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A love that never grow old
不记得这是第几次看<我的父亲母亲>。也自然不记得,曾经在哪一段情节落过泪。我就只是打开它,打算利用今天晚上难得的空闲再次重温一遍。
一部没有多余技巧的张氏电影。唯一与众不同的就是,回忆是彩色的,而现实是黑白的。
片子的基调是缓慢宁静的,色调却像秋天的油彩。延续张一贯的风格,朴实、干净,像一只简单粗犷的陶土碗。感觉上,张艺谋电影中的女主角,都被他赋予了男人的个性,倔强而执着,母性而坚定,一股子拧劲。我始终觉得他作品中的女主角,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章子怡的演技我是欣赏的,我认为做戏和做人不能一概而论。从《我的父亲母亲》到《十面埋伏》,她渐渐学会读懂张要求的角色,并且把自己融进去,打造成导演要求的样子。一个好演员除了要将自己的理解移植到角色上以外,更要明白自己终究是导演的一颗棋子,要如何下并不是自己说了算。好演员要学会牺牲的并不只是外在,还包括自己内在的想法。她是聪明的,她的成功并不只是运气。
十八岁的漂亮少女,明亮的眸子,固执的一见钟情。她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爱人。
穿上新棉袄去看他;为了能听见他教书的声音每天在村里的前井打水;用漂亮的青花瓷碗装好吃的摆在第一个位置上;刻意的在他会经过的路上等他;看到他走向井边赶紧把已经打上来的水倒回去;劈柴烧水认真的为他做一顿派饭;试图一遍遍的追上那辆远去的车,只为了让他吃上自己包的蘑菇馅饺子;记着他腊八回来固执的站在村口的路边等他,直到全身冻僵。
我喜欢这样简单干净的情节,就像一段柔美的旋律,真实细微得让人感动。每一个细节都说不上有意义,每一个细节却都那么纯粹美好。我相信爱情是傻傻的,是固执的,是莫名其妙的。“母亲一连好几天早出晚归,她把那几十里山路都跑遍了,她想找到父亲留给她的那只发卡。”当她把那只失而复得的发卡别在头发上的时候,她的眼神甜蜜而哀伤,愣愣的,眼泪却没有落下来。
爱情是什么,又好像不是什么,那种认为爱情通过努力就能获得的态度向来值得质疑。爱情能通过金钱获得吗?那多少金钱才是足够呢?爱情能通过人品获得吗?那多好的人品才能赢得足够好的爱情呢?爱情能通过外表获得吗?那什么样的容颜不会老去呢?与这些相比,一见钟情反而要可靠得多,有条件的感情不能算是纯粹的感情,充其量只能算做与现实的拔河而己。一点点感情加上一点点现实的考虑,造就大部分徒有虚名的爱情。
“先生回来啦,先生这是为你回来的啊”招娣醒来,再次听到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她跑向学校,跑向那个向往己久的声音,教室的门打开,先生走出来,镜头到此为止。
然后,招娣就成了母亲。四十年后,老去的母亲,依然倔强。她依然喜欢听父亲读书的声音,“听了四十年,还是没有听够”。
儿子临走前,为了母亲和父亲给孩子们上一节课,他有生以来的第一堂课,念的是父亲当年在开学第一天念的课文。年迈的母亲,像当年那样循声而来,在教室外的寒风中无声的流泪,心中交响着两个不同的声音......老去的容颜,永远不曾老去的爱情。
我还是哭了,为我的爱情理想主义。
2 ) 我的父亲母亲
在《活着》上碰了一鼻子灰后,张艺谋开始寻找他艺术的第二春,一直到《英雄》出现,他试了若干种不同道路,包括《有话好好说》、《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都不能少》以及《英雄》。真的很奇怪,他最终选择了表现最差的《英雄》。
关于《我的父亲母亲》我总觉得有一句话不由自主地在嘴边游荡,“张艺谋由《我的父亲母亲》回归到小话语的世界”。可这话并不正确。小话语对于张艺谋来说,应该不能算是回归,而是创新。他之前所有的故事,全都围绕民族、人性、苦难这一类的大话题展开;而在《我的父亲母亲》中,才开始关注两个人之间的纯粹的爱情故事。多年以后他拍《十面埋伏》,那才能被称为回归。
《我的父亲母亲》很明显地有意地回避时代或者人生这类的大题材。她的整个故事都是以母亲的视角来讲述。而父亲不多的几句话中就提到,他毕了业,没有事情做,在县城里闲逛,看到有人报名,跟着去报了个名,然后就来到这个决定了他终生命运的小村。在这里他恋爱、结婚、生子,还当了右派。几近有些《敦煌》的意味了。
不过《我的父亲母亲》却回避了这样的大题材,而只关注母亲的小女人式的爱情。这可以明显地看出编导在这部电影上的取舍策略。但是故事的另一面却在有意无意地往乡村教育问题上拉扯。虽然我同意教育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可是在这部电影中,这就属于画蛇添足。
关于爱情故事,我总有一个疑问,那爱情是如何发生的?
