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平淡如水才是真
一样的家庭琐事,能够正正经经的把一个平淡如水的故事讲清楚,是不是也是够好的了。而这位打破规则的大师,又蔑视一切权威做法,事事都按自己的想法来做,直视镜头,突破180°线,画外音,镜头构造的画框,只有日本式的推拉门制造出来的景深效果,还有原节子无法拒绝的笑容,啊,女儿有点儿像国际章呢。
淡到极致的无味的生活,在小津的镜头下,总是充满真实感,很多暗藏的情绪,也都在里面,女儿的朋友去质问女儿父亲的三位老朋友之片段,很不错,尤其感觉到机位的切换,正面的镜头和背面的镜头,后来女儿的朋友坐下来,又是三个人的正面镜头和其中一个父亲朋友的镜头,就像说的是,真的以为还是在大学呢,
小津安静的镜头下,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拥抱。
2 ) 关于现实的困境
小津是一个静默的大师,从他的电影里仿佛能想像他是怎么踱步、怎么和你谈话、甚至怎么观察一个人的。
固然有相聚,欢笑,而悲凉是从心里慢慢升起的,稍一安静下来,就会想到自己是如何的孤独——夫妻也好,父母也好,母女也好。这几天连续看下来的《秋刀鱼之味》《东京物语》《秋日和》,借助影像呈现的其实是再平实不过的生活:有一直陪伴父亲用去了青春未嫁的女儿,有子女在外老来寂寞的老父母,有终于嫁走留下母亲孤单一人的女儿。
这些不正是现在家庭可能面临的问题吗?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你或许可以体恤他人,给他们多点幸福感,至少是不剥夺。为我们无心的伤害作出补偿。
如果你的母亲把你抚养成人,当她有一天想找个伴的时候,你不要像绫子一样发脾气,说那是一件很肮脏的事情。不要那么自私。如果你的父母从家乡来你这里住几天,你不要很不耐烦,他们已经很小心地不打扰你现在的生活,只是想看看你过得好不好,重温有你在旁的感觉。
我喜欢转折时候响起的音乐,静默的风景,风景里的被风吹动的叶子,烟,水面,有一些来自大自然,有一些来自己工业化的物质社会,而更多的,则是我们心境之所现。
随着他们慢慢拿起酒杯,微笑着低语,夏日下午不经意被拉长了,阳光在茶水上闪耀,就像电影结尾处画框上水纹的波动,在安静里被注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incai/ welcome to my paper:单向意识
3 ) 《东京暮色》,《秋日和》
上周从叶家宅买了《晚期小津》。最近抽两晚看了其中两部,分别是《东京暮色》,《秋日和》。
悲与喜,黑白与彩色,亡女和嫁女,不一样的故事,同样的小津,不一样的基调,华颜常驻的原节子。
《东京暮色》的主线,在于小女儿的悲剧,弃家弃夫弃子的母亲,被迫嫁给自己不爱的人的姐姐,长子夭折的父亲,都是副线。探讨家庭关系的小津,这一次却将摄像机对准在家庭以外,小女儿的男朋友,以及那帮爱打牌的损友,是片中的关键所在。即便是那个回到东京,已嫁作他人妇的母亲,也是以外人的形象出现。
