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声呐喊
命运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网罗了各种亲情、爱情、伦理与本性、现实与渴望之间的博弈,有人用无言的挣扎与之角力,有人奋力呐喊以证明自己未被现实的噪音淹没,但结果却总殊途同归。电影《杨梅洲》以一种冷静得近乎得压抑的语调讲述了两个命运不同却同样在命运中沉浮的女孩的故事。
影片的英文名为“song of silence”,影片的基调也总体向静默靠拢。影片开头划破天空的火车鸣声与随后雨雾朦胧中无声的祭拜形成对比,更反衬出了影片清冷、孤独的意境。影片的前半小时仅出现过八次人物语声,时长不超过7分钟,故事在时断时续的简短对白与间或入镜的环境声中缓慢推进。影片遵循时间推进的线性方向进行铺展,画面充满朴实的现实感,外加无配乐的镜头流动,为影片营造了一种更为真实的纪实风格。
故事的前半段呈两条线索交叉推进的平行结构,一条线索由聋哑女生小静主导,另一条线索则由酒吧驻场女歌手阿梅牵引。两人因命运不同所形成的生存方式与生存状态的反差是此片最大的冲突:前者在无声的反叛中将自我与环境隔离,后者则在放声高歌中寻找自我超脱的可能性。虽然表达的方式大异其趣,但生活的不如人意却在无形之中赋予了两人同样的身份:现实的反叛者。小静不满于现实的安排,在离经叛道中自我放逐,她是家人的负累,也是同学眼中的另类,她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走向人群的边缘,同时又渴望获得来自周遭的关注(为美术教师做裸体模特)。阿梅身处尴尬的家庭关系(与母亲不和)和社会关系(与朋友不冷不热的关系,为弟兄摆平纷争)中,却渴望在混乱的现实中看到“温暖的霞光”并保持自身的“雪白透亮”,回响在酒吧的高歌成了她寄托理想的常用方式。
在故事行进到一半时,两条线索开始交汇,交汇的节点是两人共同的依靠:小静的生父,同时也是阿梅的男友。两者对自我执着的固守在此时擦出了冲突的火花,不依不饶的相互排斥成了交汇初期的两人相处的常态。而在阿梅将内心积滞已久的愤懑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用力砸碎自己钟爱的吉他)在小静面前发泄出来之后,小静终于放下了内心的防守,开始主动接近阿梅,与阿梅达成和解,两颗属性相似的心灵开始走向相互认可。
两者都在生命的征途上遭遇了亲情的搁浅。小静与父亲虽身处同一屋檐下,交流的方式却是“相顾无言”的漠然视之;阿梅母亲好赌成性的恶习与金钱上的不断纠缠,让阿梅与其分道扬镳,各自生活。然而在阿梅与小静的关系走向融合时,小静的父亲也表现出了对小静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为了不干扰小静来之不易的家庭幸福,阿梅痛下决心打掉了自己身怀数月的孩子,并毅然决然地退出了父女俩的生活,选择了重返曾经不堪忍受的家。
