自由意志(我们真的比牢狱中的囚犯更自由吗?嘿,清秀的主人公认识到人类大同似乎又回到了学校,倾听着困扰着一个科学家(?)的哲♂学♂问题:刨去基本的经典物理规则、数十亿年的记忆所灌制的“本能”、文化家庭背景,我们还剩多少选择的自由?【以下有不熟悉的内容,总结下教授的发言】如果这些物理规则是如此不可违抗,那么我们所谓的历史,所谓的发展不就是必然的结果吗,一切就像规则的叠加 1+1+1 这样运作下去了,一切都是可以被计算的?经典物理不行的话那么量子力学呢,教授觉得如果我们的“自由”是基于一种完全无序的机制的话,那还不如第一种一眼看到头的未来呢(经典言论“上帝不掷骰子”)。有没有真正基于“我”当下觉知从而做出选择的不受以前经验也不受经典物理规律影响更不是一种抽风似的毫无逻辑关联做出选择的那种自由?这位科学家似乎想要证明这种可能性。)
=================================================
第四个自己-潜意识与主人格之争
不谈那么不自由的自由了,退一步,我们承认有这种主人格可以做出”自由“的选择,但是潜意识仍然在暗处伺机而动。哪个会占上风呢?
现实中一位公放大喇叭发泄自己对于体制不满的中年男子似乎同样渴求着自由,情绪随着面部的充血也直线上升直至高潮,和性欲相通的本能似乎完全主导了他。
“从负面出发的问责,就只是我们对虚无自愿的顺从罢了。一旦你承认了那冲动,这种认同是会传染的,它毫无限制得繁殖着这种认同。如果你认同了某种冲动,那就准备迎接那所有的吧。”老人似乎永远不会让冲动主导局面,他应该有着严于律己的一生。
黑人说 :“当下的主流反而就是从边缘、从深渊去探索那些触及核心的隐秘,接受自身的脆弱,品尝、感受那种独特,汲取其中的养分,你的主人格和潜意识间的分界模糊了,尝试去达到一种更大的和谐,而借助这种体验从而进一步打开个人和宇宙连接的大门,在此间你感觉到的每分每秒都不再是空虚无意义的了,在此,自我、协调与独一无二从最根源生出。你就是它,珍珠居住在蚌肉一般,你可以感觉到宇宙仿佛是一个生命,而时间就是它的心跳。”感觉已经入禅了,自然的高峰体验绝对是无比美妙的,思考分辨是不是主人格什么的都已经太慢了,你只能感知。)
=================================================
第五个自己-作为个人所经历的时间对人格的塑造
(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根本没有啥共同性嘛~几乎每四年人体的细胞就全部更新了一遍,我和小时候的我还有啥相同?也许只有 DNA 和对自我的认同保存了下来。)
黑猩猩:我们做的不过是一件又一件重复的事情,甚至是重复“重复”这件事情,因为单调,因为数得清的选择
酒吧,无聊故事,“良好的武装是对暴行最好的防御”,无聊到死,你为什么不去死,结果死了两个。
广告歌曲中的歌词“Now i'm free to see the world”
第六个自己-梦,you're your own remixer,构建自己的宇宙
lucid-Louis,关灯,控制梦境
第七个自己-电影
holy mom ent
第七个自己-感觉
一个感觉总比时间快一步的人,一个活了两倍年龄的人
第七个自己-礼仪机制
发心,我们需要真实的情感,从心底涌发的,你不是一个其他,而是我想要和你交流的你,不是谁都行,只是你。
表演与生活
表演是什么?表演就是生活。你只能在事件上、或者表情或者什么别的表面上去模仿,
梦里的人物将自己想了解想知道想说的按做梦人的暗示说了出来,但这不对,做梦人已经知道了这些,那为什么还需要梦呢?为什么会做梦呢?梦又是什么?这里不需要什么科学的解释,这里的梦更多是自指的,而非身体上的一种机能或冲动,我想弄清这对于我有什么意义,而不是做出什么普适的解释,
参与者和观察者-永恒的矛盾
测不准
I would say that life understand is life lived.这也是一个自指,但这种永恒的矛盾能够得到解释吗,或者至少给出一个自洽的假说也行啊,爆炸头说了一个他的认识:“And as one realizes that one is a dream figure in another person's dream,that is self-awareness.”分明可以感觉到,在这种解释下,宇宙、自我、记忆、梦开始循环起来,谁是第一个造梦者已经不重要了,一切都在循环,而片中的小伙子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他就是导演脑中诞生的、真实的虚幻。
梦境会将你自己显示给你
as the pattern gets more intricate and subtle,being swept along is no longer enough.