谁才是那个你该爱的人?谁才值得你不弃不舍地以生命相许?当你下定决心,今生就是这样了,这一切都是如何发生的?是是非非该如何判断呢?
当然这是现代人的问题。而《我的父亲母亲》是要怀旧,要缅怀过去的爱情,单纯而幸福的爱情。所以,他的答案很简单,“一见钟情”。母亲跟着全村人去迎接新来的先生前,就穿上了自己最好看的大红棉袄。看了先生一眼,就乐不可支,在金黄色的大地上,一边回头一边奔跑回家。这一幕在电影的后半部中,还被重复强化了几次。
难能可贵的是,父亲居然也能从万万千千的人群中,一眼就看到穿着红棉袄的母亲,并牢记于心。
嗯,这就是命中注定的一见钟情,天大地大也大不过一见钟情。
不过我总想起《男书女爱》中,Alex给Emma讲自己的小说,他一见到她就爱上了她。Emma一脸坏笑地说,“哦……,原来是一见钟情啊”。
当然,这不是一般的一见钟情,而是英雄之前的张艺谋的一见钟情,所以这是一个偏执狂的一见钟情。而母亲这个角色偏执到了爱情领域中,也是开了张艺谋的先河。在非理性的领域内偏执起来,嗯,所以我有些疑心,父亲对母亲不是一见钟情只是反串版的“烈女怕缠男”。
母亲这种一见钟情的偏执狂,换一种比较常见的说法就是,女花痴。
花痴是有男女不同的。男花痴近于猥琐或者流氓,而女花痴,特别是美女花痴,那可就是千年不遇的稀罕宝物了。
所以为了塑造这种千年不遇的美女花痴,张艺谋发掘出了美女章子怡。而且电影还在化妆上作假,弄了个小山沟里的天仙妹妹出来,风霜在她的脸上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虽然如此,不过看得出来,章子怡在这部电影上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她的形体动作,笨拙的奔跑姿势(她真的跑了很多次),看起来都还很到位。
电影的摄影也很认真,动静结合,表现力很强。还不像张艺谋现在的电影那么故弄玄虚。
总之,电影的细节还是不错的。女花痴还是很让人想入非非的。只是张艺谋怀的那个一见钟情的纯真爱情,在我看来有点不靠谱。
IMDB得分7.7(4340人投票),我打6分。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3 ) 并非大象无形
豆瓣上好多人说说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简单的仅仅是故事的情节,而在情节的背后则隐藏着张艺谋复杂的导演手法。他用繁复的叙事策略和视听手法一起构成了这部看似“大象无形”的电影。
影片从时间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过去时间,五六十年代父亲和母亲相识再到被打为右派的父亲重回三合屯,另外一个是现在时间,远在他乡的儿子回家为父亲奔丧并将父亲下葬。两个阶段都各有一个主干故事作为支撑。
整部电影由儿子充当叙事人,起到讲述故事的作用。在故事里加入叙事人,以方便故事的讲述这种手法早在《红高粱》里,张艺谋就已经采用过,但与《红》不同的是,本片里的“我”参与到了故事中来,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构成了故事本身的一个部分。
在现在的故事时段张艺谋采用了一种类似于纪录片的拍摄风格,镜头非常冷静和克制。常常是固定机位,构图,画面都不求工整。而且大量选取了非职业演员,但与深受意大利现实主义影响的第六代不同,张的非职业演员选用更多的处于影片风格的考虑。
在现在的故事时段里,讲得是现实,而现实是冰冷的,所以张采用了低饱和度摄影,画面黑白,与过去时间画面鲜艳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乡村小学教了一辈子书的父亲为了筹钱翻盖校舍四处筹钱,遭了风寒,死在县城的医院里。母亲固执的要求要将父亲的尸体从县医院抬回三合屯,考虑到现实的种种困难,“我”试图说服母亲,看到了桌子上父亲和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因此引出影片最主要的故事——年轻时候的父亲与母亲的故事。