影片中出现了两处较为明显地隐喻。一个是在影片中重复出现的“鱼”,导演通过“鱼”这一意象隐射了聋哑女生小静受困的生存状态,而在父亲家中小静将浴缸中的金鱼弄死并捞出用晾衣架悬挂的一幕,则表现了小静内心的破坏欲和在破坏中解放自我的渴望。一个是影片即将结束时出现在小静睡梦中的三个梦境片段,前一个片段中小静走入阿梅曾经带她去过的夜店,人群随之围拢而来,而人群的外围却出现了母亲、父亲与外公冷漠围观的面孔。这一梦境揭示了小静内心对被关注被呵护的渴望和对亲人的冷漠的埋怨。后一个梦境中,小静看到舅舅在“波涛涌动”的小船上尽情舞蹈,在小静即将被浪涛淹没时,舅舅及时伸出了援手将其拉住。这一段梦境展现的是舅舅对小静的关怀,揭示的却是小静对舅舅的依赖。最后一个梦境片段中,纸船在水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小静因不忍看到眼前的一幕而放声大哭。在这里,水中的纸船可以指代四面环水的杨梅洲,即小静生存的现实环境,也可以暗示舅舅的捕鱼船,船的燃烧则隐喻了过去仅有的美好生活的消逝。通过隐喻这一特殊的表现方式,影片对女主角小静的内心进行更为深刻地刻画,让观众能在细细品味中更好地理解影片的主题。
影片的结尾停留在父女俩坐在船上雨中观看龙舟赛的背影,这样的结局设置虽然比较开放,但仍预示了生活中各种博弈的继续:生活本身就像一条不断涌流的江水,不会为谁而停留半刻,生活中各种关系的博弈就像江上你拼我抢如火如荼进行的龙舟赛,需要奋力拼搏才能冲出重围。
2 ) 草芥的救赎
转发一个60多岁阿姨写的影评,她不会上网
——观电影《杨梅洲》小感
走出这个临时小小的影放厅时,我与到场的导演陈卓打了个招呼。年轻人有着很谦逊的礼貌习惯,很恭敬地和我道了再见。我一路沉默着,一个短语盘桓在脑际:独立电影和当代艺术。以我已然落伍的文化积淀,来看这部帮我诠释这个新悦名词的电影,有一种开一点茅塞的兴奋。
就像散文里的故事虽然有集中的神,却是时隐时现在绝不平铺直叙的散说中一样,这部杨梅洲的画卷不急不忙的托出了一个故事,她不是讲给你听,而要你自己去看,讲故事的人把他要说的话(甚至是只说部分的话)点撒在画卷中,你看了或是找到了看不到或是找不到都在于你自己,他不强求你。他的思想和情感在故事里延伸了,他也通过他的散散的的具象在轻柔的提示你,但他的提示绝不雷人,你要就罢,不要也随你。我想到平时儿子“教导”我时就是这般,不差强人意是我们的下一代比我们高明的地方。
其实这是个严肃主题的东西,但他就是不以吓唬人的阵势来说教你,你在很长的时间甚至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当然是我们这些大多没有步入当代艺术等的圈圈内的老东西,新锐的文艺青年不会)。我也是带着迷惑看了一个多钟头后才看出了一点端倪,似乎扣到了些微思考的丝缕。故事以最卑微小人物的心灵救赎结束,展示纤芥生命里道德的力量,这个含蕴在片中四个人物身上都有呈现,尤其在梅和舅舅身上突显得耐人寻味一些。
舅舅,可说是无争议的边缘人物。这个人物貌似一个江上毫不起眼的渔夫,其实内在有一些艺青气质,比方他在《茶花女》的音乐里蹈舞,他和静以电击捕鱼,泛舟江上,俨然情侣。他对于被父母抛弃的静,是亲而怜而爱的,而静对这个虽然也低微却是唯一肯收留自己的亲人是亲而恋而爱的,两个草芥一样的年轻人相互体恤取暖,其间的相依相爱虽说是不合伦理却是真实自然的。舅舅与静乱伦在静是孤寂无爱兼之耳聋自闭所致,但舅舅以正常人的思维引诱残疾的外甥女乱伦却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最后跳进通电的江水里自尽。小人物这样的解脱自己说得上是对自己的一个判罚,作为生命的结束也可以标志精神世界的一个超度。在草根的眼里,至少还是一个知道廉耻的人,知道乱伦的离经叛道,因此上也算得上是一个声名的救赎。
