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死之棘》取自《圣经》中格林多的传记,意为罪过。
作家俊夫(岸部一德 饰)与美穗(松坂庆子 饰)的婚姻生活到了第十个年头,危机凸现。俊夫在外有了情人,妻子雇人调查核实,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扬言自杀。俊夫出于对妻子的愧疚,毅然离开情人,决心和妻子儿女找回以往的快乐时光。但事与愿违,美穗由于承受过大的压力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变得不再相信丈夫,时时猜疑,步步紧逼,使俊夫难以固守最后的个人空间。俊夫深知这一切全是自己种下的恶果,也清楚美穗的反常行为缘于极大的痛苦与悲伤,所以即使无法忍受亦坚忍下来。夫妻关系就在互相折磨中渐渐走向边缘……
小栗康平是位非常“出名”的日本导演,“出名”原因有二,一是他的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根植于日本本土文学的特质;二是寡产,1973——2015一共导演了6部作品。
影片《死之棘》延续导演哀切、平稳的电影特征,讲述了日本战后的一对夫妻,结婚十年,育有两个孩子。然而丈夫在外有了情人,妻子歇斯底里起来。于是夫妻之间,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甚至以死相逼。即使丈夫早已断绝了外遇,妻子也未见好转,最终丈夫和妻子一起进了精神病院。
死之棘
内容过于压抑,情节围绕着夫妻关系的重建与崩溃,崩溃与重建展开。夫妻间的争吵从开始一直存在至影片结束,极度的精神摧残使得两人行为近乎怪诞,两人抢着上吊自杀的情景滑稽得让人想笑,但笑出之后一阵悲凉,两人的世界竟如此昏暗残酷。
影片的开始是丈夫劝阻想要自杀的妻子。
影片的结束是两人一起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这看似是一个妻子把丈夫逼疯的故事。
其实不然,这是一个关于女性悲剧的故事。
根据影片中的对话我们得知,丈夫出轨的时间长达十年之久,在这期间妻子是知道的,并且用卖和服的钱雇人暗中跟踪调查丈夫,以至于对丈夫与情人交往的诸多细节都了如指掌。
但是为了家庭,妻子选择了沉默,直到丈夫带着情人去打胎,妻子忍无可忍了。此时的“忍无可忍”并不是妻子向丈夫摊牌进而进行报复,而是丈夫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她的承受能力范围——她精神失常了。
一个女人对丈夫的外遇行为忍到疯掉的时候才发声,她简直丧失了自我人格!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女人?当然是因为爱啊!妻子之所以独自隐忍是因为爱,精神失常后“折磨”丈夫也是因为爱。这一点在开篇显而易见:
美穗:但我和你不一样,因为我这辈子就只有你。我清楚地告诉你,我把身体和心灵都给了你。但你对我的回报就是这样。你把我像小狗小猫一样抛弃了。
敏雄:我没有抛弃你。
美穗:那我是你的什么?
敏雄:是我的妻子。
美穗:你不把我当妻子对待,和抛弃有什么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爱情的破裂是因为丈夫的出轨,而婚姻破裂的原因则是妻子在得知真相后不再选择独自隐忍。爱情和婚姻并不对等。
绝对真诚应该是两性关系健康的前提,只有这个前提得到保障,爱才有希望。剧中丈夫敏雄隐瞒妻子出轨情人,真诚得到了挑战。
事情败露以后丈夫答应妻子跟情人断绝来往。然而此时妻子依然重复质问丈夫同样的问题,妻子说:“不断地问,你就无法撒谎。因为支持我走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你不再对我撒谎。不管多小的事,如果你不遵守诺言,我怎么能原谅你过去撒的谎?”妻子执着于真诚而逼迫对方袒露真相,不管这种真诚造成何种情感的痛苦。
可悲的是尽管真相得以袒露,情感却彻底破裂。真诚没能使夫妻关系得以重建,反而走向崩溃。
丈夫没有给自己买过任何礼物,却给情人买香烟、买巧克力甚至亲密到买内裤,妻子逼问丈夫与情人相处的细节,而追问这种细节的激情意味着自我毁灭。
因为丈夫不爱她。因为丈夫骗了她。因为她出走后他真的去找过情人。
没有爱的婚姻就是地狱,在婚姻中背叛爱的那个人就应该下地狱。正如那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对话:
敏雄:带我进地狱吧!
