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里个天天,我觉得这部法国喜剧非常应该上8分的呀,所以我给它五颗星。
整部片子都非常黑色幽默,给人一种后现代独有的荒谬感,配乐很有特点也很应景。我看着看着甚至会有这是不是男版灰姑娘的想法。
布布妮共和国,男人着装统一包裹严实,女人服装也都是单调的深绿色,食物都是粥,人民没有蔬菜没有水果甚至连房屋、室内摆设都一样一样的,多么恐怖!衣食住都完全被控制,人民甚至也没有为此反抗,他们反而盲目崇拜天马和将军。而这个天马是既不高大也不漂亮的小马驹,这个将军是个极端残暴的老太婆,她甚至在演讲现场直播吊死囚徒,日常还直播用真人来练枪法。权利高度集中,本片最大的幽默就在于对高度集中权利的讽刺,无论这是男权还是女权。
影片中杰基的母亲因为穿杰基擦的过亮的鞋子而摔断了脖子,因为叙事过于荒诞反而减少悲剧色彩。老将军是死于女儿之手,因为她非要割杰基的舌头。这两位人物的死亡,我觉得反应了导演对于政治的看法,即极端权利必将灭亡,玩弄权势者必然被权利反噬,崩管灭亡以后是不是民主了,反正高度集中权利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当然杰基妈妈死也是出于剧情推进的需要。
女权社会中女人在外男人在内,男人开始喋喋不休女人开始趾高气扬,这也未尝不是对当前男权社会中一些不公正现象的讽刺。还有以片中女性的好色和饥渴讽刺当前社会男性爱被下半身控制的特性。
当杰基冲到皇宫无意间发现食物粥的秘密,再次讽刺了集权社会吃人本质,也讽刺了贱民的愚笨之处——他们吃的原来一直都是粑粑!!!!!
而杰基成为驸马后一系列的出访等社会活动,都展现了政治活动的虚伪之处。他大姨夫看杰基出息了马上跪舔也说明了这个人趋炎附势的本质,这块也是讽刺人的虚伪和奴性。
当然最后杰基和他心心念念的上将在一起了,二人高呼这是爱的胜利。这自然是爱的胜利,爱的魔力带给了这个国家新的变化,权利转换的后续倒是没过多展示。有意思的小反转是上校是男人,除了真爱无敌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也是男权社会的开始呢?虽然下面有人捣鼓大逆不道。
所以嘛综合来看这就是一部幻想片啊,男女身份的倒置,权利高度集中后人性的沦丧,以及最后真爱无敌的美满结局,通通全是幻想啊。幻想归幻想,好在也全是有现实的土壤,现实常在,讽刺常在。
看《女儿国的杰基》,心情是蛮复杂的,这种复杂来源于整个观影过程中的体验感,更来源于魔幻的现实与它的相左和相仿。电影是夸张的,魔幻的,但现实又是真切的,具体的。
这部电影扩展来说有很多面,包括集权,独裁,同性恋等等,但是我并不想谈这些大的区间,比如讲集权,看《V字仇杀队》要深刻刺骨的多。所以我想把范围缩小,撇开其他的,只又单独回归男女平等这件事来。
这件事情在每个国家,甚至于美国,都有太多实例。电影是颠倒了一些极端男权国家的状况,比如伊朗那样的伊斯兰国家,这是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刺痛人心的方面,因为现实中,乃至于古代很多国家历史中,都有过相似的现象。中国古代最可怕的刑罚之一——凌迟,除开皇帝心情,一般犯下:“弑父母,叛国谋反,屠村,弑夫”几种重罪的人,会被处以极刑,这里面,唯一有性别针对的就是弑夫,而且竟然与屠村谋反相并列。所以如果拍个中国版的《致命女人》,第一代故事大约就是某古代女子弑夫渣男后,如何兵不血刃的脱罪了。
