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客途秋恨(国语版)

    剧情片中国香港 / 中国台湾1990

    主演:陆小芬  张曼玉  李子雄  田丰  萧湘  

    导演:许鞍华

    猜你喜欢

     剧照

    客途秋恨(国语版) 剧照 NO.1客途秋恨(国语版) 剧照 NO.2客途秋恨(国语版) 剧照 NO.3客途秋恨(国语版) 剧照 NO.4客途秋恨(国语版) 剧照 NO.5客途秋恨(国语版) 剧照 NO.6客途秋恨(国语版) 剧照 NO.13客途秋恨(国语版) 剧照 NO.14客途秋恨(国语版) 剧照 NO.15客途秋恨(国语版) 剧照 NO.16客途秋恨(国语版) 剧照 NO.17客途秋恨(国语版) 剧照 NO.18客途秋恨(国语版) 剧照 NO.19客途秋恨(国语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6:09

    详细剧情

    晓恩(张曼玉 饰)留学归来参加妹妹的婚礼,期间发觉与母亲葵子(陆小芬 饰)的隔阂与矛盾只增不减。直到陪母亲回日本探亲时,她才真正开始了解自己的母亲。原来在抗日期间到满洲投靠哥哥的母亲,结识了当时身为军官的父亲(李子雄 饰),并与其结婚,战后决定随丈夫一起搬到澳门生活。因 生活习惯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令母亲与公婆同女儿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不断。然而在母女俩终于取得了沟通与谅解之时,却从大陆传来了从小带大晓恩的祖父中风不良于行的消息, 向来和他们不和的母亲却要求忙拍戏的女儿一定要去......

     长篇影评

     1 ) 《客途秋恨》:望极天涯不见家

    原创首发于“澎湃新闻”

