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
  • 无尽
  • 非凡
  • 闪电
  • 童年往事

    剧情片台湾1985

    主演:游安顺  田丰  梅芳  唐如韫  萧艾  吴素莹  陈淑芳  辛树芬  严圣华  周栋宏  陈汉文  胡翔评  林崇文  高重黎  陶德辰  陈志贞  江宝德  张宁  罗泽中  罗诚业  张家宝  罗勋琳  刘国宾  

    导演:侯孝贤

    猜你喜欢

     剧照

    童年往事 剧照 NO.1童年往事 剧照 NO.2童年往事 剧照 NO.3童年往事 剧照 NO.4童年往事 剧照 NO.5童年往事 剧照 NO.6童年往事 剧照 NO.13童年往事 剧照 NO.14童年往事 剧照 NO.15童年往事 剧照 NO.16童年往事 剧照 NO.17童年往事 剧照 NO.18童年往事 剧照 NO.19童年往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3 04:38

    详细剧情

      从大陆迁往台湾的一家人,在表面平静的日子下,各怀心事。祖母(唐如韫)对大陆念念不忘,一心想回去;父(田丰)母(梅芳)虽也有“外省人” 身份的尴尬,却也清楚知道回大陆只是梦一场;姐姐(萧艾)差不多已当自己是台湾本地人,偶尔伤心落泪是因想起为替父母分重担放弃了念大学;小孩子阿孝咕(游安顺),则只想着自己如何玩得痛快,完全没有大陆的概念,而对父亲的死,他只觉突然并无太多伤心。
      可是因为家庭的特殊,懵懂中阿孝咕也知自己并不完全相同于同龄人。尽管表面上他做着多数成长中男孩都会做的事(四处打架、开始中意某个女孩子),内里却已埋下会突然裂变的种子,只等某个契机的来临。

     长篇影评

     1 ) 以侯孝贤为代表的台湾新电影本土风格探索

    台湾新电影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侯孝贤、杨德昌为代表的“台湾新电影双子”及一系列电影人在台湾开展了一场电影运动,在对乡土与城市二元对立的共同迷恋探索中,在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古今建构中,开创了一条独有的民族特色的影像风格道路。其中以侯孝贤成长、历史、现实三角主题构筑下的本土影像风格,写实加写意的完美融合,和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更为凸显,使其成为国内外一致认可的民族电影大师,而这一切的源头和动力更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在侯孝贤《童年往事》中,“我”的一段独白:“一直到今天,我还是会常常想起祖母那条回大陆的路,也许只有我陪祖母走过那条路。”一条回大陆的路,不仅成为联系这个家庭和大陆老家的纽带,也成为迁台家庭的共同回忆,打上了三代人鲜明的历史印记。台湾几个世纪里经历的频繁殖民更替、政治动荡、多种文化的杂交对台湾造成了诸多文化、习惯上的影响,以及自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布祖国大陆对台湾的召唤,显现出台湾在风雨飘零中处于的尴尬境地。台湾人自觉意识的觉醒,体现在其强调“主体意识”与“本土文化”中,也影响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导演,侯孝贤影片中贯穿的浓厚的历史寻根意识,一直试图在影像中寻找对本土文化的身份认同。

    在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中,对二二八政治事件的展现,描述历史的白色恐怖下多数场景贯穿着多种语言,在《童年往事》中阿孝在家说客家话,在学校说国语,和同伴们说台语,《风柜来的人》里阿清来到高雄后学习的粤语,都显现出大环境下多种文化交融的带来的语言不通等诸多问题,包括《童年往事》家中日式的房屋、榻榻米等铺设,阿孝无意流露的对政治正确的对抗,也反映了台湾社会当时的复杂多样的政治环境和殖民文化已经根植的影响。

    同80年代大陆寻根文学对第五代导演的民俗电影影响相似,台湾70年代的乡土文学也给台湾新电影培育了一个良好的土壤和创作氛围,对80年代的新电影也有异曲同工的影响。乡土文学中的对传统和民族、现实和乡土的召唤和台湾新电影本质上表达的都是共通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身份的认同问题即“我是谁”的问题,台湾乡土文学也涌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后被改编为新电影的剧本。

    除了来自政治、文学和台湾的身份境遇影响以外,影响台湾新电影运动的还有来自70年代质量低劣的武打、 言情、 色情和暴力片的刺激,为改良电影界风气,台湾官办电影机构“中影”联合万年青影业等公司一同寻求台湾电影的振兴出路。于是集结了小野、吴念真、侯孝贤、杨德昌、陈坤厚等一批新人导演和电影人为台湾电影注入了一股新气息。台湾新电影另辟蹊径,不同于之前的影片色情暴力的渲染,以写实的生活场景、敦厚的民族文化、清新质朴的电影气质开启了历史与乡土的新风气。

