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春与成长,自由与爱
先说点实的:青春与成长
Derek的家庭在美国太常见,父亲不太过问孩子的意识形态问题,偶尔发现他读了自己不喜欢的书,才没头没尾的发两句牢骚表示异议。剧情简介上说,正是这几句话,“在Derek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开始逐渐靠拢新纳粹帮派。直到父亲被黑人打死,他彻底变成了白人至上主义者。
假设,那天早餐,父子聊的是球赛或者数学,仇恨的种子没有被播撒,Derek的人生是不是就会改变?首先,人的一生中有太多机会接触仇恨,CCAV,网络,朋友,路人甲,一则动机不纯的新闻,一个抱怨,一句诅咒。Derek和父亲的谈话并不是唯一制造麻烦的机会。其次,如果没有这次谈话,Derek必定会顺着老师的思路去理解种族问题,最后得出一个种族平等的结论来。可过于顺畅的思考过程往往因为流于片面,逻辑脆弱得令人不安。不出所料,父亲那几句抱怨的话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居然就让Derek招架不住了,直到彻底投诚。
我觉得,影片说的不仅是种族问题,其主旨更关乎青春和成长。冲动是魔鬼,特别是年轻人的。
直到后来,Derek因为监狱的经历,重新回归到他高中老师渴望他回归的轨道上来,重新认识了种族,认识了生命的意义:“你曾努力让你的人生更好么?”(高中老师的提问)。
很多人认为电影对Derek狱中转变刻画得太突然,我不这么想。种族主义热衷的是宏大叙事,其逻辑推理的主要策略是忽略个体差异。在狱中,Derek才第一次有机会去认真的观察一个作为个体而存在的黑人——说脏话,偷懒,喜欢死对头湖人,爱好姑娘,说黄笑话,有点义气。一旦开始观察,他逻辑里脆弱的一环又被凸显了出来:黑人和白人,或者他这个黑人和我这个白人又有什么不同呢?Derek能在一夜之间心魔顿生,也能在一夜之间立地成佛。
911发生的时候,宿舍刚好熄灯,我的一个同学通过拨号上网关注着新闻动态,那一刻,宿舍楼里所有人都不睡,在传递新消息的同时传递着幸灾乐祸的表情。第二天,我们去上课,一个女老师面容憔悴,但掩饰不住的高兴,她跟我们说,她的女儿就在世贸附近上班,她刚刚确认了女儿的安全。我这才知道,昨夜我有多么残忍。
我们或多或少都存在成见,极端的成见造就了种族主义,克服成见的最好方法是去了解,交个“对方阵营”里的朋友。
我们也或多或少都还年轻,没人成熟到可以洞悉一切。但越早经历波折,越多接触不同的观点,距离成熟的标准就越近。我相信,Derek的种族观念在未来也许还会反复,还将因为不同的事件——比如影片结尾他弟弟的死亡——作出修正,但他的逻辑基础已经足够坚固,足以禁得起任何扰动。而这,就是成长。
再说点虚的:自由与爱
这个片子让我懂了一个道理:自由和爱,这两个概念如此紧密。而我以前竟未察觉,恨,在渴望限制对方的同时,也绑架了自己。Derek身上的纳粹刺青一直是压在他胸口的一块巨石,无法轻易抽身。
可是,这个世界上的确有那么多可恨的事情。比如腐败,官僚,谎言和愚昧。其实,我们不如去可怜他们,不如去歌颂廉洁,公平,真诚和智慧,我们不如因此去更爱那些美好的事物。我最喜爱的博客作者之一,饭饭,曾经这么说:“连岳过得越好,我就越爱国”。一句反体制的话,却说得这么动听,只见得玫瑰,闻不到任何血腥气,令我叹服。如此举重若轻的表达,在我最喜欢的歌手之一,张楚,的歌词里也有:“朋友来作客请他吃块西瓜皮,仇人来了冲他们打个喷嚏。”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偶尔为之可以,旁观者清可以,但不能作为全职,比如民运,打假和一夜情。天天把同一个事物摆在眼前,想尽各种方法去恨,长此以往,就不知道怎么去爱了。天天把不同的事物摆在眼前,想尽各种方法去爱,时间一长,也就不知道什么是爱了。不知道爱的结果很可怕,因为丧失了体会世界的一个重要维度的能力,从而变得不怎么像人类了。
