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deep sad beautiful
一个浪漫的无神论牛仔遭遇一个实际的有神论纹身师。他们的小女儿癌症去世后,两人精神濒临崩溃。得知美国政府由于宗教原因不公开干细胞研究成果,导致他们错失救女儿良机,男主人公暴怒异常;而此时女主人公为了寄托哀思认为飞来的小鸟就是女儿,这种行为也让男主人翁无法容忍,他企图用暴力的方式让爱人清醒,爱人用过激的方式予以还击,最后可想而知。
从前对女儿的爱是连接这两个持不同价值观的人的纽带,女儿走了,爱消失了,这个破碎的圆圈就分崩离析。
我一直认为,人类必须有一个信仰,这信仰应该是爱。有爱就会有理解,体谅,同情,世界上很多矛盾就可以被化解。心里有爱,就会有给予的力量,而不是剥夺和占有。有爱的心是独立的,不需依附任何组织和宗教,不需让仪式来填补缺失。
前半部觉得平淡无奇,后半部简直像坐过山车。回味起来觉得前半部铺陈得相当不错。非线性叙事,剪辑一流。第一次觉得乡村音乐这么质朴动人。
2 ) 文艺夫妻的人生是容易破碎的梦
比利时的电影似乎是第一次看。
男女主典型的文艺青年,一个爱好音乐,一个爱好纹身。在相爱以后,女主加入了男主的乐队,担当了女主唱。他们的音乐叫蓝莓音乐。抑郁的剧情配以明快的音乐和歌声,让人感觉本来应该是快乐美好的人生,为何会蕴含着如此多的不幸。
影片非线性叙事风格,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实际上就是曾经的快乐生活和现在的不幸相交叉,更显得生活的残酷无情。
孩子患病离世,这在这个世界并不是什么很不能接受很特殊的个例,为何在这对夫妻身上尤显得悲伤?按理两人都是有着爱好的人,对音乐艺术的爱好还不能抹平生活造成的不幸?这尤其使我困惑不解。性格奔放的女主,在女儿离世后几近崩溃,最后自杀身亡,这真的让人不能理解。女儿什么时候成了她精神生活的支柱?她喜欢纹身,后来又喜欢上蓝莓音乐,她的歌声那么动听,她和男主的爱情那么动人。怎么就因为女儿的离世一切就化为乌有?这个女人太感性,太情绪化,太专注,先是纹身,然后是爱情,然后又是母爱,唯独没有的是她自己。这个女人活得太空虚,她不能失去生活中的任何一点东西。
男主是个充满魅力的男人,他爱好蓝莓音乐,也此为职业,他生活得无忧无虑,直到爱上一个纹身师,陷入爱情,音乐和爱情也使得他的生活幸福和美满。他没想过要孩子,当得知她怀孕后,他惊愕和生气,但也接受了这个事实,欢迎这个新生命的加入,爱上了这个小姑娘。他是一个好父亲。他和母亲一样爱这个女孩,只是他没有那么情绪化,他恨宗教,恨不支持医疗实验的决策者,片中男主对宗教的一番质疑很淋漓尽致。当女儿离世,他觉得生活应该重新开始。他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他不能理解为何爱人会崩溃自杀,只留他独自一人承担着这生活的不幸。文艺女青真是害死人。
此片的音乐非常好听,
3 ) 破碎的只是在俗世的关联
回国的飞机上,看了一个很棒的电影,一个比利时电影,对欧洲的艺术水准致敬先!