美穗:你已经在地狱里了。
导演也多次通过镜头语言暗示这一婚姻的悲剧性。
美穗怀疑敏雄会趁下班的时间去找情人,于是把两个孩子放在了邻居家独自去接(监视)他。然而并无“意外”发生,敏雄和美穗一起去接两个孩子。
此时导演用一个长镜头展示两个孩子围着桌子不停地转圈追逐玩耍。这同样在隐喻两人的婚姻已然成为了一个没有出路的死循环。美穗依然会无休止的重复那些问题,而男主也会一次又一次面临崩溃。
当新的一年到来时,美穗一句“今年也请多多指教。”立刻使人感到毛骨悚然。
为什么在这段婚姻里女人失去了爱情而歇斯底里、精神失常,她不再是他的“妻子”,而男人却认为没有爱情的婚姻依然可以继续呢,仅仅是出于愧疚吗?
开篇夫妻俩吵架后,丈夫敏雄终于安抚好妻子独自坐在凌乱的屋子里放空意淫。十年有性无爱和充满背叛的婚姻没有及时挽救,而一夜大战之后的平静竟让丈夫敏雄产生了幻想——他拉着船从山洞中出来,迎面是整齐的军队。
但是接下来的画面就让我们忍俊不禁了:(男主幻想着)妻子美穗跪在地上抱着自己的腿主动认错,态度诚恳,于是露出了满意(甚至得意)的笑容。
在前一个镜头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作为战败一方的日本国民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见天日,同时也看到了男人内心对“权力”的渴望。战争无疑是争夺权力的最佳方式,而作为战斗主力军的男人认为他们才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推动者,而女人只是延续者,因为她们只管生育和照顾家庭。
承接前者,后一镜头具象的表明了在婚姻中男人真正想要得到的是“权利”——掌控女人的权利。丈夫对妻子的照顾和安抚并不完全出于自己所犯“罪行”的补偿,很大程度上带有男人对女人的“支配”。
对比之下,两性对待婚姻中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男人在婚姻中想要得到的是权利,而女人想要的是爱情。
“理想的婚姻应当是完全自立的两个人只根据互爱的自由意旨建立起来的彼此结合”。但往往的情况是,婚姻并不总是以爱情为基础,即使以爱情为开始,多数婚后的“生活”也会变成“恋情的终结”。
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正是如此,他们曾经一见钟情,但是输给了“生活”,准确来说,是妻子输给了丈夫,再准确一些,是婚姻中的女人输给了男人。因为这里的“生活”是指两性在婚姻中的不平等关系。
男人希望妻子在世界上既能为他安一个固定的家,又能给他以自由,而妻子则要牺牲自由、本分的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家庭中。所以婚姻里的平等只是一种错觉。
尤其是在日本这样的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社会中得不到公平的待遇,但在家庭中可以很好的服务于丈夫和孩子,作为回报可以享有丈夫的经济收入,相比之下,家庭主妇好像成了女人的更佳选择。
于是“经济支柱”(丈夫)成为了家庭中的支配者,而作为家庭一份子的妻子就变成了被支配者。亦如《第二性》中所说:“资产阶级认为巩固家庭是私有财产的保障……当男人把女人贬到家庭中做家务时,然后又据此得出结论说,女人除了做家务什么用处也没有。这是种恶性循环,这样女人似乎低人一等。”
男人普遍自命是造物主,女人就是他们眼中的物。创世纪里说夏娃是用亚当一根多余的肋骨做成的。平等失去了,也就意味着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作为依附于男性的物,女人失去了自由,生育和照顾家庭变成了她们最重要的“功能”,同时也是在婚姻中的自我实现价值。所以当美穗发现丈夫的情人怀了丈夫的孩子时,她的“功能”性被剥夺了,尽管丈夫已经花了一万日元带情人做了流产,美穗在婚姻中的价值也大大地被降低了。这才是导致她精神失常的主要原因。
问题的根本是妻子美穗是一个男权社会中的无意识女性,她没有意识到两性的不平等关系,或者说她意识到但默许了这种不平等。因为她别无选择。