所以,电影里呈现得这种“大”情形,反映的是多年来发生在很多地方女性身上的遭遇。而观看这部电影你会有种怎样的体验呢?别扭。和看《男人要自爱》时很像,这里面似乎有种戏谑的不以为然,因为我们知道这样一个女尊男卑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我们竟会觉得别扭。同时也许还有过瘾,在电影中,女性成为权力的主导者,站在了权力的顶层,在看《女儿国的杰基》时,很直观的一个心理感受是,不愿意成为里面的“男性”。
这和《沙漠之花》里华莉丝最开始的发言“我原来不想成为女性”,以及波伏娃指出的“很多女性幻想变成男性,男生们却都不愿意做女生”,是一个意思。那么,它的实质并不在于“性别”,而在于权力关系。看这个电影时置换了控制权力的性别以后,你会很愿意成为女性,很不愿意成为男性,很简单,在压迫和被压迫中,人都宁愿做压迫者,而非被压迫者。回到现实中,“不愿意做女性”=“不愿意遭遇女性所遭遇的不平等”,不愿意被施行割礼,不愿意有被强暴、家暴的威胁,希望占有更多社会资源,不愿意经受歧视,不愿意受到怀孕、流产等生理痛苦的折磨……
在古代,女子的出路大多是嫁人,女性被物化为他者,学习打扮,以求得上层阶级、皇帝(国外是王子、国王)的青睐,可以飞上枝头。所以在看这部电影中,对于一心想要嫁给将军的男主,看到他甚至为了参加舞会而出卖了叔叔,遭遇了母亲的意外亡故,我们看客的心中虽然有同情,但也混杂着鄙夷。整个社会真正看得起这样的“男性”吗?这就是为什么现实中的女性长久被放置于那样的地位上,并且被男性看不起的原因——这是一个被社会环境和教育反过来影响的恶性循环。
但讽刺的是,因为真正的社会现实和真实的历史,我们从小看的故事,就是像《灰姑娘》那样的童话,或者像各种历史书,影视剧展现出来的“男性”“女性”那样的地位差异,由于从小接受的是这样的故事,也与现实相符,我们的体验是,《灰姑娘》“再自然不过”,男版灰姑娘《女儿国的杰基》很奇怪。可如果让一个很小、接受无差异性别教育的孩子看《女儿国的杰基》,她/他大概率只会被纯粹喜剧元素逗乐,但整个剧情里的社会于她/他,也会是很自然的,而不像我们一样感到“别扭”。
这就形成了这样的心理体验:看《女儿国的杰基》时,对杰基这样一位男性一生的遭遇和困难,产生的是同情,同情属于同理心,但也许怜悯已经形成了一种凌驾。我们看到的,是女子强于男子这样的观念。反过来现实中,如果是大男主剧,我们看到的是他一生如何艰难在社会中求生、励志,他也许和女性相爱,但却不是凭借女性的力量往上走,而是靠自己在不代表任何性别属性的人的社会中,成长拼搏。但是纵观为数本就不多的大女主剧,女主人公的成长却往往离不开男性力量的掣肘,她们面临的性别歧视和威胁(职场骚扰等等),她们在某些节点上往往通过某些有权势的男人的帮助更上一层,还有很多讲女艺术家悲惨的一生,这样的剧集本身呈现的就是女性的社会现实,但同时又通过转变为文化艺术,更加强调了这种区别:女性力量的弱小艰难。所以看《女儿国》的过程中,我在置换的想,当男性看一些女性做主角的电影时,对女性面临的骚扰也许也有同情,但同时增强的观念,也或许正是高人一等的“男强女弱”。而如果有更多的影视书籍,能不加强调这种不同,直接讲女性的奋斗史成长史,也许会更好——这正像年纪更小的时候,我直接写的就是对世界的看法和思索,运用无性别的知识和语言评价世界,压根没有触及到“性别”,写的是其他的,没有这个领域的评价;对一些从来没有想到“男女不平等”是个问题的某些人来说,她们对这方面根本没有顾虑,天生就认为自己是强大而无所不能的,是否这样,能够更好的成长呢?那么,除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明确接触到令人不适的对女性贬低的文化语境,从而从一个无意识地爱好相对平等的人,变成了有意识被标签化了的支持相对平等的人呢?