笠智众和原节子父女,他们代表小津家庭关系中最稳固的两个支点,在《东京暮色》中却毫无办法的看着活生生的小女儿,妹妹走向灭亡。电影本身并不压抑,也不绝望,虽然父亲一遍又一遍的问女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姐姐悉心照顾妹妹,换来的都是沉默。小女儿分明要一个人承受整个世界的压力,她不是不想找人分担,亲生母亲的出现更让她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怀疑,男友的冷漠无耻更让她彻底寒心。缺失一极的家庭,是会造成这样的孩子,这样将自己锁在内心的孩子,是会产生那可怕的行为。令人欣慰的是结局的怅然和乐观并存,母亲的怅然和父亲坚定生活下去的乐观大概就是人生兴味的两面。面对失落,我们怅然,面对五味杂陈的人生,唯有乐观。
观看《秋日和》的全过程,都充满趣味,有好几处,我忍不住要拍大腿笑。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中年怪蜀黍又何尝不是一台戏呢?《秋日和》里原节子和她美丽的女儿,再次构成了小津的二元家庭空间。在这个家庭之外的,是由亡夫关联的三位老同学,酒友。以及一个故事中很重要的角色,女儿年轻泼辣的同事。
怪蜀黍年轻的时候,都喜欢原节子,如今各个人到中年偏后,开始操心干女儿的婚事,也是内心深处还有幻想,本来以年轻女孩子为主角的相亲事件,渐渐成为三个怪蜀黍借机和寡妇原节子套近乎的由头。没想到事情闹大,他们竟然要给原节子张罗再婚,到头来还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原节子不为所动,换句话说,她根本没想过这件事。母女情深,好似朋友,虽然注定要分手,却宁肯多享受在一起的时光。小津借女儿之口,向观众说了许多自己的感悟,因为他才是那个坚持到底,为了陪伴老母,一生不娶的人。不过,没有婚姻不等于没有爱情。苦中有乐,笑中带泪,无论何时,演员的目光总是充满[定力] (陈飞雪语),看小津的电影,三分是感悟剧情,三分是体会气场,还有三分,就是从原节子他们的眼中汲取力量。
@陈灼
4 ) 小津安二郎影展 —— 秋日和(1960年·彩色)
田口、平山、间宫,三位同窗老友一起参加早逝故友的六周年祭,看着这家已长大成人的美丽女儿和风采依旧的娴雅母亲,大家感叹不已,操心起朋友女儿的婚事来。故事就这样闲闲起笔。
这是排在我CD包里的第二部小津电影,拍摄于《彼岸花》的两年后,可感觉倒好象是前者的姊妹篇或续集,同样是那几个常聚在一起的老朋友,同样在小酒馆里说着笑话。《彼岸花》中有这么一段:婚礼完毕几位老友在酒馆喝酒,说起各自的儿女,一个说好象有这样的说法,婚姻中男方强就会生女儿,女方强则会生儿子。平山有两个女儿,自然说明他是家中绝对权威。这时候酒馆老板娘跑过来打招呼,于是有了如下对话:
平山打趣地问:“老板娘有几个孩子?”
老板娘答:“三个。”
“三个都是男孩吧?”另一个问。
“你们怎么知道?”老板娘奇怪了。
“当然都是男孩!”众人哈哈大笑,弄得老板娘丈二摸不着头脑。
又是这家小酒馆,又是这几位老友,虽然名字变了,但各自的秉性脾气没变。已故朋友的妻女告辞后,几个人开始谈论。还是那样美丽啊!说女儿绫子还是母亲秋子?当然是秋子。观众这才知道年轻时候这几位都暗恋过家乡美丽的药店小姐秋子,不生病也没少跑去买药。岁月荏苒,年轻时候的爱恋变成一声轻叹,偶尔浮上心头。就是这点莫名情愫“作怪”吧,大家一致认为相比起青春无敌的女儿,风韵犹存的母亲更有回味。田口感叹道:“真要娶到那么漂亮的老婆,男人也会跟着早死吧。”倒霉的老板娘恰好又在这时候进来招呼,于是有了如下对话:
间宫一脸忠厚地问:“老板娘,你先生还好吧?”