    在侯孝贤的影片中,反映的文化特质和内核和中国大陆的文化息息相关。其电影中长镜头、固定镜头、全景的大量使用,在《恋恋风尘》结尾阿远回到家中,站台、家中熟睡的母亲、种植的阿公,远处的山和云的空镜头,缓缓铺展的留白意境,似一幅淡彩的中国山水人情画。中国自古讲究的人情,也在侯孝贤电影中对“人”本身的关注得到体现。由布袋戏大师李天禄饰演的“阿公”也是戏曲文化与民俗意境的显露,在侯孝贤的电影《戏梦人生》最为突出,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对接。身处大时代环境下个人意识在家庭、社会中的体现和变化,《童年往事》中与父母、兄弟姐妹、同伴、邻居街坊、女友的关系、小巷里乘凉的人们和叫卖的摊贩,也展现着那个年代写实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周围人的生老病死似乎也成为一种淡然的无法摆脱的命运,也正与中国传统儒家精神中自然、天命的内核相吻合。

    侯孝贤作者电影的气质体现在他电影的自传色彩中,但与法国新浪潮的完全聚焦“个人”的作者电影不同在于,侯孝贤的个人成长史也是另一层面上的台湾当代史,通过个人的成长经历记录台湾几十年的历史变迁,《童年往事》中民国四十七年台海空战、陈诚之逝、一直想回大陆的阿婆成为历史的见证和叙述,他的“台湾三部曲”《悲情城市》《戏梦人生》以及《好男好女》也被看作是台湾屏幕历史,个人与家族与时代的命运交织,让侯孝贤的电影流露出一股历史的沧桑大气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样的历史特质在台湾新电影代表人物王童的乡土系列三部曲《稻草人》《香蕉天堂》《无言的山丘》中体现为更为浓厚的悲情史诗风格。

    在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中阿清和同伴们背井离乡来到高雄,从被骗到找工作几个男孩一时间难以适应光怪陆离的城市,这正是8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鼎盛时期带来的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阿清阿荣面临的青春的彷徨与焦虑也是一代人所面临的困境。城市经济的发展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也在杨德昌的电影《恐怖分子》《独立时代》中更为突出集中地得到体现,不论是事业上的压力、婚姻的痛苦、都市里百无聊赖和冷漠疏离的男男女女、异化的人际关系,都为城市底色增加一抹寒意。也是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都市空间下每个人焦虑的生存状态在电影中的缩影。新电影导演面对的是同样的对台湾社会问题、时代变迁下小人物的困境与处境,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生命意义的拷问和教化。

    侯孝贤提倡非叙事性、非职业演员,运用长镜头、深焦镜头和实景拍摄,其写实主义的影像风格自成一派。以侯孝贤为代表的台湾新电影总体上是关注个人成长经验和历史反思,以表达个人经验为主要特征,从日常生活中汲取题材,追求朴素自然的电影风格。新电影运动的兴起必定伴随着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背景原因,也有创作者本人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及其形成的性格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台湾新电影后期也存在一味注重艺术性而忽略观赏性和商业价值的问题,但其贡献和影响力无疑成为中国影史上的一颗明珠。