    拍摄《客途秋恨》时,正值许鞍华的创作盛年,盛年过后,她的作品就透着一股云淡风轻的佛系,哪怕触及的题材再残忍再沉重,也未见她投入过多的主观情感。此片几乎可以看作是许鞍华的自传,当时张曼玉的演技日臻成熟,风华正茂且开始独当一面,请来张曼玉饰演自己的原型,足见许鞍华对这部自传投注的感情之深。 张曼玉饰演的女主角晓恩,有着和许鞍华一致的履历——父母结识于战乱,父亲任国民党文职,母亲是日本人,自己则在英国修读电影,获硕士学位,学成后回港,进入电视台工作。 许鞍华的绝大多数作品,都以叙事取胜,她也被看作是文艺电影的代表人物。毕竟,她的灵魂底色是文学的,这或许和她早年在香港大学修读文学有很大关系。许鞍华是有文学执念的,众所周知,张爱玲的小说很难被影视化,许鞍华迎难而上,硬是把《倾城之恋》和《半生缘》拍成电影,尽管成品毁誉参半,但高傲如张爱玲者,如果看到有人如此执着地将她写的故事诉诸影像,想必也会在天堂挤出一丝俾倪却得意的微笑。 说回《客途秋恨》。《客途秋恨》表面说的是母女和解的过程,实际喟叹的是有关归属感的亘古难题。这对母女的矛盾虽算不上尖锐却格外复杂,这当中包含着乡愁、国仇家恨、代际沟通、梦想即将实现时又被扼杀所带来的焦虑和愤怒、手足之间的相爱相杀。 和许鞍华的母亲一样,片中晓恩的母亲葵子,是个日本人。葵子的娘家,在日本家世显赫,战乱期间与晓恩父亲一见钟情并喜结连理,婚后随夫婿定居中国,却因为语言和文化的隔阂,让她与公婆无法和谐相处。孩子出生后,丈夫常年在外工作,葵子母兼父职,以一己之力与公婆对抗,因此在晓恩的印象里,母亲是个古怪的女人,隐忍、沉默,有时暴怒。晓恩的童年回忆最甜美的部分,和母亲无关,而是祖父祖母为她熬的木瓜甜汤。 因为受不了原生家庭的压抑,晓恩十五岁便离家在外求学,在英国拿到硕士学位之后,本来已经收到BBC发来的面试通知,却因为母亲来函让她回家参加妹妹的婚礼而放弃面试。放弃面试的晓恩回到家后,依旧无法与母亲和谐相处,在母亲振聋发聩地发出“不如独自老死在日本”的怒吼后,晓恩决定陪母亲回日本走一遭。 当葵子风尘仆仆地走下车辆时,看着阔别多年的故乡,情不自禁地用日语说出“我回来了”。这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包含的不只是如饥似渴的思念,还透着企图扬眉吐气的复仇快感。葵子有个心爱的胞弟,但因为她的远嫁中国,胞弟唾骂葵子“不贞”,这给她留下心结,让她把娘家的亲人们都当成假想敌。 晓恩虽有个更讨母亲欢心的妹妹,但是姐妹两人的关系颇为微妙,不像葵子和胞弟这般图穷匕见、势成水火,这让她理解母亲的同时,对母亲又多几分怜悯。葵子在晓恩面前痛斥胞弟的狼心狗肺时哭诉:“我生得出这样的孩子,他们生得出来吗?”随后在晓恩怀里嚎啕大哭,像个受尽委屈的孩子。一向倔强的晓恩,突然不知所措,她从未料到,自己在母亲心目中竟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晓恩在日本的生活,仿佛是在致敬当年母亲初嫁到中国时寄人篱下的心酸往事,生活在母亲故乡的女儿,和当初生活在女儿故乡的母亲一样,身处人群之中,心情却宛如离群索居,但不同于葵子在孤独中变得拧巴而冰冷,晓恩却在孤独中越发温润、柔软。 《客途秋恨》使用大篇幅的人物内心独白,香港导演并不喜欢连篇累牍的内心独白,印象中频繁使用人物独白的香港电影,除了王家卫的作品以外,只有陈果的早年作品和杨凡的《游园惊梦》。大篇幅独白的电影有股真实的勇气,内心独白与全知视角的旁白不同,独白是角色内心深处的秘密,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无法与剧中人言说,便将观众当作树洞,隔着屏幕向观众推心置腹。 《客途秋恨》的诚实,还透露在其满溢的文学气质中。除了木瓜甜汤以外,晓恩的童年回忆,还充斥着爷爷教她背诵的《乌衣巷》、戏曲名伶吟哦的粤曲唱段《客途秋恨》。晓恩童年家宅的院子里,是一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象,这幅景象足以让她的祖父祖母盛气凌人,也足以让她出身高贵的母亲嗤之以鼻。波澜不惊的表面下,是剑拔弩张的家庭矛盾。 返港工作的晓恩,回家看望祖父。虽然院子依然欣欣向荣,大宅子却抵不过时代变迁,渐显颓势。祖父褪去气焰,变成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对这一切,晓恩潸然泪下,剧情戛然而止,留下大宅子里的人,在呼吸与叹息中承受着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

     2 ) 天凉好个秋

    喜欢的细节:
    15岁的晓恩在菜场看到买东西的老人,回忆起和爷爷一起逛菜场的情形。

    夏日午后,小女孩趴在爷爷肚子上午休。长大后的晓恩看着中风在床的爷爷,想着:这样苍老的肚子恐怕再也承受不了这个孙女的重量了。——泪奔

    母亲在家乡的车站轻声地用日语道:“我回来了。”旋即觉得自语有些失态——那一刻,才不会记得计较自己的生活是否体面。

    墙上山口百惠的海报。

    现实和回忆在相关情形的引带下交织,揭示故事的全貌。很经典的叙事。

    不大理解的:

    母亲的变化(从澳门的小媳妇,到香港的麻将师奶,再到后面虚荣的师奶),父亲的态度,其中的矛盾和复杂交待的不够,母亲因为一次归国之旅后的痛哭暂得解脱(让晓恩回去看爷爷奶奶)显得太轻而易举了。

    舅舅的中国话突然长进了。

    也可以看得出以母女关系为主线想顺带的东西也很多,父辈的对乡土的向往,红小兵对父辈的反咬,香港时事的变化等等,包得太多太紧。

     3 ) 秋来如何不遗恨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粤曲《客途秋恨》

     

           很久没有看这么引爆泪点的电影了,虽然是90年的老片子。据说这是许鞍华的半自传电影,我信。里面的感触只有羁旅之人才能表现。
          一气看了两部用这首曲的电影:《胭脂扣》《客途秋恨》。这首小调在《胭脂扣》中被唱得风情万种,在《客途秋恨》里却是一阕凄凉的尾音。葵子多年羁留异国他乡的恨,可以在回乡之后消散吗?片中说,母亲从日本回来以后变得拘谨,甚至一夜之间老了。也许是数十年的回乡梦被现实打得破碎,葵子清楚,她再也回不去了。

          客途中有恨的何止是葵子?晓恩的爷爷奶奶回“祖国”效力,爷爷却被红小兵弄到中风。人在故乡,但他们是否真的回去了?