伏波娃说:“她(女人)诚然是自由的,但是没有结果。”
某网上传的良心电影,下载后居然是中文译制片,可惜字幕烂得看不下去,又调成了日文音轨直接边听边在脑子里翻译。 很沉闷却让人欲罢不能的一部电影,因为偷懒没读原作,直接找来了电影,但感觉应该很忠实原著。 起因是光妹和b太的定情之作《海边的生与死》要上映了,如果说那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个人年轻时的热烈爱情,那么看过这部电影将扼杀你对爱情所有的美好幻想。 婚后丈夫出轨,妻子雇人发现其不忠,二人在相互折磨中重复着每一日。
男人企图赎罪,陪伴在病妻身边,但越是旁人看来的恩爱,其实两人距离却越来越远。 《死之棘》的男主人公原型正是曾任冲绳奄美岛海军特攻队队长的作家岛尾本人,战后摧毁了一度英勇的他的心灵支柱,变得脆弱而无责任感,他用健忘和变心来逃避现实。
在电影中,两处空间对比显著,隐喻着昔日的理想与如今的现实。
频繁出现的卧室一侧,墙面泼满了墨汁,屋子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氛。
而另一处是大海,是年轻时丈夫出海作战的基地附近吧,以回忆和幻想的形式闪现。 小说中,作家试图用妻子的疯狂言行来证明这份爱的炽烈,怀疑和妒忌被自然而然被归属为女性的天性,可怕并令人生厌。 而数年后,女性学者梯久美子重新发掘了这个被吉本隆明(吉本芭娜娜之父)誉为战后神话传奇爱情故事的诡异之处,被妖魔化的妻子不过是岛尾自己的心魔投射,现实中妻子自始至终心智健全,疯癫与早逝的却是作家本人。 ps 年轻的岸部和高桥一生还挺像的。 两个小孩能在这种家庭里平安长大,儿子岛尾伸三(电影中是岛尾伸一)后来成为艺术家也是牛逼得不行啊……
一部感觉一家四口随时会一起自杀的影片,时刻提防又期待着合理的尸横遍野。对于我个人而言,出轨实在是无聊,无足轻重到无需讨论的地步。但不能这样指摘女主,时代背景下,她个人结婚前二十几年的价值观仅仅是她人生价值观的旁支,主干靠的是以丈夫为中心的家庭。她远远不止是爱他,她爱他,依傍他,养育他,融入他,她靠丈夫确定自己存在的基础和生命的意义,因此出轨不仅是侵犯了爱,爱甚至没那么重要,而是因为自己被毁灭了。对于女主的刻画细致而复杂,不再只是歇斯底里或者痛快的扇巴掌,用近乎精神控制(精神控制貌似是更为残忍的“报复”如果真的能对男的进行精神控制)的强度反复诘问要清楚每一个细节,羡慕“那个女人”,嫉妒“那个女人”,虽然咒骂但在想象中希望成为“那个女人”,在现实中要求把自己当作“那个女人。”男主还是刻画的太好了,一个出轨之后,能仅凭妻子的精神控制就痛苦到崩溃的男人,也许更能配得上“男人都这样。”的无耻借口,稍微更值得原谅一点。
很喜欢结尾,两个人坐在精神病床上进行甚至称的上轻松的谈话,互相亏欠,藕断丝连,很烂地一起活下去,一起活下去,永远陷落在这深沼般的死棘中。
作为同样被背叛过,痛苦挣扎了一年多才走出来的我,对妻子充满了同情。
如果不是深爱,不是全身心的托付,妻子不会变得这么歇斯底里。在很多人眼里丈夫不过是出轨,而且也真心悔过了,如果不能原谅,那就分开啊。
但是他们有那么容易就分开吗?两个孩子怎么办呢?况且妻子对丈夫还是有感情的,如果就这样分开,会甘心吗?因为不甘心,所以妻子也在努力的重新接受丈夫。为什么妻子会要求丈夫给她穿鞋,在别人面前秀恩爱,她是在努力说服自己,这个男人对我很好。
但是这个男人也在时时刻刻提醒她有多失败,他和别的女人在一起是不是比和她在一起开心,他是不是爱别人超过她,他是不是对别人比对自己更用心......所以她想知道细节,但是又不是真想知道细节,不过是想确定丈夫更爱她,和别人并不是认真的。但是丈夫呢,并不能给妻子一个满意的答复,丈夫在妻子面前已经毫无信誉可言,无论丈夫说什么,都很难让妻子安心。
所以妻子的反复,不过是和自己的较量,有时候是对家庭的责任及对丈夫的爱占了上风,变得温和;有时候是挫败感,和被羞辱的感觉占了上风,便又开始爆发。
开场5分钟就爱上这部电影,构图绝赞,人物像被限制在周围的环境中,愿意做一切事情为了不去地狱,却不知道其实这就是地狱,后面还蛮失望的,看到结尾忍不住要问自己一句what the fuck!