     2 ) 当一家之主离去的时候……——追忆我自己的一点往事

    下了侯孝贤这部片子,却一直未看,今晚外面滴滴答答的下着如酥的春雨,我看完了这部片子——也是第一次看侯导的影片,虽然没有字幕,许多话听不懂,但音乐极美,故事亲切,深深地喜欢。就像前段看了盲山,有无尽的亲切感,因为自己现在的家乡与之非常相似,而这部《童年往事》则与自己小时候的家乡极为相像。不知道九十后的孩子们还是否可能被这样的影片所打动。但我也肯定这不是我的童年往事,而更像弟弟的童年往事,这样看,我是作为一个观者被打动了,或者说,我相当于剧中的那位姐姐——但履行之责任和做出的牺牲是远远比不上她的。片中的场景感觉应该是小县城,因为有自来水,学生有校服穿,比小时候的家乡条件略好些,但看得出来也相当困难,尤其是养活四五个孩子和一个老人的家庭。
    看这部片子,对我触动深的是一家之主相继的离去,家庭境况也相继更加凄惨,这对一个人的童年和青年影响不可能不大。记得祖父得脑溢血去世时,也是像那位爸爸一样非常突然,我那时读小学五年级,是类似于现在这个时段——春天的一个下午,我们与祖父母是分开住的,我们放学了总喜欢跑到他们那里,因为只有父亲一个儿子,所以孙子并不多,无所谓产生争吵。那天下午回去就看到许多人围着堂屋,感觉出了事情,进去后才知道祖父生病了,接着就去了县城,凌晨回来的时候我被哭声惊醒,是奶奶在祖父旁边哭泣,就知道出事了。那之前我还在想着如果祖父真的去世了该如何哭,因为怕自己哭不出来,但情况并没有我想像的那样,当祖母见我醒了说你爷爷去了的时候,我的感情闸门一下打开来,跪在祖父身旁大哭了一场,然后母亲就让我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那时候祖父是我们的一家之主,原因是父亲在外学习——他年轻时一定比较吊儿郎当,不好好学习家学,弄得三十多岁还出远门学习,所以家里祖父挣钱,母亲负责地里的活计——每当农忙时都累的半死,我们年龄虽小,但也尽量帮忙。所以遇事都是祖父说了算——连我们改名字也是他做出的决定,他那样突然的离去,用母亲的话来说就像天塌下来一样,老的老小的小,她也未遇过事,不知如何是好。当时祖父的棺材都尚未提前准备好,临时的从姑妈家拉了木料过来,村里的木匠把棺材紧赶了出来。外婆来了,说你们一帮子小孩,没了个主,以后该如何过呀。母亲受的苦和累最多,祖父出殡的时候村里的一帮人还找麻烦,想着那样的情境与电影里像极。但片子里显然比我家更艰难,爸爸去世了,姐姐就没办法再读书了,必须赶快找人嫁掉,以便能照顾家庭——因为家里的男人都还是孩子。更不幸的是,妈妈也生病了,而且最终也故去,最后连阿婆也老去,一群小孩子都成了孤儿,那该何等受人可怜。所以,相比起来,我只能理解片中父亲去世的凄惨,后面的无法体会了。
    虽然小时候我也够调皮(因此没少挨打挨骂),放学后要么在学校边打牌,要么跑得无影无踪,骑着自行车到处闲逛,用弹弓打鸟,农忙的时候以捡庄稼的名义去掏斑鸠窝,等等。但后来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内向了,所以更像片中的姐姐,而主角则与我弟弟非常相似,他性格向来倔强,人也算聪明,虽然一直学习不错,但从打群架、被老师找家长到扎坏老师的车胎,估计他一样都不缺,没少难为我娘。就在几天前,他还在所打工的地方跟一个组长打了一架,人家比他高出一头,据他说是人家穿他小鞋了,被我臭骂一顿。祖父去世后,我的学习本来就已经下来了,初一更差,但初二有所醒悟,后来有幸转到县初级中学,才一路上来,顺利进入大学。不知为何,我总觉得我能进入大学是以祖父的去世为代价的。而弟弟的学业由于过于顽皮则一路非常不顺,他估计由于情感方面早熟,总是“拈花惹草”,极大的影响了学业(我则变成一个温顺的小姑娘似的,从不让家里生气了)让娘费尽了心思最终也没考上个像样的学校,至今未找到自己的道路。还记得他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不肯进学校的情境,给老师撒谎上厕所偷偷跑回家,而且嚷嚷着一定要跟上二年级的我坐在一起的样子,想来也是可爱。所以有幸的是,片中的姐姐在失去一家之主时就不能读书了,而我还可以,并有了今天进一步改进的可能。同时还想起小时候母亲总是尽量给我们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她宁愿自己一个人去干活受累,也让我们好好念书。记得她总是吃过饭将小桌子擦干净,铺上布让我们学习,但她走后我们总是跑得无影无踪,她总是气急的时候打我们,其实她是不忍心的。
    所以我比片中的孩子们幸运,就如母亲常说的,没娘的孩子最可怜,我们的幸运就在于未再如片中一样继续失去一家之主。就在上午父亲还电话来说今天你过生呢,出去买点好吃的,接着娘接电话又叮嘱了几句——他们每年都记得这个(妹妹也发短信来了),而我反而未必记得他们的,惭愧之极。
    清明即将来临,写这点文字也算纪念祖父,想来于今他已经过世十五余载了。
    3.21晚记,22下午记完。

     3 ) 初看侯孝贤

    读大学的时候看不进侯孝贤。看《童年往事》撑不过前30分钟。
     
    去年法国影展有一部关于侯孝贤的纪录片”HHH– Un portrait de Hou Hsiao Hsien”,导演是 Olivier Assayas。Assayas带着摄制组到台湾采访。侯孝贤领着他们去凤山找自己的童年,去九份看《悲情城市》的拍摄场景,去找朱天文和其他合作伙伴聊创作……
     
    侯孝贤说了很多,从童年的顽劣到何时喜欢上电影,几乎聊了每一部作品,说到自己喜欢的拍片方式,谈到安东尼奥尼,回忆早期拍片的筹资不易,期许有一间自己的影院……
     
    当时看完纪录片,记住了他话里的直接与坦白(现场笑声不断),还有隐约可辨的坚毅性格,回家还记了些观感。所以第一次认识侯孝贤,是通过纪录片里他的自述,而不是他的电影。
     
