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限接近透明的灰
可能,当贾樟柯远离了《小武》《站台》那几部早期的、灰蒙蒙的粗粝作品之后,影迷们对于他的评判就注定分裂了。这与人们的见识和成长速度有关,也与贾樟柯自己的奔跑节奏有关。总体上而言,很多观众停在了原地,而贾科长自己提拔了自己。
大多数人最初爱上贾樟柯,是因为他身上与生俱来的、呛人的尘土气息。很多人觉得,贾樟柯必须一直这样灰头土脸下去,像一颗绝望的钉子,有必要终生扮演那种边缘而决绝者的代言人,哪怕付出锈蚀自己的代价。但是,贾樟柯怎么可能困住自己呢?如果他的野心真的如此狭窄,那么他最初的作品中也不会渗透出那样击中人心的力量。所以,贾樟柯的变化是注定的。他从叙述自身经验转变成一个可以对更庞大的世界进行虚构写作的作者,这种转身是成为真正导演的必要一步。很多被寄予厚望的艺术片导演都困在了那道门槛之前。而贾樟柯顺畅地越过了那个微妙的鸿沟,而且并不是以损伤自己的特性作为代价。
和《天注定》相比,《山河故人》口碑的共识度可能会高一点,但也不太可能完全被调和。喜欢它的人会认为贾樟柯已经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国际化地位,而不喜欢它的人,这部空间线横跨大洋,时间线又直指未来的电影,简直就是装逼过度的一桩铁证。
其实,即便贾樟柯在《山河故人》中拍摄了海边别墅和私人飞机以及具有科幻色彩的平板电脑,但这部戏仍然特别“贾樟柯”,因为你顺着那根线索找到的那只锚,仍然深深地扎在山西的县城里。
一度,贾樟柯想远离县城,他曾经反问,“难道我就只会拍县城吗?”其实,他并不太在乎拍摄的是县城还是都市。因为从整体意义上讲,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县城——肆无忌惮,野蛮生长,不伦不类,活力非凡。
而贾樟柯对于这一切的呈现,不喜不悲,灵活而具有调试性。这个矮小的男人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可以放松地行走在欧洲的红地毯上,也可以瞬间回到县城的小面馆里,在他身上,你几乎看不到文化时差。有太多的导演只能顾及一种文化语境,而贾樟柯可以用标准的中国视角拍摄中国,但与此同时却具备奇妙的世界味道。这来源于贾樟柯对于中国的态度,混杂着旁观和亲昵。他高度理解这个国家,却又天然与其保持着警觉与疏离。
这种呈现中国的方式在《山河故人》中异常明显。有时,甚至同时具备高度陌生化和高度的亲近感。比如,那段有关未来的设定。其实,甩向未来的那段故事,一点也不装逼,那是自然而然生长出的时间线。与其说其中的细节有科幻元素,不如说更像是现实缝隙中挤压出的魔幻,像是幽灵般的一笔,如同《三峡好人》中那个突然窜上天的火箭。
《山河故人》与上一部《天注定》完全不同。《天注定》更像是贾樟柯的一口恶气,一声牢骚,一次摔摔打打。他几乎没有运用最擅长的耐心与缓释技术把抱怨与发泄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也没有对注定的暴力和突如其来的死亡进行精神性的探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 《天注定》是贾樟柯最易读懂的作品之一,表浅,像个插曲,犹如一个有性格但一直好脾气的男人发泄了一通,发泄完了,重新收拾起来过日子。而《山河故人》从那种短促的、爆发的气息和节奏中彻底还魂,又一次有了绵长的喘息。它是一幕舒缓、隐忍却到处密布着残忍的故事。而这一次的残忍,不是来源于社会冲突和身体层面的暴力,而是来自于更无法言说的命运和时间的碾钵。
电影中三个人的命运呈现了这个时代最典型的三种分裂。最初,是时代的变革分裂了他们,他们自己选择命运,有意识间杂着无意识。有人觉得自己可以骑在时代身上,志在必得;有人觉得自己可以更加高渺地看待命运,好像处乱不惊但最终一败涂地;有人在随波逐流中做出了效益最大化的抉择。而当时光流转之后,他们不但被命运分裂,三个人也开始了又一次的自我分裂。
最终,孩子成为了最悲剧化的象征,犹如漂浮于这个世界中的、一颗无辜的原子,从山西的县城飘荡到上海,又飘荡到澳洲,在大洋的边缘囚禁与挣脱,在天空中展开一段绝望的忘年之恋。而那个与之亲昵的女人的身份也高度象征化,老师、母亲、情人、人种意义上的亲近者……两个被自己的世界放逐的人,在异乡中用肉身的焊接寻求精神上的切近,但最终注定更进一步疏远了彼此。他们想买票回到山西,但最终因为一次争吵无法成行,这不但是现实中的困境,也是精神上的隐喻。人,怎么可能真的回得到过去呢?某种程度上说,最后那段有关未来的呈现,已经残酷地告诉我们,曾经亲昵的人们被时光搅散了,他们不光隔着物理意义上的大洋,其实隔着精神上的次元。在空旷的屋子中包饺子的涛,在大洋岸边独自站立的儿子,二者哪还在同一个宇宙中呢?