在过去的时间段里,画面非常漂亮,高饱和度使得影片像一幅浓郁的油画。好的导演总是用画面来说话而不是自己跳出来说话,因此,童话一般画面表现了张艺谋对待这一部分影片的态度,这属于过去,而过去是美好的。
第五代是以前所未有的造型艺术震惊影坛的,而张艺谋对造型的偏爱尤甚。他非常喜欢红色,从《菊豆》里高高悬挂的红布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小金宝的红唇及登台演出时的一袭红装,红色也或多或少的代表了张艺谋电影里的女性性格。执拗,热烈,一根筋到底。在《我的父亲母亲里》红色就是母亲鲜艳的头巾,父亲最喜欢的那件棉袄,也是不顾几天的连续高烧顶着大雪想要去县城看一眼父亲,看一眼,一定要看一眼,最后昏倒在半路。其实张艺谋电影里的女性,多少投射了他自己的性格。阿伦雷乃曾经说,每个导演一生只拍一部电影,只讲一个故事,到了张艺谋这,则变成了,他只拍一个女人。不管是民国初年,还是文化大革命,还是九十年代,是在大上海还是在偏僻的小山沟,讲来讲去,都只是这个女的故事。
在父亲和母亲第一次相见的场景里,张选用了大量的升格摄影,拉长了画面时间,他反应的是母亲的心理时间。他的镜头语言使人很轻易的认同了母亲,放弃质问爱情到来的仓促性。而在母亲在山路上等着与父亲相遇的段落里,除了升格摄影,还使用了长焦镜头,造成我的心里只有你的画面效果。
在过去时间段落里的拍摄手法很容易使人进入到父亲母亲的故事中去,而在母亲穿着红棉袄终于在路口等到被打成右派而几年不能回来的父亲后,影片重新进入到现在的时间段落。过去的温暖鲜艳与现在的黑暗,冰冷对比,格外触目惊心。
在张的电影里,他常常刻意的忽略时间,他的故事总是几乎可以挪移到中国的任何一个时代。如《菊豆》里杨天青的故事,可以发生在民国初年,也可以发生在封建社会任何一个阶级严明的年代。但在《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片子里,他明确的在电影里表明了故事的时间,一次是母亲揭下一九五八年的日历,另外一次则是现在时间段里墙上的《泰坦尼克号》的电影海报。但这仍然是一个和时间无关的故事,五十年代的故事只是给父亲被打成右派赋予了一个适合的时代背景。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右派身份给父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右派”唯一的作用就是给父亲和母亲的爱情带来阻碍。而墙上的海报仅仅是交代了时间的流逝,起到一个表明时间的作用。没有明确时间的故事,就是通用的故事,张艺谋从历史的坐标中凌空为我们虚构了这么一个故事,所以无论是哪个时间段的观众,都可以轻易的被其打动。
4 ) 一个执着的女人
有些人的爱情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而有些人的爱情却是简单而又不失感动的。这部电影运用倒叙的手法与回忆的形式将父亲与母亲的爱情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通过对路的特写,强调了这条路的重要性,而在整部片子中,路都占用了大量的镜头。因为它不是一条普通的路,它是父亲与母亲爱情的见证之路。它目睹了母亲招娣与父亲骆长余相识、相爱的过程。在这条路上招娣有过漫长的等待,只因想见骆长余。有开心的等待也有伤心的等待,结果都一样,骆长余始终还是回来了。她等待的过程很漫长,犹如看不见尽头的路,可是她愿意,因为她相信,相信他会回来。
