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乡土人情与法律体系的冲突与尴尬
《秋菊打官司》与其说是一步电影不如说是纪录片。在《秋菊打官司》里,反映的是一个农村女人对于中国社会秩序的困惑和质疑。
在中国社会里,有两套体系共同支配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一套是乡土人情,一套是法律体系。在农村,最大的权力者是村长长老,民间舆论是评判行为的最主要力量,人情是联系人们关系的最大纽带。面子是他们所追求的东西。而在现代秩序中,权力者是公安局,是政府,评判行为的力量是法律,是国家强制机关,联系人之间关系的是合作关系或者利益,利益是人们的追求。
而秋菊,她想通过她所不理解的法律程序来完善一个她所质疑的乡土秩序。然而,法律所能够给她的,只是被扔在地上的一沓钱,而不是她所希望得到的说法。正如在法律里面你也找不到所谓的面子,而乡土秩序中,这却是十分看重的东西。
秋菊家要建一个辣子楼,村长不让,因为上头文件在这里,这是现代秩序,是法律文明。
但是秋菊的男人骂村长“下辈子断子绝孙,抱一窝母鸡。”村长一生气,踢了男人的下身这就是乡土社会的经典作为。
秋菊提起上诉,按照法律程序被告人即是“审判不公正”的严局长,这是现代秩序,是法律文明。
而秋菊却在开庭前闹脾气不愿意上去认为自己要告的是村长而不是很好人的严局长,这又是典型的乡土秩序了。
然而,这些冲突充其量只能是制造了尴尬的笑点。而在故事的结尾,情节发展到了尴尬的高潮,村长不计前嫌在大雪纷飞的大半夜抬难产的秋菊去生孩子。 秋菊感谢村长,要村长来喝满月酒,可是在喜乐的热闹气氛中,村长却被抓走了,因为按法律程序,村长构成了犯罪,要坐牢。
故事的结尾在望着扬长而去的警车的秋菊尴尬的表情下定格。
故事的现实意义我认为正在于此。秋菊只是一个普通农村女子,上过中学也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民主自治的思想,与其说讨说法的过程是因为其对地区自治的质疑和痛恨其实不如说是一个平凡女人骨头里与生俱来的倔强。她不断上访的原因也许正是她不断重复的“他是村长,踢了人就算了,再怎么也不能往要命的地方上踢”。而从这句话中我认为很有意思。
他是村长,踢了人就算了。
恐怕这背后的意思便是秋菊本身对于现有的乡村秩序的认可,她所追求的也许并不是第一等的平等。那她要的是什么呢?村长回来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
我能够义正严词的说“人情社会,如何普法”。只是我的疑惑和秋菊的一样。法律最终给出的说法决绝的伤害了人情。
片尾秋菊尴尬的表情也许是电影的结局,但并不是中国农村不合理乡村秩序的终结。
2 ) 可爱的山村大狗
这片很会拍。灵气很够。演秋菊老公的演员刘佩琦,大约十年后在「大宅门」演白三爷,实在是非常出色的演员。秋菊老公与白三爷这两个角色,虽说都有怂味,但表演上截然不同。他的表现不下于巩俐。像白三爷这样优秀的内地演员还不少,如此看来这片最出色的还是导演了。巩俐的表现虽好,但基本上难度不算多高,只因她本来就很土,至今都很土,穿名牌时尚也还是土。开开玩笑别介意,巩俐是中国影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女演员,她若说她排第二应该没人敢自称第一。
记得本片中有两条狗?还是一条狗?这两条狗在那边逛大街似的行走镜头,屋子里外都那样自如自在的晃荡,与居民融合在一起,人、动物、植物、景物、炊烟、谈话、动作、生活、炕上、山村,整个溶成天造地设。这没法让人唱高调去赞赏,因为像是无心插柳那样的天成。其实,难度非常高,一个对道家的天人哲学与实体生活都有相当体会观察的导演与团队,才可以这样达到。导演有个慧心,情怀,情韵,他是不是一个爱狗的人不重要了,狗自然而然成了各种镜头中重要的一员,像是文房四宝天天在用就忘记它们是宝。或许吧,导演可以巧妙的给狗一两个特写更优,那种山村山狗的既平凡又可爱,以及不用送进宠物美容店就有的鲜茸毛泽。