人们总以为自己是被地域分隔,其实,当中国的变化速度超越常态的时候,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犹如离心机,早把我们甩进了不同的虫洞。最悲哀的是,我们总觉得彼此尚有重逢的可能。但永久分别的种子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当缠着丝巾的儿子从飞机上被空姐送下来的时候;当他在姥爷的棺椁前迟疑着无法下跪的时候;当她叫着妈咪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妈妈和儿子永远失去了彼此。最终,这个黄皮肤的孩子忘记了母语,被种植在了澳洲,只留下一个叫做“美元”的名字,这个名字残留着中国转型期粗暴得毫不掩饰的野心,像一个伤疤,让孩子在哪个文化中都不得安放。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作品有着浓厚的悲伤基调,就像贾樟柯的大多数作品一样。他并非故意呈现一种戏剧化的悲伤,只是他所呈现的这个国度,本身有着挥之不去的悲剧涂层。
大多数中国观众无法接受那种高度还原生活本貌的电影,这源自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回避。有太多忌惮和不满,于是他们想扭头不看,充耳不闻。他们无法接受银幕像镜子一样反射残酷的现实影像,而贾樟柯的作品有一种无声的逼迫感,逼迫着人们通过巨大的银幕,望向自己无处可逃的生活。这也是为什么贾樟柯的作品在当下中国,永远无法取得票房回报的原因。对于说出真相的人,有些人称颂其为英雄,而有些人则斥责他揭掉了自己虚妄的保护色。
更多的、从早期就爱上贾樟柯的影迷来说,他的吸引力在于某种程度上的抵抗,抵抗靓丽,抵抗修饰,抵抗昂扬。但是,贾樟柯其实一直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操持着摄影机的抵抗者,他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艺术家,只不过在客观上所喜爱的图像与这个大国崛起背景下,官方与主流话语乐于述说的腔调不太一样而已。他不是那种故意拍摄黑色事件以刺破中国的导演,更不是那种用鲜红色幕布遮挡中国的导演,也同样不是用粉红的艳丽涂抹中国让人遗忘现实的导演。他无限接近透明的灰。他一直在中国遍布着痰迹、尘土、机遇和小广告的地面上贴地飞行。
(文/杨时旸)
2 ) 结构主义者贾樟柯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在蒙特利尔新电影节仅放映一场,上座率大约是85%。与此同时,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的《出租车》也在这边的院线公映,当地观众会不自觉地把贾樟柯和这位一度入狱的导演比较,认为他们都是一个国家敢于揭露真相的文化斗士,至少在西方观众的视野里如此。
他的争议性也在于此,西方观众和国人对待他影片的出发点本来就不一样,很多人觉得他日复一日做中国负能量简报、谄媚西方观众,这些话似乎也没错。但是在西方人看来,这都很正常,甚至在中国海外移民看来都很正常,贾樟柯的电影本质上需要一种间离感,需要跳出日常所居的环境再去看待它,这些电影拍来拍去都是拍给外国人和海外侨胞看的,这一点我完全同意。
但是我想澄清一点误区,很多人觉得贾樟柯风格像侯孝贤,但是他其实更像杨德昌,那种乡土化的气质只是表象,贾樟柯实际上是一个结构主义者(正如杨德昌是一个工程师般的导演一样),他依靠极强的控制力,将无数的符号装配到一起,他的电影存在一种精心设计出来的无序感,习惯用各种人工操控来模拟自然状态,他的选题、他的视角、他的符号选取本身就带着强烈的倾向性,所以贾樟柯本来就不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导演。他甚至是“反现实主义作者”,并且带一点杂耍和科幻气质,他的作品,都是一种“模拟和重构”,从来不是现实本身。
然而贾樟柯的符号系统,只有当时间空间被拉长,这些符号不突兀、溢出的情况下才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三峡好人》用“烟、酒、糖、茶”结构可以说是恰到好处,而《天注定》则是一个败笔。《山河故人》的情况和《三峡好人》比较相像,当贾樟柯不再刻意把符号当作批判利器,不再将其作为直观架构的时候,它也就真正开始起作用了。
贾樟柯的符号系统以及他的结构性构思在《山河故人》中同样很明显,三个画幅交代三个时代,4:3、16:9和2.35:1作为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宽银幕倾向,代表着过去现在及未来。在三段故事中贾樟柯依然靠他符号性的道具来关联,譬如钥匙、饺子、关公刀、粤语老歌、英文舞曲,这些符号都活跃在每一段故事里,制造着彼此的交集。当然这种交集过度巧合的时候,往往适得其反,这也是《天注定》的硬伤,《山河故人》比较好地克服了这一点,虽然有无数符号勾连,但保持了文本本身的开放性。
影片中仍然有动物出现,沈涛的狗以及梁子看到的笼中老虎,他们一个失望到“苟活一生”,另一个患了职业病,心中“困兽犹斗”,这样的符号处理也算是恰当。再看看《天注定》,通篇就是动物世界,淹没在“马的背负、鸭的反扑、蛇的癫狂、鱼的窒息”这样的隐喻蒙太奇当中,这种探讨当代中国人“异化”的方式振聋发聩,偏偏是贾樟柯不擅长的。
贾樟柯其实是这样一种艺术家,他出身于庸俗文化的土壤,但又同时具有极强的控制和统筹视野。那种独特的贾氏符号:方言、广播、流行歌曲、工厂噪音等等,得以让人窥见一种中国式的庸俗审美的变迁,早期贾樟柯的电影无疑以“糙”取胜,然而他的影片慢慢变得精致,各种精心设计的符号学也就成为他明确的标签(当然这也的确在削减着其批判力)。这些电影,都建筑在一种庸俗性的“审丑”视域内,这种审丑对国人来说往往有点当局者迷,但实际上并不滑稽。这种庸俗性的表现,不但是各种城镇文化风情,也反映在人的妆容谈吐、房间的内饰家居以及一种炫耀式的土豪心态,此外贾樟柯还偏好人群中扛着关公刀行走这样的突兀的强造型。这种庸俗还直接和演员的表演挂钩,无论赵涛还是张译,在影片中的表演都比较浮夸,它根本上是戏剧性的,这种浮夸恰如安德烈•巴赞所说的“活动面具”,服务于贾樟柯的结构性构思。这种“面具化处理”并不需要太多演技,反而应该要显得虚假刻意,这就是为什么赵涛和贾樟柯电影的气质如此吻合。正因如此,我们从始至终都无法在她脸上找到一种质朴纯真的、澄澈的时代伤感。