而在此时,船长和那个政客就像两个先知
是你定义了你自己,就像你感知了你的梦境,时间是怎样作用在你的身上,梦已经对你说完了暂时要讲的,你得给它一个回应了。梦境就像你置身的音乐,你在其中,你能感知那音乐,但你却又不是那音乐,你是舞者,你随着那音乐起舞,或者你又“看穿”了音乐的动机,随着自身的节奏起舞,但无论如何,你得回应那音乐,而不是伫立在原地,一切虽然不像机器那么精确的反应,但那是氛围的调动,味觉的协调,虽然慢一些,但是,是整个的,不在任何别的地方别的时间,就在此时此刻,氛围,回应。
时间-幻觉-难以醒来的梦-死亡-预言-结局
在最后一段,导演把所有要素都推到了一起,导演将自己也塞进了这个梦中,作为全知的观察者,他告诉了他的造物一切的真相,幻觉,他也告诉了了他的观众相对的真相,电影。wake up, you know you should, it's easy. 小伙子回到了哪里呢,又会被谁捕捉进梦境还是开始了自己的造梦之旅呢?无从得知,但亲爱的观众们,你们该从梦中清醒了。
导演一开始就把影片的宗旨亮了出来,“重要的不是画笔的多少,而是那些颜色和线条,也不是套话,不是框架,不是系统,就是感受”。
所以,无论有没有看懂这部电影不重要,其中的乱七八糟的理论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你自己的生活,你自己的感受,这部电影有触动到你,这就够了。
4 ) 值得的。喜欢的。
本来就从早到晚累了一天,看完Waking Life更是连脑子都累晕了。
冲着Ethan Hawke 和 Julie Delpy 才一直找这部电影,一买回来就迫不及待要看,没想到是动画片,更没想到是我非常不喜欢的风格的动画片,忍着看了几眼,实在看不下去,而且根本就看不到Ethan Hawke 和Julie Delpy 的影子,当时那个失望哦。今天突然很不甘心又重拾起来,因为豆瓣上的评价都是很好的,没理由那么难看呀。结果基本上是用快进在看,看到对白有点意思才停下来,因为动画画面晃来晃去的基本上都差不多,之所以晃因为表现的是梦境,说实话看久了头都会晕。结果是有意思的对白越来越多,后来就都能慢慢的看了。看完之后觉得很惊讶,没想到拍过那么浪漫的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的导演会拍出这样严肃的电影,而且是用动画。明明说的是一个人的醒不过来的梦境,却又每一句话都在说现实。
其中说到一个人如何能在梦中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可以抓住几个迹象,比如去关一盏灯,一直关不上,又比如自己在飞,再比如一直看不清钟表上的时间,当然这迹象大概都会因人而异。这阵子正读南怀谨讲的圆觉经,说到人要在梦中知道自己在做梦是非常难的。又说“一般人所讲人生如梦,那是在痛苦烦恼时偶尔的感叹而已,并没有真把人生当做是梦。”而电影里则说:dreams are real only as long as they last.
Can't you say the same thing about life?
这是一部如果能坚持看完就一定会想很多的电影,而且也不会因为画面难看就给它打低分。除非在看的时候昏昏欲睡以致真的睡着。最后总算在花絮里看到一段真人出演版,感觉像赚到了。其实Ethan Hawke 和 Julie Delpy 演的那一段还是很意思的,虽然很短,录全文如下:
(A couple are in bed talking -- Julie Delpy and Ethan Hawke)
I keep thinking about something you said.
Something I said?
Yeah. About how you often feel like you're observing your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old woman about to die. You remember that?
Yeah. I still feel that way sometimes. Like I'm looking back on my life. Like my waking life is her memories.
Exactly. I heard that Tim Leary said as he was dying that he wa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moment when his body was dead but his brain was still alive. You know they say that there's still six to twelve minutes of brain activity after everything else is shutdown. And a second of dream consciousness, right, well, that's infinitely longer than a waking second. You know what I'm saying?
Oh, yeah, definitely. For example, I wake up and it is 10:12, and then I go back to sleep and I have those long, intricate, beautiful dreams that seem to last for hours, and then I wake up and it's ... 10:13.
Yeah, exactly. So then six to twelve minutes of brain activity, I mean, that could be your whole life. I mean, you are that woman looking back over everything.
Okay, so what if I am? Then what would you be in all that?
Whatever I am right now. I mean, yeah, maybe I only exist in your mind. I'm still just as real as anything else.
Yeah. I've been thinking also about something you said.
What's that?
