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无限春光27

    剧情片新加坡/香港2016

    主演:何超仪

    导演:邱金海

    猜你喜欢

     剧照

    无限春光27 剧照 NO.1无限春光27 剧照 NO.2无限春光27 剧照 NO.3无限春光27 剧照 NO.4无限春光27 剧照 NO.5无限春光27 剧照 NO.6无限春光27 剧照 NO.13无限春光27 剧照 NO.14无限春光27 剧照 NO.15无限春光27 剧照 NO.16无限春光27 剧照 NO.17无限春光27 剧照 NO.18无限春光27 剧照 NO.19无限春光27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6:32

    详细剧情

    《无限春光27》从40年代开始跨越不同的时代背景,相隔10年在一间酒店房间发生的6个独立故事。何超仪演绎的角色灵感来自50年代的脱衣女郎,入住新加坡酒店27号房间发生的有趣故事。导演大赞何超仪说﹕“很有魅力,有智慧又风趣,这次合作很开心,一开机她就像自动发光一样。

     长篇影评

     1 ) 史诗般的结尾大爆炸场景

    这是我看过的安东尼奥尼电影中比较糟糕的一部,稍好于《云上的日子》。为了那个史诗般的结尾大爆炸场景,我勉强撑住不断耷拉的眼皮,直到最后一声巨响把我彻底震醒过来。当然,名不虚传的不止这个结尾,还有Pink Floyd的配乐,开场的迷幻气氛让我欣喜若狂,还有那个香艳的野外群p场景。其实这部有点向Cult片靠拢的意味。跟导演早年的经典三部曲完全不是一个路子,尽管荒凉的自然风光和疏离的人际关系依然有迹可寻,但这些招牌式的文艺手段基本让位于一种强烈的政治指向,到底是什么让导演如此憎恨美国呢?无从得知,就跟他当年跑到中国拍摄了一部“臭名昭著”的纪录片一样。或许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走在社会前沿的都是满腔怒火的有志之士。