毫无疑问,贾樟柯反对零度剪辑和零度表演,他电影的旨要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无序达到有序,用各种嘈杂的声响模拟自然,这种结构性的思路,能让庸俗绽放美感、让垃圾成为艺术,从电影语言的使用来看,这种高度的控制力确实是贾樟柯的长处,但这种结构主义同时也是他的限制。毕竟,他的思维不够天马行空,他的直觉也不是足够出色。
比如说,他非常喜欢在电影中使用手机这个道具,但是当他想象2025年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候,也不过是将其透明化处理(况且这种透明手机构思在2012年的国产片《纽约客@上海》中也用过了)。他的科幻想象力丰富但又粗糙,就像《三峡好人》中那个擦着汗巾的赵涛背后飞起的宇宙飞船一样,这种局限在于贾樟柯一直在心里用一种比例尺计算他的结构系统,这就跟电影中的台词说的一样:“这是代数问题,也是几何问题”,也如同他在三段故事中计算着银幕比例一样,整个剧本结构制造的“小星球”并不是直观的、宏观的平行宇宙,归根到底,贾樟柯仍然只是用比兴的手法,书写那种“满目山河空念远”的中国式抒情。
对贾樟柯来说,他总是结构先行,于是他的影片中的时空就相当重要,大了或者小了,都不好。好在《山河故人》于比例上算是合适的,于是那些岁月相隔、故土遥望的时空中,萦绕着“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的绵绵惆怅,还是颇能打动观众的。
3 ) 你不能再回家
我坐在电影院里看《山河故人》,想起我爸,他当年还在世的时候,常常和我谈到他的家乡,那是在中国西南一个偏远的县城,我爸总是谈起他家门后有一座山,巍峨俊美,夏天时草木葱笼,80年代后期,我妈和他回过一次老家,回来时跟我们说起这座传说中的青山:什么呀,就是一座小土包。即便如此,我们都不忍心戳穿我爸,又任由他说了那么几年,后来他得了脑出血半身不遂,就把这座山忘记了,可是心心念念的想回家乡,但是他身不由己,医疗关系又都在北方,结果八十年代那次回家,竟然成了他和故乡的永别。他十四岁参军离开家,随着部队一路北上,在异乡遇到了喜欢的姑娘,便结婚生子,安家落户了。先是全心全意干革命,然后是孩子们接二连三的出生,再加上当年路途遥远,回家一次要坐上几天的火车倒汽车再到什么车,经济贫乏,家里多余的钱都已经寄回去供弟妹上学,到后来经济宽裕了,却又病倒了,于是八十年代那一次回乡,竟然是他离开家乡之后唯一的一次回家。他一辈子都和电影里的张晋生一样,操着浓重的乡音,北方人常常听不懂他说话,如果我在场,就要给他充当翻译。
我从小生长在北方,小时候一直不能理解我们家老头儿为什么会心心念念那个落后偏远的小地方。直到后来,我自己离开家那天,妈妈送我到楼下上出租车,抹着眼泪,我赶紧跟她告了别,车开了,我没敢回头看。我第一站到了杭州,那段时间一有假期我就回去看他们,坐上30多个小时的火车,在家呆上几天,然后再做上30几个小时的火车回来。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做头发,买衣服等等活动,都是等到回家时完成的,我的一个朋友说,等到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有了自己的发型师,健身卡,超市购物卡这些东西的时候,你才是真的离开家了。
也许由于是二代移民的缘故,我对于我出生长大的这座北方的城市,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深厚的感情,小时候总觉得这就是我的一座监狱,它困着我,让我窒息。尽管这样,当年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出走,离开这座城市,我为他们践行的时候,还是会嘱咐他们说,如果在外面混不好了,就回来。但是他们一个也没有再回来。后来我自己也要离开了,朋友也跟我说,没关系,如果在外面混不好了,就再回来。我也只是笑笑,没有说话,06年时我离开杭州来北京,做决定的那个晚上,我打着车回家,途径西湖时,我看着窗外,突然明白,是离开的时候了,我喜欢杭州,可是这么美的地方不是我的家,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有了对“故乡”这个词的真正认知,于是我打包来了北京,不是出于爱和眷恋,只是因为这里机会更多。很多人离开家乡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一定会回来。可是走着走着,就去家万里,回家的路,早已寻不见。
《山河故人》讲述的就是一群人和他们的故乡,有的人与他的故乡一生厮守,有的人离开了故乡再也没能回去,有的人最终回来,落叶归根,而有的人的心中,故乡从来只是一个传说。在这所有的故事中,给我触动最深的是梁子的故事,他是那个最后回到故乡的人,好像卡佛小说里的人物,沉默寡言的忍受着命运的折磨,在外漂泊12年,始终挣扎在底层,没有挣到一分钱,反倒惹了一身病,对他来说,故乡就是一所破旧的空房子,是漂泊的游子心中最后的安全感——在这个世界上,至少还有那么一个可以安安静静等死的地方,所谓落叶归根,无非如此。而再也没回来,越走越远的张晋生,他在遥远的异乡,乡音未改鬓毛衰,只能靠结交的是一群说着相同方言的老乡寻找失去的故土,这可能是他当年雄心勃勃的迈出家门时,离开逼仄落后的小城时,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他逼着他的儿子去学中文,可是即使学会了又怎样呢?他终究无法让儿子明白他的乡愁。那个不记得自己来自哪里,不记得妈妈名字的男孩,他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却始终还保留着小时候,和妈妈告别时,妈妈交给他的家门钥匙,他还记得妈妈说,“咱们家的钥匙,你应该有一把。”他最终会回家吗?已经几乎失明的妈妈,她是电影里,唯一一直坚守在故乡,从未离开过的人,她是否是因为怕离家万里的孩子有一天会回来,却找不到她?