    这周民生现代美术馆放映他的片子。预约了《童年往事》和《悲情城市》。时间过了几年,再配上那部纪录片带给我的初始印象,忽然就看进了侯孝贤。两个故事都一点不闷,看得专注,喜欢导演讲的故事,也赞叹导演表现故事的能力。
     
    童年往事

    《童年往事》是侯孝贤的自传。从小学一直说到参军前。童年的顽皮,青少年的叛逆,父亲、母亲与奶奶的先后离世,亲人间的相处,喜欢上的姑娘,爱唱的歌曲……再平淡不过,真实细腻到不得不相信就是他自己生命的一段。
     
    记录片里侯孝贤也说自己年轻时的各种顽劣,总感觉他要是没下决心拍电影,可能就会去混帮派了。电影里的阿哈姑(侯孝贤小名)就是如此,童年顽皮聪明,长大跟着人家打架赌博当小混混,可是和想象中的又略有不同,因为总觉得有种敦厚耿直的气质。印象最深的是他坐在床边大声唱歌和跑去邻居家凶凶地讨债,发现人家家里比自己家还破,转身又走了。其实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也很善良,看他讲的故事也看得出来。
     
    故事的英文名叫A time to live, a timeto die。导演说自己如何活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年,也说父亲、母亲与奶奶如何在这短短的十几年里先后离去。
     
    开场的时候他自己讲旁白,说这个故事关于自己的童年,也关于他对父亲的一些记忆。其实电影里父亲的笔墨并不多,可能因为去世的早,也可能因为因身体不好和孩子并不亲近,所以记忆里的父亲是有距离感的。父亲这个角色在导演心里或许很重要,但是电影里有点无从说起的意味。
     
    母亲离开的时候,阿哈姑已经长成大人样子,不记得他有没有在哭,只记得脸上有大人的沉默和不快乐。
     
    奶奶去世的段落,导演的旁白再度出现。他说一直到奶奶手边爬满了蚂蚁,他和两个弟弟才发现奶奶已经去世,处理尸体的时候已经有溃烂,收尸的人狠狠得看了他们一眼,心里一定在想:这些不孝的子孙。他说不知道奶奶那条回大陆的路有没有其他人陪她走过,或许只有他知道奶奶的这条路。
     
    他拍他眼中的家人。他其实很理解他们,带着爱还有一丝悲悯。他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不是一个那么善于表达的人。
     
    两个多小时的故事,容易觉得闷是因为导演不会刻意安排一些戏剧张力,镜头也总是能不动就不动,能不切就不切,能不给特写就不给特写。侯孝贤在纪录片里说追求的是绝对的自然,是说故事最合适的距离感。看《童年往事》,忽然就体会到了这种风格的表现力,所谓的“适当距离的观察”所表达出的无限真实感;以及导演自然表达背后的精心设计,镜头的视角选择、运镜方式、画面中的布局、背景与前景的匹配,一切都在传递信息和美感。
     
    无法用言语形容画面里侯孝贤的童年风貌,只能说他把他记忆中的童年拍成了永远的凤山夏天,回头想细节里居然是浪漫。
     
    悲情城市

    故事的背景是台湾二二八事件,看电影前毫无了解,导演拍的是小人物,但是透过小人物的遭遇,观者也能一窥当时的大环境,边看边明白了前因后果。政府伤害人民的动机与行为大都类似,就不详述了。避重就轻,说印象深刻的细节。
     
    电影开场,湖光山色,配乐起,情怀满满!很多次镜头定格在山水风光,还有拍进步青年在酒楼里放声唱歌,是讲故事的人心里对土地和对人的爱吧!
     
    故事讲四兄弟的命运变化,最出彩的是梁朝伟的林文清。这个角色最不接地气,人物性格带着某种理想的光环。又聋又哑,交流靠手写。以照相为生,性情美好,一颗赤子之心;乱世里,却也被激发出了勇气与坚持。故事以他的命运收尾,那的确是最糟糕的时代,所以最美好的人、事都可以被夺去。
     
    故事细节众多,如同故事里大大小小的人物,或许都是当时社会的缩影。看得出导演在努力还原当时社会的风貌。当时台湾社会,外来人和本土人的交流与冲突被表现的很彻底。一场谈判戏,本土人说闽南语(客家话?),旁边的人翻成广东话,再由另一个人翻成上海话,说给上海人听,现场观众大笑。为了效果的真实,这是台湾第一部同步录音的电影,梁朝伟也因此不得不只能演个哑巴。
     