2 ) 总是要以死为代价
一切激进的偏执总会带来伤害,所以人们需要以美好的角度去发掘生活的点滴。种族歧视的问题早已屡见不鲜,无法根治的弊病只能将其抛至台面让公众自省,电影里的某些画面及言论确实从心底让人感觉不舒服。将社会性的问题浓缩到一个典型人物的身上,透过典型人物的行为再次窥探整个社会的风气,于是这样的剖析才让人印象深刻。
很喜欢导演选用慢镜头去拍摄一些细节,人物的表情及肢体变化仿佛逐一放大,震撼着屏幕前大部分脆弱的心灵。这对演员的演技有相当高的要求,Edward Norton完美的做到了诠释,这个貌不惊人的男演员竟然可以演出如此邪恶的白人至上主义者,以至于他的出场我都没认出来(在我心中他永远是一幅弱气的姿态)。哥哥残杀黑人后那一抹坏笑仍印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纳粹标志的纹身在黑白效果的映衬下散发出令人恐惧的阴郁气息。
无论如何也猜不到那个结局,倒在血泊中的少年一脸无助的惊异,明明都是要洗心革面的人,上天却不再给他们一点点机会,这便是之前作恶的惩罚。少年之死对于少年本身似乎有些不公平,毕竟是个尚未成熟且无出格行为的孩子,于是我只能将其理解为是对哥哥的惩罚。
少年手中血染的报告书见证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记录了他对人生最后的感悟:
So I guess this is what I tell you what I’ve learned. My conclusion is: hate is a baggage. Life is too short to be pissed off all the time. It’s just not worth it. Derek says it’s always good to end an essay with a quota. Since someone else has already said something really best, so if you can’t top it, steal from him and make you strong. So I pick the guy you like: we are not enemies, but friends. You must not be enemies. The passion is strength. And don’t make it break bounds of affection. The missed cord of memory will swell and again touched. I’m sure they will be, by the better angle of our nature.
电影观毕,我仍对世界充满期待,期待love & peace的降临之日。
P.S:比起Edward Norton,我更在意Edward Furlong,也就是演弟弟Danny的孩子,长得很邪魅,五官相当标志,吞云吐雾的样子很女王,总觉得有些眼熟,后来发现在N早以前收过他几张CK的广告图,当时也是喜欢的不得了。现在这孩子已然发福老去,很可惜。
3 ) 从良了的诺顿:我为什么只给《野兽良民》两颗星
