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迈阿密南端,沿着一号公路一直向南开,key west就在那里,站着key west最南端的落日角,可以望到古巴。
这里有海明威的故居,主人早已逝去,他养的六趾猫还在。当年,一个朋友知道海明威喜欢猫,就送了他两只珍奇的六趾猫,现今已繁衍到有60只。
电影很好,细腻的情感,美国公路的风景,兼具文学性,值得细细品味。
也许是在佛罗里达住过一年的关系,看这个片子特别有代入感,从头到尾泪流满面。房车公园的场景,自由自在的公路一直开,被警察pull over,白人老夫妇的街头kiss,有这样白头到老的爱情,真的是此生无憾。
然而,即使是那么彼此深爱,走过一辈子的老夫妇,婚姻中间也有过背叛出走的时候。
我们都想要完美无瑕的爱情,只有甜蜜,没有伤害。可是很难,真的很难。
片中老太太对老先生说,你是一个我不用时刻都觉得必须要说点什么的人。
好的爱情,对的人,大概就是一个,你跟他待在一起,不论在哪都觉得是待在家里的人吧。所谓家就是让我们感觉安全,放松的地方,你待在家里,你懒在沙发里,看卡通,你睡姿豪放,抠脚,放屁,家都会接纳你,容纳你。
我也想有这样的一个人,不论住在1975年的老房车,还是在亚特兰大500美金一晚的豪华房间,他在的地方就是家。
时光静好,与君语;
细水流年,与君同;
繁华落尽,与君老。
中文的名字略觉浅显易懂,我倒是很爱本片的英文名,The Leisure Seeker。
这辆古董级别的大房车带着这样一个潇洒的名字,载着两位老人家驰骋在一号公路上,倒也有份桀骜不驯的意味。
如果老了,我们就向南走吧。去看看还活着的亲戚,也看看沿途的阳光沙滩,噢,还有你最爱的海明威的故居。
老太太总是装扮精致,时不时拿着圆圆的小镜子补补口红。头上戴着的透明小红帽,像极了今年Dior的新款,总让人忍不住联想她年轻时该是怎样美丽的模样。
老爷爷一身西装革履,戴着小圆眼镜,对于公路旅游来说,倒是略显装扮过头。连老太太都说,亲爱的,我觉得你今天的古龙水有点重。
这一路,我们的目光总是追逐着车尾,看它开在蜿蜒的公路上,从日出东方,到夕阳西下,听着背景音乐从小提琴变成吉他。他们遭遇了抛锚,抢劫,老太太还坐着摩托车追逐过忘了自己的老爷爷。其实生活从来不会因为你的老去而改变其本来的面貌,所以岁数的增长,不绝对代表能力的蜕变。
但我们也慢慢接受着老爷爷患有严重的阿尔兹海默症,而老太太的大肠癌也已接近晚期。
老爷爷一直念叨着的海明威,有一天他突然忘了老人与海的结尾。他读着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从第一句开始读,可是读完的时候,却忘了故事是怎么开始的。
老太太的金色小短发掩盖下,其实是化疗后已苍白的短发。而她也会有一瞬,厌倦了帮他记着所有他的记忆。
甚至,没有一份爱情是完美的。老爷爷无意间竟说出和邻居Lilian曾经偷情的故事。
可这一切,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前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既然你都陪我走到世界尽头了,若你的心在这,就选择再原谅你一次吧。
"Your silence is never embarrassing."
没有一刻,我会觉得,这一刻,我需要说点什么。
“He was the one for me."