          在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魂牵梦萦的是当年,回乡却只是一个炫富叙旧夸耀怀念的符号了。

          梦中的故乡,还是你回去的故乡吗?

          飘在外面的人,秋来如何不遗恨?

          看到晓恩的舅舅说:“你父亲说要和我喝酒,喝到醉,可是他没有来。你代替你的父亲,陪我喝,喝到醉。”瞬间又触到了泪点。请干一杯吧!为了人生中无处不在的错过。

     4 ) 重看《客途秋恨》,有关时间与救赎

    这周林老师让我们找一个影片出来讲讲时间。恰巧今天为写剧本重看一遍《客途秋恨》,再看,感动更深。

    这是一个有关救赎的故事啊!是现今的女儿对母亲一生的救赎;是母亲对自己过去的救赎;是透过爷爷,是新一代对中国历史的救赎。看到最后,看的泪流满面。这样的家庭与历史氛围孕育出来的善意、感悟、营养、启蒙、救赎......无怪乎成就一代有情怀、关注时事和民族命运的作者导演——许鞍华。

    全片是从女儿晓恩的视角出发看妈妈的,从对妈妈的隔阂到理解为线索,贯穿起整个看似凌乱的时间与空间。观众与晓恩的视点重合,对母亲的理解有以下几个层面:
    一,现在的母亲控制欲强,性情古怪,讲话酸气十足,动辄闹情绪;
    二,曾经的母亲沉默严肃,被公公婆婆欺负,被街坊邻居蔑视,被亲生女儿拒绝,压抑而伤心;
    三,两人来到日本,女儿重游一边母亲故土,就是重新发现母亲历史的过程:母亲当年在故乡失恋失意而负气出走,几十年未归;母亲当年被弟弟拒绝归乡,被人指为不贞;母亲当年在澳门语言不通,处境困难,正如现在的自己;母亲现在的房子要被卖掉,真正的无归土可言......
    一层一层,对于晓恩而言,日本解释了中国的母亲,通过过去理解了现在,亲情里面,你只有我,而我理解了你,终于[最远的变成了最亲的]。

    第一遍看的时候,我只看到这第一层,然而,救赎不仅仅于此,对于母亲来讲,时间扮演着更加暧昧,更加折磨人的角色。
    是年轻时候日本生活的不如意逼她来了中国,而在中国数十年的苦闷和压抑却使母亲的心时时回到日本。日本是好的,日本的房子大,日本有亲人...日本在一年又一年的母亲的幻想里。然而真正回到日本,事实是日本还在那里,而时间早已悄悄将母亲变成了一个中国妇人。母亲穿着中国的时装,不着木屐,母亲发现日本的房子没有那么大了,洗澡也那么麻烦,日本的饭菜生生冷冷,不好吃了......时间改变了一个人的身份,改变着她的心理归属,而不回来,她自己也不知道。
    但是,时间没有化解怨恨,没有让她与过去和解。她怨恨的面对旧情人说,他过的哪里有我好;他和弟弟大吵,你忠,你战后为何不切腹;她对每一个故乡的故人说,这是我女儿,刚刚从英国拿了硕士学位;她面对曾经的情敌,好像瞬间穿越到过去......时间很神奇,时间又好像没有让任何事情改变,它还让情敌之间互相嫉妒着,尽管那个男人早已娶了别的女人变成了老头子;它丝毫没有化解怨恨,反而让积怨越来越深...面对母亲的背影,女儿独白道:“当我看着妈妈走远的背影,我觉得我好想了解了她的心情,一度,我不是也曾经绝望的背弃过什么吗?只是那一年我才十五岁,而妈妈已经是快五十岁的人,她还能有机会像我这样得到抒解吗?”
    影片走到最后,我们都为母亲这个角色心酸心疼,时间没有让她纾解,却让她变老了,却让她对人生这么个东西放弃了挣扎。回到香港的母亲变了,忽然间变老了,变得沉默而拘谨。她为了给女儿传达爷爷生病的消息等了一整天,你说这算原谅吗?或者,这算退一步吧。时间让妈妈变老了,时间让她停留在怨恨的过去,时间把怨恨放在那里,不多不少。