    回忆与现实穿插的叙事方式很特别。忽然觉得导演很会讲故事,也是编剧的厉害。回忆日本友人的段落和小时候爱唱戏的段落,都很美。故事取景大部分都在九份,那里仍然保留了抗战胜利后的古旧模样,据说九份也因为这部电影成了热门旅游景点。
     
    关于导演闷闷的拍片风格,IMDB上有数据。此片长157分钟,共222个镜头,平均每个镜头43秒,有些一镜到底长达3分钟。但是看的过程,对这些毫无察觉。觉得拍老大被杀的那场戏很有表现力,也很能说明导演的个人风格。而且他似乎不太愿意把最暴力残忍的那一面赤裸裸地展现出来,拉远景,或者让你听声音。他或许更愿意表现善良的普通人在大环境里的遭遇,总而言之,他是比较愿意拍真善美吧。
     
    先看《童年往事》,再看《悲情城市》。愈发觉得导演值得尊敬。他回忆自己的童年,拍得出这样的真实细腻,说明他了解自己的内心;他讲台湾的一段黑暗历史,又拍得出这样的悲天悯人,说明心里是是有大爱吧。

    ps: 后附当初看完纪录片后的观感
     
    《侯孝贤画像》是整个活动里最有收获的一次经验,听讲故事人的说幕后与初衷,既涨知识又激励人心。
     
    纪录片是法国导演去台湾找侯孝贤本人拍的,还找了朱天文什么的说电影的创作过程,大部分时候都是侯孝贤本人在讲,很多细节。最大的感受是本人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看《童年往事》,纪录片式的远镜头,应该就是个细腻敏感的文艺青年啊。事实证明我的想象力很有限。
     
    侯孝贤说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把剧组带到了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他说小时候爬到芒果树上偷吃芒果,边吃边觉得世界充满了时空的寂寞感,大概因为这个所以后来拍电影了(现场笑,熊孩子偷芒果的心理世界好难懂)。他说自己是怎么走上这一行的,大意是当兵前就是个当地小混混,很迷恋雄性之间的竞争关系,小时候就老想当地头蛇。当了兵之后决心和过去告别,迷恋上了看电影,一天可以看四部,就决定干这行了。原来想走幕前当演员的,还因为喜欢唱歌参加过歌唱比赛(现场又笑),发现自己不是这块料,才慢慢做起了幕后,从写剧本、当副导开始慢慢熬。他说这段的时候轻描淡写的口气,好像一切都很自然。可是后来回想他对自己少年时期生活的描述,觉得如果没有迷上看电影,他大概很有可能走黑道吧,符合他的生活环境以及争强好胜的性格。那个爬在芒果树上感到无比寂寞的小孩,其实很坚韧也很接地气,还有一颗逞强斗狠的心。后来他说最初拍电影的时候资金艰难,都是卖了房子筹钱,说的时候也是轻描淡写,我想他是把坚韧和强悍都用在了这里。
     
    他说当年看安东尼奥尼才忽然明白电影语言很简单明了,就三种——主观视角和客观视角——哦,是两种(现场大笑)。自己拍故事都是以人物为出发点的,对一个人物本身的特质感兴趣才去进一步发展故事。很追求自然,总是想抽离出来保持一定的距离地描述某一段时空内的现实,他总是说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距离。拍戏时不rehearsal的,怕排得多演员不自然,如果一场戏演不出想要的氛围,不强求,换一场代替或换个时间再试。他说现在的市场环境是文艺片和商业片走一样的发行方式,需要很多拷贝在很多院线同时上映,成本很高,票房一旦竞争力不够又马上下线,损失很大。他希望像西方一样,文艺片可以在为数不多的影院里小规模上映,但上映周期较长给适合群体放映,所以梦想是有一座自己的电影院。
     
    说话很直,很真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现场笑声不断。他说自己很喜欢唱歌,是抒发情感的好方式,每次唱歌都很投入,要唱就好好唱!(现场又笑)纪录片在他的歌声里结束,跟他拍电影的风格一样,自然有真情。忽然就很感动,愿他早日有一座自己的电影院。

     4 ) 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不想取标题

    体味这个拒绝乡愁的时代,印证童年的痕迹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消失得一干二净,天空中连只麻雀的飞影都看不见,嬉戏过的玩伴已消失多年,翻开毕业纪念册才能从泛黄的笔迹中依稀听到片片笑语。

    体味这个拒绝怀旧的时代,相看俨然的表情随着身影颠沛流离的狼狈麻木得面如死灰,回忆里连副自己的笑颜都难寻着,激荡过的胸襟已渐渐平息,踏上梦想的列车才能从轰隆的呼啸中看到童年往事。