其实一开始是很难往下看的,因为一开始镜头就交代了主题,医院、患病的孩子、无助的眼神...对于一个有了孩子的人,看这样的镜头真是犹如痛在心上。
不过导演很善于运用拼接的方法讲故事。在大量的插叙倒叙中,会让观者了解到一个最终走向破碎的家庭,有着怎样一个美好的开始——相遇、恋爱、求婚、结婚、怀孕、新生命的加入...,又怎样因为孩子生病一家三口开始与病魔开始令人煎熬的、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战斗、再到因为孩子离世的悲伤使两个人自责、互相指责,明明还相爱,但是经不住的拷问、希望后的失望、失望后的愤怒...最终让女主终结了自己的生命,而自杀前刻在身上的表明爱意的纹身,就像一个注解,尘世的关联没有了,精神的关联从来都在。
其实导演也没有滥用孩子受苦的镜头折磨观众。但是那偶尔的两三个,就足够让人颤抖了。欧洲的医疗条件确实好,但是对于病魔依然束手无策,孩子还是在饱受治疗的痛苦后离开了,父母一样是倍受煎熬,只不过欧洲的医院不像国内那么紧张,医护人员也有患者需要的关怀。看了这部电影我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科学和伦理在某些方面的冲突。过度考虑伦理导致科学不能进步是最令男主角愤怒的地方,影片两次出现了小布什发表相关演说的镜头。之前我也对这个问题有很保守的看法,但是看了这样的电影,感受到这样一个身处绝境的家庭,真觉得救救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走了,他们也回不去了。电影并不想制造幻想来麻醉我们。现实就是这样残酷的。忘不了就是忘不了、走不出就是走不出。孩子的妈妈是这样的,孩子的爸爸想救她出来,但是总引发更伤人的争吵,何况自己也是悲伤的。孩子爸爸在演出时看着孩子妈妈的眼神和向孩子妈妈伸出的手真是让人心疼。孩子妈妈不同以往的躲避的姿态对孩子爸爸又是一种伤害。我觉得孩子妈妈就不想走出来,走出来就意味着和孩子的真正的告别,这对于一个母亲很难做到。不得不说男女有别。男主想找回他的爱人,而他的爱人不想再有往日的欢愉了,她愿意让她的心在地下,和她的小小的孩子在一起。我觉得孩子妈妈活得很纯粹啊,很勇敢!
这部电影,不仅有美丽的人,还有好听的歌。多场live真是太过瘾了,虽然我对蓝草(bluegrass)一无所知,但是我觉得超好听!
电影的名字虽然叫The Broken Circle Breakdown,中文翻译为《破碎家庭》,但其实他们一家三口从精神上并没有分开。
疾病无情,活着的我们,必须珍惜、必须感恩。
4 ) 唯美而隐晦的恶意
很久之前看的片子,现在才写,一方面懒,另一方面我不愿相信影片竟有那样的恶意,希望是我误读了。现在几年过去了,我仍觉得当时的猜想有一定道理,所以把它从脑海剪切到这里。
这是一部接近4星、有过提名、得过奖的电影,还有好听的音乐。打一星?不是找喷吗?还好没几个人看到。
女主灵魂出窍的那一刻我彻底震惊了,原来这个世界里存在灵魂!原来男主之前一直是“反派”,舞台上的演讲尽显丑态、癫狂。女主的世界观才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上帝是存在的,信仰上帝是正确的。
在这个有上帝的世界里,男主绝想不到女儿得绝症,妻子离去,家庭破碎都是上帝的安排,只因他是无神论者。
女主信教,自杀有罪,不能直接自杀,于是引发事故,昏迷不醒,灵魂脱离身体,此时她大概在想:看来我是对的,我去找我们的女儿了,另一边再见,爱你。
最后,男主乐队为植物人女主送别演奏,解除生命维持系统。意味男主终于接受了女主已是没有灵魂的躯壳的事实。换句话说男主终于皈依了上帝。
原来是一个无神论者被成功改造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上帝的笑容。你终将信仰上帝,若还没信,祂会毁掉你珍爱的一切,击垮你,让你痛不欲生,最终你唯有希望上帝存在:女儿和爱人在另一个世界快乐的生活。
不信仰上帝的人们,如果上帝不存在,你对,我蠢。可万一上帝存在呢,祂会怎么对待你?赌上你自己和所珍爱的人的幸福?你愿意冒这个风险吗?还是趁早信了吧,'cos God has a plan for you,你不想让自己的 plan 好点么?