对母亲招娣脸部的特写镜头也非常多。影片的前部分,我们会看见招娣那天真灿烂的笑容占据大部分镜头,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她那时的欢快、高兴、幸福。年轻时的招娣爱笑,而年老后的招娣脸上失去了笑容,这种鲜明的对比,无不体现了母亲对冰冷现实的一种不满。年轻时的招娣,她的服装以红色为主,钟爱红色的张艺谋导演,用红色的寓意强化招娣活泼、乐观、热情、执着的性格。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时代的变化,招娣内心的那份固执与执着始终存在。年轻时的她执着的为骆长余做了很多令人费解的"小事",青涩的她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农村小姑娘淳朴、朴素的形象,她所做过的最长久的就是等待,等待着骆长余的回归,等待着她美好的爱情。年老后的她,为了逝去的丈夫向乡亲们反抗,表达她的不满,她坚持用破旧的织布机织白布,手法依然熟练,她的固执与执着,慢慢融化"现实"那颗冰冷的心,最终骆长余被乡亲们抬回了这个他做出一生贡献的村子。而她也如她所愿送了他最后一程。
这部影片为我们阐述了一个简单却又不失感动的爱情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人的执着,也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爱情的轮廓。
5 ) 爱是一辈子
城市青年骆长余师范毕业后,自愿回三合屯当老师,并与村里出名的美人产生爱的火花,这一爱就是一辈子。影片的开头是骆长余去世后,他的儿子回家的部分,由此说起父母的往事。
在《我的父亲母亲》中,张艺谋带给观众的是“一见钟情”式的爱情,而对我印象最深的情节就是骆长余与招娣第一次见面的场景。这一段出现在全村迎接骆长余到来的段落中,众多人中,导演用主观镜头表现两人见面时的唯美。两个人的面部特写轮番切换,彼此的眼中只有对方,两个年轻的演员对这场唯美的邂逅演绎的淋漓尽致慢镜头的处理方法,使得画面顿时诗意了起来。
一部温暖的爱情片,张艺谋,一个善于用色彩讲故事的导演在这部剧中并没有像《红高粱》以及《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使用较多鲜艳的红色。现实的悲凉,黑白的银幕一览无余,年轻的爱情,温暖甜蜜,如那秋后山林的黄叶一般爱意浓浓。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蓝天下对那顶蓝花瓷碗的特写,仿佛同天空一个影调。我将这一镜头称为“爱的诠释”这是母亲对父亲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以至于影片后面碗破的情节,姥姥请修碗的人再次将它修好,这是两个人爱情的见证。
母亲织布的镜头在影片中出现两次,年轻和年老。年轻的时候为村小学织布的欢喜。身后的太阳光打在母亲的后背,晕黄的自然光的运用,让母亲仿佛披着爱的光环;而年老的母亲,苍白的头发,老态的体型,在阴沉的银幕上为父亲织着盖棺布,悲凉之感油然而生。
《我的父亲母亲》中虽然出现了一个非常低级的穿帮:母亲的口音(年轻的母亲说着流利的普通话,年纪大的母亲说着一口地道的方言)但它作为一部纯真的爱情片,始终是一部不可磨灭的经典。
6 ) 润物细无声
罗姆在《电影与文学》中曾经说过,电影是一门“细节艺术”,在电影中,细节小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缕阳光,大可以是一个事件,柴伐蒂尼曾说过:“只要深入的挖掘,任何细小的事实都会成为一个金矿。”
传统的电影艺术靠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曲折离奇的情节来产生艺术震撼力,就像猛饮一杯烈酒,让人立醉;而也有一种电影,在剧情本身是淡淡的,却由于细节运用得绝妙,同样撼人心弦。就如真正的碧螺春到是极清淡的,要慢慢品尝才能觉出其甘香高雅。