故乡,汉语词典里的释义是“出生或者长期居住过的地方”。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过去式,它注定了只有当你转身离开时,你才开始有了故乡,而没有真正离开过它的人,则永远无法真正明白它的含义。我们中的很多人,从告别母亲那一刻,就注定从此浪迹天涯的一生,只是那时我们都不知道,这一走,千山万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在这么多年之后,我终于懂得了我的父亲,可惜却已经不能告诉他。在山河故人的海报上,写着一句话: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这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电影的另一句话:
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但最遗憾的是我们来不及好好的告别。
4 ) 你还记得四季酒店的贾跃亭吗?
最近每天打开阿里微博,基本都会被置顶的贾跃亭给刷屏。半年来这家“概念”公司在股市呼风唤雨,异常坚挺,经历去年的低谷后,看上去似乎又要重回巅峰。但想到去年很长一段时间,只能“被迫滞留”在香港四季酒店“治疗”的贾跃亭,帝国政治风云变幻莫测也非我等屁民可料想,同时又异常迅捷地容易被遗忘。但贾樟柯对此有着他一流敏锐的嗅觉及捕捉能力,并且成功将其转化为自我表达系统内的影像叙事,四季酒店的贾跃亭,另外一个版本也很有可能是《山河故人》的张晋生。
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大老虎相继被打倒,山西官场引发超级大地震。于2014年,这可谓是全民最为令人鸡血的国家政治大事件之一。作为一个常年在出租车里聊中南海近况的民族,虽然它同民众似乎也没有直接关系,但并不影响民间各种版本的轶事流传。《山河故人》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此系列作品之一。
《三峡好人》中颇具传统古典气息的烟、酒、茶、糖,《天注定》里的四段式新闻改编结构,延续贾樟柯此前对结构的着迷,《山河故人》以最简洁的1999、2014、2025三个时间点来进行顺序结构,也即是过去、现在、未来。结构之外,形式上这次贾樟柯也紧随“国际浪潮”,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画幅比例。众友人评述画幅比例样式这几年几乎已被韦斯·安德森和哈维尔·多兰玩坏,但对于国内导演来讲,这应该还是第一次。《任逍遥》之后,《世界》里的高度符号化,《三峡好人》里的超现实片段,《海上传奇》《二十四城纪》里的虚实结合等。《山河故人》同样不乏各种创造性的尝试。画幅之外,片名的出现时间、未来性的故事叙述、Go west的首尾呼应、关公大刀游走的符号串联等,仅此创作精神已然甩开内地众产业同行无数条大街。
1999,也即是《站台》时期,为此,《站台》男二号梁景东再次担纲这一部分的男主角。上世纪末县城恋情的叙述回归贾氏电影的传统命题,在一个飞奔的时代里,失落者是如何被撞倒和丢弃的,不同职业阶层的走向,以及由此摊开的悲剧宿命。对于梁景东,山西也好,内蒙也好,只是换了煤矿;而与此对应,紧随时代潮流自我经商,也或许是撞倒失落者的弄潮儿,张晋生他们的青春轨迹又会是如何开启?撞倒他人的张晋生实则是《山河故人》此次讲述更为核心的主角。
2014,他们理所当然地在异乡大城市取得财富,或许也有名利,富二代自然而然地在贵族学校接收一流的西方教育。姥爷的辞世让富二代不得不回到陌生家乡,部分细节体现着当下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巨大反差。梁景东在这一阶段的悲剧宿命也得到诸多现实新闻事件的印证,煤矿劳作所带来的尘肺病,使其最终沦为这个时代的炮灰;而这一时期张晋生的当代成功样板,则以一种故乡视角的旁观信息体现,但同时也暗藏着诸多不确定性隐患。张晋生急匆匆操办的移民,实则是对2014年,一群面对政治变幻极度无安全感的民间企业家,不得不奔走他乡的集体描述。谁又敢于断定刚刚过去一年,在这一群体间的移民浪潮和倾向没有超过二十五年前?影像表面上以山河故人不再(Depart)为线索,但其侧面信息量实则更为强大。在当下的中国电影语境下,它似乎也只能止于此番的旁敲侧击。