这大概就是本片想传达的信息吧。
也许是我误读了。
我不是无神论者。我不信教。
5 ) 来听听蓝草音乐吧
这个导演绝对是乡村音乐的狂爱者。电影故事很简单,一个失去了孩子之后的家庭的破裂,导演用各种顺叙、倒叙、插叙的方式讲故事,各种剪辑技巧轮番上阵。音乐是电影里最亮眼的部分,可是对于电影来说,音乐是多余,但对于喜欢音乐电影的人来说,这个故事显然和音乐无法联系在一起。无论他用了多少绚丽的剪辑方式,披上了多么文艺的蓝草音乐外衣,也无法掩盖它是个烦琐家庭伦理剧的事实。
6 ) 《破碎之家》:质朴音乐伴随下的覆灭
(芷宁写于2013年9月3日)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说:“生命中最悲惨的,莫过于孩子的逝去。一切面目全非,再无法重归旧貌。”
一个家庭一旦失去了孩子,所有昔日的欢笑便会沦为残酷的回忆,人生的有些伤痛是可以相互慰藉的,但有些是不可碰触的,那是致命伤,特别当夫妇一看到彼此就会想起那个永远的伤痛时,继续生活在一起便会演变为对彼此的折磨……
比利时影片《破碎之家(The Broken Circle Breakdown)》以非线性的叙事手法,细腻地讲述了一对原本生活在两个世界的男女从爱恋结婚,到孩子出生,至孩子7岁时离世,再到夫妻二人最终不能善始善终的故事。可以说,整个故事有点残酷,却也真实深刻。片中插叙倒叙等方法被用得相当频繁,而女主角因故被送往医院的过程、起因及结局,更是被剪碎后拼接在每个情绪的拐点。偶尔,带着点晃动感和晕眩感的镜头,给人一种人生如梦的恍惚感。影片的剪辑技术够酷炫,却凸显着生活中不可捉摸的最不可抗拒的一面,配合着片中不时出现的蓝莓音乐,在明快的曲调中,在迷人的和声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悲戚,对生命无从把握的伤楚。
墨西哥谚语说:“家不是建立在土地之上,而是建立在女性之上。”擅长描绘美化生活的纹身师爱丽丝在丧女之后,无法承受这一巨变所带来的痛苦,她开始自我怀疑,又开始抱怨丈夫,她纠结女儿癌症的起因,哪怕是最细微最不起眼的部分也能让她或愤怒或负疚,她想找回那原本欢快的有女儿相伴的六年,于是,哪怕最不切实际的说法和做法,也能给她带来一丝安慰,在思女心切的时候,她开始笃信各种不靠谱的迷信,只是为了让自己好过一些。
在丧女之后,丈夫迪迪埃试图以理性唤起消沉的爱丽丝,可一如那句名言所言的,“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迪迪埃贸然以理性唤醒爱丽丝的做法,则让他们的婚姻陷入了危机。在迪迪埃看来,干细胞的研究因为一些宗教的不可理喻的元素而受阻,才是导致可爱的女儿梅布尔死亡的主凶。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片中有两次入镜,都是以电视新闻的方式,也都不怎么光彩,一次是“911”后的电视讲话,一次是宣布不能通过干细胞研究的讲话。第一次新闻画面入镜时,小梅布尔还在孕育期,第二次,梅布尔已在白色小棺木中沉睡了。小布什关于干细胞研究的讲话似乎刺激了迪迪埃,作为乐队班卓琴演奏者的他,终于在演出时爆发了,大肆宣泄了一番对宗教不敬的言辞,而之后和已改名为“阿拉巴马”的爱丽丝的争吵,则彻底让爱丽丝陷入了绝望。
结婚时,西方人都以自己的名字起誓,承诺无论顺境逆境、富贵贫富、健康疾病都不离不弃。而改了名的爱丽丝是否就背弃了承诺?最后迪迪埃在爱丽丝满是纹身的身体上看到“阿拉巴马·门罗”的纹身字样时,他终于明白了爱丽丝的用情至深——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迪迪埃就告诉爱丽丝,他最喜欢的音乐人是美国的比利·门罗,而爱丽丝则称迪迪埃是当地的门罗。爱丽丝依旧爱着迪迪埃,但是,被不幸碾碎过的他们,已经再也无法回到从前,就像所有破碎了的东西一样,无法还原到最初的形态。
饰演爱丽丝的薇儿拉·贝坦丝,演技不俗,将角色的痛苦和绝望表现地酣畅淋漓,有一场和男主角争吵后,讨论人生命题的戏,薇儿拉·贝坦丝用极其生动的表情演出了角色对丈夫的感情以及她对生活本质的看法,她说:“这些想象对我来说很好,但它不能持久,生活不是那样,也并不慷慨,你不能爱任何人,也不能被任何人爱,生活嫉妒你这些,它夺走你的一切,嘲笑你,背叛你……”那声泪俱下的如泣如诉,仿佛一个受伤极深的人在泣血,令人为之动容。