     2 ) 安东尼奥尼与音乐圈

    这个标题似乎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我也是查阅资料的时候不小心看到的关于《放大》《扎布里斯基角》的幕后花絮,觉得很有意思,编辑整理了一下发布出来。
    安东尼奥尼拍完“现代爱情三部曲”和《红色沙漠》之后,与制作人卡罗•庞蒂(Carlo Ponti)签约,长时期离开意大利,到英、美等国拍摄了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影片,电影采用了英语对白,发行公司为米高梅。这也促成了安东尼奥尼与英美两地的音乐人的接触。刚好六七十年代也是英美音乐运动最为活跃的时代,大量的现今icon级别的乐队或音乐人都是那个时代造就成才的。一切就像是命运安排,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就与当时的英美音乐圈碰撞出了火花。
    1966年安东尼奥尼到伦敦拍摄了《放大》(Blowup),造成了空前的成功。虽然它处理“客观标准的不可能性”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题材,但这部电影却非常的成功与卖座,当然电影中明显直接的性爱画面也对票房有帮助。这部电影是由影星大卫•汉明斯与凡妮莎•蕾格烈芙主演。
    影片中有一场精彩的The Yardbirds乐队音乐会场面,其实这不是安东尼奥尼的第一选择。《放大》临近结尾,男主角在街上恍惚见到瓦妮莎•雷德格瑞夫(Vanessa Redgrave)扮演的神秘女子,停车去追,结果盲打误撞地进了一家俱乐部,里面正在举行一场小型的摇滚演出。关于这支摇滚乐队的人选颇费了一番周折。
    当时,安东尼奥尼特别喜欢英国的The Who乐队,他想请彼得•汤森德(Pete Townshend)来,在片场表演一下他的招牌动作——砸吉他,结果人家不来。这里有段插曲,《放大》原来定的男一号是特伦斯•斯坦普(Terence Stamp),临开机还有两周,安东尼奥尼决定换人,启用了后来的大卫•海明斯(David Hemmings)。The Who乐队当时的经纪人叫克里斯•斯坦普(Chris Stamp),是特伦斯•斯坦普的亲弟弟,这事也就这么黄了。
    安东尼奥尼心目中的第二人选是The Animals乐队的埃里克•波登(Eric Burdon),也被拒绝了。他还考虑过美国的“地下丝绒”乐队(The Velvet Underground),他们当时正好签约在米高梅唱片公司旗下,最终也未能促成,有人说是因为他们的歌词禁忌太多。不过,“地下丝绒”的吉他手斯特灵•莫里森(Sterling Morrison)讲的却是另一个版本,“把我们整个团队请到英国,成本太高,导演就放弃了”。
    临近拍摄,剧组请来片场彩排的乐队叫The In Crowd,没什么名气。不到20岁的斯蒂夫•豪(Steve Howe)正准备如何在镜头前漂亮地砸掉吉他,结果临时接到通知,拍摄换人,因为剧组找到了更有名的The Yardbirds乐队。豪不光没能出镜,自己留在台上的Gibson ES-175吉他还被杰夫•贝克(Jeff Beck)给砸了。可以宽慰的是,豪后来加入了著名的Yes乐队,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乐手。
    The Yardbirds是英国史上最强的吉他乐队,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吉米•佩吉(Jimmy Page)跟杰夫•贝克三位吉他英雄都曾是这支乐队的成员。克莱普顿就不用介绍了,《Tears In Heaven》应该是很多人英文歌的启蒙作品。吉米•佩吉后来组建了伟大的齐柏林飞船乐队(Led Zeppelin),2008年他还在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上来过一段solo。
    拍《放大》那会儿,佩吉和贝克刚好都在队中,构成双吉他阵容,在现场中演绎了一首《Stroll on》。还没等到影片上映,贝克就被开除了,《放大》也成了The Yardbirds鼎盛时期的一段珍贵纪录。按照安东尼奥尼的设想,贝克因为音箱出了毛病,愤怒地砸烂了吉他。现实当中,贝克本人就总因为设备问题发脾气,后来著名的假纪录片《摇滚万万岁》(This is Spinal Tap)里有个爱砸琴的吉他手,其实就是拿他开涮的。当然,电吉他也不是好惹的。十年之后,同样出现在影片里的乐队主唱凯斯•雷尔夫(Keith Relf)在自己家里被一把接错线的吉他电死,只有33岁。
    俱乐部是在片场搭景建起来的,在门上贴着海报,画了一座墓碑,墓志铭写的是“鲍勃•迪伦1966年5月27日死于艾伯特音乐厅”。正式那一天,迪伦首次在英国进行插电演出,这个向摇滚示好的行径被人视为对民谣的背叛。台下观看演出的人群,基本都是典型的伦敦摇摆青年,据说日后喜剧天团“巨蟒”(Monty Python)里的迈克尔•佩林(Michael Palin)也混在人群之中。
    演出结束,贝克把砸烂的吉他扔下台去,疯狂的歌迷一片混抢,男主角阴差阳错地捡到了琴头,周围的人羡慕不已。主人公走出俱乐部,回到大街上,觉得手中拿的不过是块毫无价值的垃圾,于是丢在地上。关于《放大》的故事,也许类似,可能是场被放大的演出,也可能是块丢在街头的垃圾。
    在《放大》美国首映时,安东尼奥尼从一则新闻中得到了灵感,这就是后来的《扎布里斯基角》(Zabriskie Point)开始。刚好《放大》在美国取得了巨大成功,米高梅公司信心大增,促成了安东尼奥尼在美国试水拍片。《扎布里斯基角》描述反传统文化(counterculture)运动,但却因新手演员单调的表演而饱受严厉批评。影片以失败告终,安东尼奥尼再也没有在美国拍摄影片。现在看来,这部作品却散发着别样魅力。
    这部电影的配乐包括了当时流行的艺人如Pink Floyd乐团(他们为了这部电影特别写了新歌)、死之华合唱团(Grateful Dead)与滚石乐队,但编曲过程同样一波三折。
    1966年,安东尼奥尼在伦敦拍摄《放大》时,在一个小型聚会上听到了平克•弗罗伊德的声音,到拍摄《扎布里斯基角》时,他和这支乐队取得了联系,希望他们能够为他的电影编曲。尽管当时平克•弗罗伊德刚刚失去希德•巴雷特重组,但已经有过为电影配乐的经验。
    平克•弗罗伊德在罗马整整呆了一个月,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图安东尼奥尼的欢心。在1991年尼古拉斯•斯查佛纳为这支乐队写的传记中,吉他手罗杰•沃特斯回忆了这段经历,他说:“我们五天就完成了整部电影的配乐,但是安东尼奥尼说Eet非常美,但是太强烈了。很明显他并不满意,即使你改正了所有的缺点他也不高兴,真是太糟糕了,太糟糕了。”很明显,平克•弗罗伊德一直在努力以达到安东尼奥尼的要求,但是不可避免的,工作延迟了。
    为了给《扎布里斯基角》配乐,安东尼奥尼又找来了John Fahey,让John Fahey为电影中的爱情部分编曲,但是他们的合作也不愉快。据John Fahey回忆,安东尼奥尼甚至不给他看全部的剧本,“尽管我求他给我看看其他部分,这样我就能了解全部的背景,但是他不告诉我,事实上,他不想让我知道任何其他电影的内容,也不想知道我写的到底是什么,因为他觉得如果让我知道了,就会扰乱我的编曲。实际上,我对这部电影了解的越多,对他需要的音乐就会越明了。”John Fahey的编曲没有被采用,为此,John Fahey和安东尼奥尼在罗马大吵了一次。
    杰里•加西亚并没有去罗马,而是飞到了洛杉矶,在米高梅的录音室中录制他迷人的吉他。杰里•加西亚不是安东尼奥尼的首选,但是却满足了这位大导演的要求。据唐•霍尔回忆说:“我们进了米高梅的录音室,杰里一个人坐在那,他们放映了一段爱情片段,杰里跟随电影即兴演奏。他做的不错,和电影配合的很好,简直是个天才。”加西亚的工作得到了赞赏,而且报酬很好,米高梅当场就为他开了支票,这些钱足够他买一座新房子。