    不可磨灭的并非往事,只不过往日情怀,人事已非,模糊的是谁与谁的影子,沉积下来的是对往日的倾诉而已。总是后知后觉,否则,如果知道那就是童年的话,如果知道那就是依恋的话,如果知道那就是纯真的话,谁还会傻到长大成人的地步。童年的记忆真的很会骗人,它尽用天真美好的情趣装饰无聊的成人世界。所以总有些人来来回回,死活不会断绝我对他们的丝丝点点。
    不用看电影, 听侯孝贤的喃喃独白,就会发现我们正在老去。

     5 ) 童年往事

    阿婆在找回家的路
    阿婆在大陆住了大半辈子,老了老了,跟着一起儿子举家搬到台湾。其实中国本来就很少会有这种举家的迁徙,一是因为路途不便,二是因为较为亲密的亲属和邻里关系。关于迁徙,我一下就想到《三国演义》里经常被拿出来讲的,证明刘皇叔如何如何之仁义,带着一城的老小撤退的段子,不知道影片中的这段的背景和三国那会儿有多少异同。影片前段,阿婆叫了辆三轮车把自己拉回家,然后向家人道歉,说自己不认得回家的路。这可能是阿婆第一次叫三轮车回家,但是打这以后三轮车夫便成了他家的常客了。阿婆不只是不认得回家的路,阿婆是不认得回大陆的路,不知在她百年以后,是否已然梦回故土。

    父亲置办的藤条家具
    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全家跟他搬到台湾,其实 “工作”这种说法更有些含混不清。父亲以为不久就能搬回大陆,所以只帮家里置办了藤条材质的比较简陋的家具。父亲爱着家里人,但是因为身体原因,无法与家里人亲近,家里的孩子们小时候对父亲只有一种敬畏的态度。父亲心中的爱无法表露,所以就算本来身体无碍也是会被压出病来的。到童年已经成了“往事”的时候,孩子们才得知父亲的苦衷,孩子们在抽泣,不仅是在抽泣自己缺失的童年。父亲的去世带走了本就恍惚的父爱,也同样带走了可能迁回大陆的未来。

    母亲对我们娓娓道来
    父亲远不能挑起全家的重担,起码母亲会替他挑起另外半边。父亲的话很少,只是在实在有必要说两句的时候才会说两句,母亲的话似乎也不多,我倒是不清楚这是不是因为侯孝贤的风格使然。不过偶尔也能听到母亲娓娓道来,在那些偶尔的时候,她需要卸下身上的重担。

    瘦哥哥和俏姐姐
    母亲说哥哥出生那会儿,家里境况不好,哥哥早早断了奶,身体弱了下来,后来就再也补不上去了。第一次看见哥哥的时候感觉他是个唯唯诺诺的家伙,瘦了吧唧像是刚从难民营里跑出来的,绝对没有阿孝那么俊俏。不过到后来,及时瘦哥哥真是如何唯唯诺诺,也会拿来侯孝贤特有的悲悯情调。阿孝考上中学向家里人报喜的时候,俏姐姐跪在地上擦凉席,慢慢地说自己当年考学的情况。姐姐说出来的内容虽然满是抱怨,但姐姐知道父母无奈,父母知道姐姐可惜。大家都知道,但谁都没有办法。

    阿孝咕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阿孝的名字便是借了导演侯孝贤的名字,《童年往事》便是侯孝贤和朱天文的童年。阿孝的整个童年就在台湾,他是台湾的新一代,八九点钟的太阳,但是身后却是一个断了代的家族。阿孝聪明,考取了重点中学,但因为家庭的变故,他失去了方向。阿孝做起了小流氓,穿起背心在自家附近引领风尚。他有着一帮和自己臭味相投的朋友,其实并不臭,应该是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阿孝还未成年便遭遇了三位至亲的离世,他没有愿望说想回大陆,他没有工作,没有生病,没有学习动力,没有未来。至亲的离世和断代的一切使阿孝在台湾这样一个看似亲切其实陌生的地方举步维艰,直到后来,《悲情城市》中梁朝伟的妻子走近了他的生活。所以阿孝才成了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http://imapollo.blogbus.com/logs/32752131.html

     6 ) 童年夏梦之死.