2025,贾樟柯为中国当代现实主义的表达开创了科幻性的尝试。匆匆移民澳大利亚后的未来异乡生活,“富二代”董子健的青春反叛延伸出当下的种种忧虑,下一代对母语的健忘,上一代对他乡的极度不适,2014他们的确没有充分准备好去面对未知的未来生活。张艾嘉在这一段里有着上佳的表演,堪称大尺度的不伦之恋串联起整段的人物情感。而于她自身,也印证着香港后97时代的遗世漂泊感。此外该段落对于马航370事件的祭奠细节体现,就像《任逍遥》里的申奥成功,《天注定》里的温州动车事故,它证明着贾樟柯对于时事标记的老练依旧。
如果试图去对比贾樟柯此前的作品,众文艺青年能够在《小武》《站台》《任逍遥》细致的县镇青春中找到熟悉的失落共通感,以此来获取高度的情感共鸣。但在《山河故人》里,故事的叙述拉长到26年(你或许又能发现些什么…),人物的情感在阶段性中相对被时间消磨和隔断,不再那么有着紧密的整体性。《山河故人》并非只是想感怀故人不再的失落症候,去为被时代撞倒的炮灰正名。即便那些当年撞倒他人的弄潮儿,他们当下的成功样板,在庞然政治帝国面前实则毫无任何安全感可言。它对这一群体的发迹历程不持有简单的道德判断,也并非为他们不得不的Go West来正名,他只是换一种视角对当下中国进行了更为悲观的描述:用一句最通俗不过的话来讲,即便你现在成功不已,不管你是张晋生,亦或是贾跃亭,然并卵,因为即便只是局部的瞬间崩塌,你也将会面临着一个不得不随时Go West的未来。
插入广告
欢迎关注公众号独联体:Indie-United
5 ) 无处安放的“精神”
《山河故人》:无处安放的“精神”
文 / 柳鶯
1998年,在處女作《小武》的“導演闡釋”中,賈樟柯寫到,“攝影機面對物質卻審視精神”。在世紀之交的焦灼時代里,小武漫無目的的遊蕩被視為一種抗爭,他巨大的眼鏡和鬆垮的外套,都成為一代人哀婉迷茫的表徵。賈樟柯用鏡頭追蹤這個小鎮零餘人生活中的虛空,將自己希冀呈現的“精神”坐實在漫不經心的閒筆中。於是,《小武》成為中國影史上的經典,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新的創作浪潮的巔峰,還開啟了重新探討影像與現實關聯的可能性。
此後,經過“故鄉三部曲”的演练,賈樟柯漸漸膨脹了自己對所謂“精神”的渴求,中外影評界對中國獨立電影日益高漲的期待,也促使其愈發將“反映時代”的責任迅速地扛上了自己的肩頭。《世界》之後,這種藝術創作的訴求逐漸清晰,而日益心急的賈樟柯,卻走上了一條“用局部代替整體”的不歸路,他開始琢磨各種符號化的表達,並用“一言以蔽之”的態度,表達自己對社會和時代的看法。他飽含深情的筆頭功課反襯著逐漸懶惰下來的電影語言,從《三峽好人》到《二十四城記》,從《天註定》到《山河故人》,每次都看似有所突破的新作,實則不斷重複著來時的老路。
山河尚在
2015年的戛纳,賈樟柯帶著《山河故人》來到主竞赛和世界影評人見面,順便從平行單元“導演雙週”的主席手中,接過了一尊代表終身成就獎的“金馬車”,又在熱熱鬧鬧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成立電影公司“暖流”,表达投身商業製作的願景。后兩項活動,一個似乎是蓋棺定論的國際褒獎,一個是尚未開工的野心藍圖,在戛納馬不停蹄的賈樟柯,被弔詭地夾在這兩樁事情之間,既試圖探頭向前眺望,又不忘流戀地轉身向過往投去深情一瞥。由過去轉向未來的艱難與尷尬,亦集中地表現在《山河故人》中,從朝氣四射的1999年到悲從中來的2025年,從冬季冰封的汾河岸邊,到疾風豔陽的澳洲海岸,電影講述了一個普通中國家庭二十載的變遷。時代洪流下裹挾下個體生活的諸多無奈,被導演精心地打磨為三個漫長的片段,故事也在時空的延展中展現出對“大格局”的渴望。
電影始于1999年的山西。對於擁有濃重家鄉情節的賈樟柯來說,這裡是永恆的靈感之地。趙濤飾演的女主角濤在歡天喜地的春節后,做出了改變人生的決定。面對兩位社會地位懸殊的追求者,她在猶豫之後選擇了煤老闆張晉生,而曾經你儂我儂的礦工梁子,則因她的拋棄而遠走他鄉。在這段以1:1.33畫幅展開的故事中,賈樟柯頗為用心地插入了大量符號性的指涉,以幫助觀眾重建世紀之交中國社會對以西方為代表的財富和物質文明的嚮往──在“寵物店男孩”《向西去》充滿活力的電子樂渲染下,微波爐、桑塔納一一登場,而濤也或多或少因著這些“商品”的誘惑,將自己的人生獻給了它們的佔有者晉生。
