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z Bonnin 呈现了一个有争议和挑衅性的《地平线》一集,调查新的科学研究如何对动物园提出棘手的问题——这部电影探讨了动物园如何以及为什么饲养动物,以及它们是否需要改变以跟上现代科学的步伐,或者最终被委托给动物园。历史。
动物园应该宰杀动物来管理种群吗? Liz 前往哥本哈根动物园,该动物园杀死了一只长颈鹿并将其喂给狮子,亲眼目睹了它们的扑杀过程。他们认为这是动物园饲养的一个自然部分,经常被扫到地毯下。有些动物不应该被圈养吗?在一个世界独家节目中,Liz 访问了佛罗里达的海洋世界,并询问是否被囚禁驱使他们的一只逆戟鲸杀死了他的训练师。
但是动物园能成为保护濒危物种的答案吗?莉兹检查了他们的记录,从帮助野生大熊猫繁育到拯救犀牛的努力。她遇到了最后幸存的北方白犀牛之一,并发现这个物种的未来现在在于一项耗资数百万美元的计划,以利用干细胞对它们进行改造。资深保护科学家 Sarah Bexell 博士告诉 Liz,圈养繁殖的科学正在给人类带来虚假的希望。
动物和人都是生活在地球的生物,没有谁比谁高贵,把一些无辜的生物困起来,就是很不道德的一件事。
以前建立动物园,没有技术,为了研究把一些动物搜罗起来,但是现在科技都发展这么快,像是VR完全可以代替 并且可以更全面,真的不用见到真身。
就像热带雨林的大火,虽然没有亲眼见过热带雨林什么样子 ,但是还是为它难过,可以说明不一定真得看到才能培养出保护的意识。更何况,现在动物园的目的又不那么单纯,除了保护研究,那些海洋动物表演,说到底也是为了娱乐。
生活在动物园里的动物,研究都说的很清楚,寿命会变短,大象的平均寿命只有19年,比野生的生活艰难的大象还要少一半,并且待在动物园里,动物普遍心情不好 ,会出现刻板行为,会生病 ,就算为了濒危物种繁衍,生出的宝宝回到野生环境形成族群的可能性也很低,而且在动物园里还要被人类判断基因,挑出多余重复基因的动物后,再杀掉它们。像大熊猫,因为野外存活率的关系变成大部分都要人工饲养起来,看起来它们吃好睡好,但对于这个物种来说,多少是可悲的。还有惨绝人寰的人工受孕,因为濒危,让它们接受人工受孕,结果受孕失败,然后眼睁睁看着白犀牛走向灭绝。这还是精心“照顾”动物的动物园,还有那些劣质的,虐待的,不知道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希望未来人类可以赶紧把这些动物还回它们本来应该生活的地方,如果想要见到他们,迈开自己的腿,去它们的家园看它们。也希望它们的栖息地可以不被破坏,有家可归。
从纪录片《海豚湾》掀开动物园黑暗血腥一角,到果壳网怒怼湖南台争议节目《奇妙的朋友》,再到最近杀人虎鲸Tilikum逝世,动物园真的有在动物保护方面做出贡献吗?这一直困扰着我。淘汰还是改变?BBC这部纪录片从独立学者和动物园经营者两个角度探讨了相关问题。 一方面,独立学者毫不留情地指出动物园所谓的教育大众、人工繁育濒危物种功能只是自欺欺人,侵害动物福利不说,还给了人类一种错误的后路幻想。另一方面,动物园经营者里也出现了一批改革者,愿意牺牲量来保质,也依托着百年来的经验、耗费巨大人力财力在人工繁育保种上。有意思的是,里面出现了我们的老熟人——珍·古道尔女士,她却是支持动物园的继续存在的,只不过是一种更接近于保护区的动物园模式,用长筒望远镜观察着树上的猩猩、山洞里的秃鹫。 到底哪种路更好,纪录片给不出答案。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无论选择哪条路,路外的环境已经在迅速恶化。现实是,以北地白犀牛为例,世界上仅存的三头皆已丧失繁殖能力。这样一个物种,它的未来既不在动物园以外无垠的荒野上,也不在动物园之内受到精心照料的温室里。它的未来,如果还有的话,在实验室冰冷的柜子里,那里存放着它的干细胞——那支小小的试管,是这个巨大生物的种群全部的希望……
机缘巧合看了BBC纪录片《我们该关了动物园吗》。片中两线并叙,一方面,动物园假借环境教育、濒危动物保护等托词,侵害动物“福利”,谋取利益。一方面,某些动物园经营者正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动物境遇。其中,著名动物学家珍.古道尔提出将动物园改进成保护区的模式,游客可以用望远镜来观察动物。
我一项不喜欢动物园,每每看到里面的动物要么无精打采,要么索性被拴上链条无法自由行动,就会心生怜悯。凭什么动物就该被关起来供人欣赏?哪天要是外星人造个人类园,供他们消遣,人类是什么感受?更别提马戏团、海洋馆等以动物表演为主的场所。除了谋取私利,我想不出它们存在的意义。
诚然,不少动物园确实在保护濒危动物方面做出了努力,然而从影片中给出的事实来看,效果并不理想。诸如白犀牛等濒危野生物种在内的一些动物,它们在动物园没有交配的欲望,采用人工授精也没有成功,最后只能靠提取干细胞来留存希望。问题是即便上述延续物种生命的方式获得了成功,这种不通过自然受孕诞生的动物,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动物?