在张艺谋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里,他和她终于已经成为了“我”的父亲和母亲,这在影片开篇观众便已知道,这部故意舍弃了悬念的电影,可以说,成功的关键之一便是胜在细节。
类似我国古代戏曲中对“关目”的应用,契科夫也曾经主张过,一切细节都应当是精心设计的,都应当贯穿于始终,只要戏一开始墙上挂着一把手枪,到剧终时它就应当用于杀人。细节当然可以用来作为贯穿道具或动作来为主题服务,然而文艺作品中细节的震撼力却绝不仅于此。
就且让我们暂时放开片中浓郁的农村风俗风情,抛开凄婉清丽的段段乐曲,把我们的目光和焦点投注到这部影片中的细节中来,开掘个中 “金矿”。
母亲的“红”——心意
“红棉袄”
第一次见父亲的时候,母亲穿了她的新棉袄,母亲的身形娇俏,本会让人显得臃肿不堪的棉袄裹在她的身上,也沾上了几分轻盈灵动。棉袄是水红色的,红而不艳,亮却不俗,仿佛在那样的青山绿水中,在那样宁静的村落中,从来就应该有一位这样清秀的红棉袄辫子姑娘。
父亲是从城里来的“先生”,他的到来引起了村里一阵不小的轰动,围观的人群里,有那一片鲜活的红在跳动。
看完“先生”,母亲小心地把红棉袄收在柜子里,端端正正地放,仔仔细细地压,简简单单几个手上的动作,年轻少女细腻、多情的心已跃然银幕。
轮到“先生”来母亲家吃饭了,母亲一手扶着门褴,冲着父亲甜甜地笑,阳光照着那清亮的眸子上一帘青青的睫毛,那娇嫩的红唇下一合晶莹的贝齿,还有那件红红的棉袄,也伴着母亲,朝着阳光笑。父亲也笑了,说不清是喜欢上了这件母亲穿的红棉袄,还是喜欢上了特地为了父亲而穿上这红棉袄的母亲。
“先生”要被人带走了,临走前答应会来吃一口母亲做的饺子,母亲等待着,从柜子里又取出了那件父亲喜欢的红棉袄。
红棉袄是属于年轻姑娘的,红棉袄,红得热情似火,红得灿烂如花,红的是简单,红的是执著,红棉袄是姑娘对美丽的憧憬,红棉袄是母亲对爱情的追求。
“红发卡”
又是红,水红水红的发卡,父亲送给母亲时说:“红发卡配你的红棉袄,好看!”
当母亲终于没有赶上把父亲带走的那架马车而摔倒在地的时候,她无助地痛哭完自己的委屈后,才发现别在头上的发卡已不知了踪影。刚才一路跌跌撞撞地跑,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母亲怎么知道发卡掉在了哪里?父亲已经被带走了,临走时终于没有让母亲遇到,为什么就连父亲送的唯一一个小小的发卡,都不让母亲戴着、捧着、包着、藏着呢?在一连串拼命地奔跑、跌倒、哭泣后红发卡的丢失,仿佛一段乐曲在到达了一个高潮之后,曲调还是在不停地攀登,听者的心不停地往上提,往上提,终于,到了红发卡的丢失这个小小的休止符,听者呆了,观者呆了,刹那的静默之后,所有的凄楚一拥而上,泪水终于决堤而出。当发卡终于在屋前的栅栏下被母亲找到了时,它本身早已不再重要,塑料红片片已赚得了观众太多的泪水。
“梁上的红”
还是红,这次的红,是母亲在织布机前的杰作。村里新建的小学校的梁上的那块红布,由村里最漂亮的姑娘——母亲来织。年轻的窈窕的母亲轻扭着腰肢在织布机前坐定,活儿干得精细漂亮,“红”悬在梁上,父亲一抬头就可以看见,父亲愿意讲课时有“红”陪着,四十年来红布已白了又黄,黄了又灰,直到父亲去世,“红”还是那块“红”。
“黑”
在这儿,也有一阙《红与黑》,整部电影的色彩是如此的分明,前、后部“我”出场的时候,黑、白、灰冷得压抑、冷得孤寂,而在叙述“父亲”和“母亲”的那段美好的故事的时候,红的棉袄、蓝的青天、绿的山坡,一切都是温暖的色调,美丽而清新。
从红花绿树到黑装灰林,四十年父母亲长相厮守,四十年真情不变,四十年心意不改,路还是那条路,梁还是那道梁,只是岁月已老,红颜不再,伊人已去。所以母亲要为父亲织完最后一块布,所以母亲要陪着父亲再走上那条来时的路,故事本太简单也太平凡,那个佝偻着的苍老的背影却为何让观众如此泪眼朦胧,母亲青春时的那片“红” 在观众心中却为何如此久久挥之不去!