我给这片4.5颗星,因为结尾不大高明。导演自以为高明,把固执的秋菊安排在一个尴尬的处境来收尾。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乡愿!导演等于跳进来发表主观看法,既是破坏了全片中的客观镜头氛围,也破坏了作品散发的灵气与澄明之心。这事儿也可以这样来看:
村长后来搭救秋菊,本来就应该搭救!那是他的职务,也是身为人该有的人性。这与村长先前欺负秋菊一家人是两码子事,原谅个屁!如果秋菊起宽谅之心,未尝不可,导演可以拍她摊手耸肩一笑即可,或拍她以呆瓜的表情如常的做家事来带过,恍然介于有感与无感之间。或者秋菊的反应根本不必拍!奔跑个鬼啊,那么爱跑去参加奥运会好了。搞不好村长是踏奶奶的伪善好吗~各种可能的心态都有,不是说村长或各方谁一定不好。导演搞成说教了,何苦?
所以张艺谋藉由一个山村当缩影,反映出他对整个中国社会问题的看法,也是一种乡愿之心吗?这可能扯远了。宽容是可以的,但鸡汤式的宽容就很怪了。所以从这部片的收尾,可以看出后来张艺谋转成庸俗的征兆?好吧扯远了。
「给个说法」成了这部片的金句。我超喜欢这句。可以穿越时空用在很多方面。
我不认为张艺谋非得对他某个年代之后的转变,给出一个说法。但凡身为创作者,大多有其一段最精彩传神的时期,一出手就有的时期,像牌桌上怎么摸都自摸。手中的仙女棒总会燃烧完的。侯孝贤在「悲情城市」之后也并未片片成功,以最新近的「聂隐娘」来说,不少地方是荒诞的。不过侯导做电影有他的一个精神,这个精神从以前至今都一气通贯(台湾外省人在麻将上讲的「一条龙」牌型,日本人称「一气通贯」,即一门花色的九个数字全有)。说真格的,张艺谋的才华恐怕大过侯孝贤,他可以从侯导那边也抓养分来用,却不着痕迹。他的作品也比侯在整体上来得完整,侯导的片有时会有某几段挺落漆的,忽然像新手上路,或稍嫌僵硬、气滞,但在大方向来说他只做他会的、他在意的某一块,从有限中去求无限,反倒轻松且如实。张艺谋后来总有一种无奈、尴尬、勉强、吃力,或许他就是奔跑的巩俐。无论如何,我还是感谢张导曾经交出不下一部的璀璨作品。
或许老谋子自己也不明白「秋菊」一片中他怎么可以把狗拍得那么好,照见出狗的憨傻有情、机灵俏皮、神思单纯,宛若山中的精灵精怪。以我阅读电影「活着」拍摄过程一书(台湾曾出版)来猜测,我想他与他的团队是有意识的明白镜头中狗的出现有多神奇。我个人对狗没有啥特殊感情,虽有养狗也只是别人转交给我只好养了下来。我比较爱猫。干脆!建议张艺谋以后来拍一部谈珍惜动物的娱乐片。搞不好他听了我的建议大感振奋,寓教于乐,又兼顾票房,这样对社会很有意义,兴许走出他事业的第二春。重点是绕过一大圈后,可能反朴归真,也回到初心,欸!动物的一生可不光是可爱而已,牠们也必须面对复杂的问题。你若拍得出来,每分每秒都扣住观众,给人喜怒哀乐的享受(外加一点小小的启发),那你何须给个说法。
难道你也要拍科幻片吗?「活着」拍摄过程一书中,叙述张艺谋曾亲眼见过幽浮,这让他也算津津乐道。可是不必去跟风啦。拍不拍动物我都不管了啦,重点是找回你自己吧前辈,我只能写到这里。
3 ) 20年后再看此片感到如此地亲切
第一次看这个片是上小学集体电影的时候,当时只记得大人们在聊天时时常提起片子里一些搞笑的荤话(比如“一撇腿一女子”),还有秋菊内襟子长外襟子短、红袄绿裤等土的掉渣的打扮。20年之后我在美国再一次认真地看过此片,第一次感到如此地亲切和真实。我的家乡在大西北,确切来说离此片的拍摄地点很近。所以片子里的方言听起来都是无比亲切的家乡话(比如“把大棉袄一ma”,“往撑子上一放”,好多年都不曾耳闻了)。很多人一直拿张艺谋”刻意暴露中国人土的一面而讨好外国人”说事,其实张艺谋在此片中正是无比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中国西北农村、乡、县的面貌,“土”其实是真实的一面,只是很多好面子的中国人不愿意或不太情愿接受而已。农村里的热炕、红辣子、玉米棒、大海碗、架子车、尘土飞扬的公路、摇摇晃晃的农用三轮车、一个个嘴里叼着烟身着洗的褪色的深蓝色中山装采购年货的农民们。。。这些记录都真实的不能再真实,这些偷拍得来的珍贵镜头如实地描述了当时的风土人情,而现在恐怕都很难重复当年的这些珍贵的镜头。如果这些是“土”,那么很奇怪,很多人fan的那些清宫辫子、长袍马挂不是更“土”吗?换个名头叫“传统文化”就“洋”起来了吗?