梅,相对于前者,她的抉择就更其值得称道一些,也给影片增加一些人际间关怀的暖色。本有着无爹娘不疼的遭际,靠卖唱养活自己和嗜赌的母亲。在街头混混群里找到被肯定被拥戴的自我认识。起初兴许是利用后来还是爱上了一个老警察并且和他怀上了孩子。等到打定主意要嫁这个男人时邂逅了男人曾被抛弃的女儿静,经过对峙和磨合,两个女孩因少女天性的善良和豁达成为朋友,而且由于梅的努力这对父女亲情的天性复苏,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父女间亲情的需要。梅感到自己身份的尴尬,更想到腹中孩子的出生会打破这难得的和谐和平衡,毅然决然去做了流产,离开了这个傍了许久想作为依靠的男人,独自离开家乡去闯荡打拼。在梅的身上,寄托了作者对于女子自强的希望,有着令人信服的人性闪光。梅的毅然退出的令人遐想空间非常大,片尾时静的父亲远眺江面的思索蕴意深远,静的未来也牵挂观众的联想,因此,梅的举动所带来的她自我的救赎和对于她爱过的男人的精神救赎以及对于静的境遇的拯救,都富有希望的生机。
《杨梅洲》里的众生都是世间草芥一样的人,但他们都有独立无二的人格,都秉承从古到今的人伦人性的教化,在这个世风不断谲变的时代,他们的迷失和错乱及至回归都可以在现实生活里找到蓝本。
年轻的导演着眼于最小的视角来反映生活的大话题,有条不紊的将严肃的剖析举重若轻的摊开给观众看,其过程艺术的含量自不必说,毕竟画家的手笔。
3 ) 短评140字不够我写我只好写影评
最为一部文艺片,吸引我去看它的原因首先是GALA,其次它足够文艺,迷茫女青年和心灵缺陷少女与中年坎坷的警局科长在一起快凑成了一部戏,整部片子的色调偏冷,给人的就是一种HIGH不起来的感觉,但是两个女人用口红画画那段简直是神来之笔,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要画个房子,表达想有个家之类的意思,结果画爸爸捡肥皂 ,诙谐,也可能是我阅片不足看过的文艺片并没有这样子搞笑的。
这片子有些细节都做的挺有意思的,还有那段小静的梦,值得琢磨琢磨。
总之我看完挺满意的,顺带问一句,湖南原产的芙蓉王好抽吗有没有当地友人寄一条给我我感觉我这买的都是假的。
4 ) 先活后生
今天下午看了两部影片《杨梅洲》和《光棍儿》 两者截然不同 唯一相同的就是真实性太强 并且导演都用了非专业的演员来演出 他们真是块璞玉 还好我有幸得之欣赏 还有就是两部影片的导演也都非专业 郝杰是河北大学毕业 他只是单纯地想要拍拍自己的家乡 所以他的影片纪实性更浓 陈卓是央美的教授 这也就注定了他的影片艺术性更强
《杨梅洲》是部令人瞠目的电影 电影表达的主题和方式太过沉重 也不是我所喜欢的 可我却耐心的看完了 也没有稍许不适 电影刚开始 导演平行叙述两个女孩 一个沉默寂静一个堕混乱落 对比鲜明强烈 直到一个男人的出现 穿起了两个女孩 一个是情人一个是女儿(这跟《光棍儿》截然相反)这样一穿使故事变得太过残酷了 残酷到我不想相信甚至不想称之为生活 导演又残忍的揭了一个伏笔 小静是聋哑人 这就注定了她和周遭是有隔阂的 这种隔阂未免太过残忍 小静生活在渔村 她喜欢鱼渴望水 小梅生活在一个糜烂的家庭中 她不能停止抽烟 她们两个都缺失父爱对生活无趣无望 这就注定了她们开始寻找她们的寄托 随着小梅寻找到了她所爱的男人 小静也被迫离开了她的寄托-舅舅 开始和爸爸生活 导演将物件线做得十分巧妙 一个离不开烟一个离不开水 他们都被生活困、捆着 都渴望自由却又不知道什么是自由 他们很痛苦又逢他们的寄托合一 