“托您的福,他很好。”老板娘答。
“那当然啦,你先生会很长命的。”田口坏笑着接茬。
大家都笑起来,老板娘又被这几位搞糊涂了。
《秋日和》的风格如这番对话一般,是小津电影少有的活泼幽默。接下来几个中年男人分别回家,对妻子讲起当天见闻。一个个都说起女儿绫子如何漂亮,可妻子们的心都跟明镜似地,仿佛不经意地问起:那么秋子现在如何了?秋子嘛,他们几个都认为秋子还是美丽的,不过我觉得女儿更胜一筹!男人们一个个都这么说,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还是间宫的妻说得好啊,她不理间宫的“主动表白”,左顾而言他,意味深长丢下这句:“我知道你不会感冒的原因了,到现在阿斯匹林的药效还在呢。”
多么有意思的夫妻相处场景:一起生活了半辈子的人,看对方如看另一个自己,每个毛孔都清晰,而男人们还搞口是心非这套,不正说明心里有鬼!妻子们也不跟他们一般见识,男人们年轻时候那点“未遂风流”象个永远的把柄,被妻子们攥在手里,没有错误之实,却可经常拿出来旁敲侧击,年纪越大,其警戒功能越发弱了,到如今简直变成妻子们口中的揶揄,动不动拿丈夫力不从心的相思残骸取笑玩儿。
间宫相中了自己公司里一位年轻人,想把他介绍给绫子。母亲秋子回家一说,绫子却表示自己很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还不想出嫁,并对母亲说,如果我真有了意中人,一定不会隐瞒您的。这件事就被搁下了。可怎么说呢,射出去的箭岂有收回来的道理,更何况是爱神之箭!这天,来间宫公司给同样抽烟斗的伯父送父亲生前用过的烟斗,绫子意外遇到了一个叫后藤的年轻人,间宫不客气地给他们介绍:
“这位是我老友的女儿绫子,这位就是被你拒绝的后藤”。
绫子当然很尴尬很害羞,急匆匆从间宫的办公室告辞出来,两个人又在走廊遇上了,后藤落落大方地跟她打招呼,问她是不是在某某公司工作,说自己一位大学同学也在这个公司。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在偶然中瞬变,当我们察觉时,一颗种子早在心中生根发芽,吐出新绿。虽然绫子绝不松口,对来自母亲、好友、和长辈们的试探一味回绝,可当公司里后藤的同学跟她旧话重提时,绫子的语气不那么坚决了。
于是,某天购完物独自在咖啡屋小饮的间宫伯父,就看见了这样一个场景:绫子、后藤、还有绫子的上司也就是后藤的同学也走了进来。虽然绫子一再申明是第一次见面,经验老道的间宫也一眼识破了少女羞涩背后的动心。在长辈们看来,一个条件不错,另一个又看上了眼,接下来的发展不言而喻。对此绫子却有不同看法,她坚持喜欢和结婚不一定非要联系起来,完全可以分开,喜欢是一回事,结婚又是另一回事。
看来绫子还是放心不下妈妈啊,她坚持不嫁是怕母亲会更寂寞吧。这个问题被几个老友讨论着,感觉问题严重。一向脑子活络办事不牢的田口想出个办法:既然女儿因为母亲而坚持不嫁,那就想办法把母亲先嫁出去,岂不皆大欢喜!这个办法好,大家一致赞同。问题又来了,到哪儿去务色合适人选呢?间宫和田口同时把眼光投向他们三人中的鳏夫平山。平山慌忙拒绝,说这是不道德的,怎么说秋子也曾是老朋友的妻啊!有什么不道德,你丧妻她丧夫,你俩正合适,间宫和田口坚持道。
平山这个老头也很有意思,一再表示了拒绝,回到家后却怅然若失,情绪低落。他试探性地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儿子,征求儿子的意见。没想到儿子举双手赞成,秋子贤淑的模样在脑海中漾起,平山不禁心旌神摇。
一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再也按捺不下去了,见风就长挠得人心痒痒,大家都有这种体验吧!平山也是的,第二天他迫不及待跑去间宫的办公室拜托说合。开始还“扭捏”了一下,为自己改变想法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一个人生活总有许多不便。”
间宫心领神会,还是忍不住取笑老友道:“就是说手挠不到痒的地方,是某个地方突然痒起来了,对不对?”