在我看来,动物园、马戏团、海洋馆等应该关闭,转而发展成类似动物保护中心的机构,改善它们的生存条件,毕竟,让动物园里的动物重新回归野外对它们产生的危害影片已交代得十分清楚。但当务之急最应该做的,仍然是环境保护本身。如今,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乎人类想象;和我们共存于这个星球的丰富的物种与我们构建了命运共同体,人类远远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利害关系。只有去掉顽固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全球通力合作,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人类才有希望和其他生物一起,共存共荣于这个我们唯一的家园。
动物园应该从“展示”动物变成“保护”动物这个方向肯定是未来,商业运营不一定就只看重收益,得看长期收益,因此并不跟商业目的冲突,可以结合好的。科学不要太乐观,承认错误非常简单,但是有时候得仔细想想我们有弥补的机会。教导民众太重要了,要培养人们期望去动物园看更适合圈养的动物。
很好的影片。讨论圈养动物福利,探讨动物园的合理存在方式,以及我们到底想如何对待那些栖息地被人类剥夺的动物。把各种疑问观点摆出来,让我们来选择。
动物园许多颇具争议的做法都展开了讨论,但是限于篇幅比较蜻蜓点水。其实谁也不能下定论说这么做是对是错,抱有开放心态愿意面对争议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无论关不关,亦还是往非商业性和人道主义转变,在大环境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这样严峻的问题面前,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
娃很喜欢,这种思辨类的主题纪录片比纯自然风光的更适合正在形成思维模式的娃娃
揭示了动物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真相,在越来越强调动物福利以及认识到生境保护才是物种保护的关键的今天,号称肩负科研、保护、公众教育等多重责任的动物园,该何去何从。(马戏团,海洋馆,动物园…,然而说到底,其实某种灵长类动物最爱圈养和控制的动物,大概还是它们自己吧!)
富有争议的话题,动物园是在保护动物还是抑制了动物的天性?看到长颈鹿被解剖分尸给大型肉食动物真的看的我快哭了,触目惊心的感觉。圈养让动物行为异常,而濒临灭绝的动物也需要有个避难所,我觉得现今的动物园其实很尴尬,是进化成野生动物保护区还是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标题是开始补地平线的原因之一/意识先进)动物园优先濒临灭绝动物/最容易养好的/民众最喜欢的,反正没有最保障动物福利的。许多动物不适宜被圈养,大象比野生操劳大象寿命短一半;压力过大出现规癖行为;黑鲸每天自然游160km。自然栖息地破坏、圈养繁育过剩被处理、圈养动物无野外生存能力、人类活动持续破坏放归计划。未来动物园的趋势,单座动物园动物减少、拥有种类减少、圈养适合气候物种,用望远镜吧。Jane Goodall老太太还活跃着!
答案是肯定的,该关。大型动物在动物园里活不过平均年龄的一半;它们的窥避行为是影像健康的重要原因;世界上只剩下三头北白犀牛了,在动物园里它们没有交配的欲望,绝育。
这是个问题。
一直觉得动物园就是一个很快乐的地方,没想到给动物带来如此的不幸。悲痛。
片子提到了如今的动物园为了改善动物生活情况而做出的改变,但是没有深入到源头来探究我们到底为什么必须有动物园存在。事实上我认为动物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会存在的,因为万恶的资本主义啊Ծ‸Ծ
时间是人类行为局限性,文明的完善正逐步减少这类不幸。不过从来没有想过通过人工繁殖的野生动物再无法适应野外,野生物种的灭绝和繁育动物的延续,所谓的保护也只不过是久重之病可不可以安乐死的争论了。地球历经的严寒酷暑超越人类想象,我们能做的不是拯救地球,仅自我救赎最多。
在大滅絕的可能與不可能之間,每一個個體的受苦都是真實而漫長。人類的共業不該由動物來承受。
动物园目前还是一些濒危种的繁育基地。
两条线有点拧,一是开动物园是为了什么?该不该把它作为自然科学基础教育的工具去看待;二是搞野生动物育种是为了什么,会不会反倒助长了人类先杀后育、残暴自负、演主宰扮上帝的恶趣味。
我宁愿这辈子都见不到一只真实的虎鲸 我也不会选择花一分钱在圈养这样美丽生物的动物园上 动物园存在的original motivation除了钱还有什么 别打着研究/保护动物的名义做恶心的满手是血的屠杀/折磨了 哥本哈根动物园对过度繁殖的动物的处理方式让人深思 仅仅是为了父母的rights不让他们避孕 就可以剥夺剩下来的过剩的幼崽生存的rights吗 人类真的是乐于打着一切崇高的旗号美化自己的丑恶行为 世界上本来就不应该期望有一座涵盖了所有动物的zoo 你也不是又美又聪明又有钱啊?why bother!and最后对于北白犀的阐述 太让人心碎了 人类不需要去当造物主 一定要拯救/复制某种生物 虽然他们正以比预期快百倍的速度灭亡 human just dont deserve this world
非常有争议性的问题,人的自私非常可怕,但另一方面,人们自己干的坏事也需要自己解决。人类果然是最可怕的武器
悲观地看来,不管圈养还是放归,最后还是都会灭绝的。即使关掉了动物园,那些动物最终还是无处可去。这个错乱的世界里,人自己尚无处可归,何况动物呢。
动物园、水族馆、海洋世界的存在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到底是怎样的好奇心和驱动力会让这种地方继续存在。人类剥夺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还要剥夺他们生存的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