母亲的“跑”——追求
也许,不该叫这部片子《我的父亲母亲》,而要叫它《我的母亲》。
父亲是被母亲的饭菜引回来的,父亲是给母亲的红棉袄惹回来的,父亲是让母亲的笑招回来的,或者更多的,父亲是被母亲“跑”着等回来的。
恰如这个片子的导演张艺谋所说,片中有太多母亲等待的场面,等父亲放学,等父亲回乡,“等”得人安静而忧郁,“跑”却能跑出活力和希望。在父亲就要经过的青山中跑着,循着心中朗朗的读书声跑着,母亲在“跑”中追逐心中的梦想,等待的焦虑和不安在跑中释放。
母亲跑着,终于迎面来了送学生回家的“先生”,故意落个篮子在地上,母亲扭着身子小碎步跑开去,步子颠得厉害,心里扑腾得更厉害。害羞了,年轻的姑娘,却还是要跑的,要等“先生”叫住拿回篮子;忸怩了,村里的姑娘,却还是会笑的,“先生”认识我了呢!
母亲跑着,终于没赶上把“先生”带走的马车,终于跑得跌倒了,碗碎了,泪水出来了。你只是个农村姑娘,就算长得再漂亮,就算再能抄山路绕近处,又怎么能拦住把“先生”带走的脚步?
但母亲还是在跑着。
跑得耳边又响起了父亲的读书声,跑回了父亲,跑落了泪水。母亲的母亲说:“先生是为了你回来的。”病重的母亲躺在床上,一滴泪无声无息地滑了下来。
母亲的跑是母亲的追求,母亲敢想就敢做,敢跑也敢追,母亲,是个犟姑娘。
母亲的“犟”——坚持
母亲太犟了,也太能坚持了,虽然她肯定不懂,什么叫做“执著”。“当时村里自由恋爱的人不多,母亲和父亲,算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先生是城里人,和咱们不一样”,母亲却什么都不会理会。母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先生有知识、有学问,我就是要对她好,我就是爱他——他讲的课。
“碗”
那个大青瓷碗盛着的,是母亲一次次变着花样做出的好吃的,金黄的烙饼、香喷喷的炒饭、还有热腾腾的饺子,盛得严严实实的,都快要溢出来了,母亲的心意,也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好吃的,是做给“先生”吃的。把“工饭”摆在桌上,母亲和村里的女人们谈笑着,心里眼角却一直守着那只碗。母亲悄悄跟人打听“先生”吃什么饭,留着小心眼儿把碗挤在了最前头;“先生”说他认得这个碗,母亲撅着嘴非要问清他都吃了什么;母亲要把饺子送给就要走的父亲,用的就是这个碗;母亲追着马车跑,跌倒了,碗碎了,心也碎了。
补碗的师傅,用的可是咱们中国人的老手艺,手艺人的大手粗糙而泛黑,却能在轻脆细薄的瓷碗上,自如地钻孔、刷胶、钉钉、加固,补好了碗,“好歹也是给闺女留了个惦记”。母亲是个心实的农村姑娘,母亲不会拉着父亲去下馆子,母亲也从没听说过那首台湾情歌“我要为你做做饭,我要为你洗洗碗”,母亲的饭,母亲的碗,掏着的就是母亲的心。
“井”
井是口老井,人们早就不用了,因为井在学堂旁边,母亲天天绕远打水。看到父亲也来打水了,母亲悄悄把桶里的水又倒回了井里,她在等着父亲,却眼巴巴地看着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生从父亲手里抢走了水桶,母亲对那人没有半点好气。
四十年后母亲决定把父亲葬在井旁,他们,都念着这井,这人。
…… ……
倔强的母亲听到“先生”还没成家,心里脸上一下子就笑开了花;倔强的母亲在父亲走了的日子里,把村里的小学校布置得漂漂亮亮,擦得干干净净的黑板上,父亲的字都留了下来,显得特别清晰整齐,那一回,村里人都知道了母亲的心;倔强的母亲等不到父亲如约而回,非要顶风冒雪去城里找他,终于昏倒在了半路上。