可悲的现状是,虽然现在有少数人在坚持推行“无差异性别教育”,不再用成人语境和文化替孩子选择,去掉“男孩给蓝色,女孩给粉色”这种从很小就开始灌输的标签,但更大范围内,却有本质与戒网瘾学校一致的“男子汉训练营”,通过鞭打、施虐来剥夺掉男孩身上正常的哭泣、显示脆弱的诉求,用[男子汉]这样的标签来进一步贬低被标签化的[女性特质]。
诚然,男女之所以塑造成今天这样,主要依然是生理因素,决定了对权力的占有中,男性获得了占有权。如果将社会资源比喻成一块有张有缩的动态蛋糕,它的总量在某个时间区间上是相对恒定的,那么假如有更多的女性站到了更高的位置,更多的男性就会被挤到底层。这看起来是一种男女对立论,但其实只是简单的“能者居之”,如果机器人取代了工厂生产,大批工人就会失业转行,如果有才能的女性更多的成为了社会吃香职业人物,如政客、律师、建筑师、科学家、宇航员、石油大亨等(如今提到这些吃香职业,我们会发现脑子里性别标签会将它们男性化),那么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才能更低的男性就会挤不进去而失业转行,从而增加别贴上女性标签的职业中的男性数量(护士、美容师、秘书等)。人在流动,社会整体依旧是均衡的。在人工智能的未来,更多的新兴职业也会出现,对智能和机器化的研究和操控,吃香职业的版图上会新增更需要脑力而非体力的活计。但是,这就不得不引起男性的焦虑,毕竟谁都想在吃香行业中有更多的空间。事实上,无论在未来的哪种科技型行业中,女性都由于历史久远的社会氛围、文化教育、培养类型上,落后于男性的整体培养方向上很多,女性的科研人才,和有能力从事数学计算、空间几何、化学物理的,从大学专业里情况看就可见一斑(理科和上述吃香职业中男女比例),甚至于在本该女性占主体的文化艺术上,依旧是自古以来以男性天才为最多(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因此这似乎也不是文科理科的差异,而是整体教育、独立思想的培养和鼓励上,女性还远远的落后,导致现今男性占有更多高收入水平的职业,=资金、荣誉、地位更多,所以这就循环导致了在我们看得见的未来中,新兴职业依旧会以男性掌权占据主体。
社会某些不良关系中,依旧是女性依附于男性更多,远多于男性依赖女性的不良关系;尽管已有越来越多男女各自独立的良性关系。也有很多男性在抱怨社会对他们的不平等:总是让他们承担看得见看不见的社会责任,但不少女性在这样复杂的环境因素下,还没有成长的足够多和强的去分担某些责任(这个方面就懒得展开去说了)。
所以,谁掌握权力,谁就能掌握意识形态,谁就长此以往的创造出这样的历史;如果说看回历史的源头,女性失权的源头其实就是生理性的源头:性行为、生育机制,那么到今天社会的种种问题,依然可以从这样的源头出发。
说回电影,《女儿国的杰基》仅仅是改变了权力主体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像小说《我们》《美丽新世界》那样涉及到生理方式的改变,比如,女性不再承担生育,孩子由体外培育酿造……就已经成为了《女儿国》这样的反转。因为所有的事物,都至少能从两面去看待,“女性要生育所以更加缺少选择权更加可怜”,换一种观念就是“只有女性才能孕育胎儿所以拥有选择权所以更被敬重”;同样的,男性每一样生理机能也能做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所以,这样的争论和解读本身是无意义的,而在于谁占有权力,占有了解读权,并将其中一种观念传播到所有人。但真正良好的观念,是“无论哪种生理机制,都无法缺少另一半的提供、配合,在生命的孕育上尤其如此,所以大家承担了一样的责任,享受同等的权利”。可惜,这种好观念也许被写在教科书上却不被广泛鼓励教育(性教育、两性教育的缺失),而且只作为一种理想化的东西写在书本上;现实给人的影响和教育,却往往是前一种具有两性对立、比较的“教育”。
不得不承认,在权力位置的影响中,引起恐慌是不可避免的。在《女儿国的杰基》观影过程中,如果达到了某种投入,如果坦诚的面对这种哪怕细微的情绪体验,也就能够感受权力的影响。在女儿国的男人们包围王宫,举起了“男性主义”的旗帜时,若问我当时心态倾向于哪一边胜利,我只能坦诚的说,并没有倾向于被压迫阶层(男性),而倾向于了既得利益的己方阶层(女性),并不是怕变得平等或减少权力,而是恐怕社会自此又转变为了男权社会——说白了,如果脱离“平等”,而只有不平衡的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人都宁愿做压迫者。那么,当一个有代入感的直男看这部电影,是否内心的诉求会截然相反,会希望男性推翻女性独裁,建立一个男权社会呢?如果在看一部虚拟电影时都能感受到这种倾向性,何况是现实中!无怪乎比起支持平权,现实中很多既得利益者还是希望加强“男性化”。