平山不好意思地回答:“也许是吧。”
这可是个艰巨任务,比帮绫子张罗婚事难多了。既是田口的建议,就先由他出马。能说会道的田口铩羽而归,在秋子那儿碰了个软钉子,听了整晚秋子亡夫、也就是他们朋友的故事,连开口提亲的机会也没有。不过田口也有自己的收获,和间宫一样,获赠一支烟斗。这盆冷水该怎么向被他们鼓动起来的平山泼呢?田口没了主意,三个朋友各怀心思,在小酒馆里喝着闷酒。
间宫决定从绫子那里寻找突破。他约绫子见面,开门见山说起了这桩再婚美事的设想。绫子的反应出乎意料地强烈,她不置可否告别了间宫回到家中,感觉母女俩相依为命的“联盟”被打破了,或者说遭遇了“背叛”,子女对父母的爱有天然的独占性,感情越是亲密,这种独占性越强。绫子这样的反应也很自然,可母亲秋子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绫子一番责难,扔下一句“肮脏”,摔门而去。
刀子般的词句,怎样割痛了母亲的心。子女可以任性,做父母的却只能承担,一室寂寥中,剩下在震惊中回不过神来的秋子。这里说句题外话:母亲秋子一角,由小津电影里“永远的女儿”原节子扮演。她本人和小津一样,也终身未婚,小津逝世后她便淡出影坛,选择在乡间隐居了却残生,留下银幕上一个个典雅、端庄、秀丽、娴静的形象,成为日本女性的代表。有人说原节子没有演技,永远都是那副样子。可究竟什么是演技?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笠智众说过小津要求演员成为一张白纸,什么也不要想,只需按照他的设想和要求去做就是了。那么在小津电影里,演员和那一个个无声的道具:一个茶杯、一张桌子的功能是一样的,都为电影的整体效果所用。原节子可能不适合别的导演,但她却是最适合小津电影的演员,她果然很聪明地在小津逝后结束自己的演艺生涯,小津电影成全了她,她也没有辜负小津电影。《秋日和》中的原节子老了,不复年轻时候的清丽,眉宇间总有一丝挥之不去的愁苦,哪怕她一直微笑着,这愁苦也无法散尽,电影中这场母女争端中,笑意在原节子的脸上褪去,眉间的愁苦更浓重了,那挺直的肩膀原来是不堪重负的,我们这才看出端倪。原节子的“老”,也老得这般恰如其份,丝丝苦意在昏暗的画面中飘浮,把一个隐忍落寞的母亲,被女儿误解之后彷徨无助、苍凉空寂的心境渲染无疑。
女儿绫子去找自己公司的同事、闺中密友百合子。百合子的性格爽朗、万事不愁,和把什么都放在心里的绫子正好互补。这次两个好友发生了分歧,百合子不赞成绫子的做法,说她太自私了,只想到自己,而没有想过母亲的幸福。母亲怎样都是母亲,这点是不可能改变的,同样丧母有一个后妈的百合子这样劝解绫子。钻了牛角尖的绫子这时候哪里听得进不同意见,她是来寻找同盟的,不曾想却找了个“对立面”,绫子再次拂袖而去。
一个人在愤怒时总觉得自己的愤怒理由十足,总听不进不同意见,可事后想起来,才发觉自己并不那么理直气壮,逆耳的原是忠言。这时候也不会妥协,愤怒的气势过去,愤怒的姿态还会保持很久。绫子就这样一边“愤怒”地不搭理百合子和母亲,一边对后藤的批评默默不语。
百合子是热心而大度的朋友,她才不管绫子理不理她呢,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又一个不让须眉的巾帼。她马不停蹄穿梭在母亲秋子和三位伯父之间了解情况,设法调停,还拍胸脯对田口、间宫他们都搞不定的“再婚计划”大包大揽。。。在这些“局外人”忙乎的同时,母女俩倒启程出门旅行了。
父亲逝世后,一家人就再也没一起出去旅行过,女儿总要出嫁,今后这样的机会也少了,这次旅行的“诀别”意味,使母亲和女儿都有些小心翼翼地回避。最后一夜,喧嚣的旅馆终于安静下来,女儿对母亲谈起学生时代修学旅行的感受,问母亲是否也有同感?母亲答非所问,静默片刻,抬起头来,平静但坚决地对女儿说出她的决定:好好出嫁吧,别担心母亲,我怎样都会活下去,和你父亲一起活下去,再婚计划别再提了,我没有这个打算。女儿听罢,捧着脸哭了,是羞愧的哭,也是欣慰的哭。待嫁女儿心再怎么依依不舍,也终究要告别。新生活意味着对旧生活的了断,了断并不那么容易。小津电影的主题总是这样:家庭矛盾之后,儿女们离去了,留下寂寞的老人,嘴角挂着了却心愿的微笑,心底的怅惘挥之不去。
女儿的婚礼很完美,盛装的绫子在母亲和诸位伯父的注视下走向她人生新的旅程。婚礼后几位老友又聚在小酒馆里,唏嘘着事情终于圆满解决,小津在这部哀而不伤的影片最后,还不忘幽默一把,特地安排了这样一场对话:
平山说:“我倒不觉得那么有趣!”