摻雜著樂觀的九十年代如閃電般逝去,《向西去》動感的音律也很快讓位給抒情悲傷的粵語金曲《珍重》,這首無時無刻盤桓在電影背景中的歌曲,表達了導演對當代中國社會的種種惋惜──這也構成了《山河故人》第二、第三段的主要情緒底色。對於女主人公濤而言,戀愛的甜蜜讓位于婚姻的苦澀,離婚之後,弄人的造物,又分離了她與兒子道樂(英文名:Dollar)。後者遠赴上海,和在沿海城市發家致富的父親生活在一起。為了讓兒子得到所謂更好的教育和成長,濤獨嚐孑然一身的苦痛。尚未成年的兒子偶爾坐著專機來訪,兩人也只能相對無言。電影的最後一部份,因涉及未來的想像而賺足眼球。不過,寫實主義者如賈樟柯,自然意不在建構一個奇譎的異次元世界,而只是在一個由透明平板電腦點綴的“近未來”空間中,繼續鋪陳他所有的苦澀與悲哀。在之前的作品中,賈樟柯點到為止地處理過移“移民”題材,《世界》中遠道而來的蒙古姑娘安娜,在陌生的土地上尋找生活的轉機,而其心中所有的苦楚,也只能化作一曲百轉千回的《烏蘭巴托的夜》。《山河故人》里,道樂隨父移民澳洲,忘記母語忘記曾經,只是隱約記得大洋另一邊的母親名叫“濤”。他與父親通過谷歌翻譯進行交流,賈樟柯也試圖通過這一令人唏噓的情節,探討海外遊子的無根感,緊隨時代之心昭然于銀幕之上。
故人難覓
靠時代金曲調動感情、用城鎮生活折射時代變遷,賈樟柯慣用的電影手法,在《山河故人》中都悉數登場。為追求材料的豐富性,導演還頗具匠心地插入拍攝於不同時期的素材片段,並以畫幅的變更標註時代的沿革。只可惜,《三峽好人》之後的賈樟柯太過迷戀于拼貼敘事,越來越疏於開掘人物內心的暗流湧動,儘管影像再精緻,《山河故人》也不過是一部流於淺表的八股作文,導演在匆忙取巧地對當今中國作出描述和回應的同時,丟失了寶貴的從容──山河仍在,故人難覓。
賈樟柯的問題並不在於他意圖討好誰或迎合誰,他的電影是否“歐洲電影節特供”也不太重要,我寧願相信對於電影受眾的定位已經融入了他的創作無意識中。幾乎與《天註定》如出一轍,《山河故人》的癥結在於,導演過分懶惰地為自己電影中的人物、情節賦予合法性。彷彿中國報刊新聞的剪刀手,他大肆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素材,這讓他一度以為自己了解了中國的全部,也因此賦予他在電影中用單一個體指代整個時代的盲目信心。在《世界》中,賈樟柯遊走在充滿微縮景觀的深圳“世界之窗”,窺探全球化浪潮下越發扁平化的地球。這個具有隱喻性的空間,彷彿無底的黑洞,將真實的世界吸收簡化到一個赤裸裸的符號,再將其展現在觀者面前。賈樟柯洞悉現代人“到此一遊”的心態和無奈,於是在電影中展開觀察和批判,而現在,他自己也落入了這樣的窠臼。
《山河故人》的三段故事中,數第一段相對鮮活,可即便如此,諸多符號就已一一登場,礦工與煤老闆在愛情戰場上的對立,也直接被拿來作為日後兩個階級不同命運走向的鋪墊。不過,電影標題直到第一段結束后才姍姍來遲地出現在大銀幕上,也多少說明在該片整體的謀篇佈局中,這一部份多少只是個影子,賈樟柯的大力氣,還在後面。於是,在著眼現實的2014年段落中,兒子道樂坐著私人飛機登場,前來迎接的濤也是一副成功人士落寞寂寥的樣子。鏡頭長久地盤旋在她略顯土氣,但絕對奢華的家中,也順帶掠過張口閉口都喊“媽咪”的小道樂和他永遠不離手的ipad。而礦工梁子,則再也沒有出現過。無論電影的結尾是如何動情地讓主人公重回故鄉,又如何感人地讓老去的濤晃動著僵硬的胳膊重溫舊時舞曲,梁子和他滿臉灰土的工友們,終究成為了電影中面目模糊的一群人。賈樟柯曾經最為在乎的“人民”在《山河故人》中銷聲匿跡,而這一現象症候般地反映了他創作側重的變化──比起紮實的底層敘事,大眾似乎更願意在權貴的隕落中產生觀看的快感,繼而激發討論的慾望。賈樟柯敏銳地觀察到了這一現象,并最大限度地順應,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引領、推進著這種趨勢的發展。於是在《山河故人》中,他寧願將鏡頭對準晉生的紅色桑塔納,也不遠多給韓三民骯髒的礦工服一個鏡頭。
2025年的澳洲段落,是整部電影最為雜糅、拼貼感最強的一部份。賈樟柯在令人驚異地祭出一段師生忘年戀后,又頗為經濟地將移民身份困境、馬航失聯事件、歐美槍支問題都一一穿插在其中。如此處理素材,導致人物動機嚴重匱乏,角色性格的扁平,也是有目共睹的瑕疵。如果說背井離鄉的道樂,因為在張艾嘉飾演的漢語老師身上找到了母性的溫存,繼而好感叢生,那麼後者又何以對一個普通的學生倍加傾心?這一不合理劇情的發生,只能用“主題先行”來解釋。當然,賈樟柯有無數的場合可以發表自己的闡釋,將故事說精說圓。可問題亦恰好在此:他把太多的口舌耗費在影像之外,一百二十分鐘之外的他越充盈,電影里的他就越扁平。
如果我們重新回到1998年,再度審視那個懷揣著初心和焦急想要用攝影機記錄“精神”的賈樟柯,會發現他在這二十年間,確乎捕捉到這個電光時代的蛛絲馬跡,卻未在影像的結構中尋找到一個正確的位置,來處理和安放這些既玄乎又實在的命題。於是,他帶著某種高傲妥協,又或者,用電影創造出某些莫須有的“精神”,并堅信這便是時代的表徵。從《小武》到《山河故人》,那麼曾經高呼“我不相信,你能猜對我們的結局”的導演,卻過早地將自己的命運答案公之於眾,這也許是《山河故人》帶來的最大唏噓。
本文發表于《明報月刊》2015年10月