但是最令人心寒的还是一些言论,既对处于弱势的男性没有同理心,也实质上是对女性的贬低。比如电影中男主差点被三个女警强暴,有人评论“男主真享受”“可惜叔叔把那三人打死了”,评论的人估计是直男,而且这样的评论在现实中,也会出现在侮辱受害人的暴力中,“她被强暴应该享受吧,不然为什么不反抗”。首先,这样说的人无论男女,根本没有同理心,而且心理上认为男性比女性更优越,在此人的意淫中,被多个女性“强暴”=同时和多位身材不错还年轻的女性多p,根本不理解“强暴”这个词的含义和背后带来的伤害;这种意淫,和女性说“我愿意被彭于晏温柔的‘强暴’”的意淫是一回事,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强暴吗?真正意义的强暴,是现实中的男子,很可能被几个四五十岁、满身赘肉和气味的大妈像狗一样侮辱,是意味着拳脚相加的暴力和伤害,是可能将你的手脚弄骨折只为发泄欲望,如果上述评论中的人能这样设身处地的看问题,还觉得男性被强暴是一种享受,那真不知道心理是怎么构成的。
那些文化语境轻而易举就可以组织成荡妇羞辱论调。很简单一个实例,如果观察比对,拥有很多届女友的男明星和拥有很多届男友的女明星下面的评论,对男明星虽然也有道德质询,但却并没有出现特别侮辱性的言辞(因为文化语境中,侮辱性词汇针对女性的要多得多),而对女明星却经常能看到一些不堪入目的侮辱。这和长久不平等流传下来的女性保守观、贞洁观、处女情结等等论调是紧密相连的。本质还是前面所说的权力,有权者“玩弄”无权者,资本家“玩弄”赤贫者,男性“玩弄”女性——这样形成了种种文化语境定势,而很少反过来那么说。
所以,无论男女,都是被塑造的,波伏娃形容的一切,套在两性中都成立,都能找到例子。
当然这句话本身也没什么意义,就像这世界既不悲伤也不欢乐,是我们赋予了它悲伤和欢乐。它像宇宙一样扩张,欢乐更多,悲伤也并不会更少。
只是活着,无目的的活着,有目的的活着,真实的活着。
周末被一个公号安利了一部据说是——带有民主与独裁色彩,打着女权与喜剧幌子的……GAY片……我的天呐,这个定位极大的勾起我的好奇心,于是立马跑到B站打观光卡……
然后我才发现,片中这个魔幻现实主义的布布妮共和国,难道不就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界吗……
经历了印象主义心理叙事、超现实主义、诗意现实主义、"新浪潮"、"左岸派"等种种电影变革与发展,法国这个发明电影的国家似乎一直在用我们意料不到的路数用电影作为情绪与思想的表达工具。所以这部片,毫无例外,用无下限的脑洞和搞笑的情节合理的表达了愤怒,对这个世界的愤怒。
①讽刺男女权不平等
从男生只能穿颜色单一的露脸罩衫……
不能上学只能在家操持家务…
一妻可以多夫…
用胸前装饰物来区别已婚未婚(实心圆是已婚,环形是未婚,半圆是已订婚)…
未婚男性胸前的圆环用来挂锁链,被女性看中后就用锁链牵走……这样你能想到什么……
包括男女服装的倒置,男性用偷穿女装的方式谋得更多权利……
我想跟我一样想到的也是现存的某些别说女权,女人连基本人权都没有的地区和国家……
②独裁统治与愚民手段
片中这个以将军为最高元首的国家采用世袭制,所以为维护统治让自己的儿子冒充女孩继续统治这个国家……
贫穷到子民们只能住在统一的小破房里……
吃统一发放的过滤后的排泄物与维生素泥搅拌成的浓粥,将胡萝卜留给圣马,却为国际形象拒绝领国际救济粮……
再加上女人们统一而又单调类似中山装的工装……
高度的言论不自由与闭关锁国(一切歌曲文字甚至影视的主题只能是赞颂圣马,接触外来一切都是犯罪)……
我想映射的这些个国家或者曾经的国家的名字或历史时期已经在大家嘴边了……
③反转体验
拿中国历史来说,男权社会的开始普遍被认为是以黄帝为标志的,这样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中似乎大多数包括女性在内的人,已经默认男性的的工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超过女性,而历史上各国君主三妻四妾却给女人戴上贞洁带;拿宫女泄欲却让宫中的男性都失去性能力…等这些事实仿佛也随着几千年来的男权社会被人们所理解接受……
那我们再来看这部片子,反转过来会怎样呢?