     3 ) 实验性的《扎布里斯基角》

    说实话当时在北影看时没怎么看懂,可能是实验性太强了吧,不过那段在戈壁拍的集体做爱的大远景加特写、画成安全套的可爱飞机和最后用了5分钟从各个不同机位拍爆炸的慢镜头倒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视觉刺激挺强的。不过想想吧,那时才70年代,这个老头子的思想也忒前卫了点吧……哦,不对哦,那时他还应该算个“愤青”吧。

     4 ) 安东尼奥尼影片中色彩元素象征意义与非象征意义的统一 -以《红色沙漠》和《扎布里斯基角》为例(2020.6 课程作业)

    一、电影中的色彩元素

    “20世纪30年代, 电影从黑白进入彩色时代, 一开始, 由于科技方面的制约, 电影都是黑白影像为主, 随着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彩色电影, 但是当时电影中的颜色只是创作者们对现实世界进行简单的还原, 并没有注入过多的主观意图。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 电影的创作者逐渐意识到电影颜色所蕴含的一些美学价值, 即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运用特定的颜色、光线等元素来充分地表现电影主题及电影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经验表明,由摄影机记录下来的天然彩色,恰恰事与愿违,往往会减弱而不是加强黑白片所能造成的逼真的效果。尽管彩色的技术在更早之前已经出现,但我们知道,在进入“彩色时代”以后,大量的电影仍然在以黑白的形式拍摄与呈现。如好莱坞当时风行的“黑色电影”题材,主角通常游走在道德黑白两极的边缘,保持黑白色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光与影的运用,更利于表现角色人性的复杂性,相信即便采用彩色的呈现方式,剧组也会在布景上耗费更多的精力以达到黑白方式同样的效果。且作为一种不成熟的创作方式,突兀的色彩设计会为影片添加怪异的“美感”,粗糙的配色以及胶片颜色基调带来的颜色效果的扭曲使得影片与现实相去甚远。在当时黑白电影已成为人们视觉上习惯的情况下,采用彩色创作也可能会使得影片丧失一部分严肃性。