在妻子那里爱是需要与他者之整一化才具有意义,然而这一理念在现实中是其必然的吗,从丈夫出轨来说答案是否定的,而也正因这一否定,同时也揭露了其想象与实在的关系,丈夫与妻子、爱与忠诚间的整一的不可能,然而这又带出另一思考,既妻子为何将爱维系在想象与整一化的关系中那,从文化与社会的某一角度来看则不难发现,妻子为丈夫付出了10年之多,以及我们从他者那里听到了类似的言语,你丈夫和你一起买菜啊 你丈夫为你穿鞋啊 我也想有一个这样的丈夫等,而这些在表达其妻子某种付出精神同时,也听到了他者的某种惊讶与惊奇之感,而这无意识流露的正是文化与社会对女性自身压抑的映射,而此压抑也是女性将其生命之意义诉诸于爱情或家庭内部的体现,进而这时如果当内部遭遇某种实在 瓦解了那一想象性关系时,也亦形成了其歇斯底里与精神问题之因。
看了《厌女》找来看的。上野认为“岛尾敏雄的《死棘》是日本近代文学所达到的一个高度。在小说中,他逼真地写出了妻子作为‘异形他者’的原本状态,作家没有企图逃离,而这种态度在男人中很罕见。”
剪辑如纸门窗,乍开取户外几幅松竹映画,倏闭观室内一对男女情死。看的不认真,看过留脚印
日影总是有描绘“怨偶”的传统,从“爱怨峡”“感官世界”“她不知道”,本片位于后两部之间,嗔痴怨念。此部容量很小,但小栗康平玄之又玄的调调非常奇特,大量山水画远景不停地间离观众心绪,然而主演又是情绪饱胀的演法,逼的人匪夷所思瞠目结舌,拿了当年学院奖最佳男女主。岸部一德当时的竞争对手有“极光下”里的役所广司,表演非常牛逼(我就是想看他怎么输给岸部才来看这片的)。前者一张面瘫脸搞体验派那套,国内观众可能不太了解这位演员,各路片里打酱油,进可演小津安二郎退可山寨安倍晋三,老艺术家。役所广司一套方法派拳法输得不冤。“午夜凶铃”致敬了这片结尾。
“尸体会浮起来一会儿再沉下去。”
对白写得好,歇斯底里得不重复,也不刻意提示信息。我是第二遍看,重点全放在了小孩的身上,研究亲密关系和家庭关系的人一定会知道,这种配置下成长的小孩大体会像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成长是有暗区的,这一双小孩一直在一个暗区里,并且十分压抑,导演的呈现是全然不顾及他们,爸爸妈妈可以大声的嘶吼扭打,但小孩就是睡不醒,其中小男孩较为活泼,他的眼神随父亲而动,小女孩就常常是空洞的眼神,好惨!人性真的是一种天然自处的事吗,不,是一种十分微妙的塑就,美穗逆天的改造了自己,同时折磨了丈夫,她也将夫妻二人的恶果在儿女的心里埋下了种子,在这个环境场中,她一无所获,只有失去。
喜欢资料馆一如既往的恶趣味 比如520放映死之棘 跨年夜放午夜牛郎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在日本这样男女极度不平等的地方30年前居然还有导演能以一个相对平等的视角探讨婚姻本质 真是值得鼓励 松坂庆子这演技牛逼得上天入地 演这么极端不讨喜的角色居然如此美艳动人。。。禁欲到了极点且依然很有吸引力。。。导演借妻子这个极端角色替千百年来忍辱负重在婚姻中受尽折磨和剥削的女性发出抗议 演绎出当女性不再隐忍 婚姻的本质该是何样@中国电影资料馆