92年的西北,当时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发芽,片子里如实地记录了这一特殊时代的众生之相,大多数人老实、淳朴、忠厚,例如秋菊的公公、帮忙的村民、看车的老妇人、旅店老板、严局长、李公安、也包括那个脾气很倔的村长,当然也不乏一些奸猾之徒(比如那个人力三轮车夫),但尔虞我诈黑心贪婪当时还不那么普及。片子里的村长确实是当时农村里的典型形象:家长式作风、好面子、脾气倔强但心肠不坏。看到很多人拿什么“民主”说事,其实我所知道的是,当时中国西北的广大农村大部分村长都是这个样子,其实他就是2000年封建传统熏陶下来的族长角色,一村之长面对的是与自己生活生长在同一块土地并血脉相连的村民,他扮演着封建大家长和政府的代理人双重角色。这种角色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会持续下去。所以他不会对秋菊见死不救,他也不会轻易地向秋菊认错,这是他的角色和角色所承载的性格决定的。贴近生活,所以真实。村长对于他打人的最终处理想法是自己出钱,但面子上不能丢,“事情这就过去了”是他(甚至还有秋菊丈夫)的最终理想。但秋菊是个特例,她不像很多农村妇女那样逆来顺受,而且勇敢地选择了抗争,她倔强的性格和村长在片子里交相呼应(如李公安所说:我今天是遇上犟人了)。秋菊在家里其实扮演着能干的女主人的角色,片中可以看出是她掌管着家里的经济和支出,买辣子打官司什么的都是她拿主意。秋菊去城里一趟给全家人都买了新衣服,这些点点滴滴可以看出这个孝顺能干的儿媳妇在多么用心地打理这个家,她深爱着这个家。庆来的妹子如实地扮演着一个安分守己的小姑子角色,秋菊怀孕不方便,哥哥起不了床,很多粗活重活都是这个小姑子在做(比如拉车),而秋菊也很爱这个妹子,在宝鸡市找不到她时急得大哭。一个冬天都是小姑子陪着大肚子的嫂子来往奔波,这样好的姑嫂关系确实令人羡慕。庆来是个忠厚老实的庄稼汉,很多主意都是靠秋菊拿的,他是很在意很爱她的妻子的,虽然后来在秋菊出发前生气(还说“去了就不要回来”),但是最终还是在寒冬腊月大半夜生起一把火在路边满面笑容地守候,夫妻两人就跟没有事一样欢笑谈论,可见两人其实根本就没有隔阂根本不把一些小争吵当回事(如果换做现在一些城市里的夫妻,根本不可想象)。秋菊难产打出血,村长照例先挖苦了几句(充分地显示了自己要面子的特点),但是依然在雪夜从王村找回人把秋菊送到医院,事后还说明自己送秋菊来跟她打官司无关,让她继续告。这种嘴硬心肠好的人确实是很典型的西北农村汉子。还有一些令人温馨的点点滴滴,比如村长家那一群可爱的女儿们,秋菊每次来来去去孩子们都亲切地喊“姨,来了奥。。。姨,走了奥。。” 村长家的人都很和善,“快上炕,暖和,小心感冒了,“给你也舀一碗面”。。。好像秋菊和村长的龃龉根本就和他们无关一样。有人可能会纳闷,其实这正是真实记录了西北农村的人的淳朴,村长家人没有觉得他们有什么特殊,在他们看来他们和秋菊一样都是这个村的村民,都是亲朋好友,城市里当官的家里人那种“官气”在这里根本不存在。孩子出满月,全村子的人都来祝贺喝满月酒、大红棉袄、长面、馍圈等无不展现了一种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充满了生命力,没有那种都市的无病呻吟和颓废,这才是中国人的真实,中国人的真实面貌——淳朴、忠厚、向上、充满生命力。
这部片子在我看来其实是一部真实的记录片,如实地记录了那个年代的中国一角,原生态的张力会令很多矫揉造作黯然失色。这才是这部电影的美之所在,如此地令人亲切。在海外漂泊的日子里,无论自己多少次多么冠冕堂皇的置身于西方的古老的教堂、炫目的华尔街还是幽禁的常春藤校园,我的身体里流淌着的还是故乡的血,我的耳边还在回想着亲切的乡音,我的根在仍在那遥远的黄土高原。。。