对不起,爱德华诺顿,虽然你在这片子里性感地一塌糊涂,虽然豆瓣上给你这么高的评价,这部电影还是让我失望了。不是你演得不好,而是这部片子逻辑太过简单,对种族问题的揭示基本没切到点子上去。在《搏击俱乐部》那样的历史高度的阴影下,《野》只能说是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基本上,我对“妓女从良”或“浪子回头”的故事没有兴趣。当然,这完全是我的私人好恶,不能作为扣分的理由。但至少我有权力说说我为什么不喜欢这样的故事:那是因为,它太容易被拍成一部“教育片”,让人们乖乖地驯服于主流价值观。当然,“教育”也有高下之分,有一本正经,居高临下的,也有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的——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说的就是这种方式。正襟危坐的,大家已经有足够的免疫力,不可怕;可怕的倒是后一种,还没等你发觉它就在你心里攻城略地了。这套“软性”的机器怎么运转呢?说来也简单,曰:表彰先进,惩罚落后。我们看到,《野》,或者说大一点,好莱坞的大片,都难以跳出这样的套路。
写到这里,我有必要做一点解释,以免犯上“政治不正确”。主流价值观不代表就是错误的,反动的,非主流也不见得就正确。此处想讨论的,是《野》在艺术上的得失,所以请不要用政治的逻辑批评我对《野》的批评。我百分百支持平权,反对种族中心主义。但这并不妨碍我批评这部电影。
什么是艺术的标准?我固执地以为,一部在艺术上有野心的电影,多少是叛逆的,是反常识的。(这也适用于其他艺术形式)艺术不是幼儿园里的阿姨,每天把观众看作儿童般重申些社会的“DOS AND DON'TS”,它应该是帮不安分的捣乱分子,专门寻思着打破些你已经视为天经地义的框框,狡黠地从暗地里冲出来,出其不意地捅向你身体最敏感之处,让你如坐针毡上半个月。
呼吁种族和解,倡导宽容,“冤冤相报何时了”——《野》除了再次扮演幼儿园里的阿姨,把这些老话重申一遍,还给了我们什么呢?不但没给什么,还带来了一堆疑问。诺顿是如何变成种族主义者的?仅仅是父亲的死吗?导演似乎也觉得这个逻辑太单薄,于是在快结束时给了个父亲“谆谆教诲”的场景。但这只是弄巧成拙,自主意识这么强的诺顿,会这么轻易被父亲的几句话,就从原来对黑人老师的崇拜转向憎恶吗?小诺顿的内心,一定经历了在父亲和老师之间痛苦的挣扎。影片没有花笔墨在这种内心的转变过程上,反倒在许多无关痛痒的地方搞足噱头,那么多冗长的升格镜头不知所云,真是败笔。
除了在形而下的意义上,自身逻辑无法自洽外,《野》的失败在于没有从社会层面解释种族主义的滥觞。影片导演的态度无疑是严肃的,否则不会选择这么“硬”的题材,但问题是,影片没有触及到种族主义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心理根源。如果说种族主义来源于白人的“相对剥夺感”,那么我们在影片里几乎找不到这种提示。赛司应该是典型的低阶白人,但即使在他身上,我们也找不到他憎恨黑人的原因。也就是说,在影片中,历史被挤压到了一个平面。我们无法理解“种族主义”这样一种典型的历史意识:Where does it come from? where will it go?所以我说:《野》没有历史,尽管片名里有history。
诺顿的“从良”历程同样不能让人信服。仅仅因为遇上了一个像《阿甘正传》里布巴一样心地善良的黑人吗?因为白人帮派的凶残、乖戾吗?如果说影片呈现的诺顿由善趋恶的逻辑简单到侮辱观众逻辑,那么他由恶趋善的“回归”也是那么苍白无力——对比他在煽动白人作恶那一幕的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真不知道诺顿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同感,相比从良之后的诺顿,之前的他,举手投足间是多么魅惑!你看他杀了两个黑人被捕的那场,那挑起的眉毛,上扬的唇线,得意的坏笑,茂密的睫毛下那黑亮放光的双眸;你看他和家人辩论时那种志在必得,连珠带炮……这些最能吊起我们情绪的段落,不就是赤裸裸的“恶”的“召唤”(interpellation)吗?不幸的是,相比善,人类总是在恶的召唤下缺乏抵制力。想想看,诺顿给你留下的难忘的瞬间,不都是在为恶吗?看《搏击俱乐部》里他在老板前痛殴自己,我们谁不是笑得一抽一抽的?而从良后对家人关怀备至的诺顿,能带来给我们什么呢?