“为什么?”间宫问。
“就只有我被当成了实验品,你们两个却没事,还拿了烟斗!”
“可你不也做了个好梦吗!”田口笑道。
“梦有什么用!”平山看来心中很是不平。
“世界上,每个人的欲望都不同,真是复杂”,间宫叹道。
“也有意外之中的简单,比如你们”,平山说,看来他还在耿耿于怀自己什么也没得到,连支烟斗都没得到。
“那么,痒的地方痊愈了?”间宫问。
“不,痒的地方依然很痒。”这次平山笑咪咪地回答。
少了女儿的屋子,仿佛一下空荡了许多,小津的镜头远远注视着塌塌米上呆坐的母亲。
人生就是这样了,寂寞吗?寂寞呀!可再寂寞也需要忍耐。
5 ) “葬女”
“嫁女”?
此片是有一些美学的,它的确不丑。
可美学也无法掩盖其剧情和人物的僵死,而播放两遍的欢快配乐也不能显出一丝喜剧的愉快,加上正面对着镜头的演员,效果诡异无比。
这片是什么呢?它像地洞里黑乎乎的一窝臭虫,像地面上被吐出来、粘着好几天了的灰白色口香糖,像尸骨上一滩一滩、蠕动着的蛆,充斥着沉闷、压抑。为数不多的彩色被削成几块、被降到暗处,可怜地在片中夹缝里生存,吐出一丝活气。
片尾的婚礼像极了一场葬礼,不,整部电影就宛如一场缓缓推进的葬礼,黑白分明。
这不是“嫁女”,这是葬女。
6 ) 《秋日和》与《晚春》
《晚春》的翻版,不过把鳏夫嫁女的故事改成了寡妇嫁女。两个片中的女儿都像没有长大的孩子,打定主意侍奉父母而不结婚,并认为父母再婚是肮脏的。佐藤忠雄在《小津安二郎的艺术》一书中探讨了日本人的“娇”这个概念,尤见于家庭成员之间,即希望别人怀着温厚体贴尽可能满足自己的愿望。两片中的女儿都觉得自己与父母生活非常快乐,而且自己牺牲青春和幸福陪伴父母,父母却要再婚(其实再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女儿们结婚),这违背了自己的愿望,让她们很生气。佐藤忠雄继续探讨了小津电影中的“娇”与其他导演的不同,即认为小津电影中的“娇”是有节制的,以相互体谅为前提。女儿们只是一时生气,但她们本身是明事理的,别人一劝就放弃了小女儿的“娇”态,向成熟的妇人过渡。
《晚春》拍摄于1949年,《秋日和》拍摄于1960年,可以看出影片中人物观念开明了很多。《晚春》中原节子饰演的女儿是包办婚姻,直到她结婚新郎都没有露面。《秋日和》中的绫子和后藤本来也是熟人介绍认识,但绫子拒绝见面,两人却阴差阳错在间宫的办公室里见面了,还发现了彼此有认识的熟人。小津似乎是有意破除“父命之命媒妁之言”的设定,为绫子和后藤安排了近似自由恋爱。另外,《晚春》中笠智众饰演的父亲骗女儿说自己要再婚后,女儿才答应了结婚,相当于又有一个“女儿”替代真正的女儿侍奉父亲,父亲依然处于一种逃避孤独抗拒衰老的状态。然而在《秋日和》里,母亲在女儿结婚前便声明自己不会再婚,让女儿不要顾虑自己的孤独。原节子饰演的母亲已经看开了,人最终还是孤独一人,所以不需要拉一个人暂时陪伴在自己身边延缓这一过程。冈田茉莉子饰演的闺蜜劝绫子的时候也说,你的母亲也和你一样,是个女人,即使丈夫死了,她仍然有追求爱情的权利。绫子表面依然生气,但听到这里还是内心有所触动,回家与母亲和解。总之,《秋日和》比起《晚春》让人更加舒畅惬意。不过两部片子都以孤独为结局,无论是《晚春》结局笠智众在婚宴结束后独自削苹果,还是《秋日和》结局原节子在婚宴后发呆,都留下无尽的怅然。此时距离小津拍摄遗作《秋刀鱼之味》也很近了,孤独的况味经过岁月的发酵愈发让人怅然。