4 ) 现实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完美融合
《秋菊打官司》以崭新的拍摄风格为张艺谋赢得了第四十九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张艺谋一部迥异于前的片子,他抛弃了从前为他带来荣誉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充满形式主义感的构图造型,抛弃了工整精巧的摄影手法,也抛弃了他已经技法纯熟的传奇式的故事,将视点对准了陕北农村一个普通的农妇。没有无形的封建家族的枷锁也没有表面平静下的你争我夺,故事就是故事本身。他使用偷拍,肩扛摄影,实景拍摄等仿记录片拍摄手法拍出了一部现实主义力作。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在现实主义的背后张艺谋仍然揉进了他所擅长的形式主义的因素。在看似不事雕琢的画面下,蕴含了张艺谋独到的导演构思。
秋菊是一个认死理的人,她的男人被村长踢到了要命的地方,伤的倒不算重,可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你是村长,就能随便往人要命的地方踢?她挺着大肚子,先后跑到了乡上,县城和市里,不为别的,只为讨个说法。一个从未进过城的农村妇女,连坐三轮车都会被人骗,却结识了市公安局的局长,并且最终赢得了自己的胜利,虽然这个所谓的胜利,是以尴尬和毫不被期待的形式到来的。
当年明月在形容万历年间的忠臣杨炼时曾说,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就是纯粹。而纯粹和执著的不同就是,执著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而纯粹是见了棺材也不掉泪。秋菊大概介于两者之间——她属于一根筋。而后来这种一根筋的性格又出现在《一个也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中》,成为张艺谋创作中一个明显的脉络。
影片的开始是一个将近两分钟的固定机位长镜头,熙攘的市集上无数行人从镜头上匆匆的走过,大景深,杂乱的背景使观众难以分辨谁将成为影片的叙事主体。穿着红棉袄系着绿头巾的秋菊从景深处走至镜头前,紧接着下一个镜头便是秋菊和丈夫以及妹妹张望着走在街上的中景镜头,至此影片主人公正式被观众所承认,取得了自己的叙事地位。
在评论《小武》时,法国著名评论家夏尔戴松曾经这样说过“当小武在县城里闲逛的时候,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一种环境间的亲近感。这得归功于影片的摄影,在镜头前熙攘往的群众演员自行其事,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正在拍摄他们的摄影机的存在,这就如同卢米埃尔影片里中的人群那样,也跟雷诺阿拍摄布杜在塞纳河畔散步时所采用的方式一样--故事跟随着这些人群一起展开,甚至使人感到即使没有这个故事生活也仍在继续”。我觉得这个评价,本片的开头也同样当之无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张艺谋以这个新颖而大胆的长镜头奠定了整部片子的现实主义的基调。但是所有的风格,无不都是为了内容服务,张艺谋是一个高超的视听语言大师,他擅长利用造型,布景等一切因素体现影片的主旨。绿头巾红棉袄,我们不难发现,除去在商场买的那件竖条纹西服,在整部影片中,秋菊的衣着都是红色棉袄。红色是张艺谋非常偏爱的一种颜色,它象征了热烈和执拗,正如影片中秋菊的性格。同样,影片中秋菊家庭背景的设置同样非常耐人寻味——秋菊家是种辣子的,她们家屋檐下挂满了鲜艳耀眼的红辣椒,而秋菊几次去县城去市区的资金也都是通过卖辣椒而获得的,这不禁让人觉得趣味盎然。