影片采用了大量悦耳动听的蓝莓音乐,那明快的曲风乍听上去与影片阴霾抑郁的气质不符,但稍稍留意后会发现,这是一种很有质感又颇具深意的融合,蓝莓音乐质朴动人的曲调在片中熠熠生辉的同时,仿佛在不疾不徐地告诉人们,人生就是这样,一边被折磨地以头抢地,一边又自寻有乐的度过。顺便说一句,该影片的原声大碟值得收藏。
(杂志约稿)
http://nicolew.blog.hexun.com/89033780_d.html
沉闷,有点看不下去
在生命与死亡面前,在爱与痛之间,弹唱一首乡村蓝草音乐。
把叙事中的时空碎片化,重组的结局强化出悲恸。这是痛彻骨髓的绝望和哀伤,看得人难受。不忘星星和飞鸟,不忘争吵及相依。音乐很妙,挚爱安息。
如果你想看绝望,去儿童医院血液科病房。工作关系采访过很多白血病家庭,家长的眼神里总有那么多无辜与悲戚。迪迪尔在舞台上控诉上帝也易于理解,给予人间悲苦本身已足够狠绝。时间线模块化分割,遭遇变故前的明媚和之后的阴郁交织在一起,带来另类体验。音乐消解了观影的艰涩痛感,来体验生活的无常。
菲力斯·冯·古宁根 Felix Van Groeningen前作《废男家族》是在疯狂中呈现无望,这次通过温暖的形式呈现的同样是虐心般的现实。即便有着自得其乐的内心、毫无压迫的环境,也逃脱不了生命的脆弱。
比国电影,合唱和配乐非常好听,有几首都让人潸然,男女主表演都很不错。别样的《蓝色情人节》,虚幻的西部和乌托邦,真实残酷的生活和爱情,牛仔和刺青、飞鸟和玻璃、找也找不回来的曾经。
其实关于人生和信仰神马问题的探讨得很深啊,关于鸟儿永远搞不懂玻璃永远一头撞死这个比喻,还有帖上假鸟来临时解决问题的这个作法,很为这片子提出的现实与信仰的问题添点生动。音乐很棒。
一个悲伤的故事。大体分前后两部分,且各自是过去与现在的双线并置。快乐与悲伤的平行让故事更痛苦。音乐同样起到叙事功能,包括不同部分提供不同情绪的音乐。结尾的出窍或者代表两种世界观吧。音乐很加分。现在真是受不了这种亲情伤感的东西
连开心的时候也觉得悲伤。
看开头就觉得好像与歌同行,女主长得也很像,然后就看到女儿和Maybelle Carter同名的情节,想到一块了吧。男主角口口声声说自己不信神,但他实际上是逃避现实的那个。
面临着这样重大的噩耗,夫妻两人的世界崩塌了
失去孩子的苦,就像是《清洁》不掉的纹身、《密阳》下的乌云、《蓝》色的忧郁。生活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打的人一蹶不振,身心俱碎,让生命更重以承受生活之沉。2013比利时选送奥斯卡外语片作品。OST非常好听,配合电影就是《与歌同行》剧情既视感、《曾经》音乐既听感,“If I Needed You”听到心碎。
俩文青最好不要结婚
果然,除了音乐就没什么了。
翠贝卡获奖作品,真的好悲啊... 各种闪回确实很像《蓝色情人节》,发生在比利时的故事,却由美国乡村歌曲串起,给了片子很特别的感觉
这种残酷又不一冷到底的片完完全全是我的菜
真难看
相爱容易,相处难,孩子没了,夫妻感情亦走到尽头。看到最后,越来越无力,越来越悲伤。命运这东西,太欺负人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理无时莫强求啊!比利时的男主竟然怀揣美国梦,女主的加入,完全使这个小合唱团上了一个档次。配乐为整部片子加分。
比利时今年的申奥片。好悲伤的一个故事,痛失爱女后渐渐破碎的家庭,最终走向不可挽回。很无力的那种悲,加上亲情的杀伤力,做父母的应该会更触动;过去与现在、快乐与悲伤的双线平行叙事很能调动观影情绪。生活就像个婊子,你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翻脸;蓝草乡村风的OST太好听了!
音乐好。非线性叙事结构增加些许可看性。男主反宗教,女主灵魂出窍,信者有不信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