《秋日和》比《晚春》更具戏剧性,更加幽默,因为有三个老男人(秋子丈夫的好友)为绫子和秋子这对母女的婚事发愁。为了解决绫子的婚事,三人决定让秋子再婚,并怂恿其中丧妻的平山去试一试。平山真得动了心,让田口去试探秋子的口风。结果真见了秋子田口没好意思开口,而间宫以为秋子已经知道,就告诉了绫子。绫子认为秋子把这么重要的事瞒着自己,非常生气,把这件事告诉了闺蜜冈田茉莉子饰演的百合子。其实在整件事情中,只有间宫和百合子两人知道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但他们都不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真正的参与者(秋子不知道平山想娶自己,想娶秋子的平山不知道田口没告诉秋子)都在某一个环节被蒙在鼓里。这种知与不知让整件事变成了闹剧,看来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讲的发现真得可以增加戏剧性。活泼的百合子去找三个老男人“兴师问罪”,三人在年轻的百合子面前尴尬的场面让人忍俊不禁。最后四个人结成联盟,总算促成了绫子和后藤的美事,有情人终成眷属。小津影片中晚辈对长辈不敬的桥段都是给片子增加活力与笑料的调节剂,当然也有程度的轻重,在《早安》中阿勇和阿宝不顾父亲的呵斥继续打脾气,使父子关系陷入僵局,属于比较严重的失和,但阿勇和阿宝两人对抗父母的表现还是非常搞笑。
最后表白冈田茉莉子,古灵精怪可可爱爱,我又动心了。岩下志麻只作为秘书出场了几次,可惜可惜。原节子越看越像小学班主任。。。
细腻温暖,伤怀却不伤心。等我老了会不会也和几个老友喝喝小酒,静静的回忆或调侃生活呢?
母女之间的情感总是更加微妙和细腻;真没见过这么替别人女儿操心的老中年男人;这次的嫁女儿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最多就是差点连母亲也嫁出去了,可惜没有。
用万峰老师的话说:『这三位老男人,你们心思又活络了是吗?』。用歌词概括为:”越慌越想越慌,越想越骚越痒“。小津更精简,一个"痒“字直接概括。
其实原节子年长司叶子14岁而已。冈田茉莉子就是人证里的母亲。五星给女人们。
三个老男人为亡友女儿介绍夫婿,道德面是为亡友分担家事,私欲面是为实现过往的投射,须知亡友之妻可是四个小伙伴的当年女神。此事未定又要为女神介绍夫婿,形而上理由是让女儿出嫁无顾虑,形而下肇因是决策时各怀鬼胎,迷局乱斗中终于促成亡友女儿的婚事。啊,这是多么高尚的一群人呀!【9】
真没见过这么克制的。思考空间很大
小津的彩色嫁女通版出现过两次选角“意外”:杉村春子在秋刀鱼扮女儿;原节子在秋日和演母亲;寡母/独女合住的公寓,完全照搬秋刀鱼中儿子媳妇的那种,而亡夫的三位老同学却全都是传统的独门独院,有的更是配了佣人。小津在以此暗示,“没有男人的生活比较辛苦”;文子谢绝提亲但在意外见面之后反对藤庄心生好感,小津通常会把偶遇地点设在大公司办公室。或许是表达:工作与爱情并不对立?另个重要角色标配,偏好喝酒做媒和以闷骚笑话打趣女店主的老男人们,这次有了更深的主线介入机会,魅力寡妇使暗恋的他们产生了更多遐想,并引出通片最讽妙的一道叙事元素——烟斗。“你们不是痒了吗?用它挠挠吧!”