将女性遭到背叛后的毁灭性打击呈现得入木三分,越是不可理喻到令人厌恶,越是体现传统女性在婚姻中所处的失衡地位。
6/10。全片没有一个偷情场面,以妻子的有限视角进行,利于表现试图掩饰婚姻不幸又无法摆脱妒忌和执拗的女性形象,用谴责作为武器回击男性的背叛,潜藏主题是战争后遗症,南岛象征丈夫初恋的地方、害死战友的地方,为了逃避罪责而出轨。靠小说语言来交代情节和人物心境,这种做法很容易让观众失去耐心。
两个神经病,为啥不离婚。舞台剧痕迹,松板庆子把疯子的感觉演出来了。
太恐怖了。如果不赴死,等待自己的就是永恒的疯癫的地狱。不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背叛中。
沉靜的崩壞~鏡頭凝滯,音樂機簡,人物釘死窗格中.那個瘋狂的理由并不足夠堅強,里面潛藏著更大荒漠.
固定镜头案例教学片。构图案例教学片。景深案例教学片。声音运用案例教学片。看完只想说三个字:要怎样!再说三个字是:救命啊!PS:家庭这个东西最温馨也最残酷....一儿一女按说是最圆满的配置,可一家四口同处一画时丝毫没有半点幸福可言。
小栗康平在这里爱用景深加狭窄的空间来挤压人物,制造心理处境的外化效果,看得非常压抑。此外还有就是前景中景后景的复杂设计,虽然略显刻意,但是仍然是非常突出的特色。音效走了奇崛的路子,戏剧化成分大。PS,岸部一德太适合这个角色了……
在绝大多数日本导演那里,妻子用包容与忍耐换来出轨丈夫的回头。小栗康平说,别信他们,电影都是骗人的。
利用大段的室内戏构建压迫感,室外也始终是乌云压境,小栗康平这出精神折磨戏码真是拍得极为精准。婚姻的牢狱之感透过门窗及栏杆外的取景一下营造了出来,演员的位置也能看出是精心设计的,可能舞台的痕迹略为浓重了些,松坂庆子的歇斯底里和岸部一德的麻木不仁都诠释得很好。
小栗康平完美再现了岛尾敏雄原著风格,“病妻小说”中丈夫另有所爱,妻子走向奔溃,家庭濒临解体,同时参加战时敢死队的经历也让岛尾敏雄作品中面对战后生活的主人公也和混乱、抑郁不安的心理如影随形,小栗康平用无处不在的栅栏和窗帘、隔窗、阴影来包裹人物,人造化的布景和狭窄逼仄的景深都在暗示着“赎罪”主题,男权的被颠覆,“病妻”的本质正在于对日本传统和军国主义的反抗,女性作为受害者的复仇是歇斯底里的,丈夫的救赎却无力回天,哪怕是逃去新天地,曾经的过往却依然困扰着他们,只有夫妻两人都走入精神病院才能终结这恐惧婚姻的战斗,“日本病人”的赎罪之路才刚刚开始
好纠结~
1. 此片的美术设计,色彩,摄影达到了非常高的地方,美,静,有尊严。2. 电影的节奏也好,不着痕迹的讲夫妻间的感情纠葛。3. 夫妻间这种事情,大概没有一个一劳永逸,适用于所有情形的解决方案,这个故事算是某种极端,不过想想看,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