丹尼尔是“美国X档案”的叙述者,也是诺顿的追随者。对于一个优秀的导演,这样的角色设置肯定不是白设的。他一定会通过某种“反差”(contrast)跟主人公形成一种“互文关系”,从而拓展片子的艺术空间。可导演在此基本浪费了这个设置:丹尼尔基本没有推动情节的发展,其走入“光头帮”,完全是哥哥的影响,其退出,也简单地匪夷所思,毫无心理变化的层次。让人大感意外的结局,也许是想表现现实复杂,曾经憎恨黑人的白人,也可能成为冤冤相报的牺牲品。但如果按我之前设想的(相信也是大多数观影者设想的)诺顿在劝服那帮光头党时被杀,可能会提升全片的一个层次。即使如导演安排的结局,我们也有理由问一句,面对弟弟的死,诺顿的心理还会经历什么变化呢?无语的是影片至此戛然而止,以一个弟弟的颇为陈词滥调的作文结尾就草草了事了。
被忽略的不仅仅是丹尼尔,其他配角更加单薄。诺顿的女友、母亲都面目模糊,白人至上主义精神领袖开曼更挫,在被诺顿打了之后就退出剧情了,我还以为此处会有什么伏笔呢,好歹也是精神领袖啊,真没看出他强大在哪里。反倒是监狱里帮助诺顿的那个黑人,虽然仍是“善良、带点搞笑的小毛病”的经典黑人形象,但模仿女友那段还是让我眼前一亮。
说了这么多,回到原题,“浪子回头”故事也不必定是艺术电影的毒药。张扬的《昨天》也是个典型的浪子回头故事,但它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主人公内心的转变上,从中展现出的生活的真实感每每强大到让我艰于呼吸!而《野》不仅没把重点放到诺顿的两次转变(结尾还漏掉了第三次转变的可能),而且对两次转变的展现也流于肤浅,缺乏直抵人心的力量。可惜诺顿这么好的“天物”就这么被“暴殄”了,想想要是诺顿一坏到底该有多酷!可咱从“大局”想想就不行啊:小坏一番已Sexy到无法匹敌,要一坏到底,那种族主义的支持者和同情者还不知道因为诺顿要暴增多少呢!
4 ) IMDB8.5分
1.1m评分138王小波"时隔十年,再来考虑信仰问题,我忽然发现,任何一种信仰,包括我的信仰在内,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渎神是罪名,反民族反传统、目无祖宗都是罪名。只要你能举出一种可以狂信而无丧失理智危险的信仰,无须再说它有其他的好处,我马上就皈依它——这种好处比👍🏻542黑白彩色两条叙述路线和反对种族歧视的主题让影片基调如同片头那黑色的大海一样沉重。诺顿的观念转变有点显快,这里应该用更多镜头表现。影片中嘶哑有力的呼喊和很多迷惘的眼神令人窒息。监狱里那个叠床单的black parterner 是整部电影唯一可爱的人物导演是英国人,一直在美国工作。看这种片子,一定是期待看见纳粹大杀四方血流成河才过瘾啦,但是这片子完全不是,千万别误会,它讲一个过气新纳粹出狱,出狱了变阳痿了,然后教育崇拜纳粹的弟弟当个好学生,是个教育片来的!
5 ) 美国历史与爱情无关
毛主席曾经说过:要读历史,要懂历史。我们每个人从小学便开始学习历史,从秦皇汉武,到四大文明古国,我们都统统浏览了个遍,那薄薄的几本课本便涵盖了人类全部的历史。于是,我们会在期末考试的时候,选择标准答案填在上边。我们会把历史课本中得原话大段大段的背下来,然后近乎完整的填在考卷上。于是,当年的我极度反感这种学习历史的方式,从小学一毕业便发誓只学理科,绝对不学文科,后来坚定的选了理科。
可是,认真的说来,对于历史我却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历史不考试的话,我会很认真的把历史课本仔仔细细的慢慢阅读。我曾经记得高一我最后学习历史的那学期,我们的历史老师就很有意思。他也考试,他出的考题和别的老师没什麽区别。可是,他会把我们所有人的成绩都开方乘十,打算学文科的同学们都说这个老师没本事,可我却非常喜欢他。他上课的时候从来不带课本,他给我们讲故事,把历史事件当作故事一个一个的讲给我们听。把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一直讲到现代社会,他不是让我们学历史,他是让我们去感受历史。可是,他不给我们总结,从来不,他只让我们课后自己去总结。对历史的感悟,其实是从他那里才真正开始的,虽然我后来学习的是计算机。
废话了这麽多,我其实想说的就是那部王小波曾经说过他看过最好看的电影《American Histroy X》(美国历史档案,又名野兽良民)。这部片子由托尼凯(Tony Kaye)导演,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爱德华·弗朗(Edward Furlong)主演,这也是Tony Kaye的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讲的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最严重的问题:种族主义。