而秋菊家挂满辣椒的屋子也成为一个绝佳的环境造型,它在某种意义上满足了张艺谋对于表现民俗的爱好。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另一个场景,在秋菊第一次卖辣椒前,张艺谋用了四个镜头描绘了收购辣椒的小贩碾辣椒粉的情形。两个把辣椒轧成粉的特写接全景,之后是数个铁碾一起轧粉的特写。这四个镜头在叙事上并不承担作用,但是在烘托影片气氛上,则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有些类似于《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点灯仪式,给人视觉刺激,但是又没有承担《大》里过于厚重的象征意义。
《秋》之所以因新颖的现实主义风格被评论界所称道,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其使用了偷拍的拍摄方法。而在最多使用偷拍的场景——市集里,我们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到张艺谋的个人偏好,色彩鲜艳的花布,大红色的年画,以及各式各样的港台明星的海报,画着寿星福星的挂画,热闹而且世俗。一方面它非常好的展现了农村集市的环境,交代了时间(我们在背景中可以看到杰克和露丝的拥吻的贴画,泰坦尼克的海报在其后的《我的父亲母亲》中也可以见到),另一方面非常完美的贴合了影片的气氛。虽然拍摄看似粗糙随意,手提摄影,不时有人头从镜头前面晃过去,张艺谋的现实主义,如果这么说的话,我们可以看做是构思精巧的现实主义,是经过修饰的现实主义。
《秋》中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段落,有一段是秋菊的公公去给李公安还点心,派出所里坐满了等待领取结婚证的小夫妇。其中有一对正在接受询问,等待最终的确认。公安问“头一回在哪见的面”,小伙子咬着笑点头。公安又问“头一回你们俩就看上对象啦?”小伙子扭捏了一会终于说了是,接着捂着嘴笑起来。这种段落同样不承担叙事的作用,但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比起摄影上的诸多手法和技巧,这些充满生活精髓的闪光之处反而能更好的体现现实主义的主旨。
在这部影片里,张艺谋不动声色的将写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结合起来,拍出了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此时的张充满了灵气,如同一再被强调的,形式始终是为内容服务的。如同北京电影学院某年的导演试题,熟练的掌握视听语言是一个导演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但始终不是全部。张艺谋的后面的作品《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形式上的极致掩盖不了内容上的重大缺陷。而因此,《秋菊打官司》更显得弥足珍贵。
5 ) 因简单而有力
很多人做事做不好,大概都是由于其野心远在其能力之上。所以后来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被人骂呢。这部秋菊打官司还不错,原因就在它够简单。通篇看下来,其实塑造的只有一根筋的秋菊这一个人物,村长作为虽爱面子却又为民办实事的党的基层好干部,也算半个人物吧,其余的角色都只能当道具看待。
这部电影很“中国”,环境充满了乡土味,人情世故也充满了乡土味,凡事不要较真,凑凑和和,就能过上顺心日子,而非要认死理,就会弄得大家都不好过。李安的《喜宴》也有一个很中国的内核,但毕竟没有这么浓的乡土味,而且戏剧冲突很强,不似本片这么内敛,也就显出李导与张导比,毕竟跟真正的中国文化隔了一层。