现实女性所苦恼的性骚扰与片中男性想寻求基本权利就被要求PY交易…
女性难产死变成片中杰基爸爸的新婚之夜高潮死…
"站街女"变成"站街男"…
似乎感觉一脸鄙夷,"咦,好恶心",但是现实,难道不就是这样子吗?
看到结尾就这样被导演赤裸裸的搞弯了,不由得新生佩服啊,这一部全程高能的影片临了临了还能再给个Boom,主创人员的脑袋一定是开过光的…
另外这个女儿国的地图,有点像格鲁吉亚啊…这是为什么呢😎…
浪漫国家的脑洞就是如此大,反讽的不要不要的。
真是今年喜剧最佳!!!各类讽刺层出不穷,全程高能无尿点,编剧脑洞大得令人吃惊,反转反转再反转!!!!太棒了哈哈哈哈哈哈!!!!!
杰基即将被三个女兵强奸的时候,叔叔把她们打死了,求杰基的心理阴影面积。
这个讽绿教国还不错,顺便好像还在黑我三胖。甘斯布那个假鸡巴做的很真啊,洛洛的鸡巴不知道真假,挺大啊。
前面剧情7分新意,最后一幕10分惊喜。
这可真是神结尾。
除了被封神的结局,还要恶搞伊朗电影式的小清新加反乌托邦,讽刺方式还是有点过于表现对立的元素,设计个非民主政府领导人形象一定要参照三胖吗
一时间竟然不适应把性别倒过来看……真正明白了女权是什么……编剧脑洞太厉害出乎意料
哈哈,这个反讽,这个犯贱,这个闹腾,这个转折,这会不会是女权主义者的乌托邦……我本是女儿郎,又不是男娇娥,那就嫁给女儿郎吧!
6.4/嘿嘿嘿?莫名心酸又好笑。讽刺绿教和男权和独裁都掌握的挺好,可是最后的脑洞结局有点蛇~
其实这是一部讲独裁的电影。还是王小波高明。他说了三个词,就概括了独裁的世界:无智,无趣,无性。不允许独立思考,不普及知识,就是无智;不允许多样性,只有单一选择,就是无趣;只允许繁殖,除此之外的一切以取乐为目的的性行为都禁止,就是无性。不管独裁社会编织的谎言如何,本质是一样的。
想象新奇,但并不觉得在宣传女权。
一开始是撸片,后来觉得是拉片,最后原来是gay片…………
超五分电影。法国人果然是最擅长反讽,非常优秀而且非常有意义的电影。不建议当闹剧来看,真的,当一些事件发生在女性身上的时候,我们只是当作事件,麻木地同情一下,而发生在男性身上的时候就显得那么荒谬。那么我们是不是时常默认女性“理应”是一些不公正的受害者呢?
我就说Jacky都不是处男了怎么能嫁给将军!
对男权社会和独裁者彻头彻尾的讽刺。最后的结局已经预见到了,但也觉得很有喜感。编剧脑洞确实大,领袖崇拜,愚民政策,女尊男卑,这电影黑出翔的点灰常多,政治反讽,性别歧视的反差,真是特别多的违和感,但也因为违和,才让人好奇想继续看下去吧。
之前我一直以为是讽刺宗教极端男权什么的,后来到灰姑娘片段觉得这片要给3,到后来感觉好像是把所有的都讽刺了个遍。没有中心,之前看了预告片还满心期待来着。噱头做得不错。
天啦撸,法国人的思维真的是完全猜不到啊!!撸管擦鞋跟害妈妈摔死、举报做鸭的叔叔结果发现爸爸的宝藏是假胸、和(弑母的)上校在一起之后发现对方是基佬。。。不过这样看一下,确实意识到蛮多平时没感觉的东西。
反转再反转233333,我就说法国人民真是人干事!架空的这种设定棒棒哒!
我以为男版灰姑娘就已经是最大的狗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