带着这股犟劲儿,母亲爱得头也不回。
一个个动人的细节就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串出了整体的晶莹和美丽。母亲的心意在细节中明朗,母亲的追求在细节中强化,母亲的坚持在细节中升华,性格在细节中活起来,心情在细节中动起来,一切一切,细节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不需要太多的悬念和矛盾,细节的震撼力,自能“润物细无声”;
不需要太大的牺牲和抗争,影片中的爱情,自会淡泊而致远;
不需要太高的荣誉和光辉,美丽着的人生,自有幸福和纯真。
一身红衣在山间奔跑的章子怡,是最动人的中国爱情。如今国师是再难拍出这样朴实无华的电影了~
那经典的跑步姿势。
《平凡的世界》里说:大多数人都以为农村人没见过世面,不懂爱情;实则相反,就因为她们思想单纯,没其他复杂心思,一旦拥有爱情,更会投入所有,爱的更加深沉、热烈......”
小美女初次亮相已艳压群芳.
喜欢锔碗这个老手艺活儿
能把如此平淡简单的故事讲得那么动人已属不易,张艺谋用他的摄影功底将乡间风景拍的唯美迷人,配乐更是动听。片中的章子怡让我有看不够的感觉,大病醒来后的那一滴泪触动了我。多处旁白显得多余,大可用更细腻的影像代替。故事太过简单显得有些撑不起情感。
没擦口红,没打眼影的章子怡,在树林里奔跑像一只矇昧的小兽;就算棉袄棉裤把她穿成了一只面口袋,那也是一只漂亮的面口袋。
为这些向着爱一路奔跑的单纯姑娘们致敬!
章子怡一身红袄端着蒸饺奔跑在山坡,相似的还有佘诗曼一身布衣怀揣着信奔跑在《火舞黄沙》中的大漠。她们都是聪明的女演员,扮演起憨傻劲儿也挺美。
逼人的青春。逼人的清纯。
共和国版本的《桃花源记》。戳非常小的一个孔,不敢看动荡纷乱的时代,只看影影绰绰似乎曼妙的幻影。风雪那么大,还是愿意等。
处女作的章子怡真是撑起了全片,那几步跑也真够张艺谋的又土又做作还那么美丽,叙事简化拼凑的民俗美景也就是国师能讲出这么中国式的爱情故事。喜欢她的样貌饭菜,欣赏他的声音学识,在隐去的时代背景下,这也不失为当时厮守一生的念想。电影博物馆章子怡回顾展2元胶片版。
章子仪表现最出色的电影之一。
章子怡那清澈的眼眸一去不复返了,这可能是她演得最好的电影,以后也很难见这样的张艺谋了。可能还是那段奔跑那段配乐感染了不少人,故事平常简单,但是张导却抓住了那种朴素的乡村味,比如载入各大经典镜头的,章子怡那村姑漫步。7.8
后来的张艺谋再也拍不出这种感觉的电影了
章子怡和张艺谋的事业轨迹很像,越来越红,但是越来越不能给人以当初的感动。
章子怡好漂亮>.<
时代背景放置于后景失焦位置,重返朴素温情感伤的中国式古典主义,相比于之前系列现实主义作品,无疑是退步妥协;不过双线并行的两个时空,在影像基调区别度上完成得很棒,摄影美得近乎理想童话(架空式现实);关于父母相爱的时光总是那么动人(真是煽情),女性再次以望夫石的姿态守望。
我不知道怎么那么多人喜欢,平得不知道从何说起。姑娘当年的笑容确实又年轻又明亮,但是我看不出爱来自哪里。配乐不错。
这个电影,就章子怡一人的独角戏啊,可是有她就够了,还需要什么呢?爱情,不负执着,不负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