小静电死鱼后又在水箱上用小梅的指甲油画满了鱼 这是我最喜欢的情节 这也是最为残酷的情节 一个舍弃旧生活一个幻想新生活 可矛盾与冲突也随之而来 这时导演的精明再次爆点 导演竟没让这种冲突继续反之化解了冲突 用“爸爸捡肥皂”来了个峰回路转 不仅升华了之前的矛盾 同时也更突出了之前的残忍 也重击了观众的心灵 观众开始为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而感动 但是导演又调皮了一下 这样的美好又是转瞬即逝 小梅无私的退出了 观众被惊得没了方向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随着父亲的暴乱 观众更没了头向 就在这时 手铐的出现缓解了观众的神经 这是好事故事还是向好方向发展的 这手铐铐住了父女之情 但我们又大意了 导演并没有至此方休 一个梦境又是引出了一个更大的波澜 小静有了孩子 毫无疑问是舅舅的 从前那个小静的寄托 两种寄托再次冲突起来 导演又极为聪明的过渡了一下 舅舅因愧疚自杀了 生活再次平静 甚至这次导演不吝地给予了希望 小梅也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可这次观众反倒聪明了 故事会不会再起波澜呢 小梅与小静的生活能至此平静吗 导演还是技高一筹 影片恰时结束了 好在导演给出了希望 观众这才长舒一口气
导演是美院的老师所以整部影片的构图很美 这却更反衬出剧情的残酷 这部影片的艺术性和导演的功力太庞大 加之导演想表达的有点多 家人间关爱的缺失 社会伦理的昏乱 一时让观众摸不清头脑 但导演的艺术修养是足够的 导演是去放大了现象 而非教理 提供了思索 而非意义(摘)所以这部影片显得格外真实 让人不得不拜服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吧 你不知道它的模样 也猜不透它的表情 你能做的就是在绝望里寻觅希望 当你不再想去猜测生活了 那些希望就会自动送上门来
5 ) 唱不了的歌
看到片名时就标记了,看名字选择电影应该是类似外协一般的存在吧,总之让我联想到了《观音山》和《浮城谜事》。
第一个镜头开始就很喜欢,可能会有很多人觉得很台湾,因为画面实在太清新了,但基调很不一样,它不像台湾片里那种,甜腻的,肉麻的,带点矫情的,会让人联想到青春之类的词,反而是一股湿冷,冷静,不造作。(更何况湖南普通话能和台湾普通话有联系?)
正和Song of Silence的意思一样,片子对白少,意象性大于故事性,水、鱼、矿泉水瓶、火、床、噩梦等等等等的隐喻其实很直接不晦涩,形散神不散。
也许单从欣赏的角度来看片子会错过片子真正要表达的,毕竟不是描绘湘江美景的纪录片,如果用心感受会觉得很悲伤:
哑巴小静与舅舅,两个年轻人相亲相惜,乱伦后的结果小静怀孕流产,舅舅在二人曾经一起电鱼的地方再次用电鱼的这种方式自杀。
重男轻女的局长父亲包养了驻唱歌手小梅,小静与小梅无法相处,后来却因为有着相同的处境而变得惺惺相惜。三人其乐融融的时光却让小梅重新认识了自己,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也明白小静想要什么,于是打掉了自己的孩子。
最后小梅回到了自己父母身边。小静与父亲一起坐在江边。这样的结尾让人遐想,让人伤心之余但不绝望。
很多话真的是只能想说而不能说。
他们都是敢爱不敢恨的人。
所以其实没有人是只敢恨的,谁心中没有对美好的追求?