可能很多人并不曾经深刻的了解过种族主义这个词语,他们只是在电视上电影上报纸上杂志上看到这个词,但是他们不曾有过真正的亲身体会,包括我在内。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民族,却一般来讲只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这四类。或许人类的天性就是互相残杀,这些杀气腾腾满眼仇恨的人,他们看到的只是肤色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其实,那个和自己外表略异的个体也是人类。于是,这个世界上有了3K党、光头党,有了黑奴,有了印尼大暴乱……于是,德瑞克温亚剃着光头,带着纳粹纹身、满嘴脏话四处惹祸,仇恨所有有色人种,成为新纳粹的追随者。他带领着社区的一大批青少年到处迫害有色人种,直至后来在一个深夜,射杀了两名来报复的黑人之后被警察逮捕,投入监狱。
我是从这部电影起开始关注Edward Norton的,片中他开始是一个在父亲的种族教育下成长的略带反抗的少年,当父亲被黑人射杀后,迅速的将仇恨转化为种族歧视。而在监狱中他被白人鸡奸,与黑人合作,在以前的黑人校长的帮助下,慢慢发现,人各有好坏,并不能单纯的用肤色来划分。再然后,从监狱出来,企图挽救正在重蹈自己复辙的弟弟……他把这样一个经历复杂的角色扮演的丝丝入扣。从扭曲的脸部直到后来平和的眼神,一个新纳粹主义者的心路历程在他身上完全的得到了重现。他也因此得到了1998年的Oscar最佳男主角提名。
片中,德瑞克温亚弟弟的扮演者Edward Furlong曾在《魔鬼终结者II》中和阿诺演过对手戏,不过在本片中他已经长大成人了。片中他是一个崇拜哥哥,因此跟随哥哥的脚步一步一步的称为一个新纳粹主义者。在学校里他歧视有色种族的同学,在自己身上刺上许多新纳粹的图腾,眼见丹尼就要踏入他哥哥的后尘,他的黑人老师于是规定他,要他回忆当时他哥哥的种种行为,编写成一份报告,透过这份报告,我们能够轻易地看出这个家族的悲伤过去与无奈,这份作业的名字就是‘美国X档案’。最后,他终于完成了这份报告,他终于真正放开心扉用全新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看身边所有白色的、黑色的、黄色的……人们。可是,在他到学校交报告的那个上午,他被一个黑人同学射杀在厕所里边,血溅在白色的瓷砖上,触目惊心。
在美国,由于历史原因,至今仍然有着不少的种族歧视者,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自由平等的。有些白人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育孩子,不要把有色人种当人看,是有色人种污染了这个世界。我始终不明白,为什麽要把人类普遍存在的竞争局限在肤色问题上来看待呢?那些人到底是懦弱还是偏执,抑或外强中干?自然只是用肤色来划分人们所在的区域,后来人类社会发展了,不同肤色的人们居住生活工作在一起,没有谁比谁低贱,没有哪个种族比哪个种族高贵。希特勒的亚利安人种论曾经蛊惑过多少人,因此演变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难道不该从中接受教训嘛?我们不该被人利用,被某些怀着个人目的的人利用,我们都是人,我们应该和平的相处才对啊。
《American History X》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强烈关注种族歧视的影片,它与爱情无关。导演仅仅把目光投射到种族主义以及暴力问题上,所以才让我们如此震撼。其实,爱情真的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唯一,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关注,还有很多事情等待着我们的感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生活的惬意安详的,如果我们把地球仪旋转一周,我们会发现绿色在地球上所占的甚至还不到1%!仅仅如此……
6 ) 沉重历史下的个人对抗