最后,我觉得从秋菊生下了儿子到村长被抓走之间,苍白了一些,大概是前面积聚起来的张力其实在村长吆喝乡亲们抬着秋菊上医院那里就耗尽了吧。
6 ) 很喜欢这种现实题材
随着影片题材和故事的变化,张艺谋找到了新的视觉形式和影像风格,从仪式化走向另一个极端——纪实化,于是诞生了《秋菊打官司》以及后来的《一个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中大部分镜头通过偷拍完成并采用了众多非职业演员,这对张艺谋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其实,《秋菊打官司》这部片子从原著改编到拍摄手法的确都是带有很多偶然性:首先,原计划拍摄的影片《一地鸡毛》已经纳入了拍摄进程而因种种原因临时改为《秋菊打官司》;其次,编剧刘恒最先是将《秋菊打官司》写成了生活轻喜剧,后来张艺谋又突然决定改为纪实风格。虽然看似偶然,但其中有着必然的决定因素。
前三部作品已名扬海外,但电影套路和风格形式大致相同,不断求变的张艺谋这次尽量避讳造型写意之势,将视角投向当今农村老百姓的生活。通过纪实方法,最大程度地淡化技巧和戏剧性,以求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使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到对人的关注上来。为了追求真实的效果,张艺谋借鉴了很多纪录片的创作手法。首先在设备上全部使用16毫米的摄像机和胶片。从而大大增强了影片的纪实感。
其次在景别上,张艺谋舍弃了之前突出演员脸部的近景甚至特写镜头,多使用与人眼相类似的中景和全景,从而突出了客观的感觉,很好地还原了人物与周围环境的状态,给观众呈现一种真实的时空关系,营造出整个影片粗粝的质感。
不过,张艺谋也没有丢弃对传统民俗造型的偏爱,从影片中一
串串红彤彤的辣椒以及结尾给小孩过满月时的场面,我们依稀可见他惯用的手法。
张艺谋最耐人寻味的作品,不管主线情节合理与否,秋菊追寻“说法”所为何苦(作者故意省去事端的起因/借由他人之口切入秋菊的坚持,可见情节不过是一个切入点)在这之外,借由秋菊漫不经心的视线,张敏感的捕捉到过渡年代愈加分离的城县乡百态,向纪实风格的转型期能有如此杰作,于艺术于社会,其重大意义皆让我叹服再说回秋菊来来回回的旅程,她和村长的犟大概是为我们所不解的。实际上,犟是改革开放中被抛弃者的一种心态的表现,他们长久以来固守着朴素幼稚却稳固成型的价值观,秋菊在这种无意识的坚持中,她要的说法(小人物的尊严)与通行的金钱(实用、功利)对立了起来,甚至对法律、机关、律师这些“新鲜事物”下了定义——个人价值(说法)和通用价值(金钱)的交易场所。如此,真实又立体的人物及其追求、原则,有笑有泪,既极好看又耐琢磨
我自认为是巩俐最成功的电影
秋菊的思维真让人难以理解,这个故事也很不能反映现实——现实哪里有那么和蔼善良的一层层领导?谁愿意理你这破事儿啊。这个片子的卖点和重点不就是为了能反映现实么?所以有点失败,我觉得。
那时的张艺谋,还能够这么的深刻。那时的巩俐,演土包真不是盖的。8.4
巩俐真是土到掉渣,章子怡都没能完全做到。
男人被踢了下体,女人去讨个说法。秋菊要的说法,不轻不重,是地上捡起的纸币,是亲自买来的糕点。有些事情只需要花点钱,车夫可以把你送到旅馆,秀才可以代你写张诉状,律师可以替你伸张正义。有些事花钱却办不成,没法把女娃换成男,没法堵住村民的嘴,没法真正出口气。官司不能重判,破镜没法重圆。
影片秋菊想要讨一个说法而展开,着重刻画了她不断的奔波的过程,对农村生活状态和人物关系以及伦理进行了真实的表现,简单直接的表达了人对自我权益的觉醒。
这是熟悉的、普遍的、现实的中国。秋菊肚子里的孩子长到现在得有20岁了,而今安在哉?是在大学读书呢?还是在深圳打工呢?还是继续在家里种辣子?