    当相关技术发展到色彩能够自然地出现在电影中时,习惯于创作黑白电影的导演们也开始了他们的彩色电影的尝试。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第一部彩色电影《红色沙漠》便因其出色的色彩设计和运用,被誉为“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美学意义的彩色电影”。大致来说,有名的彩色电影都带有表现主义味道。《红色沙漠》中的色彩运用便有这样的特点,通过刻意设计制造了和现实不同的抽象的观感。即使是早在彩色电影不存在的年代,后期为胶片上色的行为也体现出电影艺术家们早已意识到色彩可以是电影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如著名的《战舰波将金号》中,尽管全片为黑白,但旗帜飘扬的镜头中,旗帜便被染上了有着政治意味与反抗精神的红色。

    二、象征与非象征意义

    从观众的角度,这种观感一方面是由人类对于颜色的生理反应带来的。即,在心理方面,色彩是电影的下意识元素。暖色在视觉上有刺激、活泼或者温馨、暧昧的感觉,而冷色则有冷静、寂寞、疏远的感觉。但这也只是一般经验下的判断,在实际观影过程中,不同配色的空间上或时间上的组合都可以导致观众形成非理性的反应。比如色差较大的色彩组合使用可以使观众产生古怪的不适感,而华丽的颜色如金色的大量使用可以营造奢华的氛围。色彩带来的此种直观感受可能与观众的文化背景相关,比如中国文化中红色更添了喜庆的氛围;但是在观影中,观众会自然地联系前后的镜头,因此合理的设计下,可以达成所需的观影效果。如下图(《美国丽人》剧照)中的红色与性相联系,即使某些文化背景中红色被理解为冷静,在下面的镜头中也不会被误解。这些色彩的设计引起的是观众不假思索的自然的反应,作为一种镜头语言直白地在视觉上形成刺激。观众们在传统影院中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思索包括色彩在内的镜头语言背后的象征意义,只在被动接受及感受其非象征意义。

    娄烨曾在《<放大>·试论安东尼奥尼影片色彩的非象征性》中强调了这种非象征意义,而阐述了象征意义的不可知性。尽管象征意义存在,但是由于色彩要通过视觉感知而得到,视知觉的不稳定性和变异因素又造成象征观念本身的逻辑上的暧昧。但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是受时代局限的。上世纪80年代的观影方式极为有限;而现在我们观看电影,尤其是那些远离工业流水线的艺术作品,是在自己的显示屏上而非大银幕。如果有心去注意并思考可能的色彩意象,我们可以以帧为单位来回看、分析、思考影片的“作家”的用意,同时以作品整体的直接观感(非象征)和特定意象的思考两个维度看待一部作品。象征意义没有一个理性的答案,但在创作者的角度有一个主观的答案;人类作为同一个种族的共同的经验,保证了观众们对于象征意义的理解的交集,是收敛并趋向于这个主观的答案的。

    从已有的大量对于电影中色彩运用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可以得到被剖析得非常透彻的如此的答案。如上图中,浴缸中的玫瑰花瓣的艳丽红色,显然象征着男主角内心性的冲动,与红色经常和性联系这一点颇为符合。若抛弃这些经验性的内容,仅凭直觉的话,性幻想的意味也是明显的。因为男主的性幻想对象的肉体便暧昧地隐藏在红色花瓣下。非象征的意义在这里帮助营造了暧昧的氛围,象征意义在这里可以被隐藏,是因为与镜头中其他的信息发生重合了。如果我们把镜头中的女性移开,浴缸中仅剩下暧昧的红色花瓣——由于这是男主角的梦境,发生一些超现实的事情可以理解——我们仍可以通过红色的象征意义判断出男主内心的性冲动。象征意义仍然存在,且其与非象征意义大多相辅相成。