当诺顿不再饰演腼腆而又有些口吃的双重性格角色,而是饰演一位性情颇为镖悍的帮派骨干时,这样的角色变迁本身就让我有X般的未知期待。在我看来,在《美国X档案》中,他的表演是成功的,他以他的经历演绎了一段美国X历史。X通常给我带来这样的感觉,即神秘而不公开,同时有着数学赋予的意义,即未知性。这部电影即演绎了一段美国白人和黑人冲突的X档案,揭示了社会的现实,现实很残酷,但是又充满希望,而未来还是那么的未知。诺顿饰演的德瑞的人生分为两段,一段在入狱前,一段在入狱后;一段是仇视黑人和移民,一段是希望和解与宁静。但是,德瑞的故事绝不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先进性故事,它表现的是在美国社会中种族冲突的现实困境和个人对现实微弱却又温情的对抗。
关于美国种族问题,我们已经听过太多的新闻,在美国,黑人问题也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黑人倍受歧视,特别常被警察殴打,冤杀,这些故事揭示了事实的一个方面,却又让我们陷入单线思维,将种族歧视单纯归因于自大的白人,这样的思维痛快但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在《美国X档案》中展示的是简单却又复杂的美国种族冲突现实,简单是因为他们的一次次冲突是那么直截了当的暴力,一场口角就能引发血案。复杂的是这背后又牵扯到复杂的暴力和仇恨的轮回,观念的扭曲与谎言的放大。就如德瑞仇视黑人时杀气腾腾,可以冷酷而又干脆,但是他的心路历程却又复杂而又微妙,从一个崇拜其黑人教师的少年到狂热反黑排外的帮派骨干,再到狱中又认清昔日谎言出狱后试图拯救陷入自己曾经歧路的弟弟,这绝不是简单的转了一个圈,而是曲折的前行,一个人生痛苦的历练过程,终于,他走出了迷惘,即将迎来更灿烂的生活,弟弟却又惨死于黑人枪下,仿佛又一个轮回,种族的仇恨仍在不断滋长。影片就此结束,留下的是X般未知的疑问,弟弟死后,德瑞会怎样?他对黑人的态度会再进入下一个轮回吗?
影片一上来就展示着社会现实的残酷一面,而德瑞的弟弟丹尼作为X档案的“记载人”,以亲历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角色演绎和叙述着这段历史,记载兄长的一段历史。丹尼叙述着哥哥那段仇视黑人的狂热岁月,德瑞如同一个恶魔般歇斯底里的攻击黑人和移民,甚至对家人恶毒的谩骂攻击,直到进入监狱。而丹尼也只能记录他眼中的历史,历史就是如此,它永远有未知的X档案待人书写,每个人的角度都可以写出别人不知道的X档案,历史就如一个方程,里面有太多未知变量,只有更多的人将自己在这段历史中生活的“常量”填写这个变量,才能得出方程最完善的答案。从德瑞走入监狱开始,历史开始由他书写,本片在回顾昔日时都用了黑白画面,这样看起来更有历史感,就如《晚安,好运》中一样,尽管没有《晚安,好运》中的厚重感,但是依然显得凝重而深刻。在牢狱场景中,导演表现了一种良好的希冀,德瑞和一位牢中洗衣房的黑人渐渐建立起友谊,而德瑞的选择也表现出了一种困境,社会上黑白人的矛盾延伸到了牢狱,作为一个因为杀害黑人入牢的白人,他面临黑人的仇恨,所以他必须和白人亲近。而作为白人,他与黑人的和解又不为白人群体所忍受,于是他在澡堂被白人鸡奸,殴打,在这里,一种美好的和解愿望遭到了强暴,当德瑞奄奄一息的趴在澡堂地上时,他手上的“白人强权”显得充满了讽刺意义,他作为白人遭到了“白人强权”。我希望这样的电影,导演展现着现实,同时表达着良好的希望,而现实正是如此,它或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在一片歌舞升平中总是充满了残酷的角落;它或许也没有我们想象那么黑暗,在一片黑暗沉重中总是充满了希望的光亮。所以,德瑞出狱后试图拯救走入歧途的弟弟,他几乎成功,弟弟完成了X档案,弟弟同哥哥撕去蛊惑人心的狂热标志,但是,最终,常常带着迷惘眼神的弟弟死去,一个或许即将走上与黑人和解之路的年轻人死于黑人枪下。随着影片的结束,下一个X的档案等着被人书写,片子完了,留下的是未知的未来。
德瑞只是很多曾经歧视,甚至仇视有色人种的白人之一,他个人无法改变历史,但是,他可以改变自己的历史,他个人的历史。显然,他的改变很不容易,个人的历史总是离不开大历史的推动或牵制,就如德瑞所做的,他顽强的改变着自己的轨迹,同时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但是,他的努力毕竟为个人历史的发展的X提供了更多答案的可能,他仍然对抗着将更多年轻人带入歧途的谎言与欺骗,他仍然尝试着陪伴家人的安宁生活,他努力了,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历史发展轨迹上和谐前景的可能,或许这正是在丹尼惨死后影片仍然让我不觉压抑和沉重的原因。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194348.html
诺顿演技真是够拿一个小金人了。。。
Has anything you've done, made your life better?