6 ) 贾科长,你我皆已没有祖国。
在贾樟柯的影像世界里,家一直是很重要的东西。
即使从未去过山西,对面食不喜,晋语的大部分方言若不配上字幕也听不大懂……但这些年看多了贾科长的电影,对他出生的那个叫做汾阳的县城却已多了许多亲近感。作为他自《小武》开始大部分电影的拍摄地,那里的旧城墙,永远灰蒙蒙的天,遍布的煤渣,面容呆滞的人群,不只是贾在自己风格化的作品中一次次讲述时代变革转型里小人物命运的背景布,还寄托了他执拗的抹不去的乡愁。
谁能真的离开故土呢,离开那从饮食到语言到习性到空气的味道到连男女暧昧的姿势都被团团包裹着的熟悉认同,于是《二十四城记》里的沈阳大婶被大时代空投到三线建设的成都几十年仍然改不掉乡音,于是《三峡好人》冷静记录本世纪最超现实的山水告别,于是《山河故人》里的梁子在精神上从未融入负气出走的冀中,即便娶妻生子,终要拖着一双尘肺一具残体,回家。
从汾阳到冀中再到汾阳,梁子也曾是个有点文艺情怀的矿工,会跳舞,木讷却也不失温柔,然而三角关系的失败退场依然在重复着阶层固化的牢不可破,命运的枷锁不只会扼杀爱情,还要让你被生存折磨到奄奄一息后面对旧情人的施舍再无负气转身的勇气,都是可怜人,都是无能力打破既定轨迹的这国人。
涛是幸运的,和小县城里大部分挣扎在贫困温饱线上的愁苦女人相比。年轻时一半功利虚荣一半本能自觉的选择,至少保证了晚年坐拥大房子的衣食无忧。《站台》的尹瑞娟也爱跳舞,却只能在值夜班的办公室里重温旧梦,要边哄孩子边烧水,身后是沉沉睡去再无悸动的崔明亮。在生活终将通往无趣的路上,涛的孤独反倒加深了人生体验的深度,最后雪中的舞蹈,贾樟柯刻意安排却依然动人的桥段,无论你此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正平庸的过活,大概都会和我一样忽然热泪盈眶。
从汾阳到上海到澳洲,晋生带着Dollar走过了许多国人现实中二十年的辗转路,后现代的时间设定更有着一种对群体宿命审视预言的玩味。无论是2014的反腐,还是2025想象中牛逼的RMB,玄幻二字,不只是电影中的科幻平板,还是这国这人不变的路途。
那一年,晋生是用炸药放飞荷尔蒙野心的暴发户青年,鲁莽地追逐爱情,生活的真相和人性的无能尚未展开。只是炸裂的冰面依然是一霎那短暂的烟火,好像那一年涛们飞扬的舞步,终要归于无声。愤怒的老年手握枪却依然焦灼,迷失的少年即使握着家门的钥匙,却再难踏上归家的路。
你是北漂的白领,你是进城的民工,你是骄傲的中产,你是权钱遮日的官商,无论你多有底气,或者多无可奈何,而你终究是离开了。
离开破败的土地,离开唠叨的爹娘,离开说过情话发过誓言的姑娘,离开雾霾笼罩的城市,离开没有安全感的国度,离开封闭的蒙昧,离开被谎言绑架的人生。
却仍然寻不到想要的,彼岸不是家园,山河破碎,故乡已远。
2014年年初,雨夜,在德国一个艺术院线的小影院和几个老人一起看《天注定》,难懂的方言搭配德语字幕,那感觉非常诡异,德国人反倒更能get到许多笑点,然后影厅越来越沉默,时而隔壁传来深吸一口气的声音。这片终究和它的愤怒一样,不合时宜,仅有权讲给异邦人听。
贾樟柯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一次他在《山河故人》要讲的东西很小,是简单的情感体验,与时间有关。
然而我却看到了最遥远的精神流浪,最无力的蔓延的悲凉。
他还说过,“拍电影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
可你我终究没有资格抵达自由终点,无论在小心存活的你国,还是各色面孔簇拥的他国,你我脚步轻快,却逃无可逃。国有无数个,家却只在那,我的家在白山黑水,你的家在黄土高原,若希望已死,若哪里都已不是祖国,若故土孱弱到只剩凭吊,何时才是归期。
叶倩文在《珍重》唱,不肯不可不忍不舍失去你,盼望世事总可有转机。
我们的过去,散布在时间的长河里,若隐若现,无处安放。我们的未来,在时代的洪流中,早已注定,再无转机。
微信公号:movie_jimigao
不知为什么,画质更像电影了,演员更专业了,制作更精良了。当年看贾樟柯的感觉却没了。贾之前电影的优秀之处就是,你不觉得你看到的是演员,你觉得你看见的就是普通人和最现实的中国。但现在,你知道这是一部电影。三峡好人,倒是更配山河故人这名字。
看前排为了“贾拍电影是否只为迎合国外评委而专门揭露中国黑暗面”要打起来了,其实我觉得完全没必要纠结这个问题。为何要管这部电影有没有得奖,得的是哪里的奖,评委为什么会给它奖?就不能单纯地将目光放到电影本身上?电影情节是否打动你、表演是否引人入胜、看完后是否能令你思考,这才是重点。