    三、《红色沙漠》中的典型色彩使用

    “作为一位具有高度代表性的非理性主义电影导演, 安东尼奥尼在20世纪60年代对人类精神贫困进行了严肃的思考。由于当时的人受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 思想多表现出非理性的倾向, 这些都成为安东尼奥尼创作的影响因素。在影片《红色沙漠》中, 我们看到女主人公表现出精神的混乱、对现实的焦虑和恐慌以及孤独的存在感, 都是当时在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下现代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安东尼奥尼将镜头的真实由外部世界转入人的内心, 展现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完成了对现代人在这个世界所面临的精神困境的探讨。”

    《红色沙漠》中对于角色内心世界的展示使用了一种外化的方式,利用了镜头中人以外的建筑结构、距离位置、色彩等元素的铺设。“安东尼奥尼在外景地上喷洒颜色,借以制造内在、心理的感觉。为了制造现代工业社会丑陋的形象,他将工业废料、河水污染、沼泽和大块地区都染成灰色。”花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来刻意制造镜头的色调,非象征意义的角度来看直接反映了社会在创作者眼中的印象,在视觉刺激阶段引起观众强烈的不适感;象征意义角度来看,又将女主角的混乱的精神世界物化,与观众的不适感形成共鸣。下面选取两处进行具体分析:

    上图中这一片段让人记忆最为深刻——几对男女在四壁染红的狭窄房间内紧凑地有肉体接触地进行对话,其中不乏大尺度的玩笑。以非象征的角度来单独看一部分,这段看似是富有激情的;但女主角的紧张情绪在笑容的掩饰下仍然显露,而且“红房间”外面的墙壁是灰色的,又好像给观众对于某些刺激内容的期待的火焰上浇了一盆冷水。再联系全片,整部电影的色调是灰蒙蒙一片的,不论是大片工业区还是这间小房屋。尽管红色对于观众有强烈的视觉刺激,再加上角色们暧昧的对话与肢体动作带来的额外刺激,色彩运用与其他元素完成了协调与相互加强效果,但这样的意义是带给观众更强的突兀感与精神上的错乱感。以象征意义的角度来看,红色在这里同前面《美国丽人》的镜头一样,象征了性;加以镜头中的补充信息,我们可以理解为在这里,一个狭窄的小木屋内发生了多人的性行为。而灰色的大环境象征了令人焦虑、精神疲乏的工业文明,这样的社会下,人们以这样的行为为宣泄的出口,希望找到精神的慰藉,但无济于事。短暂的怪异的激情过后将红木板拆下燃尽更显空虚。

    上左图是女主角最后尝试上船逃离的镜头,而上右是女主角幻想中美丽的海岛旁看见船只的镜头。两个镜头中都以蓝色为主要色调,不同光线条件下左面更暗,而右面更为明亮,这样的差别区分了现实与幻想。以非象征的角度来看,相比于全篇平淡的灰色和令人紧张的红色,蓝色作为一种舒适观感的冷色,给人以辽阔、平静、舒缓的感觉。以象征的角度来看,蓝色在此片中是船与海的颜色,象征着逃离的希望,也填补了本该出现的蓝天(被一片灰色的烟雾所代替)的空白。在此处两个角度的分析结果都是给观众以正面的“清爽”的印象,是一致的。

    四、《扎布里斯基角》中的色彩使用

    本片中男主角为左翼学生运动的参与者,而女主角在一家公司就职。男主角在反抗警察的镇压过程中枪杀了一名警察,而女主角不告而别从工职离开。两人在逃离的过程中在名为“扎布里斯基角”的地方相遇并爱上对方。作为一部极“左”倾向的作品,色彩在情绪表达与意象塑造两个方面继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上左图的镜头中右侧美国国旗被染成红色。在这里红色作为色彩在特定标志上出现,直接地引起强烈的视觉刺激,象征了学生群体对于国家的强烈不满。越战的时代背景下,美国民众反对战争、要求民主的意愿十分强烈,大学生则成为了反抗者的主力军。这里的红色,是对于美国国旗的强行涂改,是对国家的强烈不满与希望亲手拨乱反正的强烈意愿;片中也提到毛主席的思想和卡尔·马克思,这样的红色也让人联想到共产主义,是与美国体制完全相反的“叛逆的”制度。不到3分钟后,镜头中公司高管(即与女主角关系微妙的“束缚”她的上司)身后出现了另一面飘扬的正常的美国国旗,处于蓝色天空的背景中,和前面的红色国旗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镜头的连接,色彩的对比,不同角色在各自空间下形成了直接的对抗。在电影后面的部分,红色继续维持为男主角的“主色调”,尽管他并未身着红色衣服。而女主角虽然也在逃离,但她保护警察不被男主角杀害等行为表露出她并没有男主角这样激进,始终受着社会契约与来自上司的束缚。这种束缚外在化表现为绿色。