憎恨是包袱,生命短暂,不该老发火,根本不值得。
被蒙蔽尚可原谅,丧心病狂的偏执才应当被"射杀"。所有人类中因种族、宗教、性向、地域、意识形态等的不同而造成的歧视,会否有彻底消灭的一天?
Hate is baggage. Life's too short to be pissed off all the time. It's just not worth it.
138王小波"时隔十年,再来考虑信仰问题,我忽然发现,任何一种信仰,包括我的信仰在内,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渎神是罪名,反民族反传统、目无祖宗都是罪名。只要你能举出一种可以狂信而无丧失理智危险的信仰,无须再说它有其他的好处,我马上就皈依它——这种好处比
几个慢镜很给力。
被爆菊后大彻大悟!杀死2个黑人判3年,抢劫1台电视机判6年,到底是什么左右这些!种族歧视根深蒂固在某些美国人脑中,恨有色人种无所事事领失业金过活,恨占有本该是他们的职位!憎恨是包袱,生命短暂,不该老发火!有些报应会报应在最亲的人身上,真恨不得死的是自己!爱德华•诺顿演什么像什么!
诺顿的谈吐竟有德尼罗既视感。转折和升华都有种小学作文式的牵强,依仗狱内一个黑人正面像和一场白人的浴室爆菊说明不了问题,在最关键的人格转变上处理欠奉。除此之外运镜、表演都是一流,影像黑白模糊肤色黑白,调配人性共有的灰。论种族问题,还是《撞车》诠释得最好。
Hate is baggage. Life's too short to be pissed off all the time.
我们的思想中都有一个本我和一个超我存在。本我就是我们的欲望,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而超我则是我们的理性,是我们用来约束自己的欲望的东西。在本我的支配下,我们都是野兽,而超我使我们压抑自己,成为一个良民。
黑人是不幸的,黑人也是幸运的。至少还有那么多探讨黑人的电影,却没有几部探讨黄种人的电影。
上帝不回答,那是因为你问错了问题
好莱坞的电影就不贯对中心的体现很紧凑,但是我还是觉得没新意,可能在美国关于种族歧视的事情谈得太多了,而这部片子对于种族问题的复杂性完全当不到《Crash》,当然,这个片子主要还是讲无谓的仇恨而不是真正的社会问题。
好片!不过诺顿的人性转折来的太快了点,欠缺了点说服力.
最最最震撼性的结尾。种族、肤色、仇恨是否有一天可以结束?青春是一个坑,别人往里面丢什么,它就接收什么,所以,需要一个引导者,来归类这些东西。有时候别人并没有要你做什么,只是认为你需要了解而已。
在美国教堂枪击案后重看这片真是分外感慨。以及,豆瓣的top250毫无数据说服力...
转变太快欠缺说服力,和开场的杀气帅气不成正比;说教味较浓,仇恨不会轻易消失,憎恨是人类杀戮的毒牙,绝非靠“真善美”和所谓信仰能消弭;为诺顿加一颗星,只是仅靠演员演技,还真撑不起如此沉重宏大的主题。
导演是英国人,一直在美国工作。看这种片子,一定是期待看见纳粹大杀四方血流成河才过瘾啦,但是这片子完全不是,千万别误会,它讲一个过气新纳粹出狱,出狱了变阳痿了,然后教育崇拜纳粹的弟弟当个好学生,是个教育片来的!
整部影片太流于表象,很多镜头显得非常仪式化。过于强烈的对比——影像抑或是情节——使得影片说教意味太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