若不是生命重叠了那么多,怕是不会有那么多回忆吧。若是没有彼此的羁绊和拥抱,谁也走不了那么远吧。
选择这样走完一生,也是幸福的吧。
如果说《杯酒人生》是包装着酒的中年人公路电影,那么这一部《爱在记忆消失前》就是包装着美国文学的老年人公路电影。
有三个地方飙泪。
一、John和Ella在路上停留在一个公园里,突然有个女生跟他们打招呼。John已经患上老年痴呆,很多事都记不得了。但是这个女生跟他打招呼的时候,他记得她的名字,还记得她后来去读了哥伦比亚大学,问她学业如何。女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让孩子跟教授打招呼,对孩子们说:“这是最棒的文学老师,他影响了我一生……”她走后,Ella假装生气,说你什么都不记得,却记得这个学生哈?John说,因为她学得很认真很努力,真的很棒。
二、John女儿也成为了一名文学老师。在有一处歇脚的地方,John和Ella给她打电话。影片也处理得非常好。女儿是在校园里接到电话的,John对她说:“你不知道我多么以你为骄傲。”女儿憋着泪没哭出来。
三、John犯老年痴呆的时候,会一直拉着陌生人(餐厅女服务员之类的)说他喜欢的海明威,但是别人并不感兴趣,整个场景十分尴尬,片子一开头就埋下这个小伏笔,这也是这部温情片的笑点之一。在片子末尾的时候,他又拉着一个女服务员又滔滔不绝地说美国文学。他说完福克纳再说又说海明威,说到他最喜欢的海明威的那一句话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本来以为又是一个尴尬的女服务员,但是镜头慢慢转过去,女服务员用崇拜的眼神看着John,脱口而出《老人与海》最后一句话“He only dreamed of places now and of the lions on the beach”,老教授高兴地叫了出来,说就是这一句,他很高兴这个陌生的服务员居然理解她,然后她说她的大学论文是研究文学的。
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在这三个地方飙泪了。这部片在讲爱情,很感人,让我想起了叶芝的《当你老了》。但是又似乎讲了点别的什么。那种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能够和他人分享的喜悦之情,和爱情一样珍贵。
事实上,片中有很多细节都在说John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文学老师。Ella帮他唤醒回忆放幻灯片的时候,说他的学生都很爱他,给他过生日;他一直念念不忘想去海明威的故居,而整部片,也是Ella带上John去膜拜海明威的故乡。记忆会消失、John死去了。但是他影响了很多人,激励了很多人,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文学的幸福和快乐。
我想起了小说《斯通纳》的文学教授斯通纳死去前的样子,故事说他就这样倒下了,床边/柜子上还有只翻开了一页的书。我想作者应该是说,虽然这本书只读了一页他就去世了,但是斯通纳是幸福的。
我又有点想我的英国文学老师。她是一名有点冷艳不近人情的漂亮女老师。我非常喜欢英国文学课,学得也很好,但是我逃了她三次课,每次都被她点名点到了。考试前我故意撒娇去问她,希望她网开一面:“罗老师,我旷了三次课,会不会对我的分数有影响?”
她面无表情地说:“肯定会有影响的。”
但是她给了我全班最高分。
高中时,在好友看完美国文学后现代著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后,保持几乎说起必吐槽的频率后,我决定挽回一点美国文学的尊严。
“你应该这样说,除了海明威之外,美国文学也没多少可看的”我说。
好友,“加上梅尔维尔”
我,“再加上田纳西 威廉斯”
好友,“AGREED AND PERIOD”
恰好这几位作家都出现在了这部the leisure seeker中。
那些散落在电影中无关紧要的细节,我都感同身受。
海明威文字极简的风格,他几乎从不描写主人公内心变化,喜欢用寥寥却力量十足的笔法结束一个故事。
梅尔维尔的白鲸,MOBY DICK,我上大学后拿到原著才知道原来那个奇怪的书名就是白鲸的名字。
在KW的酒店里,服务员与老头子在聊《老人与海》中的鲸鱼骨架。那具骨架就像电影中所讨论的人的记忆,就算曾经的记忆消逝了,它们的存在也如同孤独伫立在沙滩上的鲸鱼骨架,本身就使人尊重。
还有kw故居里那张有名的桌子,导游会告诉你海明威只在每天上午工作,他有名的站立写作法,他边想情节边削铅笔,他喜欢用铅笔先修改文稿。
老太太对他的自杀表示,“I never understand.”
据说海明威在晚年受疾病折磨极深,他经常向最后一任妻子诉说他的痛苦。
他的妻子嘲讽,“你不是应该向你笔下的那些硬汉一样忍受么?”
海明威冷笑,“这代表我还可以忍受,在我不能忍受的时候,你们会知道那是什么时候。”
然后,我们都知道了那一天。
人生,不是自杀就是他杀。
卢梭在《爱弥尔》里批评医生,说他们只能助长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本身却于事无补。最后老爷爷和老太太一起从医院逃跑,我脑子就想起了这句话。
在影片开头二人选择西锁岛时,还有那把没有上膛的猎枪,他们心中死亡的恐惧应该已经消散了。
西锁岛的故居里现在有很多猫,海明威喜欢猫么?我不清楚。你们知道么?
四颗小星星 额外一颗给那美丽的风景!
比不上 爱。比不上 45周年。是喜剧,但有些地方还是十分老道啊。表演真好,叫人落泪。
公路 风景 临终关怀 爱情 亲情 老年生活的尊严。喜欢女主出发时 在车内化妆。喜欢她不给别人的wedding ring。喜欢她睡前才摘下,醒来就带上的假发。喜欢她临终不忘红唇。 就像喜欢男主 时不时的告白。喜欢他 工整的领带。喜欢他的海明威。喜欢他的淡定自若。也喜欢他对女主初恋的耿耿于怀。虽然猜到邻居与他风流,孕期出轨啊!但喜欢女主说的you are back to me. 虽然老套造作,但又何妨。更喜欢最后的It's there.
They suicided themselves but they had their happy ending. It’s so touching.