    女主角服饰为绿色,与男主角的主色调红色具有较大反差。但与红色重点反映男主角反叛的个性不同,女主角身着的绿色色调更像是对她自身的束缚,是来自公司上司的,来自工作职位的,也是来自社会生存压力的。上左图中的视角里她被建筑束缚,原本透明的玻璃(无形的羁绊)在四周绿树的映照下也显为绿色。上右图中女主因男主被杀、回归原本生活后崩溃,露出了手上戴的绿色戒指。戒指有契约的意味,象征着社会契约的束缚,此处与绿色的意象结合共同表意。

    而对于男主角来说,绿色有着相近的象征意义。上左图为男主角刚刚杀害警察后坐上公交车逃离的镜头。采用了绿色的滤镜,怪异可怖的氛围围绕着角色,直接形成诡异的视觉刺激同时也象征着他慌乱的心境。上右图前景里红色和绿色轮转,在快速的转动中交融——两位主角将要相遇并完成生命的交融。

    绿色具有这样的象征意义是可以理解的。但除去滤镜的镜头具有令人不安的视觉刺激之外,绿色又是怎样非象征地引起观众的不适感的呢?单看这些镜头似乎不能有这样的感觉,而且在《红色沙漠》中红色才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在此片中为何换成了绿色?

    绿色一般会让我们联想到植物的生机,因此在观众的潜意识中,红色不是与之对垒的反色,荒芜的土黄色才是。影片中男女主角就是在扎布里斯基角这个荒芜的山上缠绵,享受着远离束缚的时光,中间甚至穿插着出现了超现实的众多人在山坡密集地缠绵的场景。这个地方的土黄色是空旷自由的,有了这个认知基础,绿色在此部电影里出现时,自然产生束缚的不适的视觉刺激。非象征与象征意义也完成了效果的统一。

    五、总结

    本文通过对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扎布里斯基角》两部电影中几种色彩运用的分析,得出其具有的非象征意义和象征意义在效果上是统一的。不能否认观众在接受视觉刺激时并不能分清这两者各自的效果,而以以视觉刺激为媒介的非象征意义为主;但其背后传达象征意义的复杂的哲学思维的设计也不可在分析时被忽视,就像每首歌曲背后也总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5 ) 逃亡之路

    越战期间,美国大学生掀起了反对战争、要求民主的学生活动,马克是洛杉几大学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马克很多同学和老师被当局扣押了起来。马克和同学也在一次和警察的对抗中,马克失手打死一名警察,在当局的通缉下,马克开始了他的逃亡之路。 另一方面,在大商业公司上班的秘书达莉娅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独自驱车穿越沙漠前往菲尼科斯。路上的各种情况令她更加厌恶。马克找到一个机场,偷偷上了一架小型飞机,强行飞去。在穿越沙漠的时候,马克发现了地面上的达莉娅,向她扔去自己的红色外衣。不久,达莉娅发现前方停着这架飞机,虽然得知这是一架被抢飞机,她还是带着马克去找汽油。马克告诉了她自己大学生活的种种恶作剧,两人相处融洽,很快就在一处荒漠中开始做爱。就在他们做爱的时候,整个山谷中遍布了做爱的男女,一时间荒野中充满活力和浪漫。马克为飞机加上油,还为飞机重新涂上荒诞色情的油彩,两人亲切告别。警察发现了马克,在降落的时候击毙了马克。还在荒漠中行驶的达莉娅听到收音机中传来的消息,悲伤不已。在到达了菲尼科斯的别墅,听到一群资产阶级大亨充满金钱铜臭味道的丑恶对话之后,达莉娅联想到马克的遭遇,欲哭无泪。