    爷爷心心念念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广州,却在文革中受尽了压迫。却看着孙女语重心长的说:不要对中国失望啊!镜头停留在看着母亲背影远去的脸庞,停留在爷爷病床前张曼玉那年轻的脸庞,哦不,许鞍华年轻的脸庞,那一刻,我觉得我对了许有了更深的理解。战争,文革,中国,日本,香港,历史,亲情,这些跟人有关的厚重沉甸甸的都落在了这个年轻女子的身上,带着爷爷的善意,父亲的勇气,母亲的救赎,面对未来,面对香港和大陆,面对电影和千千万万的观众。

    据说,当年这部片子公映的时候,许特意将母亲安排回日本住一段时间,可知后来母亲又把电影借回家自己偷偷看,看的泪流满面。我想许鞍华借着拍《客途秋恨》的机会让自己得到纾解,但这对于她的母亲何尝不是有着重大意义。在影片里,直到最后陆小芬都没放下心里的郁结,我想那时荧幕前许的母亲应有所变化吧!

     5 ) "不要对中国失望"

    谁道秋来烟景素。任游人不顾。一番时态一番新,到得意、皆欢慕。
    紫萸黄菊繁华处。对风庭月露。愁来即便去寻芳,更作甚、悲秋赋。
    ——黄山谷《一落索》


    趁着《黄金时代》上映的热闹,这两天把许鞍华早期的几部电影过了一遍,从《投奔怒海》(1982)到《女人四十》(1995)再到今天看的《客途秋恨》(1990),每部都没有让人失望,不得不承认与许导早期的作品相比,破碎而单调的《黄金时代》简直就显得太过“小清新”了。

    如果说《投奔怒海》偏向政治题材,《女人四十》偏向家庭伦理的话,那么《客途秋恨》就将这两者结合得近乎完美。虽然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细微情感、道德伦理是许鞍华的拿手好戏,但是能够把异文化中的身份认同、政治时局、战争创伤、家国乡愁、传统失落……这么多丰富的面相熔于一炉也着实要依赖于吴念真出色的剧本。

    影片的开场是1973年的夏天,伴随着Bob Dylan的代表作Mr. Tambourine Man,晓恩(张曼玉饰,彼时26岁)完成了她在英国的硕士学业,那时她和她的英国同学一样,渴望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从此开始新的人生。她在片中自白道:“越战、中东战争,都只是电视新闻里的镜头而已,那些地方毕竟都那么遥远陌生。”显然,那时的她还无法理会政治的意义。

    故事的主线无疑是葵子和晓恩回日本的探亲之旅,其实这也是母女二人相互理解和包容的过程,通过一次次的角色互换,她们越来越接近对方内心深处那个孤寂的角落,于是锁闭的盒子被打开,隐没的家世淌溢而出。

    另外,光是本片的片名也有故事可考。据传,《客途秋恨》最早是由清嘉庆学者缨艮所作的词曲名。后来南海才子叶瑞伯对其进行重编,把它变成了一首广东地水南音。原来叶瑞伯曾于道光年间到广西做生意,途中与一名女子相爱。后遇苗乱,两人失去联系,叶瑞伯创作《客途秋恨》来怀念情人。

    20世纪20年代,编剧家黄少拔将男女主角附会为才子缪莲仙,麦秋娟,并改编成粤剧《客途秋恨》,由佛山粤剧名家白驹荣首演,并一唱成名,遂成经典。这首曲子与顺德何惠群的《叹五更》被誉为“粤调双绝”。

    南音《客途秋恨》在片中第一次响起,是幼年的晓恩面对窗外的莲池和在躺椅上的爷爷,背诵刘禹锡的《乌衣巷》,背完之后她就趴在爷爷的肚子上睡起觉来。爷爷边摇扇子,边对她讲述着自己的家事。这个场景最后一个镜头非常棒,当爷俩在阳光的沐浴下睡去,凄婉的南音袅袅,镜头随之缓缓拉伸,画面安稳祥和。

    等《客途秋恨》再度响起时,已经来到了片尾。

    爷爷在老家中风卧床,晓恩来到正处于“文革”时期的大陆去看他。爷爷拉着孙女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爷爷本来身体还好,有一天知道你回来在电视台做事,就找了一本《宋词选》,要寄给你。谁知道,被那群红小兵问了一整天,累了,一爬楼梯,眼前一黑,就完了。晓恩,不要对中国失望啊,爷爷是老了,可是你还年轻,希望在你们自己,知道吗?”