Just about reincarnation and where all the new souls come from over time. Everybody always say that they've been the reincarnation of Cleopatra or Alexander the Great. I always want to tell them they were probably some dumb fuck like everybody else. I mean, it's impossible. Think about it. The world population has doubled in the past 40 years, right? So if you really believe in that ego thing of one eternal soul, then you have only 50% chance of your soul being over 40. And for it to be over 150 years old, then it's only one out of six.
Right, so what are you saying? That reincarnation doesn't exist, or that we're all young souls like where half of us are first round humans?
No, no. What I'm trying to say is that somehow I believe reincarnation is just a - a poetic expression of what collective memory really is. There was this article by this biochemist that I read not long ago, and he was talking about how when a member of our species is born, it has a billion years of memory to draw on. And this is where we inherit our instincts.
I like that. It's like there's this whole telepathic thing going on that we're all a part of, whether we're conscious of it or not. That would explain why there are all these, you know, seemingly spontaneous, worldwide, innovative leaps in science, in the arts. You know, like the same results poppin' up everywhe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Some guy on a computer, he figures something out, and then almost simultaneously a bunch of other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figure out the same thing. They did this study. They isolated a group of people over time, and they monitored their abilities at crossword puzzles, right, in relation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they secretly gave them a day-old crossword, one that had already been answered by thousands of other people, right. And their scores went up dramatically, like 20 percent. So it's like once the answers are out there, people can pick up on 'em. It's like we're all telepathically sharing our experiences.
5 ) 二看的梦境
活在梦境看似是一种解脱,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悲剧,但却招致了精神上的彷徨。
首先说说我认为的这种表现形式。导演不容易,将这么多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杂糅在一部不长的电影中,野心很大。但是私以为还是不算好。第一,电影承载的内容过杂,主线与结构很难看出来,更别提只看一遍的电影观众。第二,这种每种观点的只言片语很容易造成两种极端:对于对这种哲学科学类问题平日思考较多的观众而言很幼稚,会造成整体印象的失分。对那些并不太在意这些形而上学东西的观众而言却会形成吊书袋的印象。第三,既然作为商业片,制片方与观众互有利益需求,又何必整这些虚的东西忽悠观众。整部片子更像是导演的呓语,一种隐秘的自我观照,何必作秀或自欺。导演有这功夫完全可以扩充电影内容,作为地下或私人表现在他的小圈子内共享。不过这种表现形式也有好处,观众或多或少都会有相似的看法,也算是一种思维的碰撞。
内容很隐晦,能真正看下来并完整的理解的人很了不起。导演的态度就是,看懂算了看不懂拉倒。千人千面,也不一定对电影中的观点有什么特定看法。这部电影可能是欢迎过度解读的。
发现了许多以前没发现的东西。
6 ) 剧本结构的一点脑洞
电影很有趣
关于社会的人类的人性的哲学思考的语言流尽管内容平庸,和男主身处其中的梦一样有水的流动质感。
我想这个电影并不是想借以梦的形式传达严肃的哲学思考,反而是脱出理性思辨的限制后,语言的无意识特性,片中大段大段对话语法正确,风格流畅,但是细纠就会发现其实这些话架空于事实和逻辑上,语言的内容与正在发生的事情之间产生互文,互为所指,就像两滴颜料融合在水中。
