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革命
我认为本片想要表达的东西或许和影片表面呈现的大相径庭。首先,我们找不到故事中那些最需要被证明的实质存在的——例如,主角们的关系、他们是偶然相遇的人还是老朋友,莱纳究竟是来自于哪一个国度,他们为何在回到维克多的家要走那么漫长的道路;这些疑问同样是在质问我们:“身份、可鉴别的外在是否真的重要。”
所以如果回过头去想想挑衅维克多的卷发男子的言辞,我们就可以知道——话语权与身份权力几乎是被许多人认为有着绝对的关系,而导演试图挑战这一无形的权威。如此再回想夜店的故事便不难看出——人们受身份以及由于在他人眼中误认了自己的身份会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我们误以为“是那样的”在别人眼里却并非理所当然(维克多与夜店女子),而我们以为“不是那样的”在别人眼里却认为理所当然(莱纳与夜店男子),我们原以为的身份感与确认感在一些问题上,是完全无法付诸语言,并且一经认定,便会真的造成重大的问题。所以在片尾,导演运用间离效果来带领观众们确认,主角们的互诉衷情是否是一种约定,还是一种感受,或者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东西;最终的结局是连他们都没有找到答案,找到所谓的“故乡”。
所以……以至于言语被赋予的力量,等同于柔软无力的幻象。剧情中最具真实感的部分,反倒是一个陌生女子来和维克多搭讪后,莱纳在劝说维克多不要离开的时候,叙述的诗一般的境界。
生命看似在继续,而幸福不过是爱的狂喜。
2 ) 一部很压抑的电影
我与此部影片的导演算是有缘相见,她本人非常的和善,不管是照相还是攀谈。我还记得我问她她是怎样看待中国的,她说中国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国家,这个国家一定会发展会兴盛,因为中国人在她眼里是很有思想和独到的见解的。她还说这部电影其实是她本人以前生活的一种写照。这部影片很多的镜头是在两位主角不经意的时候拍摄的,画面很自然,两位主演也并不是专业的演员,只是她在大街上看到了觉得适合就拉来拍摄,仅仅花了12天的时间来进行制作。很佩服她,这是一部好电影。
莫名其妙的
到后面便无聊了。
有个人风格,但剧本写得不算多好,查了下男主竟然是《所言所行》 ,twink时期真可爱呀,想日
无意义无意义
路易斯又在,是有多爱地下
不知所云
两星;完全无感,台词和表演以及拍摄都太游离太意识流,无法抓住观众的观看欲望。
小矮男主颇美,高个子抑郁男很耐看,看了感觉自己老了...
电影的台词真的不懂
居然很喜欢……维克多眼睛太美了!
不是很理解导演的意图~
维克多简直美的像只鸡
无基点。。。无聊
配乐非常和胃口啊,迷幻电子实验黑氛围,摄影也不错,开头那段夜店的戏算惊喜,年轻一代虚无消极的情感挥发得淋漓尽致,可惜结尾完全蔫菜,导演舞台剧的风格和诗一样的台词另类而深刻
从头到尾一股文艺装逼范儿。和《盖瑞》比,差的不止是孙悟空的一个筋斗云。
其实并不是很gay,反而是这种相互依靠暧昧不清的让人感觉更舒服不做作,我知道角色有种对自己的不确定感,并且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诗也很美,人与人之间细节上的表情动作也表现得很好,因为我从他们身上都能看见自己和基友相处时的影子PS:还有开头关于猴王的梗,好感
松散琐碎,节奏又慢。
我现在非常讨厌这些讲迷惘青春的所谓意识流文艺片,全都做作不堪强说愁。即使摄影和音乐不错,我也实在欣赏不能。
不太喜欢台词
比起电影更类似倾诉。 不是我欣赏的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