    晓恩望着爷爷难过地心想:“这样苍老的肚子,恐怕再也承受不了这个孙女的重量了吧。”这一刻,童年往事、家国爱恨交织一处,使得叙事的情绪升至顶点。当然,上述那个晓恩趴在爷爷肚子上睡觉的拉伸镜头也就有了无限延宕之韵。

    感谢许鞍华,在这个长假的末尾,带给我如此优美的艺术,它仿佛初秋阳光的落叶,让人在萧瑟中涌发温暖的力量。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亏我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


    2014.10.6


    附,白驹荣《客途秋恨》原唱试听: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846071/

     6 ) 客途秋恨,羁旅旧梦

    昨晚看许鞍华的《客途秋恨》。录像带的画质,模糊,我记错了,认为是80年代初的片子,后来查资料知道是1990年的,难怪,张曼玉已不是花瓶的举止。

    一路看来,知道是许鞍华的自传,分外凄凉——什么事情知道是真的,就在道德上倾斜了。当年看《胭脂扣》,片尾如花还给十二少胭脂扣,毅然决绝,我唏嘘不已,两个演员也是魂归天国,谁信一语成谶,把命运当绝句来做,精彩,也短小,亦发没有余地了。

    许鞍华在忆旧梦。回忆幼时与祖父母在澳门的生活,似在梦境,老街老巷,黄昏的阳光,黑黢黢的楼梯吱吱呀呀,祖母打牌、买点心给孙女吃,扇子摇摇。母亲永远绷着脸,紧张又倔强。不算新鲜的题目,因为人情温婉,是旧时的经历,有份真诚和理直气壮,会撬起哪根怀旧的神经,由衷的理解。想我小时候在祖父母家,上学前班由二老接送。祖母带着我和堂妹去核桃园市场买菜,会切一方蘸着芝麻的热油饼做点心,水萝卜下来时节就着烧饼在小院子里边吃边看天。那时候祖母是权威,连天冷时能不能去院子玩儿都要她批准。现在我在家时中午送她去打牌,晚上睡觉前要给她按摩腿(老太太关节炎),我又成了她的权威。那日去祖父母的旧居徘徊一阵儿,还是熟悉,马上在里面住也不惊愕。

    片中的母亲葵子(陆小芬饰)是日本人,嫁给了中国军官,言语不通,又无容禀,自不受公婆待见,丈夫外地工作,寂寞凄苦。在他乡的人未必皆苦,苦的是要彻底放弃原来的生活,去融入新的,还要被承认和接纳。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问题。你不知道对方在讲什么,可以沟通,如果对方是一个群体,一个国家,本能就有敌意。我看葵子回到日本,不是舒一口气,而是尴尬。即便踏上故土,看着站牌忘情的用日语说出地名,故土也生疏了。看她马不停蹄会旧友泡温泉,是想找回故乡的感觉。可怜被新生活改造的狠了,磨灭掉身体的记号,日本料理榻榻米可以激活本能,但本能只是本能,比本能更高级的不再为日本元素所左右,是被迫接受的他乡的教化。更难受的是亲情在岁月外的纠缠,她想寻回失落的温暖,可是应该想到她当年留在中国就必须有牺牲它的准备。唯一的安慰是看着旧友老去自己有在英国读书的女儿?不是,眼泪出卖了她,若重新来过,她宁愿选择和那帮旧友一样平庸的生活,做平庸的妇人,不必把自己交给历史的大背景安排,那样太残忍。她不会在日本终老,即使那栋房子不卖,因为她不再适应日本了,所有要留下的理由不成立,泡温泉时对女儿说“日本菜生生冷冷,没味道,还是广东菜好,真想煲汤”,教化成功了。代价太惨重,在哪儿都是羁旅,紧张兮兮小心翼翼。这种教化像缠足,经历了一番苦痛,一世行动不便。