可是,毕竟血浓于水。
感觉就是,是你认识的一个好朋友,他脑子里有很多想法,然后用自己拍摄的一张张照片,连贯起来,形成了一个故事。
总之是平平静静地向你展示了一幅幅画,但是饱含痛苦,也饱含了希望。
PS,画面实在太美太文艺。
6 ) 其实快乐很简单
小静很好,不是问题少女。梅姐更好,完美女人。张警官遇到了这样的两个女人还要什么儿子,观念害死人。要是他懂得珍惜,本应是很幸福的。
一遍SIFF 117版,一遍98分版。舒缓冷静,懂得克制。「玻璃涂鸦」设计巧妙,从“房子”(我想有个家)到“?”(沟通)再到“父亲捡肥皂”(父亲是双方的桥梁)达成和解,化解矛盾。两姑娘看起来截然相反的,骨子里却是镜像关系。「积木抽离」则是三点一线的瓦解,三人的关系只能一对一,不可能一对二。
349g
整体有点伪文艺片的感觉,塞了很多世俗人觉得所谓文艺片应该有的元素。乱伦、堕胎、破碎的有问题的家庭的孩子、聋哑的孤独少女、等等。关键是没有拍出让观众感动的通感。也没有真正文艺的思维,很多情节太容易猜到了,比较程式。节奏不行,俩女孩应该早点碰面。梦那一段还不错。整体还行吧,一般。
又是方言电影基本听不懂,实在看不懂为啥得奖
因为Gala的歌才知道这部片子的,片子的视听效果和细节处理都很棒,但是96分钟的片子中塞了太多东西要表达,情节又有点跳,主旨也不太明确。和张赞波导演的感觉一样,从小静住到爸爸家之后片子就在走下坡路了。长沙话听起来倍感亲切,雪白透亮和长沙话有加分。三星半。
小静与父亲关系的微妙变化、小梅与男人关系变化,都处理的细腻自然,都有痛楚,都很无奈。感觉导演想说的太多,小静与舅舅那段稍稍多余。。
等了这么久。太失望了
看完第一感觉像<观音山>,就连片名都很对仗。但比<观音山>更加克制和含蓄,影像极其沉稳,完全不像是处女作。
决定去看电影,结果豆瓣上没有票卖啊,还好选了个好座位! btw 座边上的两姐姐,拎着两瓶红酒去看电影,真霸气。
不可多得的方言电影
“爸爸捡肥皂”其实是拿来主义,但无疑契合得十分巧妙,从容克制的气度看起来确实不像处女作,要忌讳的是符号(鱼缸纸船塑料鱼梦境之类)太多,个个标签像口号,逼人往意象处联想,反而显得匠气,感觉还是不自信所致。
爸爸捡肥皂
在近期各种国产烂片的轰炸下,看到这部制作尚可的独立文艺电影算得上是小惊喜。灰蒙蒙的摄影调调我挺喜欢的,关于杨梅洲的景观看起来也挺有味道。至于影片,故事情节较弱,人物关系网建立较慢,演员表演和镜头语言都中规中矩。在这样失意的生活里,短暂的欢乐只是为了让失望更彻底。我说烟少抽点行吗?
意料之外,但还是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情绪营造的很细致,但时而记录风时而文艺范儿的跳tone还是让人不明所以,以及湖南本土剧真的好不适合文艺,你能想象重庆森林里边的人都一口湖南话吗?
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电影世界,我的确都很喜欢灰暗的风格。正常人也许一辈子也无法理解一个从小就没有听觉的孩子的世界是怎样的!比起那些光鲜的电影,这种风格让人感觉更贴近生活!3个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拍的非常好!关于舅舅的那段感觉没有串好!小静演非常棒!不愧是年轻导演,能拍出这一代的故事!
好熟悉 都是湘潭啊~
现实主义情绪佳作。故事起承有序,情绪控制适度,表演及音乐也同样优异(堪比春晚)。双线行进,相交、碰撞、谅解、沟通及治愈(不得不联想到观音山),又延转至分叉别离,或释放或救赎或迷茫。渔船起舞及纸船起火带有很强的舞台及装置感。或许会是争议部分。方言、渔湾龙舟赛都是加分项。
摄影和剪辑有趣,两个女孩各自情绪线始终拿捏得当,方言+非专业表演加分。那些夸《少女哪吒》青春和《聂隐娘》留白的,可以看看这部处女作在这两方面是怎样胜出的,把狗血剧情讲到了雁过无痕却暗潮涌动。此外,纸船起火惊哭的梦境太像相米慎二的《搬家》了,连救赎与分离也是,不知是否致敬/照搬。
对于爱,责任,孤独的阐述毫无痕迹,但是情节的安插还是可以窥见做作的痕迹。叙事从开始的双线交叉到融为一体表达很娴熟,人物设计表现空间很大,情感表达够饱满但是情节及人物推动还是需要再推敲。总体很不错的小成本文艺片。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