巩俐还是适合农村大妈的扮相,老谋子则适合矿工. 这村中人的生活,是叫一个凄惨,人权什么的,连个影子都看不到
《潘金莲》只放眼到信访无效,但无效本身都存在强行加工性,而《秋菊》就讲到了法理和情理的相互架空,有效了也不一定管用。这是文化相对于制度的滞后性,得失皆有而无从估量遂难以定论,于是思考会一直继续。这可能就是制造伪现实主义的泄愤快感与创作真正丰满的佳作的区别所在吧。结尾真是恰到好处。
如果说范冰冰是在演李雪莲的话,那么巩俐就是秋菊。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现在的国师张已经不是那个张艺谋了
这个农村妇女并没什么崇高目的,她只是要一个“说法”。她并不知道自己是在挑战中国千百年父权社会形成的家长威权。最后她成功了,可是恩怨已经掉转,法律“说法”反而比情理更让她难以接受。真实得渗人的乡土中国,结局简洁有力。巩俐彻底让人折服啊,那简直不能叫表演了!
巩俐演土炮真的没的说。
造型真是土炸了,红配绿好扎眼啊,一场蛋疼引发的血案,一根筋的农村妇女神马的,灰常中国特色,算是法制宣传片。现在这种事情估计根本没人理了。-_-张艺谋也曾经是文艺中年啊,现在是二逼中年了。。。
事实无数次证明,认认真真地拍一个朴素故事,故事本身的张力反而能承载巨大的解析空间。野心勃勃地架构一个体系,倒很容易崩溃,至少很容易让观众崩溃。90年代电影那种从乡土和生活中抽丝剥茧的精神气质,后来慢慢就丢掉了。
这部片子最有意思的是它在不同时间点上的观感和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区间:在影片刚开始时,我们就看到秋菊火急火燎的进城给她丈夫看病,随后又挺着个大肚子到处“求说法”,期间丈夫、村长等事件中人物并没有什么镜头和台词,巩俐扮演的秋菊是绝对的主角——“女性觉醒”是这一部分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随后秋菊不顾丈夫劝阻、坚持“求说法”的样子像极了《有话好好说》里的赵小帅——轴、一根筋、钻牛角尖,这一段也是整部电影中最具老谋子个人特色的,在整体气质中十分突出。本以为会一直轴到底,结果片尾又聊起了人情与法律的界限,但并没有深入讨论,整部电影更像是一次普法宣传(也算是主旋律的宣扬),在当时来看十分应景,现在却显得过时而不切实际。
巩俐的口音!太赞了~~~
这部电影我都不知道如何归类,妈妈说不是很好看,但是这部电影在当年应该具备了一定普法价值...
张艺谋首获威尼斯金狮奖之作(巩俐加冕影后)。当代题材与写实主义风格同此前高度风格化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相径庭。核心可归结为人情与法理的不可得兼,实质也是东西方文化间的鸿沟(参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表演质朴自然,生活化细节真实。人群固定长镜开篇,结尾似[四百击]。(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