    小恩对母亲的叛逆是母亲压抑的爆发在女儿这一代的投射。一个在接受教化的人没有资格去教化自己的女儿——女儿不必经历这份再教化的曲折,比母亲理直气壮的享受生活。母女的心结难打开,旁人无意的对母女说“你可不像你母亲”或“你女儿可不像你”,真的不像?母亲当年能够抛弃家庭随丈夫来中国,这种决然和女儿头也不回的离开家庭寄宿学校何等相似。许多上一代和下一代关于成长的矛盾与心结,不是因为父母和子女不像,是因为太像,不像是指生活时代变迁的表象,但骨子里的优缺点继承的很完美。想起赖声川《红色的天空》里老李和儿子养老院吵架的一场戏,儿子对父亲的指责大吼:“我就是因为太像你!我越来越发现我根本就是你!”一家三口都在垂泪,舞台无声。女儿在日本也是言语不通,一人独自出门,迷了路,摘了有农药的果子充饥被主人喝止追赶,最终在村民的帮助下找到了通晓英语的教师,解了围。女儿的这番遭遇是母亲在中国的缩影。她理解了母亲。当母亲不被小舅父原谅并在初恋情人的酒馆买醉时,母女抱头痛哭,是惨然波折后的相认。
    小恩回广州看望中风的祖父。那里还是文革时代。望着年迈的祖父母,熟悉又陌生,看着熟睡的祖父,她想“这样苍老的肚子,恐怕再也承受不了这个孙女的重量吧”。我看到这里像针扎一样,想起一次和哥哥在祖母家中翻出旧时的照片,看见许多祖父的,2003年左右和朋友的照片,已是老态龙钟的样子,强打精神。我对哥哥叹道:“那时候就显老了。”都没说话。祖父2005年逝世。头一次身边亲近的人去世,接受不了。老是做梦。不相信。现在谈到祖父很平常,无伤心之意,偶尔独自一人念及前事,只暗暗神伤而已。片尾晓瑜望向窗外的广州,响起了南音《客途秋恨》,“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迁徙了很多次的人,哪儿都是羁旅,停不下脚。未被荒疏的记忆成了旧梦,对葵子来说,故乡是旧梦,对小恩说,祖父母的家里是旧梦。旧梦再好,也回不去了,羁旅是宿命。

    画质模糊,片尾的字幕统统看不清。看片头字幕知道编剧是吴念真,总顾问是胡金铨。看在日本远山乡村的清幽淡雅,有胡金铨的风格。许鞍华的镜头是急促拥挤。胡金铨也是一生漂泊未曾有家。拍这个故事,可能有感触。

     短评

    许鞍华自传,“不知身是客”,伦敦-澳门-香港-别府-广州以及闪回中的满洲。前半段真是不怎么抓人,完全就是在看演戏,陆小芬的表演痕迹尤重。后面到了日本,才慢慢开始找到感觉。剪接既像害怕煽情,又像生手操作,好在母女故事情真意切,哪怕是念旁白都会感人罢!以及“不要对中国失望”

    3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 这么苍老的肚子,恐怕再也承受不起这个孙女的重量了吧。

    7分钟前
  • 夏木
  • 力荐
  • 通片探讨两个字:隔阂——文化的隔阂,语言的隔阂,母女的隔阂,历史与现在的隔阂。英国、香港、日本、大陆,一部中华儿女的流亡史。极容易用力过猛但成熟圆润,讲的是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满腔家国情怀,但没有上升到史诗视野,而用年轻一代寻根式的视角代入。未曾想不到100分钟的电影可以承载这么多内容,足见许鞍华的掌控力之强。

    10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 许的自传式电影,有很多怀旧的元素,香港澳门广州日本……爷爷说的“不要对中国失望”那一段看得人鼻子发酸。而编剧,竟然是吴念真呢。

    13分钟前
  • Ashes of time
  • 力荐
  • 因为是吴念真X许鞍华,这样的组合甚至是超越侯孝贤的。

    14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 许鞍华自传式的书写,倾注了大量私人的情感和记忆,但丝毫不影响整个影片的情绪力量。“在路上”的辗转追寻母亲记忆的痕迹,人物的挖掘带出时代的隐匿变化。许鞍华的笔调轻描但却无比深情,同时也蕴含着对时代或是个人的和解。尽管结尾爷爷口中的语义是“不要对中国失望”“希望在你身上”的希冀,但于晓恩、于许鞍华,可能更是一种对新时代的惆怅和迷茫。