关于这一点,最明显的是男主在电影院看电影的一段。电影的内容是两个人在讨论电影,电影的神圣性瞬间,有点像两个说相声的人,一个逗哏一个捧哏,逗哏的人不断将对话引向电影的叙事性,瞬间的神圣,而在他的语言之下,两个人所构成的电影画面正好成为非常恰当的说明,最后两个人在镜头前表演了这一神圣瞬间,语言与画面融合为一。
通篇男主遇到的所有人,听到和说出的所有语言,发生的所有事件都具有梦的这一不受理性控制的现实结构之下的超现实性,在每一个微妙不引起注意的地方形成断裂和超越的逻辑结构。
由此产生的梦境内容虚假与现实性的交互其实也可以类推到电影剧本写作中,即情节超越于故事框架而与写作行为或者拍摄的创作行为本身发生关系。
“也许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只是一种幻觉。事实上,我们的整个人生和历史只是一个永恒的瞬间”。又是Richard Linklater的标志性哲理对话性独立电影。我发觉在我看过的这三部他作品里面,他在国内最负盛名的那部《Before Sunrise》是最差的。也许是《Slacker》和《Waking Life》的对白太过深奥,一般人看不懂吧。这个人已经开始逐渐变成我最饭的独立导演。
爱在系列隐藏的第1.5部。我也好想找人每天跟我神侃一些有的没的不着边际的话题啊,什么文学艺术科学哲学,大家每天一起瞎逼逼多开心啊,再不然每天聊八卦也好啊,昨天文章马伊琍,今天奶茶刘强东,明天单位狗男女。(ps.大头,这对你来说就是不知所云的话痨电影,请勿观赏)
感觉这是林克莱特的精神呓语,生活中总是会有各种困惑、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难得的是林克莱特将它具象出来了。信息量好大,每次低头咬一口西瓜都错过很多内容---足见话唠程度---
每晚梦境灾难大片奇异考夫曼,一醒来过的跟劣质自我中心白水欧洲片似的,情愿活在关不掉开关的世界里。
真人拍摄,动画呈现,形式非常独特;哲学电影,梦的解析,内容非常深刻。
大概根据实际影像处理的动画,看不下去
探戈搭配对话,片头说的演奏上slightly detached, a little wavy, slightly out of tune也正是影像的质地。电影用frame启发观众发现holy moment, boat司机说的那番话挺阿巴斯的,无论是从电影还是人生的角度。无尽的梦是死亡,还是,无梦的睡眠是死亡?片中的梦境神神叨叨得令人羡慕,个人经验是梦中一般不这么话痨,也不会在梦里看到自己,train yourself to recognize a dream还是挺难的
非常特别的片子,将拍好的真人场景再由动画制作室改成动画。全片充满荒诞又不乏现实感的诗意,以及大量关于梦与现实、生活、存在主义、死亡、自由意志、社会规则、电影与文学、集体记忆的对白。虽然中间差点也“半梦半醒”了,但还是要强力推荐!爱思考人生、钟爱哲学的友友必看!
扯淡的路上,林克莱特走得很远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选择CG动画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题材,在我看来,片中大多数场景和画面甚至可以忽略掉,光听一下那些谈话就足够了。也许读读剧本更有感觉,不觉得画面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个题材用真人电影或者真人动画可能会更有感觉,那样才有超现实主义的味道。本片我猜是前期真人拍摄然后再CG重新绘图。
说实话,最初我对这部电影没太多好感,虽然这种真人拍摄转制动画的方式我一直挺喜欢的,但一轮接一轮的梦,一轮接一轮的大道理,就算再有意思的话题也会让人心生烦闷的。但到了最后,还是打脸喜欢上了,尤其是PKD一出来,想表达的主题突然立体了,也好理解了,亲切了。
大概世界上最沉闷的动画片,除了梦中梦的结构,剩下的全是“哲学课式”的对话。但是这片子倒是让我想起了刚上大学那会儿的情形,就像片中那个主人公一样,我每天都几乎一言不发地听别人讲一大堆理论(一套一套的,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想一下,又好像什么也没讲),然后在夜里做各种奇怪的梦。
林克莱特你真会玩儿,这你都能拍。基本上可以当成初级哲学的动画解说,人存在吗,现实存在吗,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身处梦中。跟上片中人物的思考速度应该不是难事,那样就会发现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其实都很难站得住脚。
竟能听懂全部人所说的,并且还有机会嘲笑其中至少三分之一.这些并非极深的哲理,使用了演讲的方式来料理,虽然有时也跟不上他们的节奏,但其中深意却已为我们所理解:就是观念而已.关于自由意志、灵魂转生、量子理论、社会结构和进化论等的观点无触动,倒是自焚的人、开船车的人和监狱诅咒最得我心
很多地方看不懂,所以就不便評分了。總的來說,這是一部非常非常深奧,可是又很睿智的電影,探究人生、我、夢還有生活等等。問題是,我們有必要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如此的嚴肅的審視嗎?也許。只是我覺得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都有不同方式的挖掘,這是其中一個方向而已。我純粹是沖著J和C的結局而來。
大型新媒介云吸毒,花60块飞99分钟,上天入地,叨念人生。
按车轨边青年的说法,lucid dream大概不算梦?但是像我现在,就已经很少做那些没法控制,完全沉溺的梦了。通常梦开始没多久就会被意识到是在做梦,直接导演剧情,甚至都不用学主人公找个开关来验证。按照弗洛伊德引用Vaschide的说法,大概就是,想睡觉的愿望被其他愿望(比如说观察和享受自己的梦境)取代, wish-fulfilment以另一种方式进行。片里萨满是把lucid dream看作珍惜想象力的一种方式,但应该还有一方面是恐惧吧,恐惧失去控制,被卷入无法左右的梦域和情绪(Melanie Klein也有类似观点)。另外一点,主角穿越各种场景的floating是弗洛伊德的典型梦境之一,除了性行为暗示(erections or emission),还是一种退到童稚状态的,无干扰的愉悦感
我不该在困乏的时候看它……
喝杯浓茶,打起精神,继续再看。年度奇片,哲学教材 !7.3
I keeps waking up while watching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