     6 ) 美的逻辑

    下午在电影资料馆看的这个安东尼奥尼的电影真的不错。你可以不讲故事,但是你的画面要好看,而且你的画面要有意义。你可以不讲故事,但是你展现的东西要有逻辑,要能够提供人们思考的空间,要有自己的风格。给客人做一道菜让他们吃饱吃好容易,要让顾客问道味道或者看到菜色就知道你是谁可不容易。

     短评

    安东尼奥尼这部被广泛误读的杰作延续了他一直的主题:空虚里的诗意。执拗于电影里的政治立场和演员表演毫无意义,因为这些都是关于人的。安氏电影里的爱情永远是为现代人的孤独感服务的,故而在短暂的政治性开头之后,电影立即切换进空空如也的大沙漠里。对抗空虚的最佳良药是人的想象力,故而电影里最炸人眼球的两场左翼大戏都发生在空想里,无论是宇宙间无界限的爱情还是资本主义的爆炸。安氏其实很微妙地指出了极左运动之来源和目的的空想性。这部电影与文德斯的70年代作品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只不过前者的旅行是逃避,后者的旅行是状态。

    3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 安东尼奥尼脾气可真不小,瞧瞧最后这粗暴的解决方式,统统炸掉。😂不过还是有挺明显的外国人看美国(尤其加州)的感觉。在扎布里斯基角群P感觉一定很好吧😳竟有点像皮娜的现代舞...

    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 我从天上来,撒一件红衣,降在扎布里斯基角,与你天地合万物生,再死回那片文明的荒漠。

    11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力荐
  • 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845940163/

    16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 【北京电影节展映】安东尼奥尼在美国能拍出什么电影?学生运动、暴力警察、性解放。毛主席语录为资本主义水深火热的学生指点迷津。结尾反复的爆炸镜头想起《盗梦空间》的我居然不是一个人

    19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 安东尼奥尼太厉害了!1.反文化运动与嬉皮士,视野由大至小,片头以快速分切与局部特写呈现学生集会,正契合于乌合之众的散沙碎语、嘈杂空谈。随后逐渐过渡成二人公路片,略有戈达尔之味,短暂放纵欢愉后,终避不开幻灭与死亡。2.安式戏法:肉厂外墙上的壁画,与天空无缝接壤,如[放大]般让人霎时间分不清虚实;打死警察的一枪是否由男主发出,亦巧妙地模糊化了。3.动人闲笔:酒吧里独自啜饮与吸烟的老者(变焦推进-拉远-停驻凝望),伴着[田纳西华尔兹]。4.驾着飞机同汽车“调情”,致敬并倒转了希胖[西北偏北]。5.7分钟荒漠群交段落,Jerry Garcia的[Love Scene]乐曲成为唯一声音,堪称欢爱艺术化的极致,既可读解为幻觉,又可视作对嬉皮世界的凝缩。6.臆想中的爆炸,拍得后无来者,13次多角度重复+漫天飞舞、林林种种的物品(超慢镜)。(9.0/10)

    2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 这个“偷架飞机去泡妞”的故事真是极尽七十年代先锋艺术家对“自由”的狂想。漫山遍野的群交(或许应该叫群嬉)场面和结尾的别墅大爆炸把人看得目瞪口呆。虽然是癫狂过火,最后看着满银幕书本碎屑漫舞还是挺解气的。

    26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 学运搞得出什么鸟名堂?肩不能挑手不能抬,搞学运的脑残都该当场击毙!以前太祖搞学运怎么就没给军警弄死!嬉皮士只是个冷笑话,fucking Hippie!!!