恭喜小津又嫁掉一个女儿,这次是“国际章”,有没有。哎,你少嫁几次我就给你全五星了。
母女版晚春
獏——日本有一种雅气的风韵,非常可爱。张爱玲——对于我,倒不是完全因为他们的雅气。因为我是中国人,喜欢那种古中国的厚道含蓄。他们有一种含蓄的空气
小津的形式美,所谓“无可挑剔”之作。翻拍/改编自《晚春》,虽然不再sentimental,但悲凉远甚原作,母女关系毕竟比父女关系煽情。看到多部小津电影中的桥段、情节和常用手法,司叶子不及《小早川家之秋》那般光彩夺目,而小津本人的位置似乎正是那个去世的丈夫,笠智众的兄长……
时光飞逝。女儿嫁了一拨又一拨,原节子从被嫁的少女熬成了为女儿愁嫁的单身母亲。小津守着那么一些标致的女子竟然独身,怎么想的。
呃所以小津最喜欢的矛盾就是“丧偶家庭的女儿到底该留在家里给爸妈养老还是该嫁出去” 是么……日本社会真是奇怪啊==
秋三部里面,最喜欢的却是这部。原节子、司叶子和一众男将,因为反复出现之故,各自性格还是符合演员外在。茉莉子很有亮点,总是担任矛盾激发的角色;原节子剧末的惆怅戏码,是能够打上五星的原因。相较前段的沉闷,后段情节冲突明显。楼顶、登山、双层宿屋三组镜头的漂亮,调和了平淡生活演进的流程。
三个男人并排坐,两个悠悠玩烟斗,一个焦急加兴奋,捶腰如厕空欢喜。本片较之另外几部嫁女影片,诸多细节都有难得的调侃和幽默,但新娘盛妆之下的泫然欲泣,却也从不省略。
电影跟美食一样不能恶补,都需要精嚼慢咽细细品味,经不住不停的胡吃海塞,连续两天看五部小津的电影也是一样。为了好好看本次小津影展最后一部压轴之作《秋刀鱼之味》,忍痛在《秋日和》中途临阵脱逃。日后一定细细补上慢慢品味小津调制的生活情趣和感动之美。
延续自《彼岸花》的老男人三人组与活泼的冈田茉莉子合作贡献了极佳的喜剧效果,但一点不妨害女儿出嫁,最后一分钟里,原节子挂起和服,锁好门,木然叠着外褂那更胜于《晚春》的寂寥悲凉。比起《彼岸花》里的山本富士子,冈田茉莉子在剧作里承担着更重要的意义。小津自道他想在《秋日和》里传达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就算是单纯至极的事,大家也会集体把它变得复杂。人生的本质尽管看起来复杂,实际上也许根本没什么。”再参照司叶子“是否可以不结婚”的认真发问,似乎小津对新世代坦率直接,而更加个人本位的观念,有了一些理解和认同。
小津安二郎的倒数第三部作品。1.[晚春][秋刀鱼之味]均聚焦鳏夫嫁女,本片则探讨寡妇嫁女问题,整体走向同质于[晚春],部分场景似[彼岸花]变奏。2.“永远的女儿”原节子竟而饰演母亲,而“永远的父亲”笠智众在父权缺位或疲弱可笑的本片中也只是打酱油(一同客串的还有演接待小姐的岩下志麻)。3.小津的彩色片魅力确乎胜过黑白片,不需关注千篇一律的剧情,仅看灵妙雅致的色彩即赞不绝口,最是那一点红与绿,而首尾摇曳在木色墙壁上的光线,恍若水波荡漾,让人沉醉其中。4.除了标配的低机位、越轴剪辑与转场空镜,小津拍近景或特写几乎全用浅景深镜头,虚化的背景中也常有迷人的彩物点缀。5.后方斜45度低机位拍倚着栏杆的两人,真是小津钟爱的角度,想及[东京物语]。6.诙谐风趣契如[早安]。7.冈田茉莉子好美,与成濑[浮云]中判若两人。(8.5/10)
#SIFF2013# 一连看到第四部嫁女儿故事,看得人完全恍惚了——一样的面孔在同样的场景里演着不同的角色。突然想到,要是把小津的这些嫁女片连在一起看,岂不就是一部十几小时的洪尚秀了呢⋯⋯
SIFF@影城;连看两场如观电视剧,那些御用的面孔和场所让观众们发出善意笑声,4小时丝毫不闷,他的确是一辈子在做豆腐;在那些永恒不变的光景里,体会到真正的「无」,你能看穿这种平静超脱,但你不会绝望不会放弃;原节子已老,但寂寞哀愁的微笑也如此动人,司叶子与冈田茉莉子两种美人的典型。