    之所以把海报贴出来是因为在旁白的最后一句话落音之后我不可遏止的哭了起来.从拿纸巾擦掉一滴溢出来的眼泪到哭得唏哩哗啦.
    剧情并无多大起伏.许多情节也可料想.比如从一开始小老太太在盛夏干燥的街道上用长音一遍一遍喊阿孝咕的时候我就开始为以后她必定会面临的死亡而忧伤起来.即便小老太太刚出来的镜头着实让我温暖了一下.随后这种忧伤一直伴随到结尾.而面对最后一个长辈死去站成一张全家福照的孩子们的安静,我以为童年就在这里消失了.是彻底的消失了.终于一泻而下.
    这种悲伤,究竟是来自于对十几二十年来相伴为命的亲人们相继逝去的伤心,还是对消失的童年的不可挽回之殇,或是对于未来要独自面对社会人生的恐惧,大概是不能只择其一的.
    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这个是英文片名.比之中文片名,我更惧怕也更推崇这个.泛黄海报上一老一小走向的那条路,与其说是寻找回大陆的路,不如看成是人生之路.那天阳光很好,晒得地面有些发白,关系颇好的祖孙俩走在这条路上,还采了许多芭乐,小老太太还有一手的杂耍本事.那个场景,有些温暖,有些夏日里难得的安静的快乐,甚至我还想到菊次郎的夏天.而瞬间突如其来的感觉让我措手不及.死亡与成长在一条小道上狭路相逢.带着暖意,带着笑脸,谁都不曾去想,它们终究会分道扬镳.在自然界,这是何其自然的万物更新之道,而在于情商富足的我们人类,该如何去释怀这种感情,又该如何去遗忘成长里难以磨灭的记忆.
    这样的分明对比,不止一次地出现.在阿孝第一次洗内裤的那个夜晚,挂满蚊帐的幽暗灯光下,母亲抹着眼泪给姐姐写信诉说自己的病情.眼泪打在信纸上.初长成的少年在一旁呆立.死亡和成长在这里以更直接的方式相遇.喘不过气来.又无计可施.长镜头给你缓气.
    于是这样.贯穿整片的停滞镜头开始让人明白,那不是影片的拖沓,也不是想把观众你弄得昏昏欲睡(即便我在看的过程中的确因为镜头过慢而思想走神过),而是不得不如此.想必观看的同时,你一定想起过自己的童年,那些在夏日里永远停止不了的蝉声,路边聊天喝茶的扇子手们,清凉坚硬的木质地板,跟踪过的初恋姑娘,阳光曝晒下孩子们永不疲惫的嬉戏.这些种种,在记忆库里渐行渐远,摊贩子们拉车回家了,台球馆游戏厅打烊关门了,黄包车载着和你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从那个拐角消失了,远方来的信件带来了喜讯或者噩耗,太阳下山那一声一声回家的呼喊声变得越来越弱....我们定格在无数的某个瞬间,陷入沉思,缓不过神来,怕回忆起来会忧伤,又怕再也想不起来的悲哀.
    虽说是自传形式的片子,多少还是能看到自己的童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愫.又是一种对未来不可名状的茫然.
    一直以为,童年在一个人的生命阶段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即便童年在九十年代混的我不能完全理解阿孝的那个时代(一部分是对政治因素产生的心理的难以嚼咽),也明白<童年往事>对侯孝贤作品的重要.我是说,这部影片对他来说并不只是一部成功的影片,也是促使其他影片成功的根基.
    童年是根基.哪怕带有杂质(画面感上也有体现,不管是85年的技术有限还是刻意,都是恰到好处的),哪怕打过架进过红灯区作过弊表白被拒绝还差一点被警察逮捕,也哪怕甩开竞争者考上名校,都不能以其表定其性,童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那冗长的时光里浸染出来的.一片阳光一个夏天,一段死亡一次成长.流着泪,有不舍,既踌躇,又坚定.
    啰啰嗦嗦叨了一大堆,该是收笔了吧,却总感觉意犹未尽.看见童年走过来擦身而过又渐渐离去,像是从未谈及过的那样,永远的留在了岁月里.

    虚梦一场.
    醒来已满是泪花.





     短评

    侯孝贤和是枝裕和的镜头里都有这么一条长长的路,步履不停的走着一位要回故乡的老奶奶。

    5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 成长就是失神的阿婆手中掉一地的芭乐。那天个快乐的下午,足以与奥雷连诺上校面对行刑队,想起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下午媲美。

    7分钟前
  • ✨糖柯莉安
  • 力荐
  • 侯孝贤前期代表作,自传式成长题材影片,展现了导演童年至青年时期的琐碎回忆及家中三位长辈的先后离世。本片叙事较为零散,但质朴恬淡的气质足以令观者动容。侯孝贤的低机位摄影、灵动配乐和叙事风格都有小津安二郎的风范,而固定长镜头的应用更是别具一格。台球,弹子球,群架,芭乐,情书。(8.5/10)

    1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世界上没有唱不完的舞曲,没有走不完的岁月。少年终要长大成人,远走的岁月不再复返。人生的旅程上,我们轻轻地挥一挥手向青春作最后的告别,留下了记忆,带走了云彩。