虽然台词三句不离海明威,导演却并没打算贯彻冰山原则,略显直白啰嗦。
用一段旅程将老夫妻的(爱)亲情、病痛、临终娓娓道来,显示了他们的危机、依赖和最后的尊严,秘密的暴露使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不过剧作上闲笔太多,不断在组织事件建立冲突,好在有老戏骨的表演动人,包括最后一次露面的迪克·格雷戈里。
“你不说话的时候,我也不会觉得尴尬” 太忧伤的故事…
表面的自然和内在的精准才是正确的,这片子完全搞反了。这种题材,在电影语言层面应尽可能自然主义、写实,而不是有着好莱坞电影般的做作,包括表演风格。反倒是在剧作层面,即便是公路片,也要有段落间的逻辑性和精准的结构,而不是现在这副走一段拍一段的随意性,完全没有逻辑。
将死之人啊,还有什么不能原谅,又有什么值得害怕。
同样关于相濡以沫又不可避免的一同衰老,迈克尔.哈内克展现了身体相伴走到终点时的残酷真相,而《求闲者》则以持续不断的老伴间拌嘴和自嘲,以乐观的影像基调和明快的叙事节奏,让观众重新相信,“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虽然有些片段有些刻意,但瑕不掩瑜,残酷又美好。他们都偷走了曾经那个年轻气盛的对方,但能相伴一生就足够幸福。
在死亡和衰老将我们分开之前,去南方吧,去那金光闪闪的南方,去和海明威一起梦见狮子,去缓缓背诵刻在脑海的乔伊斯;与子携手与子偕老的温情背后,亦有现实的残忍苛酷,但我最终总会原谅你,因为你是相处不用说话也无需尴尬的人啊!《爱》的温馨版,八岁以后未出口的“小南瓜”泪目。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天堂是什么模样?一起去看。死亡不过是通路,有你作陪。生动可爱的人间夫妻,也犯错,有执念,所以真挚。那抵死相守的浪漫里是俗世难得的赤诚,所以动人。
我不苛求白头偕老啊,也不奢望恩爱如初啊,只愿记忆消逝前,我们仍是爱着的。
爱到极致的一起消逝,意大利人拍一部美国的公路片,还把完美结局弄得那么轻松的感伤,风景再美争吵再多也抵不过陪你回忆在一起的日子。主线海明威和失忆症制造了不少笑料也比较戏剧性,但光看老戏骨女王和大腕信手拈来浑身是戏的表演也完全值得了。
记忆这块幕布拔掉电源就空无一物,生活这本小说读了结尾就忘了开头。娶了你才知道梅尔维尔和海明威写不出的人生,嫁给你才明白吉普森或白兰度媲美不过的深情。你不在意我放屁,在意初恋穿的平角内裤;我不介意你尿床,介意隐瞒的风流。房车穿山,药剂穿肠,48年前在浴缸里我就知道,我在意的也只有你。
相比迈克尔·哈内克的《爱》,这部其实温暖很多,结尾甚至有些释怀。该怎样走完一生,这样的故事也是一个选择。在伤感又浪漫的同时,还穿插了很多生活的小幽默与小花絮,加上两位演员出色的表演,整个观影过程也算是百感交集了。
3.5 这个片很有趣的是,完全架空掉了人物的现实性,不管不顾一股脑地陷入到情调中去。无论是癌晚期快死还是痴呆到不能自理,亦或狗血的陈年往事,在电影中都明确地呈现出虚幻荒诞、脱离现实的叙述版本。但也就是这种“管什么真实”令这部电影成立,哪怕温情脉脉是陈词滥调,够感人我也照单全收。
油腻春节档后最好的舒心甜点,可以顺利忘掉之前看过的N多烂片以及各家的骚操作。还喜欢电影中透过主角和文学的“眼”观察这个在疯狂变化的世界:Trump/Pence的竞选,外来移民的进入还有那不能理解的高物价。“到底是我太贱还是你太渣”,这样潇洒又逍遥的宽慰是爱过一生后最粗俗直白的感悟。
和直男谈恋爱的感觉是这样 他忘性大 随地撒尿 固执己见 随时睡倒 却甜
“世界上没有比婚姻更美好更深刻的结合方式了,因为它象征了最高境界的爱、忠诚、奉献、牺牲和家庭。在组成婚姻关系后,两个人都成为了比他们本身更深刻的存在。婚姻代表了甚至可以超越生死的爱情,在婚姻中找到自我的归属...”,看完就想起安东尼大法官对同性婚姻的判词,看得想谈恋爱想结婚想有个家
有【45周年】和【爱】在前,这个是更大众版的爱情小品。
三星半。依托于极好的故事蓝本,以及米伦和萨瑟兰几十年的人生历练,影片生活化的影像由始至终抓着观者。但导演在叙事处理上,显然太倚仗演员的优秀,伴随故事展开,枝繁叶过茂,细节上的粗粝感愈发叠加,结局想要的效果也多少打了折扣。
风格迥异的美式的哈内克《爱》。将沉重的话题变得轻松、简单,变成了旅途一连串幽默的生活情节,彰显婚姻之美。电影镜头流畅、细腻,如同片中的夕阳、树林、公路和大海。海明威爱好者必看。海伦-米伦状态非常轻松,演起来得心应手,而唐纳德-萨瑟兰老帅哥也奉上了旗鼓相当的表演。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