贾樟柯就是中国社会的剪报手,每隔两、三年就跑去欧洲读一下自己拼贴的新字报。曾经植根于个体经验的现实主义,已经蜕变成今天读着报纸看着新闻居高临下对现实的想象。一种泛滥乡愁和情怀,搪塞了在社会观察上的平庸和无力,只剩下影像语言上一而再三小花样在苟延残喘挣扎。
贾樟柯这一部蛮意外的,虽然仍有很多让解读者兴奋的元素(画幅、汾阳、过去现在未来、抗刀的人),但是,他包裹的却又始终是个无聊的情节剧(尤其第一部分)。思乡以及对时间的怀念。赵涛结尾《母亲》式的舞蹈也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好,整体没什么能让人记住的瞬间,或是亮点。。
一半拾捡城市变迁,一半采摘乡村思想,一代人的烙印几代人的纽系,情怀满分。
梁子说他的告别在迪厅已经说过了,父亲无言甚至连告别都没有,所以涛执意陪着儿子颠簸半个山河,只为告别时别那么匆忙。终究在儿子的记忆里她成了故人,隔空呼唤恍如前世。父子的沟通不畅如同时光的讽刺,绵长的岁月跨度总是让人不胜唏嘘。次第登场的人物在交错光影里道声珍重,牵挂是爱最痛苦的部分。
科长之所以能在国际上不言自明地必然代言当代中国十余年,与其敏锐嗅觉与自觉担当关联,而“贩卖”一说简直就是懦弱奴役的劣根残余。缘起当代最为轰动的国家政治串联大事件之一—山西官场大地震,选取期间关联的晋商个体命运,由此延展出的前世今生未来,寻回其丢失已久的时间感伤(不再是对平庸的沉郁)
董子健演母子恋还蛮带感的,重度妈宝气质竟也能找到属于他的一片天
两次放映中断重来都阻挡不了歪果仁流泪跪拜,问了几个外国朋友皆称神作,国内同行却疑其谄媚逢迎。三种画幅三个年代,意象符号直白复现,形式足够让影评人亢奋几天;弱化社会批判,理顺叙事逻辑,对故人故土的怅惋,内容也轻松勾起共鸣。差40岁的婆孙床戏闪瞎国内记者,大概赵涛也是出口欧洲专供吧。
前几天看许知远访问贾樟柯,见面之前做足功课,看了他全部的电影,期待聊艺术与人生。没料想见了面,贾导却大聊VR、外星人和宇宙黑洞。或许有一种艺术家,当下总令他失望,所以他选择活在过去与未来的交界处,遥望此生。《山河故人》就是这样一部片子吧。
这部算是贾樟柯这几年拍的电影中难得的佳作了。看的时候很感动,只是看完后我忽然在想,这部电影里的很多人念念不忘的,其实是中国城乡结合部特有的情感伦理体系吧。这种体系必然是要破碎的,如果被这种体系困住了,同样会很痛苦。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要向前走,这样才会有出路吧。
一种轻描淡写又撕心裂肺的时代孤独,对山河的依恋和忧虑也都在里面了,故人已近黄昏,涛声是否依旧?三段式,三种画幅,三种人物焦点与情感核心,跨26年,完成对故情的建立与怀念。两把钥匙,两首歌,绿皮火车,残垣断壁,古塔白雪,等等元素,都耐人寻味。
真是又生硬又动人。今年的几部国产片《解救吾先生》《烈日灼心》《心迷宫》《山河故人》,虽然瑕疵都有,但感觉都很不错。张艾嘉与董子健的老少恋画面出现时,我在影院里听到了当初看《烈日灼心》里邓超与吕颂贤同性相吻时有一些观众的声音:“好恶心!”他们还不习惯哪!
沉睡的小河从大学冰封到晋生炸响第一炮,很快变成了一条无人能阻挡的大江。 在澳大利亚的海边,江的奔流都已是那么微不足道,源源不断的浪潮无时无刻不在袭来。 当我们被潮流甩在了后头,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开始缅怀那些被自己抛在身后,如此时此刻的自己这般无奈的故人。
“Go West”确实很洗脑,但叶倩文的“珍重”简直勾起了情怀。贾樟柯讲述个体中国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故事各有缺陷,拼在一起却能带来离愁别绪的会心一击。
#戛纳红毯#一次迷人又大胆的尝试。三个时空,对生活质感的复刻细腻又得体。时代变迁,故人依旧。开头与结尾的舞蹈令人泪奔。
用三种画幅三个时间点、一个女人二十几年的人生,说的还是归乡的主题,把“从老家来到城市”的人带到了异国,这的确是新世纪、未来多年很多中国家庭、海外成长的年轻人需要面对的问题。仍有很多熟悉的东西如粤语老歌,超现实符号等,一些段落有不同程度的别扭,但于我总体OK。演员演技需推敲
每段关系都有距离感,“活久见”是张空支票。喜欢的是平白直叙和呼应:火车上惆怅的爸爸,骑着单车路过葬礼的老头,飞机坠毁地烧纸的母子,扛刀长大的小孩,赵涛的红衣。还有一开始的热闹最后都成孤独。
你知道最妙的一部分在于,当你从电影院走出来,你的眼睛变成了他的,他在牵着你走带着你听,一脚踏进去的奔流的河,好在你并非无知无觉。
三个画幅三个时代,山河犹在,故人何归?你的心啊,飘荡何处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