    14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 闷人皇帝啊~这片子是在看到最后面我才觉得心里面堵堵的,然后想倒回去重新看一遍。人生的生老病死就在侯孝贤的平淡与忧伤中缓慢的前进,没有特别想要表达什么观点,就是回忆,就是人生。

    15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 跟六年之后的牯岭街有太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侯孝贤柔和些,一切归于平静而非暴力。侯孝贤这个名字本身也成了伤心事,不孝也不贤,可这就是童年,失去方知珍贵,过去才是开始。

    17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 父母是一座又远又近的山,父母去世,山倒了,你就要面对真正的世界。山去了哪里,在你的名字里,在芭乐的味道里,在满意或不满意的生活里,山消失了,你一直在山里,这就是人与父母的关系。

    2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 似乎所有人有关童年的回忆都是相似的,玩过的游戏打过的架,炎炎夏日消磨过的时光。今日端午盛夏,去江边看完赛龙舟,蒸枧水豆沙粽吃,把脚搁在书桌上,风扇吱呀吱呀响,我又看完这部电影,像回了小时候一趟。

    23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 侯孝贤模仿小津安二郎模仿得很尴尬

    26分钟前
  • 青猫
  • 还行
  • 最喜欢前半段,,其实也并没有讲述什么曲折离奇的故事,日子就像流水般悄无声息地逝去,真真切切地带我回到了童年故乡的小镇:明晃晃的阳光下,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雨后湿漉漉的街道,白背心,蓝裙子,台球室,空地,赤脚疯跑,充耳不闻家人的呼唤,天空无限高远,夏天仿佛永远不会结束。

    27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力荐
  • 我开始在新绿的树叶下慢步走,一面允吸着充盈着叶芽和树液芳香的空气。我小步走着,将公文、办公室、主任统统抛在脑后,只想着一些肯定会遇到的快乐的事,想着种种尚不知道的将来会发生的事情。原野的芳香使千件童年往事涌上我的心头;树木被六月骄阳晒得暖暖的,用芬芳的魔力、颤动的魔力,浸润着我。

    31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 看最后蚂蚁爬上婆婆的手背,就想到了熊谷守一里观察蚂蚁的段落,分外动容,生命的繁盛与衰微,不过如此。想一想自己二十五岁了还把自己当孩子,心态与十年前几无差异,原因也不过两点,没有经历至亲的逝去,没能建立自己认可的亲密关系。总的来说现在的这个状态,还是幸运多一点吧,衰老是生命必然的规律,着什么急长大呢?想起那天对同事说的话:你想缅怀青春尽可以去,我不需要,因为我觉得我现在还挺青春呢。

    36分钟前
  • AilsonAir
  • 推荐
  • 最美是阿孝陪祖母走长长的路,一路蝉鸣,阳光把马路照成河水,走不回大陆我们摘了好多好多的芭乐。结尾处祖母的死,我最不能够释怀。

    40分钟前
  • 巫眠
  • 推荐
  • 弹玻璃球、打台球、反反复复的打架、看的这几部都有类似的关键词。没有什么太完整的故事线,松散的记录着回忆中的一些碎片,从中总会找到一点你的、他的、或是更多人的。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 自然派的温情被侯孝贤把握得很好,镜头语言细腻、亲切。

    44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 写实的摄影只剩构图可见功力,整个故事就如勉强还有时间顺序作辅的琐事杂记,零零散散,却有一股浓烈的情绪作为凝聚一切的力量,感知到它便会喜欢。我猜侯孝贤不仅是拍自己,而且也是给自己看。好比他在胶片上书写自传,你说这部电影不好,就跟指责人家的童年活得不好一样幼稚。

    47分钟前
  • Ocap
  • 推荐
  • 看到父亲,母亲,祖母一个个离世,我才知道,原来是亲人撑死了我整个童年。一开始有点看不进去,后来缓缓的音乐响起来,亲人的离开也从灰色的变成雾蒙蒙的米色,它变得越来越淡,越来越客观。

    52分钟前
  • JAE
  • 推荐
  •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候孝贤成了检验影迷和其他影片的一杆尺。

    55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 “一直到今天,我还常常会想起祖母那条回大陆的路,也许只有我陪祖母走过那条路,还有那天下午,我们采了很多芭乐回来…” 。跟阿婆走在乡间小路那段,是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6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 直接引用我导师的话吧:“看过《童年往事》,你会明白,故乡为什么会那么刻骨铭心,那是因为故乡记得住自己的身世,倾听过自己的成长。”“片尾兄弟几个人呆坐在地上,已经欲哭无泪,看着死去的祖母;失去的苦痛和无奈,在时间和空间中飘散,青春竟可以是如此‘法相庄严’(阿城语)。”

    1小时前
  • dellizheng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