    17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力荐
  • 以家庭个体经验,呼出香港本是客途,却最终变成归地。而隔岸遥望国家,已成秋恨。以小托大,全片皆是个人的体验。却让人感到能与历史相接,收尾时气魄很大。那句 要相信中国,中国会好起来的。令人垂泪。自传题材能读到导演不少个人密码。那些东西在以后的作品反复出

    18分钟前
  • melonking
  • 力荐
  • 母子两代的心结,惟有在寻根之旅中才徐徐化解,因为——路途是最能看出一个人品格的。《客途秋恨》可能是最政治的一部许鞍华电影,然而抗战、解放、文革,国仇也不过是家恨的画布。咿咿呀呀的“阳关三叠”催动离愁。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 181215许鞍华真是毫不掩饰人坏的那部分,母亲回乡让女儿重受自身之苦,将“英国”女儿与“加拿大”女儿只充当炫耀的筹码,讥讽旧情人,母亲最终用一种复仇的方式夺回自己的人生,也是对历史的复仇。//半自传的影片,起伏的母女关系。张曼玉美得脱俗,远走他乡的追逐最后仍然要回归。

    28分钟前
  • 刘浪
  • 还行
  • 每次看许鞍华的片子,总觉得他无法是个香港导演,更像是一个温情而犀利的脱北者。让我想起她的《千言万语》和《投奔怒海》,连片子的音乐都这么没有任何香港的脚气。

    30分钟前
  • jimmy
  • 推荐
  • 借碟的时候,朋友说,就听歌好了,电影不好看,可是看完后,我倒是不赞成他的说法。是很旧的片子了,有问题也不奇怪,但是感情上,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其中三段是印象深刻的,其一是母亲和小舅吵架后酒后大哭,“我要让他们看看,他们有的我都有”;其二是母亲回忆父亲当年挽留她留下的情节,“我的记忆中,他是这样说的,‘我希望你留下来永远和我在一起’”;其三是爷爷对晓恩说,“不要对中国失望”。回头再想那首歌,更增唏嘘,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的命运是那么可悲,“生命是一条任性的河川,急急缓缓,甜甜酸酸。秋天

    31分钟前
  • 半袖
  • 推荐
  • 总是要把对方撕碎,才能重新整理出一段原本缺失的感情...

    36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 背景是巨大的国族历史问题,处理得比《人在纽约》踏实。剧本降落在母女关系的和解,而客途、秋恨并不仅止于此。这片子大概是理解许鞍华的钥匙,若文艺便要谈生命,若政治便要谈仇恨,“越亲的越远,越远的越亲”,刚刚好找到一段暧昧的距离。

    37分钟前
  • 57
  • 推荐
  • 这才是许鞍华最好的片子哪。

    39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胡金铨监制,取材家事,情真意切。每个角色都演得很好,情感的展开有条理,有力度。看过这部,才能理解许鞍华作品中的古典文学情结、历史感和她的政治热情。

    42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 二战对个人家族境遇产生的后遗症,整个东方人对家国及故乡的情感真挚而又暧昧。这种电影越经过时间的洗涤越能呈现出其价值,六七十年代的港澳,以及电视上的广州(内地)及日本,时间这把杀猪刀啊。

    45分钟前
  • 水怪
  • 力荐
  • 不理解是因为不曾想过去了解;越亲的越远,越远的越亲;记忆里长辈的模样,永远也忘不掉。

    4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 爷爷的故乡是广州,客途是澳门;妈妈的故乡是别府,客途是满洲和香港;我的故乡是澳门,客途是伦敦和香港。故乡与他乡,家国与天下。这样的格局大概只有吴念真能写出来,而许鞍华的手法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番格局。张曼玉最后一场哭戏还没到《甜蜜蜜》的火候,不过演员全然不是本片的重点。

    49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 我总觉得妈妈是张艾嘉演的...

    52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推荐
  • 陆小芬总感觉太年轻,而且表演情绪过度

    5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