    28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较差
  • 觉得有些戈达尔的东西在里面,整体风格潮了一些,但依然是那个老安

    30分钟前
  • 阿尔法
  • 力荐
  • 最后的爆炸重复了十几次,当天空中飘起报纸、阳伞、火鸡、冰箱、书籍、电视、鸡蛋、衣服、面包等等,在感觉中诸多观念涣散了:占有物质,失去生命。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泛滥的时代。当我们面对那无数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难道我们不需要安东尼奥尼式的爆炸,来帮助我们宣泄一下?老实说,我需要。

    31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 谁来侵犯我的荒漠我就炸掉他,炸掉他,哈哈。—— 安东尼奥尼如是说。

    36分钟前
  • Lasir.H
  • 推荐
  • 早早因平克弗洛伊德,买过此片OST的磁带,后来也知道其在影史上的实验地位。如今才看,并不觉得有多少实验性,被称颂或自己淫想为的“千人在荒漠中Make love no war”的场面并没多震撼。伴随着反文化时代氛围,感恩而死和Pink等乐队的迷幻声响加入准确,也让粗糙逃亡冒险片包裹炸毁一切结局得到升华。

    41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 谈风月,不谈政治。荒芜之地的肉体解放与精神胜利,现实萎靡,理想失落。《夜行盛宴》应该借鉴了本片不少。

    45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 这就是现代精神文明的诊断大师安东尼奥尼的独特魅力,每一段影像都是让人上瘾的毒药。最末的意念轰炸被震到,牛逼程度不亚于《放大》结尾里那个看不见的网球。《盗梦空间》里爆炸的美学源头。

    50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 关于美国的荒野还是更喜欢文德斯的叙述方式。安东尼奥尼总有一种虚头八脑的感觉,但是影像真是美到没话说。扎布里斯基角的空旷寂寥估计对很多后世导演都有巨大影响,甚至想起了《太阳照常升起》最后一段两匹骆驼走到世界尽头的桥段,个体的游走亦是整个宇宙的尽头。

    52分钟前
  • cassetteman
  • 还行
  • 《扎》具有很强的欧洲电影特别是戈达尔的风格也即政治激进性个人主义,与《放大》同为嬉皮士时期对消费时代批判与自由主义赞歌,但在西方人眼里共产主义很大程度上被误解成自由的象征。巨大广告牌像《1984》的电幕一般令人不安,这些消费时代的标志产物终在结尾安东尼奥尼的高速摄影机下被解构

    53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 8.5/10。70s左右的美国:一男一女短暂逃离各自的生活(女主的生活乏庸,男主的生活动荡)在大漠偶遇并深情相爱,后来男人回去后在试图逃亡过程中被警察射死(因为他是偷了飞机出来的),女人知道后十分伤心。片名扎布里斯基角是男女主第一次做爱的地方。影片运用大量快速的剪辑/运镜、大量的推拉焦、迷幻的配乐营造了充满动荡与激情的氛围,但后段的荒地/荒漠等装置艺术的疏离气质与以上所说的影像气质相悖(安公也许是想以此来表现动荡与激情中的郁闷和失落,但于我而言这些装置艺术的空虚太过强烈,导致与影像的主气质产生了一些错位),扣0.5。

    54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 安东大爷又玩上瘾了。“实验”的意思就是“这样也行,为啥非要那样”,可是现代电影开路人过多,于是实验就变成了开路的野心而不是探索的野心,一些不成熟的招数被各路电影人滥用,跑偏剧情,炫技挂帅。格里耶说,新小说从来都是很少读者的。贤惠顾家很好,春漾卖骚也好,先锋片总逃不出一个“乱”字。

    58分钟前
  • 希尼莫
  • 还行
  • DVD时候没有仔细看过,现在重新下载21:9非高清画质重新再看,对于这样有时代背景的导演和电影还是顶礼膜拜吧,至于很多今天看来依然是“现实意义”的内容,也是可以借鉴的。

    59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还行
  • 最后10分钟的爆炸镜头看的很爽,估计蔡国强的灵感来源于此,哈!

    60分钟前
  • 朱珍(桃之11)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